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70347U - 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70347U
CN214970347U CN202120592760.1U CN202120592760U CN214970347U CN 214970347 U CN214970347 U CN 214970347U CN 202120592760 U CN202120592760 U CN 202120592760U CN 214970347 U CN214970347 U CN 2149703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detecting
chamber
cavity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9276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树勇
邹仪宣
蔡明修
邵桢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te On Opto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ite On Opto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te On Opto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Lite On Opto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9276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703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703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703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检测装置,适于检测管体内的液体状况。检测装置包括本体、发光组件与检测组件。本体具有分隔的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通过位于之间的通孔而连通。发光组件设置于第一腔室内。检测组件设置于第二腔室内,且发光组件和检测组件位于本体内同一侧。其中,管体通过第一腔室、通孔与第二腔室,当发光组件发出光线照射管体内的液体,部份被反射和/或折射且通过通孔的光线会被检测组件接收和检测,以判断管体内的液体状况。检测组件检测通过管体内液体的光线变化,以识别管体内的液体是否存在气泡。

Description

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输送入体内液体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于现有技术中,使用者通过液体输注装置将液体注射输送于体内,能使药物在血液中保持一个稳定的浓度,用更少的药物达到更好的阵痛治疗。当送液体入人体内的过程中,若用于输送液体的管体内部存在过多的气泡会影响整体药量,导致无法达到药物欲达到的效果之外,且大量气泡进入人体内会引起气体栓塞,甚至于引起缺氧或呼吸困难等的并发症。目前有几种用于检测输送液体管内气泡的检测装置,大多数可通过超声波或压力原理判断输送于人体的液体中含有气泡的情况。但,上述检测结构具有结构复杂、整体尺寸较大,且成本较高的问题存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装置,可以有效解决目前检测装置具有结构复杂、整体尺寸较大,且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适于检测管体内的液体状况,检测装置包括本体、发光组件与检测组件。本体具有分隔的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通过位于之间的通孔而连通,发光组件设置于第一腔室内,检测组件设置于第二腔室内,且发光组件和检测组件位于本体内同一侧,其中管体通过第一腔室、通孔与第二腔室,当发光组件发出光线照射管体内的液体,部份被反射和/或折射且通过通孔的光线会被检测组件接收和检测,以判断管体内的液体状况。
本申请另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适于检测管体内的液体状况,检测装置包括本体、发光组件、检测组件与隔离结构。本体具有容纳管体的通道,且本体为不透光材质,发光组件与检测组件设置本体内,且发光组件和检测组件位于本体内同一侧,隔离结构设置于本体内的发光组件和检测组件之间,且隔离结构为不透光材质,其中管体横跨发光组件、隔离结构和检测组件,当发光组件发出光线照射管体内的液体,部份被反射和/或折射的光线会被检测组件接收和检测,以判断管体内的液体状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其通过发光组件与检测组件进行检测管体内的液体,其中发光组件发出光线照射于管体内的液体,部份被反射和/或折射且通过通孔的光线会被检测组件接收和检测,以判断管体内的液体状况。检测组件检测通过管体内液体的光线变化,以识别管体内是否存在气泡。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检测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A-A’线的立体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检测组件的电性连接图;
图4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检测装置的光线路径示意图其一;
图5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检测装置的光线路径示意图其二;
图6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检测装置的光线路径示意图其三;
图7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检测装置的光线路径示意图其四;
图8是本申请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检测装置的剖视图;
图9是本申请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检测装置的剖视图;
图10是本申请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检测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申请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施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施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申请。也就是说,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施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在以下各实施例中,将以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组件。
请参阅图1与图2,图1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检测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A-A’线的立体剖视图。如图所示,于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检测装置1,其包括本体11、发光组件13与检测组件15。在本实施例中,检测装置1可适于检测管体2内的液体状况,以识别管体2内的液体是否存在气泡。其中,本体11具有容纳管体2的通道,在本实施例中,本体11具有第一开孔117、第二开孔119、通孔111、第一腔室113与第二腔室115。具体而言,本体11内部具有分隔第一腔室113与第二腔室115的隔离结构110。本体11的两相对侧壁设有对应的第一开孔117和第二开孔119,第一开孔117连通于第一腔室113,第二开孔119连通于第二腔室115。通孔111贯穿本体11内的隔离结构110,第一腔室113与第二腔室115通过位于之间的通孔111而连通。其中,第一开孔117与第二开孔119分别对应于通孔111,第一开孔117、第二开孔119与通孔111位于同一轴线上,但并不以此为限。而且,在其它实施例中,容纳管体2的通道不限于设置在本体11内部,也可以形成在本体11的外壳上。只要本体11能固持管体2,且本体11的外壳设有相对应发光组件13与检测组件15的透光窗口,以及检测组件15能接收到部份反射的光线即可。
又,发光组件13设置于第一腔室113内,用于发射出光线。检测组件15设置于第二腔室115内,用于接收和检测反射进入第二腔室115内的光线,且发光组件13和检测组件15位于本体11内的同一侧。其中管体2设置在本体11上,且管体2通过第一开孔117、第一腔室113、通孔111、第二腔室115与第二开孔119。当发光组件13发出光线照射管体2内的液体21时,部份被反射和/或折射且通过通孔111而进入第二腔室115内的光线会被检测组件15接收和检测以判断管体2内的液体状况,例如是否含有气泡。
进一步而言,本体11和隔离结构110可为一体或不同的两构件。于本实施方式中,本体11和隔离结构110为一体成型结构。此外,本体11和隔离结构110的为不透光材质,且较佳地可以选用对于发射光源波段反射率高的材质,借此第一腔室113与第二腔室115为不受环境光线影响的内部空间,且通过不透光的隔离结构110,可避免发光组件13与检测组件15之间发生光串扰的问题。再者,第一开孔117、第二开孔119与通孔111的孔径可相同也可不同。使用者将管体2依序通过第一开孔117、通孔111与第二开孔119而贯穿本体11。其中管体2的外径大小可等于或略小于第一开孔117、第二开孔119与通孔111的孔径,并管体2与本体11相互匹配设置,但并不以此为限。
再者,发光组件13与检测组件15设置于本体11内的同一侧,管体2设置于本体11内的另一侧,也就是说,发光组件13以及检测组件15与管体2相对设置,且管体2与发光组件13和检测组件15相隔一距离,且管体2与发光组件13和检测组件15分别位于两侧,不在同一侧。
本申请的检测装置1的设计,相较于习知,可以使整体尺寸变为更紧凑、更小。以本实施例为举例说明,发光组件13与检测组件15通过隔离结构110而分别设置于第一腔室113和第二腔室115的顶面。发光组件13可为发光二极体,发光组件13可发出特定波长范围的光线100,例如可见光或不可见光。其中不可见光为波长大于760nm的光,例如红外光或远红外线,但不以此为限。管体2以及液体21皆可透光。如此光线100通过反射和/或折射穿过通孔111进入第二腔室115,检测组件15接收和检测由通孔111进入第二腔室115的光线100。检测组件15检测光线100的变化,例如:光通量,而产生测量信号。
承上所述,当管体2为透明管体以及液体21为透明液体时,使用者可选用发出可见光的发光组件13照射于管体2,使用发出可见光的发光二极体的光线强度高且成本低。当管体2为可穿透过特定波段的非透明管体或/及液体21为可穿透过特定波段的非透明的液体时,使用者可选用发出例如红外光的发光组件13照射于管体2,使用红外光的适用的液体范围广,且红外光可以较为容易通过非透明管体或/及非透明的液体,而使检测组件15能够较容易检测出光线100的变化。
另外,检测装置1还包括至少一电路板17,至少一电路板17电性连接发光组件13与检测组件15。于本实施方式中,检测装置1具有两个电路板,两个电路板分别设置于第一腔室113与第二腔室115的同一侧顶面上。举例而言,发光组件13设置于第一腔室113的电路板17上;检测组件15设置于第二腔室115的电路板17上,但不以此为限。于其它实施方式中,检测装置1具有一个电路板17,电路板17贯穿间隔第一腔室113与第二腔室115的隔离结构110,电路板17同时设置于第一腔室113与第二腔室115顶面上。发光组件13与检测组件15设置于同一电路板17上,如此发光组件13与检测组件15的电性连结以及电源供应的设置比较方便简单。
请参阅图3,其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检测组件的电性连接示意图。如图所示,检测组件15包括接收单元153、检测单元151与警报单元155,检测单元151分别电性连接于接收单元153与警报单元155,其中接收单元153接收发光组件13发出的光线100,检测单元151检测光线100的变化。其中检测单元151不限定检测光通量、光强度或光辉度等,可依据使用者需求选择适用的检测单元151用于检测光的变化。
于本实施方式中,以检测单元151检测光通量变化为例进行说明。检测单元151会先检测无气泡的液体21状况,即光线100通过管体2以及液体21而产生反射或/和折射的情况下,由通孔111进入第二腔室115的光线100所产生的光通量,以作为后续比较检测结果的基础参考值。当检测单元151检测的光线100的光通量经基础参考值的比较后,得知光通量无发生明显变化,检测单元151会判断管体2的液体21无气泡存在情况,检测单元151不发出警告信息。反之,当检测单元151检测的光通量经过与基础参考值的比较后,得知光通量发生变化,检测单元151会判断管体2的液体21有气泡存在情况,检测单元151发出警告信息给警报单元155,使警报单元155发出警示信号,如闪光或声音,以通知使用者管体2的液体21内具有气泡。
更进一步来说,检测组件15还包括资料单元157,其中资料单元157内建资料库包括多种光通量数据以及匹配多种光通量的液体21内含有气泡210(参考图5)的状况,例如气泡的比例、气泡位置与气泡大小等。检测单元151可以通过资料单元157比对检测出的光通量,检测组件15通过比对光通量可以判断液体21内含有气泡210的状况。借此,检测组件15可以更准确的检测分析液体21内是否含有气泡,如此可以提升使用者输液用药的安全。
请参阅图4,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检测装置的光线路径示意图其一。如图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液体21通过管体2经过第一腔室113与第二腔室115内,发光组件13所发出的光线100会照射于第一腔室113内,使第一腔室113内布满光线(但为求简洁,仅绘示出部份光线),并且部分光线100会反射或/和折射,更进一步通过通孔111进入第二腔室115,检测组件15会接收和检测进入第二腔室115内的光线100。于本实施方式中,管体2内的液体21不具有任何气泡,如此通过管体2内的液体21而进入到第二腔室115的光线100无受到气泡的折射或/及反射等影响,所以检测组件15检测出的光通量与基础参考值相符。
请参阅图5,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检测装置的光线路径示意图其二。如图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管体2内的液体21具有一完整的气泡210,当气泡210通过通孔111的位置时,第一腔室内113的光线100通过通孔111进入第二腔室115的光通量会受气泡210影响而变少。具体而言,管体2内的液体21的气泡210会影响光线100原本的照射路径方向,气泡210造成光线100的折射或/及反射,如此进入第二腔室115的光线100以及会被检测组件15接收和检测出的光通量会变少。换句话说,检测组件15检测出的光通量与正常无气泡210的光通量具有差异。进一步,检测单元151与资料单元157比对检测出的光通量,检测组件15判断液体21内含有气泡210的状况。
请参阅图6,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检测装置的光线路径示意图其三。如图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管体2内的液体21具有附着于管壁上方位置的半圆的气泡210。当气泡210通过通孔111时,第一腔室内113的光线100通过通孔111进入第二腔室115的光通量会受气泡210影响而变少,因为管体2内的液体21内的气泡210会影响光线100原本的路径,检测组件15接收和检测出的光线100的光通量相较于基础参考值会有变化。
请参阅图7,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检测装置的光线路径示意图其四。如图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管体2内的液体21具有附着于管壁下方位置的半圆的气泡210。当气泡210通过通孔111时,第一腔室内113的光线100通过通孔111进入第二腔室115的光通量会受气泡210影响而变少,具体而言,管体2内的液体21的气泡210会影响光线100原本的路径,检测组件15所接收和检测出的光通量相较于基础参考值会有变化。
请参阅图8,本申请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检测装置的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相较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检测装置1更包括反射结构19。反射结构19设置于第一腔室113和/或第二腔室115的内壁,其中反射结构19为反射件或反射层,反射件例如是反射镜,其可以设置于第一腔室113的内壁;反射层例如是高反射率的涂料,其可以涂布于第一腔室113的内壁。当发光组件13的光线100照射于第一腔室113内时,反射结构19会将其他没有通过通孔111的光线再次进行反射,使光线100能够最大化的利用,同时能够增加光线通过通孔111的机率。值得注意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反射结构19也可设置于第二腔室115的内壁,并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9,本申请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检测装置的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检测装置1相较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通孔111、第一开孔117与第二开孔119的孔径较大,其还包括弹性件12,弹性件12为不透光材质。于本实施方式中,弹性件12设置于通孔111、第一开孔117及第二开孔119的孔口内壁周围。如此一来,管体2穿过通孔111、第一开孔117及第二开孔119时,不论管体2的管径大小,设置于通孔111、第一开孔117及第二开孔119的弹性件12都可以配合管体2的管径撑大或缩小,使管体2穿过通孔111、第一开孔117及第二开孔119可以刚好密合,并因为弹性件12为不透光材质,所以弹性件12不会让环境光从第一开孔117进入第一腔室113或/及环境光从第二开孔119进入第二腔室115而造成光串扰。此外,检测装置1也能适用于多个管径尺寸大小的管体2。
请参阅图10,本申请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检测装置的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检测装置1相较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隔离结构110A,本体11和隔离结构110A为不同的两构件。于本实施方式中,检测装置1包括本体11、发光组件13、检测组件15与隔离结构110A。隔离结构110A设置于发光组件13和检测组件15之间。而且本体11与隔离结构110A为不透光材质,本体11还具有容纳管体2的通道。其中,发光组件13和检测组件15位于本体11内的同一侧,管体2横跨发光组件13、隔离结构110A和检测组件15。当发光组件13发出光线照射管体2内的液体21,部份被反射和/或折射的光线会被检测组件15接收和检测以判断管体2内的液体状况。本实施方式可依据使用者的需求调整隔离结构110A相对于发光组件13与检测组件15的相对位置或调整隔离结构110A的结构厚度等。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一种检测装置,借由发光组件与检测组件设置于本体内的同一侧,可以使整体尺寸变为更紧凑、更小。另外,通过发光组件发出光线照射于管体内的液体,检测组件接收通过管体内液体且被反射的光线,并检测其光线的变化,以识别管体中的液体内是否存在气泡。且相较于习知,无论管体内液体中所含有的气泡比例、气泡位置与气泡大小如何,本申请的检测装置都能做出准确的判别。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优选实施方式,但如前对象,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方式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对象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检测装置,适于检测管体内的液体状况,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本体,具有分隔的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通过位于之间的通孔而连通;
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以及
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内,且所述发光组件和所述检测组件位于所述本体内同一侧;
其中所述管体通过所述第一腔室、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腔室,当所述发光组件发出光线照射所述管体内的所述液体,部份被反射和/或折射且通过所述通孔的所述光线会被所述检测组件接收和检测以判断所述管体内的液体状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更包括隔离结构,所述隔离结构将所述本体内部分隔为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所述通孔贯穿所述隔离结构而连通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且所述通孔与所述发光组件和所述检测组件相隔一距离,且分别位于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与所述隔离结构为不透光材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反射结构,所述反射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和/或所述第二腔室的内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结构为反射件或反射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两相对侧壁设有对应的第一开孔与第二开孔,所述第一开孔连通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开孔连通所述第二腔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孔与所述第二开孔分别对应于所述通孔,所述第一开孔、所述第二开孔与所述通孔位于同一轴线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通孔、所述第一开孔及所述第二开孔的孔口内壁周围,所述弹性件为不透光材质。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电路板,所述至少一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发光组件与所述检测组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接收单元、检测单元和警报单元,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所述光线,所述检测单元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接收单元与所述警报单元。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资料单元,其中所述资料单元内建多种光通量数据以及匹配所述多种光通量的所述液体内含有气泡的状况。
12.一种检测装置,适于检测管体内的液体状况,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本体,具有容纳所述管体的通道,且所述本体为不透光材质;
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本体内;
检测组件,设置所述本体内,且所述发光组件和所述检测组件位于所述本体内同一侧;以及
隔离结构,设置于所述本体内的所述发光组件和所述检测组件之间,且所述隔离结构为不透光材质;
其中所述管体横跨所述发光组件、所述隔离结构和所述检测组件,当所述发光组件发出光线照射所述管体内的所述液体,部份被反射和/或折射的所述光线会被所述检测组件接收和检测,以判断所述管体内的液体状况。
CN202120592760.1U 2021-03-23 2021-03-23 检测装置 Active CN2149703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92760.1U CN214970347U (zh) 2021-03-23 2021-03-23 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92760.1U CN214970347U (zh) 2021-03-23 2021-03-23 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70347U true CN214970347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162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92760.1U Active CN214970347U (zh) 2021-03-23 2021-03-23 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703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80111A (en) Dual sensor air-in-line detector
EP0121848B1 (en)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bubbles in a liquid
US4857050A (en) Ratiometric air-in-line detector
EP1880664A2 (en) Implantable chemical sensor
US20100271220A1 (en) Detection Device System and Device Thereof
JPH07505550A (ja) 圧力モニター
JPH01314573A (ja) 配管内の空気の存在を検知するための装置
US20070169362A1 (en) Multi-axis bubble vial device
WO2005106382A2 (en) Optical transducer for detecting liquid level and electronic circuit therefor
US7259383B2 (en) Optical transducer for detecting liquid level
GB2416837A (en) A fluid detector having lateral offset along its emitter to receiver radiation paths
GB2216656A (en) Measuring hematocrit valve and sampling plasma and blood cells
CN112326604A (zh)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液路中气泡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4061701A (zh) 光感应式液位检测方法和液位检测装置
CN214970347U (zh) 检测装置
US5568130A (en) Fire detector
AU2002310007B2 (en) Optical turbidimeter with a lens tube
US5816245A (en) Electronic pneumothorax monitoring device
US20060102178A1 (en) Device for recording the parameters of an aerosol in particular in inhalation therapy devices
CN115112592A (zh) 集成传感器
JPH05196566A (ja) 流体検出装置および気液界面検出装置
JP2005140745A (ja) 光学式レベルセンサ及びこのセンサを用いた液面検出装置
CN220872339U (zh) 光路传输结构
US6773577B1 (en) Electrochemical cell bubble detection
TWI792666B (zh) 可量測尿糖濃度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