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73103U - 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止血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止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73103U
CN215273103U CN202023111104.XU CN202023111104U CN215273103U CN 215273103 U CN215273103 U CN 215273103U CN 202023111104 U CN202023111104 U CN 202023111104U CN 215273103 U CN215273103 U CN 2152731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spherical
internal fistula
hemostasis device
compression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1110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育明
朱琴
陈冬平
叶朝阳
蔡晓菁
刘忻
汤宏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gu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Original Assignee
Shugu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gu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filed Critical Shugu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Priority to CN20202311110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731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731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731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止血装置,包括固定带,两端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粘贴扣;穿刺部位压迫组件,包括设置在固定带正面中间部分的球形压迫气囊以及密封设置在球形压迫气囊底端的压力感应芯片;冷敷组件,包括设置在球形压迫气囊左右两端的扁平压迫气囊、设置在其下端的冷敷凝胶层;充放气组件,包括同时与球形压迫气囊以及扁平压迫气囊连通的Y形管以设置在该Y形管总管端的充气气囊,Y形管的总管上设置有三通阀,两个分支管上分别设置有气体单向阀和放气阀;定时提醒组件,设置在固定带的背面,包括带有显示屏的外壳,设置在其内的微处理芯片、信号接收器、定时芯片、计时芯片、提示信号生成器和电池,以及从外壳中伸出的定时按钮。

Description

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止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透患者常用的血管通路,是血透患者的“生命线”。
血透穿刺针直径粗大且血管内压力高,加上血透患者血液肝素化,拔针后穿刺处极易出血,因此正确的止血方法是保护动静脉内瘘的一个重要环节。临床上通常采用普通止血带缠绕手臂压迫穿刺部位进行止血,间隔一段时间放松止血带,反复数次,直至止血完成撤下止血带。整个止血过程持续约1-2小时,有些患者需长达4小时才能彻底止血。
患者使用普通止血带压迫止血,较难把握止血带的松紧度及调整时机,由于担心出血而延长压迫时间和加大压迫力度,或者担心局部缺血而过早放松压迫及减小压迫力度,止血不当的情况时有发生。而若长时间过紧压迫,不仅加重瘘闭的风险,而且易形成动脉瘤,使血流减少或血管闭塞;而若止血带调整过松,则内瘘中压力大,容易造成大范围血肿,处理不恰当易引起内瘘血肿堵塞、感染、瘘闭等并发症。
较之于重点压迫局部内瘘血管,普通止血带缠绕手臂一周,压迫整个手臂的所有血管,不能有的放矢地压迫内瘘血管,其止血效果显然不及前者。此外,由于压迫了整个手臂的所有血管,手臂的整体血供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动静脉内瘘穿刺针拔出时,往往会带出少量血液,临床一般使用干棉球压迫于穿刺点,而吸收了血液的棉球容易粘附在皮肤上,撤去棉球时又常常引起二次出血,造成需要反复止血的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提供了一种能够有的放矢地压迫内瘘血管、对不同压迫状态时长进行实时提醒,并且实时显示穿刺点压力的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止血装置,帮助患者有效止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止血装置具有如下技术特征:包括固定带,两端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粘贴扣;穿刺点压迫组件,包括设置在固定带正面中间部分的球形压迫气囊以及密封设置在球形压迫气囊底端的压力感应芯片;冷敷组件,包括设置在球形压迫气囊左右两端的扁平压迫气囊、设置在该扁平压迫气囊下端的冷敷凝胶层;充放气组件,包括同时与球形压迫气囊以及扁平压迫气囊连通的Y形管以设置在该Y形管总管端的充气气囊,Y形管的总管上设置有三通阀,两个分支管上分别设置有气体单向阀和放气阀;定时提醒组件,设置在固定带的背面,包括带有显示屏的外壳,设置在其内的微处理芯片、信号接收器、定时芯片、计时芯片、提示信号生成器和电池,以及从外壳中伸出的定时按钮。
本实用新型实现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止血的原理如下:通过向球形压迫气囊充气或放气实现气囊对穿刺点压迫压力的调节,在充放气过程中,定时提醒组件外壳显示屏上实时显示压力数据,方便患者观察和精确调整穿刺点受压状况;冷敷组件用于对穿刺点周围皮肤进行冷敷并通过球形压迫气囊增加冷敷凝胶层与患者皮肤之间的固定度,达到收缩血管辅助止血的目的;定时提醒组件可实现定时和到点提醒功能,避免了患者需要一直关注何时放松止血带的麻烦。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止血装置中,还包括止血敷料层,设置在球形压迫气囊的下端,包括基片、设置在基片正面的敷料以及敷料保护层。在基片正面,敷料四周设置有粘贴层;在基片背面,与敷料相对应部分设置有粘贴层以及保护层,增加敷料与球形压迫气囊之间的连接力度。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止血装置中,止血敷料为藻酸盐敷料。藻酸盐敷料是一种新型湿性敷料,不仅可以吸收拔针时渗出的血液,还有一定的止血功能,撤去时不会粘在皮肤上导致二次出血。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止血装置中,球形压迫气囊底端为双层扁平结构,以增加与穿刺点之间的接触面积,内密封设置有所述压力感应芯片。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止血装置中,放气阀包括中空柱形主体,该底中空柱形主体底端与分支管开口处连接,顶端设置有密封帽。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止血装置中,扁平压迫气囊由多个气路相互连通的椭圆形气囊连通。本实用新型中,椭圆形气囊的体积很小,约为1mm3左右,只要确保冷敷凝胶层不从皮肤上滑落即可。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止血装置中,冷敷凝胶层与所述扁平压迫气囊接触式连接。冷敷凝胶层本身带有粘性,能够粘在皮肤上,扁平压迫气囊只用于进一步增强冷敷粘胶层与皮肤之间粘结力,防止时间长了凝胶层从皮肤上脱落,且二者接触面积足够大,无需像止血敷料层和球形压迫气囊那样采用粘接的连接方式。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止血装置中,信号接收器为蓝牙,为现有成熟技术。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止血装置中,固定带背面设置有LED灯,能够发红光或蓝光,红光指示动脉,蓝光指示静脉。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止血装置中,固定带背面还设置有提示条,该提示条上可设置有类似“血液透析”字样,提醒他人注意避免碰撞患者手臂。
实用新型的作用与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止血装置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首先,穿刺部位压迫组件和充放气组件相互配合,通过向球形压迫气囊充气或放气实现气囊对穿刺局部压迫压力的调节。相对于调节止血带松紧,该种充放气调节方式更易行、更高效、更精准。
其次,定时提醒组件实现了定时和到点提醒功能,避免了患者需要一直关注何时放松止血带的麻烦;此外,该定时提醒组件包括带有显示屏的外壳,设置在其内的微处理芯片、信号接收器、定时芯片、计时芯片、提示信号生成器和电池,以及从外壳中伸出的定时按钮,这些部件及其组装均属于现有成熟技术,有利于降低组件的构建成本。
第三,冷敷组件能够对穿刺点周围皮肤进行冷敷,并通过球形压迫气囊增加冷敷凝胶层与患者皮肤之间的固定度,达到收缩血管辅助止血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止血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止血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定时提醒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下列实施例不应看作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止血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止血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止血装置100包括固定带1;设置在固定带正面的穿刺点压迫组件2、冷敷组件3以及止血敷料层4;设置在固定带背面的定时提醒组件5、LED灯6以及提示条7;为穿刺点压迫组件2和冷敷组件3中的气囊进行充气的充放气组件8。
固定带1不带弹性或略带弹性,正面为接触患者皮肤的部分,为棉性材质,背面优选防水材料,两端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粘贴扣的子扣11和母扣12,一个设置在正面,一个设置在背面。
穿刺点压迫组件2设置在固定带正面中间部分上,包括球形压迫气囊21以及密封设置在该球形压迫气囊21底端的压力感应芯片。
球形压迫气囊21的最底端呈扁平状,以增加穿刺点之间的接触面,该扁平部分为双层,内密封嵌入有压力感应芯片,对穿刺点处的压迫压力进行实时感应。压力感应芯片优选为纽扣式微型压力传感器,现有技术中存在成熟商品。
冷敷组件3设置在球形压迫气囊的左右两端,包括扁平压迫气囊31以及设置在该扁平压迫气囊下端的冷敷凝胶层,该扁平压迫气囊31由多个气路相互连通的椭圆形气囊311连通,下端与冷敷凝胶层接触连接。
本实施例中,椭圆形气囊的体积很小,约为1mm3左右,只要确保冷敷凝胶层不从皮肤上滑落即可。冷敷凝胶层为目前医院常用的冷敷凝胶,与扁平压迫气囊接触式连接,原因在于,冷敷凝胶层本身带有粘性,能够粘在皮肤上,扁平压迫气囊只用于进一步增强冷敷粘胶层与皮肤之间粘结力,防止时间长了凝胶层从皮肤上脱落,且二者接触面积足够大,无需像止血敷料层和球形压迫气囊那样采用粘接的连接方式。
本实施例中,球形压迫气囊21和扁平压迫气囊31均通过充放气组件8实现充放气,该组件包括Y形管81以设置在该Y形管总管端的充气气囊82,Y形管的总管上设置有三通阀,两个分支管上分别设置有气体单向阀83和放气阀84。
Y形管81的两个分支管均穿过固定带1,其中一个与球形压迫气囊21连通,另一个与冷敷组件3中的扁平压迫气囊连通,其总管端与充气气囊82连通。两个分支管上均设置有单向阀83和放气阀84。
气体单向阀83靠近充气气囊82,为塑料微型气体单向阀;放气阀84相对靠近气囊,其与气管一体成型,包括中空柱形主体841,其底端与分支管开口连接,也可在此处设置有布满细眼的排气板,防止放气时气体排出过快,顶端设置有密封帽842防止漏气。充气气囊82为手动式充气气囊,通过手捏实现对气囊的充气。
止血敷料层4设置在球形压迫气囊21的下端,其结构形式与当前敷料形式类似,也包括基片、设置在基片正面的敷料以及敷料保护层,在基片正面,敷料四周设置有粘贴层。不同之处在基片背面,其与敷料相对应部分设置有粘贴层以及保护层,以增加敷料与球形压迫气囊21之间的连接力度。本实施例中,止血敷料为藻酸盐敷料。
定时提醒组件5设置在固定带1的背面,为圆形,具有外壳51,内部结构参见图3,设置有微处理芯片52、信号接收器53、定时芯片54、计时芯片55、提示信号生成器56和电池57,还包括从外壳中伸出的定时按钮58。
外壳51为塑料材质,其上表面设置有显示屏511、定时按钮58以及复位键59。显示屏511上显示有当前压迫压力;定时按钮58用于定时,每按一下按钮定时新品54定时5min,多按一次增加5min,不按后计时芯片55开始倒计时,到时间后,微处理芯片52将控制信号传输给提示信号生成器56,使其生成提示信号,提醒患者注意,患者按压复位键59后,提示音停止。本实施例中,提示信号优选语音提示。
信号接收器53为蓝牙,其将压力感应芯片24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显示在显示屏511上。
LED灯6固定带背面设置有,能够发红光或蓝光,红光指示动脉,蓝光指示静脉。提示条7也设置在固定带的背面,其上可设置有类似“血液透析”字样,提醒他人注意避免碰撞患者手臂。
本实施例中的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止血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由于不同动静脉内瘘患者的穿刺部位止血所需压力不同,初次使用时,可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压力调节。
血液透析结束后,在穿刺点处粘贴止血敷料层4,并用手指按压止血,在止血敷料层4周边粘贴冷敷粘胶层;而后将球形压迫气囊21的扁平底端对准穿刺点,快速将固定带的子母扣连接完成固定,同时手捏充气气囊82向球形压迫气囊21内充气,直至达到预定压力。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需要向扁平压迫气囊中充气,操作方式同上。
球形压迫气囊21充气完毕后,通过定时按钮58定时15~20min,收到到点语音提示后,打开放气阀84,使气囊中的气体缓缓释放出,待到达目标压力后,关闭密封帽,继续定时。重复定时、放气程序,直至止血完成,将固定带取下。
本实施例中,通过向球形压迫气囊充气或放气实现气囊对穿刺点压迫压力的调节,在充放气过程中,定时提醒组件外壳显示屏上实时显示压力数据,方便患者观察和精确调整穿刺点受压状况;冷敷组件用于对穿刺点周围皮肤进行冷敷,并通过球形压迫气囊增加冷敷凝胶层与皮肤之间的固定度,达到收缩血管辅助止血的目的;定时提醒组件可实现定时和到点提醒功能,避免了患者需要一直关注何时放松止血带的麻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带,两端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粘贴扣;
穿刺部位压迫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带正面中间部分的球形压迫气囊以及密封设置在所述球形压迫气囊底端的压力感应芯片;
冷敷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球形压迫气囊左右两端的扁平压迫气囊、设置在该扁平压迫气囊下端的冷敷凝胶层;
充放气组件,包括同时与所述球形压迫气囊以及所述扁平压迫气囊连通的Y形管以设置在该Y形管总管端的充气气囊,所述Y形管的总管上设置有三通阀,两个分支管上分别设置有气体单向阀和放气阀;
定时提醒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带的背面,包括带有显示屏的外壳,设置在其内的微处理芯片、信号接收器、定时芯片、计时芯片、提示信号生成器和电池,以及从所述外壳中伸出的定时按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止血敷料层,设置在所述球形压迫气囊的下端,包括基片、设置在所述基片正面的敷料以及敷料保护层,
在所述基片正面,所述敷料四周设置有粘贴层;在所述基片背面,与所述敷料相对应部分设置有粘贴层以及保护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止血敷料为藻酸盐敷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球形压迫气囊底端为双层扁平结构,内密封设置有所述压力感应芯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放气阀包括中空柱形主体,该底中空柱形主体底端与分支管开口连接,顶端设置有密封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扁平压迫气囊由多个气路相互连通的椭圆形气囊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冷敷凝胶层与所述扁平压迫气囊接触式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信号接收器为蓝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固定带背面设置有提示条和LED灯,该LED灯能够发红光或蓝光。
CN202023111104.XU 2020-12-22 2020-12-22 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止血装置 Active CN2152731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11104.XU CN215273103U (zh) 2020-12-22 2020-12-22 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止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11104.XU CN215273103U (zh) 2020-12-22 2020-12-22 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止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73103U true CN215273103U (zh) 2021-12-24

Family

ID=79513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11104.XU Active CN215273103U (zh) 2020-12-22 2020-12-22 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止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731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02102A (zh) 一种小儿外科用伤口愈合加压装置
CN110559041A (zh) 一种气压式自动止血装置
CN215273103U (zh) 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止血装置
CN209332163U (zh) 可视血管置管固定气囊压迫敷贴
CN104367365B (zh) 一种穿刺点压迫敷贴
CN207949854U (zh) 一种新型止血装置
CN204318837U (zh) 一种穿刺点压迫敷贴
CN211156043U (zh) 一种动脉压迫止血器
CN210095836U (zh) 控压式动脉加压止血带
CN213030766U (zh) 一种新型自动充气式急救用止血带
CN212165843U (zh) 一种心血管造影术后止血装置
CN211156039U (zh) 一种气压式计时止血扎带
CN220124754U (zh) 一种术后桡动脉止血装置
CN216962547U (zh) 一种动脉穿刺部位伤口压迫止血装置
CN217987649U (zh) 一种急诊科用的快速止血装置
CN219835649U (zh) 一种弹性加压止血带
CN217960224U (zh) 一种动脉按压止血带
CN216933358U (zh) 一种新型桡动脉压迫止血器
CN219331792U (zh) 一种智能加压止血装置
CN216602987U (zh) 一种心血管造影术后按压止血装置
CN214907642U (zh) 动脉穿刺术后穿刺点压迫止血装置
CN216148131U (zh) 一种介入术患儿用压迫止血装置
CN110051404A (zh) 动脉充气球囊压迫装置
CN210144703U (zh) 一种护理用加压止血带
CN216985022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便捷式桡动脉止血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