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36145U - 一种超高空消防救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高空消防救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36145U
CN215136145U CN202120889276.5U CN202120889276U CN215136145U CN 215136145 U CN215136145 U CN 215136145U CN 202120889276 U CN202120889276 U CN 202120889276U CN 215136145 U CN215136145 U CN 2151361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cue
escape
fire
telescopic assembly
walk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8927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靖
李恒
郑军
高旭东
邓洋
苏叶茂
李云
陈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8927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361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361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361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高空消防救援系统,属于超高空救援装置技术领域,解决了当救援高度超过110~150m时,现有救援系统结构缺乏支撑结构,受高空强风影响,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本装置包括位于地面的救援车,所述救援车上设置有高度可调节的举升装置,所述举升装置顶部设置有逃生系统和消防系统,所述逃生系统一端与建筑物固定连接。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同时满足50~150米范围内的超高空消防灭火和人员连续逃生;实现了系统的模块化运输、安装;弥补了国内外超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的空白,为救援、灭火提供了安全快捷的保障的救援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超高空消防救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超高空救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高空消防救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个大小城市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而超高层建筑在大城市业越来越多,超过10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屡创新高,当这些高层建筑的高层部位发生火灾或遇到其他突发事件时,就需要灭火、救援。
目前大部分高空救援车的作业高度在60米左右,极少数能达到110米左右,一旦高层建筑物发生火灾等危险,急需迅速、及时的救援设备对其实施救援,而目前的救援设备中,比较经常使用的是云梯,最高达70多米,但是,云梯的救援效率低,获救人员从云梯到地面十分困难,每救援1~2人就需要云梯车收回云梯,速度慢、救人效率十分低下,回收的同时还不能灭火,极大的影响救援、灭火的效率。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0548235A,公开了一种高空应急救援车,包括位于地面上的应急行走车,所述应急行走车上分别设置有举高支架和动力源系统,还包括设置在举高支架上端的救援廊桥系统、与救援廊桥系统相配合的救援舱系统、以及与举高支架上端相配合的辅助平衡系统;所述救援廊桥系统与举高支架通过快连装置连接固定;所述救援廊桥上设置有与墙体相配合的固定装置。通过设置辅助平衡系统提供的外部牵引,为举高支架提供了两个相互对称的向斜后方的拉力,使举高支架的平衡性大大改善,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和抗高空风力影响的能力。
然而,对比文件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下:
1)当救援高度超过110~150m时,该举高支架结构缺乏支撑结构,受高空强风影响,该装置容易稳定性较差;
2)该装置仅仅设置有救援廊桥系统,无法满足对高空建筑进行消防救援工作;
3)进行高空施救作业时,救援廊桥仅仅能实现一次性救援,救援人员搭载量较小,无法满足大规模人员施救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超高空消防救援系统及其救援方法,其目的在于,能同时满足50~150米范围内的超高空消防灭火和人员连续逃生;实现了系统的模块化运输、安装;弥补了国内外超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的空白,为救援、灭火提供了安全快捷的保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高空消防救援系统,包括位于地面的救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援车上设置有高度可调节的举升装置,所述举升装置顶部设置有逃生系统和消防系统,所述逃生系统一端与建筑物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救援车上设置有高度可调节的举升装置,可实现在50~150米不同高度进行救援作业,通过在举升装置顶部同时设置有逃生系统和消防系统,可实现对人员进行救援的同时,进行消防灭火作业,最大程度的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优选的,所述举升装置包括通过销轴固定连接的下部伸缩组件和上部伸缩组件,救援车上设置有基座,下部伸缩组件底部与救援车的基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下部伸缩组件与救援车之间还设置有第一液压油缸,第一液压油缸用以驱动下部伸缩组件绕销轴转动。采用该优选的技术方案,通过上部伸缩组件与下部伸缩组件的组合,可满足垂直升降,举升装置展开状态长度可达到150m,满足对超高层建筑实施救援的要求,收纳状态下长度为13m,绕销轴旋转后固定在救援车上,方便运输。
优选的,所述举升装置上还设置有中部锁紧装置,中部锁紧装置包括一端与上部伸缩组件铰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包括连接杆固定段和与之滑动连接的连接杆滑动段,滑动段靠近建筑物的一端设置中部锁紧头,用于将连接杆固定在建筑物上,连接杆固定段上铰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两端分别与连接杆固定段和上部伸缩组件活动连接,支撑杆中部设置有可转动结构,可转动结构上连接有第二液压油缸,第二液压油缸与上部伸缩组件铰接,第二液压油缸用于控制支撑杆伸直或者是折叠,进而带动连接杆绕铰接处旋转。采用该优选的技术方案,通过在举升装置中部设置有中部锁紧装置,当举升装置伸长到指定高度时,中部锁紧装置的滑动端向外伸出,中部锁紧头与建筑物的钢结构锁死固定,提升救援系统在超高空建筑物实施救援作业下的抗高空强风的能力和自身的结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逃生系统包括设置在上部伸缩组件顶部的逃生走道以及设置在举升装置一侧的传送装置,所述逃生走道包括固定架,平衡架、第三液压油缸、第四液压油缸、逃生走道固定段、逃生走道滑动段、顶部锁紧头,所述固定架通过固定销轴与上部伸缩组件铰接,逃生走道固定段固定连接在固定架上,逃生走道固定段与上部伸缩组件之间设置有第四液压油缸,逃生走道滑动段与逃生走道固定段滑动连接,所述顶部锁紧头设置逃生走道滑动段的端部,用于将逃生走道固定在建筑物上,平衡架与固定架通过旋转销轴转动连接,平衡架与固定架设置有第三液压油缸,第三液压油缸一端与固定架铰接,另一端与平衡架铰接,用于控制通过平衡架绕旋转销轴旋转;所述传送装置包括设置在救援车上的驱动轮和设置在固定架上的从动轮,驱动轮和从动轮上张紧套设有传动链带,所述传动链带上均匀间隔设置有乘坐装置。采用该优选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救援系统顶部设置有逃生走道,当救援系统到达指定高度时,逃生走道滑动端向外伸出至顶部锁紧头与建筑物的钢结构固定锁死,顶部锁紧头和中部锁紧头双重固定,保证了救援系统的结构温度性,还设置有传送系统,逃生人员从逃生走道到达传送系统上方等待区域,进入乘坐装置随着传动链带可下降到地面,传动链带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乘坐装置,可实现不间断的对人员进行施救,救援人员搭载量大,可满足大规模人员施救作业。
优选的,所述救援车上还设置有绷绳锁紧系统,绷绳锁紧系统包括固设在基座上的绷绳锁紧驱动装置、一端连接在平衡架上的钢丝绳,所述绷绳锁紧驱动装置包括相邻设置的两个卷扬机,钢丝绳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卷扬机连接,钢丝绳与基座组成一个三角稳定结构。采用该优选的技术方案,钢丝绳穿过对称设置的卷扬机固定于平衡架上,钢丝绳与基座组成一个三角稳定结构,从结构力学的角度,可大大增强整个救援系统在超高空作业时的抗风能力和结构稳定性能。
优选的,所述消防系统包括设置在救援车旁边的高压系统车,以及悬挂在上部伸缩组件和下部伸缩组件上的高压水管,高压水管上设置有高压喷头。采用该优选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救援系统上搭载有消防系统,当救援系统达到指定高度时,消防人员可及时对高层建筑物实施消防灭火作业,降低人员的财产损失。
优选的,所述上部伸缩组件和下部伸缩组件由数段直径依次减小的伸缩段组成,在每一个伸缩段上端设置有固定高压水管的固定环,高压水管依次穿过固定环固定在上部伸缩组件和下部伸缩组件一侧。采用该优选的技术方案,将高压水管通过固定环固定在上部伸缩组件和下部伸缩组件一侧,高压水管长度始终可以随着举升装置的高度变化而变化。
优选的,所述逃生走道滑动段靠近建筑物的一端和顶部锁紧头上都设置有一层耐火耐高温材料。采用该优选的技术方案,防止人员被顶部锁紧头和逃生走道滑动段的高温烫伤,造成二次伤害。
优选的,所述救援车底盘上设有多个支脚,在举升装置工作时用以稳定车辆本体。采用该优选的技术方案,救援过程中,防止救援系统重心过高造成倾斜倒塌,增强救援系统的结构稳定性。
超高空消防救援系统的救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逃生走道运输车、上部伸缩组件运输车和下部伸缩组件运输车移动至救援地点,完成逃生走道与上部伸缩组件、下部伸缩组件的组装,并安装好钢丝绳与高压水管;
S2、启动第四液压油缸,将逃生走道旋转至垂直上部伸缩组件,采用固定销轴将逃生走道与上部伸缩组件固定,伸出下部伸缩组件运输车的支脚,调节下部伸缩组件运输车支脚高度,使下部伸缩组件运输车轮胎离开地面,达到起升状态;
S3、启动下部伸缩组件,使下部伸缩组件旋转起升;起升过程中同时调整绷绳锁紧系统钢丝绳和传动链带的长度,使其跟随下部伸缩组件起升,下部伸缩组件起升至垂直地面后,采用下部伸缩组件固定销轴将下部伸缩组件与救援车固定;
S4、将配重安装到下部模块运输车,启动第三液压油缸,使平衡架旋转到位,同时调整绷绳锁紧系统钢丝绳,使钢丝绳处于紧绷状态;
S5、启动下部伸缩组件内部顶升机构,使下部伸缩组件完全伸出,同时调节钢丝绳和传动链带长度,使之跟随起升,当下部伸缩组件完全伸出后,启动第二液压油缸,使中部锁紧装置旋转水平,伸出连接杆滑动段,让连接杆滑动段上面的中部锁紧头与建筑物中部钢结构抱紧锁死,此时的救援系统可以达到90米高度;
S6、启动上部伸缩组件内部顶升机构,使上部伸缩组件完全伸出,也可根据不同楼层的救援情况伸出不同高度,同时调节钢丝绳和传动链带长度,使之跟随起升,启动逃生走道滑动段内部机构,使其向建筑物方向伸出,让顶部锁紧头与建筑物顶部钢结构抱紧锁死,此时的救援系统救援高度可以达到150米高度;
S7、将高压系统车与高压水管连接,消防救援人员就位,进行救援任务,逃生人员通过逃生走道到达传送装置上方,逃生人员依次进入乘坐装置随着传动链带到底地面安全区域。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救援车上设置有高度可调节的举升装置,可实现在50~150米不同高度进行救援作业,通过在举升装置顶部同时设置有逃生系统和消防系统,可实现对人员进行救援的同时,进行消防灭火作业,最大程度的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2)通过上部伸缩组件与下部伸缩组件的组合,可满足垂直升降,举升装置展开状态长度可达到150m,满足对超高层建筑实施救援的要求,收纳状态下长度为13m,绕销轴旋转后固定在救援车上,方便运输。
3)通过在举升装置中部设置有中部锁紧装置,当举升装置伸长到指定高度时,中部锁紧装置的滑动端向外伸出,中部锁紧头与建筑物的钢结构锁死固定,提升救援系统在超高空建筑物实施救援作业下的抗高空强风的能力和自身的结构稳定性。
4)通过在救援系统顶部设置有逃生走道,当救援系统到达指定高度时,逃生走道滑动端向外伸出至顶部锁紧头与建筑物的钢结构固定锁死,顶部锁紧头和中部锁紧头双重固定,保证了救援系统的结构温度性,还设置有传送系统,逃生人员从逃生走道到达传送系统上方等待区域,进入乘坐装置随着传动链带可下降到地面,传动链带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乘坐装置,可实现不间断的对人员进行施救,救援人员搭载量大,可满足大规模人员施救作业。
5)钢丝绳穿过对称设置的卷扬机固定于平衡架上,钢丝绳与基座组成一个三角稳定结构,从结构力学的角度,可大大增强整个救援系统在超高空作业时的抗风能力和结构稳定性能。
6)通过在救援系统上搭载有消防系统,当救援系统达到指定高度时,消防人员可及时对高层建筑物实施消防灭火作业,降低人员的财产损失。
7)将高压水管通过固定环固定在上部伸缩组件和下部伸缩组件一侧,高压水管(402)长度始终可以随着举升装置的高度变化而变化。
8)所述逃生走道滑动段靠近建筑物的一端和顶部锁紧头上都设置有一层耐火耐高温材料,防止人员被顶部锁紧头和逃生走道滑动段的高温烫伤,造成二次伤害。
9)所述救援车底盘上设有多个支脚,在举升装置工作时用以稳定车辆本体,救援过程中,防止救援系统重心过高造成倾斜倒塌,增强救援系统的结构稳定性。
10)该救援系统组件搭载在救援车上,发生灾情时,可快速达到现场,运输极为方便,组装过程简单方便,施救高度可达50~150m,抗风能力和自身结构稳定性强,可实现超高空的救援作业,可同时进行消防灭火和人员救援作业,最大程度的减轻人员伤亡的财产损失,逃生系统可实现不间断的对人员进行施救,救援人员搭载量大,可满足大规模人员施救作业。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超高空消防救援系统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超高空消防救援系统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部锁紧系统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部锁紧系统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5是逃生走道折叠状态示意图1;
图6是逃生走道折叠状态示意图2;
图7是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绷绳锁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消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高压水管的安装示意图;
图11是救援系统的组件待组装示意图;
图12是逃生走道与上部伸缩组件的组装示意图;
图13是上部伸缩组件与下部伸缩组件的组装示意图;
图14是下部伸缩组件运输车起升状态示意图;
图15是举升装置旋转过程示意图;
图16是绷绳锁紧系统安装完毕示意图;
图17是救援系统起升至90m高度状态示意图;
图18是救援系统起升至150m高度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救援车、2-举升装置、3-逃生系统、4-消防系统、5-建筑物、6-下部伸缩组件、7-上部伸缩组件、8-基座、9-第一液压油缸、10-中部锁紧装置、101-连接杆、102-连接杆固定段、103-连接杆滑动段、104-中部锁紧头、105-支撑杆、106-第二液压油缸、11-逃生走道、12-传送装置、111-固定架、112-平衡架、113-第三液压油缸、114-第四液压油缸、115-逃生走道固定段、116-逃生走道滑动段、117-顶部锁紧头、121-驱动轮、122-从动轮、123-传动链带、124-乘坐装置、13-绷绳锁紧系统、131-绷绳锁紧驱动装置、132-钢丝绳、133-卷扬机、401-高压系统车、402-高压水管、403-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结合图1~图18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一种超高空消防救援系统,包括位于地面的救援车1,所述救援车1上设置有高度可调节的举升装置2,所述举升装置2顶部设置有逃生系统3和消防系统4,所述逃生系统3一端与建筑物5固定连接,以便被困人员从建筑物5撤离至逃生系统3中,本救援系统针对的是110m以上的超高层建筑,故设置有高度可调节至150m高度的举升装置2,可满足在50~150米不同高度进行救援作业,同时为了最大程度的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在举升装置2顶部同时设置有逃生系统3和消防系统4,可实现对人员进行救援的同时,进行消防灭火作业。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举升装置2包括通过销轴固定连接的下部伸缩组件6和上部伸缩组件7,下部伸缩组件6和上部伸缩组件7为内部设有液压驱动装置的伸缩式液压缸,液压伸缩缸分为从上到下直径依次增大的6段,平均每一段长度约为12m,通过上部伸缩组件7与下部伸缩组件6的组合,可满足垂直升降,举升装置2展开状态长度可达到150m,满足对超高层建筑实施救援的要求,救援车1上安装有基座8,下部伸缩组件6底部与救援车1的基座8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下部伸缩组件6与救援车1之间还设置有第一液压油缸9,第一液压油缸9一端铰接于下部伸缩组件6直径最大的侧壁上,另一端铰接于基座8上,第一液压油缸9伸长将下部伸缩组件6绕销轴转动至垂直地面,再用销轴将下部伸缩组件6位置固定,考虑到上部伸缩组件7和下部伸缩组件6的运输,其收纳状态长度为12m,在第一液压油缸9的作用下绕销轴旋转后固定在救援车1上。
进一步的,当举升装置2的下部伸缩组件6和上部伸缩组件7完全展开时,高度为150m,重心较高,容易受高处强风的影响导致摇晃倒塌,故再上部举升组件最下端侧壁上设置有中部锁紧装置10,当举升装置2伸长到指定高度时,中部锁紧装置10长度伸长,与建筑物5的钢结构锁死固定,提升救援系统在超高空建筑物5实施救援作业下的抗高空强风的能力和自身的结构稳定性,其中中部锁紧装置10包括一端与上部伸缩组件7铰接的连接杆101,所述连接杆101包括连接杆固定段102和与之滑动连接的连接杆滑动段103,连接杆滑动段103通过液压驱动装置可调节伸出的长度,滑动段靠近建筑物5的一端设置中部锁紧头104,中部锁紧头104为液压驱动的机械爪,用于将连接杆101固定在建筑物5上,连接杆固定段102上铰接有支撑杆105,支撑杆105两端分别与连接杆固定段102和上部伸缩组件7活动连接,支撑杆105由两根端部铰接的短杆组成,短杆铰接处上连接有第二液压油缸106,第二液压油缸106与上部伸缩组件7侧壁铰接,第二液压油缸106伸出状态下,支撑杆105成伸直状态,此时连接杆101绕铰接处旋转至垂直于上部伸缩组件7,当第二液压油缸106缩短状态,支撑杆105成折叠状态,此时连接杆101绕铰接处旋转至平行于上部伸缩组件7,呈收纳状态,方便运输。通过在举升装置2中部设置有中部锁紧装置10,当举升装置2伸长到指定高度时,中部锁紧装置10的滑动端向外伸出,中部锁紧头104与建筑物5的钢结构锁死固定,提升救援系统在超高空建筑物5实施救援作业下的抗高空强风的能力和自身的结构稳定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逃生系统3包括设置在上部伸缩组件7顶部的逃生走道11以及设置在举升装置2一侧的传送装置12,所述逃生走道11包括固定架111,平衡架112、第三液压油缸113、第四液压油缸114、逃生走道固定段115、逃生走道滑动段116、顶部锁紧头117,所述固定架111通过固定销轴与上部伸缩组件7顶部铰接,逃生走道固定段115固定连接在固定架111上,逃生走道固定段115与上部伸缩组件7之间设置有第四液压油缸114,逃生走道滑动段116与逃生走道固定段115滑动连接,逃生走道滑动段116通过液压驱动装置可调节伸出的长度,所述顶部锁紧头117为为液压驱动的机械爪,设置在逃生走道滑动段116的端部,用于将逃生走道11固定在建筑物5上,逃生人员从逃生走道11到达传送系统上方等待区域,进入乘坐装置124随着传动链带123可下降到地面,平衡架112与固定架111通过旋转销轴转动连接,平衡架112与固定架111设置有第三液压油缸113,第三液压油缸113一端与固定架111铰接,另一端与平衡架112铰接,用于控制通过平衡架112绕旋转销轴旋转;所述传送装置12包括设置在救援车1上的驱动轮121和设置在固定架111上的从动轮122,驱动轮121和从动轮122上张紧套设有传动链带123,所述传动链带123上均匀间隔设置有乘坐装置124,所述乘坐装置124为与传动链带123铰接的的平板结构,当平板结构旋转到垂直传动链带123时锁死固定,乘坐装置124上设置有安全带用于逃生人员穿戴,乘坐装置124为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可实现不间断的对人员进行施救,救援人员搭载量大,可满足大规模人员施救作业,顶部锁紧头117和中部锁紧头104双重固定,保证了救援系统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的,在上部伸缩组件7伸缩臂最顶层节段顶端连接的逃生走道11上设有照明灯具、水炮和救援工具箱,救援工具箱内装手套,安全帽,呼吸器,防火服和氧气瓶等,以方便消防员灭火救人,逃生者也可以带着这些装备顺利回到地面,减少受伤的几率。
进一步的,乘坐装置124上设置有防火隔热材料,并配设有呼吸器和氧气瓶,从上部伸缩组件7最顶层节段顶端设有向下喷水口可喷射灭火剂给乘坐装置124和其传送链带降温。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增强救援系统在超高空作业时的抗风能力和结构稳定性能,在救援车1上还设置有绷绳锁紧系统13,绷绳锁紧系统13包括固设在基座8上的绷绳锁紧驱动装置131、一端连接在平衡架112上的钢丝绳132,所述绷绳锁紧驱动装置131包括相邻设置的两个卷扬机133,钢丝绳132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卷扬机133连接,钢丝绳132穿过对称设置的卷扬机固定于平衡架112上,钢丝绳132与基座8组成一个三角稳定结构,随着举升装置2的高度升高,钢丝绳132从结构力学的角度,可大大增强整个救援系统在超高空作业时的抗风能力和结构稳定性能。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消防系统4包括设置在救援车1旁边的高压系统车401,以及悬挂在上部伸缩组件7和下部伸缩组件6上的高压水管402,高压水管402上设置有高压喷头,通过在救援系统上搭载有消防系统4,当救援系统达到指定高度时,消防人员可及时对高层建筑物5实施消防灭火作业,降低人员的财产损失,高压系统车401优选由中国三一重工生产的高压供水泵车。
上述实施例中,为了将高压水管402固定在举升装置2上,使之始终适应上部伸缩组件7和下部伸缩组件6的长度变化,在上部伸缩组件7和下部伸缩组件6每一个伸缩段顶端设置有固定高压水管402的固定环403,高压水管402依次穿过固定环403固定在上部伸缩组件7和下部伸缩组件6一侧,将高压水管402通过固定环403固定在上部伸缩组件7和下部伸缩组件6一侧,高压水管402长度始终可以随着举升装置2的高度变化而变化,在高压水管402与设置在固定架111上的高压水枪喷头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在逃生走道滑动段116靠近建筑物5的一端和顶部锁紧头117上都设置有一层耐火耐高温材料,耐高温材料优选耐高温硅橡胶,用于隔热,防止大火高温导致顶部锁紧头117和逃生走道滑动段116高温烫伤被救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救援车1底盘上设有多个支脚14,支脚14为液压支脚14,数量优选为在8个,分别设置于救援车1四个端角处和四边中点处,在举升装置2工作时用以稳定车辆本体,在救援过程中,防止救援系统重心过高造成倾斜倒塌,增强救援系统的结构稳定性。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所述上部组件伸缩臂最下段上对称设置有两个中部锁紧装,同时与建筑物5的钢结构固定锁死,可增强救援系统的结构稳定性能。
超高空消防救援系统的救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逃生走道11运输车、上部伸缩组件7运输车和下部伸缩组件6运输车移动至救援地点,完成逃生走道11与上部伸缩组件7、下部伸缩组件6的组装,并安装好钢丝绳132与高压水管402;
S1.1:如图12所示,使用吊装系统将逃生走道11吊装至上部伸缩组件7的上方,采用逃生走道11固定销轴将逃生走道11吊装与上部伸缩组件7连接,采用逃生走道11起升油缸销轴将逃生走道11起升油缸与顶部走道;
S1.2:如图13所示,将组装好的上部伸缩组件7运输车驾驶到下部伸缩组件6运输车附近,向上伸出下部伸缩组件6运输车的上部伸缩组件7高度安装装置,使上部伸缩组件7的接口位置与下部伸缩组件6的接口保持水平,再伸出上部伸缩组件7水平安装装置使上部伸缩组件7的接口位置与下部伸缩组件6接口销孔同轴,再将上下部固定销轴穿入销孔,将上部伸缩组件7与下部伸缩组件6锁定在一起;
S1.3:将逃生系统3与逃生走道11连接;将绷绳锁紧系统13钢丝绳132与逃生走道11的平衡架112连接,并调整绷绳锁紧系统13,使绷绳锁紧系统13钢丝绳132紧绷;将高压水管402与下部伸缩组件6和上部伸缩组件7上的固定连接;
S2、如图14所示,驱离上部伸缩模块运输车25,启动第四液压油缸114,将逃生走道11旋转至垂直上部伸缩组件7,采用固定销轴将逃生走道11与上部伸缩组件7固定,伸出下部伸缩组件6运输车的支脚14,调节下部伸缩组件6运输车支脚14高度,使下部伸缩组件6运输车轮胎离开地面,达到起升状态;
S3、如图15所示,启动下部伸缩组件6,使下部伸缩组件6旋转起升;起升过程中同时调整绷绳锁紧系统13钢丝绳132和传动链带123的长度,使其跟随下部伸缩组件6起升,下部伸缩组件6起升至垂直地面后,采用下部伸缩组件6固定销轴将下部伸缩组件6与救援车1固定;
S4、如图16所示,将配重安装到下部模块运输车,启动第三液压油缸113,使平衡架112旋转到位,同时调整绷绳锁紧系统13钢丝绳132,使钢丝绳132处于紧绷状态;
S5、如图17所示,启动下部伸缩组件6内部顶升机构,使下部伸缩组件6完全伸出,同时调节钢丝绳132和传动链带123长度,使之跟随起升,当下部伸缩组件6完全伸出后,启动第二液压油缸106,使中部锁紧装置10旋转水平,伸出连接杆滑动段103,让连接杆滑动段103上面的中部锁紧头104与建筑物5中部钢结构抱紧锁死,此时的救援系统可以达到90米高度;
S6、如图18所示,启动上部伸缩组件7内部顶升机构,使上部伸缩组件7完全伸出,也可根据不同楼层的救援情况伸出不同高度,同时调节钢丝绳132和传动链带123长度,使之跟随起升,启动逃生走道滑动段116内部机构,使其向建筑物5方向伸出,让顶部锁紧头117与建筑物5顶部钢结构抱紧锁死,此时的救援系统救援高度可以达到150米高度;
S7、将高压系统车401与高压水管402连接,消防救援人员就位,进行救援任务,逃生人员通过逃生走道11到达传送装置12上方,逃生人员依次进入乘坐装置124随着传动链带123到底地面安全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本救援系统不只限制于对90-150m的超高层建筑进行消防救援作业,当救援高度为90m以下的中底层建筑物5时,本救援系统可以选择不组装上部伸缩组件7的方式,即可满足中底层建筑物5的消防救援作业要求。

Claims (7)

1.一种超高空消防救援系统,包括位于地面的救援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援车(1)上设置有高度可调节的举升装置(2),所述举升装置(2)顶部设置有逃生系统(3)和消防系统(4),所述逃生系统(3)一端与建筑物(5)固定连接,所述举升装置(2)包括通过销轴固定连接的下部伸缩组件(6)和上部伸缩组件(7),救援车(1)上设置有基座(8),下部伸缩组件(6)底部与救援车(1)的基座(8)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下部伸缩组件(6)与救援车(1)之间还设置有第一液压油缸(9),第一液压油缸(9)用以驱动下部伸缩组件(6)绕销轴转动,所述救援车(1)上还设置有绷绳锁紧系统(13),绷绳锁紧系统(13)包括固设在基座(8)上的绷绳锁紧驱动装置(131)、一端连接在平衡架(112)上的钢丝绳(132),所述绷绳锁紧驱动装置(131)包括相邻设置的两个卷扬机(133),钢丝绳(132)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卷扬机(133)连接,钢丝绳(132)与基座(8)组成一个三角稳定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空消防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装置(2)上还设置有中部锁紧装置(10),中部锁紧装置(10)包括一端与上部伸缩组件(7)铰接的连接杆(101),所述连接杆(101)包括连接杆固定段(102)和与之滑动连接的连接杆滑动段(103),连接杆滑动段(103)靠近建筑物(5)的一端设置中部锁紧头(104),用于将连接杆(101)固定在建筑物(5)上,连接杆固定段(102)上铰接有支撑杆(105),支撑杆(105)两端分别与连接杆固定段(102)和上部伸缩组件(7)活动连接,支撑杆(105)中部设置有可转动结构,可转动结构上连接有第二液压油缸(106),第二液压油缸(106)与上部伸缩组件(7)铰接,第二液压油缸(106)用于控制支撑杆(105)伸直或者是折叠,进而带动连接杆(101)绕铰接处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空消防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系统(3)包括设置在上部伸缩组件(7)顶部的逃生走道(11)以及设置在举升装置(2)一侧的传送装置(12),所述逃生走道(11)包括固定架(111),平衡架(112)、第三液压油缸(113)、第四液压油缸(114)、逃生走道固定段(115)、逃生走道滑动段(116)、顶部锁紧头(117),所述固定架(111)通过固定销轴与上部伸缩组件(7)铰接,逃生走道固定段(115)固定连接在固定架(111)上,逃生走道固定段(115)与上部伸缩组件(7)之间设置有第四液压油缸(114),逃生走道滑动段(116)与逃生走道固定段(115)滑动连接,所述顶部锁紧头(117)设置逃生走道滑动段(116)的端部,用于将逃生走道(11)固定在建筑物(5)上,平衡架(112)与固定架(111)通过旋转销轴转动连接,平衡架(112)与固定架(111)设置有第三液压油缸(113),第三液压油缸(113)一端与固定架(111)铰接,另一端与平衡架(112)铰接,用于控制通过平衡架(112)绕旋转销轴旋转;所述传送装置(12)包括设置在救援车(1)上的驱动轮(121)和设置在固定架(111)上的从动轮(122),驱动轮(121)和从动轮(122)上张紧套设有传动链带(123),所述传动链带(123)上均匀间隔设置有乘坐装置(1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高空消防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走道滑动段(116)靠近建筑物(5)的一端和顶部锁紧头(117)上都设置有一层耐火耐高温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空消防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系统(4)包括设置在救援车(1)旁边的高压系统车(401),以及悬挂在上部伸缩组件(7)和下部伸缩组件(6)上的高压水管(402),高压水管(402)上设置有高压喷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高空消防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伸缩组件(7)和下部伸缩组件(6)由数段直径依次减小的伸缩段组成,在每一个伸缩段上端设置有固定高压水管(402)的固定环(403),高压水管(402)依次穿过固定环(403)固定在上部伸缩组件(7)和下部伸缩组件(6)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空消防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援车(1)底盘上设有多个支脚(14),在举升装置(2)工作时用以稳定车辆本体。
CN202120889276.5U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超高空消防救援系统 Active CN2151361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89276.5U CN215136145U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超高空消防救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89276.5U CN215136145U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超高空消防救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36145U true CN215136145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64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89276.5U Active CN215136145U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超高空消防救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361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7263A (zh) * 2022-04-20 2022-08-12 湖南宏迅消防安全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灭火救援辅助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7263A (zh) * 2022-04-20 2022-08-12 湖南宏迅消防安全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灭火救援辅助系统
CN114887263B (zh) * 2022-04-20 2023-01-20 湖南宏迅消防安全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灭火救援辅助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3708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aching from outside an upper level of a tall structure
US877034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aching from outside an upper level of a tall structure
CN107469243A (zh) 高层建筑外部救援用抛挂系统
CN113457032B (zh) 一种超高层建筑室外逃生救援系统及其方法
CN103007453B (zh) 高层建筑消防救援系统
US2015013652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aching from outside an upper level of a tall structure
CN202236923U (zh) 一种高层建筑物消防救生装置
CN103950874B (zh) 折叠式高空消防救援装置
CN215136145U (zh) 一种超高空消防救援系统
CN113244541A (zh) 一种超高空消防救援系统及其救援方法
CN107596589B (zh) 一种井下救生设备
CN215136144U (zh) 一种超高空救援装置
CN215387098U (zh) 一种超高空消防升降设备
RU2329838C2 (ru) Подвесная платформа для эвакуации из многоэтажных зданий
CN210313246U (zh) 一种自平衡起重装置及消防装置
CN203075490U (zh) 高层建筑消防救援系统
CN210886924U (zh) 一种可伸缩式双索面斜拉桥塔柱拉索区的检修平台
CN2262434Y (zh) 折叠式火灾救生滑梯
CN210886923U (zh) 一种双索面斜拉桥直塔柱的检修系统
CN209137823U (zh) 一种消防车拉梯自卸升降装置
CN219090933U (zh) 一种高空救援消防车
CN113215955B (zh) 一种适于小型森林火灾高效灭焰的预制桥梁及使用方法
CN215741461U (zh) 一种紧急逃生用轿厢机构
CN214105604U (zh) 一种消防用云梯
CN118108081A (zh) 一种适用于高楼应急救援运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