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99323U - 出料盖体组件和容器 - Google Patents

出料盖体组件和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99323U
CN215099323U CN202121135788.9U CN202121135788U CN215099323U CN 215099323 U CN215099323 U CN 215099323U CN 202121135788 U CN202121135788 U CN 202121135788U CN 215099323 U CN215099323 U CN 2150993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orary storage
storage structure
bottle
powder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3578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德斌
陈远洪
欧阳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ongchan Lixi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ongchan Lixi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ongchan Lixi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ongchan Lixi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3578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993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993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993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出料盖体组件和容器,其中,一种出料盖体组件包括:盖体,所述盖体包括第一暂存结构和出料口;所述第一暂存结构具有面向容器的瓶体的第一敞口;配料件,所述配料件包括第二暂存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暂存结构和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第二暂存结构的同一侧,且分别与所述第二暂存结构部分地连通。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容器出料的量难以控制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出料盖体组件和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盖体组件容器。
背景技术
粉状(和/或颗粒状)物料装在容器内,以用于用户使用。比如,粉状物料可以为化妆粉料(洁颜粉、刷牙粉、洁牙粉等)、食用料粉(食盐、味精、花椒面等)等。传统方式倒粉都是直接倒到手上或倒到一个小罐子里,操作麻烦,倒出的粉料的量不易准确掌握,要么容易倒多或者要么容易倒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出料盖体组件和容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容器出料的量难以控制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出料盖体组件;所述出料盖体组件包括:
盖体,所述盖体包括出料口和具有第一敞口的第一暂存结构和;所述第一敞口面向容器的瓶体;
配料件,所述配料件包括第二暂存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暂存结构和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第二暂存结构的同一侧,且分别与所述第二暂存结构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暂存结构具有第一敞口;所述第二暂存结构具有第二敞口;
所述第二敞口在横向上从所述出料口延伸至所述第一敞口,从而所述第二暂存结构与出料口和第一暂存结构分别连通。
可选地,所述盖体与容器的瓶体连接,所述配料件置于所述瓶体内并靠近瓶口;所述配料件具有配料口,所述配料口与所述第一暂存结构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二敞口背离所述瓶体。
可选地,所述第一暂存结构为所述盖体的在背离所述瓶体的方向上凹陷形成的具有第一底部的第一空间构造;其中,所述第一底部的与所述第二暂存结构相对的部段为弧形。
可选地,所述第一底部平滑过渡连接至所述出料口。
可选地,所述第二暂存结构为所述配料件的在朝向所述瓶体的方向上凹陷形成的具有第二底部的第二空间构造;其中,所述第二底部的与所述第一暂存结构相对的部段为弧形。
可选地,在所述瓶体与所述盖体连接的情况下,所述配料件在所述瓶体内轴向不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暂存结构的容量大于所述第二暂存结构的容量。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容器,所述容器包括如前所述的出料盖体组件和瓶体。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暂存结构和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第二暂存结构的同一侧,且分别与所述第二暂存结构部分地连通;第一暂存结构的第一敞口面向瓶体,使得在将瓶体倒置出料时,料粉通过第一敞口落入第一暂存结构内而不直接地从出料口倒出;第一暂存结构和第二暂存结构连通,使得在瓶体回正时,第一暂存结构内的料粉转移到第二暂存结构,第二暂存结构与出料口连通,使得能够将第二暂存结构内的料粉通过出料口倒出。由于第一暂存结构和第二暂存结构均是具有一定的容积的区域,料粉在转移的过程中,第一暂存结构和第二暂存结构能够对出料的料粉的容积进行“控制”,从而倒出的料粉的量能够“定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容器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容器的盖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容器的盖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容器的配料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容器的配料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容器的分体式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盖体 100a-1 第一底部
200 配料件 200a 第二暂存结构
300 折盖 200b 配料口
400 瓶体 200c 搭接台
100a 第一暂存结构 200d 缺口
100b 第二暂存结构 200a-1 第二底部
100c 限位台 300a 密封件
100d 限位导柱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现有技术中,传统方式倒料粉都是直接从瓶体中将料直接地倒在手上或倒到其他器皿中,导入的量不易控制,容易造成料粉的浪费。本实用新型中,料粉主要包括(洁颜粉、刷牙粉、洁牙粉等)和食用料粉(食盐、味精、花椒面等)。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出料盖体组件,以使得从瓶体中倒出的料粉量能够定量分配。定量是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而言,现有技术中,由于倒粉料是直接倒出,因而,倒出的量的范围较大,无法做到每次倒出的量在预设的范围以内;而本实用新型中,倒出的量在一预设值的上下范围内波动,防止倒出过多或过少的料粉。比如,定量可以理解为:假设设计中,出料盖体组件每次能够倒出2ml的粉料,那么在实际实用中,出料盖体组件每次倒出的粉料在2ml(-0.1ml~+0.1ml)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出料盖体组件。参照图1至3所示,所述出料盖体组件包括:
盖体100,所述盖体100包括第一暂存结构100a和出料口100b;所述第一暂存结构100a具有第一敞口;第一敞口面向容器的瓶体400;
配料件200,所述配料件200包括第二暂存结构200a;
其中,所述第一暂存结构100a和所述出料口100b位于所述第二暂存结构200a的同一侧,且分别与所述第二暂存结构200a部分地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暂存结构100a和所述出料口100b位于所述第二暂存结构200a的同一侧,且分别与所述第二暂存结构200a部分地连通;第一暂存结构100a的第一敞口面向瓶体400,使得在将瓶体400倒置出料时,料粉通过第一敞口落入第一暂存结构100a内而不直接地从出料口倒出;第一暂存结构100a和第二暂存结构200a连通,使得在瓶体回正时,第一暂存结构100a内的料粉转移到第二暂存结构200a,第二暂存结构200a与出料口10b连通,使得能够将第二暂存结构内200a的料粉通过出料口100b倒出。由于第一暂存结构100a和第二暂存结构200a均是具有一定的容积的区域,料粉在转移的过程中,第一暂存结构100a和第二暂存结构200a能够对出料的料粉的容积进行“控制”,从而倒出的料粉的量能够“定量”。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暂存结构200a具有第二敞口。第一敞口和第二敞口均为料粉的出料通道。参照图1所示,所述第二敞口200a在横向上从所述出料口100b延伸至所述第一敞口,从而所述第二暂存结构200a与出料口100b和第一暂存结构200a分别连通。所述横向可以理解为盖体的径向或者水平方向(与盖体、瓶体的轴向垂直的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口100b在俯视图上的投影完全落入第二暂存结构200a在俯视图上的投影之内,也即:第二敞口200a在横向上从出料口100b的一侧延伸至其相对的一侧,此时,在倒料时,第二暂存结构200a对出料口100b形成遮挡,防止瓶体中的料粉直接地从出料口倒出;而且第二暂存结构200a内的料粉能够完全地从出料口中倒出,有效地避免了料粉在第二暂存结构200a内堆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暂存结构100a在俯视图上的投影与第二暂存结构200a在俯视图上的投影部分地相接,也即:第二敞口200a在横向上从出料口的相对的一侧继续延伸至第一敞口100a的一部分。其一方面是为了使得瓶体中的料粉能够通过第一敞口落入第一暂存结构100a内,而另一方面,则是使得第一暂存结构100a内的料粉通过第二敞口落入第二暂存结构200a内。
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一敞口面向所述瓶体400,所述第二敞口背离所述瓶体400。料粉通过第一敞口从瓶体内落入第一暂存结构100a内,料粉通过第二敞口从第一暂存结构100a落入第二暂存结构200a内。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盖体100与容器的瓶体400连接,所述配料件200置于所述瓶体400内并靠近瓶口;所述配料件200具有配料口200b,所述配料口200b与所述第一暂存结构100a连通。具体实施过程中,盖体100与瓶体400螺旋配合连接或者盖体100与瓶体400扣合。
进一步地,配料件200置入所述瓶体400内部,而且靠近瓶口的位置。具体地实施过程中,配料件200与盖体100可拆卸地连接。即:配料件200与盖体100分别成型后,进行装配。在装配后,盖体100在与瓶体连接之后,配料件200位于瓶体内部,并靠近瓶口。分体的盖体出料组件,利于模具的设计。具体地,在所述瓶体400与所述盖体100连接的情况下,所述配料件200在所述瓶体400内轴向不移动;由此,在倒置瓶体以及正放瓶体的来回切换状态下,配料件200的位置固定,防止配料件200与瓶体、盖体之间撞击而产生声响,同时有利于料粉的分配。参照图5所示,配料件200具有一在横向上凸出其外缘的搭接台200c,而盖体100的出料口具有限位台100c;在装配时,搭接台200c与限位台100a相互抵靠;进一步地,配料件的面向所述盖体的外缘上构造有缺口200d,缺口200d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沿所述配料件200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进一步地,盖体位置设置有用于配合缺口的限位导柱100d,装配时,限位导柱与缺口相互配合,引导配合件装配至盖体,使得配合件200按照预设位置装配至盖体内;只有在预设位置下,第二暂存结构具有如下的位置关系:所述出料口100b在俯视图上的投影完全落入第二暂存结构200a在俯视图上的投影之内以及所述第一暂存结构100a在俯视图上的投影与第二暂存结构200a在俯视图上的投影部分地相接,能够防止配合件的错装。
进一步地,配料口200b与第二暂存结构200a间隔布置,且互不相通。配料口200b在俯视图上的投影落入所述第一暂存结构100a在俯视图上的投影内,使得料粉通过配料口落入配料口200b内。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暂存结构100a为所述盖体的在背离所述瓶体的方向上凹陷形成的具有第一底部100a-1的第一空间构造;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暂存结构100a可以与盖体100一体成型;第一暂存结构100a的第一底部与第一敞口间隔在轴向上间隔设置形成用于暂存料粉的空间,具体地,第一底部具有弧形,该弧形至少位于所述第一底部100a-1的与所述第二暂存结构200a相对的部段,并且弧形是凸出盖体背离瓶体的一侧,此时大量的料粉会集中在该部位,便于将足量的料粉从第一暂存结构转移至第二暂存结构,并且弧形能够有利于料粉的滑落。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底部100a-1平滑过渡连接至所述出料口100b。参照图1或2或3所示,第一底部100a-1会平滑的曲面体,并一体连接至出料口。主要是为了便于所述第二敞口200a在横向上从所述出料口100b延伸至所述第一敞口,从而所述第二暂存结构200a与出料口100b和第一暂存结构200a分别连通。并且平滑的曲面体能够保证料粉在滑动时不会残余在第一暂存结构内。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暂存结构200a为所述配料件200的在朝向所述瓶体400的方向上凹陷形成的具有第二底部200a-1二空间构造;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二暂存结构200a为与配料件200一体成型;第二暂存结构200a朝向瓶体400内侧凹陷形成一个用于“二次”存储料粉的区域;并且第二底部200a-1能够用于遮挡料粉直接从瓶体内经出料口倒出。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底部200a-1所述第一暂存结构相对的部段为弧形。该弧形一方面有利于将瓶体内的粉体引导至配料口200b,从配料口进入第一暂存结构;另一方面,便于料粉从第二暂存结构200a经出料口倒出,减少残留。
可选地,所述第一暂存结构100a的容量大于所述第二暂存结构200a的容量。由于在从出料口出料时,需要将瓶体400倒置,第一暂存结构100a内的料粉会部分从第一敞口重新落入瓶体400内,因而,将第一暂存结构400a的容量设置为大于第二暂存结构200a的容量,有利于在将第一暂存结构100a的料粉转移至第二暂存结构200a时,料粉能够填充第二暂存结构200a,使得每次从出料口100b出的料粉的量能够尽量的“定量”倒出。
具体倒料时,在从第一暂存结构100a内将料粉转移至第二暂存结构200a内时,建议用户往出料口100b一侧倾斜,有利于足够的料粉转移至第二暂存结构内,使得每次倒出的量都大致一样。
所述出料盖体组件还包括折盖300,所述折盖300与所述盖体转动连接。折盖300包括在轴向上延伸的密封件300a,在所述折盖绕所述盖体处于第一状态之时,密封件将出料口密封,此时所述第二暂存结构与外界不连通。在所述折盖绕所述盖体处于第二状态之时,密封件与出料口脱离配合,所述第二暂存结构与外界通过所述出料口连通,可以倒料。除首次倾倒是空倒(因第二暂存区还没有粉料)以外,在以后每次倒料和回正的过程中自动完成粉料从容器至第一暂区以及从第一暂存区至第二暂存区的转移工作,为下次倒料做好准备,可以无须合上折盖即可实现从第一暂存区至第二暂存区粉料转移。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容器,该容器包括出料盖体组件和瓶体;该出料盖体组件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容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参照图7所示,该容器包括瓶体400、配料件200和盖体100。优选地,盖体100上还连接有折盖300。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在使用时先把盖口朝下倒置一下(或倒立放置、即瓶体向上,盖体向下),再把盖口朝上回正,目的把内容物转移到第二暂存结构,然后开盖倒出就可以使用。倒出内容物的量是按要求设定的,倒置时的第一暂存结构的量大于第二暂存结构的量,第二暂存结构的量就等于要倒出的量。如果是倒立放置的就可以直接拿起开盖倒出使用。原理是粉状内容物先从入口倒入第一暂存结构,然后拿起容器倒置回来,第一暂存结构的内容物就转移到第二暂存结构,然后开盖就可使用,操作上方便简捷。用于包装洁颜粉、刷牙粉、洁牙粉、粉粒状调味品等以实现定量分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出料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盖体组件包括:
盖体,所述盖体包括出料口和具有第一敞口的第一暂存结构;所述第一敞口面向容器的瓶体;
配料件,所述配料件包括第二暂存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暂存结构和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第二暂存结构的同一侧,且分别与所述第二暂存结构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料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暂存结构具有第二敞口;
所述第二敞口在横向上从所述出料口延伸至所述第一敞口,从而所述第二暂存结构与出料口和第一暂存结构分别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料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与所述瓶体连接,
所述配料件置于所述瓶体内并靠近瓶口;
所述配料件具有配料口,所述配料口与所述第一暂存结构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料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敞口背离所述瓶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料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暂存结构为所述盖体的在背离所述瓶体的方向上凹陷形成的具有第一底部的第一空间构造;
其中,所述第一底部的与所述第二暂存结构相对的部段为弧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料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部平滑过渡连接至所述出料口。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料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暂存结构为所述配料件的在朝向所述瓶体的方向上凹陷形成的具有第二底部的第二空间构造;
其中,所述第二底部的与所述第一暂存结构相对的部段为弧形。
8.如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出料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瓶体与所述盖体连接的情况下,所述配料件在所述瓶体内轴向不移动。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出料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暂存结构的容量大于所述第二暂存结构的容量。
10.一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出料盖体组件和瓶体。
CN202121135788.9U 2021-05-25 2021-05-25 出料盖体组件和容器 Active CN2150993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35788.9U CN215099323U (zh) 2021-05-25 2021-05-25 出料盖体组件和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35788.9U CN215099323U (zh) 2021-05-25 2021-05-25 出料盖体组件和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99323U true CN215099323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299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35788.9U Active CN215099323U (zh) 2021-05-25 2021-05-25 出料盖体组件和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993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89950A (en) Multiple chamber dispensing package with closure system
AU639030B2 (en) Dispensing container
CN101686774B (zh) 可应用于制备饮料的机器的可填充多剂量容器
FI76538B (fi) Foerbaettrad, foer vaetskor avsedd foerpackning.
US8485378B2 (en) Multi-container packages for dispensing liquid and dry food
CN101686772B (zh) 用于将容器紧固到连接系统上的端口系统
US20100003379A1 (en) Packages for dispensing liquid and dry food
PL145312B1 (en) Metering container
US875744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iquid measuring dispenser
MXPA02009446A (es) Envase de una mano para mezclar alimentos.
US20110100945A1 (en) Vent system for a dispensing unit
KR102420951B1 (ko) 복수의 수용공간을 가지는 파우치
CN215099323U (zh) 出料盖体组件和容器
CN113247439A (zh) 出料盖体组件和容器
CA1136098A (en) Combination apportioning device and product holder for granular products
EP0662911B1 (en) Dispensing package with closure system
JPH0430147Y2 (zh)
CA2727450C (en) Packages for dispensing liquid and dry food
JPH0437102Y2 (zh)
US4239133A (en) Metered dispensers
US10172765B2 (en) Metered dose container
GB2326865A (en) Multi-chamber container
BR102019017474A2 (pt) recipiente armazenador e dosador de produtos sólidos e líquidos
JPH0647153U (ja) 液体計量注出容器
KR20200002744U (ko) 스크래퍼를 이용한 재료를 분리할 수 있는 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