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30692U - 一种防止气溶胶飞溅的开口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气溶胶飞溅的开口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30692U
CN215130692U CN202121338301.7U CN202121338301U CN215130692U CN 215130692 U CN215130692 U CN 215130692U CN 202121338301 U CN202121338301 U CN 202121338301U CN 215130692 U CN215130692 U CN 2151306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pressure
support
sheet
support frame
aeros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3830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娜
晏伟
江淑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133830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306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306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306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止气溶胶飞溅的开口器,它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连接杆,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结构相同,包括第一支撑片、第二支撑片、调节螺杆和连接架,所述第一支撑片与所述连接架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螺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片上,所述第二支撑片和所述调节螺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片和第二支撑片一端设置有咬合支架,所述咬合支架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电池和照明灯,所述第一支撑片和第二支撑片上设置有第一负压孔,内部设置有吸沫管。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开口器的大小调节,以适应不同的使用人群,通过负压的方式吸收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防止发生交叉感染,同时也能对口腔内部进行辅助照明。

Description

一种防止气溶胶飞溅的开口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口腔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气溶胶飞溅的开口器。
背景技术
在口腔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张大嘴巴以配合口腔医生的治疗,为了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口腔医生会使用开口器辅助患者张嘴。而在口腔科临床操作过程中,使用高速涡轮手机、超声洁牙器等设备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溶胶,气溶胶是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这些气溶胶中可能混有细菌和病毒,可以通过鼻腔、眼睛、黏膜、伤口等进入人体,从而影响医生、护士及患者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气溶胶飞溅的开口器,能实现开口器的大小调节,以适应不同的使用人群,通过负压的方式吸收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防止发生交叉感染,同时也能对口腔内部进行辅助照明。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气溶胶飞溅的开口器,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连接杆,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与所述连接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结构相同,包括第一支撑片、第二支撑片、调节螺杆和连接架,所述第一支撑片与所述连接架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螺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片上,所述第二支撑片和所述调节螺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片和第二支撑片一端设置有咬合支架,所述咬合支架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电池和照明灯,所述压力传感器、电池和照明灯电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片和第二支撑片上设置有第一负压孔,内部设置有吸沫管,所述第一负压孔与所述吸沫管连接;所述吸沫管穿过所述连接架并与外部负压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二支撑片的吸沫管穿过所述滑槽与外部负压泵连接。
进一步地,每个支撑片上第一负压孔的数量为2~12个。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螺杆底部设置有限位板。
进一步地,还包括吸唾器,所述吸唾器上设置有第二负压孔和吸唾管,所述吸唾器通过所述吸唾管连接外部负压泵。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负压孔的数量为2~4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第一支撑片和第二支撑片可围绕连接架旋转,并且第一支撑片和第二支撑片上设置有咬合支架,当需要进行洗牙等操作时,可旋转第一支撑片和第二支撑片使咬合支架朝向口腔外部,通过第一支撑片和第二支撑片撑开患者嘴唇露出牙齿,避免咬合支架干扰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当需要进行拔牙,补牙等操作时,可旋转第一支撑片和第二支撑片使咬合支架朝向口腔内部,通过咬合支架撑开患者牙齿,为医护人员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
(2)通过调节螺杆可调节第二支撑片的位置,从而实现患者开口大小的调整;通过连接杆可调整第二支撑架的位置,从而实现开口器大小的调整,匹配不同的患者;
(3)通过压力传感器感应患者是否咬住咬合支架,当患者咬住咬合支架时自动开启照明灯,对口腔内部进行辅助照明,无需医护人员手动对照明灯进行控制,降低感染的可能性;
(4)通过负压装置对口腔内部的气溶胶和唾液进行负压引流,可有效防止交叉感染,保护医生、护士及患者的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解释:1. 连接杆、2. 第一支撑片、3. 第二支撑片、4. 调节螺杆、5. 连接架、6. 咬合支架、7. 压力传感器、8. 电池、9. 照明灯、10. 第一负压孔、11. 吸沫管、12. 外部负压泵、13. 滑槽、14. 限位板、15. 吸唾器、16. 第二负压孔、17. 吸唾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述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 “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上”、 “下”、 “左”、 “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如图1~图3所示,一种防止气溶胶飞溅的开口器,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连接杆1,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连接杆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与所述连接杆1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结构相同,包括第一支撑片2、第二支撑片3、调节螺杆4和连接架5,所述第一支撑片2与所述连接架5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螺杆4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片2上,所述第二支撑片2和所述调节螺杆4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片2和第二支撑片3一端设置有咬合支架6,所述咬合支架6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7、电池8和照明灯9,所述压力传感器7、电池8和照明灯9电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片2和第二支撑片3上设置有第一负压孔10,内部设置有吸沫管11,所述第一负压孔10与所述吸沫管11连接;所述吸沫管11穿过所述连接架5并与外部负压泵12连接。
使用时,通过转动连接杆1,可在螺纹作用下带动第二支撑架沿螺纹方向移动,调整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患者的口腔大小。当需要进行洗牙等操作时,转动第一支撑片2,使咬合支架6朝向口腔外侧,避免咬合支架6顶住患者牙齿导致患者不适,同时也避免咬合支架6妨碍医护人员进行操作。患者将上下嘴唇分别放至第一支撑片2和第二支撑片3上,通过转动调节螺杆4,使第二支撑片3在螺纹作用下沿螺纹方向移动,调整第一支撑片2和第二支撑片3之间的距离,使患者的嘴唇张开,露出牙齿,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当需要进行拔牙、补牙等操作时,可将转动第一支撑片2,使咬合支架6朝向口腔内侧,患者将上牙和下牙咬在咬合支架6上,通过转动调节螺杆4,使患者的牙齿张开,便于医护人员观察患者口腔内部的情况,也为医护人员提供了足够的操作空间。当患者牙齿咬住咬合支架6时,压力传感器7检测到了压力信号,照明灯9将自动亮起,进行患者口腔内部的辅助照明。当医护人员治疗患者的后槽牙或者智齿时,可借助照明灯9进行照明,并且无需手动开启照明灯9,避免污染手套、咬合支架6和照明灯9。电池8用于为压力传感器7和照明灯9提供电能。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吸沫管11会与外部负压泵12连接,通过负压引流的方式,将产生的气溶胶通过第一负压孔10和吸沫管11构成的通道收集起来,集中进行处理,可有效防止交叉感染,保护医生、护士及患者的身体健康。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架5上设置有滑槽13,所述第二支撑片3的吸沫管11穿过所述滑槽13与外部负压泵12连接,在第二支撑片3上下移动的过程中,第二支撑片3的吸沫管11在滑槽13中同步移动,避免在第二支撑片3的移动过程中,将吸沫管11扯断。所述调节螺杆4底部设置有限位板14,防止第二支撑片3在移动到调节螺杆4底部时从调节螺杆4中脱出。为了保障负压吸收效果,每个支撑片上第一负压孔10的数量为2~12个,避免部分负压孔被气溶胶堵住后,无法有效吸收气溶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包括吸唾器15,所述吸唾器15上设置有第二负压孔16和吸唾管17,所述吸唾器15通过所述吸唾管17连接外部负压泵。在治疗工程中,助理医师可手持吸唾管17,将吸唾器15放至患者舌根部,通过负压引流的方式及时吸取患者分泌的唾液,为了保障负压吸收效果, 所述第二负压孔16的数量为2~4个。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需要进行洗牙等操作时,可旋转第一支撑片2和第二支撑片3使咬合支架6朝向口腔外部,通过第一支撑片2和第二支撑片3撑开患者嘴唇露出牙齿,避免咬合支架6干扰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在需要进行拔牙、补牙等操作时,可旋转第一支撑片2和第二支撑片3使咬合支架6朝向口腔内部,通过咬合支架6撑开患者牙齿,为医护人员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通过调节螺杆4可调节第二支撑片3的位置,从而实现患者开口大小的调整.通过连接杆1可调整第二支撑架的位置,从而实现开口器大小的调整,匹配不同的患者;通过压力传感器7感应患者是否咬住咬合支架6,当患者咬住咬合支架6时自动开启照明灯9,对口腔内部进行辅助照明,无需医护人员手动对照明灯9进行控制,降低感染的可能性;通过外部负压泵12对口腔内部的气溶胶和唾液进行负压引流,可有效防止交叉感染,保护医生、护士及患者的身体健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防止气溶胶飞溅的开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连接杆,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与所述连接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结构相同,包括第一支撑片、第二支撑片、调节螺杆和连接架,所述第一支撑片与所述连接架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螺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片上,所述第二支撑片和所述调节螺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片和第二支撑片一端设置有咬合支架,所述咬合支架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电池和照明灯,所述压力传感器、电池和照明灯电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片和第二支撑片上设置有第一负压孔,内部设置有吸沫管,所述第一负压孔与所述吸沫管连接;所述吸沫管穿过所述连接架并与外部负压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气溶胶飞溅的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吸沫管穿过所述滑槽与外部负压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气溶胶飞溅的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撑片上第一负压孔的数量为2~12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气溶胶飞溅的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杆底部设置有限位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气溶胶飞溅的开口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唾器,所述吸唾器上设置有第二负压孔和吸唾管,所述吸唾器通过所述吸唾管连接外部负压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止气溶胶飞溅的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负压孔的数量为2~4个。
CN202121338301.7U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防止气溶胶飞溅的开口器 Active CN2151306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38301.7U CN215130692U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防止气溶胶飞溅的开口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38301.7U CN215130692U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防止气溶胶飞溅的开口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30692U true CN215130692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86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38301.7U Active CN215130692U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防止气溶胶飞溅的开口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306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58160B (zh) 妇产科疾病治疗装置
CN112617726A (zh) 一种儿科口腔护理用撑开装置
CN209864142U (zh) 一种智能齿科修复治疗
CN110720886A (zh) 一种口腔颌面外科撑开器
CN215130692U (zh) 一种防止气溶胶飞溅的开口器
CN210750045U (zh) 一种小儿外科用伤口清理装置
CN219042742U (zh) 一种口内治疗多功能辅助装置
CN115024939A (zh) 口腔综合治疗台生命基础体征监测及急救系统
CN211935081U (zh) 一种重症医学科呼吸恢复器
CN216257582U (zh) 一种用于牙科手术的口腔辅助支撑装置
CN209253198U (zh) 一种适用于口腔治疗的口腔保护垫
CN208096726U (zh) 口腔颌面外科撑开器
CN207768348U (zh) 一种多功能口镜
CN111743506A (zh) 一种防感染的呼吸内镜检查辅助装置
CN111407585A (zh) 一种口腔综合诊疗台操作防护罩
CN201911337U (zh) 一种全封闭式防止患者刀口感染的手术衣
CN102058183A (zh) 一种全封闭式防止患者刀口感染的手术衣
CN112336925A (zh) 一种用于icu重症医学科的护理用引流装置
CN201409486Y (zh) 新型电动水消毒口罩
CN217286617U (zh) 一种手术中防堵塞可控吸引力的吸引装置
CN205586086U (zh) 一种新型口腔护理修复装置
CN216061657U (zh) 一种喉腔检查局麻药物喷洒装置
WO2024060278A1 (zh) 一种牙科综合治疗机及进水进气生命体征监测系统
CN215690274U (zh) 一种脚踏式负压吸引器开关装置
CN211882355U (zh) 口腔诊疗防护面罩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