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27598U - 一种氢氰酸降膜反应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氢氰酸降膜反应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27598U
CN215027598U CN202120936739.9U CN202120936739U CN215027598U CN 215027598 U CN215027598 U CN 215027598U CN 202120936739 U CN202120936739 U CN 202120936739U CN 215027598 U CN215027598 U CN 2150275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lling film
falling
liquid
tube plate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3673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中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SHANJU CHEMICAL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SHANJU CHEMIC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SHANJU CHEMICAL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SHANJU CHEMIC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3673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275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275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275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利用气液接触净化废气的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氢氰酸降膜反应器,包括壳体,壳体顶部设有进气口,底部设有出液口,壳体侧壁设有进液口和出气口,壳体内设置有上管板和位于上管板下方的下管板,进液口位于上管板上方,出气口位于下管板下方,上管板和下管板之间固定有降膜管,降膜管贯穿上管板和下管板,还包括插入降膜管顶端的降膜头,降膜头与降膜管之间存在间隙,上管板的外周设置有环形的溢流槽;降膜头上设置有与降膜管固定的固定件。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降膜反应器的降膜头固定在安装板上,在降膜反应器安装时,需要将降膜头和降膜管一一对应后再插入,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氢氰酸降膜反应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利用气液接触净化废气的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氢氰酸降膜反应器。
背景技术
氢氰酸,又名甲腈、氰化氢,主要用于制造尼龙、杀虫剂、丙烯腈和丙烯酸树脂等。同时氢氰酸可以抑制呼吸酶,造成细胞内窒息,是一种剧毒物质。氢氰酸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具有毒性,若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因此需要将这些废气进行处理后再排放。现目前通常使用降膜反应器对氢氰酸生产时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降膜反应器是吸收反应器的一种,是一种高效节能设备,广泛应用在化工、制冷、余热回收、废气处理等行业。
现目前的降膜反应器通常包括壳体,壳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安装板、上管板和下管板,上管板和下管板上均设有通孔,降膜管固定在通孔内,安装板上固定有降膜头,降膜头的底部插入降膜管内;壳体上位于上管板和安装板之间设有进液通道。使用时,通过向进液通道内导入液体,并从壳体的顶部通入废气,使得废气进入降膜头内,液体在上管板上形成一定的液面后,便会进入降膜管内,使得气体和液体在降膜管内进行接触反应,实现对废气的处理。
但是现有的降膜反应器,由于降膜头固定在安装板上,因此在使用前,进行设备的设置时,需要在降膜头和降膜管一一对应后再插入,完成降膜反应器的安装。现有的降膜反应器的降膜头和降膜管的一一对齐非常困难,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因此本申请对现有的降膜反应器结构进行了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氢氰酸降膜反应器,以解决现有降膜反应器的降膜头固定在安装板上,在降膜反应器安装时,需要将降膜头和降膜管一一对应后再插入,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壳体,壳体顶部设有进气口,底部设有出液口,壳体侧壁设有进液口和出气口,壳体内设置有上管板和位于上管板下方的下管板,进液口位于上管板上方,出气口位于下管板下方,上管板和下管板之间固定有降膜管,降膜管贯穿上管板和下管板,还包括插入降膜管顶端的降膜头,降膜头与降膜管之间存在间隙,上管板的外周设置有环形的溢流槽;降膜头上设置有与降膜管固定的固定件。
本技术方案的技术原理:
通过进液口向壳体内通入液体,液体进入壳体口,落至上管板上的溢流槽内,并在溢流槽内堆积,当液体与溢流槽平齐时,再沿着上管板向中部流动,并进入降膜管内。再通过进气口向壳体内通入废气,废气通过降膜头导入,并在降膜管内与液体接触反应,实现对废气的处理。处理完成后的气体通过下部的出气口排出,而液体通过出液口导出。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1、本技术方案中未设置安装板对降膜头进行固定,因此在降膜头安装时,无需所有的降膜头和降膜管对齐后再插入;因此能够非常快速的完成将降膜头插入降膜管内,并且通过设置固定件能实现降膜头固定在降膜管上;
2、在上管板的外周设置环形的溢流槽,能够实现在液体在溢流槽内堆积满之后,再向上溢出,从而分布在上管板上,并流入降膜管内;通过溢流槽的设置,在液体堆积满之后,会沿着整个溢流槽的周向漫出,从而在上管板上流动,实现对液体的均匀导流,使得液体在降膜管内均匀分布,降低出现干管的情况;
3、通过设置溢流槽,在溢流槽内的液体漫出后,液体再进入降膜管内,整个过程中,液体的流速,通过溢流槽进行了缓冲,因此避免了液体直接冲击降膜管和降膜头,避免出现降膜头歪斜的情况;同时,还能够减缓液体在降膜管内的流速,避免因流速过快导致降膜管内壁无法形成液膜,不能对废气进行充分的处理的问题出现。
进一步,进液口设置有多个,且沿壳体的周向均匀布置。
有益效果:多个均布的进液口能够使得进液速度更快,且进液更均匀,提升液体在一流槽内漫出的均匀度。
进一步,进液口位于壳体内侧的一端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的出液端朝向溢流槽。
有益效果:设置进液管能够对液体进行导流,并且使得液体直接进入溢流槽内,再漫出,沿着上管板流动,进入降膜管内;避免液体通过进液口进入时,会有部分液体进入上管板上表面,再进入降膜管内,导致进液不均的情况出现;还能够避免液体冲击降膜头,导致降膜头歪斜的情况出现。
进一步,上管板的上表面上还设置有多条向上管板中部延伸的导流槽,导流槽与溢流槽的内圈连通。
有益效果:导流槽能够对溢流槽内的液体进行导流,使得液体在上管板上分布更均匀,从而使得降膜管内的液体分布更均匀。
进一步,导流槽沿溢流槽的周向均匀分布。
有益效果:导流槽均匀分布,能够进一步提升液体的分布均匀度。
进一步,导流槽沿靠近溢流槽的中部向上倾斜设置。
有益效果:由于导流槽倾斜设置,在降膜反应器使用完成后,液体能够沿着倾斜的导流槽滑动,并进入溢流槽内,避免液体在上管板上堆积,方便将液体导出进行重复使用。
进一步,上管板的上表面位于设有多条连通槽,每条连通槽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条导流槽连通。
有益效果:设置连通槽,能够进一步提升液体在上管板上的分布均匀度。
进一步,固定件包括固定在降膜头外壁上的卡块,卡块的自由端向下弯折,卡块的弯折处距降膜头侧壁之间的距离长度与降膜管的壁厚相同。
有益效果:向下弯折的卡块,能够卡入降膜管的侧壁上,从而完成对降膜头的固定,安装和拆卸均非常方便。
进一步,降膜头的下端同轴固定有圆台状的导流管。
有益效果:导流管能够对气体进行导流,使得导流管将气体导流至降膜管的内壁上,完成液体与气体的接触反应。
进一步,导流管的斜度为30°~45°。
有益效果:该斜度的导流管对气体的导流效果最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上管板的横向剖视图;
图3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上管板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壳体1、进气口11、进液口12、进液管121、出气口13、出液口14、上管板2、溢流槽21、导流槽22、连通槽23、通孔24、下管板3、降膜管4、降膜头5、导流管51、卡块52、出液管6。
实施例1:
一种氢氰酸降膜反应器,基本如附图1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可拆卸连接的上盖体、壳身和下盖体,本实施例中此处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且壳身与上盖体和下盖体之间均设有密封圈,能够起到密封的作用,减少泄漏。
上盖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气口11,上盖体的下部沿周向均布有多个进液口12,本实施例中进液口12设置有4个,进液口12的内侧均连通有进液管121,进液管121呈L型,进液管121的出液端朝下。壳身内圈的顶部固定有上管板2,壳身内圈的底部固定有下管板3,上管板2和下管板3上均设置有多个上下相对的通孔24,上管板2和下管板3上的通孔一一对应,每相对的两个通孔24之间均固定有一根降膜管4。下盖体的底部设有出液口14,下盖体上部的右侧设有出气口13。
上管板2上表面的外圈设有环形的溢流槽21,进液管121的底端伸入溢流槽21内,溢流槽21的宽度为15mm~20mm,本实施例中优选18mm。结合图2所示,上管板2上还设置有多条导流槽22,导流槽22的一端与溢流槽21的内圈连通,导流槽22的另一端朝向上管板2的中部。本实施例中,导流槽22设置有6条,且6条导流槽22沿着溢流槽21的中部均匀分布。
上管板2上还设置有多条连通槽23,连通槽23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条导流槽22连通。本实施例中连通槽23设置有6条,且每相邻的两条导流槽22之间均设有一条连通槽23。导流槽22和连通槽23的宽度均为8mm~15mm,本实施例中选用12mm。
结合他3所示,还包括插入降膜管4顶部的降膜头5,降膜头5的底部同轴固定有成圆台状的导流管51,导流管51的底端与降膜管4内壁之间的间隙宽度为0.4mm~0.8mm,本实施例中选用0.6mm。导流管51的斜度为30°~45°,本实施例中优选45°。
降膜头5位于降膜管4上方处还设置有固定件,固定件包括焊接在降膜头5外壁上的卡块52,卡块52可以设置多个,本实施例中卡块52设置三个,且三个卡块52均布在降膜头5的外壁上。卡块52的自由端向下弯折,使得卡块52的弯折部分与降膜头5的侧壁之间形成一个卡紧空间,卡紧空间的宽度与降膜管4外壁距离降膜头5内壁之间的距离一致。因此在安装降膜头5时,将降膜头5插入降膜管4内,并将卡块52卡入降膜管4的外壁上,实现对降膜头5的固定和定位;由于卡块52设置有三个,在卡块52卡入降膜管4上后,能够实现对降膜头5定位,使得降膜头5与降膜管4对中,同时完成降膜头5的固定。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在氢氰酸降膜反应器装配时,通过将降膜头5与降膜管4对应,并将降膜头5插入降膜管4内,使得降膜头5固定在降膜管4内,再将上盖体利用螺栓固定在壳体1上,实现装配。
使用时,通过进液口12向壳体1内通入液体,液体通过进液管121进入溢流槽21内,并在液体内堆积,使得溢流槽21内的液位逐渐上升,在液位上升的过程中,液体沿着导流槽22流动,并且在液体流动至导流槽22与连通槽23连通处时,液体进入连通槽23内。当液体在溢流槽21、导流槽22和连通槽23堆积满后,随着液体的持续加入,液体从溢流槽21、导流槽22和连通槽23内溢出,并向各降膜管4之间的间隙弥散;由于导流槽22和连通槽23将液体进行导流,并且设置溢流槽21,使得液体从溢流槽21内溢出时,是沿着整个溢流槽21的内圈流动的,因此能够实现液体在上管板2上均布,并且在液体的液面与降膜管4的顶部平齐时,液体进入降膜管4内,并沿着降膜管4内壁流动。
再通过进气口11通入废气,废气进入降膜头5内,并沿着降膜头5流动。废气流动至降膜头5下方后,进入圆台状的导流管51内,由于导流管51的管径从上至下逐渐增大,使得气体进入导流管51后,通过导流管51进行导流,并沿着导流管51的侧壁朝向降膜管4内壁流动,使得废气与沿着降膜管4内壁流动的液体接触并发生反应,实现对废气的处理。废气处理之后通过下方的出气口13排出,而反应后的液体通过底部的出液口14排出。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壳身的顶部的左侧还设置有一个出液管6,出液管6上设置有阀门,出液管6位于进液口12下方。溢流槽21的底部朝向外圈方向向下倾斜设置,出液管6的右端贯穿上管板2的左侧壁,且出液管6与溢流槽21连通。导流槽22朝向上管板2中部处向上倾斜。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在氢氰酸降膜反应器使用完之后,停止向进液口12内导入液体,但是此时,上管板2上还是会残留液体;打开出液管6上的阀门,使得上管板2上的液体从出液管6导出,便于后续的再次利用。而且导流槽22沿着上管板2的中部向上倾斜设置,能够使得上管板2上的液体,随着倾斜的导流槽22流动至溢流槽21内,而溢流槽21的底面朝外圈方向也是向下倾斜设置的,因此当溢流槽21内的液体较少时,会沿着倾斜的底部朝设置有出液管6的方向流动,从而便于液体的导出。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专利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Claims (10)

1.一种氢氰酸降膜反应器,包括壳体,壳体顶部设有进气口,底部设有出液口,壳体侧壁设有进液口和出气口,壳体内设置有上管板和位于上管板下方的下管板,进液口位于上管板上方,出气口位于下管板下方,上管板和下管板之间固定有降膜管,降膜管贯穿上管板和下管板,还包括插入降膜管顶端的降膜头,降膜头与降膜管之间存在间隙,其特征在于:上管板的外周设置有环形的溢流槽;降膜头上设置有与降膜管固定的固定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氰酸降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进液口设置有多个,且沿壳体的周向均匀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氢氰酸降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进液口位于壳体内侧的一端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的出液端朝向溢流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氢氰酸降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上管板的上表面上还设置有多条向上管板中部延伸的导流槽,导流槽与溢流槽的内圈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氢氰酸降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导流槽沿溢流槽的周向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氢氰酸降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导流槽沿靠近溢流槽的中部向上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氢氰酸降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上管板的上表面位于设有多条连通槽,每条连通槽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条导流槽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氢氰酸降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固定件包括固定在降膜头外壁上的卡块,卡块的自由端向下弯折,卡块的弯折处距降膜头侧壁之间的距离长度与降膜管的壁厚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氢氰酸降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降膜头的下端同轴固定有圆台状的导流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氢氰酸降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导流管的斜度为30°~45°。
CN202120936739.9U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氢氰酸降膜反应器 Active CN2150275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36739.9U CN215027598U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氢氰酸降膜反应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36739.9U CN215027598U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氢氰酸降膜反应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27598U true CN215027598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108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36739.9U Active CN215027598U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氢氰酸降膜反应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275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027598U (zh) 一种氢氰酸降膜反应器
CN110902945A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方法
CN209093083U (zh) 一种降膜反应器
CN116651329A (zh) 一种防倒灌的双环形分布管的气体分布器及鼓泡塔
CN214780996U (zh) 一种气提装置、污水处理设备
CN215208677U (zh) 水处理装置
CN215028936U (zh) 一种氢氰酸制造羟基乙腈均匀分流的降膜反应器
CN109045974B (zh) 一种降膜反应器
CN211521729U (zh) 同步硝化反硝化好氧颗粒污泥超高负荷反应器
CN209292155U (zh) 一种mic工艺污水处理装置
CN210595471U (zh) 自适应脉冲曝气紊流脱气反硝化反应器
CN112958031A (zh) 一种氢氰酸制造羟基乙腈均匀分流的降膜反应器
CN110902946A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13968623A (zh) 倒置式双环流微动力好氧颗粒污泥水处理装置
CN111498951A (zh) 一种处理氨氮污水的电化学map沉淀装置和工艺方法
CN214457132U (zh) 一种反硝化颗粒污泥的反应装置
CN215277216U (zh) 一种列管式反应器的液体分布器
CN111498993A (zh) 集约式升流一体化反应器及其反应控制系统
CN209668867U (zh) 一种管式曝气器用花瓣式连接装置
CN216125427U (zh) 一种氢氰酸的氨吸收装置
CN214192721U (zh) 一种气提循环反硝化流化床
CN218060675U (zh) 一种虹吸排水装置和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
CN215480025U (zh) 周进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
CN213446688U (zh) 升流式水解厌氧一体化反应装置
CN210764568U (zh) 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