CN215164681U - 一种弹压自锚装置及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弹压自锚装置及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64681U
CN215164681U CN202120112374.8U CN202120112374U CN215164681U CN 215164681 U CN215164681 U CN 215164681U CN 202120112374 U CN202120112374 U CN 202120112374U CN 215164681 U CN215164681 U CN 2151646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per hole
face
anchor
self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1237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海宁
蒋业东
温朝臣
经凤明
莫鲤木
李华萍
刘进
谢锦
曾航宇
周俊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zhou OVM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uzhou OVM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zhou OVM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uzhou OVM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1237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646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646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646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弹压自锚装置及连接装置,涉及预应力筋锚固技术领域,弹压自锚装置包括连接锚板、连接夹片、紧固件、顶压板和弹性件,其中:所述连接锚板第一端面设有第一锥孔、第二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一锥孔配合的第一直孔,所述第一锥孔小端与所述第一直孔贯通,所述连接夹片设置在所述第一锥孔中,并与所述第一锥孔配合,所述紧固件的一端贯穿顶压板、并与连接锚板的第一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件的另一端设有弹性件抵接部;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弹性件抵接部配合、另一端与顶压板的一端面抵接,所述顶压板的另一端面与所述连接夹片抵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提高锚具的锚固效率、减小连接装置的尺寸,并且施工安装快速、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弹压自锚装置及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应力筋锚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压自锚装置及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预应力连接装置用于预应力筋或预应力束的接长,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中。在桥梁建设中,多跨连续梁板分段施工时,通常设置连接器在两个梁板的中间部位,并采用逐段张拉和连接接长的方式,向多段连续梁板施加预应力。传统预应力的连接多采用法兰盘式夹片或挤压锚固的连接方式,这种形式的连接方式,一方面受结构空间的限制,在使用过程中预应力筋偏折角度较大,另一方面挤压式锚固方式受现场操作的影响,制作后的锚固端质量很难控制,因此,采用传统方式进行预应力筋的连接存在较高锚固失效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压自锚装置及连接装置,提高锚具的锚固效率、减小连接装置的尺寸,并且施工安装快速、便捷。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弹压自锚装置,包括:连接锚板、连接夹片、紧固件、顶压板和弹性件,其中:
所述连接锚板第一端面设有第一锥孔、第二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一锥孔配合的第一直孔,所述第一锥孔的小端与所述第一直孔贯通,
所述连接夹片设置在所述第一锥孔中,并与所述第一锥孔配合,
所述紧固件的一端贯穿顶压板、并与连接锚板的第一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件的另一端设有弹性件抵接部;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弹性件抵接部配合、另一端与顶压板的一端面抵接,所述顶压板的另一端面与所述连接夹片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为螺栓,穿设于所述顶压板和弹性件。
进一步地,还包括垫环,所述垫环设置在所述紧固件弹性件抵接部与弹性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垫环外侧向其轴向延伸,并与所述连接锚板第一端面抵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预应力筋弹压自锚式连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弹压自锚装置,和与所述弹压自锚装置连接的连接套筒。
进一步地,所述的弹压自锚装置的数量为一个,还包括固定锚板和固定夹片,
所述固定锚板第三端面设有第二锥孔、第四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二锥孔配合的第二直孔,所述第二锥孔的小端与所述第二直孔贯通,
所述固定夹片设置在所述第二锥孔中,并与所述第二锥孔配合,
所述弹压自锚装置通过所述连接套筒与所述固定锚板对接,所述第一端面正对所述第三端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压自锚装置,当预应力筋通过连接夹片的连接夹片通孔,穿入连接锚板时,连接夹片在顶压板紧推力作用下,会自动夹持预应力筋。张拉过程中,当预应力筋往所述第一锥孔小端移动时,就会带动所述连接夹片往第一锥孔小端移动,连接夹片握紧预应力筋,达到夹持锚固预应力筋的目的。对比法兰盘式夹片或挤压锚固的连接方式,可以提高锚具的锚固效率、减小连接装置的尺寸。连接段不需要在施工现场安装夹片或挤压锚头等方式在现场进行二次加工锚固,而是直接穿入钢绞线即可通过夹片快速锚固,施工十分便利。另外该结构也简单,成本低,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弹压自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锚板结构示意图。
图3图2中A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垫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垫环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套筒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弹压自锚装置连接预应力筋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定锚板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B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弹压自锚装置与固定锚板连接预应力筋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两件弹压自锚装置连接预应力筋结构示意图。
图中,11-连接锚板,111-第一锥孔,112-第一直孔,113-第一螺纹,114-第一螺纹孔,12-连接夹片,13-紧固件,1301-L形限位垫环,13011-限位环孔,14-顶压板,15-弹性件,2-连接套筒,21-第三螺纹,22-第四螺纹,23-通浆孔,31-固定锚板,311-第二锥孔,312-第二直孔,313-第二螺纹,32-固定夹片,41-第一预应力筋,42-第二预应力筋,5-保护罩,6-约束圈,7-波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弹压自锚装置,包括连接锚板11、连接夹片12、紧固件13、顶压板14和弹性件15,其中: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连接锚板11外形为圆柱体,有两个端面,第一端面(即A面)设有十二个第一锥孔111、第二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一锥孔111配合的十二个第一直孔112,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根据连接预应力筋数量需要设置第一锥孔111和第一直孔112的数量,所述第一锥孔111的小端与所述第一直孔112贯通,连接锚板11圆柱体的外壁面设有第一螺纹113,连接锚板11的第一端面设置有第一螺纹孔114与紧固件13配合使用,连接顶压板14和弹性件15;
所述连接夹片12设置在所述第一锥孔111中,并与所述第一锥孔111配合,所述连接夹片12,外形为锥体,锥体内有1个连接夹片通孔,用于夹持锚固预应力筋。当预应力筋通过所述第一直孔112插入所述第一锥孔111时,就会顶推所述连接夹片12往第一锥孔111大端移动,随着作用在连接夹片12的力增加,连接夹片12张开咬合预应力筋,并跟随预应力筋继续作用于顶压板14,顶压板14挤压弹性件15,弹性件15压缩到最大程度时,连接夹片12不再跟随预应力筋移动;停止向预应力筋施加荷载时,通过弹性件15受压变形后对顶压板14施压反作用力,顶推连接夹片12往第一锥孔111小端移动,握紧预应力筋,达到夹持锚固预应力筋的目的;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在连接夹片12通孔内壁设螺纹齿,增加连接夹片12通孔对预应力筋的摩擦力;还可以通过切割方式将椎体切割成多片,连接夹片12往第一锥孔111小端移动时,更好握紧预应力筋;
所述紧固件13的一端贯穿顶压板14、并与连接锚板11的第一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件13的另一端设有弹性件抵接部;所述弹性件15的一端与所述弹性件抵接部配合、另一端与顶压板14的一端面抵接;
所述紧固件13用于在弹性件15回弹力的顶推作用下,使顶压板14带动连接夹片12沿第一锥孔111向其小端滑动,从而实现夹持预应力筋的效果;
所述顶压板14一端面与所述弹性件15抵接,另一端面在所述弹性件15作用下与所述连接夹片12抵接,所述顶压板14设置有与第一锥孔数量适配的顶压板通孔,预应力筋穿透顶压板通孔;
所述弹性件15在所述紧固件13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从而为所述顶压板14与连接夹片12抵接提供紧推力。
本实施例中,紧固件13为螺栓,在第一端面均匀分布有三个(在其它实施例中,可根据需要设置三个以上的紧固件13螺栓),所述紧固件13的螺纹端依次穿过所述弹性件15及顶压板14之后,与所述连接锚板11相螺合,所述紧固件13螺栓为弹性件15和顶压板14提供导向作用,所述紧固件13螺栓头部即为弹性件抵接部,抵住所述弹性件15一端,所述弹性件15受压发生弹性变形产生紧推力,所述顶压板14在紧推力的作用下,与所述连接夹片12抵接并推动连接夹片12沿第一锥孔111向其小端滑动,从而实现夹持锚固预应力筋的效果;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13可以为其他的紧固件结构,如连接销、固定销、螺柱或螺钉等。
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5为弹簧,数量与紧固件13匹配一致,三个,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为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套筒或拱形的弹片结构等,其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紧固件13弹性件抵接部和顶压板14上。
作为优先方案,如图4所示,在所述紧固件13螺栓头部与弹性件15之间还设置有垫环1301,紧固件13螺纹端穿过限位环孔13011。所述垫环1301内侧和外侧的设置与所述紧固件13和弹性件15大小适配,一方面分别增大所述紧固件13螺栓头部和弹性件15与垫环1301的接触表面面积,降低单位面积压力,保护紧固件13螺栓头部和弹性件15的连接表面不被损坏。另一方面,三个紧固件13通过垫环1301整体对三个弹性件15施力,三个弹性件15的变形更为均匀,通过顶压板14对各个连接夹片12的紧推力更为均匀,提高锚固性能。
作为优先方案,所述垫环1301外侧向其轴向延伸,并与所述连接锚板11第一端面抵接。所述垫环1301横截面为L型,如图5所示,该结构让垫环有比较大的刚度,避免在使用中变形,保证锚固性能,并且可以通过控制垫环1301外侧向其轴向延伸的长度,实现限位效果,来避免紧固件13与所述连接锚板11过度螺合,造成弹性件15被过度压缩产生太大回弹力从而导致垫环1301变形,影响锚固性能。
综上所述,当预应力筋通过连接夹片12的连接夹片通孔,穿入连接锚板11时,连接夹片12在顶压板14紧推力作用下,会自动夹持预应力筋。张拉过程中,当预应力筋往所述第一锥孔111小端移动时,就会带动所述连接夹片12往第一锥孔111小端移动,连接夹片12握紧预应力筋,达到夹持锚固预应力筋的目的。对比法兰盘式夹片或挤压锚固的连接方式,可以提高锚具的锚固效率、减小连接装置的尺寸。连接段不需要在施工现场安装夹片或挤压锚头等方式在现场进行二次加工锚固,而是直接穿入钢绞线即可通过夹片快速锚固,施工十分便利。另外该结构也简单,成本低,便于施工操作。
实施例二
一种预应力筋用弹压自锚式连接装置,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包括连接套筒2,所述连接套筒2将两个所述弹压自锚装置连接;
如图6所示,连接套筒2前后两端内壁分别设置有第二螺纹21和第三螺纹22,分别通过与第一螺纹113配合,将连接套筒5与两个所述连接锚板11连接,在内腔非螺纹段设置有防腐用通浆孔23;如图7所示,第一预应力筋41和第二预应力筋42分别通过连接夹片12的连接夹片通孔,穿入左右两个连接锚板11,连接夹片12在顶压板14紧推力作用下,会自动夹持第一预应力筋41和第二预应力筋42;张拉过程中,当第一预应力筋41和第二预应力筋42往所述第一锥孔111小端移动时,就会带动所述连接夹片12往第一锥孔111小端移动,连接夹片12分别握紧第一预应力筋41和第二预应力筋42,达到夹持锚固第一预应力筋41和第二预应力筋42的目的。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包括连接套筒2、固定锚板31和固定夹片32;
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固定锚板31,外形为圆柱体,有两个端面,分别是第三端面(即B面)和第四端面,第三端面设有十二个第二锥孔311、第四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二锥孔311配合的十二个第二直孔312,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根据要连接的预应力筋的数量需要设置第二锥孔311和第二直孔312的数量,所述第二锥孔311的小端与所述第二直孔312贯通,固定锚板31圆柱体的外壁面设有第二螺纹313,用来与连接套筒2的第三螺纹21或第四螺纹22配合;
所述固定夹片32设置在所述第二锥孔311中,并与所述第二锥孔311配合,所述固定夹片32,外形为锥体,锥体内有1个固定夹片通孔,预应力筋穿过所述固定夹片通孔,当预应力筋往所述第二锥孔311小端移动时,就会带动所述固定夹片32往第二锥孔311小端移动,固定夹片32握紧预应力筋,达到夹持锚固预应力筋的目的;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在固定夹片32通孔内壁设螺纹齿,增加固定夹片32通孔对预应力筋摩擦力。还可以通过切割方式将椎体切割成多片,固定夹片32往第二锥孔311小端移动时,更好握紧预应力筋;
所述弹压自锚装置通过所述连接套筒2与所述固定锚板31对接,所述第一端面正对所述第三端面。
如图10所示,使用时,第一预应力筋41和第二预应力筋42分别固定夹片通孔和连接夹片通孔中,固定夹片和连接夹片会分别夹持锚固第一预应力筋41和第二预应力筋42,原理同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在此不做说明。
实施例四
一种预应力筋弹压自锚装置连接施工方法,使用两件弹压自锚装置,步骤为:
S1、将组装好的两件弹压自锚装置分别与连接套筒2左右两端连接,两个所述连接锚板11的第一端面相对;
S2、在两根预应力筋上分别标记所需要穿入预应力筋有效长度;
S3、将标记好的两根预应力筋,分别插入两件弹压自锚装置上的第一直孔112,待穿入深度达到标记点时,完成预应力筋连接;
S4、在连接好的两件弹压自锚装置外增加保护罩5、约束圈6和波纹管7,约束圈6将保护罩5与波纹管7连接成一体
S5、待张拉完成后,通过注浆的方式,将连接套筒2填充满桨体,进行防腐保护。
施工完成结构如图11所示。
实施例五
一种预应力筋弹压自锚式连接施工方法,分别使用一件弹压自锚装置和一件固定锚板,步骤为:
S1、固定锚板31通过固定夹片32将第一根预应力筋锚固在混凝土结构中;
S2、将组装好的弹压自锚装置通过连接套筒2与固定锚板31连成整体,所述第一端面正对第三端面;
S3、在第二根预应力筋上标记所需要穿入预应力筋有效长度;
S4、将标记好的第二根预应力筋,插入弹压自锚装置上的第一直孔112,待穿入深度达到标记点时,完成第二根预应力筋连接;
S5、待张拉完成后,通过注浆的方式,将连接套筒2填充满桨体,进行防腐保护。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弹压自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锚板(11)、连接夹片(12)、紧固件(13)、顶压板(14)和弹性件(15),其中:
所述连接锚板(11)第一端面设有第一锥孔(111)、第二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一锥孔(111)配合的第一直孔(112),所述第一锥孔(111)的小端与所述第一直孔(112)贯通,
所述连接夹片(12)设置在所述第一锥孔(111)中,并与所述第一锥孔(111)配合,
所述紧固件(13)的一端贯穿顶压板(14)、并与连接锚板(11)的第一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件(13)的另一端设有弹性件抵接部;所述弹性件(15)的一端与所述弹性件抵接部配合、另一端与顶压板(14)的一端面抵接,所述顶压板(14)的另一端面与所述连接夹片(12)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压自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13)为螺栓,穿设于所述顶压板(14)和弹性件(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压自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环(1301),所述垫环(1301)设置在所述紧固件(13)弹性件抵接部与弹性件(15)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压自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环(1301)外侧向其轴向延伸,并与所述连接锚板(11)第一端面抵接。
5.一种预应力筋弹压自锚式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弹压自锚装置,和与所述弹压自锚装置连接的连接套筒(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应力筋弹压自锚式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压自锚装置的数量为一个,还包括固定锚板(31)和固定夹片(32),
所述固定锚板(31)第三端面设有第二锥孔(311)、第四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二锥孔(311)配合的第二直孔(312),所述第二锥孔(311)的小端与所述第二直孔(312)贯通,
所述固定夹片(32)设置在所述第二锥孔(311)中,并与所述第二锥孔(311)配合,
所述弹压自锚装置通过所述连接套筒(2)与所述固定锚板(31)对接,所述第一端面正对所述第三端面。
CN202120112374.8U 2021-01-15 2021-01-15 一种弹压自锚装置及连接装置 Active CN2151646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12374.8U CN215164681U (zh) 2021-01-15 2021-01-15 一种弹压自锚装置及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12374.8U CN215164681U (zh) 2021-01-15 2021-01-15 一种弹压自锚装置及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64681U true CN215164681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403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12374.8U Active CN215164681U (zh) 2021-01-15 2021-01-15 一种弹压自锚装置及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646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50072102A1 (en) Coupling device
KR20070077895A (ko) 철근 연결구
CN110185270A (zh) 一种减少预应力回缩损失的限位板
CN215164681U (zh) 一种弹压自锚装置及连接装置
JPS60500774A (ja) 取付力の表示を備えた拡張式合くぎ
CN109853736B (zh) 一种带钢夹板的可恢复的摩擦耗能木结构梁-柱节点
CN112761077A (zh) 一种弹压自锚装置、连接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11341427U (zh) 一种双锥面自动工具锚夹片
JP5649553B2 (ja) 連結構造
JP2019535969A (ja) エラストマー体および締め付けボルトを有する加圧シール
CN115538429A (zh) 一种带有粘结挤压式锚具的变直径预应力玄武岩纤维锚杆
JP2006070472A (ja) 斜面安定装置
CN108643550B (zh) 悬挑脚手架限位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09760831U (zh) 拉索夹持装置
CN210395861U (zh) 一种预应力筋截断锚固的开口锚具
CN210421639U (zh) 一种偏差钢筋锯齿夹片快速连接器
CN211396284U (zh) 一种扁锚组件的连接结构
CN210887791U (zh) 一种钢筋快速锚固器
KR100395772B1 (ko) 토건구조물 고정을 위한 피시강선용 웨지
AU2018267583A1 (en) Connection System
KR200413225Y1 (ko) 철근 연결구
CN214402804U (zh) 一种预应力钢绞线连接体系
JP2702882B2 (ja) 角形鋼管柱相互の剛接合構造
CN212956505U (zh) 改进的拉力连接装置
RU2705118C1 (ru) Узловое соединение деревянных стержне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