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33155U - 用于鼻腔的清洗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鼻腔的清洗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33155U
CN215133155U CN202120727027.6U CN202120727027U CN215133155U CN 215133155 U CN215133155 U CN 215133155U CN 202120727027 U CN202120727027 U CN 202120727027U CN 215133155 U CN215133155 U CN 2151331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electromagnetic valve
pressing plate
ba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2702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倩
周丽梅
周海燕
孟任远
杨丽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72702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331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331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3315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Medical Bathing And Wash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鼻腔的清洗装置及系统,包括安装盒、偏心轮、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储药袋、第二储药袋、第一清洗袋、第二清洗袋、滚珠丝杠、清洗喷头、清洗棉球、毛刷,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偏心轮带动上压板和下压板在空腔内上下移动,使得滚珠丝杠能够带动清洗喷头旋转,且清洗喷头上的清洗棉球在旋转时能够更好的对鼻腔进行清洗,在清洗喷头进入鼻腔中时,此时清洗喷头的喷孔喷出药液清洗鼻腔,在清洗喷头离开鼻腔后,此时清洗喷头的喷孔喷出清水,并配合毛刷清洁清洗喷头,使得清洗喷头清洗鼻腔的过程持续时间更长,清洗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用于鼻腔的清洗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鼻腔的清洗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耳、鼻、喉等部位是人体较容易发病的一些部位,尤其是病人的鼻腔容易产生异物,不好清理,影响病人呼吸,增加了医护人员的护理难度,通常人们对鼻腔里的污物通常会采取用棉签去除的方式,这种方式棉签大小是一定的,并且硬度比较大,使用时存在伤害鼻腔的风险。甚至有人直接用手指抠除鼻腔内的污物,不仅不文明,不卫生,而且对鼻腔伤害大。
公开号为CN201721267462.5提供的一种可回收废液的鼻腔清洗装置,其通过挤压双气囊,将内囊中的气体挤出,气压减小,松手时,冲洗液顶开位于内囊下端口的第一单向阀,进入内囊;再次挤压双气囊,冲洗液顶开位于内囊上端口的第一单向阀,经清洗喷头喷出清洗鼻腔,外囊中的气体被挤出,气压减小;当松开双气囊时,废液经第二通道顶开第二单向阀进入外囊,同时冲洗液再次进入内囊;再次挤压双气囊,废液顶开位于外囊下端口的第二单向阀进入废液瓶,冲洗液继续通过清洗喷头喷出,实现对鼻腔的清洗,既能做到废液的有效回收,又通过单向阀的设计确保了废液不回流。
但是上述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较为明显的缺陷:
该清洗装置在清洗鼻腔时,冲洗液通过清洗喷头喷出,实现对鼻腔的清洗,清洗喷头在清洗鼻腔的过程中,对于鼻腔中粘连较紧或比较大的污物则清洗效果不佳,难以清洗干净,对鼻腔的清洗效果不理想,且清洗喷头在清洗鼻腔过程中,会粘连一些鼻腔中的污物,在下一次使用前,还需额外更换或清洗使用过的清洗喷头,操作繁琐且不能长时间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鼻腔的清洗装置及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鼻腔的清洗装置,包括安装盒,所述安装盒中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从上至下活动设置有上压板和下压板,所述上压板与下压板之间设置有软管,所述软管两端分别插设于上压板和下压板中,且所述软管内固定设置有单向阀;
所述空腔内侧壁上转动插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设置于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所述旋转轴上固定套设有偏心轮,所述上压板与下压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偏心轮活动接触;
所述空腔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储药袋和第一清洗袋,所述第一储药袋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下压板的一侧和空腔底壁上,所述第一储药袋连通设置有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清洗袋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下压板的一侧和空腔底壁上,所述第一清洗袋连通设置有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分别与第一电磁阀连通,所述软管插设于下压板一端与第一电磁阀连通,所述下压板靠近第一电磁阀一侧连接有第一挤压弹簧,所述下压板对应第一电磁阀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电磁阀通电装置;
所述上压板远离偏心轮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储药袋和第二清洗袋,所述第二储药袋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上压板的一侧和空腔顶壁上,所述第二储药袋连通设置有第三连通管,所述第二清洗袋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上压板的一侧和空腔顶壁上,所述第二清洗袋连通设置有第四连通管,且所述第三连通管和第四连通管中均固定设置有单向阀,所述第三连通管和第四连通管分别与第二电磁阀连通,所述软管插设于上压板的一端与第二电磁阀连通,所述第二电磁阀远离上压板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中固定插设有滚珠丝杠,所述滚珠丝杠内开设有通液管道,所述通液管道与第二电磁阀的连通,所述转动块远离第二电磁阀一侧连接有第二挤压弹簧,所述空腔对应第二电磁阀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电磁阀通电装置;
所述安装盒顶部固定插设有滚珠螺母,所述滚珠螺母与滚珠丝杠相互啮合,所述滚珠丝杠远离转动块一端贯穿滚珠螺母向外延伸,所述滚珠丝杠远离转动块一端固定连接有清洗喷头,所述清洗喷头表面固定设置若干有清洗棉球,所述喷头上开设有若干喷孔,所述喷孔与通液管道连通;
所述安装盒顶部固定设置有鼻架,所述鼻架靠近清洗喷头的一侧对称固定设置有毛刷。
优选的,所述空腔的内侧壁固定设置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设置于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所述微型电机输出端与旋转轴通过传动带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磁阀通电装置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内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插设有导电杆,所述导电杆与安装槽内侧壁通过第三挤压弹簧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盒两侧分别设置有供药瓶和供水瓶,所述供药瓶与第一储药袋通过第一吸药管连通,所述供药瓶与第二储药袋通过第二吸药管连通,所述第一吸药管与第二吸药管中均固定设置有单向阀,所述供水瓶与第一清洗袋通过第一吸水管连通,所述供水瓶与第二清洗袋通过第二吸水管连通,所述第一吸水管与第二吸水管中固定设置有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鼻架内插设有排污管。
一种清洗系统,包括上述的一种用于鼻腔的清洗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偏心轮带动上压板和下压板在空腔内上下移动,当上压板在向上移动时,滚珠丝杠在滚珠螺母作用下旋转向上移动,此时清洗喷头旋转上升并且进入鼻腔中,此时第二储药袋在压力的作用下,使得第二储药袋中的药液通过第二电磁阀和通液管道最终从清洗喷头上的喷孔中喷出,当下压板向下移动时,滚珠丝杠在滚珠螺母作用下旋转向下移动,此时清洗喷头旋转下降并且还未离开鼻腔,此时第一储药袋在压力的作用下,使得第一储药袋中的药液通过第一电磁阀、软管和通液管道最终从清洗喷头上的喷孔中喷出,清洗喷头上的清洗棉球在旋转时能够更好的对鼻腔进行清洗,对粘连较紧的污物清洗效果更好,且当第二储药袋向外喷药液时,此时第一储药袋则通过吸取供药瓶中的药液进行补充,当第一储药袋向外喷药液时,此时第二储药袋则通过吸取供药瓶中的药液进行补充,使得清洗鼻腔的过程持续时间更长,清洗效果更好;
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当上压板在向上移动时,滚珠丝杠在滚珠螺母作用下旋转向上移动,此时清洗喷头旋转上升且还未进入鼻腔中,此时第二清洗袋在压力的作用下,使得第二清洗袋中的清水通过第二电磁阀和通液管道最终从清洗喷头上的喷孔中喷出,并配合毛刷对清洗喷头进行清洗,当下压板向下移动时,滚珠丝杠在滚珠螺母作用下旋转向下移动,此时清洗喷头旋转下降且已离开鼻腔,第一清洗袋在压力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清洗袋中的清水通过第一电磁阀、软管和通液管道最终从清洗喷头上的喷孔中喷出,并配合毛刷对清洗喷头进行清洗,使得清洗喷头对鼻腔的清洗效果更好,当第二清洗袋向外喷清水时,此时第一清洗袋则通过吸取供水瓶中的清水进行补充,当第一清洗袋向外喷清水时,此时第二清洗袋则通过吸取供水瓶中的清水进行补充,使得毛刷清洁清洗喷头的过程持续时间更长,清洗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由偏心轮带动上压板和下压板在空腔内上下移动,使得滚珠丝杠能够带动清洗喷头旋转,且清洗喷头上的清洗棉球在旋转时能够更好的对鼻腔进行清洗,在清洗喷头进入鼻腔中时,此时清洗喷头的喷孔喷出药液清洗鼻腔,在清洗喷头离开鼻腔后,此时清洗喷头的喷孔喷出清水,并配合毛刷清洁清洗喷头,使得清洗喷头清洗鼻腔的过程持续时间更长,清洗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图3的A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图3的B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通电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清洗喷头立体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清洗喷头部分进入鼻腔的整体状态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清洗喷头完全进入鼻腔的整体状态图。
图中:1安装盒、2空腔、3上压板、4下压板、5软管、6单向阀、7旋转轴、8偏心轮、9第一电磁阀、10第一储药袋、11第一清洗袋、12第一连通管、13第二连通管、14第一挤压弹簧、15第二电磁阀、16第二储药袋、17第二清洗袋、18第三连通管、19第四连通管、20转动块、21滚珠丝杠、22通液管道、23第二挤压弹簧、24滚珠螺母、25清洗喷头、26清洗棉球、27喷孔、28鼻架、29毛刷、30微型电机、31传动带、32套筒、33安装槽、34导电杆、35第三挤压弹簧、36供药瓶、37供水瓶、38第一吸药管、39第二吸药管、40第一吸水管、41第二吸水管、42排污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鼻腔的清洗装置,包括安装盒1,安装盒1中开设有空腔2,空腔2用于安装后续结构,空腔2内从上至下活动设置有上压板3和下压板4,上压板3与下压板4能够在空腔2内上下移动,上压板3与下压板4之间设置有软管5,软管5两端分别插设于上压板3和下压板4中,且软管5内固定设置有单向阀6,设置于软管5中的单向阀6,使得第二储药袋16和第二清洗袋17中的液体只能沿着软管5流向第二电磁阀15,而软管5中的液体则不能回流。
空腔2内侧壁上转动插设有旋转轴7,旋转轴7设置于上压板3和下压板4之间,旋转轴7上固定套设有偏心轮8,旋转轴7能够带动偏心轮8做同方向转动,上压板3与下压板4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偏心轮8活动接触,偏心轮8转动时,上压板3和下压板4随着偏心轮8转动而在空腔2内上下移动。
空腔2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磁阀9,第一电磁阀9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储药袋10和第一清洗袋11,第一储药袋10和第一清洗袋11均为弹性折叠袋,当第一电磁阀9断电时,第一储药袋10与第一电磁阀9之间的通道连通,第一清洗袋11与第一电磁阀9之间的通道封闭,当第一电磁阀9通电时,第一清洗袋11与第一电磁阀9之间的通道连通,第一储药袋10与第一电磁阀9之间的通道封闭,第一储药袋10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下压板4的一侧和空腔2底壁上,第一储药袋10连通设置有第一连通管12,第一清洗袋11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下压板4的一侧和空腔2底壁上,第一清洗袋11连通设置有第二连通管13,下压板4在下降时,会挤压第一储药袋10和第一清洗袋11,使得第一储药袋10和第一清洗袋11的容积变小,下压板4在上升时,会拉动第一储药袋10和第一清洗袋11,使得第一储药袋10和第一清洗袋11容积变大,第一连通管12和第二连通管13分别与第一电磁阀9连通,第一连通管12将第一储药袋10与第一电磁阀9连通,第二连通管13将第一清洗袋11与第一电磁阀9连通,且第一连通管12远离第一电磁阀9一端设置于第一储药袋10底部,第二连通管13远离第一电磁阀9一端设置于第一清洗袋11底部,软管5插设于下压板4一端与第一电磁阀9连通,下压板4靠近第一电磁阀9一侧连接有第一挤压弹簧14,第一挤压弹簧14的设置,使得下压板4向下移动后,第一挤压弹簧14开始储能,使得下压板4能够回复初始位置,下压板4对应第一电磁阀9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电磁阀通电装置。
上压板3远离偏心轮8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电磁阀15,第二电磁阀15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储药袋16和第二清洗袋17,第二储药袋16和第二清洗袋17均为弹性折叠袋,当第二电磁阀15断电时,第二储药袋16与第二电磁阀15之间的通道封闭,第二清洗袋17与第二电磁阀15之间的通道连通,当第二电磁阀15通电时,第二清洗袋17与第二电磁阀15之间的通道封闭,第二储药袋16与第二电磁阀15之间的通道连通,第二储药袋16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上压板3的一侧和空腔2顶壁上,第二储药袋16连通设置有第三连通管18,第二清洗袋17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上压板3的一侧和空腔2顶壁上,第二清洗袋17连通设置有第四连通管19,上压板3在上升时,会挤压第二储药袋16和第二清洗袋17,使得第二储药袋16和第二清洗袋17的容积变小,上压板3在下降时,会拉动第二储药袋16和第二清洗袋17,使得第二储药袋16和第二清洗袋17容积变大,且第三连通管18和第四连通管19中均固定设置有单向阀6,第三连通管18与第四连通管19中的单向阀6,使得从第二储药袋16和第二清洗袋17中流入第二电磁阀15的液体不会回流,第三连通管18和第四连通管19分别与第二电磁阀15连通,第三连通管18将第二储药袋16与第二电磁阀15连通,第四连通管19将第二清洗袋17与第二电磁阀15连通,且第三连通管18远离第二电磁阀15一端设置于第二储药袋16底部,第四连通管19远离第二电磁阀15一端设置于第二清洗袋17底部,软管5插设于上压板3的一端与第二电磁阀15连通,第二电磁阀15远离上压板3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块20,转动块20能够在第二电磁阀15上转动,转动块20中固定插设有滚珠丝杠21,上压板3在偏心轮8的带动下向上移动时,第二电磁阀15则带动滚珠丝杠21向上移动,滚珠丝杠21向上移动过程中会旋转且带动转动块20同方向转动,滚珠丝杠21内开设有通液管道22,通液管道22与第二电磁阀15的连通,第一储药袋10与第二储药袋16中的药液通过第二电磁阀15流入通液管道22内,所述第一清洗袋11与第二清洗袋17通过第二电磁阀15流入通液管道22内,转动块20远离第二电磁阀15一侧连接有第二挤压弹簧23,第二挤压弹簧23的设置,使得转动块20向上移动时,第二挤压弹簧23开始储能,使得转动块20能够回复初始位置,空腔2对应第二电磁阀15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电磁阀通电装置。
安装盒1顶部固定插设有滚珠螺母24,滚珠螺母24与滚珠丝杠21相互啮合,滚珠螺母24的设置,使得滚珠丝杠21向上或向下移动时,滚珠丝杠21能够旋转,滚珠丝杠21远离转动块20一端贯穿滚珠螺母24向外延伸,滚珠丝杠21远离转动块20一端固定连接有清洗喷头25,清洗喷头25用于清洗鼻腔,且滚珠丝杠21转动时带动清洗喷头25转动,清洗喷头25表面固定设置若干有清洗棉球26,清洗棉球26突出于清洗喷头25表面,清洗喷头25在旋转时,清洗棉球26能够更好的清洗鼻腔内粘连较紧的污物,清洗喷头25上开设有若干喷孔27,喷孔27与通液管道22连通,喷孔27能够喷出药液对鼻腔进行清洗。
安装盒1顶部固定设置有鼻架28,鼻架28为半环形,用以搁放鼻子,鼻架28靠近清洗喷头25的一侧对称固定设置有毛刷29,喷孔27能够喷出清水配合毛刷29对清洗喷头25表面粘连的污物进行清洗。
作为一个优选,空腔2的内侧壁固定设置有微型电机30,微型电机30设置于上压板3和下压板4之间,微型电机30输出端与旋转轴7通过传动带31连接,微型电机30通过传动带31为偏心轮8转动提供动力。
作为一个优选,电磁阀通电装置包括套筒32,套筒32内开设有安装槽33,安装槽33用以安装后续结构,安装槽33插设有导电杆34,导电杆34用于控制电磁阀通电或断电,导电杆34与安装槽33内侧壁通过第三挤压弹簧35连接,第三挤压弹簧35的设置,使得导电杆34向靠近第三挤压弹簧35靠近时,第三挤压弹簧35开始储能,使得导电杆34能够回复初始位置。
作为一个优选,安装盒1两侧分别设置有供药瓶36和供水瓶37,供药瓶36用于为第一储药袋10和第二储药袋16补充药液,供水瓶37用于为第一清洗袋11和第二清洗袋17补充清水,供药瓶36与第一储药袋10通过第一吸药管38连通,供药瓶36与第二储药袋16通过第二吸药管39连通,第一吸药管38与第二吸药管39中均固定设置有单向阀6,单向阀6的设置,使得从供药瓶36中流向第一储药袋10和第二储药袋16的药液不会回流,供水瓶37与第一清洗袋11通过第一吸水管40连通,供水瓶37与第二清洗袋17通过第二吸水管41连通,第一吸水管40与第二吸水管41中固定设置有单向阀6,单向阀6的设置,使得从供水瓶37中流向第一清洗袋11和第二清洗袋17的清水不会回流,当第一储药袋10与第一清洗袋11的容积开始变大,袋内压力变小时,第一储药袋10通过第一吸药管38从供药瓶36中吸取药液,进行补充,第一清洗袋11通过第一吸水管40从供水瓶37中吸取清水,进行补充,当第二储药袋16与第二清洗袋17的容积开始变大,袋内压力变小,第二储药袋16通过第二吸药管39从供药瓶36中吸取药液,进行补充,第二清洗袋17通过第二吸水管41从供水瓶37中吸取清水,进行补充。
作为一个优选,鼻架28内插设有排污管42,用于收集从鼻腔中流出的废液,以避免对人体造成二次污染。
一种清洗系统,包括上述的一种用于鼻腔的清洗装置。
工作原理:在使用本装置时,将需要清洗的鼻腔对准清洗喷头25并将鼻子放置于鼻架28上,此时第一电磁阀9通电,第一清洗袋11与第一电磁阀9之间的通道连通,第一储药袋10与第一电磁阀9之间的通道封闭,第一清洗袋11,第二电磁阀15与其对应的导电杆34处于断开状态,第二电磁阀15断电,第二储药袋16与第二电磁阀15之间的通道封闭,第二清洗袋17与第二电磁阀15之间的通道连通;
开启微型电机30,使得微型电机30通过传动带31带动偏心轮8开始转动,此时上压板3在偏心轮8的带动下向上移动,下压板4在第一挤压弹簧14的恢复力作用下向上移动,上压板3向上移动时带动滚珠丝杠21向上移动,滚珠丝杠21向上移动过程中经过滚珠螺母24,使得滚珠丝杠21旋转上升且带动清洗喷头25旋转上升,清洗喷头25开始向鼻腔内移动,此时第二储药袋16与第二清洗袋17的容积开始变小,袋内压力变大,使得第二清洗袋17中的清水通过第三连通管18进入第二电磁阀15中,而第二电磁阀15与通液管道22连通,使得清水最终从清洗喷头25上的喷孔27中喷出,此时毛刷29对旋转上升中清洗喷头25进行清洗,此时第一储药袋10与第一清洗袋11的容积开始变大,袋内压力变小,第一储药袋10通过第一吸药管38从供药瓶36中吸取药液,进行补充,第一清洗袋11通过第一吸水管40从供水瓶37中吸取清水,进行补充;
当第一电磁阀9与其对应的导电杆34开始脱离接触时,第二电磁阀15与其对应的导电杆34开始接触时,第一电磁阀9断电,第一清洗袋11与第一电磁阀9之间的通道封闭,第一储药袋10与第一电磁阀9之间的通道连通,第二电磁阀15通电,第二储药袋16与第二电磁阀15之间的通道连通,第二清洗袋17与第二电磁阀15之间的通道封闭,此时第二储药袋16中的药液通过第四连通管19、第二电磁阀15和通液管道22最终从清洗喷头25上的喷孔27中喷出,并开始对鼻腔进行清洗,清洗喷头25在旋转时,清洗棉球26能够更好的清洗鼻腔内粘连较紧的污物,此时第一储药袋10和第一清洗袋11继续吸取药液和清水,软管5中设置有单向阀6,使得第二储药袋16和第二清洗袋17中的液体不会流向第一电磁阀9,第二吸药管39与第二吸水管41中均固定设置有单向阀6,使得第二储药袋16和第二清洗袋17中的的液体不会流向供药瓶36和供水瓶37;
当偏心轮8开始带动下压板4向下移动,上压板3在第二挤压弹簧23的恢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此时第一电磁阀9与其对应的导电杆34脱离接触,第二电磁阀15与其对应的导电杆34接触通电,第一电磁阀9断电,第一清洗袋11与第一电磁阀9之间的通道封闭,第一储药袋10与第一电磁阀9之间的通道连通,第二电磁阀15通电,第二储药袋16与第二电磁阀15之间的通道连通,第二清洗袋17与第二电磁阀15之间的通道封闭,上压板3向下移动时,在第二挤压弹簧23的恢复力作用下,使得滚珠丝杠21旋转下降,并且带动清洗喷头25旋转下降,此时清洗喷头25还在鼻腔中,第一储药袋10与第一清洗袋11的容积开始变小,袋内压力变大,第一储药袋10中的药液通过第一连通管12、第二电磁阀15、软管5和通液管道22最终从喷孔27中喷出,对鼻腔进行清洗,第二储药袋16与第二清洗袋17的容积开始变大,袋内压力变小,第二储药袋16通过第二吸药管39从供药瓶36中吸取药液,进行补充,第二清洗袋17通过第二吸水管41从供水瓶37中吸取清水,进行补充;
当第一电磁阀9与其对应的导电杆34开始接触通电,第二电磁阀15与其对应的导电杆34开始脱离接触时,第一电磁阀9通电,第一清洗袋11与第一电磁阀9之间的通道连通,第一储药袋10与第一电磁阀9之间的通道封闭,第二电磁阀15断电,第二储药袋16与第二电磁阀15之间的通道封闭,第二清洗袋17与第二电磁阀15之间的通道连通,第一储药袋10与第一清洗袋11的容积开始变小,袋内压力变大,第一清洗袋11中的清水通过第二连通管13、第二电磁阀15、软管5和通液管道22最终从喷孔27中喷出,配合毛刷29对清洗喷头25进行清洗,此时第二储药袋16和第二清洗袋17继续吸取药液和清水,第三连通管18和第四连通管19中设置有单向阀6,使得第一储药袋10和第一清洗袋11中的液体不会流向第二储药袋16和第二清洗袋17中,第一吸药管38与第一吸水管40中均固定设置有单向阀6,使得第一储药袋10和第一清洗袋11中的的液体不会流向供药瓶36和供水瓶37;
清洗鼻腔时流出的废液以及毛刷29清洁清洗喷头25时流出废液将从排污管42中排出并被收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用于鼻腔的清洗装置,包括安装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盒(1)中开设有空腔(2),所述空腔(2)内从上至下活动设置有上压板(3)和下压板(4),所述上压板(3)与下压板(4)之间设置有软管(5),所述软管(5)两端分别插设于上压板(3)和下压板(4)中,且所述软管(5)内固定设置有单向阀(6);
所述空腔(2)内侧壁上转动插设有旋转轴(7),所述旋转轴(7)设置于上压板(3)和下压板(4)之间,所述旋转轴(7)上固定套设有偏心轮(8),所述上压板(3)与下压板(4)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偏心轮(8)活动接触;
所述空腔(2)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磁阀(9),所述第一电磁阀(9)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储药袋(10)和第一清洗袋(11),所述第一储药袋(10)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下压板(4)的一侧和空腔(2)底壁上,所述第一储药袋(10)连通设置有第一连通管(12),所述第一清洗袋(11)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下压板(4)的一侧和空腔(2)底壁上,所述第一清洗袋(11)连通设置有第二连通管(13),所述第一连通管(12)和第二连通管(13)分别与第一电磁阀(9)连通,所述软管(5)插设于下压板(4)一端与第一电磁阀(9)连通,所述下压板(4)靠近第一电磁阀(9)一侧连接有第一挤压弹簧(14),所述下压板(4)对应第一电磁阀(9)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电磁阀通电装置;
所述上压板(3)远离偏心轮(8)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电磁阀(15),所述第二电磁阀(15)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储药袋(16)和第二清洗袋(17),所述第二储药袋(16)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上压板(3)的一侧和空腔(2)顶壁上,所述第二储药袋(16)连通设置有第三连通管(18),所述第二清洗袋(17)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上压板(3)的一侧和空腔(2)顶壁上,所述第二清洗袋(17)连通设置有第四连通管(19),且所述第三连通管(18)和第四连通管(19)中均固定设置有单向阀(6),所述第三连通管(18)和第四连通管(19)分别与第二电磁阀(15)连通,所述软管(5)插设于上压板(3)的一端与第二电磁阀(15)连通,所述第二电磁阀(15)远离上压板(3)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块(20),所述转动块(20)中固定插设有滚珠丝杠(21),所述滚珠丝杠(21)内开设有通液管道(22),所述通液管道(22)与第二电磁阀(15)的连通,所述转动块(20)远离第二电磁阀(15)一侧连接有第二挤压弹簧(23),所述空腔(2)对应第二电磁阀(15)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电磁阀通电装置;
所述安装盒(1)顶部固定插设有滚珠螺母(24),所述滚珠螺母(24)与滚珠丝杠(21)相互啮合,所述滚珠丝杠(21)远离转动块(20)一端贯穿滚珠螺母(24)向外延伸,所述滚珠丝杠(21)远离转动块(20)一端固定连接有清洗喷头(25),所述清洗喷头(25)表面固定设置若干有清洗棉球(26),所述清洗喷头(25)上开设有若干喷孔(27),所述喷孔(27)与通液管道(22)连通;
所述安装盒(1)顶部固定设置有鼻架(28),所述鼻架(28)靠近清洗喷头(25)的一侧对称固定设置有毛刷(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鼻腔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2)的内侧壁固定设置有微型电机(30),所述微型电机(30)设置于上压板(3)和下压板(4)之间,所述微型电机(30)输出端与旋转轴(7)通过传动带(3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鼻腔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通电装置包括套筒(32),所述套筒(32)内开设有安装槽(33),所述安装槽(33)插设有导电杆(34),所述导电杆(34)与安装槽(33)内侧壁通过第三挤压弹簧(3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鼻腔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盒(1)两侧分别设置有供药瓶(36)和供水瓶(37),所述供药瓶(36)与第一储药袋(10)通过第一吸药管(38)连通,所述供药瓶(36)与第二储药袋(16)通过第二吸药管(39)连通,所述第一吸药管(38)与第二吸药管(39)中均固定设置有单向阀(6),所述供水瓶(37)与第一清洗袋(11)通过第一吸水管(40)连通,所述供水瓶(37)与第二清洗袋(17)通过第二吸水管(41)连通,所述第一吸水管(40)与第二吸水管(41)中固定设置有单向阀(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鼻腔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架(28)内插设有排污管(42)。
6.一种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鼻腔的清洗装置。
CN202120727027.6U 2021-04-11 2021-04-11 用于鼻腔的清洗装置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1331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27027.6U CN215133155U (zh) 2021-04-11 2021-04-11 用于鼻腔的清洗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27027.6U CN215133155U (zh) 2021-04-11 2021-04-11 用于鼻腔的清洗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33155U true CN215133155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56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27027.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133155U (zh) 2021-04-11 2021-04-11 用于鼻腔的清洗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331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53979B (zh) 一种可调节两眼距离的医疗眼部清洗器
CN109124803A (zh) 一种牙齿清洁装置
CN111166256A (zh) 一种自清洁拖扫机
CN205964444U (zh) 双体式洗鼻器
CN215133155U (zh) 用于鼻腔的清洗装置及系统
CN215937244U (zh) 联动式清洁组件及用其的清洁底座
CN109567702B (zh) 一种餐碟清洗装置
CN113456471A (zh) 一种全科医疗用鼻腔清洗器
CN211934109U (zh) 一种超声探头组件
CN212591943U (zh) 一种自清洁拖扫机
CN201094593Y (zh) 喷水集污式擦窗器
CN211316449U (zh) 一种厕所排风装置
CN201404926Y (zh) 回收式洗消装置
CN203677004U (zh) 扫拖地机
CN109620698B (zh) 一种可增加舒适度的洗鼻器
CN115300151A (zh) 一种口腔清洁装置
CN114671219A (zh) 一种具有清理功能的带式输送装置
CN209474843U (zh) 一种牙齿清洁装置
CN218682738U (zh) 口腔护理牙刷
CN105544679A (zh) 一种公厕马桶清洗机
CN205421467U (zh) 一种公厕马桶清洗机
CN215839636U (zh) 一种具有柔性喷头的智能口腔清洁装置
CN111184632B (zh) 一种鼻腔护理装置
CN214550234U (zh) 一种眼科护理用眼部清洗装置
CN214555708U (zh) 牙模连续清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