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16126U - 一种冲泡式水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冲泡式水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16126U
CN215016126U CN202023048944.6U CN202023048944U CN215016126U CN 215016126 U CN215016126 U CN 215016126U CN 202023048944 U CN202023048944 U CN 202023048944U CN 215016126 U CN215016126 U CN 2150161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ttle body
water
kettle
valve
wate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4894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头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304894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161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161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161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冲泡式水壶结构,该结构包括上壶体,所述上壶体的顶部设置有壶盖,所述上壶体的内部设置有网篮,所述上壶体的侧壁设置有手柄以及壶嘴;下壶体,所述下壶体的底部设置有加热器,所述下壶体与所述上壶体相连后所述下壶体的内部形成密封结构;所述上壶体采用透明材质制作而成,所述上壶体的侧壁设置有用于指示水位的刻度线。本申请提供的冲泡式水壶结构,可通过按压阀帽使水从外部进入阀体再由导管进入壶体内。倒出残留开水时,旋转阀帽使连接杆与出水阀芯相连接至相应位置,再按压阀帽,在虹吸原理作用下将残留开水自动导流出,避免人手动倾倒导致烫伤。同时可以实现水量的测量,安全易用,值得大面积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冲泡式水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水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使用,不易在倒出残留开水时烫伤人体的冲泡式水壶结构。
背景技术
电热水壶现在已被广泛使用,用于实现对冷水的加热。现有技术中的电热水壶进行烧水时,一般需要用户将冷水装入水壶烧开,再将水从水壶开口处倒出,如果水壶内部还残留了部分水,还需要将其倾倒干净再进行烧制,这种方式造成了使用不便,且在将残留的开水倒出时还容易将开水溅到手上,烫伤人体。另外,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电热水壶缺少测量功能,使得在需要对水进行体积测量时,需要使用专用的量具进行测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冲泡式水壶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冲泡式水壶结构,包括:
上壶体,所述上壶体的顶部设置有壶盖,所述上壶体的内部设置有网篮,所述上壶体的侧壁设置有手柄以及壶嘴;
下壶体,所述上壶体与所述下壶体彼此独立且可拆卸相连,所述下壶体的底部设置有加热器,所述下壶体与所述上壶体相连后所述下壶体的内部形成密封结构;
其中,所述上壶体采用透明材质制作而成,所述上壶体的侧壁设置有用于指示水位的刻度线;所述壶盖包括滤网耳以及密封耳,所述滤网耳与所述壶嘴相对用于形成出水过滤结构,所述密封耳与所述壶嘴相对用于形成壶嘴密封结构。
优选地:所述上壶体连接有水循环机构,所述水循环机构分别与网篮和加热器相连;所述水循环机构包括蒸汽导流杆和加热腔,所述蒸汽导流杆的底部与所述加热腔连接,所述蒸汽导流杆的顶部延伸至网篮内;所述蒸汽导流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出水口和入水口,所述出水口上有出水孔,所述入水口设有入水孔,所述入水口具有单向阀结构。
优选地:还包括手动虹吸式水循环机构,所述手动虹吸式水循环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手柄内部的阀体,所述阀体内部形成有相通的进水腔以及出水腔,所述进水腔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进水管延伸至所述手柄外部;所述出水腔连接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第一出水管延伸至所述上壶体的底部;所述下壶体内设置有第二出水管,所述上壶体与所述下壶体相连后所述第一出水管与所述第二出水管相对且相互导通;所述进水腔内设有进水阀芯,所述出水腔内设有出水阀芯,所述进水腔和出水腔之间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与所述上壶体内部相连通,所述阀体的顶端设有阀帽,所述阀帽下方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进水阀芯并与所述出水阀芯相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中部外壁和下端外壁上设有不同纹路的连接部,所述进水阀芯和所述出水阀芯内分别设有与所述连接杆中部和下端的连接部纹路相对应的连接槽。
优选地:所述上壶体与所述下壶体采用旋转卡扣结构实现可拆卸相连。
优选地:所述手柄上开设有放置槽,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放置槽内。
优选地:所述加热器连接有设置于所述壶体上的电源开关。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一种冲泡式水壶结构,在一种实现方式下,该结构可以包括上壶体,所述上壶体的顶部设置有壶盖,所述上壶体的内部设置有网篮,所述上壶体的侧壁设置有手柄以及壶嘴;下壶体,所述上壶体与所述下壶体彼此独立且可拆卸相连,所述下壶体的底部设置有加热器,所述下壶体与所述上壶体相连后所述下壶体的内部形成密封结构;其中,所述上壶体采用透明材质制作而成,所述上壶体的侧壁设置有用于指示水位的刻度线;所述壶盖包括滤网耳以及密封耳,所述滤网耳与所述壶嘴相对用于形成出水过滤结构,所述密封耳与所述壶嘴相对用于形成壶嘴密封结构。本申请提供的冲泡式水壶结构,可通过按压阀帽使水从外部进入阀体再由导管进入壶体内。倒出残留开水时,旋转阀帽使连接杆与出水阀芯相连接至相应位置,再按压阀帽,在虹吸原理作用下将残留开水自动导流出,避免人手动倾倒导致烫伤。同时可以实现水量的测量,安全易用,值得大面积推广使用。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冲泡式水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1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不包含下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循环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循环机构余网篮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动虹吸式水循环机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中手动虹吸式水循环机构实施例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冲泡式水壶结构,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该上壶体1,所述上壶体1的顶部设置有壶盖2,所述上壶体1的内部设置有网篮3,所述上壶体1的侧壁设置有手柄4以及壶嘴5;
下壶体6,所述上壶体1与所述下壶体6彼此独立且可拆卸相连,所述下壶体6的底部设置有加热器7,所述下壶体6与所述上壶体1相连后所述下壶体的内部形成密封结构;
其中,所述上壶体1采用透明材质制作而成,所述上壶体1的侧壁设置有用于指示水位的刻度线8;所述壶盖2包括滤网耳21以及密封耳22,所述滤网耳21与所述壶嘴5相对用于形成出水过滤结构,所述密封耳22与所述壶嘴5相对用于形成壶嘴密封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上壶体连接有水循环机构,所述水循环机构分别与网篮3和加热器7相连;所述水循环机构包括蒸汽导流杆91和加热腔92,所述蒸汽导流杆91的底部与所述加热腔92连接,所述蒸汽导流杆91的顶部延伸至网篮3内;所述蒸汽导流杆9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出水口93和入水口94,所述出水口上有出水孔,所述入水口设有入水孔,所述入水口具有单向阀结构。
进一步的,还包括手动虹吸式水循环机构,所述手动虹吸式水循环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手柄4内部的阀体10,所述阀体10内部形成有相通的进水腔101以及出水腔102,所述进水腔101连接有进水管103,所述进水管103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进水管103延伸至所述手柄4外部;所述出水腔102连接有第一出水管104,所述第一出水管104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第一出水管104延伸至所述上壶体1的底部;所述下壶体6内设置有第二出水管(图中未示出),所述上壶体1与所述下壶体6相连后所述第一出水管104与所述第二出水管相对且相互导通;所述进水腔101内设有进水阀芯105,所述出水腔102内设有出水阀芯106,所述进水腔101和出水腔102之间连接有导管107,所述导管107与所述上壶体1内部相连通,所述阀体10的顶端设有阀帽11,所述阀帽11下方设有连接件12,所述连接件12上设有连接杆13,所述连接杆13穿过所述进水阀芯105并与所述出水阀芯106相连接,所述连接杆13的中部外壁和下端外壁上设有不同纹路的连接部,所述进水阀芯和所述出水阀芯内分别设有与所述连接杆中部和下端的连接部纹路相对应的连接槽。
进一步的,所述上壶体1与所述下壶体6采用旋转卡扣结构实现可拆卸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上开设有放置槽,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放置槽内。所述加热器连接有设置于所述壶体上的电源开关。
本冲泡式水壶的工作过程如下:
使用时,打开壶盖,在网篮中加入冲泡茶叶或奶粉,药物冲剂等,盖上壶盖,由放置槽内取出进水管,将进水管与水桶或自来水管连接,按动阀帽,此时连接杆和出水阀芯为分离状态,向下反复按压阀帽,带动进水阀芯上下运动,利用虹吸原理将水吸入进水腔内,并将进水腔内的水经由连接管压入上壶体内,上壶体内加水完成后将上壶体取下将上壶体内的水倒入下壶体内,然后,关闭壶嘴盖,接着接通电源,按下电源开关,加热器开始加热。
当加热腔内的水烧开后,产生的气压压力将水通过蒸汽压管压出并喷洒到网篮内的茶叶或冲剂上,对茶叶或冲剂进行冲泡,冲泡后的茶水通过过滤盘8的滤孔回流到上壶体内,而下壶体内的水通过入水口的进水孔补充到加热腔内,重复上述过程,上壶体内的茶水逐渐变浓且温度逐渐上升,当茶水温度上升到一定温度后,厚膜加热器停止加热。
停止加热后转动壶盖使滤网耳与壶嘴相对即可取下上壶体将上壶体内的液体倒出。倒出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刻度线实现定量倒出。
当用户重新冲泡时,转动阀帽,使连接杆和出水阀芯相连接,再按下阀帽,在虹吸原理的作用下,残留的开水被排出下壶体,再将壶盖打开,将过网篮取下,更换茶叶,然后安装好过网篮,关闭壶盖,旋转壶盖关闭壶嘴,即可重新开始冲泡。
总之,本申请提供的冲泡式水壶结构,可通过按压阀帽使水从外部进入阀体再由导管进入壶体内。倒出残留开水时,旋转阀帽使连接杆与出水阀芯相连接至相应位置,再按压阀帽,在虹吸原理作用下将残留开水自动导流出,避免人手动倾倒导致烫伤。同时可以实现水量的测量,安全易用,值得大面积推广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其中手动虹吸式水循环机构实施例为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冲泡式水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壶体,所述上壶体的顶部设置有壶盖,所述上壶体的内部设置有网篮,所述上壶体的侧壁设置有手柄以及壶嘴;
下壶体,所述上壶体与所述下壶体彼此独立且可拆卸相连,所述下壶体的底部设置有加热器,所述下壶体与所述上壶体相连后所述下壶体的内部形成密封结构;
其中,所述上壶体采用透明材质制作而成,所述上壶体的侧壁设置有用于指示水位的刻度线;所述壶盖包括滤网耳以及密封耳,所述滤网耳与所述壶嘴相对用于形成出水过滤结构,所述密封耳与所述壶嘴相对用于形成壶嘴密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泡式水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壶体连接有水循环机构,所述水循环机构分别与网篮和加热器相连;所述水循环机构包括蒸汽导流杆和加热腔,所述蒸汽导流杆的底部与所述加热腔连接,所述蒸汽导流杆的顶部延伸至网篮内;所述蒸汽导流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出水口和入水口,所述出水口上有出水孔,所述入水口设有入水孔,所述入水口具有单向阀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泡式水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动虹吸式水循环机构,所述手动虹吸式水循环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手柄内部的阀体,所述阀体内部形成有相通的进水腔以及出水腔,所述进水腔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进水管延伸至所述手柄外部;所述出水腔连接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第一出水管延伸至所述上壶体的底部;所述下壶体内设置有第二出水管,所述上壶体与所述下壶体相连后所述第一出水管与所述第二出水管相对且相互导通;所述进水腔内设有进水阀芯,所述出水腔内设有出水阀芯,所述进水腔和出水腔之间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与所述上壶体内部相连通,所述阀体的顶端设有阀帽,所述阀帽下方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进水阀芯并与所述出水阀芯相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中部外壁和下端外壁上设有不同纹路的连接部,所述进水阀芯和所述出水阀芯内分别设有与所述连接杆中部和下端的连接部纹路相对应的连接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泡式水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上开设有放置槽,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放置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泡式水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壶体与所述下壶体采用旋转卡扣结构实现可拆卸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泡式水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连接有设置于所述壶体上的电源开关。
CN202023048944.6U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冲泡式水壶结构 Active CN2150161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48944.6U CN215016126U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冲泡式水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48944.6U CN215016126U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冲泡式水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16126U true CN215016126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15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48944.6U Active CN215016126U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冲泡式水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161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083560A1 (en) Portable Multifunctional Coffee Extracting Device and Its Application
EP1600086B1 (en) Electric coffee maker for the production of espresso coffee
CN201029774Y (zh) 一种自动出液壶
CN215016126U (zh) 一种冲泡式水壶结构
US6732635B2 (en) Coffee pot
CN201481089U (zh) 一种热饮冲调机
CN201840310U (zh) 煮水壶
CN207613641U (zh) 一种三位一体直饮水系统
CN201658250U (zh) 一种泡茶装置
CN103784016A (zh) 一种饮料冲泡器
CN209996004U (zh) 一种茶壶
CN208551256U (zh) 下压腔及水壶
CN203789719U (zh) 一种饮料冲泡器
CN208799074U (zh) 电动便携式咖啡机
CN208404157U (zh) 手压腔及水壶
CN218279245U (zh) 一种蒸汽壶内壶
CN214156923U (zh) 一种自动出茶的茶壶
CN219594331U (zh) 一种茶叶及茶制品的分离式冲泡装置
CN218832473U (zh) 一种茶水分离式蒸汽壶
CN201219756Y (zh) 一种多功能茶杯
CN200987608Y (zh) 易理包咖啡壶
CN218246679U (zh) 一种具有煮茶和咖啡两用的摩卡壶
CN216932848U (zh) 一种双滤网保温壶
CN221083424U (zh) 一种可定量出水的烧水壶
CN217471734U (zh) 一种用于咖啡机的咖啡导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