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94438U - 生产污水和雨水的分流排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生产污水和雨水的分流排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94438U
CN214994438U CN202120639842.7U CN202120639842U CN214994438U CN 214994438 U CN214994438 U CN 214994438U CN 202120639842 U CN202120639842 U CN 202120639842U CN 214994438 U CN214994438 U CN 2149944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wage
rainwater
pipeline
production
filtering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3984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启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Xianjin Health Beverage And 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Xianjin Health Drinks 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Xianjin Health Drinks 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Xianjin Health Drinks 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3984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944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944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944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在本实用新型生产污水和雨水的分流排水处理装置中,通过设置竖隔板将分隔过滤箱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污水过滤腔室和雨水过滤腔室,实现了对雨水和生产污水的分区收集、过滤并分别排出去;一方面,各生产设备排放的生产污水通过所述污水收集管道统一收集至污水过滤腔室中进行过滤后,再通过污水排放管道输送至污水处理池中作处理;另一方面,各建筑物汇流的雨水通过雨水收集管道统一收集至雨水过滤腔室中进行过滤后,再通过雨水排放管道直接排放至下水管中。可见,通过增设该生产污水和雨水的分流排水处理装置可以实现对现状雨污合流的分流改造,准确分离出雨水能有效的降低污水处理池的污水处理量,节省生产成本,达到节能,减排,降耗的要求。

Description

生产污水和雨水的分流排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产污水和雨水的分流排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饮料是指以水为基本原料,由不同的配方和制造工艺生产,供人直接饮用的液体食品。在饮料的加工生产线中,会产生大量的如用来清洗罐体、管道、瓶子的污水产生,这些污水通常需要收集后送入污水处理池中进行处理后外排到自然环境中,不然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其中,企业的污水一般还包括在雨天时工厂建筑物收集到的雨水,而由于现有的排水系统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雨水和生产污水合并流入污水处理池中,通过污水处理池处理再排放。在实际情况下,雨水不同与生产污水,不含有化学物质,送入污水处理池会增加污水处理的负荷,进而增大了企业生产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污水和雨水的分流排水处理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排水系统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雨水和生产污水合并流入污水处理池中,增加污水处理负荷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产污水和雨水的分流排水处理装置,包括:
分隔过滤箱体,所述分隔过滤箱体内设置有竖隔板,所述竖隔板将所述分隔过滤箱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污水过滤腔室和雨水过滤腔室;所述污水过滤腔室和所述雨水过滤腔室独立设置且互不连通;
污水收集管道,所述污水收集管道的输入端与外部的各生产设备的排污口相连接,所述污水收集管道的输出端与所述污水过滤腔室的进水口相连接,用以将各生产设备排放的生产污水统一收集至所述污水过滤腔室中;
污水排放管道,所述污水排放管道的输出端与外部的污水处理池相连接,所述污水排放管道的输入端与所述污水过滤腔室的出水口相连接,用以将过滤后的生产污水输送至污水处理池中;
雨水收集管道,所述雨水收集管道的输入端与外部的各建筑物的排水口相连接,所述雨水收集管道的输出端与所述雨水过滤腔室的进水口相连接,用以将各建筑物汇流的雨水统一收集至所述雨水过滤腔室中;
以及雨水排放管道,所述雨水排放管道的输出端与外部的下水管相连接,所述雨水排放管道的输入端与所述雨水过滤腔室的出水口相连接,用以将过滤后的雨水直接排放至下水管中。
可选地,所述污水过滤腔室和所述雨水过滤腔室中分别可拆卸安装有第一过滤网片和第二过滤网片。
可选地,所述污水收集管道包括污水收集主管路和若干个污水收集支路,若干个所述污水收集支路并联连接在所述污水收集主管路上,若干个所述污水收集支路与外部的各生产设备一一对应并与各生产设备的排污口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污水收集主管路、所述污水排放管道、所述雨水收集管道和所述雨水排放管道上分别设置有手动控制通闭的手动开关阀。
可选地,所述污水收集主管路、所述污水排放管道、所述雨水收集管道和所述雨水排放管道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检测管道内部压力的水压压力表。
可选地,若干个所述污水收集支路上分别设置有电动控制通闭的电动开关阀;所述污水收集主管路上的水压压力表与所述电动开关阀电性连接,以控制该电动开关阀动作。
可选地,所述生产污水和雨水的分流排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竖杆、以及跨接在相邻两个竖杆之间的横向置放座;所述横向置放座平放于地面上,两个所述竖杆垂直设置在所述横向置放座的左、右两端部,所述分隔过滤箱体悬空架设在两个所述竖杆上。
可选地,所述分隔过滤箱体包括主箱体、上盖板、下盖板和连接杆;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分别盖合在所述主箱体的上、下两面,所述连接杆穿设于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并且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通过一螺母锁紧固定在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上,以将所述主箱体、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组装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生产污水和雨水的分流排水处理装置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在本实用新型生产污水和雨水的分流排水处理装置中,通过设置竖隔板将分隔过滤箱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污水过滤腔室和雨水过滤腔室,实现了对雨水和生产污水的分区收集、过滤并分别引导排出去;一方面,各生产设备排放的生产污水通过所述污水收集管道统一收集至污水过滤腔室中进行过滤后,再通过污水排放管道输送至污水处理池中作处理;另一方面,各建筑物汇流的雨水通过雨水收集管道统一收集至雨水过滤腔室中进行过滤后,再通过雨水排放管道直接排放至下水管中。可见,基于现有的雨污合流管道在不进行大规模动工改造的前提下,通过增设该生产污水和雨水的分流排水处理装置可以实现对现状雨污合流的分流改造,准确分离出雨水能有效的降低污水处理池的污水处理量,节省生产成本,达到节能,减排,降耗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生产污水和雨水的分流排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生产污水和雨水的分流排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分隔过滤箱体; 110、竖隔板; 120、污水过滤腔室;
121、第一过滤网片; 130、雨水过滤腔室; 131、第二过滤网片;
140、主箱体; 150、上盖板; 160、下盖板;
170、连接杆; 200、污水收集管道; 210、污水收集主管路;
220、污水收集支路; 221、电动开关阀; 300、污水排放管道;
400、雨水收集管道; 500、雨水排放管道; 600、手动开关阀;
700、水压压力表; 800、安装支架; 810、竖杆;
820、横向置放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一种生产污水和雨水的分流排水处理装置,包括:
分隔过滤箱体100,所述分隔过滤箱体100内设置有竖隔板110,所述竖隔板110将所述分隔过滤箱体100的内部空间分隔成污水过滤腔室120和雨水过滤腔室130;所述污水过滤腔室120和所述雨水过滤腔室130独立设置且互不连通;
污水收集管道200,所述污水收集管道200的输入端与外部的各生产设备的排污口相连接,所述污水收集管道200的输出端与所述污水过滤腔室120的进水口相连接,用以将各生产设备排放的生产污水统一收集至所述污水过滤腔室120中;
污水排放管道300,所述污水排放管道300的输出端与外部的污水处理池相连接,所述污水排放管道300的输入端与所述污水过滤腔室120的出水口相连接,用以将过滤后的生产污水输送至污水处理池中;
雨水收集管道400,所述雨水收集管道400的输入端与外部的各建筑物的排水口相连接,所述雨水收集管道400的输出端与所述雨水过滤腔室130的进水口相连接,用以将各建筑物汇流的雨水统一收集至所述雨水过滤腔室130中;
以及雨水排放管道500,所述雨水排放管道500的输出端与外部的下水管相连接,所述雨水排放管道500的输入端与所述雨水过滤腔室130的出水口相连接,用以将过滤后的雨水直接排放至下水管中。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竖隔板110将所述分隔过滤箱体100的内部空间分隔成所述污水过滤腔室120和所述雨水过滤腔室130,实现了对雨水和生产污水的分区收集、过滤并分别引导排出去;一方面,各生产设备排放的生产污水通过所述污水收集管道200统一收集至所述污水过滤腔室120中进行过滤后,再通过所述污水排放管道300输送至污水处理池中作处理;另一方面,各建筑物汇流的雨水通过所述雨水收集管道400统一收集至所述雨水过滤腔室130中进行过滤后,再通过所述雨水排放管道500直接排放至下水管中。可见,基于现有的雨污合流管道在不进行大规模动工改造的前提下,通过增设该生产污水和雨水的分流排水处理装置可以实现对现状雨污合流的分流改造,准确分离出雨水能有效的降低污水处理池的污水处理量,节省生产成本,达到节能,减排,降耗的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污水过滤腔室120和所述雨水过滤腔室130中分别可拆卸安装有第一过滤网片121和第二过滤网片131。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一过滤网片121和所述第二过滤网片131,能够对生产污水及雨水进行固液分流,从而避免大量生活垃圾排入污水处理池或者下水道内造成堵塞或者污染,同时有利于完成截留的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收集处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污水收集管道200包括污水收集主管路210和若干个污水收集支路220,若干个所述污水收集支路220并联连接在所述污水收集主管路210上,若干个所述污水收集支路220与外部的各生产设备一一对应并与各生产设备的排污口相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污水收集主管路210上设置若干个与各生产设备的排污口一一对应的污水收集支路220,提高了对各生产设备排放的生产污水的输送效率,节约了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污水收集主管路210、所述污水排放管道300、所述雨水收集管道400和所述雨水排放管道500上分别设置有手动控制通闭的手动开关阀600。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手动开关阀600,实现对所述污水收集主管路210、所述污水排放管道300、所述雨水收集管道400和所述雨水排放管道500的截流以及控制生产污水或雨水的输送量,使得生产污水或雨水的输送量控制准确,避免过多和不足,避免了浪费而且节约成本。与此同时,所述手动开关阀600通过手动控制通闭,因而在断电的情况下能够正常开合,结构简单,便于维修维护。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污水收集主管路210、所述污水排放管道300、所述雨水收集管道400和所述雨水排放管道500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检测管道内部压力的水压压力表700。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水压压力表700能更准确、及时的监测到所述污水收集主管路210、所述污水排放管道300、所述雨水收集管道400和所述雨水排放管道500的爆管泄露,提高了输液管道运行安全及周边人员和财产安全,避免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若干个所述污水收集支路220上分别设置有电动控制通闭的电动开关阀221;所述污水收集主管路210上的水压压力表700与所述电动开关阀221电性连接,以控制该电动开关阀221动作。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水压压力表700与所述电动开关阀221的相互配合,实现对若干个所述污水收集支路220生产污水输送量的调节,使得生产污水的输送量控制准确,如此,无需人为手动进行操作,自动化程度得以提高,工作效率较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生产污水和雨水的分流排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安装支架800;所述安装支架800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竖杆810、以及跨接在相邻两个竖杆810之间的横向置放座820;所述横向置放座820平放于地面上,两个所述竖杆810垂直设置在所述横向置放座820的左、右两端部,所述分隔过滤箱体100悬空架设在两个所述竖杆810上。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安装支架800,可以将所述分隔过滤箱体100离开地面摆放,避免消除所述分隔过滤箱体100与地面接触的隐患,有效减少雨水、生产污水等对所述分隔过滤箱体100带来的腐蚀伤害,提升所述分隔过滤箱体100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分隔过滤箱体100包括主箱体140、上盖板150、下盖板160和连接杆170;所述上盖板150和所述下盖板160分别盖合在所述主箱体140的上、下两面,所述连接杆170穿设于所述上盖板150和所述下盖板160,并且所述连接杆170的两端分别通过一螺母锁紧固定在所述上盖板150和所述下盖板160上,以将所述主箱体140、所述上盖板150和所述下盖板160组装成一体。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隔过滤箱体100结构简单合理,能够进行快捷的拆卸和组装,拆卸后易于储放。此外,所述分隔过滤箱体100具有生产、组装及安装固定方便,量产效率高,运输安装方便等优点,适合推广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生产污水和雨水的分流排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隔过滤箱体,所述分隔过滤箱体内设置有竖隔板,所述竖隔板将所述分隔过滤箱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污水过滤腔室和雨水过滤腔室;所述污水过滤腔室和所述雨水过滤腔室独立设置且互不连通;
污水收集管道,所述污水收集管道的输入端与外部的各生产设备的排污口相连接,所述污水收集管道的输出端与所述污水过滤腔室的进水口相连接,用以将各生产设备排放的生产污水统一收集至所述污水过滤腔室中;
污水排放管道,所述污水排放管道的输出端与外部的污水处理池相连接,所述污水排放管道的输入端与所述污水过滤腔室的出水口相连接,用以将过滤后的生产污水输送至污水处理池中;
雨水收集管道,所述雨水收集管道的输入端与外部的各建筑物的排水口相连接,所述雨水收集管道的输出端与所述雨水过滤腔室的进水口相连接,用以将各建筑物汇流的雨水统一收集至所述雨水过滤腔室中;
以及雨水排放管道,所述雨水排放管道的输出端与外部的下水管相连接,所述雨水排放管道的输入端与所述雨水过滤腔室的出水口相连接,用以将过滤后的雨水直接排放至下水管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污水和雨水的分流排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过滤腔室和所述雨水过滤腔室中分别可拆卸安装有第一过滤网片和第二过滤网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污水和雨水的分流排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收集管道包括污水收集主管路和若干个污水收集支路,若干个所述污水收集支路并联连接在所述污水收集主管路上,若干个所述污水收集支路与外部的各生产设备一一对应并与各生产设备的排污口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污水和雨水的分流排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收集主管路、所述污水排放管道、所述雨水收集管道和所述雨水排放管道上分别设置有手动控制通闭的手动开关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污水和雨水的分流排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收集主管路、所述污水排放管道、所述雨水收集管道和所述雨水排放管道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检测管道内部压力的水压压力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产污水和雨水的分流排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污水收集支路上分别设置有电动控制通闭的电动开关阀;所述污水收集主管路上的水压压力表与所述电动开关阀电性连接,以控制该电动开关阀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生产污水和雨水的分流排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污水和雨水的分流排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竖杆、以及跨接在相邻两个竖杆之间的横向置放座;所述横向置放座平放于地面上,两个所述竖杆垂直设置在所述横向置放座的左、右两端部,所述分隔过滤箱体悬空架设在两个所述竖杆上。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生产污水和雨水的分流排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过滤箱体包括主箱体、上盖板、下盖板和连接杆;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分别盖合在所述主箱体的上、下两面,所述连接杆穿设于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并且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通过一螺母锁紧固定在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上,以将所述主箱体、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组装成一体。
CN202120639842.7U 2021-03-29 2021-03-29 生产污水和雨水的分流排水处理装置 Active CN2149944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39842.7U CN214994438U (zh) 2021-03-29 2021-03-29 生产污水和雨水的分流排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39842.7U CN214994438U (zh) 2021-03-29 2021-03-29 生产污水和雨水的分流排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94438U true CN214994438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163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39842.7U Active CN214994438U (zh) 2021-03-29 2021-03-29 生产污水和雨水的分流排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944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22319A (zh) 一种多级高效污水处理装置
CN204456296U (zh) 一种具有净水消毒功能的新型水箱
CN111608256A (zh) 一种与市政工程配套使用的雨水收集系统
CN214994438U (zh) 生产污水和雨水的分流排水处理装置
CN202337459U (zh) 油箱和油液过滤装置
CN101519262B (zh) 单元式膜与生物分解的移动污水处理站
CN210656600U (zh) 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系统
CN202449889U (zh) 一种基于动态膜的分散式水处理装置
CN201485306U (zh) 一种气浮污水处理设备
CN211536663U (zh) 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用沉淀池排污装置
CN107740464A (zh) 一体化园林雨水收集和喷洒装置
CN209872600U (zh) 一种反冲洗净水器
CN201817296U (zh) 一种车载压滤机
CN208964668U (zh) 一种高效污水循环处理装置
CN2709436Y (zh) 全自动全程水处理器
CN201390686Y (zh) 单元式膜与生物分解的移动污水处理站
CN202146674U (zh) 腮式过滤器
CN215756812U (zh) 一种模块化预制水厂
CN201506996U (zh) 一种储水增压系统及系统中使用的横置的承压式储水箱
CN217811361U (zh) 一种定时切换供水机构的装置
CN220664999U (zh) 一种基于离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净水系统
CN217734624U (zh) 一种基于高层建筑的给排水系统
CN214219819U (zh) 一种应用于工地板房的雨水回收系统
CN217699226U (zh) 隔离器用排水机构及隔离器
CN220579053U (zh) 一种带厌氧仓的合建式净化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02

Address after: 523000 No. 48, dacaopu Road, Hengli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Xianjin health beverage and Food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the second industrial zone, Hengli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XIANJIN HEALTH DRINKS FOOD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