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52685U - 一种巨型水工挡墙装配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巨型水工挡墙装配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52685U
CN215052685U CN202120867792.8U CN202120867792U CN215052685U CN 215052685 U CN215052685 U CN 215052685U CN 202120867792 U CN202120867792 U CN 202120867792U CN 215052685 U CN215052685 U CN 2150526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ck
wall
brick body
groove
ii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6779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文剑
杜保辉
唐小刚
吴丹雯
汪宝田
芮星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City Construction Green And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City Construction Green And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City Construction Green And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City Construction Green And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6779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526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526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526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巨型水工挡墙装配块,包括墙体Ⅰ、墙体Ⅱ和墙体Ⅲ,所述墙体Ⅰ、墙体Ⅱ和墙体Ⅲ自下而上依次叠砌;所述墙体Ⅰ由若干砖体Ⅰ依序横向排布组成;所述墙体Ⅲ由若干砖体Ⅲ依序横向排布组成;所述墙体Ⅱ包括至少一个单层墙体,且当单层墙体为两个及以上时,各单层墙体上下错开叠砌;所述单层墙体由若干砖体Ⅱ依序横向排布组成;与墙体Ⅰ上方接触的单层墙体中的若干砖体Ⅱ错开叠砌在若干砖体Ⅰ上,若干砖体Ⅲ错开叠砌在墙体Ⅲ下方接触的单层墙体中的若干砖体Ⅱ上;所述砖体Ⅰ、砖体Ⅱ和砖体Ⅲ朝向土壤的一面均为挡土面,所述砖体Ⅰ、砖体Ⅱ和砖体Ⅲ上与挡土面相对的一面均为墙面,本实用新型,具有稳固性好,便于堆砌装配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巨型水工挡墙装配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巨型水工挡墙装配块。
背景技术
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挡土墙多建造在斜坡上,其目的是为稳固土坡或石坡,并防止山泥倾泻或土块和石块落下,从而以保护行人与周边建筑物的安全。传统的挡土墙是由钢筋及混凝土建造而成,但由于钢筋及混凝土建造的挡土墙具有造价昂贵、施工时间长及耐震性差等缺点,近年来,行业内发展出以多个挡土砖组合建构而成的挡土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挡土墙的建构。而现有组合式挡土墙多采用一种砖块的组合构建,构建出结构的稳定性较差,同时现有的挡土墙装配组合不便,影响组合装配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巨型水工挡墙装配块,以构建稳定的挡土墙,且便于组合装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巨型水工挡墙装配块,包括墙体Ⅰ、墙体Ⅱ和墙体Ⅲ,所述墙体Ⅰ、墙体Ⅱ和墙体Ⅲ自下而上依次叠砌;所述墙体Ⅰ由若干砖体Ⅰ依序横向排布组成;所述墙体Ⅲ由若干砖体Ⅲ依序横向排布组成;所述墙体Ⅱ包括至少一个单层墙体,且当单层墙体为两个及以上时,各单层墙体上下错开叠砌;所述单层墙体由若干砖体Ⅱ依序横向排布组成;与墙体Ⅰ上方接触的单层墙体中的若干砖体Ⅱ错开叠砌在若干砖体Ⅰ上,若干砖体Ⅲ错开叠砌在墙体Ⅲ下方接触的单层墙体中的若干砖体Ⅱ上;所述砖体Ⅰ、砖体Ⅱ和砖体Ⅲ朝向土壤的一面均为挡土面,所述砖体Ⅰ、砖体Ⅱ和砖体Ⅲ上与挡土面相对的一面均为墙面;所述砖体Ⅰ的两侧面分别设有凹槽Ⅰ,相邻两砖体Ⅰ上的凹槽Ⅰ拼合形成第一容置槽;所述砖体Ⅱ的两侧面分别设有凹槽Ⅱ,相邻两两砖体Ⅱ上的凹槽Ⅱ拼合形成第二容置槽;所述砖体Ⅰ和所述砖体Ⅱ上均设有植栽孔和填充孔。
进一步的,所述植栽孔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定位销孔Ⅰ,所述砖体Ⅰ和砖体Ⅱ的顶部两侧分别设有定位销孔Ⅱ。
进一步的,每一个所述砖体Ⅰ上的两定位销孔Ⅱ分别与其顶部支撑的两砖体Ⅱ上两靠近的定位销孔Ⅰ位置对应。
进一步的,当单层墙体为两个及以上时,每一个所述砖体Ⅱ上的两定位销孔Ⅱ分别与其顶部支撑的两砖体Ⅱ上两靠近的定位销孔Ⅰ位置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Ⅰ由第一斜面、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依次连接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Ⅱ由第二斜面、第四凹槽及第五凹槽依次连接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和/或第一凹槽与第四凹槽结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砖体Ⅰ整体长度大于所述砖体Ⅱ整体长度,所述砖体Ⅱ整体长度大于砖体Ⅲ整体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墙面包括波浪形结构面,所述波浪形结构面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缓冲斜面,所述缓冲斜面上设有波浪型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挡土面为平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三种不同的砖体装配组合成挡土墙,砖块Ⅰ置于最底部,砖块Ⅱ依次错开叠加在砖块Ⅰ,砖块Ⅱ可设置多层错开叠砌,砖块Ⅲ堆砌在最顶部,形成稳定的斜面结构;
2、砖体Ⅰ、砖体Ⅱ和砖体Ⅲ的尺寸依次减少,采用将尺寸最长的砖块Ⅰ设置在最底端,便于稳定整体结构的同时,可减少整体的重量,另外设置有第一容置槽、第二容置槽及植栽孔等,进一步减少单个砖体的重量,助于节省材料;
3、通过销钉实现砖体Ⅰ砖体Ⅱ组合、上下层的砖体Ⅱ的组合,便于该挡土装配块形成整体的稳定结构,提高抗拉能力。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砖体Ⅰ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砖体Ⅰ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容置槽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砖体Ⅱ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砖体Ⅱ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容置槽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砖体Ⅱ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插销结构示意图;
图中:1、墙体Ⅰ;11、砖体Ⅰ;111、凹槽Ⅰ;1111、第一斜面;1112、第一凹槽;1113、第二凹槽;1114、第三凹槽;112、第一容置槽;2、墙体Ⅱ;21、砖体Ⅱ;211、凹槽Ⅱ;2111、第二斜面;2112、第四凹槽;2113、第五凹槽;212、第二容置槽;3、墙体Ⅲ;31、砖体Ⅲ;4、墙面;41、波浪形结构面;42、缓冲斜面;421、波浪型凸起;5、挡土面;6、植栽孔;7、填充孔;8、定位销孔Ⅰ;9、定位销孔Ⅱ;10、插销;101、头部;102、杆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0,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巨型水工挡墙装配块,包括墙体Ⅰ1、墙体Ⅱ2和墙体Ⅲ3,墙体Ⅰ1、墙体Ⅱ2和墙体Ⅲ3自下而上依次叠砌;墙体Ⅰ1由若干砖体Ⅰ11依序横向排布组成;墙体Ⅲ3由若干砖体Ⅲ31依序横向排布组成;墙体Ⅱ2包括至少一个单层墙体,且当单层墙体为两个及以上时,各单层墙体上下错开叠砌,优选的,单层墙体的数量为偶数,为2个或4个或6个...;单层墙体是由若干砖体Ⅱ21依序横向排布组成;与墙体Ⅰ1上方接触的单层墙体中的若干砖体Ⅱ21错开叠砌在若干砖体Ⅰ11上,若干砖体Ⅲ31错开叠砌在墙体Ⅲ3下方接触的单层墙体中的若干砖体Ⅱ21上。砖体Ⅰ11的整体尺寸优选为800mm×550mm×200mm,砖体Ⅱ21的整体尺寸优选为550mm×550mm×200mm,而砖体Ⅲ31的整体尺寸优选为420mm×550mm×150mm。该装配块经墙体Ⅰ1、墙体Ⅱ2和墙体Ⅲ3自下而上依次叠砌,断面呈阶梯状结构,其整体结构稳定,整体的高度可通过增减单层墙体的数量来调整。
砖体Ⅰ11、砖体Ⅱ21和砖体Ⅲ31朝向土壤的一面均为挡土面5,述砖体Ⅰ11、砖体Ⅱ21及砖体Ⅲ31的挡土面5结构相同,均为尺寸相同的平面结构。砖体Ⅰ11、砖体Ⅱ21和砖体Ⅲ31上与挡土面5相对的一面均为墙面4,砖体Ⅰ11、砖体Ⅱ21及砖体Ⅲ31的墙面4结构也均相同。
砖体Ⅰ11的两侧分别设有凹槽Ⅰ111,相邻两砖体Ⅰ11上的凹槽Ⅰ111拼合形成第一容置槽112,砖体Ⅱ21的两侧分别设有凹槽Ⅱ211,相邻两砖体Ⅱ21上的凹槽Ⅱ211拼合形成第二容置槽212,第一容置槽112和第二容置槽212的内用于填土,从而便于构建完成挡土墙。
砖体Ⅰ11和砖体Ⅱ21上均设有植栽孔6和填充孔7,植栽孔6内填土并种植花草,填充孔7内填充土壤砂石,一方面可减少单个砖体Ⅰ11、砖体Ⅱ21的重量,节省了材料;另一方面通过种植花草、填充土壤或砂石,便于提高整个挡土墙的稳定性。砖体Ⅰ11上和砖体Ⅱ21上的植栽孔6设置为1个,砖体Ⅰ11上的填充孔7可设置1-2个,砖体Ⅱ21上的填充孔7设置为1个。
植栽孔6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定位销孔Ⅰ8,砖体Ⅰ11和砖体Ⅱ21的顶部两侧分别设有定位销孔Ⅱ9;每一个砖体Ⅰ11上的两定位销孔Ⅱ9分别与其顶部支撑的两砖体Ⅱ21上两靠近的定位销孔Ⅰ8位置对应,且定位销孔Ⅰ8与对应的定位销孔Ⅱ9之间连接插销10,该插销10由头部101和杆部102组成,插销10的头部101插入在定位销孔Ⅰ8内,插销10的杆部102插入定位销孔Ⅱ9内;当单层墙体设置有两层及以上时,每一个砖体Ⅱ21上的两定位销孔Ⅱ9分别与其顶部支撑的两砖体Ⅱ21上两靠近的定位销孔Ⅰ8位置对应,每一个砖体Ⅱ21与其顶部支撑的两砖体Ⅱ21之间也分别通过插销10连接,通过插销10的连接,便于墙体Ⅰ1与单层墙体之间的组合拼接,及便于多个单层墙体之间的组合拼接,可将墙体Ⅰ1和墙体Ⅱ2组合成一个整体,墙体Ⅲ3堆砌在墙体Ⅱ2的顶部,进一步增强了装配块的稳定性,提高装配块的抗压能力。
凹槽Ⅰ111由第一斜面1111、第一凹槽1112、第二凹槽1113及第三凹槽1114依次连接形成;凹槽Ⅱ211由第二斜面2111、第四凹槽2112及第五凹槽2113依次连接形成,优选的,第一斜面1111与第二斜面2111结构相同,第一凹槽1112与第四凹槽2112结构相同,均为直角槽结构,第三凹槽1114与第五凹槽2113均为U型槽结构,第二凹槽1113为L型槽结构,凹槽Ⅰ111和凹槽Ⅱ211的设置,进一步减少单个砖体Ⅰ11、砖体Ⅱ21的重量,节省了材料,便于组合装配。
墙面4包括波浪形结构面41,波浪形结构面4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缓冲斜面42,缓冲斜面42上设有波浪型凸起421,通过波浪形结构面41及波浪型凸起421的设计,使得水流通过波浪形结构面41及波浪型凸起421时的流速降低,减轻水流对砖体Ⅰ11、砖体Ⅱ21及砖体Ⅲ31的压力,增强该装配块的使用寿命;缓冲斜面42上的设置便于控制水流的流向。
该装配块通过墙体Ⅰ1、墙体Ⅱ2和墙体Ⅲ3自下而上依次叠砌而成,应用在斜坡坡面上,通过插销10将若干砖体Ⅰ11、若干砖体Ⅱ21组合为整体,墙体Ⅲ3堆砌墙体Ⅱ2上,整体的抗压能力强,稳定性好;通过植栽孔6可栽植花草,以绿化该装配块,为该装配块提供良好的观赏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巨型水工挡墙装配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Ⅰ(1)、墙体Ⅱ(2)和墙体Ⅲ(3),所述墙体Ⅰ(1)、墙体Ⅱ(2)和墙体Ⅲ(3)自下而上依次叠砌;
所述墙体Ⅰ(1)由若干砖体Ⅰ(11)依序横向排布组成;
所述墙体Ⅲ(3)由若干砖体Ⅲ(31)依序横向排布组成;
所述墙体Ⅱ(2)包括至少一个单层墙体,且当单层墙体为两个及以上时,各单层墙体上下错开叠砌;所述单层墙体由若干砖体Ⅱ(21)依序横向排布组成;
与墙体Ⅰ(1)上方接触的单层墙体中的若干砖体Ⅱ(21)错开叠砌在若干砖体Ⅰ(11)上,若干砖体Ⅲ(31)错开叠砌在墙体Ⅲ(3)下方接触的单层墙体中的若干砖体Ⅱ(21)上;
所述砖体Ⅰ(11)、砖体Ⅱ(21)和砖体Ⅲ(31)朝向土壤的一面均为挡土面(5),所述砖体Ⅰ(11)、砖体Ⅱ(21)和砖体Ⅲ(31)上与挡土面(5)相对的一面均为墙面(4);
所述砖体Ⅰ(11)的两侧面分别设有凹槽Ⅰ(111),相邻两砖体Ⅰ(11)上的凹槽Ⅰ(111)拼合形成第一容置槽(112);
所述砖体Ⅱ(21)的两侧面分别设有凹槽Ⅱ(211),相邻两两砖体Ⅱ(21)上的凹槽Ⅱ(211)拼合形成第二容置槽(212);
所述砖体Ⅰ(11)和所述砖体Ⅱ(21)上均设有植栽孔(6)和填充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巨型水工挡墙装配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植栽孔(6)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定位销孔Ⅰ(8),所述砖体Ⅰ(11)和砖体Ⅱ(21)的顶部两侧分别设有定位销孔Ⅱ(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巨型水工挡墙装配块,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砖体Ⅰ(11)上的两定位销孔Ⅱ(9)分别与其顶部支撑的两砖体Ⅱ(21)上两靠近的定位销孔Ⅰ(8)位置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巨型水工挡墙装配块,其特征在于:当单层墙体为两个及以上时,每一个所述砖体Ⅱ(21)上的两定位销孔Ⅱ(9)分别与其顶部支撑的两砖体Ⅱ(21)上两靠近的定位销孔Ⅰ(8)位置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巨型水工挡墙装配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Ⅰ(111)由第一斜面(1111)、第一凹槽(1112)、第二凹槽(1113)及第三凹槽(1114)依次连接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巨型水工挡墙装配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Ⅱ(211)由第二斜面(2111)、第四凹槽(2112)及第五凹槽(2113)依次连接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巨型水工挡墙装配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1111)与第二斜面(2111)和/或第一凹槽(1112)与第四凹槽(2112)结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巨型水工挡墙装配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Ⅰ(11)整体长度大于所述砖体Ⅱ(21)整体长度,所述砖体Ⅱ(21)整体长度大于砖体Ⅲ(31)整体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巨型水工挡墙装配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墙面(4)包括波浪形结构面(41),所述波浪形结构面(4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缓冲斜面(42),所述缓冲斜面(42)上设有波浪型凸起(42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巨型水工挡墙装配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面(5)为平面结构。
CN202120867792.8U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巨型水工挡墙装配块 Active CN2150526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67792.8U CN215052685U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巨型水工挡墙装配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67792.8U CN215052685U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巨型水工挡墙装配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52685U true CN215052685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109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67792.8U Active CN215052685U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巨型水工挡墙装配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526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147275A1 (en) Textured geocell
CA2258637A1 (en) Block for retaining wall and metho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retaining wall using the same
KR101120611B1 (ko) 인터로킹 블록
CN215052685U (zh) 一种巨型水工挡墙装配块
CN211312554U (zh) 一种挡锁砌砖、挡墙、护坡
CN113152377A (zh) 一种巨型水工挡墙装配块
US9267282B2 (en) Block for construction and method to build walls with said block
RU2152479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крепления откосов и дорожного основания
CN212427191U (zh) 加强波形混凝土挡土墙
KR102153322B1 (ko) 컴파운드블록 및 그의 시공공법
CN211257022U (zh) 一种公路路基边坡防护结构
KR200288503Y1 (ko) 보강토 상자 돌망태
CN110747870A (zh) 一种挡锁砌砖、挡墙、护坡、垒砌方法、平铺方法
CN212835435U (zh) 适用于建筑工程的炉渣混凝土砌块
CN215759075U (zh) 一种生态砌块及生态护坡
CN214783632U (zh) 一种适用于陡峭坡的生态护坡结构
CN114892710B (zh) 一种树承式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
CN218880915U (zh) 阶梯式边坡支护结构
CN220099806U (zh) 一种装配式高桩码头岸坡加固结构
CN110565588B (zh) 一种垂直互锁生态砌块
CN212200284U (zh) 行洪河道二级边坡生态防护结构
CN216515507U (zh) 一种软土支护结构
CN211773852U (zh) 一种新型加筋挡土墙结构
AU2005100011A4 (en) Textured geocell
KR100691610B1 (ko) 조립식옹벽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사면공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