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07206U -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受力模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受力模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07206U
CN215007206U CN202121337366.XU CN202121337366U CN215007206U CN 215007206 U CN215007206 U CN 215007206U CN 202121337366 U CN202121337366 U CN 202121337366U CN 215007206 U CN215007206 U CN 2150072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vibration
plate
sliding
bui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3736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司徒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33736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072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072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072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受力模拟装置,包括移动支撑装置;所述移动支撑装置,移动支撑装置为左右对称结构,移动支撑装置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在设备安装板上;调节震动装置,调节震动装置为左右对称结构,且调节震动装置固定连接在移动支撑装置上;挤压装置,挤压装置固定连接在调节震动装置的顶部;建筑固定装置,建筑固定装置固定连接在调节震动装置的顶部;吹风装置,吹风装置固定连接在挤压装置上,移动支撑装置,采用了驱动电机来驱动震动支撑台实现侧向的往复循环式的移动,给建筑模型一个侧向的惯性力,更好的考验建筑的侧向强度,通过设置两个凸轮震动电机将震动板实现上下的震动。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受力模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设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受力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设计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作为备料、施工组织工作和各工种在制作、建造工作中互相配合协作的共同依据。便于整个工程得以在预定的投资限额范围内,按照周密考虑的预定方案,统一步调,顺利进行。并使建成的建筑物充分满足使用者和社会所期望的各种要求及用途,那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针对建筑的受力分析检测就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涉及的建筑的寿命等问题,所以一款好的建筑结构设计用受力模拟装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建筑结构设计用受力模拟装置存在着未设置针对建筑本身的震动倾斜装置以及建筑的横向惯性力模拟,导致模拟数据不准确,未设置建筑的载荷检测装置,会大大影响建筑后期的使用寿命,同时未设置可移动定点的风力模拟装置,导致实验过程中无法针对建筑不同高度进行模拟检测,不够实用,局限性较大。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受力模拟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受力模拟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建筑结构设计用受力模拟装置存在着未设置针对建筑本身的震动倾斜装置以及建筑的横向惯性力模拟,导致模拟数据不准确,未设置建筑的载荷检测装置,会大大影响建筑后期的使用寿命,同时未设置可移动定点的风力模拟装置,导致实验过程中无法针对建筑不同高度进行模拟检测,不够实用,局限性较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建筑结构设计用受力模拟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受力模拟装置,包括移动支撑装置;
所述移动支撑装置,移动支撑装置为左右对称结构,移动支撑装置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在设备安装板上;
调节震动装置,调节震动装置为左右对称结构,且调节震动装置固定连接在移动支撑装置上;
挤压装置,挤压装置固定连接在调节震动装置的顶部;
建筑固定装置,建筑固定装置固定连接在调节震动装置的顶部;
吹风装置,吹风装置固定连接在挤压装置上。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震动装置还包括:
建筑固定板,建筑固定板底部四角分别设置有安装球套,通过安装球套套装在四个角度调节球头上;
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设置有四个,且四个电动伸缩杆分别固定连接在震动板四角;
角度调节球头,角度调节球头设置有四个,四个角度调节球头分别固定连接在四个电动伸缩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支撑装置包括:
安装支撑板,安装支撑板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两个设备安装板上;
侧向滑动轨道,侧向滑动轨道设置有两个,且两个侧向滑动轨道分别固定嵌装在安装支撑板两侧;
震动支撑台,震动支撑台底部固定连接有两条滑块,通过两个滑块滑动连接在两个侧向滑动轨道上。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装置包括:
挤压支架,挤压支架固定连接在建筑固定板顶部,且挤压支架上开设有两个嵌装孔;
挤压液压缸,挤压液压缸设置有两个,两个挤压液压缸均固定套装在挤压支架上;
挤压板,挤压板固定连接在两个挤压液压缸上。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支撑装置还包括:
支撑台连接块,支撑台连接块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撑台连接块分别固定连接在震动支撑台底部;
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驱动电机分被通过支架固定连接在安装支撑板底部;
侧向循环连杆,侧向循环连杆设置有两个,两个侧向循环连杆分别旋转轴接在两个驱动偏心盘与支撑台连接块之间;
驱动偏心盘,驱动偏心盘设置有两个,两个驱动偏心盘分别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轴端。
进一步的,所述建筑固定装置包括:
夹装固定板,夹装固定板固定连接在建筑固定板上,且夹装固定板上开设有两个通孔;
夹装推进板,夹装推进板固定连接在两个夹装稳定销上;
夹装稳定销,夹装稳定销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夹装稳定销均滑动连接在夹装固定板上;两个夹装稳定销上均套装有拉簧,拉簧固定连接在夹装稳定销与夹装固定板之间;
建筑限位板,建筑限位板为L形结构,且建筑限位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建筑固定板左侧。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震动装置包括:
震动板,震动板滑动连接在四个滑动稳定轴上;
凸轮震动电机,凸轮震动电机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凸轮震动电机均固定连接在震动支撑台上;两个凸轮震动电机上均设置有凸轮,且两个凸轮均贴合于震动板底部;
滑动稳定轴,滑动稳定轴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滑动稳定轴分别固定连接在震动支撑台四角;四个滑动稳定轴上均套装有拉簧,且拉簧固定连接在震动支撑台与震动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吹风装置包括:
风机滑轨,风机滑轨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风机滑轨分被固定连接在挤压支架内侧两边;
风机固定滑动架,风机固定滑动架两侧设置有滑动,通过滑块滑动连接在两个风机滑轨上;风机固定滑动架上固定连接有把手;
测试风箱,测试风箱内部设有风机,且测试风箱固定连接在风机固定滑动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移动支撑装置,采用了驱动电机来驱动震动支撑台实现侧向的往复循环式的移动,给建筑模型一个侧向的惯性力,更好的考验建筑的侧向强度,配合着调节震动装置,通过设置两个凸轮震动电机将震动板实现上下的震动,震动更加平衡,并采用滑动稳定轴加转拉簧的方式实现将震动板及时复位贴合于凸轮震动电机,使震动更加可调节,设置四组电动伸缩杆并加以角度调节球头可以实现多角度的变换以应对还原建筑的不同角度的抗震性能,使实验数据更加精确,更加实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挤压装置,采用了两组挤压液压缸进行挤压的方式,既能实现对建筑本身的承载性能进行检验,同时,通过设置两个挤压液压缸还能在进行建筑侧向检测时起到支撑的作用,设置的吹风装置采用了风机滑轨滑动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滑动定点对建筑模型进行风力检测,使用更加灵活,数据更加准确,设置的建筑固定装置采用拉簧挤压的方式对建筑模型进行固定,防止受力模拟过程中建筑模型掉落损坏以及误伤工作人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支撑装置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调节震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调节震动装置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的挤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的吹风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移动支撑装置;
101、安装支撑板;102、侧向滑动轨道;103、震动支撑台;104、支撑台连接块;105、驱动电机;106、侧向循环连杆;107、驱动偏心盘;
2、调节震动装置;
201、震动板;202、凸轮震动电机;203、滑动稳定轴;204、建筑固定板;205、电动伸缩杆;206、角度调节球头;
3、挤压装置;
301、挤压支架;302、挤压液压缸;303、挤压板;
4、建筑固定装置;
401、夹装固定板;402、夹装推进板;403、夹装稳定销;404、建筑限位板;
5、吹风装置;
501、风机滑轨;502、风机固定滑动架;503、测试风箱;
6、设备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9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受力模拟装置,包括移动支撑装置1;
移动支撑装置1,移动支撑装置1为左右对称结构,移动支撑装置1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在设备安装板6上;
调节震动装置2,调节震动装置2为左右对称结构,且调节震动装置2固定连接在移动支撑装置1上;
挤压装置3,挤压装置3固定连接在调节震动装置2的顶部;
建筑固定装置4,建筑固定装置4固定连接在调节震动装置2的顶部;
吹风装置5,吹风装置5固定连接在挤压装置3上。
如附图3所示,移动支撑装置1包括:
安装支撑板101,安装支撑板101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两个设备安装板6上;
侧向滑动轨道102,侧向滑动轨道102设置有两个,且两个侧向滑动轨道102分别固定嵌装在安装支撑板101两侧;
震动支撑台103,震动支撑台103底部固定连接有两条滑块,通过两个滑块滑动连接在两个侧向滑动轨道102上。
移动支撑装置1还包括:
支撑台连接块104,支撑台连接块104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撑台连接块104分别固定连接在震动支撑台103底部;
驱动电机105,驱动电机105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驱动电机105分被通过支架固定连接在安装支撑板101底部;
侧向循环连杆106,侧向循环连杆106设置有两个,两个侧向循环连杆106分别旋转轴接在两个驱动偏心盘107与支撑台连接块104之间;
驱动偏心盘107,驱动偏心盘107设置有两个,两个驱动偏心盘107分别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105轴端。
调节震动装置2包括:
震动板201,震动板201滑动连接在四个滑动稳定轴203上;
凸轮震动电机202,凸轮震动电机202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凸轮震动电机202均固定连接在震动支撑台103上;两个凸轮震动电机202上均设置有凸轮,且两个凸轮均贴合于震动板201底部;
滑动稳定轴203,滑动稳定轴203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滑动稳定轴203分别固定连接在震动支撑台103四角;四个滑动稳定轴203上均套装有拉簧,且拉簧固定连接在震动支撑台103与震动板201之间。
调节震动装置2还包括:
建筑固定板204,建筑固定板204底部四角分别设置有安装球套,通过安装球套套装在四个角度调节球头206上;
电动伸缩杆205,电动伸缩杆205设置有四个,且四个电动伸缩杆205分别固定连接在震动板201四角;
角度调节球头206,角度调节球头206设置有四个,四个角度调节球头206分别固定连接在四个电动伸缩杆205上,移动支撑装置1,采用了驱动电机105来驱动震动支撑台103实现侧向的往复循环式的移动,通过设置两个凸轮震动电机202将震动板201实现上下的震动,震动更加平衡,并采用滑动稳定轴203加转拉簧的方式实现将震动板201及时复位贴合于凸轮震动电机202,使震动更加可调节,设置四组电动伸缩杆205并加以角度调节球头206可以实现多角度的变换以应对还原建筑的不同角度的抗震性能,使实验数据更加精确,更加实用。
如附图7所示,挤压装置3包括:
挤压支架301,挤压支架301固定连接在建筑固定板204顶部,且挤压支架301上开设有两个嵌装孔;
挤压液压缸302,挤压液压缸302设置有两个,两个挤压液压缸302均固定套装在挤压支架301上;
挤压板303,挤压板303固定连接在两个挤压液压缸302上。
建筑固定装置4包括:
夹装固定板401,夹装固定板401固定连接在建筑固定板204上,且夹装固定板401上开设有两个通孔;
夹装推进板402,夹装推进板402固定连接在两个夹装稳定销403上;
夹装稳定销403,夹装稳定销403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夹装稳定销403均滑动连接在夹装固定板401上;两个夹装稳定销403上均套装有拉簧,拉簧固定连接在夹装稳定销403与夹装固定板401之间;
建筑限位板404,建筑限位板404为L形结构,且建筑限位板40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建筑固定板204左侧,设置挤压装置3,采用了两组挤压液压缸302进行挤压的方式,既能实现对建筑本身的承载性能进行检验,同时,通过设置两个挤压液压缸302还能在进行建筑侧向检测时起到支撑的作用,设置的建筑固定装置3采用拉簧挤压夹装推进板402的方式对建筑模型进行固定,防止受力模拟过程中建筑模型掉落损坏以及误伤工作人员。
如附图9所示,吹风装置5包括:
风机滑轨501,风机滑轨501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风机滑轨501分被固定连接在挤压支架301内侧两边;
风机固定滑动架502,风机固定滑动架502两侧设置有滑动,通过滑块滑动连接在两个风机滑轨501上;风机固定滑动架502上固定连接有把手;
测试风箱503,测试风箱503内部设有风机,且测试风箱503固定连接在风机固定滑动架502上,设置的吹风装置5采用了风机滑轨501滑动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测试风箱503滑动定点对建筑模型进行风力检测,使用更加灵活,数据更加准确。
在另一实施例中,其他结构不变,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挤压支架301的结构形式,在挤压支架301的背部固定连接防护网,通过设置防护网,可以有效的保护工作人员,防止在进行受力检测时建筑模型崩裂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提高设备安全性。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将设备通过设备安装板6使用螺栓与地面进行固定连接,随后即可将建筑模型放置夹装在建筑固定板204上,通过拉簧挤压夹装推进板402的方式对建筑模型进行固定,随后即可启动设备进行受力模拟,过程中,驱动电机105启动,带动着侧向循环连杆106上轴接的支撑台连接块104进行侧向的往复移动,从而实现震动支撑台103的横向移动,随后设置的凸轮震动电机202会启动带动震动板201进行竖向的震动,同时上方的四个电动伸缩杆205可以带动实现多角度的变换,以模拟不同倾斜角度,同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滑动吹风装置5对建筑的不同高度进行风力检测,然后是通过设置的挤压装置3通过两个挤压液压缸302带动挤压板303对建筑模型进行挤压式载荷受力模拟,最后完成整体的受力模拟检验。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8)

1.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受力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支撑装置(1);
所述移动支撑装置(1),移动支撑装置(1)为左右对称结构,移动支撑装置(1)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在设备安装板(6)上;
调节震动装置(2),调节震动装置(2)为左右对称结构,且调节震动装置(2)固定连接在移动支撑装置(1)上;
挤压装置(3),挤压装置(3)固定连接在调节震动装置(2)的顶部;
建筑固定装置(4),建筑固定装置(4)固定连接在调节震动装置(2)的顶部;
吹风装置(5),吹风装置(5)固定连接在挤压装置(3)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结构设计用受力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撑装置(1)包括:
安装支撑板(101),安装支撑板(101)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两个设备安装板(6)上;
侧向滑动轨道(102),侧向滑动轨道(102)设置有两个,且两个侧向滑动轨道(102)分别固定嵌装在安装支撑板(101)两侧;
震动支撑台(103),震动支撑台(103)底部固定连接有两条滑块,通过两个滑块滑动连接在两个侧向滑动轨道(102)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建筑结构设计用受力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撑装置(1)还包括:
支撑台连接块(104),支撑台连接块(104)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撑台连接块(104)分别固定连接在震动支撑台(103)底部;
驱动电机(105),驱动电机(105)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驱动电机(105)分别通过支架固定连接在安装支撑板(101)底部;
侧向循环连杆(106),侧向循环连杆(106)设置有两个,两个侧向循环连杆(106)分别旋转轴接在两个驱动偏心盘(107)与支撑台连接块(104)之间;
驱动偏心盘(107),驱动偏心盘(107)设置有两个,两个驱动偏心盘(107)分别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105)轴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结构设计用受力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震动装置(2)包括:
震动板(201),震动板(201)滑动连接在四个滑动稳定轴(203)上;
凸轮震动电机(202),凸轮震动电机(202)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凸轮震动电机(202)均固定连接在震动支撑台(103)上;两个凸轮震动电机(202)上均设置有凸轮,且两个凸轮均贴合于震动板(201)底部;
滑动稳定轴(203),滑动稳定轴(203)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滑动稳定轴(203)分别固定连接在震动支撑台(103)四角;四个滑动稳定轴(203)上均套装有拉簧,且拉簧固定连接在震动支撑台(103)与震动板(201)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建筑结构设计用受力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震动装置(2)还包括:
建筑固定板(204),建筑固定板(204)底部四角分别设置有安装球套,通过安装球套套装在四个角度调节球头(206)上;
电动伸缩杆(205),电动伸缩杆(205)设置有四个,且四个电动伸缩杆(205)分别固定连接在震动板(201)四角;
角度调节球头(206),角度调节球头(206)设置有四个,四个角度调节球头(206)分别固定连接在四个电动伸缩杆(205)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结构设计用受力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装置(3)包括:
挤压支架(301),挤压支架(301)固定连接在建筑固定板(204)顶部,且挤压支架(301)上开设有两个嵌装孔;
挤压液压缸(302),挤压液压缸(302)设置有两个,两个挤压液压缸(302)均固定套装在挤压支架(301)上;
挤压板(303),挤压板(303)固定连接在两个挤压液压缸(302)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结构设计用受力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固定装置(4)包括:
夹装固定板(401),夹装固定板(401)固定连接在建筑固定板(204)上,且夹装固定板(401)上开设有两个通孔;
夹装推进板(402),夹装推进板(402)固定连接在两个夹装稳定销(403)上;
夹装稳定销(403),夹装稳定销(403)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夹装稳定销(403)均滑动连接在夹装固定板(401)上;两个夹装稳定销(403)上均套装有拉簧,拉簧固定连接在夹装稳定销(403)与夹装固定板(401)之间;
建筑限位板(404),建筑限位板(404)为L形结构,且建筑限位板(40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建筑固定板(204)左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结构设计用受力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装置(5)包括:
风机滑轨(501),风机滑轨(501)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风机滑轨(501)分别固定连接在挤压支架(301)内侧两边;
风机固定滑动架(502),风机固定滑动架(502)两侧设置有滑动,通过滑块滑动连接在两个风机滑轨(501)上;风机固定滑动架(502)上固定连接有把手;
测试风箱(503),测试风箱(503)内部设有风机,且测试风箱(503)固定连接在风机固定滑动架(502)上。
CN202121337366.XU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受力模拟装置 Active CN2150072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37366.XU CN215007206U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受力模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37366.XU CN215007206U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受力模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07206U true CN215007206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128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37366.XU Active CN215007206U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受力模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072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4371A (zh) * 2022-01-18 2022-04-15 河南芯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源管理芯片制造用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4371A (zh) * 2022-01-18 2022-04-15 河南芯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源管理芯片制造用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14354371B (zh) * 2022-01-18 2024-05-07 河南芯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源管理芯片制造用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007206U (zh)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受力模拟装置
CN113607564B (zh) 一种新能源车用电池包挤压测试系统
CN215060550U (zh) 一种农业机械电子显示屏防护装置
CN204882813U (zh) 中驱水平式飞针测试机
CN216053554U (zh) 一种超高层装配式住宅安装结构用抗震模拟装置
CN217503088U (zh) 一种便携式室内环境监测设备
CN108711791A (zh) 一种跑步机控制线束绑扎结构
CN107583874B (zh) 一种大批量硬盘可靠性性能筛选测试装置
CN213126937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1553b总线解析器
CN215497650U (zh) 一种电气用配电装置
CN209919833U (zh) 一种装配式机电设备维修装置
CN105841944B (zh) 气弹簧循环寿命试验工装
CN207423554U (zh) 自动仿真集成式吸尘器试验机装置
CN216500597U (zh) 一种新型圆振动筛
CN111522413A (zh) 一种服务器减震散热装置
CN218785548U (zh) 双工位装样台
CN207665420U (zh) 一种贴片机透镜供料器
CN216654641U (zh) 一种机电电子实验操作台
CN216926876U (zh) 一种稳固耐用的电路板测试架
CN210744021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便携式蓄电池
CN215434144U (zh) 一种混凝土振动台
CN215339769U (zh) 一种建筑风环境气流模拟设备
CN216697544U (zh) 一种方便飞机机轮主轮模拟教具培训演示用装置
CN220819379U (zh) 一种电池重物冲击试验箱
CN21424363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发动机拆装教学台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