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36537U - 一种介入术后护理用的肢体锻炼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介入术后护理用的肢体锻炼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36537U
CN215136537U CN202121568379.8U CN202121568379U CN215136537U CN 215136537 U CN215136537 U CN 215136537U CN 202121568379 U CN202121568379 U CN 202121568379U CN 215136537 U CN215136537 U CN 2151365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bs
shell
limb exercising
pivot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6837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Hospital of Nanjing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Hospital of Nanj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Hospital of Nanjing filed Critical Second Hospital of Nanjing
Priority to CN20212156837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365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365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365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介入术后护理用的肢体锻炼装置,包括底座、上肢锻炼组件、椅座组件和下肢锻炼组件;所述底座的边缘设有均分部的螺纹孔,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上肢锻炼组件位于壳体偏上端中部;所述椅座组件位于壳体的前端;其优点在于:具备上肢锻炼组件和下肢锻炼组件,通过上肢锻炼组件和下肢锻炼组件的配合工作可实现对患者肢体的锻炼操作,有效避免传统肢体锻炼需要人工搀扶进行给医疗工作者和患者家属所造成的不便,同时通过上肢锻炼组件和下肢锻炼组件配合使用实现对患者的肢体锻炼,可保证患者锻炼时上肢和下肢的协调性,锻炼效果更佳,便于产品的推广和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介入术后护理用的肢体锻炼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介入术后护理用的肢体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手术指医生用医疗器械对病人身体进行的切除、缝合等治疗,以刀、剪、针等器械在人体局部进行的操作,来维持患者的健康,是外科的主要治疗方法,俗称“开刀”,目的是医治或诊断疾病,如去除病变组织、修复损伤、移植器官、改善机体的功能和形态等;手术过后患者大多运动不便,而长时间缺乏运动会导致患者出现肢体僵硬甚至肌肉萎缩的状况,目前多需要医疗工作者或者患者家属搀扶患者从而辅助患者进行肢体锻炼,这种方式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人工搀扶进行肢体锻炼会给医疗工作者和患者家属造成极大的不便,另外,无法有效的调动患者肢体各部的协调性,锻炼效果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介入术后护理用的肢体锻炼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介入术后护理用的肢体锻炼装置,具有避免人工、锻炼效果更好等优点,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介入术后护理用的肢体锻炼装置,包括底座、上肢锻炼组件、椅座组件和下肢锻炼组件;
所述底座的边缘设有均分部的螺纹孔,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空腔;
所述上肢锻炼组件位于壳体偏上端中部;
所述椅座组件位于壳体的前端;
所述下肢锻炼组件位于壳体偏下端中部。
作为优选,所述上肢锻炼组件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贯穿壳体的中部且和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手轮,所述手轮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手柄,保证该装置的上肢锻炼性能,为该装置的上肢锻炼奠定基础。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和第一转轴的转动连接处设有轴承一,所述轴承一为密封轴承,减少第一转轴所受到的摩擦力,减少第一转轴所受到的磨损。
作为优选,所述椅座组件包括座位板,所述座位板的后端和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座位板的上端设有坐垫,所述座位板的下端设有均匀分布的加强肋,为患者提供锻炼休憩座位,并保证椅座组件和壳体的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肋的一端和座位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加强肋的另一端和壳体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提高座位板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下肢锻炼组件包括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位于空腔内,所述第二转轴的左右两端分别贯穿壳体的左右两端且分别和壳体的左右两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和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转轴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外侧均转动连接有脚踏板,所述连杆上位于脚踏板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保证该装置的下肢锻炼性能,同时保证下肢锻炼组件和上肢锻炼组件之间的连接,为肢锻炼组件和上肢锻炼组件的协调工作奠定基础,为该装置的下肢锻炼奠定基础。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和第二转轴的转动连接处设有轴承二,所述轴承二为密封轴承,减少第二转轴所受到的摩擦力,减少第二转轴所受到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具备上肢锻炼组件和下肢锻炼组件,通过上肢锻炼组件和下肢锻炼组件的配合工作可实现对患者肢体的锻炼操作,有效避免传统肢体锻炼需要人工搀扶进行给医疗工作者和患者家属所造成的不便,同时通过上肢锻炼组件和下肢锻炼组件配合使用实现对患者的肢体锻炼,可保证患者锻炼时上肢和下肢的协调性,锻炼效果更佳,便于产品的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立体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底座;2、壳体;3、上肢锻炼组件;31、第一转轴;32、手轮;33、手柄;34、第一锥齿轮;4、椅座组件;41、加强肋;42、座位板;43、坐垫;5、下肢锻炼组件;51、第二转轴;52、第二锥齿轮;53、连杆;54、限位块;55、脚踏板;6、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介入术后护理用的肢体锻炼装置,包括底座1、上肢锻炼组件3、椅座组件4和下肢锻炼组件5;底座1的边缘设有均分部的螺纹孔6,底座1的上端设有壳体2,壳体2的内部设有空腔;上肢锻炼组件3位于壳体2偏上端中部,上肢锻炼组件3包括第一转轴31,第一转轴31贯穿壳体2的中部且和壳体2转动连接,壳体2和第一转轴31的转动连接处设有轴承一,轴承一为密封轴承,减少第一转轴31所受到的摩擦力,减少第一转轴31所受到的磨损,第一转轴3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34,第一转轴3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手轮32,手轮3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手柄33,保证该装置的上肢锻炼性能,为该装置的上肢锻炼奠定基础;椅座组件4位于壳体2的前端,椅座组件4包括座位板42,座位板42的后端和壳体2固定连接,座位板42的上端设有坐垫43,座位板42的下端设有均匀分布的加强肋41,为患者提供锻炼休憩座位,并保证椅座组件4和壳体2的连接,加强肋41的一端和座位板4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加强肋41的另一端和壳体2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提高座位板42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下肢锻炼组件5位于壳体2偏下端中部,下肢锻炼组件5包括第二转轴51,第二转轴51位于空腔内,第二转轴51的左右两端分别贯穿壳体2的左右两端且分别和壳体2的左右两端转动连接,壳体2和第二转轴51的转动连接处设有轴承二,轴承二为密封轴承,减少第二转轴51所受到的摩擦力,减少第二转轴51所受到的磨损,第二转轴5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52,第二锥齿轮52和第一锥齿轮34啮合,第二转轴51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杆53,连杆53的外侧均转动连接有脚踏板55,连杆53上位于脚踏板55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54,保证该装置的下肢锻炼性能,同时保证下肢锻炼组件5和上肢锻炼组件3之间的连接,为肢锻炼组件5和上肢锻炼组件3的协调工作奠定基础,为该装置的下肢锻炼奠定基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采用上述结构的介入术后护理用的肢体锻炼装置,患者先骑坐在椅座组件4中座位板42,座位板42上的坐垫43可保证舒适度,而后将双脚分别放置在下肢锻炼组件5上的两个脚踏板55上,而后患者双手握住上肢锻炼组件3的任意两个手柄33,上肢坐屈伸运动实现手轮32的转动,可带动第一转轴31转动,第一转轴31转动可带动第一锥齿轮34转动,第一锥齿轮34转动可带动第二锥齿轮52转动,第二锥齿轮52转动可带动第二转轴51转动,第二转轴51转动带动连杆53转动,连杆53转动带动连杆53做圆形往复运动从而实现患者下肢的屈伸,而反之通过下肢的屈伸座圆形往复运动可实现手柄33的转动,进而使上肢进行屈伸从而完成圆形往复运动,进而可实现对上下肢的协调锻炼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连接采用螺钉连接的连接方式。
本实施例的介入术后护理用的肢体锻炼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具备上肢锻炼组件3和下肢锻炼组件5,通过上肢锻炼组件3和下肢锻炼组件5的配合工作可实现对患者肢体的锻炼操作,有效避免传统肢体锻炼需要人工搀扶进行给医疗工作者和患者家属所造成的不便,同时通过上肢锻炼组件3和下肢锻炼组件5配合使用实现对患者的肢体锻炼,可保证患者锻炼时上肢和下肢的协调性,锻炼效果更佳,便于产品的推广和使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介入术后护理用的肢体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上肢锻炼组件(3)、椅座组件(4)和下肢锻炼组件(5);
所述底座(1)的边缘设有均分部的螺纹孔(6),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有壳体(2),所述壳体(2)的内部设有空腔;
所述上肢锻炼组件(3)位于壳体(2)偏上端中部;
所述椅座组件(4)位于壳体(2)的前端;
所述下肢锻炼组件(5)位于壳体(2)偏下端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介入术后护理用的肢体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锻炼组件(3)包括第一转轴(31),所述第一转轴(31)贯穿壳体(2)的中部且和壳体(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3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34),所述第一转轴(3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手轮(32),所述手轮(3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手柄(3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介入术后护理用的肢体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和第一转轴(31)的转动连接处设有轴承一,所述轴承一为密封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介入术后护理用的肢体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座组件(4)包括座位板(42),所述座位板(42)的后端和壳体(2)固定连接,所述座位板(42)的上端设有坐垫(43),所述座位板(42)的下端设有均匀分布的加强肋(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介入术后护理用的肢体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41)的一端和座位板(4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加强肋(41)的另一端和壳体(2)的前端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介入术后护理用的肢体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锻炼组件(5)包括第二转轴(51),所述第二转轴(51)位于空腔内,所述第二转轴(51)的左右两端分别贯穿壳体(2)的左右两端且分别和壳体(2)的左右两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5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52),所述第二锥齿轮(52)和第一锥齿轮(34)啮合,所述第二转轴(51)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杆(53),所述连杆(53)的外侧均转动连接有脚踏板(55),所述连杆(53)上位于脚踏板(55)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5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介入术后护理用的肢体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和第二转轴(51)的转动连接处设有轴承二,所述轴承二为密封轴承。
CN202121568379.8U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介入术后护理用的肢体锻炼装置 Active CN2151365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68379.8U CN215136537U (zh)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介入术后护理用的肢体锻炼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68379.8U CN215136537U (zh)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介入术后护理用的肢体锻炼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36537U true CN215136537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97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68379.8U Active CN215136537U (zh)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介入术后护理用的肢体锻炼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365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67917U (zh)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CN110916975A (zh) 一种骨科专用康复锻炼装置
CN211885198U (zh) 一种血管外科用下肢功能锻炼装置
CN110522608B (zh) 糖尿病患者下肢康复治疗器
CN215136537U (zh) 一种介入术后护理用的肢体锻炼装置
CN211634695U (zh) 婴幼儿医用多功能便携辅助装置
CN210301617U (zh) 一种急诊护理用可调节肢体固定装置
CN216629081U (zh) 一种老人腿部康复训练装置
CN213884920U (zh) 一种踝泵运动辅助装置
CN113995633A (zh) 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下肢锻炼装置
CN215740385U (zh) 一种普外科护理装置
CN213157456U (zh) 一种外科临床用辅助工具
CN209790312U (zh) 一种上肢防深静脉血栓辅助活动装置
CN209734394U (zh) 便捷式眼科专用治疗托架
CN218045783U (zh) 一种骨科足踝部术后护理装置
CN207627574U (zh) 肘部康复训练仪
CN218607275U (zh) 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器
CN213373514U (zh) 一种骨科恢复用锻炼辅助装置
CN113101133B (zh) 一种外科康复护理装置
CN110693584A (zh) 一种神经介入治疗器械输送器
CN212382914U (zh) 一种下肢静脉曲张的老年患者护理装置
CN214388124U (zh) 一种骨科临床创伤治疗用辅助器械
CN211050085U (zh) 一种医院康复用肘关节运动器
CN215021632U (zh) 一种骨科护理康复辅助装置
CN215536137U (zh) 一种产科临床医生检查用产妇腿部支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