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22033U - 一种散热型持续捶打按摩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型持续捶打按摩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22033U
CN215022033U CN202120884763.2U CN202120884763U CN215022033U CN 215022033 U CN215022033 U CN 215022033U CN 202120884763 U CN202120884763 U CN 202120884763U CN 215022033 U CN215022033 U CN 2150220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age
heat dissipation
electric hammer
tool
apparatus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8476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光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an Leha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an Leha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an Leha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an Leha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8476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220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220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220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型持续捶打按摩用具,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有用于穿戴在使用者身上的用具本体,用具本体内设置有工作腔,工作腔内设置有用于捶打按摩的按摩电锤和对按摩电锤进行吹风散热的散热风机,用具本体上设置有透气层,透气层上设置有透气孔供气体流通于工作腔和外界环境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机械结构的方式,提供一种能持续使用且保持散热的散热型持续捶打按摩用具。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型持续捶打按摩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按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散热型持续捶打按摩用具。
背景技术
目前患有肩伤、腰伤的人群越来越庞大,但很少有人抽时间到正规医院做系统检查和治疗,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家用理疗产品,例如按摩披肩、按摩腰带等按摩用具。按摩披肩和按摩腰带通过捶打按摩改善气血运行、活血化淤、排除毒素,放松紧张的肌肉、缓解疼痛、消除疲劳,经常使用可以改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和循环系统功能。
由于长时间的捶打工作,按摩用具内部捶打装置会散发大量热量,这些热量长时间聚集在按摩用具内部,不但影响按摩舒适性,而且有可能造成捶打装置损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市面上的捶打按摩用具都是捶打10至15分钟,间歇性工作,无法实现持续捶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持续使用且保持散热的散热型持续捶打按摩用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型持续捶打按摩用具,包括有用于穿戴在使用者身上的用具本体,所述用具本体内设置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内设置有用于捶打按摩的按摩电锤和对按摩电锤进行吹风散热的散热风机,所述用具本体上设置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上设置有透气孔供气体流通于工作腔和外界环境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气层位于工作腔远离使用者身体的一侧,所述透气层上设置有若干个透气网,所述若干个透气网分别与按摩电锤和散热风机的位置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风机上设置有风机进风口,所述风机进风口与其中一个透气网相对应,使得外部的空气可通过该所述透气网进入风机进风口内,所述按摩电锤包括有机壳和位于机壳上的电锤散热口,所述机壳与散热风机的出风口之间通过出风管连接,所述电锤散热口可与另一个透气网相对应,使得通过电锤散热口的热风通过该透气网排出到外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锤散热口位于按摩电锤靠近透气层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用具本体上设置有可与人体颈部相配合的U状开口,所述按摩电锤对应设置于与人体颈部相配合的位置处,所述用具本体的U状开口处设置有两个固定件,两个所述固定件的一端分别与用具本体的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相互配合以实现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用具本体上设置有用于连通外部电源的电源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用具本体上设置有分别控制按摩电锤和散热风机起闭的控制器,控制器与电源线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器位于用具本体上靠近使用者手部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用具本体的皮层由人造皮革车缝连接而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者先将用具本体穿戴在身上,而后启动按摩电锤进行捶打按摩,并且启动散热风机对按摩电锤进行吹风,以实现按摩电锤周围的气体交换,热气在散热风机的作用下穿过透气层上的透气孔排出用具本体,同时外部气体同样穿过透气层上的透气孔进入用具本体的工作腔内,保持工作腔与外界环境的气压平衡,实现气体的交流循环,以达到持续使用且保持散热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按摩电锤和散热风机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中出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中固定杆和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用具本体;2、透气网;3、按摩电锤;4、电锤散热口;5、散热风机;6、风机进风口;7、出风管;8、固定件;9、控制器;10、电源线;11、机壳;12、长槽;13、环形槽;14、固定管;15、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3所示,
一种散热型持续捶打按摩用具,包括有用于穿戴在使用者身上的用具本体1,用具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皮层,该皮层由人造皮革车缝连接而成,外形美观,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舒适度,用具本体1内设置有工作腔(附图中未标出),工作腔内设置有用于捶打按摩的按摩电锤3和对按摩电锤3进行吹风散热的散热风机5,用具本体1上设置有透气层,透气层上设置有透气孔供气体流通于工作腔和外界环境之间。
在本实施例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先将用具本体1穿戴在身上,而后启动按摩电锤3进行捶打按摩,并且启动散热风机5对按摩电锤3进行吹风,以实现按摩电锤3周围的气体交换,热气在散热风机5的作用下穿过透气层上的透气孔排出用具本体1,同时外部气体同样穿过透气层上的透气孔进入用具本体1的工作腔内,保持工作腔与外界环境的气压平衡,实现气体的交流循环,以达到持续使用且保持散热的效果。
进一步的,透气层位于用具本体1远离使用者身体的一侧,透气层上设置有若干个透气网2,若干个透气网2分别与按摩电锤3和散热风机5的位置相对应,加速了按摩电锤3和散热风机5周围的气体循环,提高按摩电锤3和散热风机5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散热风机5上设置有风机进风口6,该风机进风口6与其中一个透气网2相对应,使得外部的空气可通过该透气网2进入风机进风口6内。
按摩电锤3包括有机壳11和位于机壳11上的电锤散热口4,机壳11与散热风机5的出风口之间通过出风管7连接,电锤散热口4可与另一个透气网2相对应,使得通过电锤散热口4的热风通过该透气网2排出到外部,以供按摩电锤3内外部的气体相互流通。散热风机5可将气体通过风机进风口6吸入散热风机5内,再将其通过出风管7运输至机壳11内部,而后气体带动机壳11内部的热气一同通过电锤散热口4排出按摩电锤3外,热气最终经过透气层达到外界环境中,实现按摩电锤3的持续散热,同时,由于散热风机5的启动使得用具本体1内外的气体循环流速因此而加快,可使使用者感受到凉爽,提高使用者的体验。
需特别说明的是:机壳11作为按摩电锤的外壳,其内置有工作时会散发大量热量的按摩机芯。而本申请通过上述设置,将外壳内的按摩机芯所产生的热量带出,从而可实现按摩电锤3的持续散热。
进一步的,电锤散热口4位于按摩电锤3靠近透气网2的一端,进一步加强了按摩电锤3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用具本体1上设置有可与人体颈部相配合的U状开口,按摩电锤3对应设置于与人体颈部相配合的位置处。
用具本体1的U状开口处设置有两个固定件8,两个固定件8的一端分别与用具本体1的固定连接,两个固定件8的另一端相互配合以实现可拆卸连接。
在使用本申请的按摩用具时,可将人体颈部与用具本体1的U状开口处相配合,且用具本体1的两端分别垂落于使用者胸前,并由两个固定件8配合以实现可拆卸连接,此时人体的颈部相当于套设在用具本体1与固定件8围合成的区间内,进而实现将本申请的按摩用具固定在使用者身上,防止使用时用具本体1从使用者身上脱离而影响使用效果,提高了使用的舒适度。
进一步的,用具本体1上设置有用于连通外部电源的电源线10,电源线10分别与按摩电锤3和散热风机5电连接。
进一步的,用具本体1上设置有分别控制按摩电锤3和散热风机5起闭的控制器9,控制器9与电源线10电连接,通过控制器9可分别控制按摩电锤3和散热风机5的起闭,提高使用的灵活性。
进一步的,控制器9位于用具本体1上靠近使用者手部的位置,便于使用者进行控制,提高使用的舒适度。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出风管7连接方式的不同。
如图4-图5所示,出风管7的两端均设置有长槽12和环形槽13,长槽12自出风管7端面沿出风管7长度方向延伸设置,长槽12远离出风管7端面的一端与环形槽13相连通。
散热风机5的出风口和机壳11的进口端均设置有可与出风管7相配合的固定管14,固定管14均与机壳11内部或散热风机3内部相连通,固定管14的外壁上设置有固定块15,该固定块15可与长槽12或环形槽13配合卡接。
固定块15可在环形槽13内相对转动配合以实现出风管7的可拆卸连接。
在进行出风管7连接时,先将机壳11和散热风机5上的固定管14对准出风管7的端口,将固定块15沿着长槽12进入出风管7内,直至固定块15穿过长槽12后伸入环形槽13内。当两个固定块15同时位于出风管7两端的环形槽13内时,转动出风管7使两个固定块15同时在环形槽13内发生相对转动,实现固定块15与环形槽13的卡配,进而实现了出风管7的可拆卸连接。
由于实施例一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出风管7的应用环境为按摩用具内部,且按摩用具在持续使用过程中易产生高温。而出风管7往往是橡胶材料制成,在一定高温下易发生老化,进而导致出风管7的连接端易在气压的作用下逐渐受损破裂,从而导致漏气,影响散热风机5对按摩电锤3的散热效果。而实施例二中的出风管7通过环形槽13与固定块15的配合连接方式,加强了出风管7的连接强度,以避免出风管7在老化后发生漏气,同时出风管7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在出风管7破损后进行更换,保证使用效果,提高整体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散热型持续捶打按摩用具,其特征是:包括有用于穿戴在使用者身上的用具本体(1),所述用具本体(1)内设置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内设置有用于捶打按摩的按摩电锤(3)和对按摩电锤(3)进行吹风散热的散热风机(5),所述用具本体(1)上设置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上设置有透气孔供气体流通于工作腔和外界环境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型持续捶打按摩用具,其特征是:所述透气层位于用具本体(1)远离使用者身体的一侧,所述透气层上设置有若干个透气网(2),若干个所述透气网(2)分别与按摩电锤(3)和散热风机(5)的位置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型持续捶打按摩用具,其特征是:所述散热风机(5)上设置有风机进风口(6),所述风机进风口(6)与其中一个透气网(2)相对应,使得外部的空气可通过该所述透气网(2)进入风机进风口(6)内,所述按摩电锤(3)包括有机壳(11)和位于机壳(11)上的电锤散热口(4),所述机壳(11)与散热风机(5)的出风口之间通过出风管(7)连接,所述电锤散热口(4)可与另一个透气网(2)相对应,使得通过电锤散热口(4)的热风通过该透气网(2)排出到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散热型持续捶打按摩用具,其特征是:所述电锤散热口(4)位于按摩电锤(3)靠近透气层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型持续捶打按摩用具,其特征是:所述用具本体(1)上设置有可与人体颈部相配合的U状开口,所述按摩电锤(3)对应设置于与人体颈部相配合的位置处,所述用具本体(1)的U状开口处设置有两个固定件(8),两个所述固定件(8)的一端分别与用具本体(1)的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件(1)的另一端相互配合以实现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型持续捶打按摩用具,其特征是:所述用具本体(1)上设置有用于连通外部电源的电源线(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散热型持续捶打按摩用具,其特征是:所述用具本体(1)上设置有分别控制按摩电锤(3)和散热风机(5)起闭的控制器(9),所述控制器(9)与电源线(10)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散热型持续捶打按摩用具,其特征是:所述控制器(9)位于用具本体(1)上靠近使用者手部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型持续捶打按摩用具,其特征是:所述用具本体(1)的皮层由人造皮革车缝连接而成。
CN202120884763.2U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散热型持续捶打按摩用具 Active CN2150220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84763.2U CN215022033U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散热型持续捶打按摩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84763.2U CN215022033U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散热型持续捶打按摩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22033U true CN215022033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110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84763.2U Active CN215022033U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散热型持续捶打按摩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220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42386U (zh) 一种基于神经内科的肢体按摩护理装置
CN205885786U (zh) 带加热药包的按摩治疗仪
JP2001178759A (ja) 温熱治療及び罨法用マット
CN201505213U (zh) 一种眼部按摩器
CN106237518A (zh) 人体腰部瘦身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8938393A (zh) 妇科坐式熏蒸治疗装置
CN215022033U (zh) 一种散热型持续捶打按摩用具
CN208659855U (zh) 辅助运动员释放心理压力的按摩装置
JP7276949B2 (ja) 移動型四肢圧迫循環装置
CN107866004A (zh) 一种植物精油单分子雾化康复理疗干蒸舱
CN203861546U (zh) 按摩装置
CN110063889A (zh) 一种保护视力的灸疗仪器
KR200296990Y1 (ko) 장갑형 손 마사지기
CN204581913U (zh) 便携式多功能治疗仪
KR101371887B1 (ko) 축열식 목 어깨 찜질기구
CN214208880U (zh) 一种耐捶打式按摩器
CN211382681U (zh) 艾灸摆腿仪
CN211750947U (zh) 一种水压眼部按摩仪
CN211383443U (zh) 一种用于缓解乳腺增生的可穿戴设备
CN209884483U (zh) 一种冷热发生器及美容仪
CN114099274A (zh) 颈部按摩仪
CN201631610U (zh) 一种治疗仪
CN206228490U (zh) 一种神经内科空气热疗按摩面罩
CN209019418U (zh) 一种妇科用中药熏蒸坐浴椅
CN213346760U (zh) 一种妇科用中药理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