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释压的止血器,它能够自动释放膨胀囊体中的介质,避免手动放气减压的繁琐操作,提高使用的方便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释压的止血器,它包括:
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用于连接在患者的待压迫部位上;
膨胀囊体,所述膨胀囊体连接在所述连接部件上并位于所述连接部件和所述待压迫部位之间;
充介质装置,所述充介质装置与所述膨胀囊体连通并用于向所述膨胀囊体中充入介质以使所述膨胀囊体膨胀并压迫所述待压迫部位;
释压装置,所述释压装置中具有与所述膨胀囊体连通的释压通道,所述释压通道中连接有释压膜,所述释压膜上设有用于缓慢释放所述膨胀囊体中的介质的释压孔。
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连接部件的具体方案,所述连接部件为用于绑在待压迫部位上的绑带,所述膨胀囊体内置于所述绑带中。
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释压膜的具体方案,所述释压孔为纳米孔和微米孔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释压膜为高分子膜或金属膜或生物膜。
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释压装置的具体方案,所述释压装置包括释压外壳;
所述释压通道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释压外壳中;
所述释压膜连接在所述释压外壳上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释压外壳内的释压通道中。
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释压外壳的具体方案,所述释压外壳包括上壳体和连接在所述上壳体上的下壳体,所述释压膜连接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
进一步,所述释压装置还包括溢出囊体;其中,
所述释压通道的一端部直接或间接的与所述膨胀囊体连通;
所述释压通道的另一端部与所述溢出囊体连通。
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充介质装置的具体方案,所述充介质装置包括:
充介质管,所述充介质管的一端部直接或间接地与所述膨胀囊体相连通,所述充介质管的另一端部适于接入所述介质;
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连接在所述充介质管中并用于防止所述膨胀囊体中的介质从所述充介质管中外流。
进一步为了感受所述膨胀囊体内的压力情况,所述充介质管中连接有位于所述单向阀和所述膨胀囊体之间并用于感受所述膨胀囊体内压力情况的压力感受囊。
进一步,所述充介质装置和所述释压装置均通过一导管组件与所述膨胀囊体连通。
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导管组件的具体方案,所述导管组件包括导管和多通接头;其中,
所述导管的一端部与所述膨胀囊体相连通;
所述多通接头中的第一接口与所述导管的另一端部相连;
所述多通接头中的第二接口与所述充介质装置相连;
所述多通接头中的第三接口与所述释压装置中的释压通道相连。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首先将所述连接部件连接在患者的待压迫部位上后,通过所述充介质装置向所述膨胀囊体中充入空气以使所述膨胀囊体膨胀,进而通过膨胀囊体压住待压迫处并起到止血的功能。然后所述膨胀囊体中的空气会从所述释压通道中的释压膜上的释压孔缓慢的释放流出,以使所述膨胀囊体中的压力以及所述膨胀囊体的体积逐渐变小,进而能够减轻对待压迫处的压迫力。其中,所述释压孔缓慢释放所述膨胀囊体中的空气是指,膨胀囊体中的空气能够以很慢的速度从所述释压孔中释放排出以使膨胀囊体能够在保证一定压力的同时使膨胀囊体中的压力缓慢减小,以达到止血和释压的功能;通过上述结构实现了自动释放膨胀囊体中的介质,避免了手动放气减压的繁琐操作,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并且可以根据临床需求选择安装溢出囊体,以便当所述溢出囊体中的压力与所述膨胀囊体中的压力相同时,膨胀囊体中的介质将不再外溢,此时膨胀囊体的压力恒定不变,进而膨胀囊体的大小恒定不变,在待压迫部位的压迫力大小不变,实现了对终末状态压力的控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释压的止血器,它包括:
连接部件1,所述连接部件1用于连接在患者的待压迫部位上;
膨胀囊体2,所述膨胀囊体2连接在所述连接部件1上并位于所述连接部件1和所述待压迫部位之间;
充介质装置100,所述充介质装置100与所述膨胀囊体2连通并用于向所述膨胀囊体2中充入介质以使所述膨胀囊体2膨胀并压迫所述待压迫部位;
释压装置200,所述释压装置200中具有与所述膨胀囊体2连通的释压通道,所述释压通道中连接有释压膜3,所述释压膜3上设有用于缓慢释放所述膨胀囊体2中的介质的释压孔;具体的,所述介质可以为空气,首先将所述连接部件1连接在患者的待压迫部位上后,通过所述充介质装置100向所述膨胀囊体2中充入空气以使所述膨胀囊体2膨胀,进而通过膨胀囊体2压住待压迫处并起到止血的功能。然后所述膨胀囊体2中的空气会从所述释压通道中的释压膜3上的释压孔缓慢的释放流出,以使所述膨胀囊体2中的压力以及所述膨胀囊体2的体积逐渐变小,进而能够减轻对待压迫处的压迫力。进一步具体的,所述释压孔缓慢释放所述膨胀囊体2中的空气是指,膨胀囊体2中的空气能够以很慢的速度从所述释压孔中释放排出以使膨胀囊体2能够在保证一定压力的同时使膨胀囊体2中的压力缓慢减小,以达到止血和释压的功能;其中,所述待压迫处在需止血处的附近。
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部件1可以为用于绑在待压迫部位上的绑带,所述膨胀囊体2可以内置于所述绑带中。
具体的,所述释压孔可以为纳米孔和微米孔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释压膜3可以为高分子膜或金属膜或生物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释压膜3为生物膜,所述纳米孔和微米孔按特定空间位置分布于所述释压膜3上。
如图1所示,所述释压装置200可以包括释压外壳4;
所述释压通道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释压外壳4中;
所述释压膜3连接在所述释压外壳4上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释压外壳4内的释压通道中;具体的,所述释压外壳4为扁圆形状,所述释压外壳4的材质为高分子材料或塑料材料或橡胶材料;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释压外壳4由高分子材料制成。
如图1所示,所述释压外壳4可以包括上壳体和连接在所述上壳体上的下壳体,所述释压膜3连接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具体的,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密封连接在一起,所述上壳体将所述释压膜3压紧在所述下壳体上。
如图1所示,所述释压装置200还可以包括溢出囊体5;其中,
所述释压通道的一端部直接或间接的与所述膨胀囊体2连通;
所述释压通道的另一端部与所述溢出囊体5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释压装置200还包括连接管11,所述连接管11的一端部与所述下壳体相连,所述连接管11的另一端部与所述溢出囊体5相连。具体的,所述溢出囊体5用于接收从所述膨胀囊体2中缓慢流出的介质,当所述溢出囊体5中的压力与所述膨胀囊体2中的压力相同时,膨胀囊体2中的介质将不再外溢,此时膨胀囊体2的压力恒定不变,进而膨胀囊体2的大小恒定不变,在待压迫部位的压迫力大小不变,实现了对终末状态压力的控制。
进一步具体的,如果不连接所述溢出囊体5,则所述膨胀囊体2中的介质会持续外溢流出至大气中,直至所述膨胀囊体2中的压力变为零。
如图1所示,所述充介质装置100可以包括:
充介质管6,所述充介质管6的一端部直接或间接地与所述膨胀囊体2相连通,所述充介质管6的另一端部适于接入所述介质;
单向阀7,所述单向阀7连接在所述充介质管6中并用于防止所述膨胀囊体2中的介质从所述充介质管6中外流。
如图1所示,所述充介质管6中可以连接有位于所述单向阀7和所述膨胀囊体2之间并用于感受所述膨胀囊体2内压力情况的压力感受囊8;具体的,通过所述压力感受囊8能够判断所述膨胀囊体2内的压力。
如图1所示,所述充介质装置100和所述释压装置200均通过一导管组件与所述膨胀囊体2连通。
如图1所示,所述导管组件可以包括导管9和多通接头10;其中,
所述导管9的一端部与所述膨胀囊体2相连通;
所述多通接头10中的第一接口与所述导管9的另一端部相连;
所述多通接头10中的第二接口与所述充介质装置100相连;
所述多通接头10中的第三接口与所述释压装置200中的释压通道相连;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通接头10可以但不限于是三通接头,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充介质管6相连,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上壳体相连。具体的,所述绑带通过粘和部件绑在患者身上,所述粘合部件12可以但不限于是粘扣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将所述连接部件1连接在患者的待压迫部位上后,通过所述充介质装置100向所述膨胀囊体2中充入空气以使所述膨胀囊体2膨胀,进而通过膨胀囊体2压住待压迫处并起到止血的功能。然后所述膨胀囊体2中的空气会从所述释压通道中的释压膜3上的释压孔缓慢的释放流出,以使所述膨胀囊体2中的压力以及所述膨胀囊体2的体积逐渐变小,进而能够减轻对待压迫处的压迫力。其中,所述释压孔缓慢释放所述膨胀囊体2中的空气是指,膨胀囊体2中的空气能够以很慢的速度从所述释压孔中释放排出以使膨胀囊体2能够在保证一定压力的同时使膨胀囊体2中的压力缓慢减小,以达到止血和释压的功能;通过上述结构实现了自动释放膨胀囊体2中的介质,避免了手动放气减压的繁琐操作,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并且可以根据临床需求选择安装溢出囊体5,以便当所述溢出囊体5中的压力与所述膨胀囊体2中的压力相同时,膨胀囊体2中的介质将不再外溢,此时膨胀囊体2的压力恒定不变,进而膨胀囊体2的大小恒定不变,在待压迫部位的压迫力大小不变,实现了对终末状态压力的控制。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