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84840U - 一种bdu快充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bdu快充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84840U
CN214984840U CN202120665328.0U CN202120665328U CN214984840U CN 214984840 U CN214984840 U CN 214984840U CN 202120665328 U CN202120665328 U CN 202120665328U CN 214984840 U CN214984840 U CN 2149848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opper bar
bdu
screw
qui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6532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安民
汪莲莲
李超
韩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Gotio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Guoxua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Guoxua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Guoxua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6532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848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848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848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BDU快充模块,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快充接触器、两个螺栓、第一铜排和第二铜排;壳体设有具有开口的安装腔,快充接触器上设置有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快充接触器通过两个螺栓安装在安装腔内;第一铜排两端分别与壳体和正极触头连接,第二铜排两端分别与壳体和负极触头连接。本实用新型提高了BDU的灵活性,解决了传统BDU适配度不高、开发周期长、开发费用高及BDU型号繁多的问题,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BDU快充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BDU快充模块。
背景技术
电池包断路单元(Battery Disconnect Unit,以下简称BDU)是专为电池包内部设计的电源断路单元,为新能源电动汽车高压系统提供充放电控制、高压部件上电控制、电路过载和短路保护、电流采集等功能,保护和监控高压系统的运行状态。
BDU的功能是根据整车电气需求而定的,对于电池包来说BDU可以分为含快充接口和不含快充接口两种,含快充接口电池包的BDU内部一般都含快充接触器,而不含快充接口电池包的BDU内部则没有快充接触器。市面上现有BDU大多是根据整车需求进行定制开发的一体式传统BDU,因为快充接触器体积较大,含快充和不含快充的BDU体积差异也较大,如果用含快充的BDU去掉快充接触器去匹配不含快充的电池包时,从结构上看,往往适配度不高,需要重新设计开发新的BDU,造成开发周期长、开发费用高及BDU型号繁多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BDU快充模块。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BDU快充模块,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快充接触器、两个螺栓、第一铜排和第二铜排;
壳体设有具有开口的安装腔,快充接触器上设置有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快充接触器通过壳体内的两个螺栓安装在安装腔内;第一铜排与正极触头连接并安装在壳体上,第二铜排与负极触头连接并安装在壳体上。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螺钉、第二螺钉和第三螺钉;第一铜排通过第一螺钉与设置在壳体内的输出正接口连接,第一铜排通过第三螺钉与正极触头连接;第二螺钉安装在第一铜排上。
优选地,还包括第四螺钉、第五螺钉;第二铜排通过第五螺钉与设置在壳体内的输出负接口连接;第二铜排通过第四螺钉与负极触头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护盖;护盖与壳体的开口端配合连接
优选地,护盖上设置有防错凸起、卡扣和防护帽;壳体上开设有防错凹槽、卡槽;护盖的卡扣卡接在壳体的卡槽内且护盖的防错凸起卡接在壳体的防错凹槽内;第三螺钉、第四螺钉分别与护盖的两个防护帽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BDU快充模块,快充模块的独立配置,提高了BDU的灵活性,解决了传统BDU适配度不高、开发周期长、开发费用高及BDU型号繁多的问题,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BDU快充模块的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BDU快充模块中护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BDU快充模块中快充接触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BDU快充模块中壳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BDU快充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盖1、快充接触器6、壳体8、第一铜排10、第一螺钉7、第三螺钉2和第二螺钉9、第二铜排5、第五螺钉4、第四螺钉3;壳体8设有具有开口的安装腔,护盖1上设置有防错凸起101、卡扣102和防护帽103,壳体8上设置有防错凹槽801、卡槽804、螺栓802、输出负接口803和输出正接口805;
护盖1的卡扣102卡接在壳体8的卡槽804内且护盖1的防错凸起101卡接在壳体的防错凹槽801内;快充接触器(6)通过两个螺栓(802)安装在安装腔内。
在具体实施例中,快充接触器6上设置有正极触头601和负极触头602,第一铜排10通过第一螺钉7与正接口805连接并安装在壳体8上,第一铜排10通过第三螺钉2与正极触头601连接并安装在壳体8上;第二螺钉9安装在第一铜排10上,是电压检测点;第二铜排5通过第五螺钉4与设置在壳体8内的输出负接口803连接,第二铜排5通过第四螺钉3与负极触头602连接。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三螺钉2、第四螺钉3分别与防护帽103相接触,保证护盖1与壳体8之间的电气间隙。
在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将传统BDU分为主功能模块和快充模块;若电池包含快充接口,则在主BDU的基础上再配置一个快充模块;若电池包不含快充接口,则无需配置快充模块;快充模块的独立配置,提高了BDU的灵活性,解决了传统BDU适配度不高、开发周期长、开发费用高及BDU型号繁多的问题,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BDU快充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8)、快充接触器(6)、两个螺栓、第一铜排(10)和第二铜排(5);
壳体(8)设有具有开口的安装腔,快充接触器(6)上设置有正极触头(601)和负极触头(602),快充接触器(6)通过壳体(8)内的两个螺栓(802)安装在安装腔内;第一铜排(10)与正极触头(601)连接并安装在壳体(8)上,第二铜排(5)与负极触头(602)连接并安装在壳体(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DU快充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螺钉(7)、第二螺钉(9)和第三螺钉(2);第一铜排(10)通过第一螺钉(7)与设置在壳体(8)内的输出正接口(805)连接,第一铜排(10)通过第三螺钉(2)与正极触头(601)连接;第二螺钉(9)安装在第一铜排(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DU快充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螺钉(3)、第五螺钉(4);第二铜排(5)通过第五螺钉(4)与设置在壳体(8)内的输出负接口(803)连接;第二铜排(5)通过第四螺钉(3)与负极触头(60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BDU快充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盖(1);护盖(1)与壳体(8)的开口端配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BDU快充模块,其特征在于,护盖(1)上设置有防错凸起(101)、卡扣(102)和防护帽(103);壳体(8)上开设有防错凹槽(801)、卡槽(804);护盖(1)的卡扣(102)卡接在壳体(8)的卡槽(804)内且护盖(1)的防错凸起(101)卡接在壳体(8)的防错凹槽(801)内;第三螺钉(2)、第四螺钉(3)分别与护盖(1)的两个防护帽(103)相接触。
CN202120665328.0U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bdu快充模块 Active CN2149848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65328.0U CN214984840U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bdu快充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65328.0U CN214984840U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bdu快充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84840U true CN214984840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095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65328.0U Active CN214984840U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bdu快充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848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41801B1 (ko) 엔드 플레이트를 결합시키는 부싱을 포함한 배터리 팩
CN102782930B (zh) 电池控制设备和方法
CN109713190B (zh) 一种具有两种输出类型的防爆锂电池电源及其工作方法
KR20150142790A (ko) 스웰링 현상에 의한 배터리 모듈의 외형 변화를 방지할 수 있는 배터리 모듈 어셈블리용 엔드 플레이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US7466103B2 (en) Battery module
CN104044538A (zh) 一种低压蓄电池的防亏电装置及其方法
CN105098225A (zh) 充电圆柱锂电池及其充电电池盒
CN207651426U (zh) 一种接触器
CN216231692U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高压配电盒
CN202918018U (zh) 一种矿用电机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电源模块
CN214984840U (zh) 一种bdu快充模块
CN211127282U (zh) 一种锂电池不间断储能电源系统
CN102231432A (zh) 一种电池及电池舱
CN210137072U (zh) 一种电池包组用高压配电盒
CN113246736A (zh) 一种高兼容性bdu系统与正极模块、负极模块、快充模块
CN204701397U (zh) 内置式胎压监测模块的充电电源连接结构
CN109301929B (zh) 一种外接电池快速切换充电系统
CN204089285U (zh) 汽车点火高速破窗移动电源
CN216872082U (zh) 一种bdu负极模块
CN219740949U (zh) 一种高低压定制pdu装置
CN105098219A (zh) 一种电动车用轻便型通用的电池标准模组
CN217589297U (zh) 电池包以及车辆
CN202200857U (zh) 一种四电一体化电动车
CN204720512U (zh) 充电圆柱锂电池及其充电电池盒
CN211405459U (zh) 一种大电流的锂电池保护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