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00017U - 一种带式输送机扬尘收集转运储存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式输送机扬尘收集转运储存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00017U
CN215100017U CN202120894831.3U CN202120894831U CN215100017U CN 215100017 U CN215100017 U CN 215100017U CN 202120894831 U CN202120894831 U CN 202120894831U CN 215100017 U CN215100017 U CN 2151000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unit
compressed air
air
a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9483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栾天华
杨晓
许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Sep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Sep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Sep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Sep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9483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000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000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000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扬尘综合治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扬尘收集转运储存回收系统。本系统包括与带式输送机的导料槽连接的扬尘收集单元、与扬尘收集单元连接的扬尘转运单元、与扬尘转运单元连接的扬尘储存单元、与扬尘储存单元连接的扬尘回收单元。所述扬尘收集单元、扬尘储存单元和扬尘回收单元分别通过压缩空气管路与压缩空气供给单元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治理工作区粉尘污染问题、保障现场工作环境满足职业健康要求、保护生产设备运动部件不受粉尘危害。对于易燃易爆特性的扬尘场所可以消除火灾隐患。对于利用价值或经济价值较高的物料可以挽回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带式输送机扬尘收集转运储存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扬尘综合治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带式输送机对易产尘物料进行转运加工过程中的扬尘收集转运储存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社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要涉及到一些松散裸漏的物料,根据物料的不同特性,部分物料在生产工艺过程中(譬如转运、筛分、破碎、粉碎等)会产生扬尘。
小颗粒松散物料在带式输送机上输运过程中,总会途径改变运输方向或调整运输高度的点。此时,两条临近的带式输送机之间存在一定的高度差,具备一定速度的物料从一条带式输送机下落到另一条带式输送机上,物料在下落过程中沿着平抛曲线撞击带式输送机头部罩,然后滑入落料溜槽中,在重力作用下落入下部带式输送机上。此过程中,物料流动形态不规律,时而分散时而聚集,同时物料周围的空气在物料的拖动与挤压下流场分布也极其不规律,所形成的杂乱剪切气流造成落料溜槽和封闭导料槽内形成正压,气流会带着飞扬的细小物料颗粒从导料槽缝隙处喷出,形成扬尘。
某些物料处理设备,如筛分机械、破碎机械、研磨机械等,在运转过程中也会在设备内部形成正压,从出口处的导料槽缝隙溢出粉尘。
扬尘飘散到周围环境中,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对工作区环境的污染。处于工作区的运行人员如果长期暴露于粉尘环境中,其身体健康将会受到严重威胁,呼吸系统及其他器官系统将直接或间接受到侵害。粉尘漂浮在空间中或落在设备上会阻碍照明并且影响观察视线,会加快设备运动部件的磨损而引起机械早期损坏、漏油、降低使用寿命,影响设备正常运转等。另外,部分粉尘有易燃易爆特性,如果浓度超限会存在火灾隐患。一些利用价值较高或者经济价值较高的物料,如果任由其飘散损失,还会造成不小的直接经济损失。总之,如果不对扬尘加以控制,将会影响生产设备、污染环境、危害职业健康,并造成一定的浪费。
因此,现在亟需研发一种带式输送机扬尘收集转运储存回收系统。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式输送机扬尘收集转运储存回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式输送机扬尘收集转运储存回收系统,包括与带式输送机的导料槽连接的扬尘收集单元、与扬尘收集单元连接的扬尘转运单元、与扬尘转运单元连接的扬尘储存单元、与扬尘储存单元连接的扬尘回收单元。所述扬尘收集单元、扬尘储存单元和扬尘回收单元分别通过压缩空气管路与压缩空气供给单元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扬尘收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吸尘罩、除尘风管、喷吹式布袋除尘器、引风机和排风管,所述除尘风管和喷吹式布袋除尘器通过压缩空气管路与压缩空气供给单元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喷吹式布袋除尘器上设置有清灰附件,所述清灰附件包括空气炮和气包,所述空气炮设置在喷吹式布袋除尘器的侧壁上,所述气包设置在喷吹式布袋除尘器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扬尘转运单元包括罗茨鼓风机、消音器和输灰泵,所述输灰泵与喷吹式布袋除尘器底部的灰斗连接,通过输灰管路与扬尘储存单元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扬尘储存单元包括灰库和库顶除尘器,所述灰库通过输灰管路与输灰泵连接,所述库顶除尘器设置在灰库的顶部且与灰库连通,所述库顶除尘器通过压缩空气管路与压缩空气供给单元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扬尘回收单元包括锁气给料机和落灰管,所述锁气给料机与灰库的底部连接,所述落灰管通过压缩空气管路与压缩空气供给单元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压缩空气供给单元包括通过压缩空气管路依次连接的空气压缩机、中间储气罐、C级过滤器、组合式干燥机、T级过滤器、A级过滤器和应用级储气罐。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的带式输送机扬尘收集转运储存回收系统,通过扬尘收集单元的设置,将带式输送机导料槽内部正压状态转换成负压状态,正压状态造成的扬尘局面得到扭转,通过扬尘收集单元、扬尘转运单元、扬尘储存单元和扬尘回收单元,使得工作区环境污染的问题得到治理。处于工作区的运行人员将不会暴露于粉尘环境中,其身体健康的威胁将得到解除。粉尘漂浮在空间中或落在设备上阻碍照明并且影响观察视线的情况也将不复存在,设备运动部件使用寿命将不会受到影响,可以按设计构想正常运转。另外,对于有易燃易爆特性的场所,粉尘浓度超限导致的火灾隐患也会消除。对于利用价值较高或者经济价值较高的物料,扬尘得以回收利用,还会挽回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虽然在带式输送机外增加了本系统,对于运行检修人员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但本系统可以做到高度的自动化控制,检修维护工作量不大,且取代了生产场所清理积灰的工作,对运行检修人员来讲未必是额外增加的负担。
本实用新型中的带式输送机扬尘收集转运储存回收系统,可以对相应的工业企业在保护生产设备、改善生产环境、保障职业健康、节约成本等方面提供行之有效的措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缩空气供给单元;101、空气压缩机;102、中间储气罐;103、C级过滤器;104、组合式干燥机;105、T级过滤器;106、A级过滤器;107、应用级储气罐;2、扬尘收集单元;201、吸尘罩;202、除尘风管;203、喷吹式布袋除尘器;204、引风机;205、排风管;206、气包;207、空气炮;3、扬尘转运单元;301、罗茨鼓风机;302、消音器;303、输灰泵;4、扬尘储存单元;401、灰库;402、库顶除尘器;5、扬尘回收单元;501、锁气给料机;502、落灰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带式输送机扬尘收集转运储存回收系统,包括与带式输送机的导料槽连接的扬尘收集单元2、与扬尘收集单元2连接的扬尘转运单元3、与扬尘转运单元3连接的扬尘储存单元4、与扬尘储存单元4连接的扬尘回收单元5。所述扬尘收集单元2、扬尘储存单元4和扬尘回收单元5分别通过压缩空气管路与压缩空气供给单元1连接。
所述压缩空气供给单元1由空气压缩机101、中间储气罐102、C级过滤器103、组合式干燥机104、T级过滤器105、A级过滤器106、应用级储气罐107通过压缩空气管路依次连通而成。压缩空气供给单元1通过压缩空气管路与扬尘收集单元2、扬尘储存单元4、扬尘回收单元5连通,为系统正常运行提供所需压缩空气。其中,空气压缩机101通常为两台及以上设备并联设置,互为备用。空气压缩机101的工作压力、容积流量要根据系统各单元压缩空气用量情况选定即可。同时,为保证压缩空气质量,系统还设有压缩空气冷却干燥支路,其数量与空气压缩机101并联台数一致,且各冷却干燥支路相互并联,互为备用。所述压缩空气冷却干燥支路由C级过滤器103、组合式干燥机104、T级过滤器105、A级过滤器106依次连接构成。所述C级过滤器103可滤除大量液体及3μm以上固态颗粒,达到最低残留油份仅5ppm。所述T级过滤器105可滤除小至1μm之液态及固体颗粒,达到最低残留油份仅0.5ppm。所述A级过滤器106可滤除小至0.01μm之液态及固体颗粒,达到最低残留油份仅0.001ppm。
所述扬尘收集单元2由吸尘罩201、除尘风管202、喷吹式布袋除尘器203、引风机204、排风管205依次连接构成。所述吸尘罩201设置在带式输送机封闭导料槽上,其大小和数量经过计算确定,确保吸尘罩201外边缘到落料口外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小于皮带宽度,导料槽出口到吸尘罩201外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小于皮带宽度的1.5倍。吸尘罩201罩面风速在排风量一定的情况下取决于物料的密度和尘粒的大小以及吸风口与扬尘点之间的距离远近。吸尘罩201直管段沿气流方向的长度不小于罩面风速0.5s的行程且不小于0.5m。所述除尘风管202采用圆形风管,垂直或倾斜敷设,与水平面夹角大于45°,支管从主管上方或侧面连接,三通的夹角在15°~45°之间,水平风管、倾斜角小于或等于45°的风管以及异形管件附近设置密闭清扫孔,设置必要的测试孔,除尘风管202的易于积灰部位设有压缩空气吹扫口并接有压缩空气管路。所述喷吹式布袋除尘器203尺寸经过计算确定,过滤风速的大小取决于粉尘特性及浓度大小、气体特性、滤料品种以及清灰方式。所述气包206根据喷吹式布袋除尘器203规格不同设有数量不等的电磁阀,通过压差控制或者时间控制依次短时开启电磁阀对布袋进行喷吹清灰。所述空气炮207设置于喷吹式布袋除尘器203的灰斗附近,利用压缩空气定期喷吹灰斗,避免粉尘在灰斗中沉积板结,并增加粉尘流动性有利排灰。所述引风机204设置在喷吹式布袋除尘器203下游,确保封闭导料槽、吸尘罩201、除尘风管202、喷吹式布袋除尘器203处于负压段,其风量、压头根据系统情况计算确定,且所选引风机204风量比计算值大10%~15%、压头比系统阻力损失计算值大15%~20%。所述排风管205用于排出净化后的空气,直通到室外的安全处。
所述扬尘转运单元3由罗茨鼓风机301、消音器302、输灰泵303及相应的输灰管路组成,当输送具有爆炸危险性的粉尘时,气力输送系统采取相应的防爆措施。所述罗茨鼓风机301为扬尘转运单元3提供输灰用动力空气,气力输送设备的输送能力有50%以上余量。所述输灰泵303布置于喷吹式布袋除尘器203灰斗正下方,其受料口与喷吹式布袋除尘器203灰斗通过落灰短管相接。所述输灰管路用于输送气固两相流体至灰库401,其易磨构件采取耐磨措施,弯管曲率半径不小于8倍公称直径。
所述扬尘储存单元4包括灰库401和库顶除尘器402,所述灰库401起暂存缓冲作用,通过输灰管路接收扬尘转运单元3输送来的粉尘,同时在扬尘不便回收利用时暂存粉尘,其大小根据需要储存的粉尘量确定。所述库顶除尘器402在扬尘转运单元3向灰库401输灰时保证灰库401内部处于负压状态,粉尘不外溢,其清灰机构也接有压缩空气管路供喷吹清灰用。
所述扬尘回收单元5由锁气给料机501及落灰管502组成。所述锁气给料机501还与灰库401的灰斗相接,两者之间布置有插板阀,供检修期间隔绝用。所述落灰管502尽量垂直敷设,当倾斜敷设时与水平面夹角大于粉尘的滑动角,其易于积灰部位设有压缩空气吹扫口并接有压缩空气管路,落灰管502出口接至带式输送机封闭导料槽合适的位置上。
本系统与带式输送机连锁,先于带式输送机启动,滞后带式输送机停机。当有物料在带式输送机及物料加工处置设备间流转时,带式输送机落料点处将会有扬尘产生,借助本系统粉尘不会外溢无组织飘散。
含尘空气被吸入吸尘罩201,经由除尘风管202进入到喷吹式布袋除尘器203腔体内部,粉尘和空气得以分离,粉尘被多孔的袋状过滤元件过滤滞留在滤袋表面,含尘浓度达标的清洁空气流出喷吹式布袋除尘器203,通过排风管205排到大气环境中,引风机204为含尘空气和清洁空气在本系统中的流动提供动力,用以克服流通路径的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
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滤袋表面积附的粉尘层越来越厚,气流流经喷吹式布袋除尘器203的阻力越来越大,当阻力超过设定值时就需要对滤袋进行清灰,气包206上的电磁阀依次单个短暂启闭,使气包206内的压缩空气通过喷吹管逐排高速吹入滤袋,同时诱导数倍于喷射气流的空气,造成袋内较高的压力峰值和较高的压力上升速度,使袋壁获得很高的向外加速度,从而清落粉尘。除压差控制喷吹模式外,亦可采用固定喷吹时间间隔模式进行清灰。
由滤袋表面清落下来的粉尘落入喷吹式布袋除尘器203灰斗中,随后粉尘经落灰短管进入到输灰泵303中,在罗茨鼓风机301所产生的高压高速气流作用下形成气固两相流,通过输灰管路流入到灰库401中进行暂存。气固两相流进入灰库401的同时,库顶除尘器402也要不间断对灰库401内部进行排风,保证灰库401内部不会因气固两相流的流入而形成相对正压而造成粉尘外溢。
在具备粉尘回收利用条件时,暂存在灰库401中的粉尘通过设在灰库401灰斗下方的锁气给料机501,缓慢地进入到落灰管502中,经由落灰管502滑落到带式输送机导料槽内,通过运转的带式输送机回到原有生产工艺系统中得以利用。
压缩空气供给单元1在系统运行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辅助作用。常压空气由空气压缩机101压缩到所需的压力状态下,进入中间储气罐102,此时的压缩空气为含油含水含固体颗粒杂质的非洁净压缩空气,如果直接使用将会对相应的设备或部件造成损坏,因此需要经过干燥过滤处理后才能正常使用。故本系统设置了C级过滤器103、组合式干燥机104、T级过滤器105及A级过滤器106。干燥过滤后的洁净压缩空气进入到应用级储气罐107中待用。为实现系统的正常运转,通过压缩空气管路将应用级储气罐107中的压缩空气输送到气包206、空气炮207、库顶除尘器402处供相应设备喷吹清灰用。检修维护时,为了清理可能存在于除尘风管202、落灰管502中易于积灰部位的积灰,可利用积灰部位附近的压缩空气吹扫口对积灰进行吹扫。吹扫用压缩空气由应用级储气罐107经压缩空气管路送达。
本系统应用领域可扩展到冶金、钢铁、矿山、电力、热力、造纸等应用带式输送机输送加工松散裸漏易扬尘物料的行业。本系统除辅助性的压缩空气供给单元1必须同其他单元协同运行,扬尘收集单元2、扬尘转运单元3、扬尘储存单元4、扬尘回收单元5之间都可以相互独立运行实现其功能。此外,在具备条件的工程中,也可省去扬尘转运单元3、扬尘储存单元4,由扬尘收集单元2直接与扬尘回收单元5相接,同步实现扬尘收集与回收。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带式输送机扬尘收集转运储存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带式输送机的导料槽连接的扬尘收集单元(2)、与扬尘收集单元(2)连接的扬尘转运单元(3)、与扬尘转运单元(3)连接的扬尘储存单元(4)、与扬尘储存单元(4)连接的扬尘回收单元(5);所述扬尘收集单元(2)、扬尘储存单元(4)和扬尘回收单元(5)分别通过压缩空气管路与压缩空气供给单元(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式输送机扬尘收集转运储存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尘收集单元(2)包括依次连接的吸尘罩(201)、除尘风管(202)、喷吹式布袋除尘器(203)、引风机(204)和排风管(205),所述除尘风管(202)和喷吹式布袋除尘器(203)通过压缩空气管路与压缩空气供给单元(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式输送机扬尘收集转运储存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吹式布袋除尘器(203)上设置有清灰附件,所述清灰附件包括空气炮(207)和气包(206),所述空气炮(207)设置在喷吹式布袋除尘器(203)的侧壁上,所述气包(206)设置在喷吹式布袋除尘器(203)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式输送机扬尘收集转运储存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尘转运单元(3)包括罗茨鼓风机(301)、消音器(302)和输灰泵(303),所述输灰泵(303)与喷吹式布袋除尘器(203)底部的灰斗连接,通过输灰管路与扬尘储存单元(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式输送机扬尘收集转运储存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尘储存单元(4)包括灰库(401)和库顶除尘器(402),所述灰库(401)通过输灰管路与输灰泵(303)连接,所述库顶除尘器(402)设置在灰库(401)的顶部且与灰库(401)连通,所述库顶除尘器(402)通过压缩空气管路与压缩空气供给单元(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式输送机扬尘收集转运储存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尘回收单元(5)包括锁气给料机(501)和落灰管(502),所述锁气给料机(501)与灰库(401)的底部连接,所述落灰管(502)通过压缩空气管路与压缩空气供给单元(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式输送机扬尘收集转运储存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气供给单元(1)包括通过压缩空气管路依次连接的空气压缩机(101)、中间储气罐(102)、C级过滤器(103)、组合式干燥机(104)、T级过滤器(105)、A级过滤器(106)和应用级储气罐(107)。
CN202120894831.3U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带式输送机扬尘收集转运储存回收系统 Active CN2151000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94831.3U CN215100017U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带式输送机扬尘收集转运储存回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94831.3U CN215100017U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带式输送机扬尘收集转运储存回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00017U true CN215100017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290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94831.3U Active CN215100017U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带式输送机扬尘收集转运储存回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000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26529B (zh) 一种无组织排放扬尘污染治理的方法与装置
CN103754597B (zh) 散装物料的除尘输送系统及输送方法
CN105617798A (zh) 一种风送式超声波微米级干雾抑尘系统及方法
CN103388046A (zh) 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细灰气力输送方法
CN103657274B (zh) 一种烟气输灰与过滤相结合的除尘系统
CN104208954A (zh) 一种收料除尘装置
CN215100017U (zh) 一种带式输送机扬尘收集转运储存回收系统
CN207375267U (zh) 滑板密闭式自降尘装置
CN207226495U (zh) 一种用于输煤廊道的物料回收传输装置
CN205463531U (zh) 除尘器粉尘集中回收利用系统
CN205170896U (zh) 一种转炉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
CN107513592A (zh) 机械式带压全密闭卸灰工艺及装置
CN109647108A (zh) 一种高效除尘装置
CN206837698U (zh) 一种粉尘超低排放智能袋式除尘器
DE4431063A1 (de) Mobile Untertage-Saugförderanlage
CN210543842U (zh) 一种具有除尘袋检漏功能的袋式除尘器
CN210874620U (zh) 一种电石库房及其电石粉尘回收系统
CN210504804U (zh) 一种移动式转运站吸尘环保料斗装置
CN103333985A (zh) 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
CN102755790A (zh) 一种多钒酸铵集粉器
CN207221620U (zh) 锅炉用高温布袋除尘器
CN114507759B (zh) 一种用于喷吹支管及喷枪清堵的煤粉回收系统
CN208762528U (zh) 机械式带压全密闭卸灰装置
CN204996292U (zh) 一种无组织排放扬尘污染治理的装置
CN209601704U (zh) 一种焦炭输送和除尘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