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13832U - 一种新型医用防护服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医用防护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13832U
CN215013832U CN202022542887.0U CN202022542887U CN215013832U CN 215013832 U CN215013832 U CN 215013832U CN 202022542887 U CN202022542887 U CN 202022542887U CN 215013832 U CN215013832 U CN 2150138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etection module
protective clothing
protective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4288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54288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138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138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138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医用防护服至少包括防护服本体,所述防护服本体外部设置有至少包括压力检漏模块的控制面板,所述压力检漏模块与所述防护服本体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其中,所述压力检漏模块按照能够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所述防护服本体内部的压力变化而监控所述防护服本体是否存在破损的方式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当所述压力检漏模块检测到本医用防护服本体有任何破损时,压力检漏模块会立刻显示红色警示文字并同时伴有急促的报警音。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医用防护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属于医疗防护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医用防护服。
背景技术
医用防护服是医护人员工作防护服装,其主要用于隔离医疗环境中的病菌、有害超细粉尘、酸性溶液、盐溶液等。医用防护服一般采用PP无纺布材料制成,具有质地柔软,防静电,较佳的防渗透性等特性。而现有医用防护服存在的主要不足是:现有医用防护服普遍都未设置用于提示医护人员所穿戴的医用防护服是否已破损的装置。上述技术不足对医护人员的防护造成了重大的安全隐患,即医护人员不能根据所穿戴的防护服是否有任何破损来及时更换防护服,进而医护人员存在被病毒感染的风险。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医用防护服以解决上述技术不足。
例如,公开号为CN111213941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便于穿戴的智能医用防护服,包括头套、松紧带和衣物本体。所述头套的前侧设置有面罩,且头套的下方连接有上衣。所述上衣的下方连接有下裤。上衣的前侧设置有身份牌。所述上衣的后侧设置有拉链。拉链的顶端连接有锁头,所述松紧带设置在上衣和下裤的连接处。松紧带的外侧设置有物料包,所述衣物本体由头套、上衣和下裤构成。所述衣物本体的外侧开设有透气孔,且透气孔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衣物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套。固定套的内部放置有蓬松棉。该专利通过衣物本体、第一长度调节机构、第二长度调节机构、腰部调节机构和开合机构构成该发明的主体结构,其中通过第一长度调节机构和第二长度调节机构,医务人员可根据自身四肢长度调节衣袖和裤腿长度,提高穿着的舒适性,通过腰部调节机构,可根据自身腰围调整弹性腰带的长度,提高穿戴的舒适性,又可通过弹性带对医务人员腰部进行固定,缓解长时间工作产生的腰部酸痛等症状,通过开合机构可实现上半身和一只腿呈裸露状态,方便穿脱。又例如,公开号为CN109965410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另一种便于穿戴的智能医用防护服,包括头套、松紧带和衣物本体。所述头套的前侧设置有面罩。所述头套的下方连接有上衣。所述上衣的下方连接有下裤。上衣的前侧设置有身份牌。所述上衣的后侧设置有拉链。拉链的顶端连接有锁头。所述松紧带设置在上衣和下裤的连接处。松紧带的外侧设置有物料包。所述衣物本体由头套、上衣和下裤构成。所述衣物本体的外侧开设有透气孔。透气孔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衣物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套。固定套的内部放置有蓬松棉。该智能医用防护服不仅便于穿戴,而且便于通风透气,适合医生的长时间工作。但是,以上两种专利所提供的医用防护服均无法提示医护人员其所穿戴的医用防护服是否已破损。因此,基于解决上述现有医用防护服的技术不足的初衷,有必要对现有医用防护服的技术方案进行改进,从而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全面的安全防护。
此外,一方面由于申请人所理解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与审查部门必然有所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实用新型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实用新型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实用新型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依据审查指南相关规定随时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医用防护服以上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医用防护服。所述新型医用防护服至少包括防护服本体。所述防护服本体外部设置有至少包括压力检漏模块的控制面板。所述压力检漏模块与所述防护服本体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检漏模块按照能够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所述防护服本体内部的压力变化而监控所述防护服本体是否存在破损的方式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控制面板上按照能够对所述防护服本体进行充气或者排气的方式还设置有单向充气端口和单向排气端口。所述单向充气端口和所述单向排气端口均与所述防护服本体内腔相连通。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防护服本体内腔口鼻处设置有气密性呼吸面罩。所述气密性呼吸面罩上的吸气端通过吸气管与所述单向吸气端口相连。所述气密性呼吸面罩上的呼气端通过呼气管与所述单向呼气端口相连。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防护服本体上的手套、脚套分别与所述防护服本体的手臂部、腿部相结合的结合部由可伸缩的软体材料构成。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控制面板上按照能够对所述防护服本体内部进行排气的方式还设置有安全排气阀。所述安全排气阀与所述防护服本体内腔相连通。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控制面板上按照能够测量所述防护服本体内的氧气含量的方式还设置有氧气检测模块。所述氧气检测模块的采样传感器端口位于所述防护服本体内腔。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所述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按照能够对所述防护服本体内部进行充气抽气的方式连接在所述控制面板上。所述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的充气口与所述单向充气端口相连通。所述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的抽气口与单向排气端口相连通。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单向充气端口、单向吸气端口、单向排气端口、单向呼气端口以及气密性呼吸面罩上的吸气端和呼气端均设有过滤器。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控制面板按照能够为所述氧气检测模块、压力检漏模块和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提供电力的方式还设置有电源。所述电源通过开关分别与所述氧气检测模块、压力检漏模块和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通过在防护服本体外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有压力检漏模块,压力检漏模块的压力传感器位于防护服本体内腔,压力检漏模块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来检测防护服本体内部的压力变化进而可以监控防护服本体是否有任何破损;当压力检漏模块检测到本医用防护服本体有破损时,压力检漏模块会立刻显示红色警示文字并同时伴有急促的报警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控制面板与压力检漏模块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医用防护服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控制面板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气密性呼吸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控制面板 2:气密性拉链 3:电源
4:开关 5: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 7:氧气检测模块
8:单向吸气端口 9:防护服本体 10:单向排气端口
11:单向呼气端口 12:单向充气端口 13:安全排气阀
14:气密性呼吸面罩 15:吸气管 16:呼气管
18:压力检漏模块 19:吸气端
20:呼气端 21:结合部
23:过滤器 180: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新型医用防护服至少包括防护服本体9。防护服本体9外部设置有至少包括压力检漏模块18的控制面板1,压力检漏模块18与防护服本体9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80。压力检漏模块18按照能够通过压力传感器180检测防护服本体9内部的压力变化而监控防护服本体9是否存在破损的方式与压力传感器180电性连接。优选地,压力传感器180可以设置于防护服本体9内腔。优选地,防护服本体9可以采用PVC材料制作而成。优选地,防护服本体9上设有气密性拉链2。优选地,气密性拉链2可以采用气密性双封橡胶拉链。优选地,气密性拉链2长度至少为五十厘米。优选地,防护服本体9的面部可以为透明材质。优选地,防护服本体9可以制作成大、中、小号。优选地,控制面板1可以设在防护服本体9的腹部处。优选地,压力检漏模块18与压力传感器180通过金属线缆电连接。优选地,压力检漏模块18可以自带显示和报警功能。当医护人员将本防护服穿戴完毕并且防护服本体9内部已经充满了一定量的空气之后,压力传感器180会记录防护服本体9内部气压的初始压力值。压力传感器180则可以实时对防护服本体9内部的气压压力进行测量,然后将实时测量所得压力值传送至控制面板,并且可以与初始压力值进行比较。若防护服本体9没有任何破损,压力传感器180所采集得到的压力值则一直保持恒定的初始压力值。若防护服本体9发生任何破损,则会导致防护服本体9内部气体发生泄露。此时,压力传感器180所采集得到的压力值会不断降低,压力检漏模块18则可以检测到实时测量所得的压力值与初始压力值存在差异。之后,压力检漏模块18的显示屏幕上会立刻显示红色警示文字并同时伴有急促的报警音。通过该配置方式,本实用新型具有检测自身完好性的功能,即可检测本防护服本体9是否有任何破损。当压力检漏模块18检测到本防护服本体9有任何破损时,压力检漏模块18的显示屏幕上会立刻显示红色警示文字并同时伴有急促的报警音。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控制面板1上按照能够对防护服本体9进行充气或者排气的方式还设置有单向充气端口12和单向排气端口10。单向充气端口12和单向排气端口10均与防护服本体9内腔相连通。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气密性呼吸面罩14设在防护服本体9内腔口鼻处。气密性呼吸面罩14上的吸气端19通过吸气管15与单向吸气端口8相连通。气密性呼吸面罩14上的呼气端20通过呼气管16与单向呼气端口11相连通。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防护服本体9上的手套、脚套分别与防护服本体9的手臂部、腿部相结合的结合部21由可伸缩的软体材料构成。其中,该软体材料为现有成熟技术,可以采用型号VNSTR-2020的软体材料产品。通过此配置方式,医务人员可根据自身身体条件调节防护服本体9上的手套、脚套分别与防护服本体9的手臂部、腿部相结合的结合部21的大小和长度,进而满足医务人员穿戴与工作时的不同状态,提高医务人员的舒适性。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控制面板1上按照能够对防护服本体9内部进行排气的方式还设置设有安全排气阀13。安全排气阀13与防护服本体9内腔相连通。通过该配置方式,医护人员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对防护服本体9内部进行排气。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控制面板1上按照能够测量防护服本体9内的氧气含量的方式还设置有氧气检测模块7。氧气检测模块7的采样传感器端口可以位于防护服本体9内腔。优选地,氧气检测模块7可以自带显示氧气含量以及缺氧报警功能。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5。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5按照能够对防护服本体9内部进行充气抽气的方式连接在控制面板1上。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5的充气口可以与单向充气端口12相连。充排气一体微型气泵5的抽气口可以与单向排气端口10相连。需要正压时,就将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5的充气口与单向充气端口12相连;需要负压时,就将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5的抽气口与单向排气端口10相连。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5是对防护服保持一定压力的补充。穿上防护服后,首先可以利用医院设备带上的正压气源或纤维压缩气罐对防护服充气到一定压力,或利用医院设备带上的负压气源对防护服本体9抽气到一定压力。在工作过程中如果因漏气压力发生变化,可以通过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5进行充气或抽气。也可通过其它外部正负压气源来恢复保持防护服本体9的内腔气压。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气密性呼吸面罩14上的吸气端19、呼气端20均设有过滤器23。通过该配置方式,可以通过过滤器对医护人员呼吸的空气进行过滤。优选地,过滤器23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例如可以采用型号为NC-GL-03的过滤器。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控制面板1按照能够为氧气检测模块7、压力检漏模块18和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5提供电力的方式还设置有电源3。电源3通过开关4分别与氧气检测模块7、压力检漏模块18和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5电性连接。通过该配置方式,可以通过开关4控制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5、氧气检测模块7和压力检漏模块18的启停。优选地,电源3可以采用锂电池。
优选地,所使用的氧气检测模块7、压力检漏模块18、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5、气密性呼吸面罩14均为十分成熟的现有技术,并且均可以通过商购获得。其中,氧气检测模块7可以采用型号为TB600-wQ-02-25的氧气检测模块;压力检漏模块可以采用型号为HS-YMQ-16的压力检漏模块;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5可以采用型号VNSTRTM的微型气泵;气密性呼吸面罩14可以采用型号为MNYX-010的麻醉用硅胶呼吸面罩。此处所列举的氧气检测模块7和压力检漏模块18均可以自带显示和报警功能。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现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简述如下:首先,医务人员经气密性拉链处2进入防护服本体9,气密性呼吸面罩14置于口鼻处,穿好后拉好气密性拉链2。然后,打开开关4,进而氧气检测模块7和压力检漏模块18均与电源3接通,氧气检测模块7检测防护服本体9内腔的氧气浓度。若上述检测数据超出规定的范围则进行报警提醒,需要进行充气或排气以保持正压或负压。其次,若防护服本体9发生任何破损,则会导致防护服本体9内部气体发生泄露。此时,压力传感器180所采集得到的压力值会不断降低,压力检漏模块18则可以检测到实时测量所得的压力值与初始压力值存在差异。之后,压力检漏模块18的显示屏幕上会立刻显示红色警示文字并同时伴有急促的报警音。最后,在使用结束后拉开气密性拉链2,医务人员将防护服本体9脱下,进而可以对防护服本体9进行消杀喷淋以备重复使用。此外,本防护服上可以使用配备有可更换滤芯的防护服面罩以用于循环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新型医用防护服,至少包括防护服本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服本体(9)外部设置有至少包括压力检漏模块(18)的控制面板(1),所述压力检漏模块(18)与所述防护服本体(9)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80),其中,
所述压力检漏模块(18)按照能够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180)检测所述防护服本体(9)内部的压力变化而监控所述防护服本体(9)是否存在破损的方式与所述压力传感器(180)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1)上按照能够对所述防护服本体(9)进行充气或者排气的方式还设置有单向充气端口(12)和单向排气端口(10),其中,所述单向充气端口(12)和所述单向排气端口(10)均与所述防护服本体(9)内腔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服本体(9)内腔口鼻处按照能够便于医护人员呼吸的方式设置有气密性呼吸面罩(14),其中,所述气密性呼吸面罩(14)上的吸气端(19)通过吸气管(15)与单向吸气端口(8)相连通,所述气密性呼吸面罩(14)上的呼气端(20)通过呼气管(16)与单向呼气端口(11)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服本体(9)上的手套、脚套分别与所述防护服本体(9)的手臂部、腿部相结合的结合部(21)按照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穿戴所述防护服本体(9)时的舒适性的方式由可伸缩的软体材料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1)按照能够对所述防护服本体(9)内部进行排气的方式还设置有安全排气阀(13),其中,所述安全排气阀(13)与所述防护服本体(9)内腔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1)按照能够测量所述防护服本体(9)内部的氧气含量的方式还设置有氧气检测模块(7),其中,所述氧气检测模块(7)的采样传感器端口位于所述防护服本体(9)的内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5),所述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5)按照能够对所述防护服本体(9)内部进行充气抽气的方式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控制面板(1),其中,所述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5)的充气端口与所述单向充气端口(12)相连通,所述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5)的抽气端口与所述单向排气端口(10)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性呼吸面罩(14)的吸气端(19)和呼气端(20)按照能够对医护人员通过所述吸气端(19)和呼气端(20)呼吸的空气进行过滤的方式均设置有过滤器(2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1)按照能够为所述氧气检测模块(7)、压力检漏模块(18)和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5)提供电力的方式还设置有电源(3),其中,所述电源(3)通过开关(4)分别与所述氧气检测模块(7)、压力检漏模块(18)和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5)电性连接。
CN202022542887.0U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新型医用防护服 Active CN2150138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42887.0U CN215013832U (zh)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新型医用防护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42887.0U CN215013832U (zh)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新型医用防护服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13832U true CN215013832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160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42887.0U Active CN215013832U (zh)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新型医用防护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138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03521A (zh) * 2022-01-04 2022-04-29 王书珍 一种防护服及其破损检测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03521A (zh) * 2022-01-04 2022-04-29 王书珍 一种防护服及其破损检测方法
CN114403521B (zh) * 2022-01-04 2023-12-22 东莞市昌启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护服及其破损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96088U (zh) 一种充排气全封闭连体医用防护服
CN111265753A (zh) 一种用于转运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负压头罩
CN215013832U (zh) 一种新型医用防护服
CN206214590U (zh) 一种用于深层矿井便携式循环呼吸装置
CN204840565U (zh) 一种多功能心肺复苏机
CN2631246Y (zh) 医用防护服
CN211882268U (zh) 一种一体式防护服
CN205306074U (zh) 一种密封式防传染隔离服
CN111420211A (zh) 一种用于减少传染病播散的吸氧面罩
CN111374380A (zh) 可换气防护服
CN111150133A (zh) 一种防护服
CN207101600U (zh) 急诊室用人工呼吸装置
CN206866667U (zh) 一种适合手术患者用多功能防压面罩
CN214103286U (zh) 正压式防护服
CN213819930U (zh) 一种能够改善呼吸状况的防护服
CN201410202Y (zh) 供氧防护口罩
CN211884886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麻醉科用烟雾麻醉面罩
CN205108664U (zh) 内科护理检测面罩
CN212383062U (zh) 一种用于转运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负压头罩
CN210447009U (zh) 一种肺部康复检测装置
CN112369737A (zh) 一种正压通气医用防护服及其工作方法
CN112369739A (zh) 一种能够改善呼吸状况的防护服
CN216123882U (zh) 一种新型医用防护服
CN213941910U (zh) 一种内科医生用防护面罩
CN217487735U (zh) 一种便携式防感染带帽隔离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