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93761U - 一种新型复合支盘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复合支盘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93761U
CN214993761U CN202120479320.5U CN202120479320U CN214993761U CN 214993761 U CN214993761 U CN 214993761U CN 202120479320 U CN202120479320 U CN 202120479320U CN 214993761 U CN214993761 U CN 2149937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pile body
disc
cap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7932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晓明
谭鲁志
董文华
张瑶
耿红殷
单洋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d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Lu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d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Lu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047932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937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937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9376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复合支盘桩,包括桩身,所述桩身的上端设有护桩帽,所述护桩帽为圆台型,所述桩身上设有两个位于护桩帽下方的圆形支盘,所述圆形支盘的横截面采用等截面形式,所述桩身上设有位于两个圆形支盘之间的承力盘,所述圆形支盘与承力盘的上盘底倾角和下盘底倾角均在30°~45°之间,所述桩身上设有减震组件,在使用等量混凝土时,本实用新型混凝土的用量少,承载力高,工程造价低,且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设置桩间距尺寸,可降低相邻桩之间的影响,提高桩身承载力,本实用新型通过减震组件的设置,不仅可对桩身受到的沉降震动进行缓冲减震,同时可使该装置更加紧贴土层,保证了该装置的稳固性和抗震性。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复合支盘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复合支盘桩。
背景技术
桩基础是桥梁工程中比较常用的基础,它是由桩和连接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而桩是主要的承力构件,能够有效地控制不均匀沉降并且抗倾覆稳定性好。而支盘桩是在灌注桩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项特殊工艺,在桩身不同深度处设置一定间隔的承力盘,具有单桩承载力高、稳定性能好及经济效益高等优点。随着对支盘桩的深度研究,支盘桩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尤其是在软土地基中,应用更加广泛。
当桥梁上部结构受到荷载时,基础会产生一定的不均匀沉降并且当地下水浮力较大或水位较高时,桥梁自重及其地下结构与土体之间的摩擦阻力之和不能抵抗地下水对结构的浮力时,容易对桩造成破坏,支盘桩的出现,减小了这一破坏,所以研究一种经济效益更高的复合支盘桩便有了十分重大的意义。
针对上述问题,现在设计一种新型复合支盘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复合支盘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复合支盘桩,包括桩身,所述桩身的上端设有护桩帽,所述护桩帽为圆台型,所述护桩帽的内部为中空,所述护桩帽的纵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桩身上设有两个位于护桩帽下方的圆形支盘,所述圆形支盘的横截面采用等截面形式,所述桩身上设有位于两个圆形支盘之间的承力盘,所述圆形支盘与承力盘的上盘底倾角和下盘底倾角均在30°~45°之间,所述桩身上设有减震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护桩帽底端的直径大于顶端的直径,所述护桩帽底端的直径为桩身直径的2倍,所述护桩帽的高度为桩身直径的1.5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震组件包括设在桩身上的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位于护桩帽的下方,所述桩身上滑动连接有位于固定盘下方的滑动盘,所述固定盘的下端设有若干固定柱,所述滑动盘的上端设有与若干固定柱相对应的套筒,所述套筒均与固定柱滑动连接,所述套筒内均设有弹簧,所述固定盘的下端边缘设有若干铆接座一,所述滑动盘的上端设有与若干铆接座一相对应的铆接座二,所述铆接座一上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一,所述铆接座二上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二,所述连接杆二的上端均与连接杆一的下端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柱的下端均设有位于套筒中的限位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铆接座一呈环形均匀分布在固定盘上,所述固定盘上铆接座一的数量不少于三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上均设有加强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使用等量混凝土时,本实用新型混凝土的用量少,承载力高,工程造价低;
2.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设置桩间距尺寸,可降低相邻桩之间的影响,提高桩身承载力;
3.本实用新型通过减震组件的设置,不仅可对桩身受到的沉降震动进行缓冲减震,同时可使该装置更加紧贴土层,保证了该装置的稳固性和抗震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复合支盘桩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新型复合支盘桩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新型复合支盘桩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1、桩身;2、护桩帽;3、圆形支盘;4、承力盘;5、固定盘;6、滑动盘;7、套筒;8、固定柱;9、弹簧;10、限位板;11、铆接座一;12、铆接座二;13、连接杆一;14、连接杆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新型复合支盘桩,包括桩身1,所述桩身1的上端设有护桩帽2,所述护桩帽2为圆台型,所述护桩帽2的内部为中空,所述护桩帽2的纵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护桩帽2底端的直径大于顶端的直径,所述护桩帽2底端的直径为桩身1直径的2倍,所述护桩帽2的高度为桩身1直径的1.5倍,所述桩身1上设有两个位于护桩帽2下方的圆形支盘3,所述圆形支盘3的横截面采用等截面形式,所述桩身1上设有位于两个圆形支盘3之间的承力盘4,所述圆形支盘3与承力盘4的上盘底倾角和下盘底倾角均在30°~45°之间,这样当桩身1发生沉降时,就可以通过护桩帽2、圆形支盘3和承力盘4为桩身1提供一些承载力,从而增强桩身1的承载性能,同时减少了桩身1的沉降,对于深层软弱地基,用该装置代替普通的施工工艺,可在提高承载力的同时,增加桩间距,进而降低工程规模,方便了使用;
所述桩身1上设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设在桩身1上的固定盘5,所述固定盘5位于护桩帽2的下方,所述桩身1上滑动连接有位于固定盘5下方的滑动盘6,所述固定盘5的下端设有若干固定柱8,所述滑动盘6的上端设有与若干固定柱8相对应的套筒7,所述套筒7均与固定柱8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柱8的下端均设有位于套筒7中的限位板10,所述限位板10可防止固定柱8从套筒7中脱离,起到限位作用,所述套筒7内均设有弹簧9,所述固定盘5的下端边缘设有若干铆接座一11,所述铆接座一11呈环形均匀分布在固定盘5上,所述固定盘5上铆接座一11的数量不少于三个,所述滑动盘6的上端设有与若干铆接座一11相对应的铆接座二12,所述铆接座一11上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一13,所述铆接座二12上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二14,所述连接杆二14的上端均与连接杆一13的下端转动连接,这样当桩身1受到震动时,桩身1就会向下沉降从而带动固定盘5上的若干固定柱8向下移动,这样固定柱8就会挤压弹簧9,从而通过若干弹簧9的弹力作用对桩身1受到的震动进行缓冲减震,同时固定盘5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会减少与滑动盘6之间的间距,这样若干连接杆一13和连接杆二14受到挤压就会向外伸出,使连接杆一13和连接杆二14在水平方向挤压土层,这样就可以使桩身1更加紧贴土层,从而保证了该装置的稳固性和抗震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桩身1发生沉降时,可通过护桩帽2、圆形支盘3和承力盘4为桩身1提供一些承载力,从而增强桩身1的承载性能,同时减少了桩身1的沉降,同时桩身1向下沉降会带动固定盘5上的若干固定柱8向下移动,使固定柱8挤压弹簧9,从而通过若干弹簧9的弹力作用对桩身1受到的震动进行缓冲减震,同时固定盘5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会减少与滑动盘6之间的间距,这样若干连接杆一13和连接杆二14受到挤压就会向外伸出,使连接杆一13和连接杆二14在水平方向挤压土层,这样就可以使桩身1更加紧贴土层,从而保证了该装置的稳固性和抗震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新型复合支盘桩,包括桩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桩身(1)的上端设有护桩帽(2),所述护桩帽(2)为圆台型,所述护桩帽(2)的内部为中空,所述护桩帽(2)的纵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桩身(1)上设有两个位于护桩帽(2)下方的圆形支盘(3),所述圆形支盘(3)的横截面采用等截面形式,所述桩身(1)上设有位于两个圆形支盘(3)之间的承力盘(4),所述圆形支盘(3)与承力盘(4)的上盘底倾角和下盘底倾角均在30°~45°之间,所述桩身(1)上设有减震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复合支盘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桩帽(2)底端的直径大于顶端的直径,所述护桩帽(2)底端的直径为桩身(1)直径的2倍,所述护桩帽(2)的高度为桩身(1)直径的1.5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复合支盘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包括设在桩身(1)上的固定盘(5),所述固定盘(5)位于护桩帽(2)的下方,所述桩身(1)上滑动连接有位于固定盘(5)下方的滑动盘(6),所述固定盘(5)的下端设有若干固定柱(8),所述滑动盘(6)的上端设有与若干固定柱(8)相对应的套筒(7),所述套筒(7)均与固定柱(8)滑动连接,所述套筒(7)内均设有弹簧(9),所述固定盘(5)的下端边缘设有若干铆接座一(11),所述滑动盘(6)的上端设有与若干铆接座一(11)相对应的铆接座二(12),所述铆接座一(11)上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一(13),所述铆接座二(12)上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二(14),所述连接杆二(14)的上端均与连接杆一(13)的下端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复合支盘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8)的下端均设有位于套筒(7)中的限位板(1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复合支盘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座一(11)呈环形均匀分布在固定盘(5)上,所述固定盘(5)上铆接座一(11)的数量不少于三个。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复合支盘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一(13)和连接杆二(14)上均设有加强筋。
CN202120479320.5U 2021-03-05 2021-03-05 一种新型复合支盘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9937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79320.5U CN214993761U (zh) 2021-03-05 2021-03-05 一种新型复合支盘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79320.5U CN214993761U (zh) 2021-03-05 2021-03-05 一种新型复合支盘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93761U true CN214993761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159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79320.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993761U (zh) 2021-03-05 2021-03-05 一种新型复合支盘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937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17443B (zh) 隔震地板
CN111335477B (zh) 一种含双层碟形弹簧的复合型多维隔震支座
CN204531052U (zh) 新型三维隔震支座
CN212358395U (zh) 一种建筑工程地基抗震结构
CN206956967U (zh) 一种用于建筑结构基础隔震的橡胶管滚动隔震支座
CN214993761U (zh) 一种新型复合支盘桩
CN215716212U (zh) 一种土木工程结构减震装置
CN113653076B (zh) 一种带有阻尼颗粒的装配式智能框架节点及施工方法
CN108487491B (zh) 一种多摆-粘性液体-多连杆式阻尼器阵列
CN210561692U (zh) 一种桥梁抗震支座
CN209907638U (zh) 一种用于地基不均匀沉降与地震耦合下的工程减震装置
CN113700021B (zh) 一种抗震性能高的建筑基桩
JPH01501806A (ja) 地震から建物を保護するための流体緩衝装置
CN109972758B (zh) 一种可调耗能效果的阻尼器组件安装方法
CN215291733U (zh) 一种组合抗震建筑结构组件
CN213508550U (zh) 一种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结构
JP2001208130A (ja) 摩擦材貯溜槽付免震支承装置
CN210857301U (zh) 一种建筑抗震防倒塌结构
CN215442487U (zh) 一种节能抗震建筑结构
CN213014780U (zh) 一种钢结构房屋抗震型墙体
CN114150583A (zh) 一种桥梁工程领域的桥梁施工用支撑设备
CN217678555U (zh) 一种桥梁设计用防震缓冲装置
CN112761270A (zh) 一种竖向惯容隔震支座
CN205230584U (zh) 硬盘减震支撑装置
CN215253620U (zh) 一种三维隔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