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96004U - 一种茶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96004U
CN209996004U CN201920462044.4U CN201920462044U CN209996004U CN 209996004 U CN209996004 U CN 209996004U CN 201920462044 U CN201920462044 U CN 201920462044U CN 209996004 U CN209996004 U CN 2099960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boiler
water
teapot
pla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6204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浩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46204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960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960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960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壶,包括茶台,设置在茶台上的凸台,设置在凸台顶部的煮茶器,设置在茶台上、用于放置茶水容器的放置台,设置在茶台上、用于将煮茶器流出的茶水引流入放置台上放置的容器中的茶水流道,连接煮茶器、用于给煮茶器加水的管道,以及充气泵;所述煮茶器在上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充气泵与煮茶器连接、用于向煮茶器内注入空气将煮茶器内的茶水从出水口压出。本实用新型可以将泡好的茶水自动排入茶杯中,无需手动操作,使用体验好。

Description

一种茶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壶。
背景技术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
现有的茶壶都是泡好后手动提起茶壶将茶水倒入茶杯中饮用,使用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壶,可以将泡好的茶水自动排入茶杯中,无需手动操作,使用体验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茶壶,包括茶台,设置在茶台上的凸台,设置在凸台顶部的煮茶器,设置在茶台上、用于放置茶水容器的放置台,设置在茶台上、用于将煮茶器流出的茶水引流入放置台上放置的容器中的茶水流道,连接煮茶器、用于给煮茶器加水的管道,以及充气泵;所述煮茶器在上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充气泵与煮茶器连接、用于向煮茶器内注入空气将煮茶器内的茶水从出水口压出。
进一步的,所述煮茶器在内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一端与出水口连通、且另一端延伸到煮茶器的底部。
再进一步的,所述煮茶器在顶部设置有开口、且所述开口设置有配套的盖子;所述煮茶器在内部设置有用于放置茶叶的壶内滤网,所述壶内滤网与盖子连接、且在盖子带动下可从开口取出。
更进一步的,所述盖子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茶台设置有用于将茶台上的水外排的漏水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茶水流道设置有用于放置茶叶的水坝漏网。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内设置有过滤机构。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设置在茶台侧壁的控制按键组,测量煮茶器内部水温的温度传感器,测量煮茶器内部液位的液位传感器,以及设置在管道内的控制阀;所述单片机与控制按键组、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控制阀、充气泵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管道的末端与煮茶器内部连通,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管道的末端。
更进一步的,所述茶台在侧面设置有抽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充气泵,向煮茶器内充气,将煮茶器内的茶水从出水口压出,无需手动操作,大大提高了使用体验;
(2)煮茶器内设置壶内滤网,茶水流道设置水坝滤网,可以根据茶叶对不同浸泡时间的要求放置在不同的滤网处,满足不同茶叶对浸泡时间长短的要求;
(3)茶台设置漏水机构,便于将茶台上的积水外排,解决茶壶煮茶时外溢茶水的问题;
(4)壶内滤网与盖子连接,便于壶内滤网的取车,和壶内滤网内的茶叶的取出;
(5)茶台侧面设置抽屉,便于茶叶及杯具用品的放置;
(6)设置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控制按键组、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控制阀;单片机与控制按键组、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控制阀、充气泵连接,能实现从煮茶到喝茶的自动化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煮茶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1-茶台,2-凸台,3-煮茶器,4-放置台,5-茶水流道,6-管道,7漏水机构,8-水坝漏网,9-抽屉,10-茶杯,11-桃花盘子,12-连接管,31-出水口,32-出水管,33-盖子,34-壶内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为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茶壶,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第三”等序号用语仅用于区分同类部件,不能理解成对保护范围的特定限定。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底部”、“顶部”、“侧边缘”等方位用语是基于附图来说明的。
该茶壶包括茶台1,设置在茶台1上的凸台2,设置在凸台2顶部的煮茶器3,设置在茶台1上、用于放置茶水容器的放置台4,设置在茶台1上、用于将煮茶器3流出的茶水引流入放置台4上放置的容器中的茶水流道5,连接煮茶器3、用于给煮茶器3加水的管道6,以及充气泵;煮茶器3在上部设置有出水口31,充气泵与煮茶器3连接、用于向煮茶器3内注入空气将煮茶器3内的茶水从出水口31压出。凸台2呈山脉状,茶水流道5呈蜿蜒曲折状,形成山脉之间的山谷,管道6为竹子形状,茶壶整体呈高山流水的意境,给人置身茶山之感,清新雅致;在放置台4处还配套设置有一个茶杯10,茶杯10采用陶瓷材质,为中国风桃花杯,整体为桃花模样,为一个杯子和一个桃花盘子11,杯壁四周都有桃花瓣的装饰纹样,这不仅用来装饰,也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在喝茶的时候就不会因为手滑或者其它原因而溅出茶水,烫伤自己。
其中,煮茶器3在内部设置有出水管32,出水管32一端与出水口31连通、且另一端延伸到煮茶器3的底部。煮茶器3在顶部设置有开口、且开口设置有配套的盖子33;煮茶器3在内部设置有用于放置茶叶的壶内滤网34,壶内滤网34与盖子33连接、且在盖子33带动下可从开口取出,便于将壶内漏网34中的茶叶取出更换。壶内滤网34由下部的滤筒和上部的滤盖祖成,滤筒与盖子33通过连接杆连接,滤盖套设置在连接杆上,滤盖可沿连接杆上下滑动,滤筒内可放置茶叶,滤盖盖住滤筒,浸泡完成后整体取出壶内滤网34,揭开滤盖即可取出浸泡后的茶叶,煮茶器3的主体选用紫砂材质制成,煮茶器3可直接采用电加热,也可以选择在凸台2顶部设置加热源来加热,如在凸台2顶部设置电磁炉来加热。
为了保证煮茶器3内空气压力,提供密封,盖子33设置有密封圈,具体为在盖子33边缘设置硅胶材料的防滑圈。
茶台1设置有用于将茶台1上的水外排的漏水机构7,解决煮茶时由于空气膨胀压出水的排水问题,同时这个过程也起到清洗凸台2和茶水流道5的作用。
茶水流道5设置有用于放置茶叶的水坝漏网8,配合壶内漏网34,可以根据茶叶对不同浸泡时间的要求放置在不同的滤网处,满足老茶和新茶对浸泡时间长短的要求。水坝漏网8由水坝滤网主体和带手柄的隔板组成,具体为带手柄的隔板设置在水坝漏网主体的后道,隔板放下时可以蓄水,浸泡放置在水坝滤网主体处的茶叶,浸泡一定时间后可提起隔板开闸放茶水,茶水流道5部分用特殊材料制作,茶水顺流而下,落入茶杯,刚好不会烫口,也不会太凉。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管道6末端为一根连接管12,连接管12与煮茶器3内部连通,管道6内设置有过滤机构,具体来说过滤机构起净化作用,过滤机构为设置在连接管12内的复合过滤膜,复合过滤膜内含内PP棉(过滤悬浮物)、压缩活性炭、颗粒活性炭(吸附氯离子)、抗菌膜。
为提高茶壶煮茶到喝茶的自动化水平,本茶壶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设置在茶台1侧壁的控制按键组,测量煮茶器3内部水温的温度传感器,测量煮茶器3内部液位的液位传感器,以及设置在管道6内的控制阀;控制按键组、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控制阀、充气泵连接分别与单片机的串行口连接,单片机集成在茶台1内部,为便于测量煮茶器3内部的温度,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管道6的末端,具体来说,温度传感器在连接管12接近煮茶器3内部的末端,实时监测煮茶器3内部的温度,充气泵通过充气管路向煮茶器内部充气,作为一个优选机构,充气管路隐藏设置在管道6内部,连接管12的出口位于煮茶器3的上部,避免煮茶器3内部的水淹没连接管12的出口,至少在距离煮茶器3顶部的三分之一以上。
茶台1在侧面设置有抽屉9,里面可以放置茶叶以及杯具,勺子等用品。
本实用新型采用外接电源供电,控制按键组、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控制阀、充气泵、单片机都是选用现有的,根据选型直接在市场上采买,本实用新型不涉及对它们的改进,其具有结构就不再一一赘述。
整个茶壶从煮茶到喝茶都是全自动化。煮茶时,只要按控制按键组中相应的煮茶按钮,单片机控制控制阀打开,水自动由管道注入煮茶器,加至距离煮茶器顶部三分之一处(由液位传感器监测),单片机控制控制阀关闭,煮完后,还可根据自由设定的温度进行保温(由温度传感器监测)。喝茶时,按下控制按键组中相应的喝茶按钮,单片机控制充气泵启动,自动往煮茶器里注入空气,持续三秒(单片机计时),茶水就会因为空气体积的压迫而从壶口流出,经过一条弯曲的山谷顺流而下,流进茶杯里,达到茶杯的70%(由单片机计算注入的空气量确定),自动停止。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茶壶,其特征在于:包括茶台,设置在茶台上的凸台,设置在凸台顶部的煮茶器,设置在茶台上、用于放置茶水容器的放置台,设置在茶台上、用于将煮茶器流出的茶水引流入放置台上放置的容器中的茶水流道,连接煮茶器、用于给煮茶器加水的管道,以及充气泵;所述煮茶器在上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充气泵与煮茶器连接、用于向煮茶器内注入空气将煮茶器内的茶水从出水口压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煮茶器在内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一端与出水口连通、且另一端延伸到煮茶器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煮茶器在顶部设置有开口、且所述开口设置有配套的盖子;所述煮茶器在内部设置有用于放置茶叶的壶内滤网,所述壶内滤网与盖子连接、且在盖子带动下可从开口取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设置有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台设置有用于将茶台上的水外排的漏水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水流道设置有用于放置茶叶的水坝漏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内设置有过滤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茶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设置在茶台侧壁的控制按键组,测量煮茶器内部水温的温度传感器,测量煮茶器内部液位的液位传感器,以及设置在管道内的控制阀;所述单片机与控制按键组、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控制阀、充气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的末端与煮茶器内部连通,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管道的末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台在侧面设置有抽屉。
CN201920462044.4U 2019-04-08 2019-04-08 一种茶壶 Active CN2099960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62044.4U CN209996004U (zh) 2019-04-08 2019-04-08 一种茶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62044.4U CN209996004U (zh) 2019-04-08 2019-04-08 一种茶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96004U true CN209996004U (zh) 2020-01-31

Family

ID=69303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62044.4U Active CN209996004U (zh) 2019-04-08 2019-04-08 一种茶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960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20418A (zh) * 2019-04-08 2019-05-31 吴浩同 一种茶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20418A (zh) * 2019-04-08 2019-05-31 吴浩同 一种茶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33794B (zh) 多功能智能型饮水茶艺机及其泡茶工艺
CN207707775U (zh) 冲泡装置
CN201515949U (zh) 一种新型水煲
CN209996004U (zh) 一种茶壶
CN208388345U (zh) 一种茶水分离杯
CN203749205U (zh) 滤茶器
CN203662428U (zh) 一种泡茶方便的组合茶具
CN202051531U (zh) 全自动饮料泡制机
CN203987275U (zh) 一种虹吸式半自动茶具
CN203938535U (zh) 一种组合式净水机
CN106388583A (zh) 一种智能煮茶机
CN109820418A (zh) 一种茶壶
CN208941814U (zh) 一种新型咖啡机
CN209789386U (zh) 一种新型茶漏
CN211269801U (zh) 一种两用泡茶杯
CN201441631U (zh) 双层过滤式中药煎制砂锅
CN206777168U (zh) 一种按压取水式茶壶
CN215437694U (zh) 一次性泡茶袋
CN204292765U (zh) 一种茶壶
CN207996124U (zh) 一种自动出水茶具
CN208709209U (zh) 一种泡茶壶
CN207613633U (zh) 一种便携式手压咖啡机
CN218128105U (zh) 一种泡茶器
CN208550873U (zh) 一种具有保温作用的陶瓷制品茶壶
CN210989709U (zh) 一种新型的自动泡茶储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