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94884U - 一种吸噪的隔音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噪的隔音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94884U
CN214994884U CN202120686851.1U CN202120686851U CN214994884U CN 214994884 U CN214994884 U CN 214994884U CN 202120686851 U CN202120686851 U CN 202120686851U CN 214994884 U CN214994884 U CN 2149948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cavity
unit
sound absorption
noi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8685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俊
徐�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ound Cubic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ound Cubic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ound Cubic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ound Cubic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8685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948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948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948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吸噪的隔音墙,包括隔音墙体,所述隔音墙体由多个隔音单元堆叠而成,所述的隔音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吸声单元,所述的吸声单元内设置有腔体,并在吸声单元的壳体上开设有开孔与该腔体连通。本申请的隔音墙通过多个隔音单元堆叠而成,每个隔音单元采用包括至少一个吸声单元,吸声单元通过设置腔体以及开孔形成一个亥姆霍兹共振腔,每个吸声单元相当一个亥姆霍兹共振腔,通过亥姆霍兹共振腔能够有效地进行低频的吸收,提高了低频噪声降噪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吸噪的隔音墙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声学材料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吸噪的隔音墙。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在应对噪音的时候会使用隔音墙进行隔音降噪,隔音墙的建造也是通过传统的隔音材料来实现的,传统声学材料分为两大部分:声学多孔材料和穿孔吸声结构。
传统材料在低频区域的能量耗散较弱,如果要吸收低频的声波,就需要非常厚的结构(多孔材料)和非常深的后腔(微穿孔板),这样既不经济又占用很大空间,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和应用情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对低频的吸声降噪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吸噪的隔音墙。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吸噪的隔音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吸噪的隔音墙,包括隔音墙体,所述隔音墙体由多个隔音单元堆叠而成,所述的隔音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吸声单元,所述的吸声单元内设置有腔体,并在吸声单元的壳体上开设有开孔与该腔体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隔音墙通过多个隔音单元堆叠而成,每个隔音单元采用包括至少一个吸声单元,吸声单元通过设置腔体以及开孔形成一个亥姆霍兹共振腔,每个吸声单元相当一个亥姆霍兹共振腔,通过亥姆霍兹共振腔能够有效地进行低频的吸收,提高了低频噪声降噪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的隔音单元为长方体状结构,在相邻的两个隔音单元通过其侧壁上设置的插块与插槽相配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隔音单元采用长方体状的结构,便于各个隔音单元的堆叠安装,同时通过将相邻的两个隔音单元通过其侧壁上设置的插块与插槽相配合,使得各个隔音单元之间贴合紧密牢靠,进一步地提高了降噪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的隔音墙体的两侧通过安装框连接,在相邻的两个安装框上其中一个安装框上设置有安装框插块,另一个安装框上设置有安装框插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安装框,便于各个隔音墙体固定,并且在安装框上设置有安装框插块以及安装框插槽,这样便于将隔音单元通过其上的插块与安装框插槽连接,以及将隔音单元通过其上的插槽与安装框插块连接。
可选的,所述的隔音单元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吸声单元,在每个吸声单元内分别设置有腔体,相邻的两个吸声单元内的腔体之间通过开孔相连通,并在第一个吸声单元上还设置有第一开孔与该吸声单元内的腔体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多个吸声单元,每个吸声单元通过设置腔体以及开孔形成一个亥姆霍兹共振腔,每个吸声单元相当一个亥姆霍兹共振腔,通过组合多个不同单元的腔体可以产生多组吸收峰,对多组频率能够达到近乎完美的吸声,提升了吸声降噪效果。
可选的,在所述的第一开孔上设置有第一插管,所述的第一插管伸入到第一个吸声单元内的腔体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开孔上设置第一插管,通过改变第一插管的长度就可以产生不同亥姆霍兹共振腔共振频率,便于针对不同的噪声频率进行设置;同时将第一插管设置成伸入到第一个吸声单元的腔体,这样能够节省吸声单元空间。
可选的,在所述的开孔内设置插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开孔内设置插管,通过改变插管的长度就可以产生不同亥姆霍兹共振腔共振频率,便于针对不同的噪声频率进行设置。
可选的,所述的腔体为单腔或者多腔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腔体设置成单腔或者多腔的结构,能够在保持各个吸声总体尺寸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多腔体内部结构尺寸的精确调整,可实现多组峰值噪声的几乎完美吸收。
可选的,各个吸声单元之间为套嵌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各个吸声单元采用套嵌的设置方式,便于将各个不同的吸声单元组合在一起,便于通过更换不同的吸声单元实现多组不同峰值噪声吸收。
可选的,相邻的两个吸声单元之间为共用侧壁结构,所述的开孔设置在所述的共用侧壁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相邻的两个吸声单元采用共用侧壁的结构,能够将一个腔嵌套在另一个腔内部,这样便于各个吸声单元的组装。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的隔音墙通过多个隔音单元堆叠而成,每个隔音单元采用包括至少一个吸声单元,吸声单元通过设置腔体以及开孔形成一个亥姆霍兹共振腔,每个吸声单元相当一个亥姆霍兹共振腔,通过亥姆霍兹共振腔能够有效地进行低频的吸收,提高了低频噪声降噪的效果。
2.本申请的隔音单元通过设置多个吸声单元,每个吸声单元通过设置腔体以及开孔形成一个亥姆霍兹共振腔,每个吸声单元相当一个亥姆霍兹共振腔,通过组合多个不同单元的腔体可以产生多组吸收峰,对多组频率能够达到近乎完美的吸声,提升了吸声降噪效果。
3.通过将腔体设置成单腔或者多腔的结构,能够在保持各个吸声总体尺寸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多腔体内部结构尺寸的精确调整,可实现多组峰值噪声的几乎完美吸收。
4.将各个吸声单元采用套嵌的设置方式,便于将各个不同的吸声单元组合在一起,便于通过更换不同的吸声单元实现多组不同峰值噪声吸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隔音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隔音单元的剖面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体现第二吸声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2的隔音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体现第三吸声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体现第四吸声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隔音单元;2、安装框;11、第一吸声单元;12、第二吸声单元;13、第三吸声单元;14、第四吸声单元;15、侧壁;16、插槽;17、插块;21、安装框插块;22、安装框插槽;23、安装框型材;24、固定板;1101、第一开孔;1102、第一插管;1103、第一腔体;1201、第二开孔;1202、第二插管;1203、第二腔体;1301、第三开孔;1302、第三插管;1303、第三腔体;1401、第四开孔;1402、第四插管;1403、第四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吸噪的隔音墙,包括隔音墙体,隔音墙体由多个隔音单元1堆叠而成,每个隔音单元1为一个截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结构,在该长方体结构的四个侧面上,其中两个相对的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插槽16和一个插块17,相邻的两个隔音单元1通过插槽16和插块17相配和实现连接,本实施例中插块17采用梯形块,插槽16采用梯形槽,通过一个个的隔音单元1拼接成隔音墙。
在隔音墙的左右两个各连接有一个安装框2,安装框2包括安装框型材23,在安装框型材23上设置有一个U型的插口,在U型的插口上通过螺钉固定有一个固定板24,在其中一侧的安装框2上的固定板24上设置有安装框插槽22,另一侧的的安装框2上的固定板24上设置有安装框插槽21,其中安装框插槽22用于与插块17配合,安装框插块21用于与插槽16配合,通过安装框插槽22与插块17之间的配合连接以及安装框插块21用于与插槽16之间的配合连接,能够将各个隔音单元1组装成密实的隔音墙。
参照图2和图3,本实施例的吸噪的隔音单元1包括两个吸声单元,分别为第一吸声单元11和第二吸声单元12,第一吸声单元11和第二吸声单元12都是采用光敏树脂材料制造,本实施例中,第一吸声单元11和第二吸声单元12采用截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结构,在第一吸声单元11内设置有一个截面为正方形的第一空腔1103,在第一吸声单元11上还设置有一个第一开孔1101,第一开孔1101连通到第一空腔1103内,在第一开孔1101上连接有一个第一插管1102,第一插管1102是与第一开孔1101一体成型的结构,第一插管1102伸入到第一空腔1103内,在第一空腔1103与第一开孔1101相对的一侧为敞口不封闭的结构。
参照图3和图4,第二吸声单元12采用截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结构,在第二吸声单元12内设有多个等分的界面为矩形的第二空腔1203,第二空腔1203可以为两个、四个或者九个等分的腔体,本实施例中,采用九个截面为正方形的第二空腔1203,第二空腔1203为封闭的空腔。在第二吸声单元12的侧壁15上开设有第二开孔1201,第二开孔1201设置有9个,每个第二开孔1201分别对应一个第二空腔1203,第二开孔1201与第二空腔1203连通,在每个第二开孔1201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二插管1202,第二插管1202伸入到第二空腔1203内,第二插管1202与第二空腔1203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第二吸声单元12与第一吸声单元11连接时,将第二吸声单元12设有第二开孔1201的一侧套嵌在第一空腔1103内,这样第二吸声单元12上的侧壁15就将第一空腔1103的敞口封堵住,也就是说第一空腔1103与第二空腔1203共用一个侧壁15。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首先根据噪声源的两个低频的频率,通过计算选择合适的吸声单元,吸声单元的结构尺寸根据亥姆霍兹共振器的原理进行设计选择,然后将两个吸声单元套嵌组合成隔音单元1,最后将各个隔音单元1以及安装框2组装成本实施例的吸噪的隔音墙。
含有两个低频的噪声经过本实施例的吸噪的隔音墙时,噪音会经过每个隔音单元1,经过隔音单元1时,其中一个低频噪音会被第一吸声单元11进行吸收,另一个低频噪声会被第二吸声单元12进行吸收,通过两个吸声单元的耦合作用,可实现两组目标频率的吸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其余结构都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隔音单元1采用了3个吸声单元,这样能够针对具有三种低频的噪音进行吸音降噪。
参照图5和图6,本实施的吸噪的隔音墙包括第一吸声单元11、第三吸声单元13以及第四吸声单元14,第一吸声单元11、第三吸声单元13以及第四吸声单元14都是采用光敏树脂材料制造。
参照图5和图6,本实施例中,第一吸声单元11、第三吸声单元13以及第四吸声单元14采用截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结构,在第一吸声单元11内设置有一个截面为正方形的第一空腔1103,在第一吸声单元11上还设置有一个第一开孔1101,第一开孔1101连通到第一空腔1103内,在第一开孔1101上连接有一个第一插管1102,第一插管1102是与第一开孔1101一体成型的结构,第一插管1102伸入到第一空腔1103内,在第一空腔1103与第一开孔1101相对的一侧为敞口不封闭的结构。
参照图5和图6,第三吸声单元13内设有多个等分的界面为矩形的第三空腔1303,第三空腔1303可以为两个、四个或者九个等分的腔体,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截面为矩形的第三空腔1303。在第三吸声单元13的侧壁15上开设有第三开孔1301,第三开孔1301设置有2个,每个第三开孔1301分别对应一个第三空腔1303,第三开孔1301与第三空腔1303连通,在每个第三开孔1301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三插管1302,第三插管1302伸入到第三空腔1303内,第三插管1302与第三空腔1303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在第三空腔1303与第三开孔1301相对的一侧为敞口不封闭的结构。
第三吸声单元13与第一吸声单元11连接时,将第三吸声单元13设有第三开孔1301的一侧套嵌在第一空腔1103内,这样第三吸声单元13上的侧壁15就将第一空腔1103的敞口封堵住,也就是说第一空腔1103与第三空腔1303共用一个侧壁15。
参照图5和图7,在第四吸声单元14内设有多个等分的界面为矩形的第四空腔1403,第四空腔1303可以为两个、四个或者九个等分的腔体,本实施例中,采用四个截面为正方形的第四空腔1403,第四空腔1403为封闭的空腔。在第四吸声单元14的侧壁15上开设有第四开孔1401,第四开孔1401设置有4个,每个第四开孔1401分别对应一个第四空腔1403,第四开孔1401与第四空腔1403连通,在每个第四开孔1401上均设置有一个第四插管1402,第四插管1402伸入到第四空腔1403内,第四插管1402与第四空腔1403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第四吸声单元14与第三吸声单元13连接时,将第四吸声单元14设有第四开孔1401的一侧套嵌在第三空腔1303内,具体的是每两个第四开孔1401与一个第三空腔1303相对应。这样第四吸声单元14上的侧壁15就将第三空腔1303的敞口封堵住,也就是说第三空腔1303与第四空腔1403共用一个侧壁5。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吸噪的隔音墙,其特征在于:包括隔音墙体,所述隔音墙体由多个隔音单元(1)堆叠而成,所述的隔音单元(1)包括至少一个吸声单元,所述的吸声单元内设置有腔体,并在吸声单元的壳体上开设有开孔与该腔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噪的隔音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音单元为长方体状结构,在相邻的两个隔音单元(1)通过其侧壁上设置的插块(17)与插槽(16)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噪的隔音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音墙体的两侧通过安装框(2)连接,在相邻的两个安装框(2)上其中一个安装框(2)上设置有安装框插块(21),另一个安装框(2)上设置有安装框插槽(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噪的隔音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音单元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吸声单元,在每个吸声单元内分别设置有腔体,相邻的两个吸声单元内的腔体之间通过开孔相连通,并在第一个吸声单元上还设置有第一开孔(1101)与该吸声单元内的腔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吸噪的隔音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开孔(1101)上设置有第一插管(1102),所述的第一插管(1102)伸入到第一个吸声单元内的腔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吸噪的隔音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开孔内设置插管。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吸噪的隔音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腔体为单腔或者多腔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吸噪的隔音墙,其特征在于:各个吸声单元之间为套嵌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吸噪的隔音墙,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吸声单元之间为共用侧壁结构,所述的开孔设置在所述的共用侧壁上。
CN202120686851.1U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吸噪的隔音墙 Active CN2149948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86851.1U CN214994884U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吸噪的隔音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86851.1U CN214994884U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吸噪的隔音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94884U true CN214994884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095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86851.1U Active CN214994884U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吸噪的隔音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948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94950A (zh) * 2022-08-01 2022-11-04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亥姆霍兹共振原理的隔音通风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94950A (zh) * 2022-08-01 2022-11-04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亥姆霍兹共振原理的隔音通风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079201A (en) Sound suppressor liners
US4562901A (en) Sound absorptive structural block with sequenced cavities
EP0191595B1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loudspeaker enclosures
CN214994884U (zh) 一种吸噪的隔音墙
JP7042579B2 (ja) 遮音ルーバー
CN214796746U (zh) 多频吸声类声学超结构
CN112927669A (zh) 多频吸声类声学超结构
JP6782911B2 (ja) 騒音低減構造
JP5065176B2 (ja) 音響を考慮した居室構造
CN214657903U (zh) 可调频吸音面板
JP6722167B2 (ja) 換気および反応的で消散的な消音のためのパネルおよびパネル構造
CN112628517B (zh) 管道消声器、装置及制备方法
CN112227237B (zh) 一种含空气共振腔的声屏障
CN212115038U (zh) 一种降噪型电机端盖
JP3209661B2 (ja) 共鳴型吸音板
JP7344665B2 (ja) 換気用開口構造
JPH0740002Y2 (ja) レゾネータ型防音パネル
CN210887858U (zh) 一种环保型隔音墙板
KR20140032683A (ko) 가설 방음판의 후면판넬 및 상기 가설 방음판
CN218093351U (zh) 一种消音器盖体
JP6936568B2 (ja) ダブルスキン構造
JP4517365B2 (ja) 位相反転型スピーカキャビネ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9586978U (zh) 一种隔音墙
WO2023021916A1 (ja) 吸音部材及び吸音壁
WO2011111890A1 (ko) 탄성력을 갖는 투명 흡음 및 방음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