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63209U - 风冷冷水机组 - Google Patents

风冷冷水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63209U
CN215063209U CN202120557263.8U CN202120557263U CN215063209U CN 215063209 U CN215063209 U CN 215063209U CN 202120557263 U CN202120557263 U CN 202120557263U CN 215063209 U CN215063209 U CN 2150632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oil
air
open
type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5726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伟
赵学高
熊怡君
陶梦杰
吴佳
丰福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unan Artificial Environ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unan Artificial Environ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unan Artificial Environ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unan Artificial Environ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5726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632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632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632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风冷冷水机组,包括核级电机、与核级电机相联的开启式压缩机,开启式压缩机通过冷媒管道与油分离器、冷凝系统、储液器、节流系统和蒸发器顺次连接,并构成冷媒循环回路,其中,开启式压缩机与油分离器之间设排气压力传感器;冷凝系统包括多路风冷冷凝支路,每一路风冷冷凝支路包括冷凝器、双速风机和排压电磁阀,冷凝器的冷凝进口与油分离器的出气口连接,冷凝进口与出气口之间的至少一路第一管路上设排压电磁阀,冷凝出口连接储液器,双速风机配设于冷凝器,排气压力传感器、排压电磁阀和双速风机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通过本申请,解决了风冷冷水机组高压压力控制不稳定、运行稳定性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风冷冷水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厂冷水机组领域,尤其涉及风冷冷水机组。
背景技术
核电是一种经济、安全、可靠、清洁的新能源。核电站的正常运行需要合适的环境温湿度,“核安全级的风冷冷水机组”属于电气厂房冷冻水系统。其功能是为DVC主控制室空调系统、DVL电气厂房主通风系统、DVE电缆层通风系统等提供所需的冷冻水。
现有风冷冷水机组在冬季制冷时,为提高风冷冷水机组的高压压力,采用在冷凝器出口增加压力维持阀,通过压力维持阀阻断制冷剂由高压流向低压,从而提高高压压力。但通过设置压力维持阀的风冷冷水机组在环境温度比较低时,风冷冷水机组启动时会引起低压压力迅速降低,造成风冷冷水机组出现低压保护且风冷冷水机组不能稳定运行,如此,使得电气厂房冷冻水系统故障,以及使得电气厂房的主控室,电气厂房,电缆层的温度升高,最终会导致电厂核电反应堆的停堆事故或引发其余核事故。
同时,现有风冷冷水机组高压压力控制的控制逻辑混乱,使得风冷冷水机组的高压压力变化大,压缩机高低压差稳定性及风冷冷水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差。
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风冷冷水机组高压压力控制不稳定、运行稳定性差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风冷冷水机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风冷冷水机组高压压力控制不稳定、运行稳定性差的问题。
第一个方面,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风冷冷水机组,包括核级电机、与所述核级电机相联的开启式压缩机,所述开启式压缩机通过冷媒管道与油分离器、冷凝系统、储液器、节流系统和蒸发器顺次连接,并构成冷媒循环回路,其中,所述开启式压缩机与所述油分离器连接的所述冷媒管道上设排气压力传感器;所述冷凝系统包括多路并联的风冷冷凝支路,每一路所述风冷冷凝支路包括冷凝器、双速风机和排压电磁阀,所述冷凝器包括冷凝进口和冷凝出口,所述冷凝进口通过第一管路连接所述油分离器的出气口,且所述冷凝进口与所述出气口之间的至少一路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所述排压电磁阀,所述冷凝出口通过第二管路连接所述储液器,所述双速风机配设于所述冷凝器,所述排气压力传感器、所述排压电磁阀和所述双速风机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凝出口与所述储液器之间的至少一路所述第二管路设有第一单向阀,其中,所述第一单向阀用于阻挡制冷剂回流至所述冷凝器。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凝器包括翅片式换热器。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蒸发器包括核级满液式蒸发器。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液器和所述节流系统之间的所述冷媒管道上设有过滤器,其中,所述过滤器用于对沿所述储液器输出制冷剂进行干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启式压缩机与所述油分离器之间的所述冷媒管道上还设有排气温度传感器,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开启式压缩机之间的所述冷媒管道上设有吸气温度传感器和吸气压力传感器,其中,所述排气温度传感器、所述吸气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吸气压力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节流系统包括电子膨胀阀。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分离器与所述开启式压缩机之间还设有用于为所述开启式压缩机进行供油的油路,其中,所述油路包括油过滤器,所述油过滤器的输入端通过油管连接所述油分离器的出油口,所述油过滤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回油支路的输入端和第二回油支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回油支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启式压缩机的容调滑阀连接,所述第二回油支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开启式压缩机的吸排气端轴承和所述容调滑阀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回油支路用于在所述开启式压缩机启动或高低压差小于预设阈值时,为所述开启式压缩机供油,所述第二回油支路用于在所述开启式压缩机启动后和/或高低压差不小于预设阈值时,为所述开启式压缩机供油。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回油支路包括通过所述油管串接连接的油泵和止回阀,所述油泵的输入端通过所述油管与所述油分离器的输出端对接,所述止回阀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油管对接所述容调滑阀;所述第二回油支路包括两个并联设置的第二单向阀,两个所述第二单向阀的一端与所述油过滤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油管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油管分别与所述开启式压缩机的吸排气端轴承和所述容调滑阀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调滑阀与所述止回阀之间的所述油管上设有油压传感器。
与相关技术相比,在本实施例中提供的风冷冷水机组,通过在冷凝系统中设置多路并联的风冷冷凝支路,每一路风冷冷凝支路设置冷凝器、双速风机和排压电磁阀,冷凝器的冷凝进口通过第一管路连接油分离器的出气口,且冷凝器的冷凝进口与油分离器的出气口之间的至少一路第一管路上设有排压电磁阀,冷凝器的冷凝出口通过第二管路连接储液器,双速风机配设于冷凝器,排气压力传感器、排压电磁阀和双速风机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风冷冷水机组高压压力控制不稳定、运行稳定性差的问题,实现了风冷冷水机组高压压力的稳定控制,开启式压缩机高低压差稳定,风冷冷水机组运行稳定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在以下附图和描述中提出,以使本申请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风冷冷水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风冷冷水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风冷冷水机组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风冷冷水机组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风冷冷水机组的控制方法的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中,1、核级电机;2、开启式压缩机;3、油分离器;4、双速风机;5、冷凝器;6、储液器;7、过滤器;8、节流系统;9、蒸发器;10、油过滤器; 11、油泵;12、止回阀;13、油压传感器;14、排气温度传感器;15、排气压力传感器;16、吸气温度传感器;17、吸气压力传感器;18、排压电磁阀;19、第一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和说明。
除另作定义外,本申请所涉及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具有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具备一般技能的人所理解的一般含义。在本申请中的“一”、“一个”、“一种”、“该”、“这些”等类似的词并不表示数量上的限制,它们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在本申请中所涉及的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其任何变体,其目的是涵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一系列步骤或模块(单元)的过程、方法和系统、产品或设备并未限定于列出的步骤或模块(单元),而可包括未列出的步骤或模块(单元),或者可包括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模块(单元)。在本申请中所涉及的“连接”、“相连”、“耦接”等类似的词语并不限定于物理的或机械连接,而可以包括电气连接,无论是直接连接还是间接连接。在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通常情况下,字符“/”表示前后关联的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本申请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只是对相似对象进行区分,并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风冷冷水机组的结构示意图。图示的风冷冷水机组,通过设置并联且由冷凝器5、双速风机4和排压电磁阀18组成的多路风冷冷凝支路,基于排气压力为控制目标,解决了风冷冷水机组高压压力控制不稳定、运行稳定性差的问题,实现了风冷冷水机组高压压力的稳定控制,开启式压缩机高低压差稳定,风冷冷水机组运行稳定。
请参阅图1至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冷冷水机组,包括核级电机 1、与核级电机1相联的开启式压缩机2,开启式压缩机2通过冷媒管道与油分离器3、冷凝系统、储液器6、节流系统8和蒸发器9顺次连接,并构成冷媒循环回路,其中,开启式压缩机2与油分离器3连接的冷媒管道上设排气压力传感器15;冷凝系统包括多路并联的风冷冷凝支路,每一路风冷冷凝支路包括冷凝器5、双速风机4和排压电磁阀18,冷凝器5包括冷凝进口和冷凝出口,冷凝进口通过第一管路连接油分离器3的出气口,且冷凝进口与出气口之间的至少一路第一管路上设有排压电磁阀18,冷凝出口通过第二管路连接储液器6,双速风机4配设于冷凝器5,排气压力传感器15、排压电磁阀18和双速风机4 均与控制单元(附图未显示)电连接。
上述风冷冷水机组中,通过设置并联且由冷凝器5、双速风机4和排压电磁阀18组成的多路风冷冷凝支路,并基于排气压力为控制目标,解决了风冷冷水机组高压压力控制不稳定、运行稳定性差的问题,保证核级风冷冷水机组在冬季实现稳定的制冷运行,又避免低压压力保护;同时,通过在冷凝器5的冷凝进口设置排压电磁阀18,避免冬季制冷剂迁移至冷凝器5而造成风冷冷水机组启动时低压保护和使得风冷冷水机组出现故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通过检测由排气压力传感器15获取的开启式压缩机2输出端的排气压力与预设排气压力区间对比,检测排气压力是否处于预设排气压力区间,从而对应控制排压电磁阀18和/或双速风机4的启停,具体地,当检测到排气压力处于预设排气压力区间时,特别是达到预设排气压力区间上限时,如果此时继续维持现有的冷媒循环回路,会使的开启式压缩机2的排气压力升高并超出预设排气压力区间,此时通过打开排压电磁阀 18,使冷凝器5处于打开状态,从而增加风冷冷水机组与室外的换热量,降低风冷冷水机组压力,直至排气压力回归至预设排气压力区间,和/或通过开启双速风机4,并使双速风机4以适应的风速档位运行,加速冷凝器5的换热,从而降低风冷冷水机组的排气压力;当检测到排气压力低于预设排气压力区间的下限时,如果此时继续保持对应的冷媒循环回路,也就是继续运行对应的双速风机4或开启排压电磁阀18,会使的开启式压缩机2的排气压力约来越低而使得风冷冷水机组进行低压保护或产生故障,此时通过关闭排压电磁阀18,使冷凝器5处于关闭状态,从而降低风冷冷水机组与室外的换热量,提升风冷冷水机组压力,直至排气压力提升至预设排气压力区间,和/或通过降低双速风机4风速档位或关闭双速风机4,减小冷凝器5的换热,从而提高风冷冷水机组的排气压力;当然,双速风机4以何档位运行,可以根据降低排气压力或增强排气压力的需求而设定,在本实施例中,双速风机4设定两种风速档位,分别是:低速档和高速档,而在本实施例的分级控制高压压力的过程中,会采用先以低速档运行双速风机4,当双速风机4以低速档运行还不足以使开启式压缩机2的排气压力降至预设排气压力区间时,则以高速档运行双速风机4,从而使开启式压缩机2的排气压力降至预设排气压力区间,从而使风冷冷水机组的高压压力维持稳定,并建立稳定的高低压差,反之,则是先降低双速风机4的风速档位直至关闭双速风机4。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高压压力控制过程中,控制单元通过按预设的排压设备运行次序控制对应风冷冷凝支路的排压电磁阀18、双速风机4 的启动,例如:设定先使某一风冷冷凝支路的双速风机4以低速档运行,之后在打开该风冷冷凝支路的至少一个排压电磁阀18,再之后使双速风机4以高速档运行;同时,在本实施例中,根据高压压力控制的需求,设置不同路数的风冷冷凝支路,例如:设置两路并联的风冷冷凝支路(参考图1和图2),并左右对称设置,以及根据设置不同的分档调节档数,在每一路风冷冷凝支路中设置不同数目的排压电磁阀18,例如:在一路风冷冷凝支路中设置一个排压电磁阀 18(参考图1),如此,结合设置两路风冷冷凝支路,构成六档调节档,又例如,在一路风冷冷凝支路中设置两个排压电磁阀18(参考图2),如此,结合设置两路风冷冷凝支路,构成八档调节档;当然,为使高压压力控制越稳定,可以设置更多的调节档;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时,构建的多档调节档的每一调节档与预设的排压设备运行次序一一对应,例如:通过设定两路风冷冷凝支路以及每一路风冷冷凝支路设定一个排压电磁阀18而构成的六档调节档时,预设排压设备运行次序自第一档至第六档依次为:图1中位于左侧的双速风机4以低速档运行、图1中位于左侧的排压电磁阀18打开、图1中位于右侧的排压电磁阀18 打开、图1中位于左侧的双速风机4以高速档运行、图1中位于右侧的双速风机4以低速档运行及图1中位于右侧的双速风机4以高速档运行。
为了避免冬季制冷过程中制冷剂迁移至冷凝器5,造成风冷冷水机组启动时低压保护,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冷凝出口与储液器6之间的至少一路第二管路设有第一单向阀19,其中,第一单向阀19用于阻挡制冷剂回流至冷凝器5。
需要理解,如此设置,通过第一单向阀19的单向导通作用,使得制冷剂只能沿从冷凝器5流向储液器6方向流动,避免制冷剂回流而造成冷媒循环回流的故障。
为了提高风冷冷凝支路的换热效率,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冷凝器5包括翅片式换热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冷凝器5包括但不限于翅片式换热器,满足本实施例中的风冷式冷凝器均适合本申请中的冷凝器5。
为了实现制冷剂与传热面充分接触,提高沸腾换热系数,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蒸发器9包括核级满液式蒸发器。
为了去除沿冷凝系统输出的制冷剂在换热过程中产生的水气,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储液器6和节流系统8之间的冷媒管道上设有过滤器7,其中,过滤器7用于对沿储液器6输出制冷剂进行干燥。
在本实施例中,储液器6采用大容量核级储液器,承载风冷冷水机组在环境温度-15℃到45℃宽制冷范围内多余的制冷剂,保证风冷冷水机组在变工况下稳定可靠运行。
为了确保开启式压缩机2吸排气能正常工作,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开启式压缩机2与油分离器3之间的冷媒管道上还设有排气温度传感器14,蒸发器9与开启式压缩机2之间的冷媒管道上设有吸气温度传感器16和吸气压力传感器17,其中,排气温度传感器14、吸气温度传感器16和吸气压力传感器17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吸气压力传感器17用于检测开启式压缩机的吸气端的吸气压力,并与排气压力传感器15检测的开启式压缩机2排气端的排气压力的压差而构建风冷冷水机组的高低压。
需要理解,在开启式压缩机2与油分离器3之间的冷媒管道上设置排气温度传感器14和排气压力传感器15,风冷冷水机组通过冷媒循环回路内的温度及压力的变化计算出排气过热度,并通过与目标排气过热度来控制节流系统8的开度大小;同理,通过在开启式压缩机2与蒸发器9之间的冷媒管道上设置吸气温度传感器16和吸气压力传感器17,风冷冷水机组通过冷媒循环回路内的温度及压力的变化计算出吸气过热度,并通过与目标吸气过热度来控制节流系统8 的开度大小,而风冷冷水机组是通过控制单元完成基于冷媒循环回路内的温度及压力的变化计算出排气过热度、吸气过热度及控制节流系统8的开度大小的控制。
为了实现制冷剂流量及蒸发器9液位的精准控制,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节流系统8包括电子膨胀阀。
需要理解,节流系统8采用了电子膨胀阀,可实现制冷剂流量及蒸发器9 液位的精确控制,冷量选择上留了较大的裕量,保证在冷却水进水温度15度至 45度两个极限工况下稳定运行。
为了实现风冷冷水机组的开启式压缩机正常运行并克服压缩机回油困难的问题,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油分离器3与开启式压缩机2之间还设有用于为开启式压缩机2进行供油的油路,其中,油路包括油过滤器10,油过滤器10的输入端通过油管连接油分离器3的出油口,油过滤器10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回油支路的输入端和第二回油支路的输入端,第一回油支路的输出端与开启式压缩机2的容调滑阀连接,第二回油支路的输出端分别与开启式压缩机2的吸排气端轴承和容调滑阀连接,其中,第一回油支路用于在开启式压缩机2启动或高低压差小于预设阈值时,为开启式压缩机2供油,第二回油支路用于在开启式压缩机2启动后和/或高低压差不小于预设阈值时,为开启式压缩机2供油。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回油支路包括通过油管串接连接的油泵11和止回阀12,油泵11的输入端通过油管与油分离器3的输出端对接,止回阀12的另一端通过油管对接容调滑阀;第二回油支路包括两个并联设置的第二单向阀,两个第二单向阀的一端与油过滤器10的输出端通过油管连接,两个第二单向阀的另一端通过油管分别与开启式压缩机2的吸排气端轴承和容调滑阀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容调滑阀与止回阀12之间的油管上设有油压传感器13,其中,油压传感器13用于检测开启式压缩机2的供油压力测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油过滤器10后端控制开启式压缩机2 的油路分为两支路,第一回油支路通过油泵11和止回阀12连接至容调滑阀,第二回油支路通过油管和两个第二单向阀直接连接至开启式压缩机2的内轴承和容调滑阀处,开启式压缩机2启动前,先驱动油泵11,即通过油泵11建立油压,籍以对开启式压缩机2吸排气端轴承、轴封以及压缩室进行供油润滑,且推动容调滑阀至最低负荷,以降低开启式压缩机2的启动电流,经过短时间延时后监测油泵11的供油的供油压力(由油压传感器13测量)与压缩的排气压力(由排气压力传感器15测量),若对应的供油压力或排气压力超过一定的值后,则启动开启式压缩机2,等开启式压缩机2运行一定的时间后,再对供油压力与吸气压力(由吸气压力传感器17测量)之差进行运算,若此时压差未达到目标值则停机,达到目标值,则开启式压缩机2继续运行,之后油泵11工作状态是根据吸气压力和排气压力的压差来控制的,若排气压力与吸气压力差小于限度值时,油泵11开启,反之则油泵11关闭。当油泵11关闭后,此时油不经过油泵11而直接由第二回油支路流向开启式压缩机2,通过开启式压缩机2正常运行建立的压差来推动润滑油进行润滑,保证在多种工况下,风冷冷水机组正常运行。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开启式压缩机2采用压差供油,通过控制单元检测吸气压力与排气压力之高低压差来驱动冷冻油润滑开启式压缩机的吸排气端轴承,同时对压缩室和转子进行冷却和密封,且推动容调滑阀进行加、卸载动作,当环境温度过低时,排气压力和排气温度太低,此时的高低压差过小,难以维持开启式压缩机2正常运行所需的冷冻油流量,且由于排气温度较低,冷冻油粘度较大,流动阻力较高;同时,此工况下节流系统8的制冷剂流量及性能将严重衰减,且蒸发器9液位及蒸发压力也会过低,此时,通过油泵11自动启动;蒸发器9的冷却水侧通过风冷冷凝支路的排压电磁阀18、双速风机4的控制,保持高压在最低限度以上,以维持油路的正常供油量。
以下对风冷冷水机组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如下:
当核级电机1采用1E级的电机,开启式压缩机2由核级电机1来驱动运行,制冷剂在开启式压缩机2中被压缩排出后进入外置的油分离器3,通过采用改变气体流向、降低气体流速、机械分离相结合的方法将润滑油分离,分离出的润滑油经过油过滤器10后沿第一回油支路或第二回油支路喷回开启式压缩机2的吸气侧,对开启式压缩机2吸排气端轴承、压缩室和转子进行冷却、密封和润滑,且推动容调滑阀对容量进行加、卸载,而冷媒气体进入冷凝系统冷凝,冷凝成液体后流向储液器6,从储液器6流出后经过过滤器7过滤,从过滤器7出来后制冷剂经过节流系统8节流降压后,制冷剂变成气液两相进入蒸发器9,制冷剂在其中与冷冻水进行换热,吸收热量蒸发,制取所需的冷冻水,制冷剂吸热后变成气态进入开启式压缩机2压缩,循环进行。
图3是本实施例的风冷冷水机组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1,在风冷冷水机组进入高压制冷的运行状态时,控制单元获取排气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开启式压缩机的排气压力。
在本实施例中,由控制单元实时获取排气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开启式压缩机的排气端的排气压力,并将排气压力作为控制参数,基于排气压力执行高压压力控制。
步骤S302,控制单元检测排气压力是否处于预设排气压力区间,并在首次检测到排气压力处于预设排气压力区间之后,控制多路风冷冷凝支路其中一路的第一设备以第一工作模式运行,其中,第一设备包括多路风冷冷凝支路其中一路的排压电磁阀和双速风机其中之一,第一工作模式包括对应的排压电磁阀打开和对应的双速风机以预设低速档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排气压力区间的设定值为1.2-1.4MPa,当检测到排气压力处于预设排气压力区间后,通过启动第一设备,从而使的排气压力不继续升高。
步骤S303,在第一设备以第一工作模式运行后,控制单元按设定的时间间隔,多次检测排气压力。
在本实施例中,在启动第一设备后,第一设备工作后对排气压力降低的作用并不能抵消开启式压缩机在自身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排气压力提升的进度,因此,即便第一设备运行后,检测到的排气压力还是会升高至预设排气压力区间,因此,为确保排气压力处于预设排气压力区间,通过按设定时间间隔多次检测排气压力,进而根据检查结果启动对应的设备,从而使排气压力维持在预设排气压力范围内,籍以维持高压压力稳定以及高低压差稳定。
步骤S304,控制单元根据每次对检测到的排气压力是否处于预设排气压力区间的判断结果,确定与判断结果对应的排压运行档位,并控制与排压运行档位关联的排压电磁阀或双速风机按预设排压模式工作,其中,每种预设排压模式设定对应的排压电磁阀的开闭状态和设定对应的双速风机的风速档位。
在本实施例中,当判断结果为排气压力处于预设排气压力区间内,则表明当前运行的第一设备在继续运行过程中,不足以使排气压力维持在预设排气压力区间,需要控制风冷冷凝支路中未启动的排压电磁阀或双速风机运行,或者改变以运行的双速风机的风速档位,从而加强降低排气压力;当判断结果为排气压力低于预设排气压力区间的下限,则表明第一设备运行过程中,第一设备对排气压力的降低作用强于开启式压缩机增强排气压力的作用,此时,需要通过停止运行第一设备工作,使排气压力提升至预设排气压力区间。
通过上述步骤S301至步骤S304,采用在风冷冷水机组进入高压制冷的运行状态时,获取排气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开启式压缩机的排气压力;检测排气压力是否处于预设排气压力区间,并在首次检测到排气压力处于预设排气压力区间之后,控制多路风冷冷凝支路其中一路的第一设备以第一工作模式运行;在第一设备以第一工作模式运行后,按设定的时间间隔,多次检测排气压力;根据每次对检测到的排气压力是否处于预设排气压力区间的判断结果,确定与判断结果对应的排压运行档位,并控制与排压运行档位关联的排压电磁阀或双速风机按预设排压模式工作,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风冷冷水机组高压压力控制不稳定、逻辑复杂的问题,实现了提供高压压力稳定性以及维持风冷冷水机组稳定运行。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根据每次对检测到的排气压力是否处于预设排气压力区间的判断结果,确定与判断结果对应的排压运行档位,并控制与排压运行档位关联的排压电磁阀或双速风机按预设排压模式工作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控制单元在第一设备以第一工作模式运行后,首次判断到排气压力处于预设排气压力区间时,确定排压运行档位包括第一档位,其中,第一档位关联多路风冷冷凝支路其中一路中未以第一工作模式运行的第一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档位关联的第一设备为与前一次判断到排气压力处于预设排气压力区间时启动的第一设备属于同一风冷冷凝支路的另一第一设备,例如:当判断到排气压力处于预设排气压力区间时,启动的第一设备为双速风机,并设定双速风机以低速档运行,那么,当双速风机以低速档运行后,首次检测到排气压力处于预设排气压力区间时,则打开位于同一风冷冷凝支路中的排压电磁阀。
步骤2,控制单元控制多路风冷冷凝支路其中一路中未以第一工作模式运行的第一设备以预设排压模式运行,将排气压力维持于预设排气压力区间。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排压模式为对应的多路风冷冷凝支路其中一路中未以第一工作模式运行的第一设备的运行模式,例如:多路风冷冷凝支路其中一路中未以第一工作模式运行的第一设备为排压电磁阀时,此时,预设排压模式为开启排压电磁阀,若多路风冷冷凝支路其中一路中未以第一工作模式运行的第一设备为双速风机时,预设排压模式则为按对应的风速档位启动双速风机,其中,风速档位包括低速档和高速档,但双速风机被设定为先以低速档运行。
通过上述步骤中的在第一设备以第一工作模式运行后,首次判断到排气压力处于预设排气压力区间时,确定排压运行档位包括第一档位;控制多路风冷冷凝支路其中一路中未以第一工作模式运行的第一设备以预设排压模式运行,将排气压力维持于预设排气压力区间,实现根据排气压力控制高压压力稳定。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在第一设备以第一工作模式运行后,判断到排气压力低于预设排气压力区间的下限时,则执行如下步骤:关停以第一工作模式运行的第一设备,直至排气压力提升至预设排气压力区间。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设备以第一工作模式运行后,若判断到排气压力低于预设排气压力区间,则表示第一设备以第一工作模式运行后,第一设备对排气压力的降低作用强于开启式压缩机增强排气压力的作用,此时,需要通过停止运行第一设备工作,使排气压力提升至预设排气压力区间。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控制多路风冷冷凝支路其中一路中未以第一工作模式运行的第一设备以预设排压模式运行后,控制单元根据每次对检测到的排气压力是否处于预设排气压力区间的判断结果,确定与判断结果对应的排压运行档位,并控制与排压运行档位关联的排压电磁阀或双速风机按预设排压模式工作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控制单元在连续多次判断到排气压力处于预设排气压力区间时,按预设的排压设备运行次序逐次控制对应的排压电磁阀或双速风机按预设排压模式工作,直至在判断到排气压力低于预设排气压力区间时,关停当前按预设排压模式工作的排压电磁阀或双速风机。
在本实施例中,当连续多次判断到排气压力处于预设排气压力区间时,则表明每一次检测到排气压力处于预设排气压力区间后运行的排压电磁阀或双速风机在继续运行过程中,降低的排气压力低于开启式压缩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排气压力,使得在一个时间间隔周期内,排气压力提升上来,需要通过启动按排压设备运行次序设定的后续的排压电磁阀或双速风机工作,籍以使的排气压力维持在预设排气压力区间。
步骤2,控制单元在判断到排气压力低于预设排气压力区间下限时,关停当前按预设排压模式工作的排压电磁阀或双速风机,并在下次判断到排气压力处于预设排气压力区间时,重启当前按预设排压模式工作的排压电磁阀或双速风机。
在本实施例中,在连续多次判断过程中,若某次判断到排气压力低于预设排气压力区间下限时,则表明当次之前的一次检测中,检测到排气压力处于预设排气压力区间后运行的排压电磁阀或双速风机在继续运行过程中,降低的排气压力高于开启式压缩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排气压力,使得在一个时间间隔周期内,排气压力下降,此时,需要通过暂停当前启动中的排压电磁阀或双速风机工作,籍以使的排气压力维持在预设排气压力区间,同时,在下一个时间间隔到达时,检测排气压力是否处于预设排气压力区间,若在下次判断到排气压力处于预设排气压力区间时,则表明暂停当前运行的排压电磁阀或双速风机之后,开启式压缩机的工作是排气压力提升上来,为维持排气压力处于预设排气压力区间内,需要通过重启当前按预设排压模式工作的排压电磁阀或双速风机,籍以使得在下一个时间间隔周期内,排气压力维持在预设排气压力区间内。
通过上述步骤,通过逐次控制对应的排压电磁阀或双速风机工作,实现维持风冷冷水机组高压压力及高低压差稳定,保证风冷冷水机组稳定运行。
下面通过优选实施例对本实施例进行描述和说明。
在本申请优选实施例中,通过设定两路风冷冷凝支路以及每一路风冷冷凝支路设定一个排压电磁阀而构成的六档调节档,预设排压设备运行次序自第一档至第六档依次为:第一双速风机(对应图1中位于左侧的双速风机)以低速档运行、第一排压电磁阀(对应图1中位于左侧的排压电磁阀)打开、第二排压电磁阀(对应图2中位于右侧的排压电磁阀)打开、第一双速风机以高速档运行、第二双速风机(对应图1中位于右侧的双速风机)以低速档运行及第二双速风机以高速档运行。图4是根据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风冷冷水机组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以下参考图1和图4,根据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风冷水冷机组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1,开启式压缩机运行。
步骤S402,判断排气压力是否处于预设排气压力区间,如果是,执行步骤S403。
步骤S403,第一双速风机以低速档运行,之后,执行步骤S404。
步骤S404,判断排气压力是否处于预设排气压力区间,如果是,执行步骤 S405,否则执行步骤S415。
步骤S405,第一排压电磁阀打开,之后,执行步骤S406。
步骤S406,判断排气压力是否处于预设排气压力区间,如果是,执行步骤 S407,否则执行步骤S416。
步骤S407,第二排压电磁阀打开,之后,执行步骤S408。
步骤S408,判断排气压力是否处于预设排气压力区间,如果是,执行步骤 S409,否则执行步骤S417。
步骤S409,第一双速风机以高速档运行,之后,执行步骤S410。
步骤S410,判断排气压力是否处于预设排气压力区间,如果是,执行步骤 S411,否则执行步骤S418。
步骤S411,第二双速风机以低速档运行,之后,执行步骤S412。
步骤S412,判断排气压力是否处于预设排气压力区间,如果是,执行步骤 S411,否则执行步骤S419。
步骤S413,第二双速风机以高速档运行,之后,执行步骤S414。
步骤S414,判断排气压力是否处于预设排气压力区间,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420,之后执行步骤S402。
步骤S415,停止第一双速风机以低速档运行。
步骤S416,关闭第一排压电磁阀。
步骤S417,关闭第二排压电磁阀。
步骤S418,第一双速风机切换到低速挡。
步骤S419,停止第二双速风机以低速档运行。
步骤S420,第二双速风机切换到低速档。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终端、计算机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比如在终端上运行,图5是本实施例的风冷冷水机组的控制方法的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终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5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502和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504,其中,处理器5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上述终端还可以包括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设备506以及输入输出设备508。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终端的结构造成限制。例如,终端还可包括比图5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5所示出的不同配置。
存储器504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例如,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5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504内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5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5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502 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终端。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设备5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包括终端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设备5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Interface Controller,简称为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设备506可以为射频 (Radio Frequency,简称为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应该明白的是,这里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只是用来解释这个应用,而不是用来对它进行限定。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本申请保护范围。
显然,附图只是本申请的一些例子或实施例,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也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申请适用于其他类似情况,但无需付出创造性劳动。另外,可以理解的是,尽管在此开发过程中所做的工作可能是复杂和漫长的,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根据本申请披露的技术内容进行的某些设计、制造或生产等更改仅是常规的技术手段,不应被视为本申请公开的内容不足。
“实施例”一词在本申请中指的是结合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该短语出现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并不一定意味着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意味着与其它实施例相互排斥而具有独立性或可供选择。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清楚或隐含地理解的是,本申请中描述的实施例在没有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结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风冷冷水机组,包括核级电机(1)、与所述核级电机(1)相联的开启式压缩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式压缩机(2)通过冷媒管道与油分离器(3)、冷凝系统、储液器(6)、节流系统(8)和蒸发器(9)顺次连接,并构成冷媒循环回路,其中,所述开启式压缩机(2)与所述油分离器(3)连接的所述冷媒管道上设排气压力传感器(15);所述冷凝系统包括多路并联的风冷冷凝支路,每一路所述风冷冷凝支路包括冷凝器(5)、双速风机(4)和排压电磁阀(18),所述冷凝器(5)包括冷凝进口和冷凝出口,所述冷凝进口通过第一管路连接所述油分离器(3)的出气口,且所述冷凝进口与所述出气口之间的至少一路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所述排压电磁阀(18),所述冷凝出口通过第二管路连接所述储液器(6),所述双速风机(4)配设于所述冷凝器(5),所述排气压力传感器(15)、所述排压电磁阀(18)和所述双速风机(4)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出口与所述储液器(6)之间的至少一路所述第二管路设有第一单向阀(19),其中,所述第一单向阀(19)用于阻挡制冷剂回流至所述冷凝器(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5)包括翅片式换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9)包括核级满液式蒸发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器(6)和所述节流系统(8)之间的所述冷媒管道上设有过滤器(7),其中,所述过滤器(7)用于对沿所述储液器(6)输出制冷剂进行干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式压缩机(2)与所述油分离器(3)之间的所述冷媒管道上还设有排气温度传感器(14),所述蒸发器(9)与所述开启式压缩机(2)之间的所述冷媒管道上设有吸气温度传感器(16)和吸气压力传感器(17),其中,所述排气温度传感器(14)、所述吸气温度传感器(16)和所述吸气压力传感器(17)均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系统(8)包括电子膨胀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器(3)与所述开启式压缩机(2)之间还设有用于为所述开启式压缩机(2)进行供油的油路,其中,所述油路包括油过滤器(10),所述油过滤器(10)的输入端通过油管连接所述油分离器(3)的出油口,所述油过滤器(10)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回油支路的输入端和第二回油支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回油支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启式压缩机(2)的容调滑阀连接,所述第二回油支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开启式压缩机(2)的吸排气端轴承和所述容调滑阀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回油支路用于在所述开启式压缩机(2)启动或高低压差小于预设阈值时,为所述开启式压缩机(2)供油,所述第二回油支路用于在所述开启式压缩机(2)启动后和/或高低压差不小于预设阈值时,为所述开启式压缩机(2)供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冷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油支路包括通过所述油管串接连接的油泵(11)和止回阀(12),所述油泵(11)的输入端通过所述油管与所述油分离器(3)的输出端对接,所述止回阀(1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油管对接所述容调滑阀;所述第二回油支路包括两个并联设置的第二单向阀,两个所述第二单向阀的一端与所述油过滤器(10)的输出端通过所述油管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油管分别与所述开启式压缩机(2)的吸排气端轴承和所述容调滑阀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冷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调滑阀与所述止回阀(12)之间的所述油管上设有油压传感器(13)。
CN202120557263.8U 2021-03-18 2021-03-18 风冷冷水机组 Active CN2150632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57263.8U CN215063209U (zh) 2021-03-18 2021-03-18 风冷冷水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57263.8U CN215063209U (zh) 2021-03-18 2021-03-18 风冷冷水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63209U true CN215063209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153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57263.8U Active CN215063209U (zh) 2021-03-18 2021-03-18 风冷冷水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632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59238A (zh) * 2022-03-11 2022-06-24 深圳市英威腾网能技术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低温启动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59238A (zh) * 2022-03-11 2022-06-24 深圳市英威腾网能技术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低温启动控制方法
CN114659238B (zh) * 2022-03-11 2024-04-02 深圳市英威腾网能技术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低温启动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31377B (zh) 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换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7716673U (zh) 冷库制冷机组
EP1666813A1 (en) Multi-type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to distribute oil uniformly
CN110220257B (zh) 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EP3712541A1 (en) Heat pump system
CN109405353A (zh) 回油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存储介质和三管制空调系统
CN107906640A (zh) 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集成蓄冷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5063209U (zh) 风冷冷水机组
CN110986406A (zh) 机房用多联机vrv装置、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0540904C (zh) 用于控制冷却系统的压缩机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20601671U (zh) 一种带自然冷却功能的水冷一体式冷水机组
CN109163469B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896654B (zh) 一种冷冻站机组快速加载的控制方法
CN115111875A (zh) 风冷冷水机组及控制方法
CN215951838U (zh) 制冷系统及家用电器
CN109323478B (zh) 一种制冷剂安全可靠回流的多终端制冷系统
CN115143658A (zh) 一种双工况冷水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14935223A (zh) 空气源热泵系统
CN111637657B (zh) 一种多联式制冷系统减少气液分离器容积的控制方法
CN113137710A (zh) 蒸发式冷凝器机组的控制方法
CN209944793U (zh) 冷媒循环系统和空调器
CN203704470U (zh) 一种并联多功能制冷空调机组
CN110220258B (zh) 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469134B (zh) 一种改进型风冷冷凝器及其控制方法
JP3042506B2 (ja) 冷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