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09314U - 一种微量流体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量流体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109314U CN215109314U CN202121203752.XU CN202121203752U CN215109314U CN 215109314 U CN215109314 U CN 215109314U CN 202121203752 U CN202121203752 U CN 202121203752U CN 215109314 U CN215109314 U CN 21510931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edge
- lower shell
- buckling piece
- face
- not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包括上壳、第一卡扣件、下壳、第一扣合件、本体、第二卡扣件、第二扣合件,以及流体转移机构;第一卡扣件设于上壳上,第一扣合件设于下壳上,上壳通过第一卡扣件和第一扣合件配合与下壳可拆卸连接,上壳和下壳之间围合形成容置空间;本体容置于容置空间内,本体内设有多个用于存储流体样品的存储腔室;第二卡扣件设于本体上,第二扣合件设于下壳上,本体通过第二卡扣件和第二扣合件的配合与下壳可拆卸连接;流体转移机构用于将流体样品在多个存储腔室之间转移。其中,上壳和下壳对接并围成容置空间,本体分别被上壳和下壳保护,由此提高了防护性能,微量流体处理装置不易受外界影响而出现精度不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保护壳。
背景技术
微量流体处理装置用于控制微量流体的流动并对微量流体进行化学、光学、电子、机械、热或声学等方面处理。
如申请号为CN202011128352.7公开的微量流体控制机构中,微量流体控制机构缺乏防护,直接暴露在外,容易对微量流体控制机构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微量流体控制机构的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护性能高的微量流体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量流体处理装置,包括上壳、第一卡扣件、下壳、第一扣合件、本体、第二卡扣件、第二扣合件,以及流体转移机构;第一卡扣件设于所述上壳上,第一扣合件设于下壳上,所述上壳通过所述第一卡扣件和所述第一扣合件配合与所述下壳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之间围合形成容置空间;本体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本体内设有多个用于存储流体样品的存储腔室;第二卡扣件设于本体上,第二扣合件设于下壳上,所述本体通过所述第二卡扣件和所述第二扣合件的配合与所述下壳可拆卸连接;流体转移机构用于将所述流体样品在多个所述存储腔室之间转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扣件包括通过弹性件连接于所述上壳的第一楔形块;所述第一扣合件包括开设在所述下壳侧壁上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一楔形块卡设于所述第一缺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缺口至少与所述第一缺口的其中一侧侧壁形成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具有第一端面,所述下壳具有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贴合;所述微量流体处理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端面上的突起和设于所述第二端面上的凹陷;所述突起卡入至所述凹陷内,所述突起的端面抵接所述凹陷的底壁,所述突起的侧面贴合于所述凹陷的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突起和所述凹陷分别呈环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楔形块连接在所述突起上,所述凹陷的底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缺口连通并供所述第一楔形块通过的矩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楔形块和所述第一缺口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楔形块和第一缺口一一对应,多个所述第一楔形块卡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扣件包括通过弹性件连接在设于所述本体上的第二楔形块;所述第二扣合件包括开设在所述下壳侧壁上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二楔形块卡设于所述第二缺口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本体底面上的卡接块、设于所述下壳的底壁上的第一定位块,以及设于所述下壳的底壁上的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和所述第二定位块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块和所述第二定位块之间形成供所述卡接块卡入的定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楔形块和所述第二缺口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楔形块和第二缺口一一对应,多个所述第二楔形块卡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二缺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微量流体处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壳呈半包围结构,下壳呈半包围结构,上壳和下壳的可拆卸连接使得上壳和下壳对接并围成容置空间,处于容置空间内的本体分别被上壳和下壳保护,由此提高了微量流体处理装置的防护性能,微量流体处理装置不易受外界影响而出现精度不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量流体处理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量流体处理装置的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量流体处理装置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量流体处理装置的图3中的B-B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量流体处理装置的图4中的C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量流体处理装置的图4中的D处放大图。
图中,1、本体;11、第二卡扣件;12、卡接块;13、存储腔室;2、上壳;21、第一卡扣件;22、第一端面;23、突起;3、下壳;31、第一扣合件;32、第二扣合件;33、第二端面;34、凹陷;35、矩形槽;36、第一定位块;37、第二定位块;38、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微量流体处理装置,包括上壳2、第一卡扣件21、下壳3、第一扣合件31、本体1、第二卡扣件11、第二扣合件32,以及流体转移机构;第一卡扣件21设于所述上壳2上,第一扣合件31设于下壳3上,所述上壳2通过所述第一卡扣件21和所述第一扣合件31配合与所述下壳3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壳2和所述下壳3之间围合形成容置空间;本体1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本体1内设有多个用于存储流体样品的存储腔室13;第二卡扣件11设于本体1上,第二扣合件32设于下壳3上,所述本体1通过所述第二卡扣件11和所述第二扣合件32的配合与所述下壳3可拆卸连接;流体转移机构用于将所述流体样品在多个所述存储腔室13之间转移。
本实施例中,上壳2呈半包围结构,下壳3呈半包围结构,上壳2和下壳3的可拆卸连接使得上壳2和下壳3对接并围成容置空间,处于容置空间内的本体1分别被上壳2和下壳3保护,由此提高了微量流体处理装置的防护性能,微量流体处理装置不易受外界影响而出现精度不准。
其中,下壳3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容置空间连通并用于供磁体穿过的连通孔,磁体通过连通孔以在容置空间内形成磁场。
其中,下壳3的侧壁上还设有用于与固定装置适配的安装块,微量流体处理装置通过安装块安装固定在固定装置上。
其中,本体1包括第一座体和与第一座体连接的第二座体,流体转移机构设于第二座体上,多个存储腔室13分别形成于第一座体内。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进行改进,请参阅图1至图6。
所述第一卡扣件21包括通过弹性件连接于所述上壳2的第一楔形块;所述第一扣合件31包括开设在所述下壳3侧壁上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一楔形块卡设于所述第一缺口内。
本实施例中,在上壳2和下壳3连接的过程中,上壳2和下壳3相互靠近,在下壳3的侧壁作用下,第一楔形块和上壳2之间的弹性件发生形变,直至第一楔形块移动至第一缺口的位置上,此时第一楔形块在第一楔形块和上壳2之间的弹性件作用下卡入至第一缺口内。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上壳2和下壳3的连接方式,连接操作简单,能够迅速将上壳2和下壳3对接,以保护本体1。
优选地,第一缺口连通至下壳3的外壁上。由此,在拆卸上壳2和下壳3时,通过第一缺口向第一楔形块施加作用力使第一楔形块和上壳2之间的弹性件再次发生形变,从而允许上壳2和下壳3相互远离,直至上壳2完全脱离下壳3,第一楔形块和上壳2之间的弹性件恢复形变带动第一楔形块复位。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2进行改进,请参阅图1至图6。
所述第一缺口至少与所述第一缺口的其中一侧侧壁形成间隙。
由此,第一楔形块在第一缺口内的位置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避免上壳2和下壳3对接存在误差时,第一楔形块难以卡入第一缺口的问题出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3进行改进,请参阅图1至图6。为便于对接上壳2和下壳3,设置本实施例。
所述上壳2具有第一端面22,所述下壳3具有第二端面33,所述第一端面22和所述第二端面33贴合;所述微量流体处理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端面22上的突起23和设于所述第二端面33上的凹陷34;所述突起23卡入至所述凹陷34内,所述突起23的端面抵接所述凹陷34的底壁,所述突起23的侧面贴合于所述凹陷34的侧壁。
在上壳2和下壳3相互靠近的过程中,突起23和凹陷34起定位作用,使得上壳2和下壳3对接便捷,且对接后的相对位置确定。
优选地,所述突起23和所述凹陷34分别呈环形结构。更进一步地,凹陷34开设在下壳3的侧壁上。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突起23和凹陷34的数量分别为多个,多个突起23绕环形的第一端面22间隔设置,多个凹陷34绕环形的第二端面33间隔设置,多个突起23卡入至对应的凹陷34内。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4进行改进,请参阅图1至图6。
所述第一楔形块连接在所述突起23上,所述凹陷34的底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缺口连通并供所述第一楔形块通过的矩形槽35。
上壳2和下壳3相互靠近时,第一楔形块通过矩形槽35后卡入至第一缺口内。
更进一步地,矩形槽35的宽度与第一缺口的宽度相同。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2进行改进,请参阅图1至图6。
所述第一楔形块和所述第一缺口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楔形块和第一缺口一一对应,多个所述第一楔形块卡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缺口,以提高上壳2和下壳3的连接强度。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进行改进,请参阅图1至图6。
所述第二卡扣件11包括通过弹性件连接在设于所述本体1上的第二楔形块;所述第二扣合件32包括开设在所述下壳3侧壁上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二楔形块卡设于所述第二缺口内。
本实施例中,在连接上壳2和下壳3之前,先将下壳3和本体1连接。下壳3和本体1连接时,本体1嵌入下壳3内,并向下壳3的底壁移动;在下壳3侧壁的作用下,第二楔形块和本体1之间的弹性件发生形变,直至第二楔形块移动至第二缺口的位置上,此时第二楔形块在第二楔形块和本体1之间的弹性件作用下卡入至第二缺口内。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本体1和下壳3之间的连接方式,连接操作简单,能够迅速将本体1和下壳3对接,以便于连接上壳2。
优选地,第二缺口连通至下壳3的外壁上。由此,在拆卸本体1和下壳3时,通过第二缺口向第二楔形块施加作用力使第二楔形块和本体1之间的弹性件再次发生形变,从而允许本体1和下壳3相互远离,直至本体1完全脱离下壳3,第二楔形块和本体1之间的弹性件恢复形变带动第二楔形块复位。
实施例8: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7进行改进,请参阅图1至图6。
还包括设于所述本体1底面上的卡接块12、设于所述下壳3的底壁上的第一定位块36,以及设于所述下壳3的底壁上的第二定位块37;所述第一定位块36和所述第二定位块37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块36和所述第二定位块37之间形成供所述卡接块12卡入的定位槽38。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卡接块12、第一定位块36以及第二定位块37,使得第一定位块36和第二定位块37之间形成供卡接块12卡入的定位槽38,从而使得本体1和下壳3对接时,位置确定。
优选地,卡接块12、第一定位块36以及第二定位块37的数量分别为多个,多个卡接块12、第一定位块36以及第二定位块37一一对应,对应的第一定位块36和第二定位块37之间形成定位槽38,各卡接块12卡入至对应的第一定位块36和第二定位块37之间形成的定位槽38。
实施例9: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7进行改进,请参阅图1至图6。
所述第二楔形块和所述第二缺口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楔形块和第二缺口一一对应,多个所述第二楔形块卡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二缺口,以提高本体1和下壳3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微量流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壳;
第一卡扣件,设于所述上壳上;
下壳;
第一扣合件,设于所述下壳上;所述上壳通过所述第一卡扣件和所述第一扣合件配合与所述下壳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之间围合形成容置空间;
本体,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本体内设有多个用于存储流体样品的存储腔室;
第二卡扣件,设于所述本体上;
第二扣合件,设于所述下壳上;所述本体通过所述第二卡扣件和所述第二扣合件的配合与所述下壳可拆卸连接;以及
流体转移机构,用于将所述流体样品在多个所述存储腔室之间转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流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件包括通过弹性件连接于所述上壳的第一楔形块;
所述第一扣合件包括开设在所述下壳侧壁上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一楔形块卡设于所述第一缺口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量流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至少与所述第一缺口的其中一侧侧壁形成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量流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具有第一端面,所述下壳具有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贴合;
所述微量流体处理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端面上的突起和设于所述第二端面上的凹陷;
所述突起卡入至所述凹陷内,所述突起的端面抵接所述凹陷的底壁,所述突起的侧面贴合于所述凹陷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量流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和所述凹陷分别呈环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量流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楔形块连接在所述突起上,所述凹陷的底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缺口连通并供所述第一楔形块通过的矩形槽。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量流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楔形块和所述第一缺口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楔形块和第一缺口一一对应,多个所述第一楔形块卡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缺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流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扣件包括通过弹性件连接在设于所述本体上的第二楔形块;
所述第二扣合件包括开设在所述下壳侧壁上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二楔形块卡设于所述第二缺口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量流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本体底面上的卡接块、设于所述下壳的底壁上的第一定位块,以及设于所述下壳的底壁上的第二定位块;
所述第一定位块和所述第二定位块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块和所述第二定位块之间形成供所述卡接块卡入的定位槽。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量流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楔形块和所述第二缺口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楔形块和第二缺口一一对应,多个所述第二楔形块卡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二缺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203752.XU CN215109314U (zh) | 2021-05-31 | 2021-05-31 | 一种微量流体处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203752.XU CN215109314U (zh) | 2021-05-31 | 2021-05-31 | 一种微量流体处理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109314U true CN215109314U (zh) | 2021-12-10 |
Family
ID=79302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203752.XU Active CN215109314U (zh) | 2021-05-31 | 2021-05-31 | 一种微量流体处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109314U (zh) |
-
2021
- 2021-05-31 CN CN202121203752.XU patent/CN21510931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473724B (zh) | 墨水匣 | |
TW580442B (en) | Ink cartridge | |
EP2949471A2 (en) | Liquid storage unit,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removing bubbles from liquid storage unit | |
EP3344462B1 (en) | Replaceable cartridge with lid manifold | |
US7438401B2 (en) |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 cartridge | |
JPS60137661A (ja) | 液体貯留装置 | |
TW201231301A (en) | Cartridge | |
NZ536956A (en) |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 cartridge | |
JP2009536729A (ja) | マイクロ流体デバイスのためのモジュール式取付けおよび結合または相互結合システム | |
JP4737669B2 (ja) | 超音波流量計 | |
US11313365B2 (en) | Reciprocating pump designed for preventing valves from being assembled erroneously | |
CN215109314U (zh) | 一种微量流体处理装置 | |
EP2576227B1 (en) | Fluid supply device, septum usable with fluid supply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 |
CN113236521A (zh) | 一种微量流体处理装置 | |
US20150343774A1 (en) | Liquid ejecting head and fabricating method for liquid ejecting head | |
CN211416655U (zh) | 用于打印设备的墨盒 | |
CN211117086U (zh) | 一种浮动垫圈组件 | |
JP2007090628A (ja) | シール構造 | |
JPH0664185A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
EP1859944A1 (en) | Ink cartridge assembled from body and channel-module | |
EP2098832A2 (en) | Thermal flow rate sensor | |
CN218118223U (zh) | 浮动连接装置 | |
CN213987277U (zh) | 质量流量控制器及其流体通道组件 | |
CN221250247U (zh) | 墨袋 | |
CN217671780U (zh) | 一种墨盒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