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76376U - 一种双升降茶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升降茶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76376U
CN215076376U CN202121549253.6U CN202121549253U CN215076376U CN 215076376 U CN215076376 U CN 215076376U CN 202121549253 U CN202121549253 U CN 202121549253U CN 215076376 U CN215076376 U CN 2150763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lifting
rods
plate
bevel gea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4925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治华
谭里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54925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763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763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763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升降茶几,包括:主体结构,主体结构包括四个中空支腿、底板、第一升降板以及第二升降板,四个中空支腿均竖直设置,且四个中空支腿对称设置,底板固定安装在四个中空支腿之间,第一升降板通过第一升降驱动机构安装在四个中空支腿的上部,第二升降板通过第二升降驱动机构安装在四个中空支腿之间,且第二升降板位于第一升降板与底板之间,第一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三个第一传动杆、四个螺纹杆以及四个套管,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底板的底部,其中一个第一传动杆与第一电机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升降茶几,设计比较合理,可以实现双层升降,能够较好地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双升降茶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升降茶几。
背景技术
家具是指人类维持正常生活、从事生产实践和开展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器具设施大类。家具也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发展创新,到如今门类繁多,用料各异,品种齐全,用途不一。是建立工作生活空间的重要基础。
茶几是放置茶具等用的家具,一般分方形、矩形两种,比桌子小,高度与扶手椅的扶手相当。通常情况下是两把椅子中间夹一茶几,用以放杯盘茶具,故名茶几,目前的茶几很多都是不能升降的,尤其是一些具备升降功能的茶几,只能实现单层升降,难以较好地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
为此,提出一种双升降茶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升降茶几,设计比较合理,可以实现双层升降,能够较好地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升降茶几,包括:
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包括四个中空支腿、底板、第一升降板以及第二升降板,四个所述中空支腿均竖直设置,且四个所述中空支腿对称设置,所述底板固定安装在四个所述中空支腿之间,所述第一升降板通过第一升降驱动机构安装在四个所述中空支腿的上部,所述第二升降板通过第二升降驱动机构安装在四个所述中空支腿之间,且所述第二升降板位于所述第一升降板与所述底板之间。
上述的一种双升降茶几,其中,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三个第一传动杆、四个螺纹杆以及四个套管,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的底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传动杆与所述第一电机转动连接,三个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主动锥齿轮,四个所述螺纹杆均通过轴承座分别转动安装在四个所述中空支腿的内部,且四个所述螺纹杆均竖直设置,四个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从动锥齿轮,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与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相互啮合,四个所述套管分别螺接在四个所述螺纹杆的外部,且四个所述套管的上端均与所述第一升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上述的一种双升降茶几,其中,所述第二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三个第二传动杆、四个丝杆以及四个丝杆螺母,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的底部,其中一个所述第二传动杆与所述第二电机转动连接,三个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主动锥齿轮,四个所述丝杆均转动安装在所述底板的上部,且四个所述丝杆均竖直设置,四个所述丝杆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从动锥齿轮,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二从动锥齿轮与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二主动锥齿轮相互啮合,四个所述丝杆螺母分别螺接在四个所述丝杆的外部,四个所述丝杆螺母均通过导向滑块与所述第二升降板的边缘固定连接。
上述的一种双升降茶几,其中,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均为减速电机。
上述的一种双升降茶几,其中,四个所述套管以及四个所述丝杆分别位于四个所述中空支腿的内部。
上述的一种双升降茶几,其中,所述第一升降板以及所述第二升降板均水平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双升降茶几由四个中空支腿、底板、第一升降板、第二升降板、第一升降驱动机构以及第二升降驱动机构组成,可以利用第一升降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升降板升降,可以利用第二升降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升降板升降,设计比较合理,可以实现双层升降,能够较好地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升降茶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升降茶几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升降茶几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升降茶几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升降茶几拆卸一个中空支腿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局部视图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升降茶几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局部视图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丝杆螺母与导向滑块的组装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支腿装饰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空支腿;2、底板;3、第一升降板;4、第二升降板;5、第一电机;6、第二电机;7、轴承座;8、螺纹杆;9、第一主动锥齿轮;10、第一传动杆;11、套管;12、第二轴承座;13、第二主动锥齿轮;14、第二传动杆;15、丝杆螺母;16、丝杆;17、第一从动锥齿轮;18、第二从动锥齿轮;19、导向滑块;20、支腿装饰板;21、导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0,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升降茶几,如图1-3所示,包括:主体结构,主体结构由四个中空支腿1、底板2、第一升降板3、第二升降板4、第一升降驱动机构以及第二升降驱动机构构成。
其中,四个中空支腿1均竖直设置,且四个中空支腿1对称设置,底板2固定安装在四个中空支腿1之间,第一升降板3通过第一升降驱动机构安装在四个中空支腿1的上部,第二升降板4通过第二升降驱动机构安装在四个中空支腿1之间,且第二升降板4位于第一升降板3与底板2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双升降茶几由四个中空支腿1、底板2、第一升降板3、第二升降板4、第一升降驱动机构以及第二升降驱动机构组成,可以利用第一升降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升降板3升降,可以利用第二升降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升降板4升降,设计比较合理,可以实现双层升降,能够较好地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
其中,为了实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升降板3升降的目的,第一升降驱动机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如图3-7所示,第一升降驱动机构由第一电机5、三个第一传动杆10、四个螺纹杆8以及四个套管11,第一电机5固定安装在底板2的底部,其中一个第一传动杆10与第一电机5转动连接,三个第一传动杆10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主动锥齿轮9,四个螺纹杆8均通过轴承座7分别转动安装在四个中空支腿1的内部,且四个螺纹杆8均竖直设置,四个螺纹杆8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从动锥齿轮17,对应位置的第一从动锥齿轮17与对应位置的第一主动锥齿轮9相互啮合,四个套管11分别螺接在四个螺纹杆8的外部,且四个套管11的上端均与第一升降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
其中,为了实现第二升降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升降板4升降的目的,第二升降驱动机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其中,如图3-7所示,第二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6、三个第二传动杆14、四个丝杆16以及四个丝杆螺母15,第二电机6固定安装在底板2的底部,其中一个第二传动杆14与第二电机6转动连接,三个第二传动杆14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主动锥齿轮13,四个丝杆16均转动安装在底板2的上部,且四个丝杆16均竖直设置,四个丝杆16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从动锥齿轮18,对应位置的第二从动锥齿轮18与对应位置的第二主动锥齿轮13相互啮合,四个丝杆螺母15分别螺接在四个丝杆16的外部,四个丝杆螺母15均通过导向滑块19与第二升降板4的边缘固定连接。
其中,如图7所示,为了防止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6输出的转速太快而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将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6均设置为减速电机。
其中,为了增加该双升降茶几的美观性,将四个套管11以及四个丝杆16分别设置在四个中空支腿1的内部。
其中,为了使得第一升降板3以及第二升降板4上部放置的物品不易滑落,将第一升降板3以及第二升降板4均水平设置。
其中,如图7-10所示,为了在第二升降板4升降时直视不到四个中空支腿1上的缝隙,还在四个中空支腿1的内侧均安装有支腿装饰板20,为了使得导向滑块19能够配合支腿装饰板20工作,还在导向滑块19上预留有用于穿过支腿装饰板20的导向孔21,该设置使得该双升降茶几更加美观大方。
工作原理:该双升降茶几,使用时,利用第一电机5驱动其中一个第一传动杆10转动,第一传动杆10带动第一主动锥齿轮9转动,第一主动锥齿轮9驱动第一从动锥齿轮17转动,第一从动锥齿轮17带动螺纹杆8转动,螺纹杆8通过螺纹传动驱动四个套管11上下做直线往复运动,从而实现第一升降板3的升降目的;利用第二电机6驱动其中一个第二传动杆14转动,第二传动杆14带动第二主动锥齿轮13转动,第一主动锥齿轮9驱动第二从动锥齿轮18转动,第二从动锥齿轮18带动丝杆16转动,丝杆16通过螺纹传动驱动四个丝杆螺母15上下做直线往复运动,从而实现第二升降板4的升降目的。
综上: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双升降茶几由四个中空支腿1、底板2、第一升降板3、第二升降板4、第一升降驱动机构以及第二升降驱动机构组成,可以利用第一升降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升降板3升降,可以利用第二升降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升降板4升降,设计比较合理,可以实现双层升降,能够较好地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双升降茶几,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包括四个中空支腿(1)、底板(2)、第一升降板(3)以及第二升降板(4),四个所述中空支腿(1)均竖直设置,且四个所述中空支腿(1)对称设置,所述底板(2)固定安装在四个所述中空支腿(1)之间,所述第一升降板(3)通过第一升降驱动机构安装在四个所述中空支腿(1)的上部,所述第二升降板(4)通过第二升降驱动机构安装在四个所述中空支腿(1)之间,且所述第二升降板(4)位于所述第一升降板(3)与所述底板(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升降茶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5)、三个第一传动杆(10)、四个螺纹杆(8)以及四个套管(11),所述第一电机(5)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2)的底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传动杆(10)与所述第一电机(5)转动连接,三个所述第一传动杆(10)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主动锥齿轮(9),四个所述螺纹杆(8)均通过轴承座(7)分别转动安装在四个所述中空支腿(1)的内部,且四个所述螺纹杆(8)均竖直设置,四个所述螺纹杆(8)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从动锥齿轮(17),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17)与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9)相互啮合,四个所述套管(11)分别螺接在四个所述螺纹杆(8)的外部,且四个所述套管(11)的上端均与所述第一升降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升降茶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6)、三个第二传动杆(14)、四个丝杆(16)以及四个丝杆螺母(15),所述第二电机(6)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2)的底部,其中一个所述第二传动杆(14)与所述第二电机(6)转动连接,三个所述第二传动杆(14)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主动锥齿轮(13),四个所述丝杆(16)均通过第二轴承座(12)转动安装在所述底板(2)的上部,且四个所述丝杆(16)均竖直设置,四个所述丝杆(16)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从动锥齿轮(18),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二从动锥齿轮(18)与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二主动锥齿轮(13)相互啮合,四个所述丝杆螺母(15)分别螺接在四个所述丝杆(16)的外部,四个所述丝杆螺母(15)均通过导向滑块(19)与所述第二升降板(4)的边缘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升降茶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5)和所述第二电机(6)均为减速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升降茶几,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套管(11)以及四个所述丝杆(16)分别位于四个所述中空支腿(1)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升降茶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板(3)以及所述第二升降板(4)均水平设置。
CN202121549253.6U 2021-07-08 2021-07-08 一种双升降茶几 Active CN2150763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49253.6U CN215076376U (zh) 2021-07-08 2021-07-08 一种双升降茶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49253.6U CN215076376U (zh) 2021-07-08 2021-07-08 一种双升降茶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76376U true CN215076376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314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49253.6U Active CN215076376U (zh) 2021-07-08 2021-07-08 一种双升降茶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763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076376U (zh) 一种双升降茶几
CN201349732Y (zh) 双层饭桌
CN201585632U (zh) 一种升降桌
CN205457078U (zh) 一种自动升降茶桌结构
CN211211963U (zh) 一种户外多功能储物茶几桌
CN202051187U (zh) 内藏升降桌面升降与其露出口同步开闭的多用桌
CN103211424A (zh) 一种带有工具盒的多功能升降凳
CN213882265U (zh) 一种可升降的多功能茶几
CN211065802U (zh) 一种办公椅扶手结构
CN211431854U (zh) 一种带升降功能的智能沙发
CN218650931U (zh) 一种床头柜
CN201044665Y (zh) 多功能升降桌
CN220024468U (zh) 一种底板升降的取暖桌
CN216701929U (zh) 一种环保型组合式家具
CN211533209U (zh) 一种螺杆式中层可升降三层升降电暖茶几
CN218008735U (zh) 一种底座和桌板可升降的电暖桌
CN212036761U (zh) 一种组合式球形创意家具
CN220109355U (zh) 一种电暖桌
CN218999910U (zh) 自动调节倾仰力的办公椅
CN218008677U (zh) 一种底座和桌板可升降的电暖桌
CN204797095U (zh) 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升降茶几
CN219734155U (zh) 一种齿轮箱及双升降系统
CN220694831U (zh) 一种组合式家居椅
CN220859778U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沙发床
CN216907389U (zh) 一种沙发用折叠书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