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84190U - 一种双墨泵供墨的包装盒印刷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墨泵供墨的包装盒印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84190U
CN214984190U CN202121482494.3U CN202121482494U CN214984190U CN 214984190 U CN214984190 U CN 214984190U CN 202121482494 U CN202121482494 U CN 202121482494U CN 214984190 U CN214984190 U CN 2149841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box
cylinder
printing machin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8249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坤明
袁训军
刘宝忠
焦波
秦庆胜
张文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Xinjufeng Taidong Packing Co ltd
Shandong Xinjufeng Technology Packag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Xinjufeng Taidong Packing Co ltd
Shandong Xinjufeng Technology Packag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Xinjufeng Taidong Packing Co ltd, Shandong Xinjufeng Technology Packag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Xinjufeng Taidong Pack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8249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841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841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841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xiliary Devices For And Details Of Packaging Control (AREA)

Abstract

一种双墨泵供墨的包装盒印刷机,涉及印刷机技术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墨池,所述箱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烘干装置,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头部连接有上墨装置,所述上墨装置的下方设置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贯穿箱体下端两侧壁,所述箱体的前端右上方设置有控制面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烘干装置,利于对印刷后的墨渍进行烘干,导风罩利于将热风导至印刷的包装盒上,防止热风四溢,提高烘干效率;通过设置两个墨泵能够解决单墨泵工作容易产生功率不足或意外停转的情况,导致供墨不足,进而影响印刷效果和工作效率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双墨泵供墨的包装盒印刷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墨泵供墨的包装盒印刷机。
背景技术
印刷机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包括折叠)等机构组成,印刷机的发明和发展,对于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印刷机可以分为凸版、平版、凹版和孔版印刷机;安装版和压印结构分为平压平式、圆压平式和圆压圆式印刷机,在加工包装盒的过程中,会使用到印刷机,虽然印刷机的种类有很多,但是依然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现有的印刷机,基本上都是由一个墨泵进行上墨,单墨泵工作容易产生功率不足或意外停转的情况,导致供墨不足,进而影响印刷效果和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墨泵供墨的包装盒印刷机,能够解决单墨泵工作容易产生功率不足或意外停转的情况,导致供墨不足,进而影响印刷效果和工作效率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墨泵供墨的包装盒印刷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墨池,所述箱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烘干装置,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头部连接有上墨装置,所述上墨装置的下方设置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贯穿箱体下端两侧壁,所述箱体的前端右上方设置有控制面板。
优选地,所述墨池底部安装有用于承托墨池的底托板,所述底托板为L型结构且与箱体的外壁螺栓连接,所述墨池内设置有吸墨管,所述吸墨管的出墨口上连接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出墨口连接有供墨管,所述供墨管上安装有第一墨泵,所述第一墨泵固定连接在支撑杆上。
优选地,所述上墨装置包括墨盒,所述墨盒固定连接在第一气缸的杆部前端,所述墨盒的进墨口与供墨管的出墨口连接,所述墨盒的出墨口上连接有上墨管,所述上墨管的出墨口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的前端连接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内设置有刻版,所述刻版可旋转地且可滑移地支承在保护壳内。
优选地,还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一端与墨盒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喷头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上墨管通过管卡与导向杆连接,所述上墨管上设置有第二墨泵,所述第二墨泵固定连接在导向杆上。
优选地,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两端贯穿箱体两侧壁,所述传送带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上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放置在电机架上。
优选地,所述箱体内部两侧壁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的杆部前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均为斜向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箱体左侧壁上,另一端连接有第一上压辊,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箱体右侧壁上,另一端连接有第二上压辊,所述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收缩时,第一上压辊和第二上压辊均与传送带表面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传送带内还设置有下压辊,所述下压辊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下压辊和第二下压辊,所述第一下压辊和第二下压辊分别与收缩状态下的第一上压辊和第二上压辊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下压辊和第二下压辊固定连接在箱体内壁上。
优选地,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热风机,所述热风机螺栓连接在箱体内壁上,所述热风机的出风口设置有喇叭型导风罩,所述热风机的进风口连接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固定连接在箱体外壁上。
优选地,所述箱体底部四角安装有支撑腿,所述四个支撑腿的底部均安装有脚轮,所述脚轮上设置有锁紧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第一墨泵和第二墨泵,利于避免单墨泵功率不足,意外停转造成供墨不足,影响印刷效果和工作效率。
2.通过设置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第一上压辊、第二上压辊、第一下压辊和第二下压辊,印刷时利于对包装盒压实,防止发生倾斜造成印刷不良。
3.通过设置烘干装置,利于对印刷后的墨渍进行烘干,导风罩利于将热风导至印刷的包装盒上,防止热风四溢,提高烘干效率。
4.通过在吸墨管上设置过滤器,利于避免杂质进入喷头造成堵塞。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墨泵供墨的包装盒印刷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墨泵供墨的包装盒印刷机的翻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箱体、2-墨池、3-支撑杆、4-第一气缸、5-控制面板、6-底托板、7-吸墨管、8-过滤器、9-供墨管、10-第一墨泵、11-墨盒、12-上墨管、13-喷头、14-保护壳、15-刻版、16-导向杆、17-第二墨泵、18-传送带、19-主动轮、20-从动轮、21-电机、22-电机架、23-第二气缸、24-第三气缸、25-第一连接杆、26-第二连接杆、27-第一上压辊、28-第二上压辊、29-第一下压辊、30-第二下压辊、31-热风机、32-导风罩、33-进风管、34-支撑腿、35-脚轮、36-锁紧装置、37-曲线槽、38-止挡圈、39-滑槽、40-海绵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举例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内容作出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双墨泵供墨的包装盒印刷机,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墨池2,所述箱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烘干装置,所述箱体1内部设置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上连接有第一气缸4,所述第一气缸4的头部连接有上墨装置,所述上墨装置的下方设置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贯穿箱体1下端两侧壁,所述箱体1的前端右上方设置有控制面板5。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墨池2底部安装有用于承托墨池2的底托板6,所述底托板6为L型结构且与箱体1的外壁螺栓连接,所述墨池2内设置有吸墨管7,所述吸墨管7的出墨口上连接有过滤器8,通过设置过滤器8,利于对墨水进行过滤,避免杂质堵塞喷头13,影响喷墨效果,所述过滤器8的出墨口连接有供墨管9,所述供墨管9上安装有第一墨泵10,所述第一墨泵10固定连接在支撑杆3上。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墨装置包括墨盒11,所述墨盒11固定连接在第一气缸4的杆部前端,所述墨盒11的进墨口与供墨管9的出墨口连接,所述墨盒11的出墨口上连接有上墨管12,所述上墨管12的出墨口设置有喷头13,所述喷头13的前端连接有保护壳14,所述保护壳14内设置有刻版15,所述刻版15可旋转地且可滑移地支承在保护壳14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壳14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与外壳构成滑动连接,通过借助内壳两侧的翻转机构使得刻版15滑动且翻转,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曲线槽37,所述曲线槽37对称开设在内壳的两侧,所述曲线槽37一侧设置有止挡圈38,所述刻版15上有图样的一面与喷头13相对,所述刻版15的两侧设置有滑槽39,所述止挡圈38嵌设在滑槽39内,所述滑槽39相对于止挡圈38能够滑动且能够在曲线槽37内实现翻转,所述滑槽39两侧通过转轴与外壳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设置在曲线槽37内。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导向杆16,所述导向杆16一端与墨盒11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喷头13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上墨管12通过管卡与导向杆16连接,所述上墨12上设置有第二墨泵17,所述第二墨泵17固定连接在导向杆16上。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传送带18,所述传送带18的两端贯穿箱体1两侧壁,所述传送带18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主动轮19和从动轮20,所述主动轮19上连接有电机21,所述电机21放置在电机架22上。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电机21带动主动轮19旋转,主动轮19带动从动轮20旋转,从而使得传送带18对包装盒进行传输,节省人工劳力。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箱体1内部两侧壁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二气缸23和第三气缸24,所述第二气缸23和第三气缸24的杆部前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5和第二连接杆26,所述第一连接杆25和第二连接杆26均为斜向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25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箱体1左侧壁上,另一端连接有第一上压辊27,所述第二连接杆26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箱体1右侧壁上,另一端连接有第二上压辊28,所述第二气缸23和第三气缸24收缩时,第一上压辊27和第二上压辊28均与传送带18表面相接触。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上压辊27和第二上压辊28对包装盒两侧进行压紧,防止发生偏移,影响印刷质量。常态下第二气缸23和第三气缸24处于扩张状态,此时第一上压辊27和第二上压辊28悬空,当传送带18将包装盒传输到刻版15下方时,因第一连接杆25和第二连接杆26均为斜向设置,第二气缸23和第三气缸24同时收缩,带动第一上压辊27和第二上压辊28向相反方向运动,直至与传送带18上的包装盒相接触进行压紧操作。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增强包装盒的压紧效果,所述传送带18内还设置有下压辊,所述下压辊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下压辊29和第二下压辊30,所述第一下压辊29和第二下压辊30分别与收缩状态下的第一上压辊27和第二上压辊28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下压辊29和第二下压辊30固定连接在箱体1内壁上。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箱体1内壁上还设置有海绵块40,所述海绵块40通过具有伸缩功能的部件与箱体1内壁连接,所述海绵块40用于清理传送带18表面的墨渍,所述海绵块40的宽度与传送带18的宽度相匹配。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热风机31,所述热风机31螺栓连接在箱体1内壁上,所述热风机31的出风口设置有喇叭型导风罩32,所述导风罩32利于将热风导至印刷的包装盒上,防止热风四溢,提高烘干效率;所述热风机31的进风口连接有进风管33,所述进风管33固定连接在箱体1外壁上。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方便移动和固定本装置,所述箱体1底部四角安装有支撑腿34,所述四个支撑腿34的底部均安装有脚轮35,所述脚轮35上设置有锁紧装置36。
工作原理:工作时,将包装盒放置到传送带18上,打开电机21,驱使传送带18向前运动,直至包装盒到达刻版15下方。打开第一墨泵10和第二墨泵17,墨水经吸墨管7上的过滤器8过滤后再经供墨管9进入墨盒11,在第二墨泵17的压力下经上墨管12进入喷头13,再由喷头13喷到刻版15上。在第一气缸4的作用下,保护壳14的内壳接触到包装盒后迅速滑向外壳内,此时刻版15两侧的滑槽39相对于止挡圈38滑动并在曲线槽37内实现翻转,最终使得刻版15上的图案印刷到包装盒上,印刷完毕后第一气缸4收缩,带动保护壳14和刻版15向上移动,此时热风机31将外界通过进风管33进入箱体1的气体加热,再由导风罩32排出,对印刷后的包装盒进行烘干处理,烘干后的包装盒经传送带18输送到箱体1外部进行统一收集。
不工作时,打开电机21带动传送带18转动,通过伸缩机构带动海绵块40移动至传送带表面进行墨渍清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申请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双墨泵供墨的包装盒印刷机,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墨池(2),所述箱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烘干装置,所述箱体(1)内部设置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上连接有第一气缸(4),所述第一气缸(4)的头部连接有上墨装置,所述上墨装置的下方设置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贯穿箱体(1)下端两侧壁,所述箱体(1)的前端右上方设置有控制面板(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墨泵供墨的包装盒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池(2)底部安装有用于承托墨池(2)的底托板(6),所述底托板(6)为L型结构且与箱体(1)的外壁螺栓连接,所述墨池(2)内设置有吸墨管(7),所述吸墨管(7)的出墨口上连接有过滤器(8),所述过滤器(8)的出墨口连接有供墨管(9),所述供墨管(9)上安装有第一墨泵(10),所述第一墨泵(10)固定连接在支撑杆(3)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墨泵供墨的包装盒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墨装置包括墨盒(11),所述墨盒(11)固定连接在第一气缸(4)的杆部前端,所述墨盒(11)的进墨口与供墨管(9)的出墨口连接,所述墨盒(11)的出墨口上连接有上墨管(12),所述上墨管(12)的出墨口设置有喷头(13),所述喷头(13)的前端连接有保护壳(14),所述保护壳(14)内设置有刻版(15),所述刻版(15)可旋转地且可滑移地支承在保护壳(14)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双墨泵供墨的包装盒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杆(16),所述导向杆(16)一端与墨盒(11)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喷头(13)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上墨管(12)通过管卡与导向杆(16)连接,所述上墨管(12)上设置有第二墨泵(17),所述第二墨泵(17)固定连接在导向杆(16)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墨泵供墨的包装盒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传送带(18),所述传送带(18)的两端贯穿箱体(1)两侧壁,所述传送带(18)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主动轮(19)和从动轮(20),所述主动轮(19)上连接有电机(21),所述电机(21)放置在电机架(22)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双墨泵供墨的包装盒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部两侧壁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二气缸(23)和第三气缸(24),所述第二气缸(23)和第三气缸(24)的杆部前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5)和第二连接杆(26),所述第一连接杆(25)和第二连接杆(26)均为斜向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25)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箱体(1)左侧壁上,另一端连接有第一上压辊(27),所述第二连接杆(26)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箱体(1)右侧壁上,另一端连接有第二上压辊(28),所述第二气缸(23)和第三气缸(24)收缩时,第一上压辊(27)和第二上压辊(28)均与传送带(18)表面相接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双墨泵供墨的包装盒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8)内还设置有下压辊,所述下压辊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下压辊(29)和第二下压辊(30),所述第一下压辊(29)和第二下压辊(30)分别与收缩状态下的第一上压辊(27)和第二上压辊(28)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下压辊(29)和第二下压辊(30)固定连接在箱体(1)内壁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墨泵供墨的包装盒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热风机(31),所述热风机(31)螺栓连接在箱体(1)内壁上,所述热风机(31)的出风口设置有喇叭型导风罩(32),所述热风机(31)的进风口连接有进风管(33),所述进风管(33)固定连接在箱体(1)外壁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墨泵供墨的包装盒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部四角安装有支撑腿(34),所述四个支撑腿(34)的底部均安装有脚轮(35),所述脚轮(35)上设置有锁紧装置(36)。
CN202121482494.3U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双墨泵供墨的包装盒印刷机 Active CN2149841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82494.3U CN214984190U (zh)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双墨泵供墨的包装盒印刷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82494.3U CN214984190U (zh)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双墨泵供墨的包装盒印刷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84190U true CN214984190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104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82494.3U Active CN214984190U (zh)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双墨泵供墨的包装盒印刷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841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08206U (zh) 一种油墨印刷装置
CN206416688U (zh) 一种纸板印刷装置
CN214984190U (zh) 一种双墨泵供墨的包装盒印刷机
CN213798787U (zh) 一种印刷机的清洁装置
CN212372947U (zh) 瓦楞纸板成型印刷一体生产线
CN216466764U (zh) 一种环保油墨包装纸用印刷装置
CN108656711A (zh) 一种印刷机压纸装置
CN213618979U (zh) 一种具有开槽功能的三色印刷机
CN209466802U (zh) 一种给墨均匀的凹版印刷机
CN2710895Y (zh) 一种成卷基材印刷机的双面印刷机构
CN211591756U (zh) 一种多功能印刷机
CN208615458U (zh) 一种凹印机
CN208664629U (zh) 一种卷筒纸双面印刷机
CN208232582U (zh) 一种双面印刷机
CN112477406A (zh) 一种uv环保油墨印刷机
CN217778120U (zh) 一种用于正反面印刷的印刷机构翻转结构
CN219618744U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印刷装置
CN214027822U (zh) 一种方便清洗的印刷装置
CN213199133U (zh) 一种凹版印刷机的递墨小车
CN214083375U (zh) 一种绿色环保柔性印刷装置
CN209971842U (zh) 一种压纸方便的标签生产用印刷机
CN213830869U (zh) 一种水印印刷机
CN217476826U (zh) 一种高精度柔板印刷机
CN218020766U (zh) 一种节能环保印刷机
CN210652278U (zh) 用于丝网印刷机的印花干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