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69064U - 一种超薄窄边框触控液晶显示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薄窄边框触控液晶显示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69064U
CN215069064U CN202121283729.6U CN202121283729U CN215069064U CN 215069064 U CN215069064 U CN 215069064U CN 202121283729 U CN202121283729 U CN 202121283729U CN 215069064 U CN215069064 U CN 2150690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crystal display
ultra
top surface
display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8372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兆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ingchuang High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ingchuang High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ingchuang High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ingchuang High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8372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690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690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690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薄窄边框触控液晶显示模组,包括主体、拱架防护机构、衔接隔热机构和传导散热机构,所述主体的顶面设置有拱架防护机构,所述主体的内部连接有衔接隔热机构,所述衔接隔热机构的顶面外壁设置有传导散热机构。该超薄窄边框触控液晶显示模组,防护框架可以在减少触摸感应屏及液晶显示屏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经过固定底座通过固定螺丝与主体构成的螺纹结构,在固定的固定底座顶面两侧等距分布的防护拱架,会在模组碰撞情况下,对设备内装置进行防护抗摔,由于衔接隔热机构的设置,在起到衔接连通模组内部设备的同时,也能起到隔热作用,通过传导散热机构设置进行散热,提升整体模组的使用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超薄窄边框触控液晶显示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薄窄边框触控液晶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液晶模组简单点说就是屏和背光灯组件。液晶电视的显示部件就是液晶模组,其地位相当于CRT中的显像管,其它部分包括电源电路,信号处理电路等,当然还有外壳什么的,模组主要分为屏和背光灯组件,两部分被组装在一起,但工作的时候是相互独立的。
目前市面上液晶显示模组在使用中,由于现在多采用超薄窄边框为设计基础,虽然美观和功能上有所提升,却在整体结构上不够稳定,不具有良好的稳固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超薄窄边框触控液晶显示模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窄边框触控液晶显示模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由于现在多采用超薄窄边框为设计基础,虽然美观和功能上有所提升,却在整体结构上不够稳定,不具有良好的稳固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薄窄边框触控液晶显示模组,包括主体、拱架防护机构、衔接隔热机构和传导散热机构,所述主体的顶面设置有拱架防护机构,所述主体的内部连接有衔接隔热机构,所述衔接隔热机构的顶面外壁设置有传导散热机构;
所述拱架防护机构包括:
固定底座,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顶端中部;
防护拱架,其链接于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面两侧;
固定螺丝,其设置于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面四周。
优选的,所述固定底座通过固定螺丝与主体构成螺纹结构,且防护拱架沿着固定底座顶面两侧等距分布。
优选的,所述主体包括:
触摸感应屏,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顶面外壁;
液晶显示屏,其设置于所述触摸感应屏的下方;
防护框架,其设置于所述触摸感应屏的四周外壁。
优选的,所述防护框架四周尺寸与触摸感应屏四周尺寸相匹配,且防护框架与触摸感应屏之间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衔接隔热机构包括:
衔接板,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内部;
安装槽,其设置于所述衔接板的内部;
隔热层,其设置于所述衔接板的底端外壁。
优选的,所述衔接板与隔热层之间为固定连接,且隔热层四周尺寸与衔接板四周尺寸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传导散热机构包括:
PCB板,其设置于所述衔接隔热机构的顶面中部;
导热片,其设置于所述PCB板的四周外壁;
传导片,其连接于所述导热片的一侧外壁;
散热风扇,其设置于所述传导片一端。
优选的,所述PCB板与导热片、传导片、散热风扇之间相连通,且散热风扇设置有两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超薄窄边框触控液晶显示模组,防护框架四周尺寸与触摸感应屏四周尺寸的相匹配,可以在特殊情况下尽量减少触摸感应屏及液晶显示屏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经过固定底座通过固定螺丝与主体构成的螺纹结构,在固定的固定底座顶面两侧等距分布的防护拱架,会在模组碰撞情况下,对设备内装置进行防护抗摔,由于衔接隔热机构的设置,在起到衔接连通模组内部设备的同时,也能通过隔热层的间隔起到一定的隔热作用,模组设备工作中,传导散热机构设置的,通过铜质的导热片的传导片,将热量送至散热风扇处进行散热,提升整体模组的使用效率。
固定底座通过固定螺丝与主体构成螺纹结构,在此设备模组的使用过程中,经过固定底座通过固定螺丝与主体构成的螺纹结构,对固定底座进行固定,保持结构稳定,在固定的固定底座顶面两侧等距分布的防护拱架,会在模组碰撞情况下,对设备内装置进行防护抗摔,起到保护作用。
隔热层四周尺寸与衔接板四周尺寸相匹配,在使用时,由于衔接板与隔热层之间的固定连接,且隔热层四周尺寸与衔接板四周尺寸的相匹配,在起到衔接连通模组内部设备的同时,也能通过隔热层的间隔起到一定的隔热作用,避免温度过高模组产生负面效果。
PCB板与导热片、传导片、散热风扇之间相连通,在模组设备工作中,PCB板内部处理器等产生的热量会通过PCB板与导热片、传导片、散热风扇之间的相连通,通过铜质的导热片的传导片,将热量送至散热风扇处,两组散热风扇同时进行散热,完成设备内部散热,使得人员使用过程更加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衔接隔热机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传导散热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触摸感应屏;3、液晶显示屏;4、防护框架;5、拱架防护机构;501、固定底座;502、防护拱架;503、固定螺丝;6、衔接隔热机构;601、衔接板;602、安装槽;603、隔热层;7、传导散热机构;701、PCB板;702、导热片;703、传导片;704、散热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超薄窄边框触控液晶显示模组,包括:主体1;触摸感应屏2,其设置于主体1的顶面外壁;液晶显示屏3,其设置于触摸感应屏2的下方;防护框架4,其设置于触摸感应屏2的四周外壁;拱架防护机构5,其设置于主体1的顶面;衔接隔热机构6,其设置于主体1的内部,防护框架4四周尺寸与触摸感应屏2四周尺寸相匹配,且防护框架4与触摸感应屏2之间为固定连接,在此模组中与触摸感应屏2固定连接的防护框架4会让设备保持工作中的稳定性,由于防护框架4四周尺寸与触摸感应屏2四周尺寸的相匹配,也可以在特殊情况下尽量减少触摸感应屏2及液晶显示屏3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拱架防护机构5包括:固定底座501,其设置于主体1的顶端中部;防护拱架502,其链接于固定底座501的顶面两侧;固定螺丝503,其设置于固定底座501的顶面四周;衔接隔热机构6,其设置于主体1的内部,固定底座501通过固定螺丝503与主体1构成螺纹结构,且防护拱架502沿着固定底座501顶面两侧等距分布,在此设备模组的使用过程中,经过固定底座501通过固定螺丝503与主体1构成的螺纹结构,在固定的固定底座501顶面两侧等距分布的防护拱架502,会在模组碰撞情况下,对设备内装置进行防护抗摔,起到保护作用。
如图2所示,一种超薄窄边框触控液晶显示模组,衔接隔热机构6包括:衔接板601,其设置于主体1的内部;安装槽602,其设置于衔接板601的内部;隔热层603,其设置于衔接板601的底端外壁;传导散热机构7,其设置于衔接隔热机构6的内部,衔接板601与隔热层603之间为固定连接,且隔热层603四周尺寸与衔接板601四周尺寸相匹配,在使用时,由于衔接板601与隔热层603之间的固定连接,且隔热层603四周尺寸与衔接板601四周尺寸的相匹配,在起到衔接连通模组内部设备的同时,也能通过隔热层603的间隔起到一定的隔热作用,避免温度过高模组产生负面效果。
如图3所示,一种超薄窄边框触控液晶显示模组,传导散热机构7包括:PCB板701,其设置于衔接隔热机构6的顶面中部;导热片702,其设置于PCB板701的四周外壁;传导片703,其连接于导热片702的一侧外壁;散热风扇704,其设置于传导片703一端,PCB板701与导热片702、传导片703、散热风扇704之间相连通,且散热风扇704设置有两组,在模组设备工作中,PCB板701内部处理器等产生的热量会通过PCB板701与导热片702、传导片703、散热风扇704之间的相连通,通过铜质的导热片702的传导片703,将热量送至散热风扇704处,两组散热风扇704同时进行散热,完成设备内部散热,使得人员使用过程更加良好。
综上,该超薄窄边框触控液晶显示模组在使用时,首先防护框架4四周尺寸与触摸感应屏2四周尺寸的相匹配,可以在特殊情况下尽量减少触摸感应屏2及液晶显示屏3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经过固定底座501通过固定螺丝503与主体1构成的螺纹结构,在固定的固定底座501顶面两侧等距分布的防护拱架502,会在模组碰撞情况下,对设备内装置进行防护抗摔,由于衔接板601与隔热层603之间的固定连接,在起到衔接连通模组内部设备的同时,也能通过隔热层603的间隔起到一定的隔热作用,模组设备工作中,PCB板701内部处理器等产生的热量会通过PCB板701与导热片702、传导片703、散热风扇704之间的相连通,通过铜质的导热片702的传导片703,将热量送至散热风扇704处,两组散热风扇704同时进行散热,就这样,完成整个模组的使用过程。

Claims (8)

1.一种超薄窄边框触控液晶显示模组,包括主体(1)、拱架防护机构(5)、衔接隔热机构(6)和传导散热机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顶面设置有拱架防护机构(5),所述主体(1)的内部连接有衔接隔热机构(6),所述衔接隔热机构(6)的顶面外壁设置有传导散热机构(7);
所述拱架防护机构(5)包括:
固定底座(501),其设置于所述主体(1)的顶端中部;
防护拱架(502),其链接于所述固定底座(501)的顶面两侧;
固定螺丝(503),其设置于所述固定底座(501)的顶面四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窄边框触控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501)通过固定螺丝(503)与主体(1)构成螺纹结构,且防护拱架(502)沿着固定底座(501)顶面两侧等距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窄边框触控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
触摸感应屏(2),其设置于所述主体(1)的顶面外壁;
液晶显示屏(3),其设置于所述触摸感应屏(2)的下方;
防护框架(4),其设置于所述触摸感应屏(2)的四周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薄窄边框触控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架(4)四周尺寸与触摸感应屏(2)四周尺寸相匹配,且防护框架(4)与触摸感应屏(2)之间为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窄边框触控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隔热机构(6)包括:
衔接板(601),其设置于所述主体(1)的内部;
安装槽(602),其设置于所述衔接板(601)的内部;
隔热层(603),其设置于所述衔接板(601)的底端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超薄窄边框触控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板(601)与隔热层(603)之间为固定连接,且隔热层(603)四周尺寸与衔接板(601)四周尺寸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窄边框触控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散热机构(7)包括:
PCB板(701),其设置于所述衔接隔热机构(6)的顶面中部;
导热片(702),其设置于所述PCB板(701)的四周外壁;
传导片(703),其连接于所述导热片(702)的一侧外壁;
散热风扇(704),其设置于所述传导片(703)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超薄窄边框触控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701)与导热片(702)、传导片(703)、散热风扇(704)之间相连通,且散热风扇(704)设置有两组。
CN202121283729.6U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超薄窄边框触控液晶显示模组 Active CN2150690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83729.6U CN215069064U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超薄窄边框触控液晶显示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83729.6U CN215069064U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超薄窄边框触控液晶显示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69064U true CN215069064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04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83729.6U Active CN215069064U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超薄窄边框触控液晶显示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690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202252A1 (zh) 一种电脑主机箱
WO2017202250A1 (zh) 电脑独立显卡的散热结构及其安装结构
TWI393833B (zh) 直立使用之散熱結構、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CN202230682U (zh) 一种led户内屏
CN102620204B (zh) 背光模组及使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3439831B (zh) 侧光式液晶模组、直下式液晶模组及电视机
US20130294052A1 (en) Backlight Modul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215069064U (zh) 一种超薄窄边框触控液晶显示模组
CN209676570U (zh) 屏蔽散热结构及显示装置
CN212990059U (zh) 一种计算卡及显卡组件
CN108735114A (zh) 一种led显示屏
CN210110201U (zh) 一种平板显示器件
CN209134527U (zh) 一种散热式多接头视频转换器
CN210444575U (zh) 功放机用紧凑型主板结构
CN209086841U (zh) 一种计算机主板防抖动显卡安装槽
CN210244901U (zh) 一种led显示屏
US10502890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wall-mounted heat dissipation mechanism thereof
CN105700238B (zh) 侧光式液晶模组、直下式液晶模组及电视机
CN207570160U (zh) 一种制冷压缩机中电路板的安装结构
CN208819000U (zh) 交互智能平板及导热结构
CN220873208U (zh) 一种散热性能稳定的高亮显示器
CN207817372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19778085U (zh) 高效散热投影仪
CN219087688U (zh) 一种屏幕显示设备的散热装置及屏幕显示设备
CN210348447U (zh) 一种具有温控机构的触摸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