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06961U - 传统土建通风井防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传统土建通风井防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06961U
CN215106961U CN202120780221.0U CN202120780221U CN215106961U CN 215106961 U CN215106961 U CN 215106961U CN 202120780221 U CN202120780221 U CN 202120780221U CN 215106961 U CN215106961 U CN 2151069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n
proof
ventilating shaft
shaft
circum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8022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宗劲松
翟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hua Architecture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hua Architecture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hua Architecture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hua Architecture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8022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069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069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0696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统土建通风井防水结构。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风进的通风率和防水效果难以平衡的问题。它包括通风井,通风井上端设有通风井风帽,且通风井位于屋面上端周向设有防雨百叶装置,通风井风帽周向设有环形延伸部,且延伸部周向外壁至通风井风帽的距离大于300mm,防雨百叶装置底部周向设有通过定位组件固定,且定位组件上设有一端朝向通风井周向内侧倾斜延伸的折型挡水组件,折型挡水组件位于通风井周向内侧的一端与防雨百叶装置之间的距离大于130mm,且折型挡水组件位于通风井周向外侧的一端与设置在防雨百叶装置内的防雨百叶之间具有排水间隙。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风效果好且防水性能佳。

Description

传统土建通风井防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构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传统土建通风井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风害、水害等极端天气频发,为构筑良好的生活环境,防漏、防湿、防露、排水等成为建筑设计必须考虑的问题。为保护建筑内部空间以及需防水的外部空间免受雨水的侵入,在屋顶、墙壁、开口部位、建筑接地等处要求进行一系列的防水处理。其中,在建筑物的首层地面、立面和屋面存在着大量的窗井、通风井,这些部位一般连接调节气流的机房或其他公众场合,需通风防雨,一般会采用土建通风井加上防雨百叶来解决,防雨百叶由带集水沟的防雨叶片和带滴水框的侧框架组成,能够防止雨水进入室内,在防水的同时保证了通风的效果。但是,咋实际工程中,防雨百叶的通风率和防水效果是一对矛盾的结构,防水效果越好通风率越低。一般工程中要求通风率应大于60%,因此在极端天气下,例如大雨和狂风因素的叠加下,会有渗雨现象出现,防雨百叶并不能完全阻止雨水打进室内,容易导致区域墙体的水渍、霉变、地面局部积水等现象,甚至极端还会发生由于雨水进入电器发生短路故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传统土建通风井防水结构,平衡满足通风率的要求下,与传统做法相比有更好的防水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传统土建通风井防水结构,包括通风井,通风井上端设有通风井风帽,且通风井位于屋面上端周向设有防雨百叶装置,通风井风帽周向设有环形延伸部,且延伸部周向外壁至通风井风帽的距离大于300mm,防雨百叶装置底部周向设有通过定位组件固定,且定位组件上设有一端朝向通风井周向内侧倾斜延伸的折型挡水组件,折型挡水组件位于通风井周向内侧的一端与防雨百叶装置之间的距离大于130mm,且折型挡水组件位于通风井周向外侧的一端与设置在防雨百叶装置内的防雨百叶之间具有排水间隙。通过在通风井风帽周向设置直径大于300mm环形延伸部,可以有效减少斜风雨直接打落在防雨百叶装置承接面的范围,大大降低了渗雨风险,且通过在防雨百叶装置底部设置折型挡水组件,并留出排水间隙,可以使对底部渗入的雨水进行阻挡并通过排水间隙排除积水,在保持了原有通风率的情况下极大地提高了防雨性能,使用效果好。
在上述的传统土建通风井防水结构中,环形延伸部与通风井风帽上端面保持齐平,且环形延伸部与通风井风帽连为一体式结构。环形延伸部的增大了雨水降落时与防雨百叶装置表面的距离,减少了渗雨风险。
在上述的传统土建通风井防水结构中,防雨百叶装置上端通过上固定件固定,且上固定件嵌设在通风井内壁,且下端通过定位组件固定,折型挡水组件设置在定位组件上端面与防雨百叶装置之间,且端部延伸至防雨百叶装置外部并与设置在通风井周向的防水卡勾抵靠设置。防水卡勾与折型挡水组件的端部相互配合避免了排水时墙体产生渗水的情况。
在上述的传统土建通风井防水结构中,折型挡水组件包括水平连接部,水平连接部朝向通风井周向内侧的一端连接有呈倾斜向上设置的倾斜部,且倾斜部远离水平连接部的一端设有竖直挡雨部,水平连接部远离倾斜部的一端设有朝向下倾斜设置的导流部,且导流部端部抵靠在防水卡勾上端面。折型挡水组件的设置对对极端天气下进入的少量雨水做了第二道的拦截,使得能进入通风井的雨水微乎其微,防水效果好。
在上述的传统土建通风井防水结构中,定位组件包括下固定件,下固定件下端嵌设在通风井内,上端与防雨百叶装置连接,且水平连接部通过径向设置的定位螺钉固定在下固定件上端面。
在上述的传统土建通风井防水结构中,防雨百叶装置包括装配框体,装配框体周向内侧形成百叶装配腔,防雨百叶等距设置在百叶装配腔内。
在上述的传统土建通风井防水结构中,防雨百叶包括倾斜防雨叶片,倾斜防雨叶片两端分别连接有沿百叶装配腔内壁反向竖直延伸设置的支撑部。
在上述的传统土建通风井防水结构中,竖直挡雨部与防雨百叶装置内壁之间形成挡雨水槽,且挡雨水槽的宽度范围为300-400mm。大空间的挡雨水槽能够防止渗入的雨水喷溅,增强阻挡效果,同时避免通风井内壁渗水。
在上述的传统土建通风井防水结构中,折型挡水组件的厚度范围为1.2-1.5mm,且竖直挡雨部端部至防雨百叶装置底部的垂直高度范围为175-185mm。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改造所需成本低,加装便捷,不仅有效增强了防水性能,而且在保持了原有通风率的情况下,大大提高机房设备电路的安全性,减少地面积水、杜绝墙体水渍、霉变等情况的发生,经济成本的增量也非常有限,防水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配位置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
图3是图2的截面图;
图4是实用新型中的防雨百叶装置立面图。
图中,通风井1、通风井风帽11、防水卡勾12、防雨百叶装置2、防雨百叶21、倾斜防雨叶片211、支撑部212、上固定件22、装配框体23、百叶装配腔24、环形延伸部3、定位组件4、下固定件41、定位螺钉42、折型挡水组件5、水平连接部51、倾斜部52、竖直挡雨部53、导流部54、挡雨水槽55、排水间隙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本传统土建通风井防水结构,包括通风井1,通风井1上端设有通风井风帽11,且通风井1位于屋面上端周向设有防雨百叶装置2,通风井风帽11周向设有环形延伸部3,且延伸部周向外壁至通风井风帽11的距离大于300mm,防雨百叶装置2底部周向设有通过定位组件4固定,且定位组件4上设有一端朝向通风井1周向内侧倾斜延伸的折型挡水组件5,折型挡水组件5位于通风井1周向内侧的一端与防雨百叶装置2之间的距离大于130mm,且折型挡水组件5位于通风井1周向外侧的一端与设置在防雨百叶装置2内的防雨百叶21之间具有排水间隙6。首先通过增大通风井风帽11的尺寸,直接减小了防雨百叶装置2的雨水承接面;然后通过增加折型挡水组件5,对极端天气下进入的少量雨水做了第二道的拦截;提升原有防雨百叶21的位置预留排水间隙6,考虑了这些少量雨水的排出路径,使得能进入通风井的雨水微乎其微,在保持了原有通风率的情况下有效提高了防水效果。
其中,环形延伸部3与通风井风帽11上端面保持齐平,且环形延伸部3与通风井风帽11连为一体式结构。
可见地,防雨百叶装置2上端通过上固定件22固定,且上固定件22嵌设在通风井1内壁,且下端通过定位组件4固定,折型挡水组件5设置在定位组件4上端面与防雨百叶装置2之间,且端部延伸至防雨百叶装置2外部并与设置在通风井1周向的防水卡勾12抵靠设置。防水卡勾12的设置主要用于积水沿排水间隙6流出时渗入墙体。
进一步地,折型挡水组件5包括水平连接部51,水平连接部51朝向通风井1周向内侧的一端连接有呈倾斜向上设置的倾斜部52,且倾斜部52远离水平连接部51的一端设有竖直挡雨部53,水平连接部51远离倾斜部52的一端设有朝向下倾斜设置的导流部54,且导流部54端部抵靠在防水卡勾12上端面。这里的折型挡水组件5为铝合金板制成,且倾斜部52的设置能够使雨水快排出,避免产生堆积。
具体地,定位组件4包括下固定件41,下固定件41下端嵌设在通风井1内,上端与防雨百叶装置2连接,且水平连接部51通过径向设置的定位螺钉42固定在下固定件41上端面。
显然地,防雨百叶装置2包括装配框体23,装配框体23周向内侧形成百叶装配腔24,防雨百叶21等距设置在百叶装配腔24内。通过抬高位于底部的防雨百叶21,使下固定件41与位于底部的防雨百叶21之间形成排水间隙6,且排水间隙6的高度为20mm。
更进一步地,防雨百叶21包括倾斜防雨叶片211,倾斜防雨叶片211两端分别连接有沿百叶装配腔24内壁反向竖直延伸设置的支撑部212。
详细地,竖直挡雨部53与防雨百叶装置2内壁之间形成挡雨水槽55,且挡雨水槽55的宽度范围为300-400mm。这里挡雨水槽55的高度大于位于装配框体23底部的防雨百叶21上端面。
优选地,折型挡水组件5的厚度范围为1.2-1.5mm,且竖直挡雨部53端部至防雨百叶装置2底部的垂直高度范围为175-185mm。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原理在于:通过在通风井风帽11周向设置外凸大于300mm的环形延伸部3,增大通风井风帽11的直径,从而使有效减小斜风雨直接打落在防雨百叶21承接面的范围,然后通过抬高位于装配框体23底部的防雨百叶21,增加折型挡水组件5,并留出20mm高的排水间隙6,对极端天气下进入的少量雨水做了第二道的拦截,并使进入的少量雨水能够快速排出,在持了原有通风率的情况下,大大提高机房设备电路的安全性,减少地面积水、杜绝墙体水渍、霉变等情况的发生,经济成本的增量也非常有限,防水效果显而易见。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通风井1、通风井风帽11、防水卡勾12、防雨百叶装置2、防雨百叶21、倾斜防雨叶片211、支撑部212、上固定件22、装配框体23、百叶装配腔24、环形延伸部3、定位组件4、下固定件41、定位螺钉42、折型挡水组件5、水平连接部51、倾斜部52、竖直挡雨部53、导流部54、挡雨水槽55、排水间隙6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9)

1.一种传统土建通风井防水结构,包括通风井(1),所述的通风井(1)上端设有通风井风帽(11),且通风井(1)位于屋面上端周向设有防雨百叶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井风帽(11)周向设有环形延伸部(3),且延伸部周向外壁至通风井风帽(11)的距离大于300mm,所述的防雨百叶装置(2)底部周向设有通过定位组件(4)固定,且定位组件(4)上设有一端朝向通风井(1)周向内侧倾斜延伸的折型挡水组件(5),所述的折型挡水组件(5)位于通风井(1)周向内侧的一端与防雨百叶装置(2)之间的距离大于130mm,且折型挡水组件(5)位于通风井(1)周向外侧的一端与设置在防雨百叶装置(2)内的防雨百叶(21)之间具有排水间隙(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统土建通风井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延伸部(3)与通风井风帽(11)上端面保持齐平,且环形延伸部(3)与通风井风帽(11)连为一体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统土建通风井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雨百叶装置(2)上端通过上固定件(22)固定,且上固定件(22)嵌设在通风井(1)内壁,且下端通过定位组件(4)固定,所述的折型挡水组件(5)设置在定位组件(4)上端面与防雨百叶装置(2)之间,且端部延伸至防雨百叶装置(2)外部并与设置在通风井(1)周向的防水卡勾(12)抵靠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统土建通风井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型挡水组件(5)包括水平连接部(51),所述的水平连接部(51)朝向通风井(1)周向内侧的一端连接有呈倾斜向上设置的倾斜部(52),且倾斜部(52)远离水平连接部(51)的一端设有竖直挡雨部(53),所述的水平连接部(51)远离倾斜部(52)的一端设有朝向下倾斜设置的导流部(54),且导流部(54)端部抵靠在防水卡勾(12)上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统土建通风井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组件(4)包括下固定件(41),所述的下固定件(41)下端嵌设在通风井(1)内,上端与防雨百叶装置(2)连接,且水平连接部(51)通过径向设置的定位螺钉(42)固定在下固定件(41)上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统土建通风井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雨百叶装置(2)包括装配框体(23),所述的装配框体(23)周向内侧形成百叶装配腔(24),所述的防雨百叶(21)等距设置在百叶装配腔(24)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统土建通风井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雨百叶(21)包括倾斜防雨叶片(211),所述的倾斜防雨叶片(211)两端分别连接有沿百叶装配腔(24)内壁反向竖直延伸设置的支撑部(212)。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统土建通风井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直挡雨部(53)与防雨百叶装置(2)内壁之间形成挡雨水槽(55),且挡雨水槽(55)的宽度范围为300-40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统土建通风井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型挡水组件(5)的厚度范围为1.2-1.5mm,且竖直挡雨部(53)端部至防雨百叶装置(2)底部的垂直高度范围为175-185mm。
CN202120780221.0U 2021-04-16 2021-04-16 传统土建通风井防水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1069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80221.0U CN215106961U (zh) 2021-04-16 2021-04-16 传统土建通风井防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80221.0U CN215106961U (zh) 2021-04-16 2021-04-16 传统土建通风井防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06961U true CN215106961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266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8022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106961U (zh) 2021-04-16 2021-04-16 传统土建通风井防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069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7975A (zh) * 2022-04-12 2022-05-10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隐蔽式地下工程通风井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7975A (zh) * 2022-04-12 2022-05-10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隐蔽式地下工程通风井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106961U (zh) 传统土建通风井防水结构
CN201276799Y (zh) 百叶窗式防雨通风天窗
CN214402470U (zh) 一种屋面天窗结构及建筑
CN216557595U (zh) 一种升降式风口结构
CN206592043U (zh) 一种排水效果好的幕墙窗
CN209817865U (zh) 门窗排水结构
CN214664522U (zh) 一种用于管道排气的防雨帽
CN208363919U (zh) 铝合金窗台披水板
CN217814090U (zh) 一种防雨型屋顶风机
CN217217145U (zh) 一种户外柜防水结构
CN210598017U (zh) 敞口低风井结构
CN214498852U (zh) 一种住宅建筑外立面防排水结构
CN205421748U (zh) 一种防溢流效果好的带插接式排水管的屋面板
CN217480501U (zh) 通风防雨窗和建筑墙体
CN216340514U (zh) 一种隔热型铝合金天窗
CN212985061U (zh) 一体式内置外窗台披水件
CN210917992U (zh) 一种用于百叶遮阳篷的防水结构
CN214941149U (zh) 一种建筑外墙防渗漏一体化结构
CN218599924U (zh) 排烟通风装置
CN215369580U (zh) 窗边防水结构
CN219246930U (zh) 一种户外用防雨水侵入的天线罩
CN211038308U (zh) 一种防渗透铝合金窗框架结构
CN211666534U (zh) 隐形排水平开窗
CN218029962U (zh) 一种外置明排水盖
CN219451957U (zh) 内倒平移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