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71714U - 一种移动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71714U
CN215071714U CN202120988439.5U CN202120988439U CN215071714U CN 215071714 U CN215071714 U CN 215071714U CN 202120988439 U CN202120988439 U CN 202120988439U CN 215071714 U CN215071714 U CN 2150717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lable switch
switch
interface
type
re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8843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志成
洪明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Xindo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Xindo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Xindo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Xindo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8843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717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717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717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移动电源,包括:多个接口、逻辑控制装置、与多个接口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开关装置、开关切换装置、电压转换装置及电池,其中,每个接口均通过逻辑控制装置与其对应设置的开关装置的信号端连接,同时每个接口还与其对应设置的开关装置的第一电源端连接;每个开关装置的第二电源端均通过电压转换装置与电池连接;开关切换装置的一端与逻辑控制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开关切换装置的另一端分别与每个开关装置的第三电源端连接;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简化了内部电路结构,同时还降低了移动电源的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数码相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越来越普及,现代人的生活已经无法离开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市面上现有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能耗较高,普遍存在续航时间短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用户通常需要配备移动电源。
目前现有移动电源配置方案为:1个Type-C接口需配有1套逻辑控制装置和1套DC-DC控制装置才能实现充/放电功能,如果要应用到多个Type-C接口的移动电源,需配置多套逻辑控制装置和多套DC-DC控制装置才能工作。因此,针对目前的多接口移动电源,由于需配置多套逻辑控制装置和多套DC-DC控制装置,导致多接口移动电源内部电路结构复杂,同时也提高了移动电源的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移动电源内部电路结构复杂且制造成本高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移动电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电源,包括:多个接口、逻辑控制装置、与多个所述接口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开关装置、开关切换装置、电压转换装置及电池,其中,每个接口均通过所述逻辑控制装置与其对应设置的开关装置的信号端连接,同时每个接口还与其对应设置的开关装置的第一电源端连接;每个开关装置的第二电源端均通过所述电压转换装置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开关切换装置的一端与所述逻辑控制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切换装置的另一端分别与每个开关装置的第三电源端连接;所述逻辑控制装置用于检测多个所述接口输入的信号,当所述逻辑控制装置检测到多个所述接口输入的充电信号时,导通与所述接口对应的开关装置,所述电池通过所述电压转换装置对多个所述接口进行放电;当所述逻辑控制装置检测到部分所述接口输入的充电信号及部分所述接口输入的放电信号时,导通与所述接口对应的开关装置,输入放电信号的所述接口通过所述开关切换装置对输入充电信号的所述接口进行放电。
可选地,所述开关装置包括:第一可控开关、第二可控开关及第三可控开关,其中,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逻辑控制装置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控制端及第三可控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可控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可控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开关切换装置的第一端及所述电压转换装置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可控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开关切换装置的第二端及所述电压转换装置的第一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开关装置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及第三电阻,其中,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控制端、第三可控开关的控制端及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第二端及第三可控开关的第一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开关切换装置包括:第四可控开关、第五可控开关及第六可控开关,其中,所述第四可控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逻辑控制装置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可控开关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五可控开关的控制端及第六可控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四可控开关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五可控开关的第一端与部分所述开关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可控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可控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可控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部分所述开关装置的一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开关切换装置还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及第六电阻,其中,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可控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可控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五可控开关的控制端、第六可控开关的控制端及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五可控开关的第二端及第六可控开关的第一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多个接口均为Type-C接口。
可选地,所述电压转换装置包括:DC-DC整流器及控制芯片,其中,所述DC-DC整流器的第一端与每个开关装置的第二电源端连接,所述DC-DC整流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DC-DC整流器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
可选地,所述逻辑控制装置包括:MCU芯片。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电源,包括:多个接口、逻辑控制装置、与多个接口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开关装置、开关切换装置、电压转换装置及电池,其中,每个接口均通过逻辑控制装置与其对应设置的开关装置的信号端连接,同时每个接口还与其对应设置的开关装置的第一电源端连接;每个开关装置的第二电源端均通过电压转换装置与电池连接;开关切换装置的一端与逻辑控制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开关切换装置的另一端分别与每个开关装置的第三电源端连接;逻辑控制装置用于检测多个接口输入的信号,当逻辑控制装置检测到多个接口输入的充电信号时,导通与接口对应的开关装置,电池通过电压转换装置对多个接口进行放电;当逻辑控制装置检测到部分接口输入的充电信号及部分接口输入的放电信号时,导通与接口对应的开关装置,输入放电信号的接口通过开关切换装置对输入充电信号的接口进行放电。通过一套逻辑控制装置和电压转换装置连接多个接口,实现对多个接口的充放电功能,减少了移动电源内部电器元件,简化了内部电路结构,同时还降低了移动电源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移动电源的一个具体示例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移动电源的另一个具体示例的原理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移动电源的另一个具体示例的原理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逻辑控制装置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开关装置一个具体示例的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开关装置另一个具体示例的电路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开关切换装置电路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压转换装置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电源,应用于移动充电场景。如图1所示,上述移动电源包括:多个接口1、逻辑控制装置2、与多个接口1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开关装置3、开关切换装置4、电压转换装置5及电池6,其中,每个接口1均通过逻辑控制装置2与其对应设置的开关装置3的信号端连接,同时每个接口1还与其对应设置的开关装置3的第一电源端连接;每个开关装置3的第二电源端均通过电压转换装置5与电池6连接;开关切换装置4的一端与逻辑控制装置2的输出端连接,开关切换装置4的另一端分别与每个开关装置3的第三电源端连接。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逻辑控制装置2用于检测多个接口1输入的信号,当逻辑控制装置2检测到多个接口1输入的充电信号时,导通与接口1对应的开关装置3,电池6通过电压转换装置5对多个接口1进行放电。当逻辑控制装置2检测到多个接口1输入的放电信号时,按照多个接口1输入的放电信号的顺序依次导通与接口1对应的开关装置3,通过电压转换装置5对电池6进行充电。当逻辑控制装置2检测到部分接口1输入的充电信号及部分接口1输入的放电信号时,导通与接口1对应的开关装置3,输入放电信号的接口1通过开关切换装置4对输入充电信号的接口1进行放电。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个接口1均为Type-C接口,仅以此为例,不以此为限。另外,接口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如图2所示,具体以双接口移动电源为例进行说明。当Type-C1接口单独有信号进来时,逻辑控制装置2通过Type-C1接口的控制脚进行CC协议通讯,读取Type-C1接口输入的数据信息。如果Type-C1接口进来是source设备(即电源设备,输入的数据信号为放电信号),逻辑控制装置2会自动配置成sink状态,先进行source设备端电压、电流类型检测,检测完成后,逻辑控制装置2生成高电平信号EN1,触发与Type-C1接口对应连接的开关装置3导通,控制电压转换装置5对电池6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如果逻辑控制装置2检测到Type-C1接口进来是sink设备(即待充电设备,输入的数据信号为充电信号),逻辑控制装置2会自动配置成source状态,先进行sink设备端电压、电流类型检测,检测完成后逻辑控制装置2生成高电平信号EN1,触发与Type-C1接口对应连接的开关装置3导通,控制电压转换装置5根据sink设备电压、电流的需求进行放电输出功能。
进一步地,当Type-C2接口单独有信号进来时,逻辑控制装置2通过Type-C2接口的控制脚进行CC协议通讯,读取Type-C2接口输入的数据信息。如果Type-C2接口进来是source设备(即电源设备,输入的数据信号为放电信号),逻辑控制装置2会自动配置成sink状态,先进行source设备端电压、电流类型检测,检测完成后,逻辑控制装置2生成高电平信号EN2,触发与Type-C2接口对应连接的开关装置3导通,控制电压转换装置5对电池6进行充电。如果逻辑控制装置2检测到Type-C2接口进来是sink设备(即待充电设备,输入的数据信号为充电信号),如果逻辑控制装置2会自动配置成source状态,先进行sink设备端电压、电流类型检测,检测完成后逻辑控制装置2生成高电平信号EN2,触发与Type-C2接口对应连接的开关装置3导通,控制电压转换装置5根据sink设备电压、电流的需求进行放电输出功能。
进一步地,当Type-C1和Type-C2接口同时有信号进来,逻辑控制装置2通过Type-C1和Type-C2接口的控制脚进行CC协议通讯,读取Type-C1和Type-C2接口输入的数据信息,此时会有四种情况出现:
a.逻辑控制装置2检测到Type-C1和Type-C2接口都是source设备(即电源设备,输入的数据信号均为放电信号),逻辑控制装置2会自动配置成sink状态,根据Type-C1和Type-C2接口信号接入的先后顺序,逻辑控制装置2依次生成高电平信号EN1及EN2,触发与Type-C1接口对应连接的开关装置3或触发与Type-C2接口对应连接的开关装置3导通,控制电压转换装置5对电池6进行充电。
b.逻辑控制装置2检测到Type-C1和Type-C2接口都是sink设备(即待充电设备,输入的数据信号均为充电信号),逻辑控制装置2会自动配置成source状态,逻辑控制装置2生成高电平信号EN1及EN2,触发与Type-C1接口对应连接的开关装置3及触发与Type-C2接口对应连接的开关装置3均导通,控制电压转换装置5进行放电功能,并根据Type-C1和Type-C2接口设备需要自动进行功率分配。
c.逻辑控制装置2检测到Type-C1接口是source设备(即电源设备,输入的数据信号为放电信号),Type-C2接口是sink设备(即待充电设备,输入的数据信号为充电信号),逻辑控制装置2会自动配置成sink状态,逻辑控制装置2首先生成高电平信号EN1,触发与Type-C1接口对应连接的开关装置3导通,控制电压转换装置5对电池6进行充电。逻辑控制装置2再生成高电平信号EN3,触发开关切换装置4导通,Type-C1接口输入的电源通过开关切换装置4切换至Type-C2接口上,实现Type-C1接口充电、Type-C2接口放电功能。
d.逻辑控制装置2检测到Type-C2接口是source设备(即电源设备,输入的数据信号为放电信号),Type-C 1接口是sink设备(即待充电设备,输入的数据信号为充电信号),逻辑控制装置2会自动配置成sink状态,逻辑控制装置2首先生成高电平信号EN2,触发与Type-C2接口对应连接的开关装置3导通,控制电压转换装置5对电池6进行充电。逻辑控制装置2再生成高电平信号EN3,触发开关切换装置4导通,Type-C2接口输入电源通过开关切换装置4切换至Type-C1接口上,实现Type-C2接口充电、Type-C1接口放电功能。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具体以三接口移动电源为例进行说明。当Type-C1接口或Type-C2接口或Type-C3接口单独有信号进来时,其处理过程同双接口移动电源,在此不再赘述。当三接口中任意两个接口有信号进来时,其处理过程同双接口移动电源Type-C1和Type-C2接口同时有信号进来的处理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当Type-C1接口、Type-C2接口、Type-C3接口同时有信号进来时,逻辑控制装置2通过Type-C1、Type-C2及Type-C3接口的控制脚进行CC协议通讯,读取Type-C1、Type-C2及Type-C3接口输入的数据信息,此时会有四种情况出现:
a.逻辑控制装置2检测到Type-C1、Type-C2及Type-C3接口都是source设备(即电源设备,输入的数据信号均为放电信号),逻辑控制装置2会自动配置成sink状态,根据Type-C1、Type-C2及Type-C3接口信号接入的先后顺序,逻辑控制装置2控制与Type-C1接口对应连接的开关装置3或控制与Type-C2接口对应连接的开关装置3或与Type-C3接口对应连接的开关装置3打开,控制电压转换装置5对电池6进行充电。
b.逻辑控制装置2检测到Type-C1、Type-C2及Type-C3接口都是sink设备(即待充电设备,输入的数据信号均为充电信号),逻辑控制装置2会自动配置成source状态,逻辑控制装置2控制与Type-C1接口对应连接的开关装置3、控制与Type-C2接口对应连接的开关装置3及控制与Type-C3接口对应连接的开关装置3都打开,控制电压转换装置5进行放电功能,并根据Type-C1、Type-C2及Type-C3接口设备需要自动进行功率分配。
c.逻辑控制装置2检测到Type-C1接口及Type-C2接口是source设备(即电源设备,输入的数据信号为放电信号),Type-C3接口是sink设备(即待充电设备,输入的数据信号为充电信号),逻辑控制装置2会自动配置成sink状态,根据Type-C1和Type-C2接口信号接入的先后顺序,逻辑控制装置2控制与Type-C1接口对应连接的开关装置3或控制与Type-C2接口对应连接的开关装置3打开,控制电压转换装置5对电池6进行充电。再将开关切换装置4打开,Type-C1和Type-C2接口输入的电源通过开关切换装置4切换至Type-C3接口上,实现Type-C1、Type-C2接口充电、Type-C3接口放电功能。逻辑控制装置2检测到Type-C1接口及Type-C3接口是source设备,Type-C2接口是sink设备时,处理过程同上,在此不再赘述。逻辑控制装置2检测到Type-C2接口及Type-C3接口是source设备,Type-C1接口是sink设备时,处理过程同上,在此不再赘述。
d.逻辑控制装置2检测到Type-C2接口是source设备(即电源设备,输入的数据信号为放电信号),Type-C1及Type-C3接口是sink设备(即待充电设备,输入的数据信号为充电信号),逻辑控制装置2会自动配置成sink状态,逻辑控制装置2先将与Type-C2接口对应连接的开关装置3打开,控制电压转换装置5对电池6进行充电。再将开关切换装置4打开,Type-C2接口输入电源通过开关切换装置4切换至Type-C1及Type-C3接口上,实现Type-C2接口充电、Type-C1及Type-C3接口放电功能。逻辑控制装置2检测到Type-C1接口是source设备,Type-C2及Type-C3接口是sink设备时,处理过程同上,在此不再赘述。逻辑控制装置2检测到Type-C3接口是source设备,Type-C1及Type-C2接口是sink设备时,处理过程同上,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接口数量大于3时,其处理过程参考上述双接口移动电源及三接口移动电源,在此不再赘述。另外,如图4所示,上述逻辑控制装置2适用于双接口移动电源,逻辑控制装置2通过Type-C1接口的CC1或CC2控制脚,进行CC协议通讯,读取Type-C1接口CC控制脚上的数据信息。同时逻辑控制装置2通过Type-C2接口的CC1或CC2控制脚,进行CC协议通讯,读取Type-C2接口CC控制脚上的数据信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逻辑控制装置2一般由专用协议芯片或MCU芯片实现,逻辑控制装置2需独立电源P+给芯片供电。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逻辑控制装置2中预先设置有现有成熟逻辑。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电源,包括:多个接口、逻辑控制装置、与多个接口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开关装置、开关切换装置、电压转换装置及电池,其中,每个接口均通过逻辑控制装置与其对应设置的开关装置的信号端连接,同时每个接口还与其对应设置的开关装置的第一电源端连接;每个开关装置的第二电源端均通过电压转换装置与电池连接;开关切换装置的一端与逻辑控制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开关切换装置的另一端分别与每个开关装置的第三电源端连接;逻辑控制装置用于检测多个接口输入的信号,当逻辑控制装置检测到多个接口输入的充电信号时,导通与接口对应的开关装置,电池通过电压转换装置对多个接口进行放电;当逻辑控制装置检测到部分接口输入的充电信号及部分接口输入的放电信号时,导通与接口对应的开关装置,输入放电信号的接口通过开关切换装置对输入充电信号的接口进行放电。通过一套逻辑控制装置和电压转换装置连接多个接口,实现对多个接口的充放电功能,减少了移动电源内部电器元件,简化了内部电路结构,同时还降低了移动电源的制造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与Type-C1接口对应连接的开关装置3包括:第一可控开关Q1、第二可控开关Q2及第三可控开关Q3,其中,第一可控开关Q1的控制端与逻辑控制装置2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可控开关Q1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二可控开关Q2的控制端及第三可控开关Q3的控制端连接,第一可控开关Q1的第二端接地;第二可控开关Q2的第一端与接口1连接,第二可控开关Q2的第二端与第三可控开关Q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可控开关Q3的第二端分别与开关切换装置4的第一端及电压转换装置5的第一端连接;第三可控开关Q3的第二端分别与开关切换装置4的第二端及电压转换装置5的第一端连接。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开关装置3还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及第三电阻R3,其中,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第一可控开关Q1的控制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第一可控开关Q1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可控开关Q2的控制端、第三可控开关Q3的控制端及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可控开关Q2的第二端及第三可控开关Q3的第一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二可控开关Q2及第三可控开关Q3采用双向P-MOS管。当逻辑控制装置2通过Type-C1接口读取数据信息后,发送高电平信号EN1触发第一可控开关Q1导通,由于第一可控开关Q1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二可控开关Q2的控制端及第三可控开关Q3的控制端连接。因此在第一可控开关Q1导通后,第二可控开关Q2及第三可控开关Q3会同时导通,从而打通Type-C1接口至开关切换装置4或电压转换装置5的通道。如图6所示,与Type-C2接口对应连接的开关装置3采用图5所示的电路结构。当逻辑控制装置2通过Type-C2接口读取数据信息后,发送高电平信号EN2触发第七可控开关Q7导通,由于第七可控开关Q7的第一端分别与第八可控开关Q8的控制端及第九可控开关Q9的控制端连接。因此在第七可控开关Q7导通后,第八可控开关Q8及第九可控开关Q9会同时导通,从而打通Type-C2接口至开关切换装置4或电压转换装置5的通道。另外与多个接口对应设置的开关装置3均采用如图5所示的电路结构。第八可控开关Q8及第九可控开关Q9采用双向P-MOS管。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开关切换装置4包括:第四可控开关Q4、第五可控开关Q5及第六可控开关Q6,其中,第四可控开关Q4的控制端与逻辑控制装置2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四可控开关Q4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五可控开关Q5的控制端及第六可控开关Q6的控制端连接,第四可控开关Q4的第二端接地;第五可控开关Q5的第一端与部分开关装置3的一端连接,第五可控开关Q5的第二端与第六可控开关Q6的第一端连接,第六可控开关Q6的第二端分别与部分开关装置3的一端连接。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开关切换装置4还包括: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及第六电阻R6,其中,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第四可控开关Q4的控制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第四可控开关Q4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五可控开关Q5的控制端、第六可控开关Q6的控制端及第六电阻R6的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五可控开关Q5的第二端及第六可控开关Q6的第一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五可控开关Q5及第六可控开关Q6采用双向P-MOS管。当逻辑控制装置2通过Type-C接口读取数据信息后,发送高电平信号EN3触发第四可控开关Q4导通,由于第四可控开关Q4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五可控开关Q5的控制端及第六可控开关Q6的控制端连接。因此在第四可控开关Q4导通后,第五可控开关Q5及第六可控开关Q6会同时导通,从而打通Type-C1至Type-C2的通道。
在一实施例中,如8所示,电压转换装置5包括:DC-DC整流器及控制芯片U2,其中,DC-DC整流器的第一端与每个开关装置3的第二电源端连接,DC-DC整流器的第二端与电池6连接,DC-DC整流器的控制端与控制芯片连接。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DC-DC整流器为全桥整流器,其第一端与开关装置3的第二电源端Vbus1或Vbus2连接。当逻辑控制装置2通过Type-C接口读取数据信息后,发送高电平信号EN1或EN2触发开关装置3导通。进而通过DC-DC整流器实现Type-C接口与电池6之间的电能传输。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制芯片U2一般由专用协议芯片或MCU芯片实现,其预先设置有现有成熟逻辑。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一种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接口、逻辑控制装置、与多个所述接口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开关装置、开关切换装置、电压转换装置及电池,其中,
每个接口均通过所述逻辑控制装置与其对应设置的开关装置的信号端连接,同时每个接口还与其对应设置的开关装置的第一电源端连接;
每个开关装置的第二电源端均通过所述电压转换装置与所述电池连接;
所述开关切换装置的一端与所述逻辑控制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切换装置的另一端分别与每个开关装置的第三电源端连接;
所述逻辑控制装置用于检测多个所述接口输入的信号,当所述逻辑控制装置检测到多个所述接口输入的充电信号时,导通与所述接口对应的开关装置,所述电池通过所述电压转换装置对多个所述接口进行放电;
当所述逻辑控制装置检测到部分所述接口输入的充电信号及部分所述接口输入的放电信号时,导通与所述接口对应的开关装置,输入放电信号的所述接口通过所述开关切换装置对输入充电信号的所述接口进行放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装置包括:第一可控开关、第二可控开关及第三可控开关,其中,
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逻辑控制装置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控制端及第三可控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可控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可控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开关切换装置的第一端及所述电压转换装置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三可控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开关切换装置的第二端及所述电压转换装置的第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装置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及第三电阻,其中,
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控制端、第三可控开关的控制端及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第二端及第三可控开关的第一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切换装置包括:第四可控开关、第五可控开关及第六可控开关,其中,
所述第四可控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逻辑控制装置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可控开关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五可控开关的控制端及第六可控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四可控开关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五可控开关的第一端与部分所述开关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可控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可控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可控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部分所述开关装置的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切换装置还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及第六电阻,其中,
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可控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可控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五可控开关的控制端、第六可控开关的控制端及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五可控开关的第二端及第六可控开关的第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接口均为Type-C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转换装置包括:DC-DC整流器及控制芯片,其中,
所述DC-DC整流器的第一端与每个开关装置的第二电源端连接,所述DC-DC整流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DC-DC整流器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控制装置包括:MCU芯片。
CN202120988439.5U 2021-05-10 2021-05-10 一种移动电源 Active CN2150717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88439.5U CN215071714U (zh) 2021-05-10 2021-05-10 一种移动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88439.5U CN215071714U (zh) 2021-05-10 2021-05-10 一种移动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71714U true CN215071714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199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88439.5U Active CN215071714U (zh) 2021-05-10 2021-05-10 一种移动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717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67503A (zh) * 2023-07-26 2023-08-29 深圳英集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管理系统和电源管理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67503A (zh) * 2023-07-26 2023-08-29 深圳英集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管理系统和电源管理方法
CN116667503B (zh) * 2023-07-26 2024-01-02 深圳英集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管理系统和电源管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71135B2 (en) Intelligent mobile power supply and method for USB data communication therewith
US961515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upplying power for active noise cancelation earphone by utilization of power source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CN110336348B (zh) 一种终端、开关电容升压电路以及供电方法
CN109149915B (zh) 电源转换电路、充电装置及系统
CN215071714U (zh) 一种移动电源
CN109038694B (zh) 电源转换电路、充电装置及系统
CN111277012A (zh) 充电电路、充电芯片及电子设备
CN104065124A (zh) 具有假电池功能的移动终端及其使能、禁能假电池的方法
EP4329141A1 (en) Multi-battery power supply, charging/discharg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8599530A (zh) 一种供电模式转换器以及供电模式转换方法
CN205666633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2723751B (zh) 多功能充电接口、电源装置和充电方法
CN210724260U (zh) 双向无线充电宝
CN207853933U (zh) 一种可将有线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的通信设备
CN205920310U (zh) 闪光灯及包含其的补光系统
CN110417108A (zh) 一种双电池控制电路
CN209844614U (zh) 双向无线充放电设备
CN210839007U (zh) 一种充电装置
CN108391293B (zh) 一种共享mifi设备及其切换网络的方法
CN203608214U (zh) 以太网适配器以及以太网适配线
JP2013223269A (ja) 充電可能な携帯装置
CN114268137A (zh) 充放电电路、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768611A (zh) 轻量化便携式电脑充电电路
CN217720754U (zh) 充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20985381U (zh) 一种具有按键灯板功能的车载无线充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