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93330U - 人行智能通道 - Google Patents

人行智能通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93330U
CN214993330U CN202120422728.9U CN202120422728U CN214993330U CN 214993330 U CN214993330 U CN 214993330U CN 202120422728 U CN202120422728 U CN 202120422728U CN 214993330 U CN214993330 U CN 2149933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authentication device
authentication
pedestrian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2272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小满
马振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Manufacturing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Manufacturing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Manufacturing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Manufacturing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2272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933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933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933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人行智能通道,包括第一门,其设置于人行智能通道的通行方向上的第一位置;第二门,其设置于人行智能通道的通行方向上的第二位置;第一认证设备,其对使用者进行认证;第二认证设备,其对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空间内的使用者进行认证;第一开关电路,其与第一认证设备连接,第一开关电路在第一认证设备认证通过的情况下开启第一门;以及第二开关电路,其与第二认证设备连接,第二开关电路在第二认证设备认证通过的情况下开启第二门。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减少非法用户尾随进入私密区域的情况,提高防护功能。

Description

人行智能通道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安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行智能通道。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门禁系统中,对使用者身份进行认证,在使用者身份认证通过的情况下开启安全门,从而使得使用者能够通行。
但现有的门禁系统一般只设置一道安全门,存在非法用户跟随认证用户通过安全门而进入私密区域的情况,门禁系统不能起到良好的防护功能。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至少上述问题之一或类似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人行智能通道,减少非法用户尾随进入私密区域的情况,提高防护功能。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人行智能通道,所述人行智能通道包括:
第一门,其设置于所述人行智能通道的通行方向上的第一位置;
第二门,其设置于所述人行智能通道的通行方向上的第二位置,所述人行智能通道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形成空间;
第一认证设备,其设置于所述人行智能通道内,所述第一认证设备对使用者进行认证;
第二认证设备,其设置于所述人行智能通道内,所述第二认证设备对所述空间内的使用者进行认证;
第一开关电路,其与所述第一认证设备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在所述第一认证设备认证通过的情况下开启所述第一门;以及
第二开关电路,其与所述第二认证设备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在所述第二认证设备认证通过的情况下开启所述第二门。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人行智能通道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两个侧壁和顶部,所述两个侧壁设置于所述第一门和所述第二门的两侧并沿与所述通行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所述顶部在所述第一门和所述第二门的上方连接所述两个侧壁而包围所述第一门和所述第二门。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人行智能通道还包括底座,所述第一门和所述第二门设置于所述底座。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门是闸机式安全门,所述第二门是平移式安全门或推拉式安全门。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认证设备包括以下三者中的至少之一:第一人脸识别认证设备、二维码识别认证设备和第一集成电路卡认证设备。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认证设备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连接的红外传感器设备,所述红外传感器设备检测所述空间内是否有使用者靠近所述第一门,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在所述红外传感器电路检测到有使用者靠近所述第一门的情况下开启所述第一门。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人行智能通道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认证设备连接的信息提示设备,
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在所述第二认证设备认证未通过的情况下不开启所述第二门,所述信息提示设备在所述第二认证设备认证未通过的情况下提示预定信息。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认证设备包括第二人脸识别认证设备,所述第二人脸识别认证设备对位于所述第二门的与所述空间相反一侧的使用者进行人脸识别认证,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在认证通过的情况下开启所述第二门。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之一在于:第二认证设备对第一门和第二门之间的使用者进行认证,以确定是否开启第二门。由此,即使非法用户跟随认证用户而通过了第一门,非法用户也无法通过第二门而进入私密区域,加强了防护功能。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申请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申请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人行智能通道的一个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人行智能通道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人行智能通道的又一个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人行智能通道的又一个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人行智能通道的又一个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人行智能通道的又一个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人行智能通道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人行智能通道的又一个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人行智能通道的又一个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人行智能通道的又一个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本申请的前述以及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在说明书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申请的特定实施方式,其表明了其中可以采用本申请的原则的部分实施方式,应了解的是,本申请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本申请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全部修改、变型以及等同物。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和/或”包括相关联列出的术语的一种或多个中的任何一个和所有组合。术语“包含”、“包括”、“具有”等是指所陈述的特征、元素、元件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元素、元件或组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单数形式“一”、“该”等可以包括复数形式,应广义地理解为“一种”或“一类”而并不是限定为“一个”的含义;此外术语“所述”应理解为既包括单数形式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此外术语“根据”应理解为“至少部分根据……”,术语“基于”应理解为“至少部分基于……”,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人行智能通道。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人行智能通道的一个示意图,图2至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人行智能通道的另外的示意图,具体的,图2是图1所示人行智能通道的俯视图,图3是图1所示人行智能通道的一个侧视图,图4是从第一门侧观察图1所示人行智能通道的情况,图5是从第二门侧观察图1所示人行智能通道的情况。
如图1至图5所示,人行智能通道100包括第一门101、第二门102、第一认证设备103、第二认证设备104、第一开关电路(图中未示出)以及第二开关电路(图中未示出)。
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一门101设置于人行智能通道100的通行方向上的第一位置,该第一位置即第一门101在人行智能通道100中的设置位置,第二门102设置于人行智能通道100的通行方向上的第二位置,该第二位置即第二门102在人行智能通道100中的设置位置,人行智能通道10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形成空间S。
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一认证设备103设置于人行智能通道100内,第一认证设备103对使用者进行认证;第二认证设备104设置于人行智能通道100内,第二认证设备104对空间S内的使用者进行认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认证设备103可设置于人行智能通道100内的多个位置,例如第一认证设备103可设置于第一门101,但不限于此,例如第一认证设备103也可设置于人行智能通道100内第一门101的上方的位置,或者第一认证设备103可设置于人行智能通道100的通行方向上的任意位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可根据具体的第一认证设备103,如不同类型的第一认证设备并根据需求而设置第一认证设备103的位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认证设备104可设置于人行智能通道100内的多个位置,例如第二认证设备104可设置于人行智能通道100内第二门102的上方的位置,但不限于此,例如第二认证设备104可设置于第二门102,或者第二认证设备104可设置于人行智能通道100的通行方向上的任意位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可根据具体的第二认证设备104根据需求而设置第二认证设备104的位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开关电路与第一认证设备103连接,例如为电连接,第一开关电路在第一认证设备103认证通过的情况下开启第一门101;第二开关电路与第二认证设备104连接,例如为电连接,第二开关电路在第二认证设备104认证通过的情况下开启第二门10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开关电路可设置于第一门101内,如埋设于第1门101的任意部位的内部,或者可设置于第1门101的门板或任意侧面,并且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一认证设备103电连接,第一开关电路根据第一认证设备103的认证结果而自动打开或关闭第一门10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开关电路可设置于第二门102内,如埋设于第2门102的任意部位的内部,或者可设置于第2门102的门板或任意侧面,并且第二开关电路和第二认证设备104电连接,第二开关电路根据第二认证设备104的认证结果而自动打开或关闭第二门10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人行智能通道100可设置于公共区域和私密区域之间以认证公共区域的使用者能否进入私密区域,此外,私密区域的使用者也可以通过人行智能通道100进入公共区域。例如,该私密区域可以为居住小区或学校等,以下以小区为例进行说明。
由本申请上述实施例可知,通过第一门101和第二门102的双重防护,以及第一认证设备103和第二认证设备104的双重认证,即使非法使用者跟随认证用户而通过了第一门,非法用户也无法通过第二门而进入私密区域,加强了防护功能。并且,无需在现场安排安保人员以阻止非法使用者尾随进行私密区域,能够实现无人化,智能化。
如图1至图5所示,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人行智能通道100还包括底座105,第一门101和第二门102设置于底座105。由此,无需进行第一门和第二门在地面的固定作业,简化了人行智能通道的安装,提高了人行智能通道100的通用性。
如图1至图5所示,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门101是闸机式安全门,或者称为速通门,第二门102是平移式安全门或推拉式安全门,或者称为自动门。但本申请不限于此,第一门101可以为其它样式的安全门,第二门102也可以为其它样式的安全门,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认证设备103可包括以下三者中的至少之一:第一人脸识别认证设备、二维码识别认证设备和第一集成电路卡认证设备。由此,可以通过不同方式的进行用户认证,提示用户体验。
例如,第一认证设备103可包括第一人脸识别认证设备、二维码识别认证设备和第一集成电路卡认证设备,对于人脸识别认证设备、二维码识别认证设备和集成电路卡(IC卡)认证设备,可参考相关技术,在此省略详细说明。
在此情况下,对于小区住户,第一认证设备103可通过人脸识别或二维码识别或IC卡识别的方式进行认证;对于预约访问用户,预约访问用户可通过在线(如访问小区微信公众号)的方式填写相关信息而进行申请,在申请通过之后,预约访问用户可获得人脸和/或二维码通行权限,第一认证设备103可通过人脸识别或二维码识别的方式进行认证。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认证设备103还包括与第一开关电路连接的红外传感器设备,红外传感器设备检测空间S内是否有使用者靠近第一门101,第一开关电路在红外传感器电路检测到有使用者靠近第一门101的情况下开启第一门101。由此,在空间S内的用户离开小区而进行公共区域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红外检测这样的简单的方式开启第一门101,能够实现使用者的快速通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红外传感器设备可设置于空间S内靠近第一门101的位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人行智能通道100还可包括与第二认证设备104连接的信息提示设备,第二开关电路在第二认证设备104认证未通过的情况下不开启第二门102,信息提示设备在第二认证设备104认证未通过的情况下提示预定信息,预定信息可以为“陌生人,请登记信息”等提示尾随人员登记信息。由此,对于尾随认证用户而通过第一门101的尾随人员,第二开关电路不开启第二门102能够防止未认证的尾随人员进入私密小区,此外,可通过信息提示设备向尾随人员提示预定信息以提醒尾随人员登记信息,例如尾随人员可以通过与预约访问用户相同的方式登记信息。人行智能通道100的空间S内可设置信息登记设备以供尾随人员登记信息。
在第二认证设备识别出空间S内存在尾随人员的情况下,可经由管理中心(如保安室)确定是否打开第二门102,管理中心可通过电缆与第二认证设备连接以接收第二认证设备的认证结果,由此,能够进一步防止非法用户通过第二门而进入私密区域,加强了防护功能。在此情况下,管理中心可通过客户端管理软件弹出实时识别的画面,并显示识别的结果信息,或者也可通过视频实时监控画面,从而更加容易让管理中心辨别是否为陌生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二认证设备104进行检测而检测到空间S内存在使用者的情况下,第一门101和第二门102不开启,由此,能够防止尾随人员在人行智能通道内流动,能够进一步增强防护功能。例如,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可与第二认证设备104连接从而根据第二认证设备104的检测信号确定是否开启或关闭第一门101和第二门102,或者也可以由管理中心不打开或维持关闭第一门101和第二门102,管理中心可经由电缆而与第一门101和第二门102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人行智能通道100内还可设置有警报设备,该警报设备可与第一认证设备或第二认证设备连接,当出现人员翻越速通门(闸机)或拍打自动门的情况下该警报装置会发出报警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二认证设备104认证空间S内的使用者为小区住户的情况下,可通过信息提示设备提示“欢迎回家”等信息,由此,能够提升用户体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信息提示设备也可以和第一认证设备连接,例如在第一认证设备认证使用者为小区住户或预约访问用户的情况下,可通过信息提示设备提示“欢迎光临”等信息,由此,能够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二认证设备104包括第二人脸识别认证设备,第二人脸识别认证设备对空间S内的使用者进行人脸识别认证,第二开关电路在认证通过的情况下开启第二门10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人脸识别认证设备还可对位于第二门102的与空间S相反一侧的使用者进行人脸识别认证,第二开关电路在认证通过的情况下开启第二门102。由此,对于经由人行智能通道100而从私密区域进入公共区域的使用者,可利用第二认证设备104进行人脸识别认证而进行用户认证。
但本申请不限于此,例如,对于位于第二门102的与空间S相反一侧的使用者,可以在相应位置设置例如IC卡认证设备或二维码读取设备而对要离开的使用者进行认证。
图6至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人行智能通道的另外的示意图,示出了人行智能通道具有外壳的情况,具体的,图6为立体示意图,图7是俯视图,图8是一个侧视图,图9是从第一门侧观察图6所示人行智能通道的情况,图10是从第二门侧观察图6所示人行智能通道的情况。
如图6至图10所示,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人行智能通道100还包括外壳106,外壳106包括两个侧壁1061、1062和顶部1063,两个侧壁1061、1062设置于第一门101和第二门102的两侧并沿与通行方向平行P的方向延伸,顶部1063在第一门101和第二门102的上方连接两个侧壁1061、1062而包围第一门101和第二门102。由此,通过外壳106能够提高人行智能通道的密闭性,增强了人行智能通道的防护功能。
以上对人行智能通道100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以下对人行智能通道100如何对使用者进行认证进行详细说明。
在使用者依次通过第一门101、第二门102而从公共区域进入私密区域的情况下,对于使用者为业主的情况,业主可通过第一认证设备103而以人脸或刷卡验证的方式通过第一门101,在此情况下,信息提示设备可语音提示“欢迎光临”,对于进入空间S的业主,可通过第二认证设备104而以人脸验证的方式通过第二门102,在此情况下,信息提示设备可语音提示“欢迎回家”;对于使用者为预约访问用户的情况,预约访问用户可通过小区微信公众号获取访客预约申请窗口,填写信息提交申请,申请通过后,预约访问用户可获得人脸和二维码权限通行,在此情况下,预约访问用户在第一门可使用人脸或二维码验证通过,在此情况下,信息提示设备可语音提示“欢迎光临”,对于进入空间S的预约访问用户,可使用人脸验证的方式通过第二门102;对于尾随进入人员尾随和非法闯入通过第一门101的情况下,对于进入空间S的尾随进入人员,通过第二认证设备104而以人脸验证的方式验证尾随进入人员为非认证用户,在此情况下,可通过信息提示装置提示尾随进入人员登记信息,例如尾随人员可通过设置于空间S的人证比对一体机完成信息采集和人证比对,在此情况下,第二开关电路可根据认证结果而打开或不打开第二门102,但不限于此,也可以由通过电缆而与第二认证设备连接的管理中心确定是否打开第二门102以允许尾随进入人员进入。
在使用者依次通过第二门102、第一门101而从私密区域进入公共区域的情况下,业主可通过人脸或刷卡验证的方式通过第二门102,并通过红外触发的方式通过第一门101,预约访问用户和随从人员可通过人脸验证的方式通过第二门102,并通过红外触发的方式通过第一门101。
以上通过不同的实施例从不同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人行智能通道进行了说明,上述各个实施例可以进行任意组合,此处省略说明。此外,以上仅对本申请进行了示例性说明,但本申请不限于此,还可以在以上各个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变型。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仅对与本申请相关的人行智能通道的结构做了说明,该人行智能通道还可以包括其它构成,例如显示屏以向使用者显示信息,此处省略说明。
根据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通过第一门101和第二门102的双重防护,以及第一认证设备103和第二认证设备104的双重认证,即使非法使用者跟随认证用户而通过了第一门,非法用户也无法通过第二门而进入私密区域,加强了防护功能。并且,无需在现场安排安保人员以阻止非法使用者尾随进行私密区域,能够实现无人化,智能化。
以上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这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不是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对本申请做出各种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也在本申请的范围内。
以上参照附图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的许多特征和优点根据该详细的说明书是清楚的,因此所附权利要求旨在覆盖这些实施方式的落入其真实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这些特征和优点。此外,由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很多修改和改变,因此不是要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限于所例示和描述的精确结构和操作,而是可以涵盖落入其范围内的所有合适修改和等同物。

Claims (8)

1.一种人行智能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智能通道包括:
第一门,其设置于所述人行智能通道的通行方向上的第一位置;
第二门,其设置于所述人行智能通道的通行方向上的第二位置,所述人行智能通道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形成空间;
第一认证设备,其设置于所述人行智能通道内,所述第一认证设备对使用者进行认证;
第二认证设备,其设置于所述人行智能通道内,所述第二认证设备对所述空间内的使用者进行认证;
第一开关电路,其与所述第一认证设备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在所述第一认证设备认证通过的情况下开启所述第一门;以及
第二开关电路,其与所述第二认证设备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在所述第二认证设备认证通过的情况下开启所述第二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行智能通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人行智能通道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两个侧壁和顶部,所述两个侧壁设置于所述第一门和所述第二门的两侧并沿与所述通行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所述顶部在所述第一门和所述第二门的上方连接所述两个侧壁而包围所述第一门和所述第二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行智能通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人行智能通道还包括底座,所述第一门和所述第二门设置于所述底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行智能通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门是闸机式安全门,所述第二门是平移式安全门或推拉式安全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行智能通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认证设备包括以下三者中的至少之一:第一人脸识别认证设备、二维码识别认证设备和第一集成电路卡认证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行智能通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认证设备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连接的红外传感器设备,所述红外传感器设备检测所述空间内是否有使用者靠近所述第一门,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在所述红外传感器电路检测到有使用者靠近所述第一门的情况下开启所述第一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行智能通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人行智能通道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认证设备连接的信息提示设备,
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在所述第二认证设备认证未通过的情况下不开启所述第二门,所述信息提示设备在所述第二认证设备认证未通过的情况下提示预定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行智能通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认证设备包括第二人脸识别认证设备,所述第二人脸识别认证设备对所述空间内的使用者进行人脸识别认证,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在认证通过的情况下开启所述第二门。
CN202120422728.9U 2021-02-25 2021-02-25 人行智能通道 Active CN2149933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22728.9U CN214993330U (zh) 2021-02-25 2021-02-25 人行智能通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22728.9U CN214993330U (zh) 2021-02-25 2021-02-25 人行智能通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93330U true CN214993330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158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22728.9U Active CN214993330U (zh) 2021-02-25 2021-02-25 人行智能通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933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23335B (zh) 智能门岗系统及其门禁检测方法
KR101218297B1 (ko) 전자 도어락 개폐 시스템 및 개폐방법
KR101960799B1 (ko) 사물인터넷 기능이 구비된 생체인증 출입통제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8171840A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楼宇控制系统
CN204926231U (zh) 一种门禁及门禁系统
CN111833504B (zh) 门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KR100965428B1 (ko) 2개의 지능카메라를 이용한 인증자입장 자동검증시스템 및 운영방법
KR20090017733A (ko) 차량 출입 관리 시스템
CN111784900A (zh) 一种智慧小区智能化管理系统
CN113516803A (zh) 一种防尾随门禁开启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898073A (zh) 一种岗哨一体化系统
JP4986233B2 (ja) 不審者入館防止システム
CN103443008B (zh) 具有至少一个摄像单元的入口监控设备
CN212515949U (zh) 门禁系统
CN214993330U (zh) 人行智能通道
CN108242096A (zh) 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门禁系统
CN110930548A (zh) 一种人脸识别智慧安防系统
CN105894623A (zh) 一种智能小区门禁控制系统
CN114445948B (zh) 一种无感通行系统及方法
CN110599648B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钥匙管理系统
JP2006144226A (ja) 遠隔型icカードを用いた入退室管理システム
CN109993866B (zh) 基于移动管理终端的翼闸控制方法及系统
WO2022219933A1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CN207097091U (zh) 智能三辊闸及智能通行系统
CN115909567A (zh) 一种门禁新式互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