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28847U - 一种双c形臂支架以及x射线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c形臂支架以及x射线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28847U
CN215128847U CN202121592054.3U CN202121592054U CN215128847U CN 215128847 U CN215128847 U CN 215128847U CN 202121592054 U CN202121592054 U CN 202121592054U CN 215128847 U CN215128847 U CN 2151288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support
shaped arm
output end
dou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9205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喜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Wand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Wand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Wand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Wand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9205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288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288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288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C形臂支架以及X射线成像装置。双C形臂支架包括第一C形臂;第二C形臂,第二C形臂的外弧面朝向第一C形臂的内弧面设置,第二C形臂与第一C形臂滑动连接,第二C形臂的内弧壁体用于连接安装件;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与第一C形臂滑动连接;第一支架与第二C形臂分别位于第一C形臂的相对两侧,以使第一支架与第二C形臂分别能沿第一C形臂的外弧面和内弧面相对滑动。采用双C形臂结构配合第一支架,使得第一支架与第二C形臂分别能沿所第一C形臂的外弧面和内弧面相对滑动,增加了支架的运动自由度,实现了连接于第二C形臂的内弧壁体的安装件可以到达更多的位置。

Description

一种双C形臂支架以及X射线成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C形臂支架以及X射线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X射线成像装置等设备中常使用单C形臂支架。单C形臂支架的旋转臂可带动C形臂整体旋转,C形臂自身也可以一定角度回转。但是传统的单C形臂运动自由度有限,无法到达更多的位置;并且常需与其他设备相互配合使用,无法满足单一作业条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C形臂支架和X射线成像装置,其旨在改善现有的双C形臂支架和X成像装置的运动自由度有限、无法到达更多位置的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双C形臂支架,双C形臂支架包括:
第一C形臂。
第二C形臂,第二C形臂的外弧面朝向第一C形臂的内弧面设置,第二C形臂与第一C形臂滑动连接,第二C形臂的内弧壁体用于连接安装件。以及
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与第一C形臂滑动连接;第一支架与第二C形臂分别位于第一C形臂的相对两侧,以使第一支架与第二C形臂分别能沿第一C形臂的外弧面和内弧面相对滑动。
本申请采用双C形臂结构,第二C形臂的外弧面朝向第一C形臂的内弧面设置,第一支架与第二C形臂分别位于第一C形臂的相对两侧,第二C形臂和第一支架分别与第一C形臂滑动连接,使得第一支架与第二C形臂分别能沿第一C形臂的外弧面和内弧面相对滑动,增加了双C形臂支架的运动自由度,实现了连接于第二C形臂的内弧壁体的安装件可以到达更多位置的效果。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支架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以使第一输出端能以第一输入端至第一输出端的连接方向为轴线转动;第一输出端和第一C形臂滑动连接。
第一支架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使得第一输出端转动时能同时带动第一C形臂和第二C形臂以第一输入端至第一输出端的连接方向为轴线转动,增加了双C形臂支架的运动自由度。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C形臂的外弧面或者第一C形臂的沿周向的侧面设置有第一轨道;第一输出端与第一轨道滑动连接。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双C形臂支架还包括第二支架,第二支架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以使第二输出端能以第二输入端至第二输出端的连接方向为轴线转动。
第二输入端与第一C形臂的内弧壁体固定连接,第二输出端与第二C形臂外弧壁体滑动连接,以使第二输出端能沿第二C形臂的外弧面相对滑动。
可选地,第二C形臂的外弧面或者第二C形臂的沿周向的侧面设置有第二轨道;第二输出端与第二轨道滑动连接。
第二支架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使得第二输出端能带动第二C形臂以第二输入端至第二输出端的连接方向为轴线相对于第一C形臂转动。同时,第二输入端与第一C形臂的内弧壁体固定连接,第二输出端与第二C形臂外弧壁体臂滑动连接,使得第二输出端能沿第二C形臂的外弧面相对滑动,增加了双C形臂支架的运动自由度。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双C形臂支架还包括第二支架,第二支架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以使第二输出端能以第二输入端至第二输出端的连接方向为轴线转动。
第二输入端与第一C形臂的内弧壁体滑动连接,第二输出端与第二C形臂外弧壁体固定连接,以使第二输入端能沿第一C形臂的内弧面相对滑动。
可选地,第一C形臂的内弧面或者第一C形臂的沿周向的侧面设置有第二轨道;第二输入端与第二轨道滑动连接。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双C形臂支架还包括顶架,顶架与第一支架的远离第一C形臂的一端滑动连接。
顶架与第一支架滑动连接,使得第一支架相对顶架滑动时可以同时带动第一C形臂和第二C形臂相对于顶架运动,增加了双C形臂支架的运动自由度。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顶架设置有滑动连接的第三轨道和第四轨道,第一支架与第三轨道滑动连接,以使第一支架能相对顶架沿第三轨道和第四轨道的延伸方向相对运动。
第一支架与第三轨道滑动连接,使得第一支架能同时带动第一C形臂和第二C形臂相对于顶架沿第三轨道和第四轨道的延伸方向相对运动,增加了双C形臂支架的运动自由度。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三轨道和第四轨道相互垂直。
第三轨道和第四轨道相互垂直,使得第一支架能同时带动第一C形臂和第二C形臂沿相互垂直的轨道延伸方向运动,增加了双C形臂支架的运动自由度。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X射线成像装置,包括: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双C形臂支架以及与第二C形臂的内弧壁体连接的安装件。
安装件包括X射线发生器以及接受X射线发生器发出的X射线的X射线接收器;X射线发生器和X射线接收器均与第二C形臂的内弧壁体连接。
X射线成像装置采用双C形臂结构,第一支架与第二C形臂分别位于第一C形臂的相对两侧,第二C形臂和第一支架分别与第一C形臂滑动连接,使得第一支架与第二C形臂分别能沿第一C形臂的外弧面和内弧面相对滑动,增加了X射线成像装置的运动自由度,使得X射线发生器以及X射线接收器能够达到更多的位置,实现更全面的成像覆盖,满足单一临床环境中更灵活地作业,无需患者改变姿势及位置或者配合导管床的调整即可实现更多部位的成像,操作灵活方便。
在本申请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X射线成像装置还包括第三支架,第三支架的一端与第二C形臂的内弧壁体连接,第三支架的另一端与X射线接收器连接。
可选地,第三支架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三输入端和第三输出端,第三输入端与第二C形臂的内弧壁体连接,第三输出端与X射线接收器连接,以使第三输出端能以第三输入端至第三输出端的连接方向为轴线转动。
可选地,第三支架为可伸缩支架。
第三支架为可旋转支架,使得第三输出端能带动X射线接收器相对于以第三输入端至第三输出端的连接方向为轴线转动,增加了X射线成像装置的运动自由度;第三支架为可伸缩支架,使得X射线接收器能够达到更多部位,实现更全面的成像覆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双C形臂支架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双C形臂支架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双C形臂支架中第一C形臂、第二C形臂、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轨道以及第二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2提供的X射线成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2提供的X射线成像装置中X射线接收装置、第三支架以及第二C形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双C形臂支架;110-第一C形臂;120-第二C形臂;130-第一支架;131-第一输入端;132-第一输出端;140-第二支架;141-第二输入端;142-第二输出端;150-第一轨道;160-第二轨道;170-顶架;171-第三轨道;172-第四轨道;200-X射线成像装置;210-X射线发生器;220-X射线接收器;230-第三支架;231-第三输入端;232-第三输出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双C形臂支架100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双C形臂支架100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C形臂支架100,作为示例性地,双C形臂支架100可以用于安装X射线发生器和X射线接收器以进行血管造影等;或者,双C形臂支架100可以用于运送物件;或者,双C形臂支架100可以用于安装检测装置以对预设位置进行检测。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对双C形臂支架100的用途进行限定。
双C形臂支架100包括第一C形臂110、第二C形臂120、第一支架130、第二支架140以及顶架170。第二C形臂120的内弧壁体用于连接安装件。
第二C形臂120的外弧面朝向第一C形臂110的内弧面设置,第一C形臂110和第二C形臂120滑动连接。第一支架130与第二C形臂120分别设置与第一C形臂110的相对两侧,第一支架130与第一C形臂110滑动连接。第二支架140设置于第一C形臂110的内弧面和第二C形臂120的外弧面之间,第二支架140用于连接第一C形臂110和第二C形臂120,以使第二C形臂120和第一支架130能分别沿第一C形臂110的内弧面和外弧面相对滑动,有利于增加双C形臂支架100的运动自由度,可以使得安装于第二C形臂120内弧壁体的安装件可以到达更多位置,实现更广的覆盖范围。顶架170与第一支架130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双C形臂支架100也可以不设置顶架170,可以将第一支架130固定于天花板、墙壁以及其他支架上等等。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双C形臂支架100中第一C形臂110、第二C形臂120、第一支架130、第二支架140、第一轨道150以及第二轨道16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图2和图3,第一C形臂110的外弧面是指第一C形臂110朝向第一支架130的弧面,第一C形臂110的内弧面是指与第一C形臂110的外弧面相对的弧面。第一C形臂110的外弧壁体是指用于连接第一支架130的弧形壁体,第一C形臂110的内弧壁体是指与第一C形臂110的外弧壁体相对的弧形壁体。第二C形臂120的内弧面、外弧面、内弧壁体以及外弧壁体同理。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C形臂110的形状为1/4圆弧形。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C形臂110的形状也可以为1/3圆弧形、半圆弧形以及2/3圆弧形等等,即第一C形臂110的弧长以及弧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C形臂120的形状大致为半圆弧形。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C形臂120的形状也可以各自独立地为1/4圆弧形、1/3圆弧形以及2/3圆弧形等等,即第二C形臂120的弧长以及弧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C形臂110和第二C形臂120呈同轴设置;第一C形臂110的直径大于第二C形臂120的直径。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C形臂110和第二C形臂120也可以不呈同心圆设置,只要能够满足第二C形臂120可以相对于第一C形臂110的内弧面滑动即可;例如,第一C形臂110与第二C形臂120同轴设置,但两者的直径可以不在一个平面。
第一支架130用于支撑第一C形臂110、第二支架140以及第二C形臂12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30设置有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输入端131和第一输出端132,以使第一输出端132能以第一输入端131至第一输出端132的连接方向为轴线转动,进一步地第一输出端132可以同时带动第一C形臂110、第二支架140以及第二C形臂120以第一输入端131至第一输出端132的连接方向为轴线转动,增加了双C形臂支架100的运动自由度。第一输入端131与顶架17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30的形状大致为长条形。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30的形状也可以为方形,球形以及三角形等等,只要能够满足第一支架130可以与第一C形臂110滑动连接即可;相应地,第一输入端131和第一输出端132可以为固定连接或一体设置等连接关系,其二者可以被设置为不可相互运动。
第一C形臂110的沿周向的两个侧面均设置有第一轨道150,第一输出端132和第一轨道150滑动连接,以使第一支架130可以相对于第一C形臂110的外弧面滑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轨道150也可以设置在第一C形臂110的外弧面上或者其他位置,只要能够满足第一支架130能在第一轨道150内滑动使得第一支架130可以相对于第一C形臂110的外弧面滑动即可。
第二支架140用于连接第一C形臂110以及第二C形臂12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架140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二输入端141和第二输出端142,以使第二输出端142能以第二输入端141至第二输出端142的连接方向为轴线转动。
第二支架140的第二输入端141和第一C形臂110的内弧壁体连接,第二支架140的第二输出端142和第二C形臂120的外弧壁体连接。当第二输出端142能以第二输入端141至第二输出端142的连接方向为轴线转动时,第二输出端142可以带动第二C形臂120以第二输入端141至第二输出端142的连接方向为轴线转动,增加了双C形臂支架100的运动自由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架140的形状大致为长条形。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支架140的形状也可以为方形,球形以及三角形等等,只要能够满足第二支架140可以连接第一C形臂110和第二C形臂120,以使第二C形臂120可以相对于第一C形臂110的内弧面滑动连接即可。
第二C形臂120的沿周向的两个侧面均设置有第二轨道160,第二输出端142和第二轨道160滑动连接,以使第二C形臂120可以相对于第一C形臂110的内弧面滑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轨道160也可以设置在第一C形臂110的内弧面上或者其他位置,只要能够满足第二支架140能在第二轨道160内滑动使得第二C形臂120可以相对于第一C形臂110的内弧面滑动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架140的第二输入端141与第一C形臂110的内弧壁体固定连接,第二支架140的第二输出端142与第二C形臂120的外弧壁体滑动连接,以使第二C形臂120能相对于第一C形臂110的内弧面滑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支架140的第二输入端141与第一C形臂110的内弧壁体滑动连接,第二支架140的第二输出端142与第二C形臂120的外弧壁体固定连接,以使第二C形臂120能相对于第一C形臂110的内弧面滑动。
此外,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支架140的第二输入端141和第二输出端142可以为固定连接或一体设置等连接关系,其二者可以被设置为不可相互运动。
请再次参与图1和图2,顶架170用于支撑第一支架130、第一C形臂110、第二C形臂120、第一支架130以及第二支架140。在本实施例中,顶架170的形状大致为长方形。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顶架170的形状也可以为圆形、半圆形以及折线形等其他形状,只要能够满足支撑第一支架130、第一C形臂110、第二C形臂120、第一支架130以及第二支架140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顶架170沿其延伸方向的相对两端插入墙体设置以固定。需要说明的,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顶架170也可以直接固定在天花板上等其他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双C形臂支架100也可以不设置顶架170,第一支架130的第一输入端131可以直接与墙体或者天花板等连接;相应地,顶架170与第一C形臂110和第二C形臂120的位置关系可以不限于图1所示,例如,顶架170可以设置于双C形臂支架100朝向第一C形臂110的外弧面,顶架170与第一C形臂110通过第一支架130连接。
顶架170与第一支架130的第一输入端131滑动连接,以使第一支架130可以同时带动第一C形臂110、第二C形臂120、第一支架130以及第二支架140相对顶架170滑动,增加双C形臂支架100的运动自由度。在本实施例中,顶架170设置有第三轨道171,第一支架130的远第一输入端131与第三轨道171滑动连接,以使顶架170可以带动第一支架130沿第三轨道171的延伸方向运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顶架170也可以不设置第三轨道171,即顶架170也可以和第一支架130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顶架170设置有第四轨道172,第四轨道172与第三轨道171滑动连接;第四轨道172沿其延伸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三轨道171滑动连接,使第四轨道172与第三轨道171能够相对滑动;第一支架130与第四轨道172滑动连接,以使第一支架130能相对顶架170分别沿第三轨道171和第四轨道172的延伸方向相对运动,增加双C形臂支架100的运动自由度。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顶架170也可以不设置第四轨道172,仅设置第三轨道17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轨道171和第四轨道172相互垂直,以使第一支架130能相对顶架170分别沿相互垂直的第三轨道171和第四轨道172的延伸方向相对滑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三轨道171和第四轨道172也可以不相互垂直设置,第三轨道171和第四轨道172之间可以以任意角度连接设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双C形臂支架100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采用双C形臂结构,第二C形臂120的外弧面朝向第一C形臂110的内弧面设置,第一支架130与第二C形臂120分别位于第一C形臂110的相对两侧,第二C形臂120和第一支架130分别与第一C形臂110滑动连接,使得第一支架130与第二C形臂120分别能沿第一C形臂110的外弧面和内弧面相对滑动。
进一步地,第一支架130设置有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输入端131和第一输出端132,第一输出端132同时带动可以第一C形臂110、第二支架140以及第二C形臂120以第一输入端131至第一输出端132的连接方向为轴线转动。第二支架140设置有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二输入端141和第二输出端142,第二输出端142可以带动可以第二C形臂120以第二输入端141至第二输出端142的连接方向为轴线转动。顶架170设置有相互垂直的第三轨道171和第四轨道172以使第一支架130能相对顶架170分别沿第三轨道171和第四轨道172的延伸方向相对运动,增加双C形臂支架100的运动自由度,实现了连接于第二C形臂120的内弧壁体的安装件可以到达更多位置的效果。
例如,位于第二C形臂120内弧壁体的安装件可以相对第一C形臂110的弧面做圆弧运动,第二C形臂120可以以第二支架140为支点转动,第二C形臂120和第一C形臂110一并以第一支架130为支点转动;第二C形臂120和第一C形臂110一并相对第一支架130沿第二C形臂120的外弧面滑动;第二C形臂120、第一C形臂110以及第一支架130相对顶架170滑动等等。
实施例2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2提供的X射线成像装置20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X射线成像装置200,可以用于血管造影等医疗领域。
本实施例提供的X射线成像装置200包括实施例1的双C形臂支架100、安装件以及第三支架230。在本实施例中,安装件为X射线发生器210以及X射线接收器220。X射线发生器210和X射线接收器220安装于双C形臂支架100中第二C形臂120的内弧壁体上。X射线接收器220通过第三支架230安装于双C形臂支架100中第二C形臂120的内弧壁体上。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X射线成像装置200也可以不设置第三支架230。请参与实施例1,本实施例不再对双C形臂支架100的结构和原理进行阐述。
第三支架230用于支撑X射线接收器220。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支架230的形状大致为长方形。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三支架230的形状也可以为弧形、球形以及三角形等等。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2提供的X射线成像装置200中X射线接收器220、第三支架230以及第二C形臂12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5,第三支架230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三输入端231和第三输出端232,以使第三输出端232能以第三输入端231至第三输出端232的连接方向为轴线转动,第三输入端231与第二C形臂120的内弧壁体连接,第三输出端232与X射线接收器220连接。当第三输出端232以第三输入端231至第三输出端232的连接方向为轴线转动时,第三输出端232可以带动X射线接收器220以第三输入端231至第三输出端232的连接方向为轴线转动,增加了X射线成像装置200的运动自由度。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支架230也可以不设置相互转动的第三输入端231和第三输出端23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支架230为可伸缩支架,当第三支架230沿其伸缩方向伸缩运动时,可以带动X射线成像装置200伸缩运动,增加了X射线成像装置200的运动自由度,使得X射线接收器220能够达到更多部位,实现更全面的成像覆盖。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X射线成像装置200具有双C形臂支架100的优点。本申请的X射线成像装置200的X射线发生器210和X射线接收器220可以到达更多的位置,有利于实现更全面的成像覆盖,满足单一临床环境中更灵活地作业。
作为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X射线成像装置200中第一C形臂110相对于第一支架130的滑动角度为70°,第二C形臂120相对第一C形臂110的滑动角度为140°,使得第二C形臂120相对于第一支架130的滑动角度最大可达210°。第一输出端132可以以第一输入端131至第一输出端132的连接方向为轴线转动270°,第二输出端142可以以第二输入端141至第二输出端142的连接方向为轴线转动300°。第三支架230可以伸缩330mm,第三输出端232可以以第三输入端231至第三输出端232的连接方向为轴线转动180°。第一支架130可以沿第四轨道172的延伸方向移动1m,第一支架130可以沿第三轨道171的延伸方向移动2.4m,实现了X射线成像装置200的8个自由度上的运动,有利于更全面的成像覆盖,满足单一临床环境中更灵活地作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C形臂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C形臂;
第二C形臂,所述第二C形臂的外弧面朝向所述第一C形臂的内弧面设置,所述第二C形臂与所述第一C形臂滑动连接,所述第二C形臂的内弧壁体用于连接安装件;以及
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一C形臂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C形臂分别位于所述第一C形臂的相对两侧,以使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C形臂分别能沿所述第一C形臂的外弧面和内弧面相对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C形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以使所述第一输出端能以所述第一输入端至所述第一输出端的连接方向为轴线转动;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一C形臂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C形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形臂的外弧面或者所述第一C形臂的沿周向的侧面设置有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轨道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C形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C形臂支架还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以使所述第二输出端能以所述第二输入端至所述第二输出端的连接方向为轴线转动;
所述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一C形臂的内弧壁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C形臂外弧壁体滑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输出端能沿所述第二C形臂的外弧面相对滑动;
可选地,所述第二C形臂的外弧面或者所述第二C形臂的沿周向的侧面设置有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轨道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C形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C形臂支架还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以使所述第二输出端能以所述第二输入端至所述第二输出端的连接方向为轴线转动;
所述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一C形臂的内弧壁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C形臂外弧壁体固定连接,以使所述第二输入端能沿所述第一C形臂的内弧面相对滑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C形臂的内弧面或者所述第一C形臂的沿周向的侧面设置有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轨道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双C形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C形臂支架还包括顶架,所述顶架与所述第一支架的远离所述第一C形臂的一端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C形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设置有滑动连接的第三轨道和第四轨道,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三轨道滑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支架能相对所述顶架沿所述第三轨道和所述第四轨道的延伸方向相对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C形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轨道和所述第四轨道相互垂直。
9.一种X射线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双C形臂支架以及与所述第二C形臂的内弧壁体连接的所述安装件;
所述安装件包括X射线发生器以及接受所述X射线发生器发出的X射线的X射线接收器;所述X射线发生器和所述X射线接收器均与所述第二C形臂的内弧壁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X射线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射线成像装置还包括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C形臂的内弧壁体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X射线接收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三支架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三输入端和第三输出端,所述第三输入端与所述第二C形臂的内弧壁体连接,所述第三输出端与所述X射线接收器连接,以使所述第三输出端能以所述第三输入端至所述第三输出端的连接方向为轴线转动;
可选地,所述第三支架为可伸缩支架。
CN202121592054.3U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双c形臂支架以及x射线成像装置 Active CN2151288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92054.3U CN215128847U (zh)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双c形臂支架以及x射线成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92054.3U CN215128847U (zh)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双c形臂支架以及x射线成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28847U true CN215128847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94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92054.3U Active CN215128847U (zh)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双c形臂支架以及x射线成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288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09706A (en) Fluoroscopic apparatus mounting fixture
US8992082B2 (en) G-arm X-ray imaging apparatus
US6461039B1 (en) C-arm X-ray device
US4541293A (en) Load-bearing telescopic slide assembly and X-ray installation equipped therewith
US7607832B2 (en) Apparatus for medical imaging
US20120300909A1 (en) Pivoting x-ray imaging devices
CN108836372B (zh) 用于成像装置的紧凑集成监视器臂的方法和系统
US8944680B2 (en) X-ray facility having a recording arrangement held on support arms
EP3610795B1 (en) Mobile x-ray imaging system
CN108720853B (zh) 具有多个自动化的独立旋转轴的c形臂成像系统
JP2020034580A (ja) 遮蔽装置及び方法
US20130121459A1 (en) C-Arm System
JP2000093414A (ja) 蛍光透視画像形成用ガスばね支援、釣合わせl形ア―ム組立体
CN206565963U (zh) 移动式x射线摄影机
CN215128847U (zh) 一种双c形臂支架以及x射线成像装置
US20080226036A1 (en) X-Ray Examination Device
JPH01214342A (ja) アイソセンタ式x線撮影用スタンド
CN113367714A (zh) 一种双c形臂支架以及x射线成像装置
WO2023092948A1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龙门架及具有该龙门架的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
US7658540B2 (en) Imaging assembly stabiliz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JP2008086372A (ja) X線診断装置およびホース保持装置
US20090062657A1 (en) Ultrasonic diagnostic apparatus
CN113858261B (zh) 一种可整体驱动的柔性连续体结构及柔性机械臂
CN109171970A (zh) 一种腹腔镜手术机器人固定装置
US20050226391A1 (en) Digital radiography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