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16239U - 一种防烫手铜制锅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烫手铜制锅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16239U
CN215016239U CN202120859174.9U CN202120859174U CN215016239U CN 215016239 U CN215016239 U CN 215016239U CN 202120859174 U CN202120859174 U CN 202120859174U CN 215016239 U CN215016239 U CN 2150162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cover
scalding
copper
cover body
bo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5917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飞
汪文华
方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ling Tongguanfu Culture Crea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ling Tongguanfu Culture Crea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ling Tongguanfu Culture Crea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ling Tongguanfu Culture Crea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5917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162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162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162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烫手铜制锅盖。所述防烫手铜制锅盖包括锅盖体,所述锅盖体的材质为铜板或铜合金板;锅盖扭,所述锅盖扭固定安装在所述锅盖体的顶部;防烫外沿,所述防烫外沿固定安装在所述锅盖体的顶部并位于所述锅盖扭外;导流外沿,所述导流外沿固定套设在所述锅盖体的外圈上;多个固定杆,多个所述固定杆均匀固定安装在所述导流外沿的顶部;环形水管,所述环形水管固定安装在多个所述固定杆的顶端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烫手铜制锅盖具有能够预防烫伤、且能够控制是否排气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防烫手铜制锅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烫手铜制锅盖。
背景技术
锅盖一般为圆形,中间有提纽,锅盖的质地古时大多是木制,现在一般都是金属,锅盖的主要作用是保持锅内物质的温度,并起到防止锅内物质因受热等因素引起的液体飞溅,蒸汽外逸的作用,在现代工业领域里,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锅,它们有着各式各样的形状,也有着各式各样的锅盖,它们在不同的环境中各自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由于目前所使用的锅盖大多结构过于简单,在拿起锅盖时,人们通常习惯性将锅盖上下倾斜,这时位于下方的沿口容易烫伤胳膊,且现有的锅盖大多为常封闭和常开口两种排气方式,在实际操作时难以主动控制是否排气。
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CN210540935U公开了一种防溢锅盖,包括盖体、密封部和排气部,盖体由外缘向中部逐渐凹陷,盖体中部设置由安装孔,排气部安装于安装孔内,排气部设置有排气孔,排气孔用于排出部分水汽避免锅具内压力过高使锅盖被掀开,该锅盖也无法主动控制排气。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防烫手铜制锅盖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能够预防烫伤、且能够控制是否排气的防烫手铜制锅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烫手铜制锅盖包括:锅盖体,所述锅盖体的材质为铜板或铜合金板;锅盖扭,所述锅盖扭固定安装在所述锅盖体的顶部;防烫外沿,所述防烫外沿固定安装在所述锅盖体的顶部并位于所述锅盖扭外;导流外沿,所述导流外沿固定套设在所述锅盖体的外圈上;多个固定杆,多个所述固定杆均匀固定安装在所述导流外沿的顶部;环形水管,所述环形水管固定安装在多个所述固定杆的顶端上。
优选的,所述环形水管的外圈上固定套设有防烫圈,所述导流外沿的底部开设有导流凹槽。
优选的,还包括换水结构,所述换水结构设置在所述环形水管上,所述换水结构包括进水口、第一螺栓、排水口和第二螺栓,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环形水管的顶部,所述第一螺栓螺栓安装在所述进水口处,所述排水口设置在所述环形水管的底部,所述第二螺栓螺栓安装在所述排水口处。
优选的,还包括排气机构,所述排气机构设置在所述锅盖体上,所述排气机构包括泄压口、弹簧、压片和封堵块,所述泄压口设置在所述锅盖体上,所述泄压口倾斜设置,所述弹簧转动安装在所述锅盖体上,所述压片设置在所述泄压口的上方并与所述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封堵块设置在所述泄压口处并与所述压片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锅盖体上固定安装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上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圆片,所述圆片与所述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水口与所述排水口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内螺纹,两段所述内螺纹分别与所述第一螺栓和所述第二螺栓的外螺纹相旋合。
优选的,还包括字样纹饰区,所述字样纹饰区设置在所述锅盖体的一侧。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烫手铜制锅盖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烫手铜制锅盖:
1、通过铜制的锅盖体和锅盖扭组成锅盖,防烫外沿能够预防人们在手握住锅盖扭时直接接触到金属的锅盖体,导流外沿的导流凹槽作用,使热气回流向下,减少热量上升情况对手臂直接吹气,多个固定杆上的环形水管便于注入冷却水;
2、通过防烫圈配合环形水管内的散热水能够有效降低热感,通过进水口和排水口便于定期对环形水管进行补水和换水,通过排气机构中泄压口便于排气,弹簧连接的压片和封堵块能够在无需泄压时进行封堵泄压口,通过固定片上的转轴配合圆片便于连接弹簧,使弹簧的压片进行转向偏离泄压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烫手铜制锅盖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烫手铜制锅盖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所示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所示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锅盖体;2、锅盖扭;3、字样纹饰区;4、防烫外沿;5、导流外沿;6、固定杆;7、环形水管;8、防烫圈;9、进水口;10、第一螺栓;11、排水口;12、第二螺栓;13、泄压口;14、弹簧;15、压片;16、封堵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烫手铜制锅盖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烫手铜制锅盖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所示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所示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防烫手铜制锅盖包括:锅盖体1,所述锅盖体1的材质为铜板或铜合金板;锅盖扭2,所述锅盖扭2固定安装在所述锅盖体1的顶部;防烫外沿4,所述防烫外沿4固定安装在所述锅盖体1的顶部并位于所述锅盖扭2外;导流外沿5,所述导流外沿5固定套设在所述锅盖体1的外圈上;多个固定杆6,多个所述固定杆6均匀固定安装在所述导流外沿5的顶部;环形水管7,所述环形水管7固定安装在多个所述固定杆6的顶端上;通过铜制的锅盖体1和锅盖扭2组成锅盖,防烫外沿4能够预防人们在手握住锅盖扭2时直接接触到金属的锅盖体1,导流外沿5的导流凹槽作用,使热气回流向下,减少热量上升情况对手臂直接吹气,多个固定杆6上的环形水管7便于注入冷却水。
所述环形水管7的外圈上固定套设有防烫圈8,所述导流外沿5的底部开设有导流凹槽,通过防烫圈8配合环形水管7内的散热水能够有效降低热感。
还包括换水结构,所述换水结构设置在所述环形水管上;所述换水结构包括进水口9、第一螺栓10、排水口11和第二螺栓12,所述进水口9设置在所述环形水管7的顶部,所述第一螺栓10螺栓安装在所述进水口9处,所述排水口11设置在所述环形水管7的底部,所述第二螺栓12螺栓安装在所述排水口11处,通过拆卸进水口9处的第一螺栓和排水口11处的第二螺栓便于定期对环形水管7进行补水和换水。
还包括排气机构,所述排气机构设置在所述锅盖体上,所述排气机构包括泄压口13、弹簧14、压片15和封堵块16,所述泄压口13设置在所述锅盖体1上,所述泄压口13倾斜设置,所述弹簧14转动安装在所述锅盖体1上,所述压片15设置在所述泄压口13的上方并与所述弹簧14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封堵块16设置在所述泄压口13处并与所述压片15固定连接,通过排气机构中泄压口13便于排气,弹簧14连接的压片15和封堵块16能够在无需泄压时进行封堵泄压口13。
所述锅盖体1上固定安装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上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圆片,所述圆片与所述弹簧14的底端固定连接,通过固定片上的转轴配合圆片便于连接弹簧14,使弹簧14的压片15在脱离泄压口后可以进行转向偏离泄压口13。
所述进水口9与所述排水口11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内螺纹,两段所述内螺纹分别与所述第一螺栓10和所述第二螺栓12的外螺纹相旋合。
还包括字样纹饰区3,所述字样纹饰区3设置在所述锅盖体1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烫手铜制锅盖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前,首先拧下第一螺栓10,通过进水口9在环形水管7内进行注入冷却水,随后重新拧紧第一螺栓10即可;
在使用时,当锅盖体1需要排气时可按压压片15,当压片15翘起时使封堵块16脱离泄压口13,此时锅盖体1内的高压气体通过泄压口13排出,此时只需将压片15沿转轴转动,使弹簧14带动压片15和封堵块16转至泄压口13的一侧即可;
在取下锅盖体1时,手握住锅盖扭2,防烫外沿4能够预防人们直接碰到金属的锅盖体1,在掀起锅盖体1时,由于导流外沿5的导流凹槽作用,使热气回流向下,减少热量上升情况对手臂直接吹气,当锅盖体1竖直时,位于环形水管7上的防烫圈8接触到手臂,由于环形水管7内的散热水,接合防烫圈8能够有效降低热感,在使用中只需定期对环形水管7进行换水和补充水即可。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烫手铜制锅盖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烫手铜制锅盖,通过铜制的锅盖体1和锅盖扭2组成锅盖,防烫外沿4能够预防人们在手握住锅盖扭2时直接接触到金属的锅盖体1,导流外沿5的导流凹槽作用,使热气回流向下,减少热量上升情况对手臂直接吹气,多个固定杆6上的环形水管7便于注入冷却水,通过防烫圈8配合环形水管7内的散热水能够有效降低热感,通过进水口9和排水口11便于定期对环形水管7进行补水和换水,通过排气机构中泄压口13便于排气,弹簧14连接的压片15和封堵块16能够在无需泄压时进行封堵泄压口13,通过固定片上的转轴配合圆片便于连接弹簧14,使弹簧14的压片15进行转向偏离泄压口13。
本实用新型的防烫手铜制锅盖可以用于各种锅体,如砂锅、铝锅、搪瓷锅、铁锅、不锈钢锅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结构和附图主要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描述,在该设计原理的技术上,装置的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等的设置并没有完全描述清楚,而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上述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可清楚获知其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的具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防烫手铜制锅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盖体,所述锅盖体的材质为铜板或铜合金板;
锅盖扭,所述锅盖扭固定安装在所述锅盖体的顶部;
防烫外沿,所述防烫外沿固定安装在所述锅盖体的顶部并位于所述锅盖扭外;
导流外沿,所述导流外沿固定套设在所述锅盖体的外圈上;
多个固定杆,多个所述固定杆均匀固定安装在所述导流外沿的顶部;
环形水管,所述环形水管固定安装在多个所述固定杆的顶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手铜制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水管的外圈上固定套设有防烫圈,所述导流外沿的底部开设有导流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手铜制锅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水结构,所述换水结构设置在所述环形水管上;所述换水结构包括进水口、第一螺栓、排水口和第二螺栓,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环形水管的顶部,所述第一螺栓螺栓安装在所述进水口处,所述排水口设置在所述环形水管的底部,所述第二螺栓螺栓安装在所述排水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手铜制锅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气机构,所述排气机构设置在所述锅盖体上,所述排气机构包括泄压口、弹簧、压片和封堵块,所述泄压口设置在所述锅盖体上,所述泄压口倾斜设置,所述弹簧转动安装在所述锅盖体上,所述压片设置在所述泄压口的上方并与所述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封堵块设置在所述泄压口处并与所述压片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烫手铜制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体上固定安装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上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圆片,所述圆片与所述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烫手铜制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与所述排水口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内螺纹,两段所述内螺纹分别与所述第一螺栓和所述第二螺栓的外螺纹相旋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手铜制锅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字样纹饰区,所述字样纹饰区设置在所述锅盖体的一侧。
CN202120859174.9U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防烫手铜制锅盖 Active CN2150162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59174.9U CN215016239U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防烫手铜制锅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59174.9U CN215016239U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防烫手铜制锅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16239U true CN215016239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112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59174.9U Active CN215016239U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防烫手铜制锅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162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016239U (zh) 一种防烫手铜制锅盖
CN206560303U (zh) 一种快速开盖的电压力锅
CN206560310U (zh) 一种快速排气的电压力锅
CN200951016Y (zh) 可快速降温的烧水壶
CN208740717U (zh) 多功能陶瓷慢炖锅
CN2887200Y (zh) 易开盖式开水壶
CN219680343U (zh) 一种倾倒防溢出的壶嘴排气电热壶
CN2740103Y (zh) 电咖啡壶
CN217272201U (zh) 一种铜制旋转水龙头
CN201055202Y (zh) 水壶
CN212755408U (zh) 一种内置单向排气阀的单体螺母安装把手
CN215777213U (zh) 一种可自动开盖的陶瓷焖饭煲
CN208876090U (zh) 一种压力锅安全阀结构
CN216256661U (zh) 锅盖的锁合限位结构
CN214017093U (zh) 一种可全方位定向排气防止蒸汽水外流的微压锅盖
CN109805770A (zh) 多功能陶瓷慢炖锅
CN219147333U (zh) 一种防烫式热水壶
CN200940885Y (zh) 节能防扑火燃气炉灶
CN216090075U (zh) 一种安全型电热水壶
CN216907612U (zh) 压力锅限压阀的连接结构
CN217659243U (zh) 一种新型电压力锅
CN218009314U (zh) 一种锅具动态调节压力密封装置
CN214964453U (zh) 一种防溅导流的汤锅
CN201123711Y (zh) 穿心节能烧水壶
CN213664816U (zh) 一种防烫伤烧水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