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03060U - 一种用于气化炉的木煤气油气分离及冷却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气化炉的木煤气油气分离及冷却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03060U
CN215103060U CN202121463344.8U CN202121463344U CN215103060U CN 215103060 U CN215103060 U CN 215103060U CN 202121463344 U CN202121463344 U CN 202121463344U CN 215103060 U CN215103060 U CN 2151030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er
spray
gasification furnace
cooling
condens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6334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立君
曾胜
曾燕楼
曾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Yong'an Chuang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Yong'an Chuang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Yong'an Chuang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Yong'an Chuang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6334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030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030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030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Industrial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化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气化炉的木煤气油气分离及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气化炉一侧的喷淋塔和冷凝塔,喷淋塔内设有第一道喷淋组件,冷凝塔内设有第二道喷淋组件和冷凝器,冷凝器与冷却装置相连接,冷却装置设于冷凝塔外,气化炉头部通过头部进气管道与喷淋塔相通,气化炉尾部通过尾部进气管道与喷淋塔相通,喷淋塔通过通气管道与冷凝塔相通,冷凝塔上还设有出气管道,喷淋塔和冷凝塔底部还均通过油液管道与收集池相通。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新颖、实用可靠,通过对高温木煤气进行清洗去油、降尘、降温处理以很好的实现油气分离及冷却,便于回收且安全利用,有效避免造成生物质能源的浪费,更加节能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气化炉的木煤气油气分离及冷却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化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气化炉的木煤气油气分离及冷却机构。
背景技术
木炭是木材或木质原料经过不完全燃烧,或者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热解,所残留的深褐色或黑色多孔固体物,木炭市场需求量非常大,被广泛地用作工业冶金还原剂和燃料,在水质净化、污染物吸附、导电和电磁屏蔽等领域也发挥着重大作用,木炭在其碳化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也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副产物包括木焦油、木醋液、木煤气,木焦油在兽药中是一种有用的产品,还可以作为防腐剂、木材保存剂和填隙材料,木醋液的组成极其复杂,其主要成分为水、醋酸、甲醇和丙酮等,主要用作防治病虫害、农作物叶面喷施、改良土壤、人体保健等,木煤气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氢气和甲烷等,可替代液化气民用可再生清洁能源。
现有炭化设备普遍利用燃烧器在外部加热旋转炉,生物质原料在旋转炉中经过高温无氧裂解炭化,由于生物质材料在炭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木煤气等各种高温烟气,此时的木煤气等高温烟气温度较高,相对不清洁,难以安全的进行利用,且高温烟气含有大量的生物质热能,如果直接排放至空气中,不仅会对大气造成污染,还造成了生物质能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整体结构新颖、实用可靠,通过对高温木煤气进行清洗去油、降尘、降温处理以很好的实现油气分离及冷却,便于回收且安全利用,有效避免造成生物质能源的浪费,更加节能环保的一种用于气化炉的木煤气油气分离及冷却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气化炉的木煤气油气分离及冷却机构,包括设于气化炉一侧的喷淋塔和至少一个冷凝塔,喷淋塔内设有第一道喷淋组件,冷凝塔内设有第二道喷淋组件和冷凝器,冷凝器与冷却装置相连接,冷却装置设于冷凝塔外,气化炉头部通过头部进气管道与喷淋塔相通,气化炉尾部通过尾部进气管道与喷淋塔相通,喷淋塔通过通气管道与冷凝塔相通,冷凝塔上还固定连接有出气管道,喷淋塔和冷凝塔底部还均通过油液管道与收集池相通。
进一步的,冷凝塔的数量为2个。
进一步的,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塔、清水池和至少一个循环水泵,冷凝器的出水口通过第一输水管道与冷却塔的热水入口相连接,冷却塔的冷却水出口通过第二输水管道与清水池相连接,清水池通过第三输水管道与循环水泵的进水端相连接,循环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第四输水管道与冷凝器的进水口相连接。
进一步的,循环水泵的数量为2-4个。
进一步的,第一道喷淋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喷淋管,第一喷淋管固定安装于喷淋塔内,第一喷淋管上安装有多个第一喷淋嘴。
进一步的,第二道喷淋组件包括多个第二喷淋管,第二喷淋管固定安装于冷凝塔内,第二喷淋管上安装有多个第二喷淋嘴。
进一步的,冷凝塔内固定设有隔板并将冷凝塔内腔分隔成相互独立的喷淋腔和冷凝腔,第二道喷淋组件设于喷淋腔内,冷凝器设于冷凝腔内,冷凝塔外固定安装有风机,喷淋腔与风机的进风口相通,风机的出风口与冷凝腔相通,冷凝塔底部的油液管道与喷淋腔相通,冷凝塔上的出气管道与冷凝腔相通。
进一步的,冷凝塔上端设有与冷凝腔相通的检修孔,检修孔处安装有检修盖。
进一步的,尾部进气管道与气化炉之间还设有旋风筒除尘器,气化炉通过过渡进气管道与旋风筒除尘器的进口端相连接,旋风筒除尘器的出口端与尾部进气管道相连接。
进一步的,头部进气管道和尾部进气管道均固定连接于喷淋塔底部,通气管道固定连接于喷淋塔顶部。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气化炉的木煤气油气分离及冷却机构整体结构新颖、实用可靠,通过第一道喷淋组件的设置,可在喷淋塔内对木煤气起到第一道的喷淋清洗,能洗去木煤气中的油,并起到一定的降尘及降温效果,通过第二道喷淋组件的设置,可在冷凝塔内对木煤气起到第二道的喷淋清洗,从而进一步洗去木煤气中的油,并进一步对木煤气进行降尘及降温效果,从而很好的实现木煤气的油气分离,同时可很好的确保木煤气的清洁,以便后续顺利使用;通过油液管道的设置,可及时将喷淋塔及冷凝塔内从木煤气上洗下的含油液的水及时输送至收集池内进行收集,便于后续进行提炼精制并得到木醋液;此外,通过冷凝器的设置,可进一步实现对木煤气的降温冷却效果,从而保证后续对木煤气的安全使用;通过出气管道的设置,出气管道可与外部相应的燃烧设备进行连接,以便直接对清洁的木煤气进行利用,或者对煤气发电机组、供热锅炉等设备进行供气,又或者可以进入气柜进行贮存,以便后续作为可燃气体使用;通过对高温木煤气进行清洗去油、降尘、降温处理以很好的实现油气分离及冷却,从而便于进行回收且安全利用,有效避免造成生物质能源的浪费,整个过程节能、环保,可很好实现零排放,无污染,具有很好的高附加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气化炉的木煤气油气分离及冷却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喷淋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冷凝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化炉;2-喷淋塔;3-冷凝塔;31-隔板;32-喷淋腔;33-冷凝腔;34-检修盖;41-第一道喷淋组件;411-第一喷淋管;412-第一喷淋嘴;42-第二道喷淋组件;421-第二喷淋管;422-第二喷淋嘴;5-冷凝器;61-冷却塔;62-清水池;63-循环水泵;64-第一输水管道;65-第二输水管道;66-第三输水管道;67-第四输水管道;71-头部进气管道;72-尾部进气管道;73-通气管道;74-出气管道;75-油液管道;76-过渡进气管道;81-风机;82-旋风筒除尘器;9-收集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气化炉的木煤气油气分离及冷却机构,包括设于气化炉1一侧的喷淋塔2和至少一个冷凝塔3,所述喷淋塔2内设有第一道喷淋组件41,所述冷凝塔3内设有第二道喷淋组件42和冷凝器5,所述冷凝器5与冷却装置相连接,所述冷却装置设于所述冷凝塔3外,所述气化炉1头部通过头部进气管道71与所述喷淋塔2相通,所述气化炉1尾部通过尾部进气管道72与所述喷淋塔2相通,所述喷淋塔2通过通气管道73与所述冷凝塔3相通,所述冷凝塔3上还固定连接有出气管道74,所述喷淋塔2和所述冷凝塔3底部还均通过油液管道75与收集池9相通。
通过所述第一道喷淋组件41的设置,可在所述喷淋塔2内对木煤气起到第一道的喷淋清洗,能洗去木煤气中的油,并起到一定的降尘及降温效果,通过所述第二道喷淋组件42的设置,可在所述冷凝塔3内对木煤气起到第二道的喷淋清洗,从而进一步洗去木煤气中的油,并进一步对木煤气进行降尘及降温效果,从而很好的实现木煤气的油气分离,同时可很好的确保木煤气的清洁,以便后续顺利使用;通过所述油液管道75的设置,可及时将所述喷淋塔2及所述冷凝塔3内从木煤气上洗下的含油液的水及时输送至所述收集池9内进行收集,便于后续进行提炼精制并得到木醋液;此外,通过所述冷凝器5的设置,可进一步实现对木煤气的降温冷却效果,从而保证后续对木煤气的安全使用;通过所述出气管道74的设置,所述出气管道74可与外部相应的燃烧设备进行连接,以便直接对清洁的木煤气进行利用,或者对煤气发电机组、供热锅炉等设备进行供气,又或者可以进入气柜进行贮存,以便后续作为可燃气体使用;通过对高温木煤气进行清洗去油、降尘、降温处理以很好的实现油气分离及冷却,从而便于进行回收且安全利用,有效避免造成生物质能源的浪费,整个过程节能、环保,可很好实现零排放,无污染,具有很好的高附加值。
如图3所示,优选的,所述冷凝塔3的数量为2个,从而可进一步确保对木煤气的清洗除油、降尘及降温效果。
如图1、图3和图5所示,具体的,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塔61、清水池62和至少一个循环水泵63,所述冷凝器5的出水口通过第一输水管道64与所述冷却塔61的热水入口相连接,所述冷却塔61的冷却水出口通过第二输水管道65与所述清水池62相连接,所述清水池62通过第三输水管道66与所述循环水泵63的进水端相连接,所述循环水泵63的出水端通过第四输水管道67与所述冷凝器5的进水口相连接,通过采用此结构,从而可很好的确保所述冷凝器5持续保持对木煤气的降温冷却效果,优选的,所述循环水泵63的数量为2-4个。
如图6所示,具体的,所述第一道喷淋组件41包括多个第一喷淋管411,所述第一喷淋管411固定安装于所述喷淋塔2内,所述第一喷淋管411上安装有多个第一喷淋嘴412,所述第一喷淋管411可与外部供水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一喷淋嘴412可直接对所述喷淋塔2内的木煤气进行喷淋,从而对木煤气起到很好的清洗除油、降尘及降温效果,优选的,所述第一喷淋管411的数量为3-5个,所述第一喷淋嘴412的数量为4-6个。
如图7所示,具体的,所述第二道喷淋组件42包括多个第二喷淋管421,所述第二喷淋管421固定安装于所述冷凝塔3内,所述第二喷淋管421上安装有多个第二喷淋嘴422,所述第二喷淋管421可与外部供水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二喷淋嘴422可直接对所述冷凝塔3内的木煤气进行喷淋,从而进一步对木煤气起到很好的清洗除油、降尘及降温效果,优选的,所述第二喷淋管421的数量为3-5个,所述第二喷淋嘴422的数量为4-6个。
如图7所示,所述冷凝塔3内固定设有隔板31并将所述冷凝塔3内腔分隔成相互独立的喷淋腔32和冷凝腔33,所述第二道喷淋组件42设于所述喷淋腔32内,所述冷凝器5设于所述冷凝腔33内,所述冷凝塔3外固定安装有风机81,所述喷淋腔32与所述风机81的进风口相通,所述风机81的出风口与所述冷凝腔33相通,所述冷凝塔3底部的所述油液管道75与所述喷淋腔32相通,所述冷凝塔3上的所述出气管道74与所述冷凝腔33相通,通过所述风机81的设置,可起到一定引风作用,能够更好的将木煤气从所述气化炉1内抽出,并使木煤气依次经过所述喷淋塔2和所述冷凝塔3进行清洗除油、降尘及降温处理,此外,通过设置相互独立的所述喷淋腔32和所述冷凝腔33,也有利于所述第二喷淋组件对木煤气的清洗、降尘及降温处理,同时也利于所述冷凝器5对木煤气的进一步降温、冷却处理。
如图3和图7所示,此外,所述冷凝塔3上端设有与所述冷凝腔33相通的检修孔,所述检修孔处安装有检修盖34,从而便于打开所述检修盖34对所述冷凝塔3内部进行检修。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尾部进气管道72与所述气化炉1之间还设有旋风筒除尘器82,所述气化炉1通过过渡进气管道76与所述旋风筒除尘器82的进口端相连接,所述旋风筒除尘器82的出口端与所述尾部进气管道72相连接,由于经过所述气化炉1内冷却区的物料在冷却过程中容易产生粉尘并混在木煤气中,通过所述旋风筒除尘器82的设置,可很好的去除从所述气化炉1尾部排出的木煤气中的粉尘。
如图2所示,具体的,所述头部进气管道71和所述尾部进气管道72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喷淋塔2底部,所述通气管道73固定连接于所述喷淋塔2顶部。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气化炉的木煤气油气分离及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气化炉一侧的喷淋塔和至少一个冷凝塔,所述喷淋塔内设有第一道喷淋组件,所述冷凝塔内设有第二道喷淋组件和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与冷却装置相连接,所述冷却装置设于所述冷凝塔外,所述气化炉头部通过头部进气管道与所述喷淋塔相通,所述气化炉尾部通过尾部进气管道与所述喷淋塔相通,所述喷淋塔通过通气管道与所述冷凝塔相通,所述冷凝塔上还固定连接有出气管道,所述喷淋塔和所述冷凝塔底部还均通过油液管道与收集池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化炉的木煤气油气分离及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塔的数量为2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化炉的木煤气油气分离及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塔、清水池和至少一个循环水泵,所述冷凝器的出水口通过第一输水管道与所述冷却塔的热水入口相连接,所述冷却塔的冷却水出口通过第二输水管道与所述清水池相连接,所述清水池通过第三输水管道与所述循环水泵的进水端相连接,所述循环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第四输水管道与所述冷凝器的进水口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气化炉的木煤气油气分离及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泵的数量为2-4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化炉的木煤气油气分离及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道喷淋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喷淋管,所述第一喷淋管固定安装于所述喷淋塔内,所述第一喷淋管上安装有多个第一喷淋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化炉的木煤气油气分离及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道喷淋组件包括多个第二喷淋管,所述第二喷淋管固定安装于所述冷凝塔内,所述第二喷淋管上安装有多个第二喷淋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化炉的木煤气油气分离及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塔内固定设有隔板并将所述冷凝塔内腔分隔成相互独立的喷淋腔和冷凝腔,所述第二道喷淋组件设于所述喷淋腔内,所述冷凝器设于所述冷凝腔内,所述冷凝塔外固定安装有风机,所述喷淋腔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相通,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冷凝腔相通,所述冷凝塔底部的所述油液管道与所述喷淋腔相通,所述冷凝塔上的所述出气管道与所述冷凝腔相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气化炉的木煤气油气分离及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塔上端设有与所述冷凝腔相通的检修孔,所述检修孔处安装有检修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化炉的木煤气油气分离及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进气管道与所述气化炉之间还设有旋风筒除尘器,所述气化炉通过过渡进气管道与所述旋风筒除尘器的进口端相连接,所述旋风筒除尘器的出口端与所述尾部进气管道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化炉的木煤气油气分离及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进气管道和所述尾部进气管道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喷淋塔底部,所述通气管道固定连接于所述喷淋塔顶部。
CN202121463344.8U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用于气化炉的木煤气油气分离及冷却机构 Active CN2151030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63344.8U CN215103060U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用于气化炉的木煤气油气分离及冷却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63344.8U CN215103060U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用于气化炉的木煤气油气分离及冷却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03060U true CN215103060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312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63344.8U Active CN215103060U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用于气化炉的木煤气油气分离及冷却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030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00934U (zh) 一种生物质气化燃气深度净化设备
CN205710585U (zh) 一种生物质炭、燃气、木焦油和木醋液的联产系统
US20110308157A1 (en) Biomass gasification device and process
CN104984626B (zh) 一种木炭窑烟气治理系统
CN202272847U (zh) 生物质液体燃料制备系统
CN101775314B (zh) 生物质炭化、气化、发电工艺及移动式炭化气化炉
CN105778951B (zh) 一种炭、气、油、电、热联产的炭化加工方法
CN215103060U (zh) 一种用于气化炉的木煤气油气分离及冷却机构
CN204958813U (zh) 一种生物质炭和木醋液的生产装置
CN106701203A (zh) 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生物质气化发电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108994050A (zh) 一种垃圾无害化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3265979A (zh) 高温高压生物质合成气冷却净化工艺及其设备
CN204369820U (zh) 生物质气化炉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CN217600667U (zh) 一种秸秆气化制气系统
CN207552265U (zh) 一种生物质气化炉气体分离设备
CN204917985U (zh) 连续式炭化活化炉
CN104479742A (zh) 生物质燃气制备系统
CN109355087A (zh) 一种含油尘气体中油品的梯级回收装置及方法
CN204369821U (zh) 具有二级焦油过滤的生物质气化炉
CN204369819U (zh) 自预热生物质气化炉
CN202595069U (zh) 煤气洗涤净化装置
CN208995439U (zh) 用于教学或科研的生物质热解及气化的炭气液联产装置
CN1241613A (zh) 秸秆燃气集中供气装置及工艺
CN215480752U (zh) 一种烟梗烟杆生物质燃气焦油裂解器
CN102226108A (zh) 将生活垃圾与固体废弃物转换成可燃气体的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