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23719U - 输液设备的插管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输液设备的插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23719U
CN215023719U CN202023347508.9U CN202023347508U CN215023719U CN 215023719 U CN215023719 U CN 215023719U CN 202023347508 U CN202023347508 U CN 202023347508U CN 215023719 U CN215023719 U CN 2150237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hole
needle
sliding part
sliding portion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4750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雨桁
秦建
刘强
曹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ertex Medical Equipment (Jiangsu)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Dingdia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Dingdia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Dingdia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4750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237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237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237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设备的插管装置,其包括外壳、第一滑动部、内针座、弹簧、钢针、第二滑动部和外针座,钢针固定在内针座的底部中心,内针座沿第一滑动部的顶部安装且与第一滑动部之间设有弹簧,内针座在外力驱动下带动钢针延伸出第一滑动部的底部且内针座且被第一限位件限定在第一滑动部的底部;第一滑动部通过第二限位块卡合在外壳的内壁顶部;第二滑动部通过第二限位件安装在外壳内壁的顶部;外针座活动卡合在第二滑动部的底部;内针座在外力驱动下带动第二滑动部向外壳的顶部方向移动且被第二限位件限定在外壳底部,钢针穿过外针座且带动外针座连接患者皮下层。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使用便利、防止多次使用、减轻患者心理压力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输液设备的插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输液设备的插管装置。
背景技术
因为使用针头来将输液设备的插管导入到皮肤的皮下层中,所以存在由于无意中与针头接触而带来的危险。此外,在插入之前,在看到针头时,患者的反应可能是负面的,例如,不愿意把针头置入皮肤内。在输液设备的导入之前和/或之后,现有技术的设备没有把这个针头充分地遮蔽起来,增加了使用者的心理压力和负担。
同时现有技术还具有以下的缺陷:患者不容易使用以及卫生隐患。例如,有些患者可能在将输液设备装入到插入设备中方面具有困难,从而,希望为所述设备提供新的设计,用于帮助将输液设备导入患者的皮肤中;由于患者对现有技术进行组装时不可避免的需要用手进行接触软管,存在卫生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减轻使用者心理压力、使用便利、防止多次使用且安全卫生的输液设备的插管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输液设备的插管装置,其包括外壳、第一滑动部、内针座、弹簧、钢针、第二滑动部和外针座,钢针固定在内针座的底部中心,内针座沿第一滑动部的顶部安装且与第一滑动部之间设有弹簧,内针座在外力驱动下带动钢针延伸出第一滑动部的底部且内针座且被第一限位件限定在第一滑动部的底部;
第一滑动部通过第二限位块卡合在外壳的内壁顶部;
第二滑动部通过第二限位件安装在外壳内壁的顶部;
外针座活动卡合在第二滑动部的底部;
内针座在外力驱动下带动第二滑动部向外壳的顶部方向移动且被第二限位件限定在外壳底部,钢针穿过外针座且带动外针座连接患者皮下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滑动部包括安装孔、第一卡扣、第一止位块和第一通孔,安装孔竖直设置在第一滑动部上,第一滑动部的顶部设有第一卡扣,第一止位块固定在安装孔的底部,第一止位块的中心设有第一通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针座的底部外壁设有第二卡扣,第一限位件为设置在第一滑动部底部的缺口,缺口与安装孔连通且位于第一止位块的上方,缺口的数量与第二卡口的数量一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滑动部包括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和第二止位块,第二滑动部的顶部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滑动部的底部设有第三安装孔,第二止位块设置在第二安装孔与第三安装孔之间,第二止位块的中心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的轴向中心处于同一直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滑动部的底部安插在第二安装孔内,外针座设置在第三安装孔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限位件包括第三限位块、第四限位块和第三卡扣,第三限位块和第四限位块竖直设置在外壳内壁的底部,第三卡扣固定在第二滑动部的外壁,第三限位块和第四限位块均限定第二卡扣向远离外壳顶部的方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滑动部的外壁设有导向槽,外壳的内壁底部设有导向块,导向块插合在导向槽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针座设有连通孔和软针,连通孔与软针连通,钢针带动软针连接患者皮下层。
本实用新型一种输液设备的插管装置通过弹簧以及第一止位块便于实现下压第一滑动部时钢针带动外针座上的软管刺入使用者的皮下层,且在完成插管以后弹簧驱动钢针沿轨道缩回;通过利用第一限位件使内针座在使用之后就会被限定在第一滑动部上,防止进行多次使用;利用第二限位件不需要患者进行预装而且在使用之后第二滑动部被限定,防止多次使用;整个过程中钢针都被隐藏在本实用新型内部防止给患者造成心理压力和负担进而引起不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输液设备的插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输液设备的插管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输液设备的插管装置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输液设备的插管装置的回缩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所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输液设备的插管装置,其包括外壳1、第一滑动部2、内针座3、弹簧4、钢针5、第二滑动部6和外针座7,钢针5固定在内针座3的底部中心,内针座3沿第一滑动部2的顶部安装且与第一滑动部2之间设有弹簧4,内针座3在外力驱动下带动钢针5延伸出第一滑动部2的底部且内针座3且被第一限位件8限定在第一滑动部2的底部;
第一滑动部2通过第二限位块11卡合在外壳1的内壁顶部;
第二滑动部6通过第二限位件9安装在外壳1内壁的顶部;
外针座7活动卡合在第二滑动部6的底部;
内针座3在外力驱动下带动第二滑动部6向外壳1的顶部方向移动且被第二限位件9限定在外壳1底部,钢针5穿过外针座7且带动外针座7连接患者皮下层。通过弹簧4以及第一止位块23便于实现下压第一滑动部2时钢针5带动外针座7上的软管刺入使用者的皮下层,且在完成插管以后弹簧4驱动钢针5沿轨道缩回;通过利用第一限位件8使内针座3在使用之后就会被限定在第一滑动部2上,防止进行多次使用;利用第二限位件9不需要患者进行预装而且在使用之后第二滑动部6被限定,防止多次使用;整个过程中钢针5都被隐藏在本实用新型内部防止给患者造成心理压力和负担进而引起不适。
第一滑动部2包括安装孔21、第一卡扣22、第一止位块23和第一通孔24,安装孔21竖直设置在第一滑动部2上,第一滑动部2的顶部设有第一卡扣22,第一止位块23固定在安装孔21的底部,第一止位块23的中心设有第一通孔24。组装的过程中,首先将弹簧4放置进安装孔21,再将内针座3由钢针5的一端由上至下放置到安装孔21内,最后将第一卡扣22卡合进第二限位块11内完成第一滑动部2与外壳1的连接。
内针座3的底部外壁设有第二卡扣31,第一限位件8为设置在滑第一动部2底部的缺口,缺口与安装孔21连通且位于第一止位块23的上方,缺口的数量与第二卡扣31的数量一致。需要注意的是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二卡扣31是卡合在第一限位件8内,弹簧4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同时内针座3的外径必须大于弹簧4的外径以便于将弹簧4限定再内针座3与第一止位块23之间,同时钢针5穿过弹簧4的竖直中心且液穿过第一止位块23上的通孔;施加压力使用的过程中,第二滑动部6向上移动突破第四限位块92,同时将内针座3上的第二卡扣31与第一限位件8分离在弹簧4的作用下将针座弹进安装孔21的上部。因此在钢针5及软针72同时能扎入人体皮肤,继而钢针5被弹簧4驱动缩回,操作完成。真个过程中患者都不会见到钢针5,不会产生心里负担,而且随着第二卡扣31与第一限位件8的脱离,也防止该实用新型反复被使用。
第二滑动部6包括第二安装孔61、第三安装孔62和第二止位块63,第二滑动部6的顶部设有第二安装孔61,第二滑动部6的底部设有第三安装孔62,第二止位块63设置在第二安装孔61与第三安装孔62之间,第二止位块63的中心设有第二通孔64,第二通孔64与第一通孔24的轴向中心处于同一直线。通过第二安装孔61以及第三安装孔62便于安装第一滑动部2和外针座7,通过第二通孔64与第一通孔24便于钢针5向下移动扎进患者的皮下层。
第一滑动部2的底部安插在第二安装孔61内,外针座7设置在第三安装孔62内。通过第二安装孔61以及第三安装孔62便于安装第一滑动部2和外针座7。
第二限位件9包括第三限位块91、第四限位块92和第三卡扣93,第三限位块91和第四限位块92竖直设置在外壳1内壁的底部,第三卡扣93固定在第二滑动部6的外壁,第三限位块91和第四限位块92均限定第二卡扣31向远离外壳1顶部的方向移动。在完成第一滑动部2的组装以后,将第三卡口压进第三限位块91内,处于第三限位块91与第四限位块92之间,需要注意的是:第三限位块91和第四限位块92有一定的距离差,同时为了使第三卡扣93更加轻松的压进第三限位块91和第四限位块92,第三限位块91和第四限位块92的底部设有倾斜的过渡面。在初始状态时第三卡扣93处于第三限位块91和第四限位块92之间的位置,对第二滑动部6进行预装,防止第二滑动部6掉落;在受到压力缩回的状态时,第三卡扣93突破果第四限位块92且被第四限位块92限定在外壳1内,防止第二滑动部6下落,被多次重复利用。
第二滑动部6的外壁设有导向槽65,外壳1的内壁底部设有导向块12,导向块12插合在导向槽65内。利用导向槽65和导向块12便于第二滑动部6的移动平稳且沿预定的线路移动。
外针座7设有连通孔71和软针72,连通孔71与软针72连通,钢针5带动软针72连接患者皮下层。利用钢针5和软管连接患者的皮下层完成输液设备的插管。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输液设备的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第一滑动部、内针座、弹簧、钢针、第二滑动部和外针座,所述钢针固定在内针座的底部中心,所述内针座沿第一滑动部的顶部安装且与第一滑动部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内针座在外力驱动下带动钢针延伸出第一滑动部的底部且内针座且被第一限位件限定在第一滑动部的底部;所述第一滑动部通过第二限位块卡合在外壳的内壁顶部;所述第二滑动部通过第二限位件安装在外壳内壁的顶部;所述外针座活动卡合在第二滑动部的底部;所述内针座在外力驱动下带动第二滑动部向外壳的顶部方向移动且被第二限位件限定在外壳底部,所述钢针穿过外针座且带动外针座连接患者皮下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设备的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部包括安装孔、第一卡扣、第一止位块和第一通孔,所述安装孔竖直设置在第一滑动部上,所述第一滑动部的顶部设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一止位块固定在安装孔的底部,所述第一止位块的中心设有第一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设备的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针座的底部外壁设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一限位件为设置在第一滑动部底部的缺口,所述缺口与安装孔连通且位于第一止位块的上方,所述缺口的数量与第二卡口的数量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设备的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部包括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和第二止位块,所述第二滑动部的顶部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滑动部的底部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止位块设置在第二安装孔与第三安装孔之间,所述第二止位块的中心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的轴向中心处于同一直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液设备的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部的底部安插在第二安装孔内,所述外针座设置在第三安装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液设备的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第三限位块、第四限位块和第三卡扣,所述第三限位块和第四限位块竖直设置在外壳内壁的底部,所述第三卡扣固定在第二滑动部的外壁,所述第三限位块和第四限位块均限定第二卡扣向远离外壳顶部的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设备的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部的外壁设有导向槽,所述外壳的内壁底部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插合在导向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设备的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针座设有连通孔和软针,所述连通孔与软针连通,所述钢针带动软针连接患者皮下层。
CN202023347508.9U 2020-12-30 2020-12-30 输液设备的插管装置 Active CN2150237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7508.9U CN215023719U (zh) 2020-12-30 2020-12-30 输液设备的插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7508.9U CN215023719U (zh) 2020-12-30 2020-12-30 输液设备的插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23719U true CN215023719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24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47508.9U Active CN215023719U (zh) 2020-12-30 2020-12-30 输液设备的插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237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70100A (zh) 安全注入设备
CN205181991U (zh) 适于固定至皮肤表面的输注装置
KR20040102355A (ko) 척추용 니들 시스템
CN110141733B (zh) 一种安全胰岛素注射针头
CN217091657U (zh) 旋转式留置针助针器
CN217091656U (zh) 自动回弹型留置针助针器
CN113456066B (zh) 一种经皮分析物传感器插入装置
CN215023719U (zh) 输液设备的插管装置
CN206577202U (zh) 一种静脉留置针
CN211659007U (zh) 一种连续神经丛阻滞套件
CN110585519A (zh) 无损伤针以及输液装置
CN115068741B (zh) 防逆流防针刺留置针
CN213491152U (zh) 一种安全留置针
CN215608328U (zh) 一次性输注管路装置
CN219700675U (zh) 一种具有定位和拔针功能的输液港
CN210992215U (zh) 一种急诊用穿刺装置
CN211834864U (zh) 一种小鼠视神经鞘内注射针头
CN215351241U (zh) 输液设备的留置针助针器
CN210813115U (zh) 一种防刺伤留置针
CN218853248U (zh) 一种动静脉留置针
CN219878845U (zh) 留置针
CN216496842U (zh) 一种可分离泵用胰岛素注射输注留置软针
CN219332794U (zh) 一种医用注射针头
CN217908510U (zh) 一种分离式留置针
CN220530449U (zh) 一种医用留置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Building 5, No. 1019 Liaohe Road, Xinbei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3000

Patentee after: Vertex Medical Equipment (Jiangsu)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Zhong Guo

Address before: No. 35-209, South Changjiang Road, Xinwu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4000

Patentee before: WUXI DINGDIAN MEDICAL INSTRU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Zhong Guo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