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28665U - 一种平衡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衡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28665U
CN215128665U CN202121476466.0U CN202121476466U CN215128665U CN 215128665 U CN215128665 U CN 215128665U CN 202121476466 U CN202121476466 U CN 202121476466U CN 215128665 U CN215128665 U CN 2151286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sensing
platform
test platform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7646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楚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147646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286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286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286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衡测试装置,所述平衡测试装置包括:测试平台;手持部,其设置在所述测试平台的底部或外缘处,用于使用户能够通过所述手持部而手持所述测试平台;测试件,其为球体,所述测试件位于所述测试平台上,并能够相对所述测试平台滚动;以及感测组件,其至少设置在所述测试平台上,以用于感测包括所述测试件是否脱离所述测试平台,以及在测试过程中所述测试件位于所述测试平台上的时长,所述感测组件与数据处理终端相连,以使所述数据处理终端能够获得感测数据,并基于所述感测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的手臂平衡协调能力。本实用新型的平衡测试装置能够快速,准确地为用户测试手臂平衡协调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平衡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平衡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脑血管意外是全球范围内导致人类功能障碍的主要疾病之一。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是阻碍患者回归家庭、重返社会的主要影响因素。卒中后高达85%的患者会伴有单侧上肢手运动功能障碍,但其中只有不足50%患者能在发病6个月后恢复上肢手运动功能,卒中后手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同时为社会及患者家庭带来巨大压力与沉重负担,因此卒中后手功能康复的开展意义重大。
对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评定从功能的角度,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肌力变化为标准的评定方法-即徒手肌力试验(MMT)。然而,脑卒中所引起的运动障碍是上运动神经元受损的结果,而肌力和关节活动度标准是在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引起的运动障碍或运动系统本身病变时作为正确评定的标准。因此近年来,不再以肌力变化为标准的评定方法来评定脑卒中的运动障碍。另一类是以整体运动模式改变为标准的评定方法,以各种量表形式表现,种类很多。目前临床常用的有Bruunstrom运动功能评价法、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法、MAS评定法、Rivermead运动指数、Lindmark评定法、偏瘫上肢的功能评定、SIAS评定法等评定法。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评定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国际性康复问题。目前,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尚无统一的康复评定标准,目前康复医学界的上肢功能障碍评价基本依靠量表,单独靠人工逐项检查评价,存在误差和信度问题。如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法虽然是量化的Bruunstrom运动功能恢复6级分期,但该评价法较为繁琐、费时,一定程度限制了它的应用。Bruunstrom运动功能恢复6级分期较简单、可靠,但敏感度低、分级较粗,容易出现“地板”效应,导致患者的恢复可能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同一级中,影响了患者的恢复积极性。
除了单纯依靠评定量表以外,手功能评估箱是进行手功能评估的一种常用组合工具,一般分为三件套,功能更全的有七件套、八件套。功能齐全的手功能评估箱一般包括握力计1个、1个捏力计1个(分液压型和机械型)、1个测量卷尺1个、1组触觉尼龙单丝1组、两点辨别觉测试盘2组、1个手指周径测量尺、1个塑料量角器,最后包括便携箱还有说明书等。上述手功能评估箱的检测设备无法检测手臂平衡能力,而且设备都是分开设置的,检测的时候需要携带整体检测箱,如果将上述检测设备随身携带,由于数量多,体积小,故很容易丢失。另外,检测数据全由用户自身读取,故偏差较大,不能正确反应用户的肢体能力水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快速,准确地为用户测试手臂平衡协调能力的平衡测试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衡测试装置,包括:
测试平台;
手持部,其设置在所述测试平台的底部或外缘处,用于使用户能够通过所述手持部而手持所述测试平台;
测试件,其为球体,所述测试件位于所述测试平台上,并能够相对所述测试平台滚动;以及
感测组件,其设置在所述测试平台上,以至少用于感测所述测试件是否脱离所述测试平台,以及在测试过程中所述测试件位于所述测试平台上的时长,所述感测组件与数据处理终端相连,以使所述数据处理终端能够获得感测数据,并基于所述感测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的手臂平衡协调能力。
可选地,所述平衡测试装置还包括与数据处理终端相连的无线或有线通信器,其设置在所述测试平台上,并与所述感测组件相连,以将所述感测组件感测的数据传输至所述数据处理终端中。
可选地,所述数据处理终端包括数据输出设备,所述数据处理终端基于获得的感测数据及预设标准判断所述用户的手臂平衡协调能力,并通过所述数据输出设备输出测试结果。
可选地,所述感测组件包括用于感测所述测试件是否脱离所述测试平台的重力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感测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测试件上用于感测所述测试件是否脱离所述测试平台的重力加速度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感测组件还包括用于感测在测试过程中所述测试件位于所述测试平台上的时长的计时器。
可选地,所述感测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柄上的用于感测用户手温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用户抓握力的压力传感器、用于感测用户在测试过程中上肢是否出现颤抖的振动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数据处理终端基于获得的感测信息确定用户在测试过程中对上肢进行控制时表现出的难易程度,以基于所述难易程度确定所述用户的手臂平衡协调能力。
可选地,所述感测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测试平台或测试件上的用于感测所述测试平台、测试件的运动角速度的角速度传感器、运动速度的速度传感器、运动方向的方向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数据处理终端基于获得的感测信息确定用户在测试过程中对上肢进行控制时表现出的难易程度,以基于所述难易程度确定所述用户的手臂平衡协调能力。
可选地,所述测试件通过连接线与所述手持部相连。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公开可以获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备的有益效果包括平衡测试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制备,且装置中各部件相连形成一整体,易于携带,不易丢失。在进行测试时,用户只需抓握手持部,使测试平台保持水平状,以避免测试件滚落测试平台即可实现手臂平衡能力的测试,测试方法简单,对于测试数据,由感测组件感测后传输至数据处理终端中,并由数据处理终端分析确定测试结果后输出,该过程无需用户参与,均由机器执行,降低了测试数据的读取及分析误差,提高了测试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平衡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平衡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平衡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平衡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平衡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平衡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1-手持部(手柄);2-测试平台;3-测试件(测试小球);4-传感组件;5-导线;6-数据处理终端(计算机处理终端);7-通信器;8-连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应理解的是,可以对此处公开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下述说明书不应该视为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在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他修改。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对本公开的大致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实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能和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公开模糊不清。因此,本文所公开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并非意在限定,而是仅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和代表性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质上任意合适的详细结构多样地使用本公开。
本说明书可使用词组“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又一实施例中”或“在其他实施例中”,其均可指代根据本公开的相同或不同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平衡测试装置,包括:
测试平台2;
手持部1,其设置在测试平台2的底部或外缘处,用于使用户能够通过手持部1而手持测试平台2;
测试件3,其为球体,该测试件3位于测试平台2上,并能够相对测试平台2滚动;以及
感测组件4,其设置在测试平台2上,以至少用于感测测试件3是否脱离测试平台2,以及在测试过程中测试件3位于测试平台2上的时长,感测组件4与数据处理终端6相连,以使数据处理终端6能够获得感测数据,并基于感测数据确定用户的手臂平衡协调能力。
例如,测试平台2可以由一板体形成,具体形状,制备材质,尺寸,重量不限,例如可以为圆形板体,矩形板体,或者可以为任意结构形状的物体,只要该物体具有一水平表面作为测试面即可,如锥台状的测试平台2,其底面可以作为测试面,以用于放置测试件3。而对于测试平台2的材质,例如可以为塑料,金属等,而尺寸及重量,不宜过大过重,倘若过大,会降低测试难度,而若过重,用户难以坚持长时间使用,影响测试效果,而且不论过大,过重,也均影响用户携带。手持部1,其可以设置在测试平台2的底部或外缘上,以便于用户握持,并辅助用户保持测试平台2平衡。该手持部1的形状不唯一,例如可以为柱状体,球体,也可为异形体,只要能够供用户握持即可。测试件3,其可以为球体,也可为圆柱体,该测试件3位于测试平台2上,并能够相对其滚动,用户通过握住手持部1来调整测试平台2的水平度,以避免测试件3在测试平台2上大幅滚动进而掉落,维持测试件3不掉落的时间越长,说明用户的手臂平衡能力越强,对于卒中后患者,其肢体控制力恢复的越佳。测试平台2上还设有感测组件4,其至少用于感测测试件3是否脱离测试平台2,以及在测试过程中测试件3位于测试平台2上的时长,该感测组件4同时与数据处理终端6相连,该数据处理终端6可以为电脑,移动终端等,数据处理终端6通过获得感测测试件3何时脱落测试平台2,以及单次测试件3保持在测试平台2上的时长而确定出用户的手臂平衡协调能力。
基于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施例具备的有益效果包括平衡测试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制备,且装置中各部件相连形成一整体,易于携带,不易丢失。在进行测试时,用户只需抓握手持部1,使测试平台2保持水平状,以避免测试件3滚落测试平台2即可实现手臂平衡协调能力的测试,测试方法简单,对于测试数据,由感测组件4感测后传输至数据处理终端6中,并由数据处理终端6分析确定测试结果后输出,该过程无需用户参与,均由机器执行,降低了测试数据的读取及分析误差,提高了测试精度。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测试装置适用面广泛,因为基于本实施例的测试装置进行测试时,测试动作不仅可反映手臂能力,还可反应上肢及手的肌力、协调功能,因而不但可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患者如脑血管疾病、脑肿瘤、帕金森病、阿兹海默综合症、颈椎手术前后的肢体能力评估,也可适用于周围神经系统受损后的上肢功能障碍评估,如上臂及手骨折等。另外,部分患者早期健侧手虽然能够稳定握紧测试装置的手柄,但仍然无法顺利完成平衡测试。检查发现该部分患者存在注意力障碍或者视野缺失,导致其无法长时间保持测试件3的稳定,故利用本实施例的测试装置还能够早期发现患者是否存在肌力、视觉、平衡能力和注意力障碍,对患者上述症状的早期诊断和辅助治疗具有良好效果。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测试装置不仅能够用于评估脑血管意外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程度,还可用于患者患侧的基础治疗,患者通过握住手柄保持测试平台2及测试件3的平衡,能够有效锻炼上肢肌力与耐力,提高患者上肢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平衡测试装置整体结构及使用方法均较为简单,故测试装置不但适用于住院期间使用,也适用于家庭使用,例如患者可以在手机或电脑上安装相应测试程序,该程序能够被患者使用的终端执行,进而实现数据处理终端6的功能,即为患者输出测试结果,使患者能够获知自身肢体协调能力的恢复情况。而即使不连接终端设备,用户仅凭肉眼观察其是否能够长时间维持测试平台2及测试件3处于水平状态,防止测试件3滚落就可大概获知其上肢平衡协调能力。
作为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平衡测试装置还包括与数据处理终端6相连的无线或有线通信器7,其设置在测试平台2上,并与感测组件4相连,以将感测组件4感测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终端6中。或者,感测组件4自身集成有通信器7,使其能够直接与数据处理终端6相连,并将感测数据发送至数据处理终端6中。本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终端6可以为移动终端,也可以为电脑等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上可以配置有相应的应用程序,使得终端设备通过运行该应用程序实现感测数据的处理功能,完成感测数据的处理,并得到对应用户(患者)的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终端6包括数据输出设备,数据处理终端6基于获得的感测数据及预设标准判断对应用户的手臂平衡协调能力,并通过数据输出设备输出测试结果。例如,数据终端设备可以具有喇叭,播放器,显示屏等器件,测试结果可以基于该喇叭,播放器,显示屏等器件实现输出。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感测组件4包括用于感测测试件3是否脱离测试平台2的重力传感器,以及用于感测在测试过程中测试件3位于测试平台2上的时长的计时器。该重力传感器与计时器同时将感测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终端6中,由该数据处理终端6基于感测信息确定用户在本次测试中维持测试件3在测试平台2上的时长,并基于该时长及预设标准综合确定出对应用户的测试结果。或者,重力传感器将感测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终端6中,当终端基于重力感应信息确定测试件3滚落时,控制计时器停止计时,并获得计时时长,以基于该市场及预设标准综合确定出对应用户的测试结果。
为了更好地阐述本实施例中的平衡测试装置的结构,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例如,本实施例的平衡测试装置中的手持部1为可抓握的手柄,其为圆柱状,测试平台2可以为圆形或矩形平台,具体可以由圆形或矩形的板体制备形成。手柄与测试平台2的底部或外缘相连,如手柄位于测试平台2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其长度方向垂直测试平台2的测试平面。测试平台2的测试平面上放置有作为测试件3的测试小球,该测试小球可在测试平台2上自由滚动,为了避免测试小球滚落时丢失,本实施例中的测试小球可以通过连接线8与手柄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手柄和测试平台2可以为木质、塑料、橡胶或金属材料制备形成,手柄和测试平台2总重量可以为50g-500g,例如手柄和连接平台重量为60-400g,或者80-350g,或者100-350g,或者150-250g,或者250g。手柄的直径可以为2cm-5cm,手柄长度可以为5cm-15cm,测试平台2的厚度可以为0.5-4cm,测试平面的面积可以为20cm2-1000cm2,测试小球优选为圆形小球,直径可以为2cm-15cm,重量可以为5g-300g。连接在测试平台2上的传感器可通过导线与计算机处理终端相连,而计算机处理终端包括数据处理程序和结果展示面板。
具体地,以下结合附图对4种不同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1号平衡测试装置包括:可抓握手柄1,固定在手柄上的测试平台2,所述测试平台2为矩形平台,测试平台2上放置有测试小球3,所述测试小球3可在测试平台2上方自由滚动,所述手柄1和测试平台2为木质材料,手柄1和测试平台2的总重量为500g,手柄1的直径为5cm,手柄1的长度为5cm,测试平台2的厚度为2.5cm,面积为625cm2,所述测试小球3为圆形小球,直径为15cm,重量为250g;
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2号平衡测试装置包括:可抓握手柄1,固定在手柄1上的测试平台2,所述测试平台2为圆形平台,测试平台2上放置有测试小球3,所述测试小球3可在测试平台2上方自由滚动,所述手柄1和测试平台2为橡胶材料,手柄1和测试平台2的总重量为200g,手柄1的直径为2cm,手柄1的长度为15cm,测试平台2的厚度为1cm,面积为20cm2,所述测试小球3为圆形小球,直径为2.5cm,重量为50g;
实施例三:如图4所示,3号平衡测试装置包括:可抓握手柄1,固定在手柄1上的测试平台2,所述测试平台2为矩形平台,所述测试平台2上放置有测试小球3,所述测试小球3可在测试平台2上方自由滚动,所述手柄1和测试平台2为铝材料,手柄1和测试平台2的总重量为300g,手柄1的直径为2cm,手柄1的长度为10cm,测试平台2的厚度为4cm,面积为400cm2,所述测试小球3为圆形小球,直径为10cm,重量为150g;
实施例四:如图1所示,4号平衡测试装置包括:可抓握手柄1,固定在所述手柄1上的测试平台2,连接在测试平台2上的传感器4,连接在所述传感器上的导线5,连接在所述导线5上的计算机处理终端6,所述计算机处理终端6包括数据处理程序和结果展示面板。测试平台2为矩形平台,所述测试平台2上放置有测试小球3,所述测试小球3可在测试平台2上方自由滚动,所述手柄1和测试平台2为木质材料,手柄1和测试平台2的总重量为400g,手柄1的直径为5cm,手柄1的长度为10cm,测试平台2的厚度为3cm,面积为625cm2。所述测试小球3为圆形小球,直径为15cm,重量为250g;所述传感器4能够获得测试小球3在平台2的位置以及保持在平台上的有效时间;所述数据处理程序可以为:接收并存储传感器输入的数据,根据定义的有效完成率P和平均维持时间T的计算方法,自动计算测试者单次测试的数据以及最终平衡测试的结果,评估测试者的手臂功能状态并输出到显示装置。
实施例五: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平衡测试装置包括:可抓握的手柄1,固定在手柄1上的测试平台2,连接在测试平台2上的传感器4,连接在传感器上的导线5,连接在导线5上的计算机处理终端6,所述计算机处理终端6包括数据处理程序和结果展示面板。测试平台2上放置有测试小球3,该测试小球3可在测试平台2上方自由滚动。上述的传感器4也可以设置在测试小球3上,如该传感器可以为重力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感测测试小球3是否掉落,脱离测试平台2。本实施例还设置有计时器,用于测算测试小球3保持在测试平台2上的有效时间;所述数据处理程序可以为:接收并存储传感器输入的数据,根据定义的有效完成率P和平均维持时间T的计算方法,自动计算测试者单次测试的数据以及最终平衡测试的结果,评估测试者的手臂功能状态并输出到显示装置。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测试装置还可以包括:
设置在手柄1上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用户的体温,压力传感器,用于感测用户的握力,表面肌电传感器,用于感测用户的心跳信息,振动传感器,用于感测用户在测试过程中上肢是否出现颤抖的信息;
设置在测试平台2上的:角度传感器、角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方向传感器,用于感测测试平台2的运动角度、速度、运动方向及角速度,获取人体姿态数据的传感器(如摄像头),用于采集用户测试过程中的姿态信息;
设置在测试小球3上的:角度传感器、角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方向传感器,用于感测测试小球3的滚动角度、角速度及速度,惯性传感器,用于感测测试小球3的加速度、倾斜、冲击、振动、旋转和多自由度(DoF)运动等。
通过设置上述任意一种或多种不同传感器,计算机处理终端6能够获得关于用户在测试过程中生成的更多感测数据,并能够基于该获得的感测数据来分析确定表征用户不同生理特征的数据,包括用户的身体,心理,上肢平衡能力等数据,使得对用户的测试更加细致,全面。例如,可以通过获得的用户的手部温度、握力、心跳信息来确定用户在测试过程中是否感到紧张,对于测试是否吃力,即对上肢动作的控制是否艰难;通过获得用户的姿态信息来确定用户身体整体或上肢动作是否协调;通过获得测试平台2和/或测试小球3的转动/滚动速度、角速度及方向等信息来确定用户是否经常突然出现较大的动作转变,使得测试平台2或测试小球3出现较大的方向,速度转变等信息,基于上述信息,可以使终端可以更为细致地确定用户上肢的平衡能力,如用户在小范围调整测试平台2或测试小球3的转动方向时,用户的上肢难以对测试平台2或测试小球3进行稳定地控制,或用户对上肢动作不能及时进行控制,上肢的动作具有滞后性等。
上述实施例一至三中的测试装置可同样具有与实施例四或五中相同的传感器,且该传感器同样与计算机处理终端或移动终端相连,而计算处理终端和移动终端同样具有上述数据处理程序。或者还可具有无线通信器,以将传感器感测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器传输至计算机处理终端或移动终端中。
进一步地,为了更加方便用户使用,本实施例中的平衡测试装置还可以同其使用说明书,以及医学上可接受的试剂盒成分一同制备形成医学评估试剂盒。用户可通过携带该试剂盒对自身手臂与手功能耐力、协调与灵活度进行评估。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同时提供一种平衡测试方法,应用于上文所述的平衡测试装置中,该平衡测试方法包括:
S11:获得对应每一次测试的感测信息;
S12:基于单次测试的感测信息确定测试件脱离测试平台的时间点;
S13:基于时间点及感测信息确定在单次测试过程中,测试件在测试平台上的持续时长;
S14:基于测试次数以及每一次测试的持续时长确定执行测试的用户的手臂平衡协调能力。
例如,本实施例的平衡测试方法可以应用在计算机设备,移动终端设备中,且该设备中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步骤的应用程序,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当设备获得同一用户每一次进行测试的感测信息后,会基于单次测试的感测信息确定测试件脱离测试平台的时间点,接着基于该时间点及感测信息中的计时信息确定在本次(单次)测试过程中,测试件在测试平台上的持续时长,最后基于测试次数,即用户一共进行测试的总次数,以及每一次测试的持续时长确定该用户的手臂平衡协调能力。上述测试次数具体不定,例如可以为3-5次,甚至更多次。
通过该测试方法,可以更加准确,更加有效,也更加灵活地为用户实现肢体协调能力的测试,数据的处理过程均无需用户参与,简化了用户操作,无需用户具备任何专业知识,便能实时地,不限场地地实现精准测试,为用户提供了便利。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基于测试次数以及每一次测试的持续时长确定,包括:
S140:基于每一次测试的持续时长以及时长阈值确定对应本次测试是否成功;
S141:确定表征测试成功的目标测试的数量;
S142:基于目标测试的数量、总测试数量以及第一评估阈值确定执行测试的用户的手臂平衡协调能力。
和/或
S143:基于测试次数以及每一次测试的持续时长确定,包括:
S144:基于每一次测试的持续时长以及时长阈值确定对应本次测试是否成功;
S145:确定表征测试成功的目标测试的数量;
S146:确定每个目标测试中测试件位于测试平台上的持续时长;
基于所有目标测试的总持续时长、对应总测试数量的总持续时长以及第二评估阈值确定执行测试的用户的手臂平衡协调能力。
例如,患者单手或双手握紧平衡测试装置手柄,将测试小球放置于测试平台上方后开始计时,当小球在测试平台上方滚动至边缘并从测试平台上掉落时终止计时,记录测试小球保持在测试平台上方的时间t,单次时间t≥2秒记为一次有效次数,即本次测试为目标测试,每位患者测试3-5次,计算患者的有效完成率P和平均保持时间T,其中P=有效次数/总测试次数×100%,T=有效完成次数的总时间t之和/有效次数;
根据患者有效完成率P进行手臂与手功能肌力、耐力、协调与灵活度分级,也即,对有效完成率进行分级,不同级别反应的手臂协调及灵活功能不同,等级越高,说明手臂功能越佳,反之则说明手臂功能较弱。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P<30%记为1级,30%≤P<80%记为2级,P≥80%记为3级。
进一步地,根据患者平均保持时间T对患者手臂与手功能耐力、协调与灵活度进行评估,T<10秒记为手臂与手功能非常差,10≤T小于60秒记为手臂与手功能稍差,T大于等于60秒记为手臂与手功能基本正常,设备可以根据患者本次测试的有效完成率P和平均保持时间T评估治疗效果,或者,设备具有数据存储功能,可对每次测试的结果进行存储,此时设备便可根据患者之前的测试结果,甚至是治疗前的测试结果,与当前测试结果进行对比,进而确定患者的手臂功能是否提升。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目标输出方式输出对应用户的手臂平衡协调能力的测试结果,目标输出方式包括语音播报、通过显示屏显示的方式。
例如,用户可以预先在设备中设定输出测试结果的输出方式,或在测试结果确定后选择的输出方式输出测试结果,当测试结果被确定后,设备便会基于用户选定的输出方式输出测试结果,提高用户的使用灵活性,适配用户在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
为了更好地阐述本实施例的平整测试方法及其测试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利用上文所述的平衡测试装置对手功能障碍患者和手功能正常的健康志愿者分别进行效果评估:
1.患者信息
表格1患者一般情况
Figure BDA0003141077300000121
Figure BDA0003141077300000131
2.准备测试:患者处于坐位或站立位,分别用患者健侧手和志愿者同侧手握紧装置的手柄,使得测试平台平面保持水平,然后将测试小球放置在平台正中间,并开始计时。
如果小球迅速从平台掉下(保持时间小于2秒),记为本次测试失败;如果小球保持时间大于2秒,记为本次测试成功,并持续计时,直至小球掉落或患者无法维持平台的平稳终止计时,记录本次测试完整持续时间t;
3.重复上述步骤2,志愿者和患者都分别重复测试5次;
4.分别计算志愿者和患者的成功率P和平均维持时间T。
所述计算方法为:P=有效次数/总测试次数×100%;
T=有效完成次数的总时间t之和/有效次数。
5.测试结果如下:
表格2
Figure BDA0003141077300000132
实施例一的结果说明该平衡测试方法能够简单有效评估病情轻重,特别对于外在症状不明显的患者,能够尽早发现其是否存在手功能障碍,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干预和治疗。
实施例二:偏侧忽略和注意力不足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评估具体方法如下:
1.患者入组时健侧上肢肌力正常,能够举起健侧手并操作平衡检测装置,检测方法同实施例一。
2.由于在测试过程中发现,上述患者尽管能够握紧测试装置的手柄并开始测试,但均无法正常完成测试,即有效时长较短,后续检查发现上述患者均存在部分视觉障碍和注意力的问题,例如:偏侧忽略、注意力不良、视跟踪及视知觉不良。
5.测试结果如下
表格3
成功率P(100%) 平均维持时间T(秒)
患者1 0 0
患者2 40 2.87
患者3 20 3
实施例二的测试结果说明该测试方法对于外在症状不明显的患者,能够尽早发现其是否存在手功能障碍以及其它功能障碍,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干预和治疗。
实施例三:患者的健侧手和患侧手的评估结果
测试方法同实施例一,分别测试患者的健侧手和患侧手的评估结果,各测试5次;
测试结果
表4
Figure BDA0003141077300000141
实施例三的测试结果说明该测试方法能够测试出患者健侧手和患侧手的功能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为患者进一步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功能状态判断的依据。
实施例四:治疗前后患者的评估结果
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每天利用平衡测试装置进行训练,每次2分钟,每天锻炼5次对照组不使用平衡测试装置进行训练,其余甘疗方式与治疗组相同;
干预一周后,分别对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评估。
具体测试方法同实施例一,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测试5次;
测试结果见表5,5名患者治疗前后的维持平衡时间见附图5所示
表格5
Figure BDA0003141077300000151
实施例四的测试结果说明通过该测试装置的锻炼,能够有效的辅助改善患者的手臂及手功能,特别是对于严重的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其改善效果表现得更为显著。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平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试平台;
手持部,其设置在所述测试平台的底部或外缘处,用于使用户能够通过所述手持部而手持所述测试平台;
测试件,其为球体,所述测试件位于所述测试平台上,并能够相对所述测试平台滚动;
感测组件,其至少设置在所述测试平台上,以用于感测包括所述测试件是否脱离所述测试平台,以及在测试过程中所述测试件位于所述测试平台上的时长,所述感测组件与数据处理终端相连,以使所述数据处理终端能够获得感测数据,并基于所述感测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的手臂平衡协调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测试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数据处理终端相连的无线或有线通信器,其设置在所述测试平台上,并与所述感测组件相连,以将所述感测组件感测的数据传输至所述数据处理终端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终端包括数据输出设备,所述数据处理终端基于获得的感测数据及预设标准判断所述用户的手臂平衡协调能力,并通过所述数据输出设备输出测试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组件包括用于感测所述测试件是否脱离所述测试平台的重力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测试件上用于感测所述测试件是否脱离所述测试平台的重力加速度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平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组件还包括用于感测在测试过程中所述测试件位于所述测试平台上的时长的计时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柄上的用于感测用户手温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用户抓握力的压力传感器、用于感测用户在测试过程中上肢是否出现颤抖的振动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数据处理终端基于获得的感测信息确定用户在测试过程中对上肢进行控制时表现出的难易程度,以基于所述难易程度确定所述用户的手臂平衡协调能力。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测试平台或测试件上的用于感测所述测试平台、测试件的运动角速度的角速度传感器、运动速度的速度传感器、运动方向的方向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数据处理终端基于获得的感测信息确定用户在测试过程中对上肢进行控制时表现出的难易程度,以基于所述难易程度确定所述用户的手臂平衡协调能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件通过连接线与所述手持部相连。
CN202121476466.0U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平衡测试装置 Active CN2151286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76466.0U CN215128665U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平衡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76466.0U CN215128665U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平衡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28665U true CN215128665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81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76466.0U Active CN215128665U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平衡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286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232899A1 (zh) 体能和肌肉能力的综合评估系统及方法
AU202220239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patient rehabilition
CN204233131U (zh) 一种用于平衡能力训练及测试的康复设备
CN108968965A (zh) 便携式人体平衡评测训练系统
TWI619474B (zh) 測量體重與平衡指數的組合裝置
CN109480856A (zh) 基于多站姿的人体静态平衡能力测评系统及方法
CN112446162B (zh) 一种基于姿态识别的椎间盘应力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9528201A (zh) 一种平衡能力检测方法
Kwon et al. Relation between functional ability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of children with juvenile rheumatoid arthritis
Stien et al. Effects of two vs. four weekly campus board training sessions on bouldering performance and climbing-specific tests in advanced and elite climbers
US1135502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stimating a demand or an attentional cost associated with the execution of a task or attention sharing strategies developed by an individual
CN215128665U (zh) 一种平衡测试装置
Howell et al. Reliability and minimal detectable change for a smartphone-based motor-cognitive assessment: implications for concussion management
JP2002224072A (ja) 筋疲労評価装置、筋疲労評価方法並びに当該方法を実行する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並びに当該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
CN113520316B (zh) 一种平衡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12472073B (zh) 一种智能腰带
CN107242877B (zh) 一种情绪稳定性感统训练的测评系统及其测评方法
CN106388830B (zh) 基于Wii Balance board的平衡性检测方法
Guru et al. Isometric endurance of neck muscles and muscles for scapular positioning in individuals with and without postural neck pain
Homann et al. Influence of age, gender, education and dexterity on upper limb motor performance in Parkinsonian patients and healthy controls
KR20160121460A (ko) 피트니스 모니터링 시스템
Martínez-Martí et al. Acute effects of muscular fatigue on vertical jump performance in acrobatic gymnasts, evaluated by instrumented insoles: a pilot study
Yang et al. Evaluation of standing balance of the elderly with different balance abilities by using Kinect and Wii balance board
RASHID et al. Investigator’s Brochure for the Gait&Balance App
CN117398100B (zh) 下肢力量测试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