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93691U - 一种软土地基监测及二次加固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软土地基监测及二次加固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93691U
CN214993691U CN202120075953.XU CN202120075953U CN214993691U CN 214993691 U CN214993691 U CN 214993691U CN 202120075953 U CN202120075953 U CN 202120075953U CN 214993691 U CN214993691 U CN 2149936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ing
soft soil
foundation
soil foundation
monitoring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7595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秦
谭虓隆
褚继龙
王炯辉
赵亚雄
刘云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hydro Bureau 7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hydro Bureau 7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hydro Bureau 7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hydro Bureau 7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7595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936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936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936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solidation Of Soil By Introduction Of Solidifying Substances Into Soi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土地基监测及二次加固的装置,包括软土地基主体和若干位于所述软土地基主体的基坑内的三轴搅拌桩,若干所述三轴搅拌桩成方阵排列,所述基坑内还设有若干袖阀管和若干监测点,每四个所述三轴搅拌桩的中间位置设有一个所述袖阀管,每个所述三轴搅拌桩的四周均匀设有所述监测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软土地基内设置监测点,在三轴搅拌桩加固之后实时检测基坑开挖过程的地基情况,及时发现沉降量或突起量超范围的区域,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袖阀管,可以及时在沉降或凸起超范围的区域进行二次加固,保证土体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大幅提升软土基坑的地基承载能力,消除软土地基施工时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软土地基监测及二次加固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土地基加固施工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软土地基监测及二次加固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很多滨海城市开始大量修建地铁,但是滨海城市的地质条件相对内陆地区而言,更加复杂,因为滨海城市的地质包含有深厚的淤泥层和富水砂层,属于软土地基,因此在修建滨海城市地铁站时,对于软土地基的加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难题。
现有加固地基的工程技术中,只是采用袖阀管对地基进行加固强化,例如专利号为201721509627.5的一种富水卵石层深基坑坑底加固用袖阀管,所述袖阀管由砂固定,砂被高强的注浆压力及注浆液冲进卵石地层,填充至卵石地层的空隙,改变卵石地层的级配;又例如专利号为201811494164.9的后评价深部土体袖阀管注浆加固的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公开了该装置包括试验舱、围压系统和注浆系统,用于评价注浆效果,另外,该专利还公开了采用模拟实验装置,通过设计不同注浆参数的平行试验,丰富深部土体袖阀管注浆加固理论,明确该地层关于袖阀管注浆加固的最优技术参数。
可见,目前国内用于软土地基的加固技术中,并没有采取措施对加固后的地基进行检测及二次加固,将会埋下安全隐患。
以上问题,值得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软土地基监测及二次加固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软土地基监测及二次加固的装置,包括软土地基主体和若干位于所述软土地基主体的基坑内的三轴搅拌桩,若干所述三轴搅拌桩成方阵排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内还设有若干袖阀管和若干监测点,每四个所述三轴搅拌桩的中间位置设有一个所述袖阀管,每个所述三轴搅拌桩的四周均匀设有所述监测点。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点包括第一监测点和第二监测点,横向或纵向相邻两个所述三轴搅拌桩的中间位置设有一个所述第一监测点,位于基坑边缘的所述三轴搅拌桩与基坑边缘之间设有所述第二监测点。
进一步的,所述三轴搅拌桩外侧的所述第二监测点与所述三轴搅拌桩内侧的所述第一监测点对称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监测点距离所述基坑的边缘的距离小于10米。
优选的,相邻两排所述监测点的距离为3-8米。
优选的,同一排相邻两个所述监测点的距离为6-10米。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点设有用于观测的棱镜。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的底部中间位置设有若干水准仪。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袖阀管包括花管和双层橡皮套,所述双层橡皮套设置在所述花管的注浆孔处。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计算机,所述计算机用于接收所述监测点的监测数据。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软土地基内设置监测点,在三轴搅拌桩加固之后实时检测基坑开挖过程的地基情况,及时发现沉降量或突起量超范围的区域,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袖阀管,可以及时在沉降或凸起超范围的区域进行二次加固,保证土体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大幅提升软土基坑的地基承载能力,消除软土地基施工时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袖阀管的结构剖视图。
在图中,1、软土地基主体;2、三轴搅拌桩;3、袖阀管;31、花管;32、双层橡皮套;33、注浆孔;4、第一监测点;5、第二监测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讲解说明。同时声明,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地限定。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软土地基监测及二次加固的装置,包括软土地基主体1和若干位于软土地基主体1的基坑内的三轴搅拌桩2,若干三轴搅拌桩2成方阵排列,基坑内还设有若干袖阀管3和若干监测点,每四个三轴搅拌桩2的中间位置设有一个袖阀管3,每个三轴搅拌桩2的四周均匀设有监测点。
监测点设置有监测设备,用于监测该处点位之间的高程、水平和方向,本实施例中的监测设备为全站仪。
三轴搅拌桩2用于软土地基的第一次加固,当三轴搅拌桩成桩之后,施工人员再通过设置在基坑内的监测点实时监测地基情况,并可以通过预埋的袖阀管实时给沉降量或突起量超范围的区域进行第二次加固。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袖阀管3包括花管31和双层橡皮套32,双层橡皮套32设置在花管31的注浆孔33处,注浆时,双层橡皮套32由于浆液的压力被撑开,浆液压出,停止注浆时双层橡皮套32绷紧,外部浆液不会进入花管31内部。采用预埋的袖阀管进行注浆加固,不需要再进行打孔等复杂步骤,可以重复注浆,直至土体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为止,操作简单;而且可以根据工程需要,选择较大压力的袖阀管进行注浆,产生冒浆或者串浆的几率很小。
本实用新型利用监测点及时获取沉降量或突起量超标的区域,除了采用袖阀管及时进行注浆加固,还可以立即组织专家进行讨论,制定地基的二次加固方案及流程。
在本实用新型中,监测点包括第一监测点4和第二监测点5,横向或纵向上相邻的两个三轴搅拌桩2的中间位置设有一个第一监测点4,位于基坑边缘的三轴搅拌桩2与基坑边缘之间设有第二监测点5。三轴搅拌桩2外侧的第二监测点5与三轴搅拌桩2内侧的第一监测点4对称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中,相邻两排监测点的距离为3-8米,且同一排相邻两个监测点的距离为6-10米,第二监测点距离所述基坑的边缘的距离小于10米。本实用新型的监测点紧密布置,采用多点进行监控测量,可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排除偶然误差对结果造成的影响。
监测点设有用于观测的棱镜,便于充分观测基坑内各个部位的沉降情况,进一步提升数据的准确性。
基坑的底部中间位置设有若干水准仪,可以防止基坑的底部发生隆起,在本实施例中,设有3-4个水准仪,采用水准仪监测基坑底部中间位置时需要每天测量,直到地铁站底板的施工结束为止。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计算机,计算机用于接收监测点的监测数据,即将实时监测测量获得的数据导入计算机内,与设计的标准值对比分析,精准地标记出施工过程中不达标的区域,便于更好地掌握土体质量。
本实用新型在基坑开挖期间,对于地表的沉降监测方法具有如下要点:
1、当开挖的深度小于或等于7米时,每隔三天测量一次;
2、当开挖的深度在7米到10米之间时,每两天测量一次;
3、当开挖的深度达到10米以上时,每天都要测量一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全站仪和水平仪的监测仪器对软土地基的基坑进行实时监测,在整个基坑的开挖过程中,一旦发现三轴搅拌桩加固不足之处,立即通过预埋的袖阀管进行注浆二次加固,确保软土地基的土体质量达标,从而大幅提升软土基坑的地基承载能力。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软土地基监测及二次加固的装置,包括软土地基主体和若干位于所述软土地基主体的基坑内的三轴搅拌桩,若干所述三轴搅拌桩成方阵排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内还设有若干袖阀管和若干监测点,每四个所述三轴搅拌桩的中间位置设有一个所述袖阀管,每个所述三轴搅拌桩的四周均匀设有所述监测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基监测及二次加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点包括第一监测点和第二监测点,横向或纵向相邻两个所述三轴搅拌桩的中间位置设有一个所述第一监测点,位于基坑边缘的所述三轴搅拌桩与基坑边缘之间设有所述第二监测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基监测及二次加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轴搅拌桩外侧的所述第二监测点与所述三轴搅拌桩内侧的所述第一监测点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基监测及二次加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监测点与所述基坑的边缘的距离小于10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基监测及二次加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排所述监测点的距离为3~8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基监测及二次加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排相邻的两个所述监测点的距离为6~10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基监测及二次加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点设有用于观测的棱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基监测及二次加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的底部中间位置设有若干水准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基监测及二次加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袖阀管包括花管和双层橡皮套,所述双层橡皮套设置在所述花管的注浆孔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基监测及二次加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计算机,所述计算机用于接收所述监测点的监测数据。
CN202120075953.XU 2021-01-12 2021-01-12 一种软土地基监测及二次加固的装置 Active CN2149936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75953.XU CN214993691U (zh) 2021-01-12 2021-01-12 一种软土地基监测及二次加固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75953.XU CN214993691U (zh) 2021-01-12 2021-01-12 一种软土地基监测及二次加固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93691U true CN214993691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140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75953.XU Active CN214993691U (zh) 2021-01-12 2021-01-12 一种软土地基监测及二次加固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936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90086B (zh) 地下承压水位动态变化作用下土结构性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1086494B (zh) 地基与边坡工程模型试验平台
CN201060186Y (zh) 一种地基与边坡工程模型试验平台
CN104929146B (zh) 一种多层岩溶发育带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法
CN105137488B (zh) 基于人工注液的地下水流场描述方法
CN111021433A (zh) 逐渐失去软土承载力的桩承式路堤荷载传递研究试验装置
Mohamed Bearing capacity and settlement behaviour of footings subjected to static and seismic loading conditions in unsaturated sandy soils
CN113265998A (zh) 一种针对强夯加固的组合地基监测方法
Shi et al. Long-term longitudinal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etro lines in soft soil area
CN103353611A (zh) 地下溶洞多方位探测法
CN106592653A (zh) 一种条形基础模型的浸水载荷试验方法
CN214993691U (zh) 一种软土地基监测及二次加固的装置
CN108088632A (zh) 蓄水构筑物的渗漏监测装置及方法
CN112282849A (zh) 一种测量深埋隧洞衬砌外水压力的监测装置及方法
Yang et al. Sensor monitoring of a newly designed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structure
CN205742300U (zh) 沉管隧道基础灌砂等比例模型试验平台
CN206721943U (zh) 一种桩基位移辅助检测装置
CN108532650B (zh) 一种原位测定地下结构所受水浮力的方法
CN104032721B (zh) 一种高压垂直旋喷施工引起土体变形的确定方法
Hwang et al. Deflection paths and reference envelopes for diaphragm walls in the Taipei Basin
Wan et al. Observed performance of long-zoned excavation with suspended waterproof curtain in Yangtze River floodplain
CN108205055A (zh) 一种运营公路下浅埋暗挖隧道地层变形试验系统
Terzaghi Settlement of structures in Europe and methods of observation
CN114575884A (zh) 一种分段间歇式岩溶注浆施工工法
CN105862939B (zh) 沉管隧道基础灌砂等比例模型试验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