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07090U - 一种方便楼宇加高智能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方便楼宇加高智能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07090U
CN215107090U CN202120675993.8U CN202120675993U CN215107090U CN 215107090 U CN215107090 U CN 215107090U CN 202120675993 U CN202120675993 U CN 202120675993U CN 215107090 U CN215107090 U CN 2151070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upporting
fixing
building
height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7599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鑫涵
黄邦峰
黄燕珠
李坤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atai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atai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atai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atai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7599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070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070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0709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楼宇加高智能架,包括支撑平台和底座,所述支撑平台与底座之间设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用于支撑平台的升降,所述支撑装置由驱动装置进行驱动;所述底座上设有移动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移装置能用于底座的移动,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对底座的固定;本装置通过移动装置对底座进行移动,便于工作人员对装置整体的移动,当装置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时,通过固定装置对其进行固定,提高了装置静止时的稳定性能,在对装置固定完毕时,工作人员站在支撑平台的表面进行工作,当需要提高支撑平台时,通过驱动装置带动支撑装置对其进行提升,进而实现了支撑平台的上升功能,能够随着楼宇的增高而增高,实用性较强。

Description

一种方便楼宇加高智能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方便楼宇加高智能架。
背景技术
楼宇,即楼房、大厦,“楼”字在古汉语中表示设在高处的建筑,“宇”字在古汉语中也有房屋、屋檐的意思,从字面意思来讲,楼宇指高大的房屋建筑,在楼宇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支撑装置。
在楼宇建筑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一般都是站在支撑装置的表面进行工作,但是随着楼宇高度的增高,支撑装置也要随之增高,但是目前的支撑装置功能比较单一,只具备固定的高度,不能随着楼宇的增高而增高,进而给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楼宇加高智能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便楼宇加高智能架,包括支撑平台和底座,所述支撑平台与底座之间设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用于支撑平台的升降,所述支撑装置由驱动装置进行驱动;所述底座上设有移动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移装置能用于底座的移动,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对底座的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两个相对分布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滑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支柱转动连接,所述支柱与支撑平台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由驱动装置进行驱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丝杠,所述滑块的内部设有啮合槽,所述丝杠的贯穿啮合槽并与其相互配合,其中两个所述滑块内部的啮合槽的螺纹方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滑槽,所述滑块的底部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滑槽的内部并与其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柱的内部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支柱之间设有空心管,所述空心管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支撑平台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位于空心管的内部并通过第一弹簧与其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滚轮,所述滚轮的数量为四个且位于底座的四个拐角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装置为四个且分别位于底座底部的四个侧面,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固定板位于凹槽的内部并通过第二弹簧与其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正上方设有螺栓,底座的内部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栓贯穿螺纹孔并与其相互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移动装置对底座进行移动,便于工作人员对装置整体的移动,当装置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时,通过固定装置对其进行固定,提高了装置静止时的稳定性能,在对装置固定完毕时,工作人员站在支撑平台的表面进行工作,当需要提高支撑平台时,通过驱动装置带动支撑装置对其进行提升,进而实现了支撑平台的上升功能,能够随着楼宇的增高而增高,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方便楼宇加高智能架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2为一种方便楼宇加高智能架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一种方便楼宇加高智能架凸起连接示意图。
图中:1-支柱、2-支撑杆、3-支撑平台、4-第一弹簧、5-空心管、6-底座、7-滑块、8-滑槽、9-连杆、10-电机、11-螺栓、12-第二弹簧、13-凹槽、14-固定板、15-凸起、16-丝杠、17-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一种方便楼宇加高智能架,包括支撑平台3和底座6,所述支撑平台3与底座6之间设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用于支撑平台3的升降,所述支撑装置由驱动装置进行驱动;所述底座6上设有移动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移装置能用于底座6的移动,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对底座6的固定。
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移动装置对底座6进行移动,便于工作人员对装置整体的移动,当装置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时,通过固定装置对其进行固定,提高了装置静止时的稳定性能,在对装置固定完毕时,工作人员站在支撑平台3的表面进行工作,当需要提高支撑平台3时,通过驱动装置带动支撑装置对其进行提升,进而实现了支撑平台3的上升功能,能够随着楼宇的增高而增高,实用性较强。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两个相对分布的第一连杆9,所述第一连杆9的一端与滑块7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9的另一端与支柱1转动连接,所述支柱1与支撑平台3固定连接,所述滑块7由驱动装置进行驱动;通过驱动装置带动两个所述滑块7相互远离,滑块7通过连杆9带动支柱1向上运动,进而实现了支撑平台3上升的功能。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端设有丝杠16,所述滑块7的内部设有啮合槽,所述丝杠16的贯穿啮合槽并与其相互配合,其中两个所述滑块7内部的啮合槽的螺纹方向相反;通过电机10带动丝杠16转动,丝杠16通过与螺纹槽的相互配合带动滑块7相对运动,进而实现了滑块7的移动功能,稳定性能较强。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底座6的内部设有滑槽8,所述滑块7的底部设有凸起15,所述凸起15位于滑槽8的内部并与其滑动连接;滑槽8通过凸起15对滑块7起到了一个限位作用,进而提高了滑块7在滑动时的稳定性能。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支柱1的内部设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与支柱1之间设有空心管5,所述空心管5与底座6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2的一端与支撑平台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2的另一端位于空心管5的内部并通过第一弹簧4与其活动连接;通过第一弹簧4的设置对支撑杆2起到了一个支撑作用,进而对支撑平台3起到了一个支撑作用,提高了支撑平台3的稳定性能,其中空心管5设置在支撑杆2与支柱1之间,对空心管5具有限位作用,提高了支柱1在上升时的稳定性能。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滚轮17,所述滚轮17的数量为四个且位于底座6的四个拐角处;通过多个滚轮17的设置提高了装置在移动时的稳定性能。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固定装置为四个且分别位于底座6底部的四个侧面,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14,所述底座6的底部设有凹槽13,所述固定板14位于凹槽13的内部并通过第二弹簧12与其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14的正上方设有螺栓11,底座6的内部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栓11贯穿螺纹孔并与其相互配合;在对装置进行固定时,拧动螺栓11,螺栓11带动固定板14向下运动,当固定板14与地面相接触时继续拧动螺栓11,直到滚轮17与地面分离,此时即实现了对底座的固定作用,提高了装置在静止时的稳定性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方便楼宇加高智能架,包括支撑平台和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与底座之间设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用于支撑平台的升降,所述支撑装置由驱动装置进行驱动;所述底座上设有移动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移装置能用于底座的移动,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对底座的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楼宇加高智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两个相对分布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滑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支柱转动连接,所述支柱与支撑平台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由驱动装置进行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楼宇加高智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丝杠,所述滑块的内部设有啮合槽,所述丝杠的贯穿啮合槽并与其相互配合,其中两个所述滑块内部的啮合槽的螺纹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楼宇加高智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滑槽,所述滑块的底部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滑槽的内部并与其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所述2的一种方便楼宇加高智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的内部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支柱之间设有空心管,所述空心管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支撑平台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位于空心管的内部并通过第一弹簧与其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楼宇加高智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滚轮,所述滚轮的数量为四个且位于底座的四个拐角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楼宇加高智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为四个且分别位于底座底部的四个侧面,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固定板位于凹槽的内部并通过第二弹簧与其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正上方设有螺栓,底座的内部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栓贯穿螺纹孔并与其相互配合。
CN202120675993.8U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方便楼宇加高智能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1070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75993.8U CN215107090U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方便楼宇加高智能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75993.8U CN215107090U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方便楼宇加高智能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07090U true CN215107090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346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75993.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107090U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方便楼宇加高智能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070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238192A1 (zh) 一种机器人用可升降底座
CN211922311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钢结构支撑立柱
CN215107090U (zh) 一种方便楼宇加高智能架
CN214072715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展示牌
CN214575987U (zh) 一种建筑用钢结构支撑梁
CN215107106U (zh) 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房建施工架
CN214575496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脚手支架
CN213171283U (zh) 一种数控机床维修实验台
CN211949476U (zh)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安全平台
CN210088355U (zh) 一种可调节式过滤器支架
CN207719605U (zh) 一种户外防风防雨电力柜
CN113685062A (zh) 一种新型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及其建筑施工方法
CN219864003U (zh) 一种承插型盘扣式可伸缩三角架
CN213904663U (zh) 一种用于教学的会计学展示板
CN213742189U (zh) 一种蓄能电站用高空施工平台
CN218205569U (zh) 一种施工脚手架
CN112096037A (zh) 一种可安全定位施工的脚手架
CN215564985U (zh) 一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围栏
CN213837648U (zh) 一种升降调节式满堂脚手架
CN216616767U (zh) 一种房建工程异形结构用脚手架
CN221053129U (zh) 一种移动组件及建筑施工平台
CN216336445U (zh) 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多功能升降平台
CN215733250U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电缆分类支撑装置
CN217027974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装配式建筑用多功能升降架
CN215498839U (zh) 一种新能源发电用具有角度调节功能的光伏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