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57876U - 摆线液压马达 - Google Patents

摆线液压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57876U
CN215057876U CN202120676273.3U CN202120676273U CN215057876U CN 215057876 U CN215057876 U CN 215057876U CN 202120676273 U CN202120676273 U CN 202120676273U CN 215057876 U CN215057876 U CN 2150578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hole
shell
cavity
hydraulic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7627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庆国
邱龙涛
张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ngpu Fluid Technology Zhen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nfoss Power Solutions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nfoss Power Solutions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nfoss Power Solutions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7627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578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578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578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ydraulic Motors (AREA)
  • Rotary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摆线液压马达,该摆线液压马达包括:壳体,具有内壁;配流轴,其前端位于壳体的外部,后端位于壳体中,配流轴上设有通油环槽,所述壳体的内壁与所述通油环槽围成环槽腔;后盖,位于所述壳体的后端,所述壳体的内壁、所述配流轴以及所述后盖围成壳体腔;其中,所述配流轴上还设有位于所述壳体腔和所述环槽腔之间的阀孔,所述阀孔内设有阀球,所述阀球与所述阀孔配合形成允许油液从所述壳体腔流向所述环槽腔的单向阀。本申请在摆线液压马达的配流轴上设置位于壳体腔和环槽腔之间的阀孔,该阀孔内设有阀球,通过阀孔和阀球可以形成单向阀,该单向阀的抗污染能力好,结构简单且易于加工和安装。

Description

摆线液压马达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液压马达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摆线液压马达。
背景技术
摆线液压马达具有结构简单、转速范围宽和扭矩大的特点,因此可被广泛地应用于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和渔业机械等领域。
现有的摆线液压马达通常使用一体式单向阀对马达的壳体腔的压力进行调节。由于一体式单向阀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安装要求,因此使用一体式单向阀会使得摆线液压马达抗污染能力差、结构复杂、安装复杂以及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摆线液压马达,包括:壳体,具有内壁;配流轴,其前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后端位于所述壳体中,所述配流轴上设有通油环槽,所述壳体的内壁与所述通油环槽围成环槽腔;后盖,位于所述壳体的后端,所述壳体的内壁、所述配流轴以及所述后盖围成壳体腔;其中,所述配流轴上还设有位于所述壳体腔和所述环槽腔之间的阀孔,所述阀孔内设有阀球,所述阀球与所述阀孔配合形成允许油液从所述壳体腔流向所述环槽腔的单向阀。
可选地,所述阀孔从所述壳体腔起朝所述壳体的内壁方向延伸,所述壳体的内壁的壁面形成所述阀球的限位面。
可选地,所述阀孔包括第一通流孔以及容纳所述阀球的第二通流孔,所述第一通流孔与所述壳体腔连通,所述第二通流孔与所述环槽腔连通,且所述第一通流孔的直径小于所述阀球的直径,所述第二流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阀球的直径,所述第一通流孔和所述第二通流孔之间通过倾斜的密封面过渡。
可选地,所述第二通流孔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环槽腔连通的缺口。
可选地,所述环槽腔包括高压腔和低压腔,所述单向阀包括位于所述壳体腔和所述高压腔之间的第一单向阀以及位于所述壳体腔和所述低压腔之间的第二单向阀。
可选地,所述阀球为钢球。
可选地,所述摆线液压马达还包括轴封,设置在所述配流轴和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且与所述壳体腔连通。
本申请的实施例在摆线液压马达的配流轴上设置位于壳体腔和环槽腔之间的阀孔,该阀孔内设有阀球,通过该阀孔和阀球形成允许油液从壳体腔流向环槽腔的单向阀,使用该单向阀对壳体腔的压力进行调节可以提高单向阀的抗污染能力,并且该单向阀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和安装。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在下文中基于示例性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使用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构件。应该理解的是,附图仅是示意性的,附图中的构件的尺寸和比例不一定精确。
图1是现有的安装有一体式单向阀的摆线液压马达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摆线液压马达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图2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所示的摆线液压马达的配流轴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图1对现有的摆线液压马达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举例说明。
如图1所示,现有的摆线液压马达1的壳体11内安装有一体式单向阀111,该一体式单向阀111设置在环槽腔12与壳体腔13之间并用于对壳体腔13的压力进行调节,防止轴封14处压力过大,提高轴封14的寿命。
然而,从图1可以看出,一体式单向阀111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安装要求,实际安装或使用时会带来以下问题:1、一体式的单向阀111自身设有阀体和阀芯,在安装孔的孔径有限制的情况下,单向阀的通径较小,因此其对污染颗粒很敏感,抗污染能力差;2、一体式单向阀111通常安装在壳体11中,壳体中的阀孔112是对外的,为了安全一体式单向阀111需要配合堵头113一起使用,因此结构复杂;3、阀孔112是深孔,因此加工成本高,并且将一体式单向阀111和堵头113安装至深孔的过程比较复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摆线液压马达2,该摆线液压马达2为轴配流摆线液压马达。
如图2所示,摆线液压马达2可以包括壳体21、配流轴22以及后盖23。
壳体21具有内壁211和外壁212,外壁212上可以设置油口213,油口213可以通过油孔延伸至壳体的内壁211。
如图2所示,配流轴22的前端位于壳体21的外部,后端位于壳体21中。配流轴22同时也可以是液压马达2的输出轴。配流轴22上设有通油环槽221,壳体的内壁211与通油环槽221可以围成环槽腔24,环槽腔24用于输送液压油。配流轴22上还可以设有轴向配流槽222,环槽腔24与轴向配流槽222配合可用于对摆线液压马达2内部的液压油的油路进行分配,使得液压油按照一定的规律进入后述的定转子机构27。
继续参见图2,后盖23位于壳体21的后端,在壳体21与后盖23之间设置隔盘26和定转子机构27。后盖23、隔盘26以及定转子机构27均可以通过紧固螺栓28紧固到壳体21上。壳体的内壁211、配流轴22、隔盘26、定转子机构27以及后盖23共同围成壳体腔25。壳体腔25可用于容纳从环槽腔24、隔盘26以及定转子机构27泄漏的液压油。
如图2清楚地示出,配流轴22上还可以设有阀孔223,该阀孔223位于壳体腔25和环槽腔24之间。阀孔223内还可以设有阀球224,阀球224与阀孔223配合可形成单向阀29。单向阀29可允许油液从壳体腔25流向环槽腔24,从而可以对壳体腔25的压力进行调节。
对比图1中的一体式单向阀111和图2所示的单向阀29,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单向阀29由配流轴22上的阀孔223和阀球224共同组成。阀孔223构成单向阀29的阀体,阀球224构成单向阀29的阀芯,在阀孔223的孔径有限制的情况下,不需要再另设阀体,因此其通径较大,抗污染能力较高。另外,由于单向阀29设置在配流轴22上,不需要配合堵头也不需要加工深孔,这使得单向阀29的加工和安装过程都比较简单,并且成本相对较低。
如前所述,环槽腔24可与轴向配流槽222配合以对摆线液压马达2内部的液压油的油路进行分配。本申请对于环槽腔24与轴向配流槽222的配合方式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如图2所示,环槽腔24可以包括第一环槽腔241和第二环槽腔242,第一环槽腔241和第二环槽腔242可分别与轴向配流槽222配合以形成进油回路和出油回路,进而可以实现油路的分配。油口213可以包括进油口和出油口(图中未示出),当第一环槽腔241通过油孔与进油口连通且第二环槽腔242通过油孔与出油口连通时,第一环槽腔241为高压腔,第二环槽腔242为低压腔;反之,当第一环槽腔241通过油孔与出油口连通且第二环槽腔242通过油孔与进油口连通时,第一环槽腔241为低压腔,第二环槽腔242为高压腔。由于高压腔和低压腔中的压力均会泄漏至壳体腔25,为了对壳体腔25内的压力的调节,可以设置多个单向阀29。例如,单向阀29可以包括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第一单向阀可以位于壳体腔25和高压腔之间,第二单向阀可以位于壳体腔25和低压腔之间。这样的设置使得无论液压马达2是正转还是反转其单向阀29都可以对壳体腔25的压力进行调节。
本申请实施例对阀孔223的延伸方向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如图2所示,阀孔223可以是从壳体腔25起朝壳体的内壁221的方向延伸,壳体的内壁221的壁面可以形成阀球224的限位面。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阀球224的限位结构非常简单。
本申请实施例对阀孔223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阀孔223可以是圆柱孔也可以是锥形孔,或者可以是多级孔结构。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阀孔223可以包括第一通流孔225以及容纳阀球224的第二通流孔226。第一通流孔225和第二通流孔226可以是圆柱孔,第一通流孔225可与壳体腔25连通,第二通流孔226与环槽腔24连通。第一通流孔225的直径小于阀球224的直径,第二流通孔226的直径大于阀球224的直径。第一通流孔225和第二通流孔226之间可以通过倾斜的密封面227过渡。倾斜的密封面227的设置可以使阀球224接触密封面224时的密封效果更好,并且还可以使得阀球224远离密封面224时的油液流通量为递增的。
本申请对于阀孔223与环槽腔24的连通方式不做具体限定,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阀孔223的第二流通孔226的侧壁上可设有缺口228,该缺口228可以实现阀孔223与环槽腔24的连通。通过设置缺口228可以避免对第二流通孔226的位置以及直径的设置有所限定,并且可以保证第二流通孔对阀球223的导向作用。
本申请实施例对阀球224的材质不做具体限定,例如,阀球224可以是金属制成的,也可以是硬质耐磨塑料制成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阀球224可以是钢球。
如图2所示,摆线液压马达2的配流轴22和壳体的内壁211之间还可以设有轴封30,轴封30朝向推力轴承31和垫片32的一侧可通过轴承31、垫片32与配流轴22之间的间隙以及设置在配流轴22上的径向孔229与壳体腔25连通,或者说,作为壳体腔25的一部分,其内部压力基本一致。另外,后盖23上还可以设有油堵231,油堵231和轴封30可以使得壳体腔25为封闭状态。通过单向阀29的设置,可以使得密封的壳体腔25内的油压不超过环槽腔24内的油压,从而提高油封30的寿命,避免摆线液压马达2漏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摆线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内壁;
配流轴,其前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后端位于所述壳体中,所述配流轴上设有通油环槽,所述壳体的内壁与所述通油环槽围成环槽腔;
后盖,位于所述壳体的后端,所述壳体的内壁、所述配流轴以及所述后盖围成壳体腔;
其中,所述配流轴上还设有位于所述壳体腔和所述环槽腔之间的阀孔,所述阀孔内设有阀球,所述阀球与所述阀孔配合形成允许油液从所述壳体腔流向所述环槽腔的单向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线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孔从所述壳体腔起朝所述壳体的内壁方向延伸,所述壳体的内壁的壁面形成所述阀球的限位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线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孔包括第一通流孔以及容纳所述阀球的第二通流孔,所述第一通流孔与所述壳体腔连通,所述第二通流孔与所述环槽腔连通,且所述第一通流孔的直径小于所述阀球的直径,所述第二流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阀球的直径,所述第一通流孔和所述第二通流孔之间通过倾斜的密封面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摆线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流孔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环槽腔连通的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线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槽腔包括高压腔和低压腔,所述单向阀包括位于所述壳体腔和所述高压腔之间的第一单向阀以及位于所述壳体腔和所述低压腔之间的第二单向阀。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任一摆线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球为钢球。
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任一摆线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摆线液压马达还包括轴封,设置在所述配流轴和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且与所述壳体腔连通。
CN202120676273.3U 2021-04-01 2021-04-01 摆线液压马达 Active CN2150578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76273.3U CN215057876U (zh) 2021-04-01 2021-04-01 摆线液压马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76273.3U CN215057876U (zh) 2021-04-01 2021-04-01 摆线液压马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57876U true CN215057876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150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76273.3U Active CN215057876U (zh) 2021-04-01 2021-04-01 摆线液压马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578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505649A (en) Vane pumps
US20020012598A1 (en) Gerotor pump having an eccentric ring housing with an integral pressure chamber
US4538966A (en) Oil pump assembly
US20100329917A1 (en) Vane pump
CN110762307A (zh) 磁流体密封旋转接头
US7210687B2 (en) Shaft seal assembly
CN215057876U (zh) 摆线液压马达
US6019570A (en) Pressure balanced fuel pump impeller
EP0051242B1 (en) Hydraulic pump and improved flow control valve assembly for use therein
US6158994A (en) Grooved rotor for an internal gear pump
JP3263529B2 (ja) 流体供給継手
US6599111B2 (en) Vane pump having an intake groove through a side wall member
US4382756A (en) Bearing and seal assembly for a hydraulic pump
US20220196088A1 (en) Hydraulic brake motor device
US3009420A (en) Slipper pump
CN211059560U (zh) 磁流体密封旋转接头
US6715986B2 (en) Fuel pump
US5368313A (en) Bushing for trapped bushing seal
US3046902A (en) Pump
JP3389443B2 (ja) ベーン式バキュームポンプ
CN211039213U (zh) 一种双叶片式液压伺服摆动马达
CN111520304B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液压泵/马达
US11982270B2 (en) Pump device
CN217950750U (zh) 一种卧式多级离心泵平衡盘轴向保护装置
CN216617736U (zh) 液压机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28

Address after: No.18 Furong 5th Road, Xis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ingpu Flui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8 Ningzhen Road, Zhenjiang, Jiangsu Province,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DANFOSS POWER SYSTEM (JIANGSU)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28

Address after: No. 1-8, Ningzhen Road, Zhenjiang Hi tech Zone, Zhenji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2000

Patentee after: Yingpu Fluid Technology (Zhenjiang)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8 Furong 5th Road, Xis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ingpu Fluid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