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62516U - 离心式除湿机清洁层 - Google Patents

离心式除湿机清洁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62516U
CN215062516U CN202121007334.3U CN202121007334U CN215062516U CN 215062516 U CN215062516 U CN 215062516U CN 202121007334 U CN202121007334 U CN 202121007334U CN 215062516 U CN215062516 U CN 2150625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layer
cleaning layer
cleaning block
leew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0733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松科
赵大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Liming Heavy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Liming Heavy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Liming Heavy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Liming Heavy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0733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625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625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625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离心式除湿机清洁层,包括清洁层,清洁层的内表面固定多排清洁块队列,每排清洁块队列包括等距设置的多个清洁块,每排清洁块队列的排列方向与清洁层的轴线方向垂直,清洁块队列交错设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设有清洁层后,方便清洁,也方便除湿。

Description

离心式除湿机清洁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心式除湿机清洁层。
背景技术
空气除湿是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同的生产环境对湿度的要求也不同。在热带亚热带以及我国南方地区,空气相对湿度较高,如何保证所需要的低湿度环境,对改善居住条件、保护生产活动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常用的空气除湿方法有冷冻法除湿、液体吸收剂除湿、固体吸附剂除湿、转轮法除湿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这些传统的除湿方法虽然应用广泛,但都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例如冷冻除湿法能耗较大,使用成本高;液体吸附剂腐蚀性强;固体干燥剂的再生过程复杂能耗高等。随着人们在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等方面的意识和需求不断增强的今天,传统除湿技术的弊端的日益显现,研究并提出新型除湿技术便成为关键。虽然近些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除湿方法,如膜法除湿、HVAC除湿、热电冷凝除湿和电化学除湿等,但它们在除湿效率、运行能耗以及初期投资成本上仍存在着诸多不足。
为此本公司已经实用新型了自清洁离心式除湿机,但是,其不能实现自动清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一种离心式除湿机清洁层,包括清洁层,清洁层的内表面固定多排清洁块队列,每排清洁块队列包括等距设置的多个清洁块,每排清洁块队列的排列方向与清洁层的轴线方向垂直,清洁块队列交错设置。
清洁块整体上中间高、前后两侧低,其中面向后侧的为迎风面,面向后侧的为背风面,迎风面与背风面的交界线为曲线,曲线的中间部靠后、左右两侧部靠后,而且曲线的高度从中间向左、右两侧均逐步降低;迎风面为向后倾斜的光滑曲面,其中间部靠后,左右两侧部靠前,而且,迎风面的高度从中间向左、右两侧均逐步降低;背风面为向后前倾斜的光滑曲面,其中间部靠后,左右两侧部靠前,背风面的高度从中间向左、右两侧均逐步降低。
清洁块的宽度为B,其总长度为L,其中心部的长度为L0,其最大高度为H,以H为基准,满足以下关系:
B=(0.8--1.5)*H;
L0=(0.3--0.8)*H;
L=(0.9--1.7)*H。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设有清洁层后,方便清洁,也方便除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的示意图。
图4为附面层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清洁层的示意图。
图6为清洁层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7为清洁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清洁块的俯视示意图。
图9为清洁块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说明的是,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理解的是“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 “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展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此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进行操作,以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及其具体实施方式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
本说明书中,风的前进方向为前,反方向为后。
如图1-4,一种自清洁离心式除湿机,包括蜗壳10,蜗壳10内部固定离心风机机体20,离心风机机体20的径向方向固定多个叶片21,蜗壳10的径向方向设有出风口11,蜗壳10包括固定在两端的端面板12,其中一个端面板12为“C”状,“C”状的端面板12的开口方向面对出风口11,“C”状的端面板12的中心区域为进风口16。
蜗壳10的柱状面内壁为摩擦壁,距离摩擦壁较近的空气层为附面层,附面层的最前部设有附面层挡板31,附面层挡板31固定在摩擦壁上,附面层挡板31后方的蜗壳10的壳壁上固定湿风通道30,湿风通道30能使附面层联通蜗壳10的外界。
蜗壳10的外壁上固定振动电机17,振动电机17的振动触头深入到蜗壳10内。
为了使附面层更多的空气进入湿风通道30,附面层挡板31上固定导流板32,导流板32向后延伸,使附面层挡板31与导流板32构成L状。
为了方便借用重力,附面层挡板31设在蜗壳10的下壳壁111上,湿风通道30上下设置。
为了实现自动清洁,位于附面层区别的蜗壳10的柱状面内侧设有清洁层102,蜗壳10的柱状面与清洁层102之间设有振动空腔103,振动空腔103内设有两个弹条101,两个弹条101分布在清洁层102的边缘部,蜗壳10与清洁层102通过弹条101固定在一起,清洁层102的外壁与振动电机17的振动触头固连,在振动电机17的带动下,清洁层102能进行振动。经过振动,清洁层102内侧上的浮灰能被振落。
为了配合清洁层,参见图5-6,清洁层102(也可以成为增阻层)的内表面固定多排清洁块队列,每排清洁块队列包括等距设置的多个清洁块30,每排清洁块队列的排列方向与清洁层102的轴线方向垂直,清洁块队列交错设置(交错设置的含义为:在两个相邻的清洁块队列中,其中一个清洁块队列的清洁块30对准另外一个清洁块队列的清洁块缝隙的中间位置)。
参见图7,清洁块30整体上中间高、前后两侧低,其中面向后侧的为迎风面31,面向后侧的为背风面32,迎风面31与背风面32的交界线为曲线33,曲线33的中间部靠后、左右两侧部靠后,而且曲线33的高度(就是曲线33向清洁层102的投影距离)从中间向左、右两侧均逐步降低;
迎风面31为向后倾斜的光滑曲面,其中间部靠后(参见附图标记311),左右两侧部靠前(参见附图标记312),而且,迎风面31的高度(就是迎风面31向清洁层102的投影距离)从中间向左、右两侧均逐步降低;
背风面32为向后前倾斜的光滑曲面,其中间部靠后(参见附图标记321),左右两侧部靠前(参见附图标记322),而且,背风面32的高度(就是背风面32向清洁层102的投影距离)从中间向左、右两侧均逐步降低。
参见图6,环形风71进入清洁块队列区域后,其大体上分为三个方向:两个从清洁块30的左右两侧绕过,参见附图标记72,一个为从清洁块30的迎风面31上方通过。
环形风71从清洁块30的左右两侧绕过时,会使两个清洁块30之间的区域(参见附图标记80)的风速加大,容易带出该区域的灰尘或泥滴;环形风71从清洁块30的迎风面31上方通过时,风为爬坡状态,环形风71风向与迎风面31斜交,也促使该区域的灰尘或泥滴大概率被环形风带走,再配合振动电机17,使风速与清洁层102的振动相互影响,从而使瞬时风速的峰值更大,能有更大概率带出灰尘或泥滴。
特别说明的是,在增加清洁块30后,瞬时风速的峰值变大以后,在能完成清洁的情况下,也能使环形风71带走更多的液滴,提供了除湿效率。当环形风流过清洁块30的迎风面时,在背风面处形成低速稳定的涡流,降低了附面层的气流速度,有利于小液滴进行汇聚,提高了除湿效率。同时,由于清洁块30为光滑平面,不利于污染物的附着,为自清洁创造了条件。
参见图8-9,清洁块30的宽度为B,其总长度为L,其中心部的长度为L0,其最大高度(就是清洁块30最高处向清洁层102的投影距离)为H,以H为基准,满足以下关系:
B=(0.8--1.5)*H,就是说,B等于0.8至1.5倍的H,下同;
L0=(0.3--0.8)*H;
L=(0.9--1.7)*H。
经过试验,满足这个尺寸的清洁块30的清洁效果较好。
另外说明的是,清洁层102在没有振动电机17的情况下也能工作,方便除湿、清洁,原理如上文。
其工作原理为:
通过离心风机机体20及叶片21的作用,蜗壳10内会形成环形风,从进风口16进风,从出风口11出风,这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环形风运动后,受到离心力的影响,蜗壳10内的小液滴逐渐向摩擦壁一侧偏离、进入附面层,而且在蜗壳10内的全部环形风中附面层的风速最低,这样,附面层有几个特点:S1、有更多的小液滴进入该区域导致小液滴的数量变多,增加了其汇聚为大液滴的概率,大液滴受风的影响较小会更容易被清洁层102捕捉到;S2、大液滴因为其重量原因,越过附面层挡板31或者导流板32而发生逃逸的危险变小。
这样,当附面层外表面及内部的液滴运动到附面层挡板31后,受到附面层挡板31、导流板32的阻挡、导流,被迫进入湿风通道30内,湿风通道30内的液滴与风的混合物来到外界,进行除湿。
这样,现对于将全部环形风进行除湿,虽然其湿风通道30内的含水总量较小,但是湿风通道30内单位体积内的含水总量较大,单位能耗对应的除水量反而较高,性价比较好,适合推广。
本专利清洁有两种方式:
S1、干燥状态清洁
这样情况下,环形风中基本上没有液滴,在离心风机驱动后,配合振动电机17的振动,粘连在清洁层102的内表面灰尘会脱离清洁层102,然后被环形风送入湿风通道30内,去外界进行处理。
这种情况下,灰尘为浮灰(或者说是干灰),基本上不含水分,此为机器保养时使用的。
S2、除湿状态清洁
这样情况下,除湿与清洁同步进行,在除湿的同事,增加液滴与浮灰(或者说是干灰)颗粒的结合概率,使二者能为泥滴(水与浮灰的混合物),与液滴类似,泥滴也能被运送到外界,进行处理。
其他内容参见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离心式除湿机清洁层,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洁层(102),清洁层(102)的内表面固定多排清洁块队列,每排清洁块队列包括等距设置的多个清洁块(30),每排清洁块队列的排列方向与清洁层(102)的轴线方向垂直,清洁块队列交错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除湿机清洁层,其特征在于:清洁块(30)整体上中间高、前后两侧低,其中面向后侧的为迎风面(31),面向后侧的为背风面(32),迎风面(31)与背风面(32)的交界线为曲线(33),曲线(33)的中间部靠后、左右两侧部靠后,而且曲线(33)的高度从中间向左、右两侧均逐步降低;
迎风面(31)为向后倾斜的光滑曲面,其中间部靠后,左右两侧部靠前,而且,迎风面(31)的高度从中间向左、右两侧均逐步降低;
背风面(32)为向后前倾斜的光滑曲面,其中间部靠后,左右两侧部靠前,背风面(32)的高度从中间向左、右两侧均逐步降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式除湿机清洁层,其特征在于:清洁块(30)的宽度为B,其总长度为L,其中心部的长度为L0,其最大高度为H,以H为基准,满足以下关系:
B=(0.8--1.5)*H;
L0=(0.3--0.8)*H;
L=(0.9--1.7)*H。
CN202121007334.3U 2021-05-12 2021-05-12 离心式除湿机清洁层 Active CN2150625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07334.3U CN215062516U (zh) 2021-05-12 2021-05-12 离心式除湿机清洁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07334.3U CN215062516U (zh) 2021-05-12 2021-05-12 离心式除湿机清洁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62516U true CN215062516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00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07334.3U Active CN215062516U (zh) 2021-05-12 2021-05-12 离心式除湿机清洁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625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292834C1 (ru) Циклонный пылеуловитель с элементом для предотвращения противотока загрязняющих частиц
US20030005825A1 (en) Method & apparatus for cleaning a gas
CN102125407A (zh) 自动清洁过滤器的吸尘器集尘桶
US20060230713A1 (en) Wet type air cleaner
CN215062518U (zh) 一种自清洁离心式除湿机
JP2008518777A (ja) 湿式空気清浄機
US7513939B2 (en) Wet type air cleaner
CN215062516U (zh) 离心式除湿机清洁层
US7591885B2 (en) Wet type air cleaner
US20060102001A1 (en) Wet type air cleaner
CN113091168B (zh) 自清洁离心式除湿机
CN107023923B (zh) 一种空气加湿清洗器
CN215062517U (zh) 离心式除湿机
CN113251543A (zh) 一种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器
CN210251537U (zh) 一种高效冷却除雾装置
KR19990024566A (ko) 공기정화기
CN216367225U (zh) 一种喷粉除尘一体机
JP2008520424A (ja) 湿式空気清浄機用浄化ユニット
CN207975756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及通风系统
KR100640748B1 (ko) 습식 공기청정기용 정화장치
CN102125409A (zh) 收集装置及具有该收集装置的吸尘器
CN113108384A (zh) 离心式除湿机及除湿方法
JPH038341Y2 (zh)
CN220656928U (zh) 一种新型自吸式湿式除尘器
CN2352116Y (zh) 水过滤和吸水两用除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