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30935U - 侧方植骨融合器 - Google Patents

侧方植骨融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30935U
CN215130935U CN202022939001.6U CN202022939001U CN215130935U CN 215130935 U CN215130935 U CN 215130935U CN 202022939001 U CN202022939001 U CN 202022939001U CN 215130935 U CN215130935 U CN 2151309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sion cage
wedge block
hole
transverse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3900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菅凤增
陈赞
吴浩
段婉茹
王凯
关健
王兴文
王作伟
刘振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 Fengzeng
Original Assignee
Guan Fengze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 Fengzeng filed Critical Guan Fengzeng
Priority to CN20202293900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309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309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309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方植骨融合器,属于骨科植入物技术领域,所述侧方植骨融合器包括具有竖向通孔的融合器主体,融合器主体的左右两侧设有一对与竖向通孔相连通的横向通孔,横向通孔内分别设有左楔块和右楔块,融合器主体内设有移动块;融合器主体的前后侧壁均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可原地转动用于驱动移动块前后移动的螺杆,利用螺杆驱动移动块移动,能够使左楔块和右楔块从横向通孔中分别向左右两侧伸出。本实用新型植入简单,可增加植骨面积,使融合器四周的颈椎空间得到合理利用,可促进椎体侧方融合,骨融合效果好。

Description

侧方植骨融合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植入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侧方植骨融合器。
背景技术
颈椎融合手术是治疗颈椎疾病的常见方式。颈椎融合器从水平面上看一般为梯形或者半圆形,中间有较大的通孔用于植骨,融合器植骨越多,术后上下椎体融合效果越好。术中通过清理椎体间的椎间盘,留出空间用于植入融合器进行植骨融合。上下椎体间的空隙呈中间高、四周低的分布,为保证恢复人体原始高度,只能根据椎体中间部分选择合适的融合器高度。因此,颈椎四周的剩余空间很难得到合理利用。
发明人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对大量颈椎融合手术的术后观察,发现部分患者显示为椎体侧方(融合器外侧未植骨部分)在短期内发生融合,而此时融合器内的植骨部分尚未出现融合,证明颈椎椎体边缘位置较中心位置更容易融合。但如果在融合器四周直接增加挡板,虽然可增加植骨面积,但因颈椎手术的切口小,一般为微创手术,很容易造成融合器植入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植入简单、融合效果好的侧方植骨融合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侧方植骨融合器,包括融合器主体,所述融合器主体具有竖向通孔,其中:
所述融合器主体的左右两侧设有一对与所述竖向通孔相连通的横向通孔,所述横向通孔内分别设有左楔块和右楔块,所述融合器主体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左楔块和右楔块在所述横向通孔内移动的移动块;
所述融合器主体的前后侧壁均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可原地转动用于驱动所述移动块前后移动的螺杆,所述移动块上设有与所述螺杆相配合的贯穿螺纹孔,利用所述螺杆驱动所述移动块移动,能够使所述左楔块和右楔块从所述横向通孔中分别向左右两侧伸出。
进一步的,所述左楔块和右楔块中部沿移动方向设有长圆孔,所述横向通孔内设有穿过所述长圆孔的销钉。
进一步的,所述左楔块和右楔块的最大移动距离为3-5mm。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通孔的内表面具有斜度,从而使所述横向通孔的尺寸从内向外逐渐变小。
进一步的,所述斜度为1:8-1:12。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块和左楔块两者的接触端面均为斜面;所述移动块和右楔块两者的接触端面也均为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斜面的斜度为1:3-1:7。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块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水平开槽,所述左楔块和右楔块上设有与所述水平开槽相配合的水平凸台。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的尾部位于所述融合器主体的后侧壁的安装孔内,所述螺杆的尾部为光杆段且设有环形槽,所述融合器主体的后侧壁的安装孔内设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的前端插入至所述环形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的头部外端面上设有器械操作孔,所述融合器主体的前侧壁的安装孔为台阶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侧方植骨融合器操作简单,手术中可对融合器中左右楔块的伸展长度灵活调节,可实现伸展长度自锁;植入简单,可增加植骨面积,使融合器四周的颈椎空间得到合理利用,可促进椎体侧方融合,骨融合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方植骨融合器初始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侧方植骨融合器使用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侧方植骨融合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侧方植骨融合器内的螺杆、移动块、左右楔块配合关系示意图,其中(a)对应初始状态,(b)对应使用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侧方植骨融合器,如图1-4所示,包括融合器主体1,融合器主体1具有竖向通孔11,其中:
融合器主体1的左右两侧设有一对与竖向通孔11相连通的横向通孔12,横向通孔12内分别设有左楔块2和右楔块3,融合器主体1内设有用于驱动左楔块2和右楔块3在横向通孔12内移动的移动块4;
融合器主体1的前后侧壁设有安装孔13、14,安装孔13、14内设有可原地转动(即轴向止动、周向可旋转)用于驱动移动块4前后移动的螺杆5,移动块4上设有与螺杆5相配合的贯穿螺纹孔41,利用螺杆5驱动移动块4移动,能够使左楔块2和右楔块3从横向通孔12中分别向左右两侧伸出。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侧方植骨融合器首先处于图1所示的收缩状态(左右楔块2、3收缩于融合器内),待植入人体后,利用器械驱动螺杆5转动,带动移动块4移动,进而带动左右楔块2、3从横向通孔12中分别向左右两侧伸出,从而使融合器变为图2所示的伸展状态。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器械转动螺杆即可实现融合器在收缩状态和伸展状态之间变化,操作简单;
2、螺杆与移动块之间为螺纹连接,受力稳定,可在左右楔块伸出一定距离后实现伸展长度自锁;
3、左右楔块可伸缩,融合器植入时,左右楔块处于收缩状态,不会增加融合器的体积,融合器仍按现有方式植入即可,不会造成植入困难;融合器植入后,左右楔块变为伸展状态,可增加植骨面积(侧方植骨),使融合器四周的颈椎空间得到合理利用,可促进椎体侧方融合。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侧方植骨融合器操作简单,手术中可对融合器中左右楔块的伸展长度灵活调节,可实现伸展长度自锁;植入简单,可增加植骨面积,使融合器四周的颈椎空间得到合理利用,可促进椎体侧方融合,骨融合效果好。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颈椎手术融合器植入后便于侧方植骨。
为防止左楔块2和右楔块3从横向通孔12中脱出,左楔块2和右楔块3中部沿其移动方向分别设有长圆孔21、31,横向通孔12内设有穿过长圆孔21、31的销钉6(可选用长销钉,长度可根据融合器高度灵活选取),这样通过销钉和长圆孔相配合,可防止左右楔块从横向通孔中脱出并能较好的限定左右楔块的最大移动位置。左楔块2和右楔块3的最大移动距离可根据需要设定,考虑到颈椎的尺寸,优选为3-5mm,例如螺杆5的螺纹螺距可以为0.75mm,螺杆旋转20圈后到达最大位置,左右楔块伸出3mm。
优选的,横向通孔12的内表面可以具有斜度(上下左右四个内表面中的任意一个内表面或是相对的两个内表面或是全部内表面具有斜度均可),从而使横向通孔12的尺寸从内向外逐渐变小,这样可使左楔块2和右楔块3从横向通孔12中伸出时被逐渐卡紧,当伸出到最大位置时实现锁死,从而提高左右楔块的固定牢固性。横向通孔12的内表面的斜度可以为1:8-1:12,例如为1:10。
为方便实施,移动块4对左楔块2和右楔块3的驱动优选采用斜面配合驱动方式,即:移动块4和左楔块2两者的接触端面均为斜面;移动块4和右楔块3两者的接触端面也均为斜面。该斜面的斜度可以为1:3-1:7,例如为1:5。进一步的,移动块4的左右两端可以均设有水平开槽42,左楔块2和右楔块3上设有与水平开槽42相配合的水平凸台22、32,这样通过水平开槽和水平凸台相配合,可提高左右楔块伸出时的平稳性。
具体的,移动块4的两端可以从前至后逐渐变窄,而左楔块2和右楔块3的内侧端面从前至后均逐渐变宽,初始时移动块4位于融合器主体1内侧前部靠近安装孔13,左楔块2和右楔块3处于收缩状态(如图1、图4中(a)所示);之后,通过螺杆5驱动移动块4向后移动,使移动块4移动至融合器主体1内侧后部远离安装孔13靠近安装孔14,在此过程中,左楔块2和右楔块3被移动块4推动向外伸出而变为伸展状态(如图2、图4中(b)所示)。
本实用新型中,当螺杆5驱动移动块4移动时,为实现螺杆5原地转动而不脱位,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各种方式,例如融合器主体内延伸设置有阻挡臂以在轴向阻挡螺杆而不阻挡移动块,然而综合考虑优选采用以下结构形式:
如图3所示,螺杆5的尾部位于融合器主体1的后侧壁的安装孔14内,螺杆5的尾部为光杆段且设有环形槽51,融合器主体1的后侧壁的安装孔14内设有固定销7(具体可以为图中所示上下两个短销钉),固定销7的前端插入至环形槽51内。
这样,通过固定销与螺杆尾部的环形槽相配合的方式,能够较为方便的实现螺杆在安装孔内原地转动而不脱位。
为方便操作螺杆5,螺杆5的头部外端面上可以设有器械操作孔52,该器械操作孔52具体可以为六方孔。融合器主体1的前侧壁的安装孔13可以为台阶孔,以使螺杆5的头部隐藏在该台阶孔内,避免螺杆头部突出至融合器外部,减少组织激惹。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侧方植骨融合器,包括融合器主体,所述融合器主体具有竖向通孔,其特征在于,
所述融合器主体的左右两侧设有一对与所述竖向通孔相连通的横向通孔,所述横向通孔内分别设有左楔块和右楔块,所述融合器主体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左楔块和右楔块在所述横向通孔内移动的移动块;
所述融合器主体的前后侧壁均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可原地转动用于驱动所述移动块前后移动的螺杆,所述移动块上设有与所述螺杆相配合的贯穿螺纹孔,利用所述螺杆驱动所述移动块移动,能够使所述左楔块和右楔块从所述横向通孔中分别向左右两侧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方植骨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楔块和右楔块中部沿移动方向设有长圆孔,所述横向通孔内设有穿过所述长圆孔的销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方植骨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楔块和右楔块的最大移动距离为3-5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方植骨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通孔的内表面具有斜度,从而使所述横向通孔的尺寸从内向外逐渐变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方植骨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度为1:8-1: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方植骨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和左楔块两者的接触端面均为斜面;所述移动块和右楔块两者的接触端面也均为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方植骨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的斜度为1:3-1:7。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方植骨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水平开槽,所述左楔块和右楔块上设有与所述水平开槽相配合的水平凸台。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侧方植骨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的尾部位于所述融合器主体的后侧壁的安装孔内,所述螺杆的尾部为光杆段且设有环形槽,所述融合器主体的后侧壁的安装孔内设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的前端插入至所述环形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侧方植骨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的头部外端面上设有器械操作孔,所述融合器主体的前侧壁的安装孔为台阶孔。
CN202022939001.6U 2020-12-09 2020-12-09 侧方植骨融合器 Active CN2151309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39001.6U CN215130935U (zh) 2020-12-09 2020-12-09 侧方植骨融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39001.6U CN215130935U (zh) 2020-12-09 2020-12-09 侧方植骨融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30935U true CN215130935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78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39001.6U Active CN215130935U (zh) 2020-12-09 2020-12-09 侧方植骨融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309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83547B2 (en) Apparatus for fusing adjacent bone structures
US20210322182A1 (en) Expandable intervertebral spacer
RU2195894C2 (ru) Расширяющаяся обойма для остеосинтеза
JP3635236B2 (ja) 骨形成融合装置
KR101072743B1 (ko) 추간판 이식체
JP4080004B2 (ja) 伸縮自在でねじ溝の切られていない脊椎固定装置
US7662185B2 (en) Intervertebral implants
US9566167B2 (en) Expandable spinal implant
US8506635B2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a laterally expanding implant
EP2606859B1 (en) Osseointegrable implant for cervical corpectomy
BR112019018986A2 (pt) implante com membros helicoidais suportados
CN105491977A (zh) 椎间装置和相关方法
JP2004508888A (ja) 骨形成融合装置
JP7029959B2 (ja) 脊椎安定化装置
CN107334566B (zh) 椎间融合器及用于扩张该融合器的辅助组件
CN215130935U (zh) 侧方植骨融合器
CN115916079B (zh) 便于取出的骨锚固植入物
CN215130934U (zh) 侧方植骨融合器及其系统
CN215130936U (zh) 侧方植骨融合器及其系统
CN215273621U (zh) 侧方植骨融合器及其系统
CN215273622U (zh) 侧方植骨融合器及其系统
US9427324B1 (en) Intervertebral fus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CN215306598U (zh) 骨螺钉
CN210096000U (zh) 一种可定位旋转防退椎间融合器
EP1278487B1 (en) Rotating, locking intervertebral disk stabiliz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