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18750U - 横连器及脊柱内固定系统 - Google Patents

横连器及脊柱内固定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18750U
CN215018750U CN202023221845.3U CN202023221845U CN215018750U CN 215018750 U CN215018750 U CN 215018750U CN 202023221845 U CN202023221845 U CN 202023221845U CN 215018750 U CN215018750 U CN 2150187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connecting rod
groove
hook
cr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2184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盛诗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Minimally Invasive Spinal Traum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Minimally Invasive Spinal Traum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Minimally Invasive Spinal Traum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Minimally Invasive Spinal Traum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2184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187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187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187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横连器,包括:横连杆,两端分别设有挂钩,挂钩设有钩槽、侧压槽、锁紧槽,锁紧槽的轴线位于钩槽的轴线靠近另一所述挂钩的一侧,侧压槽连通锁紧槽与钩槽,侧压槽中设有可滑动的侧压块,侧压块的靠近钩槽的一侧设有侧压面,侧压面配置为能够进入钩槽内或者与钩槽的内壁刚好衔接。上述横连器,锁紧槽的轴线位于钩槽的轴线的一侧,使得锁紧槽与钩槽左右错开,侧压块可从连接棒的一侧抵压连接棒,这种侧压的方式能够降低横连器的切迹;同时,侧压面提供了一个较大的抵压面,容易压住连接棒,使连接棒不以脱落,增加横连器与连接棒的相对稳定性。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横连器的脊柱内固定系统。

Description

横连器及脊柱内固定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脊柱固定用的横连器,还涉及一种具有这种横连器的脊柱内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脊柱创伤、脊柱畸形、脊柱不稳、退行性病变等是脊柱最为常见的疾病,这些疾病往往采用脊柱后路双侧置入椎弓根螺钉,加上连接棒、横向连接结构(简称横连器)等形成一个内固定系统,加以治疗。横向连接结构,主要是用来连接左右的连接棒等,以便使左右的椎弓根螺钉和连接棒能形成一个系统,到达整个系统稳定的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横连器由于需要连接左右的连接棒,使之需要跨过中间的棘突,而棘突是有一定的高度的,且每个阶段的棘突的形状和位置都是有一定区别的,尤其是颈椎的突出更高,所以要求横连器需要具备有一定的调节功能,包括方向、位置的可调节性。
目前的横连器,如与连接棒的固定,往往采用顶端固定而造成切迹太高,采用侧压式的固定,往往强度较弱;方向调节,目前基本采用轴加螺母的结构,这种结构往往切迹也较高,增加了植入后的异物感。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针对横连器固定连接棒时的稳定性不足及切迹较高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横连器。还提出一种具有这种横连器的脊柱内固定系统。
一种横连器,包括:横连杆,所述横连杆的两端分别设有挂钩,所述挂钩设有钩槽、侧压槽、锁紧槽,其中所述钩槽开口于所述挂钩的底部,所述锁紧槽开口于所述挂钩的顶部,所述锁紧槽的轴线位于所述钩槽的轴线靠近另一所述挂钩的一侧,所述侧压槽连通所述锁紧槽与所述钩槽,所述侧压槽中设有可滑动的侧压块,所述侧压块的靠近所述钩槽的一侧设有侧压面,所述侧压面配置为能够进入所述钩槽内或者与所述钩槽的内壁刚好衔接。
上述横连器,锁紧槽的轴线位于钩槽的轴线的一侧,使得锁紧槽与钩槽左右错开,侧压块可从连接棒的一侧抵压连接棒,这种侧压的方式能够降低横连器的切迹;同时,侧压面提供了一个较大的抵压面,容易压住连接棒,使连接棒不以脱落,增加横连器与连接棒的相对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压面为内凹的曲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压块的面对所述锁紧槽的一侧设有斜面,所述锁紧槽中设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具有可与所述斜面构成面接触的按压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斜面与所述锁紧槽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槽为螺纹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压块具有沿所述侧压槽的轴线方向设置的键槽,所述侧压槽的槽壁上安装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与所述键槽可相对滑动地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压槽的槽壁开设有沉孔,所述沉孔连通所述侧压槽内外,所述限位销为台阶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压面进入所述钩槽内或者与所述钩槽的内壁刚好衔接时,所述侧压面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钩槽的轴线的下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钩槽的内壁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壁、第二壁,及连接所述第一壁与第二壁的第三壁,所述第一壁的自由端和第二壁的自由端之间形成所述钩槽的开口,所述第二壁的自由端位于所述第一壁的自由端远离所述挂钩的顶部的一侧,所述侧压槽设于所述第二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壁、所述第二壁及所述第三壁均为平面,所述第一壁与所述第三壁之间以第一圆弧过渡,所述第二壁与所述第三壁之间与第二圆弧过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连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通过连接轴组件连接并锁紧,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设有所述的挂钩,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也设有所述的挂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组件包括连接螺栓和螺母,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螺栓,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设有通孔,所述连接螺栓穿设于所述通孔中,所述螺母与所述连接螺栓配合并将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锁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螺栓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连杆插入到所述安装孔中,且在连接轴组件未锁紧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时,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连接螺栓可相对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的横截面呈椭圆形,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的横截面呈椭圆形。
一种横连器,包括:横连杆,所述横连杆的两端分别设有挂钩,所述挂钩围成一具有缺口的容纳空间,所述挂钩上设有侧压槽、锁紧槽,其中所述容纳空间与所述锁紧槽在所述横连杆的杆长方向上错开,所述侧压槽连通所述容纳空间与所述锁紧槽,所述侧压槽中设有可滑动的侧压块,所述侧压块可朝向所述容纳空间运动以与所述容纳空间的内壁共同围成一定位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侧压块朝向所述容纳空间运动时能够部分侵占所述容纳空间,或成为所述容纳空间的内壁的一部分。
一种脊柱内固定系统,包括所述的横连器,其中每个挂钩中均容置有连接棒,所述侧压块抵压在所述连接棒上且二者之间为面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压块自下方勾住所述连接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横连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横连器中的第一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向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横连器中的第二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B向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横连器中的侧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C-C向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横连器的连接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连接螺栓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相关元件对应编号如下:
10、横连杆;110、第一连杆;120、第二连杆;121、通孔;130、连接轴组件;131、连接螺栓;1311、安装孔;132、螺母;20、挂钩;210、钩槽;211、第一壁;212、第二壁;213、第三壁;214、第一圆弧;215、第二圆弧;220、侧压槽;221、沉孔;230、锁紧槽;240、侧压块;241、侧压面;242、斜面;243、键槽;244、限位销;250、锁紧件;251、按压面;200、连接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横连器,用于连接脊柱后路左右两侧的连接棒,以构成脊柱内固定系统。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横连器。
如图1所示,图1示意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横连器的剖面示意图。横连器包括横连杆10,其中横连杆10的两端均设有挂钩20,挂钩20设有钩槽210用于勾住连接棒200。挂钩20上还设有侧压槽220和锁紧槽230,其中侧压槽220斜向连通钩槽210与锁紧槽230,侧压槽220中设有可滑动的侧压块240。侧压块240可在外力作用下滑动并朝向钩槽210运动。当锁紧槽230中设置锁紧件250时,锁紧件250提供使侧压块240朝向钩槽210运动的驱动力,使侧压块240将容置在钩槽210中的连接棒200压紧,从而使横连杆10与连接棒200固定在一起。
横连杆10的两端的挂钩20结构相同。此处的结构相同,指两个挂钩20均设有钩槽210、侧压槽220和锁紧槽230,侧压槽220中可容纳侧压块240,二者固定连接棒200的方式相同,包括两个挂钩20的尺寸完全相同的情况,也包含两个挂钩20尺寸不同的情况。
结合参考图1至图5,横连杆10包括第一连杆110和第二连杆120,第一连杆110的一端与第二连杆120的一端通过连接轴组件130连接并锁紧,第一连杆110的另一端设有前述的挂钩20,第二连杆120的另一端也设有前述的挂钩20。第一连杆110和第二连杆120通过连接轴组件130连接并锁紧,可以根据需要旋转第一连杆110和第二连杆120以调整它们的相对角度,增加横连器的可调节性,为手术操作提供便捷性和可靠性。另外,第一连杆110的一端与第二连杆120的一端也可以通过万向连接副连接。另外,第一连杆110的一端与第二连杆120的一端也可以设置为相对滑动连接,以便调整横连杆10的长度,为手术操作提供便捷性和可靠性。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杆110和第二连杆120也可以为一体式,即横连杆10为一个整体结构。横连杆10的材质选用具有一定韧性的材质,目的是允许预弯或者手术中弯曲,以为手术提供更多的方向和位置的选择。
如图1所示,钩槽210开口于挂钩20的底部,也就是说挂钩20的底部设置钩槽210,形成了一个具有缺口的容纳空间。该缺口为钩槽210的插入口,为连接棒200进入钩槽210的通道。
锁紧槽230开口于挂钩20的顶部,且锁紧槽230的轴线X位于钩槽210的轴线Y靠近另一挂钩20的一侧。如图1所示,锁紧槽230的轴线X位于钩槽210的轴线Y的右侧,轴线X较轴线Y更靠近横连杆10右端的挂钩20。通过上述手段,在横连杆10的杆长方向上,锁紧槽230和钩槽210左右错开。当锁紧槽230中设置锁紧件250时,锁紧件250避开钩槽210的轴线Y的正上方位置,从而避开连接棒200的顶端,能够降低横连器的切迹。在图1所示的横连器的放置姿态下,杆长方向具体为水平方向。
如背景技术中所述的,传统方案中采用侧压式固定时,对连接棒200固定效果不佳,系统的稳定性不够,影响手术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横连器在挂钩20中开设了侧压槽220,侧压槽220连通锁紧槽230与钩槽210。侧压槽220中设有可滑动的侧压块240,侧压块240的靠近钩槽210的一侧设有侧压面241,侧压面241配置为能够进入钩槽210内或者与钩槽210的内壁刚好衔接。
具体设置时,如图1所示,锁紧槽230的轴线X沿竖直方向,钩槽210的轴线Y则垂直于图面,锁紧槽230和钩槽210左右错开,此处错开是指,锁紧槽230和钩槽210在横连杆10的杆长方向(水平方向)上不重叠;侧压槽220倾斜地设置,侧压槽220的轴线Z与锁紧槽230的轴线X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侧压槽220斜向连通锁紧槽230与钩槽210。另外,锁紧槽230的轴线X也可以倾斜设置,且锁紧槽230的轴线X可以不与侧压槽220的轴线重合。这里的斜向,参照对象为横连杆10的杆长方向,具体到图1中,以水平方向为参照。
参考图1,侧压面241能够进入钩槽210内并压紧连接棒200,此时侧压块240部分侵占了钩槽210形成的容纳空间,其与钩槽210的内壁围成一个新的定位空间。与钩槽210原来的容纳空间相比,该定位空间缩小,相当于容纳空间变小,故能够可靠地固定连接棒200。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侧压面241与钩槽210的内壁刚好衔接,此时侧压面241构成容纳空间的内壁的一部分。即侧压面241的一端与钩槽210的内壁的自由端相对接,对接处没有台阶,此时相当于延长了钩槽210的内壁,由此侧压块240与钩槽210的内壁围成一个定位空间,该定位空间与原来的容纳空间相比能够对连接棒200形成挤压效果。
结合参考图1、图6和图7,侧压块240上设有侧压面241,用以与连接棒200接触,进而压紧连接棒200。具体设置时,侧压面241设置为内凹的曲面,如内凹的圆弧面。上述内凹的曲面与连接棒200更加贴合,接触面积大,从而增加横连器与连接棒200的相对稳定性,提高脊柱内固定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上述的横连器,锁紧槽230的轴线位于钩槽210的轴线的一侧,故锁紧槽230与钩槽210左右错开,侧压块240可从连接棒200的一侧抵压连接棒200,这种侧压的方式能够降低横连器的切迹。同时,侧压面241提供了一个较大的抵压面,容易压住连接棒200,使连接棒200不以脱落,增加横连器与连接棒200的相对稳定性。
进一步地,一些实施例中,侧压块240的面对锁紧槽230的一侧设有斜面242。该斜面242为一个平坦面,能够与设置在锁紧槽230中的锁紧件250上的按压面251之间形成面接触。锁紧件250与侧压块240之间面接触,锁紧件250的锁紧力能够通过斜面242稳定且均匀地传递给侧压块240。
具体设置时,斜面242与锁紧槽230的轴线X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如图1所示,锁紧槽230的轴线X沿竖直方向,斜面242位于轴线X的左侧。锁紧件250在锁紧槽230中竖直向下运动时,侧压块240斜向地在侧压槽220中滑动并压紧连接棒200。侧压槽220斜向设置,侧压块240自身重力的分力也转换为侧压块240滑动的驱动力,因此操作锁紧件250时会更为省力。
锁紧槽230具体为螺纹孔。相应地锁紧件250为螺钉或螺栓。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锁紧槽230可以为销孔,相应地锁紧件250为销轴。
如图6和图7所示,结合图1,侧压块240具有沿侧压槽220的轴线方向设置的键槽243,侧压槽220的槽壁上安装有限位销244,限位销244与键槽243可相对滑动地配合。限位销244伸入到键槽243中,能够防止侧压块240在侧压槽220内旋转,使得侧压面241的朝向不变,即保证侧压面241能一直朝向连接棒200,使侧压块240能够可靠地压住连接棒200,利于与连接棒200保持大的接触面积;同时也能够防止侧压块240从侧压槽220中脱出。
具体设置时,侧压槽220的槽壁开设有沉孔221,沉孔221连通所述侧压槽220内外,限位销244为台阶销。台阶销自挂钩20外嵌入沉孔221并与键槽243配合。台阶销在挂钩20表面上没有突出的部分,避免对人体组织造成损伤。
为了更好地固定连接棒200,一些实施例中,侧压面241进入钩槽210内时,侧压面241的至少部分位于钩槽210的轴线Y的下方。如图1所示,侧压面241的部分位于钩槽210的轴线Y的下方,侧压面241能够从连接棒200的下方勾住连接棒200(即从连接棒200的下方与连接棒200抵靠),从而从连接棒200的上下两侧将连接棒200夹持牢固。连接棒200的下方具体指连接棒200的背对挂钩20的一侧。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侧压面241设置为能够刚好与钩槽210的内壁衔接。与前述实施例类似,由于侧压面241的部分位于钩槽210的轴线Y的下方,侧压面241能够从连接棒200的下方勾住连接棒200,从而从连接棒200的上下两侧将连接棒200夹持牢固。
为了方便连接棒200进入钩槽210,如图3所示,钩槽210的内壁设置为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壁211、第二壁212,及连接第一壁211与第二壁212的第三壁213,第一壁211的自由端和第二壁212的自由端之间形成钩槽210的开口,第二壁212的自由端位于第一壁211的自由端远离挂钩20的顶部的一侧,侧压槽220设于第二壁212。通过上述手段,第二壁212较第一壁211更长,体现在图1中,第二壁212的自由端更靠下。连接棒200进入钩槽210中时,第二壁212的自由端起到导向连接棒200插入的作用。
具体设置时,第一壁211、第二壁212及第三壁213均为平面,第一壁211与第三壁213之间以第一圆弧214过渡,第二壁212与第三壁213之间与第二圆弧215过渡。如图1所示,当侧压块240将连接棒200固定在钩槽210中时,第一圆弧214和第二圆弧215与连接棒200之间均具有间隙,使得侧压面241、第一壁211、第三壁213从三个不同方位共同挤压连接棒200,形成稳定的三点定位机构,增加连接棒200与横连器的相对稳定性。
结合参考图1至图5,横连杆10包括第一连杆110和第二连杆120。第一连杆110的一端与第二连杆120的一端通过连接轴组件130连接并锁紧,第一连杆110的另一端设有前述的挂钩20,第二连杆120的另一端也设有前述的挂钩20。可以根据需要旋转第一连杆110和第二连杆120以调整它们的相对角度,增加横连器的可调节性,为手术操作提供便捷性和可靠性。
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连接轴组件130包括连接螺栓131和螺母132,第一连杆110的一端连接于连接螺栓131,第二连杆120的一端设有通孔121,通孔121的直径大于连接螺栓131的直径,连接螺栓131穿设于通孔121中,螺母132与连接螺栓131配合并将第一连杆110和第二连杆120锁紧。由图1可见,第一连杆110的一端连接于连接螺栓131,第二连杆120层叠在第一连杆110上方,螺栓自下依次穿过第一连杆110和第二连杆120。第二连杆120与连接螺栓131通过通孔121配合,故当螺母132旋松时,第一连杆110与第二连杆120的相对位置可以围绕螺栓在360度范围内旋转。当第一连杆110与第二连杆120的相对位置调整好后,通过螺母132将第一连杆110与第二连杆120锁紧。
进一步地,为了给手术操作提供更多便捷性和可靠性,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杆110与螺栓的相对位置可调,使得能够调整横连杆10的长度。
具体地,结合图1、图8和图9所示,连接螺栓131上开设有安装孔1311,第一连杆110插入到安装孔1311中,且在连接轴组件130未锁紧第一连杆110和第二连杆120时,第一连杆110与连接螺栓131可相对滑动。安装孔1311具体为一个轴向沿第一连杆110的杆长方向的长形孔,其与第一连杆110之间为间隙配合。连接轴组件130未锁紧第一连杆110和第二连杆120时,第一连杆110可在安装孔1311中来回滑动,实现横连杆10长度的调整。连接轴组件130未锁紧第一连杆110和第二连杆120时,连接螺栓131将第一连杆110压紧在第二连杆120的下侧。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安装孔1311的横截面呈椭圆形,第一连杆110的一端的横截面呈椭圆形,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孔1311和第一连杆110的一端的横截面也可以为长圆形、矩形等非圆形的形状。第一连杆110插入安装孔1311后只能来回滑动,而不能够旋转,保证了第一连杆110上的挂钩20的开口方向与第二连杆120上的挂钩20的开口方向均朝向连接棒200,从而保证脊柱内固定系统的稳定性。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前述实施例的脊柱内固定系统,包括前述实施例的横连器,其中每个挂钩20中均容置有连接棒200,且侧压块240抵压在连接棒200上且二者之间为面接触。
上述脊柱内固定系统,采用侧压方式固定连接棒200,从而降低横连器的切迹。同时,侧压面241提供了一个较大的抵压面,容易压住连接棒200,使连接棒200不以脱落,增加横连器与连接棒200的相对稳定性。
进一步地,侧压块240自下方勾住连接棒200。侧压块240勾住连接棒200的同时将连接棒200压紧于钩槽210的内壁,从而避免连接棒200脱落,保证连接棒200固定稳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6)

1.一种横连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横连杆,所述横连杆的两端分别设有挂钩,所述挂钩设有钩槽、侧压槽、锁紧槽,其中所述钩槽开口于所述挂钩的底部,所述锁紧槽开口于所述挂钩的顶部,所述锁紧槽的轴线位于所述钩槽的轴线靠近另一所述挂钩的一侧,所述侧压槽连通所述锁紧槽与所述钩槽,所述侧压槽中设有可滑动的侧压块,所述侧压块的靠近所述钩槽的一侧设有侧压面,所述侧压面配置为能够进入所述钩槽内或者与所述钩槽的内壁刚好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压面为内凹的曲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压块的面对所述锁紧槽的一侧设有斜面,所述锁紧槽中设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具有可与所述斜面构成面接触的按压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横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与所述锁紧槽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压块具有沿所述侧压槽的轴线方向设置的键槽,所述侧压槽的槽壁上安装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与所述键槽可相对滑动地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横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压槽的槽壁开设有沉孔,所述沉孔连通所述侧压槽内外,所述限位销为台阶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压面进入所述钩槽内或者与所述钩槽的内壁刚好衔接时,所述侧压面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钩槽的轴线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钩槽的内壁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壁、第二壁,及连接所述第一壁与第二壁的第三壁,所述第一壁的自由端和第二壁的自由端之间形成所述钩槽的开口,所述第二壁的自由端位于所述第一壁的自由端远离所述挂钩的顶部的一侧,所述侧压槽设于所述第二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横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所述第二壁及所述第三壁均为平面,所述第一壁与所述第三壁之间以第一圆弧过渡,所述第二壁与所述第三壁之间以第二圆弧过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连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通过连接轴组件连接并锁紧,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设有所述的挂钩,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也设有所述的挂钩。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横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组件包括连接螺栓和螺母,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螺栓,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设有通孔,所述连接螺栓穿设于所述通孔中,所述螺母与所述连接螺栓配合并将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锁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横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螺栓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连杆插入到所述安装孔中,且在连接轴组件未锁紧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时,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连接螺栓可相对滑动。
13.一种横连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横连杆,所述横连杆的两端分别设有挂钩,所述挂钩围成一具有缺口的容纳空间,所述挂钩上设有侧压槽、锁紧槽,其中所述容纳空间与所述锁紧槽在所述横连杆的杆长方向上错开,所述侧压槽连通所述容纳空间与所述锁紧槽,所述侧压槽中设有可滑动的侧压块,所述侧压块可朝向所述容纳空间运动以与所述容纳空间的内壁共同围成一定位空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横连器,其特征在于,侧压块朝向所述容纳空间运动时能够部分侵占所述容纳空间,或成为所述容纳空间的内壁的一部分。
15.一种脊柱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横连器,其中每个挂钩中均容置有连接棒,所述侧压块抵压在所述连接棒上且二者之间为面接触。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脊柱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压块自下方勾住所述连接棒。
CN202023221845.3U 2020-12-28 2020-12-28 横连器及脊柱内固定系统 Active CN2150187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21845.3U CN215018750U (zh) 2020-12-28 2020-12-28 横连器及脊柱内固定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21845.3U CN215018750U (zh) 2020-12-28 2020-12-28 横连器及脊柱内固定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18750U true CN215018750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22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21845.3U Active CN215018750U (zh) 2020-12-28 2020-12-28 横连器及脊柱内固定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1875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48155A (zh) * 2022-06-23 2022-08-30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横向连接装置及使用其的复位固定系统
CN115054349A (zh) * 2022-06-23 2022-09-16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横向连接器及使用其的复位固定系统
WO2023245870A1 (zh) * 2022-06-23 2023-12-28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横向连接装置及使用其的复位固定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48155A (zh) * 2022-06-23 2022-08-30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横向连接装置及使用其的复位固定系统
CN115054349A (zh) * 2022-06-23 2022-09-16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横向连接器及使用其的复位固定系统
WO2023245870A1 (zh) * 2022-06-23 2023-12-28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横向连接装置及使用其的复位固定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018750U (zh) 横连器及脊柱内固定系统
US9486247B2 (en) Rod attachment for head to head cross connector
EP2838451B1 (en) Rod to rod cross connector
US20140336706A1 (en) Tranverse vertebral connector
US7344537B1 (en) Bone fixation rod system
JP3776456B2 (ja) 上部を固定する骨固定装置
US8945186B2 (en) Multi-axial spinal cross connecting device
US6572618B1 (en) Spinal implant connection assembly
US20100298884A1 (en) Polyaxial Auxiliary Connector
US20230200859A1 (en) Bone attachment assembly
US20110152934A1 (en) Transconnector for coupling first and second spinal fixation elements
US20110087287A1 (en) Rod-to-Rod Connector
US20110098753A1 (en) Osteosynthetic clamp for attaching a bone anchor to a support rod
AU2002213301A1 (en) Spinal implant connection assembly
EP1263338A2 (en) Spinal implant connection assembly
AU2001238314A1 (en) Spinal implant connection assembly
JP2010506672A (ja) 整形外科用インプラント組立体
US20170215925A1 (en) Transverse vertebral connector
CN115444529A (zh) 用于椎管扩张成型的组合式支撑装置
US10874441B2 (en) Occipital-cervical fixation equipment
CN114681031A (zh) 横连器及脊柱内固定系统
CN217186373U (zh) 横连器
CN214511279U (zh) 椎弓根固定器
US20230172641A1 (en) Spinal bone fastener assembly
CN108420520B (zh) 微创锁定导向接骨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