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63414U - 一种用于包芯纱粗纱机中的吸棉除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包芯纱粗纱机中的吸棉除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63414U
CN215163414U CN202120238652.4U CN202120238652U CN215163414U CN 215163414 U CN215163414 U CN 215163414U CN 202120238652 U CN202120238652 U CN 202120238652U CN 215163414 U CN215163414 U CN 2151634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dust suction
water
wal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3865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千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shou Chengcheng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shou Chengcheng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shou Chengcheng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shou Chengcheng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3865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634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634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634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包芯纱粗纱机中的吸棉除尘装置,包括粗纱机本体,所述粗纱机本体侧方上方设有吸尘板,所述粗纱机本体两侧均设有处理箱,所述吸尘板通过吸尘机构与处理箱连接,所述处理箱内设有挤压室,所述处理箱侧壁设有与挤压室配合的启闭门,所述挤压室内转动连接有两根螺纹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循环机构与喷水机构,可以利用水泵与喷头配合可以对挤压室内喷水,水雾与飘散在过滤室中的棉絮以及灰尘结合,可以让其沾水变重降落在第二过滤板上,避免了因为棉絮与灰尘漂浮无法对其进行处理的状况发生,同时水泵可以将经过过滤网过滤的水重新泵入储水腔内,重复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包芯纱粗纱机中的吸棉除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粗纱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包芯纱粗纱机中的吸棉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粗纱机,是把纤维条制成粗纱的纺纱机器,粗纱机主要作用是牵伸和加拈,并把粗纱卷绕成一定的卷装,以适应细纱机加工的要求,粗纱机按加拈机构形式分为翼锭粗纱机和搓拈粗纱机,翼锭粗纱机靠锭翼回转对纱条连续施加拈度,生产有拈粗纱,搓拈粗纱机靠一对搓条皮板对纱条进行夹持搓拈,在纱条上形成正反拈向相间的假拈,生产无拈粗纱。
粗纱机在生产加工包芯纱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灰尘与棉絮,如果对其进行处理的话,棉絮和灰尘不仅会污染车间内的工作环境,还会对操作工人的身体造成伤害,现有的用于粗纱机的吸棉除尘装置,吸棉除尘的效果比较差,且只能将棉絮和灰尘吸入收集箱中,收集箱中会有很多漂浮的棉絮与灰尘,无法进一步处理,实用性非常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包芯纱粗纱机中的吸棉除尘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包芯纱粗纱机中的吸棉除尘装置,包括粗纱机本体,所述粗纱机本体侧方上方设有吸尘板,所述粗纱机本体两侧均设有处理箱,所述吸尘板通过吸尘机构与处理箱连接,所述处理箱内设有挤压室,所述处理箱侧壁设有与挤压室配合的启闭门,所述挤压室内转动连接有两根螺纹杆,所述处理箱侧壁设有电机,两根所述螺纹杆均通过传动机构与电机连接,所述挤压室内设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通过连接机构与螺纹杆连接,所述挤压板内设有储水腔,所述挤压板上设有与储水腔连接的喷水机构,所述处理箱内设有过滤室,所述过滤室通过循环机构与储水腔连接。
优选地,所述吸尘机构包括设置于处理箱内的吸尘泵,所述吸尘板内设有吸尘腔,所述吸尘板侧面上设有多个与吸尘腔连通的吸尘口,所述吸尘泵通过吸尘管与吸尘腔连接,所述吸尘泵通过出尘管与挤压室连接。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处理箱内的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内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左端贯穿传动腔左壁并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两根所述螺纹杆上端均贯穿挤压室上壁并延伸至传动腔内,两根所述螺纹杆上端末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转轴外壁固定有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
优选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螺纹连接于螺纹杆外壁的螺母,所述挤压板上设有开口,所述螺母外壁与开口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喷水机构包括设置于挤压板底壁上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多个喷头,多个所述喷头均与储水腔连通,所述储水腔为环形,所述挤压板底壁上设有与凹槽配合的第一过滤板。
优选地,所述循环机构包括固定于过滤室内壁的过滤网,所述处理箱侧壁设有水泵,所述水泵通过吸水管与过滤室连接,所述水泵通过出水管与储水腔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吸尘板与吸尘机构,可以利用多个吸尘口对粗纱机本体进行吸棉除尘处理,相比传统的结构简单的吸棉除尘装置效果更好。
2、通过设置循环机构与喷水机构,可以利用水泵与喷头配合可以对挤压室内喷水,水雾与飘散在过滤室中的棉絮以及灰尘结合,可以让其沾水变重降落在第二过滤板上,避免了因为棉絮与灰尘漂浮无法对其进行处理的状况发生,同时水泵可以将经过过滤网过滤的水重新泵入储水腔内,重复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3、通过设置挤压板、传动机构与连接机构,可以利用电机驱动带动压板对含有水分的棉絮进行挤压,降低含水量方便进行下一步处理,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包芯纱粗纱机中的吸棉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包芯纱粗纱机中的吸棉除尘装置的吸尘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包芯纱粗纱机中的吸棉除尘装置的处理箱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包芯纱粗纱机中的吸棉除尘装置的挤压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粗纱机本体、2吸尘板、3吸尘管、4处理箱、5吸尘口、6吸尘泵、7转轴、8电机、9第二锥形齿轮、10第一锥形齿轮、11螺纹杆、12第二过滤板、13过滤网、14水泵、15挤压板、16储水腔、17第一过滤板、18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4,一种用于包芯纱粗纱机中的吸棉除尘装置,包括粗纱机本体1,粗纱机本体1侧方上方设有吸尘板2,粗纱机本体1两侧均设有处理箱4,吸尘板2通过吸尘机构与处理箱4连接,吸尘机构包括设置于处理箱4内的吸尘泵6,吸尘板2内设有吸尘腔,吸尘板2侧面上设有多个与吸尘腔连通的吸尘口5,吸尘泵6通过吸尘管3与吸尘腔连接,吸尘泵6通过出尘管与挤压室连接,粗纱机本体1在工作的时候,启动吸尘泵6,吸尘泵6与吸尘管3、吸尘板2以及设置在吸尘板2上的多个吸尘口5配合将粗纱机本体1产生的棉絮以及灰尘吸入处理箱4内的挤压室内。
处理箱4内设有挤压室,处理箱4侧壁设有与挤压室配合的启闭门,挤压室内转动连接有两根螺纹杆11,处理箱4侧壁设有电机8,两根螺纹杆11均通过传动机构与电机8连接,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处理箱4内的传动腔,传动腔内转动连接有转轴7,转轴7左端贯穿传动腔左壁并与电机8输出轴固定连接,两根螺纹杆11上端均贯穿挤压室上壁并延伸至传动腔内,两根螺纹杆11上端末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0,转轴7外壁固定有与第一锥形齿轮10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9,电机8转动带动转轴7转动,转轴7转动带动外壁的第二锥形齿轮9转动,第二锥形齿轮9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一锥形齿轮10转动,第一锥形齿轮10转动会带动螺纹杆11转动。
挤压室内设有挤压板15,挤压板15通过连接机构与螺纹杆11连接,连接机构包括螺纹连接于螺纹杆11外壁的螺母,挤压板15上设有开口,螺母外壁与开口内壁固定连接,螺纹连接在螺纹杆11外壁的螺母带动挤压板15下降对含有水分的棉絮挤压,第一过滤板17与第二过滤板12可以挤压水分而不让棉絮通过。
挤压板15内设有储水腔16,挤压板15上设有与储水腔16连接的喷水机构,喷水机构包括设置于挤压板15底壁上的凹槽,凹槽内设有多个喷头18,多个喷头18均与储水腔16连通,储水腔16为环形,挤压板15底壁上设有与凹槽配合的第一过滤板17,通过水泵14泵入的水首先进入储水腔16内,再通过多个喷头18喷出,透过第一过滤板17进入挤压室内。
处理箱4内设有过滤室,过滤室通过循环机构与储水腔16连接,循环机构包括固定于过滤室内壁的过滤网13,处理箱4侧壁设有水泵14,水泵14通过吸水管与过滤室连接,水泵14通过出水管与储水腔16连接,水泵14可以将过滤室内的水输送至储水腔16内,最后通过多个喷头18喷出,水分在通过第一过滤板17与过滤网13配合重新进入过滤室底部,形成循环。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粗纱机本体1在工作的时候,启动吸尘泵6,吸尘泵6与吸尘管3、吸尘板2以及设置在吸尘板2上的多个吸尘口5配合将粗纱机本体1产生的棉絮以及灰尘吸入处理箱4内的挤压室内,体积较大的灰尘与棉絮会降落在第二过滤板12上,体积较小的棉絮与灰尘会漂浮在挤压室空中,随后启动水泵14,水泵14将过滤室内的水输送至储水腔16内,最后通过多个喷头18喷出,喷头18产生的水雾会与漂浮在挤压室内的棉絮以及灰尘结合增加其重量使其降落,喷头18喷出的水部分直接通过第二过滤板12与过滤网13再次汇聚在过滤室底部,部分会与棉絮结合,此时启动电机8,电机8转动带动转轴7转动,转轴7转动带动外壁的第二锥形齿轮9转动,第二锥形齿轮9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一锥形齿轮10转动,第一锥形齿轮10转动会带动螺纹杆11转动,螺纹连接在螺纹杆1外壁的螺母带动挤压板15下降对含有水分的棉絮挤压,将水分挤压出去,最后打开启闭门可以取出湿的棉絮状产物,对其进行下一轮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包芯纱粗纱机中的吸棉除尘装置,包括粗纱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纱机本体(1)侧方上方设有吸尘板(2),所述粗纱机本体(1)两侧均设有处理箱(4),所述吸尘板(2)通过吸尘机构与处理箱(4)连接,所述处理箱(4)内设有挤压室,所述处理箱(4)侧壁设有与挤压室配合的启闭门,所述挤压室内转动连接有两根螺纹杆(11),所述处理箱(4)侧壁设有电机(8),两根所述螺纹杆(11)均通过传动机构与电机(8)连接,所述挤压室内设有挤压板(15),所述挤压板(15)通过连接机构与螺纹杆(11)连接,所述挤压板(15)内设有储水腔(16),所述挤压板(15)上设有与储水腔(16)连接的喷水机构,所述处理箱(4)内设有过滤室,所述过滤室通过循环机构与储水腔(1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包芯纱粗纱机中的吸棉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机构包括设置于处理箱(4)内的吸尘泵(6),所述吸尘板(2)内设有吸尘腔,所述吸尘板(2)侧面上设有多个与吸尘腔连通的吸尘口(5),所述吸尘泵(6)通过吸尘管(3)与吸尘腔连接,所述吸尘泵(6)通过出尘管与挤压室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包芯纱粗纱机中的吸棉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处理箱(4)内的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内转动连接有转轴(7),所述转轴(7)左端贯穿传动腔左壁并与电机(8)输出轴固定连接,两根所述螺纹杆(11)上端均贯穿挤压室上壁并延伸至传动腔内,两根所述螺纹杆(11)上端末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0),所述转轴(7)外壁固定有与第一锥形齿轮(10)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包芯纱粗纱机中的吸棉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螺纹连接于螺纹杆(11)外壁的螺母,所述挤压板(15)上设有开口,所述螺母外壁与开口内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包芯纱粗纱机中的吸棉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机构包括设置于挤压板(15)底壁上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多个喷头(18),多个所述喷头(18)均与储水腔(16)连通,所述储水腔(16)为环形,所述挤压板(15)底壁上设有与凹槽配合的第一过滤板(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包芯纱粗纱机中的吸棉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机构包括固定于过滤室内壁的过滤网(13),所述处理箱(4)侧壁设有水泵(14),所述水泵(14)通过吸水管与过滤室连接,所述水泵(14)通过出水管与储水腔(16)连接。
CN202120238652.4U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用于包芯纱粗纱机中的吸棉除尘装置 Active CN2151634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38652.4U CN215163414U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用于包芯纱粗纱机中的吸棉除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38652.4U CN215163414U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用于包芯纱粗纱机中的吸棉除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63414U true CN215163414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408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38652.4U Active CN215163414U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用于包芯纱粗纱机中的吸棉除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634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72730A (zh) 一种纺织面料上纺织尘去除装置
CN115445348A (zh) 一种色纺纱生产用除棉尘回收设备
CN215163414U (zh) 一种用于包芯纱粗纱机中的吸棉除尘装置
CN110694416A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扬尘处理装置
CN212077421U (zh) 纺织面料上纺织尘去除装置
CN207630150U (zh)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切割设备
CN211903201U (zh) 一种室内空气污染治理通风机
CN116371108A (zh) 一种能够自动清理过滤结构的粉尘废气处理器
CN110665325A (zh) 一种空气除尘净化环保设备
CN107890736B (zh) 一种数控加工中心粉尘处理装置
CN215233148U (zh)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甲醛治理设备
CN214891725U (zh) 一种车间除尘用空气过滤循环装置
CN115807326A (zh) 一种纺织设备
CN212999119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纺织机纺织尘收集装置
CN211497932U (zh) 一种纺纱用断纱收集装置
CN207342401U (zh) 一种锂电池原料混料设备用粉尘处理装置
CN209854423U (zh) 一种地毯丝生产用梳理机
CN209276696U (zh) 一种粘胶纤维生产废气回收装置
CN213811018U (zh) 一种电梯环保通风设备
CN214634991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扬尘处理装置
CN217909499U (zh) 一种工作效率高的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
CN218615322U (zh) 一种塑料造粒机除尘装置
CN212193542U (zh) 一种木制品加工的吸尘装置
CN215822665U (zh) 一种用于新型高性能纤维制品生产用除尘设备
CN216062572U (zh) 一种纺织车间用纺织尘收集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