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53662U - 一种市政道路分流式排水管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市政道路分流式排水管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53662U
CN215053662U CN202120676695.0U CN202120676695U CN215053662U CN 215053662 U CN215053662 U CN 215053662U CN 202120676695 U CN202120676695 U CN 202120676695U CN 215053662 U CN215053662 U CN 2150536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nch
drainage
drainage pipe
main
town r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7669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小蛟
江群
张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67669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536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536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5366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管道系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市政道路分流式排水管道系统,包括:主排水管道和竖井,所述竖井的内壁固设有分流挡板,所述主排水管道的内部固设有分支排水管道,所述分流挡板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与所述分支排水管道连通的支流排水孔,所述支流排水孔的外侧开设有与所述主排水管道连通的主排水孔,所述分流挡板的上方设有用于密封/开启所述主排水孔的漂浮板;在雨量较小的情况下只有支流排水孔导通,因此水流流速快,不容易存积灰尘,而当雨量大时,漂浮板会被雨水淹没漂浮,则主排水孔被打开,雨水可通过分支排水管道和主排水管道同时排出,快速将雨水排出,避免雨水堆积在道路地面,影响交通。

Description

一种市政道路分流式排水管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管道系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市政道路分流式排水管道系统。
背景技术
分流制排水系统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道内排除的系统,排除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或城市污水的系统称为污水排水系统;排除雨水的系统称为雨水排水系统,由于排除雨水的方式不同,分流制排水系统又分为完全分流制、不完全分流制和半分流制三种。
市政道路用排水管道主要起到城市下雨时的排水工作,而下雨的时候又根据当地天气情况决定,一年中下雨的情况占全年时间的少数,而大雨或暴雨的情况便更少,排水管主要承担平时的小雨或是道路洒水情况下的排水工作,而此种情况下水流均比较缓,因此排水管道中容易存积从道路表面混入下水道的垃圾杂物以及灰尘,长期存积造成排水管道的截面减小,当大雨或暴雨出现时,则不能及时将雨水排出,造成道路积水,无法及时排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道路分流式排水管道系统,包括:主排水管道,预埋至地面以下并用于排水;竖井,下端与所述主排水管道贯通、顶端连通至道路表面,并用于将道路积水引导至所述主排水管道内;其中,所述竖井的内壁固设有分流挡板,所述主排水管道的内部固设有分支排水管道,所述分流挡板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与所述分支排水管道连通的支流排水孔,所述支流排水孔的外侧开设有与所述主排水管道连通的主排水孔,所述分流挡板的上方设有用于密封/开启所述主排水孔的漂浮板,所述漂浮板的上方设有用于过滤垃圾的过滤框。
进一步地,所述漂浮板的顶面与所述过滤框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框的周侧面贴合滑动在所述竖井的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框的中间位置处设有与所述过滤框等高的滤筒,所述滤筒与所述过滤框固定连接,且所述滤筒位于所述支流排水孔的正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漂浮板的底面设有贯穿所述分流挡板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配重块,所述漂浮板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与所述支流排水孔位置对应的导流槽。
进一步地,所述分支排水管道与所述支流排水孔之间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分支排水管道、分流挡板密封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漂浮板的直径为所述竖井内径的3/5~4/5。
进一步地,所述分支排水管道的截面积在所述主排水管道截面积的1/3以下。
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实用新型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
附图说明
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市政道路分流式排水管道系统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市政道路分流式排水管道系统中漂浮板上升状态下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侧面剖视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向剖视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1、竖井;2、主排水管道;3、分支排水管道;31、连接管;4、过滤框;41、滤筒;5、漂浮板;51、配重块;52、连接杆;53、导流槽;6、分流挡板;601、支流排水孔; 602、主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必定意在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一种市政道路分流式排水管道系统来实施,这是因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
结合图1-图4所示示例的,其旨在根据雨量大小来选择排水的管道,使得在雨量小的情况下选择口径较小的排水管道,而雨量大的情况下,大口径和小口径的管道能够同时排水,从而避免因雨量小导致的水流缓慢,垃圾灰尘沉积在管道内的情况。借由此目的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市政道路分流式排水管道系统,通过设置一个可根据雨量大小上下浮动的开关机构,尤其是本实用新型配置的漂浮板5,其在雨量较小的情况下只有支流排水孔601 导通,从而小量的雨水只能通过分支排水管道3排出,由于分支排水管道3口径小因此水流流速快,不容易存积灰尘,而当雨量大时,漂浮板5会被雨水淹没漂浮,则主排水孔602被打开,雨水可通过分支排水管道3和主排水管道2同时排出,快速将雨水排出,避免雨水堆积在道路地面,影响交通。
结合图1-图4所示,一种市政道路分流式排水管道系统,包括:竖井1和主排水管道2。
其中,主排水管道2预埋至地面以下并用于排水,竖井1下端与主排水管道2贯通、顶端连通至道路表面,并用于将道路积水引导至主排水管道2内;
本实施例中,竖井1和主排水管道2与现有技术中应用在排水系统中的管道相同,竖井 1的顶部设置排水井盖,可以与道路形成平面,供车辆或行人行走,经过竖井1进入到主排水管道2内的水可被集中排出。
结合图1-图4所示,竖井1的内壁固设有分流挡板6,主排水管道2的内部固设有分支排水管道3,分流挡板6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与分支排水管道3连通的支流排水孔601,分支排水管道3与支流排水孔601之间设有连接管31,连接管31的两端分别与分支排水管道3、分流挡板6密封固定。
本实施例中,分流挡板6可采用金属或工程塑料材质,并以可拆卸方式被固定在竖井1 的内壁上,主要起到承载和分隔作用,主排水管道2内的分支排水管道3可采用小孔径的塑料排水(口径在20~50cm之间),分支排水管道3与主排水管道2之间设置支撑架,用于对分支排水管道3起到支撑作用,支撑架采用不锈钢或塑料材质,间隔5~10米设置,可以保证分支排水管道3的稳定,分流挡板6中间的支流排水孔601与分支排水管道3的口径相同,之间用连接管31来连通,连接管31与分支排水管道3采用相同材质,连接处密封处理。
具体的,分支排水管道3的截面积在主排水管道2截面积的1/3以下,分支排水管道3 只用来承担雨量较小情况下的排水工作。
如此,当雨量较小的情况下,雨水会经过支流排水孔601直接进入到分支排水管道3中,由于分支排水管道3的口径相对较小,因此,水流速度相对较快,不容易在分支排水管道中沉积灰尘杂质。
进一步的,支流排水孔601的外侧开设有与主排水管道2连通的主排水孔602,分流挡板6的上方设有用于密封/开启主排水孔602的漂浮板5。
具体的,漂浮板5的直径为竖井1内径的3/5~4/5。
本实施例中,漂浮板5可采用三层分布,上下两层采用塑料或金属板材,最外层贴合固定密封垫,中间部位采用泡沫或轻质材料,使其可以在水中漂浮,当雨量较大时,雨水堆积在竖井1中,由此,漂浮板5在水浮力的作用下上升,此时,主排水孔602被开启,雨水会通过主排水孔602进入到主排水管道2中排出,能够加快排水速度,避免道路表面雨水聚集。
进一步的,漂浮板5的上方设有用于过滤垃圾的过滤框4,漂浮板5的顶面与过滤框4 固定连接,过滤框4的周侧面贴合滑动在竖井1的内壁。
本实施例中,过滤框4为金属的丝网框体,设置在漂浮板5上方,能够过滤从地面掉落的垃圾,避免体积较大的垃圾进入到主排水管道2或分支排水管道3中造成堵塞。
进一步的,过滤框4的中间位置处设有与过滤框4等高的滤筒41,滤筒41与过滤框4固定连接,且滤筒41位于支流排水孔601的正上方,通过设置滤筒41,滤筒41采用与过滤框4相同的材质,当过滤框4内承载有垃圾后多余的水依然会经过滤筒41流入到支流排水孔601中,能够流出足够的水流空隙,避免垃圾过多造成的堵塞情况。
进一步的,漂浮板5的底面设有贯穿分流挡板6的连接杆52,连接杆5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配重块51,漂浮板5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与支流排水孔601位置对应的导流槽53。
本实施例中,配重块51可采用不锈钢材质,设置在分支排水管道3的下方,一方面可以为漂浮板5提供负重,令漂浮板5在达到排水需求下,具有足够水量的情况下才能够上浮,另一方面可以与连接杆52共同形成限位机构,避免漂浮板5的上浮高度过高,保证机构的稳定性。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7)

1.一种市政道路分流式排水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排水管道(2),预埋至地面以下并用于排水;
竖井(1),下端与所述主排水管道(2)贯通、顶端连通至道路表面,并用于将道路积水引导至所述主排水管道(2)内;
其中,所述竖井(1)的内壁固设有分流挡板(6),所述主排水管道(2)的内部固设有分支排水管道(3),所述分流挡板(6)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与所述分支排水管道(3)连通的支流排水孔(601),所述支流排水孔(601)的外侧开设有与所述主排水管道(2)连通的主排水孔(602),所述分流挡板(6)的上方设有用于密封/开启所述主排水孔(602)的漂浮板(5),所述漂浮板(5)的上方设有用于过滤垃圾的过滤框(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分流式排水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板(5)的顶面与所述过滤框(4)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框(4)的周侧面贴合滑动在所述竖井(1)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分流式排水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框(4)的中间位置处设有与所述过滤框(4)等高的滤筒(41),所述滤筒(41)与所述过滤框(4)固定连接,且所述滤筒(41)位于所述支流排水孔(601)的正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分流式排水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板(5)的底面设有贯穿所述分流挡板(6)的连接杆(52),所述连接杆(5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配重块(51),所述漂浮板(5)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与所述支流排水孔(601)位置对应的导流槽(5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分流式排水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排水管道(3)与所述支流排水孔(601)之间设有连接管(31),所述连接管(3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分支排水管道(3)、分流挡板(6)密封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分流式排水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板(5)的直径为所述竖井(1)内径的3/5~4/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分流式排水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排水管道(3)的截面积在所述主排水管道(2)截面积的1/3以下。
CN202120676695.0U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市政道路分流式排水管道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0536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76695.0U CN215053662U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市政道路分流式排水管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76695.0U CN215053662U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市政道路分流式排水管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53662U true CN215053662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150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76695.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053662U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市政道路分流式排水管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536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25383B (zh) 一种市政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CN113175050B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105780906B (zh) 一种分片弃流截污排放系统
CN107630464A (zh) 雨水收集调蓄及初步净化功能的综合管廊
CN210238726U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
CN215053662U (zh) 一种市政道路分流式排水管道系统
CN206128254U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滞蓄渗净系统管件
CN112900574A (zh) 绿色建筑小区雨水收集截污装置
CN111252929A (zh) 一种装配式上升流介质过滤装置
CN217011928U (zh) 一种节能型海绵城市花坛
CN214497805U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装置
CN104878823A (zh) 一种合流管道初期雨水截流蓄排系统及蓄排方法
CN213508586U (zh) 一种新型雨水排水井盖
CN210032043U (zh) 具有分流功能的雨水口
CN112031169A (zh) 有雨水收集功能的拼装式箱式房
KR20210013515A (ko) 우수토실 무동력 자동 개폐 및 하수량 측정장치.
CN202248219U (zh) 带有杠杆式截流闸门的截流井
CN111535168A (zh) 一种基于建筑桥梁的内藏式排水装置
CN218911702U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污井
CN214940865U (zh) 一种地上式刚性结构渗滤液调节池雨污分流装置
CN219794066U (zh) 一种海绵城市地表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CN217231312U (zh) 一种基于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绿化带
CN210216673U (zh) 一种拦污溢流井用多功能雨水篦
CN216474334U (zh) 一种道路排水结构
CN215330348U (zh) 一种新型环保雨水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