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69812U - 吸痰内胆及吸痰盘 - Google Patents

吸痰内胆及吸痰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69812U
CN214969812U CN202120709437.8U CN202120709437U CN214969812U CN 214969812 U CN214969812 U CN 214969812U CN 202120709437 U CN202120709437 U CN 202120709437U CN 214969812 U CN214969812 U CN 2149698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utum
sputum suction
liner
container
bo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0943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伍丽霞
黄素珍
容永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OPLE'S HOSPITAL JIANGMEN CITY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70943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698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698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698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痰内胆及吸痰盘,其中吸痰内胆为一体件,包括支撑结构和至少两个第一容器,第一容器包括第一瓶口、第一瓶身和第一盖体,第一盖体与第一瓶口可拆卸连接,第一瓶身被配置为能够沿轴向方向折叠;第一瓶身处于折叠状态时形成第一折叠结构;第一瓶身处于展开状态时形成用于容纳液体的第一容腔。本实用新型的吸痰内胆采用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标准生产,能够定时更换,避免吸痰物品重复消毒使用;支撑结构将第一容器支撑定位,至少两个第一容器分别装入口鼻腔和气道吸痰用液体,其结构稳定,使用更加方便;第一盖体可封闭第一容器,避免第一容器内部被污染;折叠后的吸痰内胆包装体积小,便于储存、携带,使用更广泛。

Description

吸痰内胆及吸痰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吸痰内胆及吸痰盘。
背景技术
吸痰是经口腔、鼻腔或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是急救常用的一项技术操作。常规的吸痰用物包括吸痰盘、连接管、吸痰管等。目前使用的吸痰盘一般采用治疗盘以及放置于治疗盘上的敷料盅(或治疗碗)等多件物品拼凑而成;而连接管和吸痰管一般捆绑在床边或插入注射器内固定。
目前使用的吸痰盘中多个物品摆放位置不固定,不方便使用,而且均为非一次性用品,使用一段时间后需送供应室消毒,使用成本高,而且消毒耗时长。连接管和吸痰管的固定方式取放不方便,而且存在感染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吸痰内胆,采用一次性医疗用品的设计并支撑于吸痰底座上使用,使用方便,避免吸痰盘中的物品重复消毒使用,使用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吸痰内胆的吸痰盘。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吸痰内胆,包括:支撑结构,用于支撑所述吸痰内胆;
至少两个第一容器,间隔设于所述支撑结构且与所述支撑结构为一体件,所述第一容器包括第一瓶口、第一瓶身和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瓶口与所述支撑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一瓶口可拆卸连接以封闭所述第一容器;所述第一瓶身与所述第一瓶口连接且位于所述支撑结构的下端,所述第一瓶身被配置为能够沿轴向方向折叠;其中,所述第一瓶身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所述第一瓶身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形成第一折叠结构;所述第一瓶身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形成用于容纳液体的第一容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痰内胆,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支撑结构和至少两个间隔设于支撑结构的第一容器组成的一体件,吸痰内胆采用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标准生产,能够定时更换,避免吸痰物品重复消毒使用,降低了成本;支撑结构将第一容器支撑定位,至少两个第一容器分别装入口鼻腔吸痰用液体和气道吸痰用液体,其结构稳定,吸痰时使用更加方便,操作效率更高;而且不使用时,第一盖体可封闭第一容器,避免第一容器内部被污染,从而降低院内感染的风险。第一容器能够沿轴向方向折叠,折叠后的吸痰内胆包装体积小,便于储存、携带,使用场景更加广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一瓶口通过连接板相连,所述第一盖体的内侧设有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与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盖体相对的两端,所述第一瓶口向上延伸设有第一凸沿,所述第一凸沿的外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件相配合的第二卡接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卡接件为相互卡接配合的卡槽或卡柱中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卡接件为所述卡槽或所述卡柱中的另一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盖体的外侧设有提把,所述提把设于所述连接板相对的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瓶身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为柱体状或锥体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折叠结构被配置为能够通过将液体从所述第一瓶口注入而形成所述第一瓶身的所述第一容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吸痰内胆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容器,所述第二容器与所述支撑结构为一体件且与所述第一容器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容器包括第二瓶口和第二瓶身,所述第二瓶口与所述支撑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瓶身与所述第二瓶口连接且设有用于供连接管定位的第二容腔,所述第二瓶身被配置为能够沿轴向方向折叠形成位于所述支撑结构的下端的第二折叠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吸痰内胆采用透明医用材料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吸痰盘,包括吸痰底座和以上实施例所述的吸痰内胆,所述吸痰内胆与所述吸痰底座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痰盘,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吸痰内胆,吸痰内胆通过设置支撑结构和至少两个间隔设于支撑结构的第一容器组成的一体件,吸痰内胆采用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标准生产,吸痰内胆支撑于吸痰底座并且与吸痰底座可拆卸连接,能够定时更换,避免吸痰物品重复消毒使用,降低了成本;支撑结构将第一容器支撑定位,至少两个第一容器分别装入口鼻腔吸痰用液体和气道吸痰用液体,其结构稳定,吸痰时使用更加方便,操作效率更高;而且不使用时,第一盖体可封闭第一容器,避免第一容器内部被污染,从而降低院内感染的风险。第一容器能够沿轴向方向折叠,折叠后的吸痰内胆包装体积小,便于储存、携带,使得吸痰盘的使用场景更加广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吸痰底座设有多个中空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与所述第一容器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容器定位于所述固定柱内,所述支撑结构为板状结构且支撑于所述固定柱的上端或所述吸痰底座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吸痰底座设有多个敞口向上的容置空间,所述固定柱设于其中一个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吸痰底座还设有盖板,所述盖板覆盖于设有所述固定柱的所述容置空间的上端面,所述盖板设有与所述固定柱一一对应的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吸痰底座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吸痰内胆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吸痰内胆处于展开状态;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吸痰内胆的剖视示意图,其中吸痰内胆处于折叠状态;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吸痰内胆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吸痰内胆处于展开状态;
图5为图4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吸痰内胆的剖视示意图,其中吸痰内胆处于折叠状态;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吸痰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吸痰底座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吸痰底座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7中吸痰底座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
吸痰盘1000;
吸痰内胆100;支撑结构110;第一容器120;第一瓶口121;第一凸沿1211;第二卡接件1212;第一瓶身122;第一盖体123;第一卡接件1231;提把1232;第一折叠结构124;第一容腔125;连接板126;第二容器130;第二瓶口131;第二凸沿1311;第二瓶身132;第二盖体133;第二容腔134;
吸痰底座200;容置空间210;固定柱220;盖板230;通孔2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吸痰内胆100,用于与吸痰底座200搭配使用,从而代替现有的吸痰盘100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痰内胆100采用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标准生产制造,能够随时拆开包装使用,使用方便,从而能够实现定时更换,用完按医疗垃圾规范处理,减少了重复使用吸痰物品所存在的感染风险;并且避免吸痰物品重复消毒使用,从而降低了消毒的人力、时间和物资成本,降低了吸痰的成本。
继续参照图1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痰内胆100,包括支撑结构110和第一容器120。第一容器120至少设有两个,多个第一容器120间隔设于支撑结构110,例如,支撑结构110为条状,多个第一容器120可以沿支撑结构1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一容器120的其中两个第一容器120分别装入口鼻腔吸痰用液体和气道吸痰用液体,吸痰时使用更加方便,操作效率更高。第一容器120与支撑结构110为一体件,例如采用一体成型工艺进行加工。支撑结构110用于支撑吸痰内胆100,而且能够将第一容器120支撑定位,使第一容器120的结构更加稳定。
参照图1和图2所示,第一容器120包括第一瓶口121、第一瓶身122和第一盖体123,第一瓶口121与支撑结构110固定连接,从而支撑整个第一容器120,使第一容器120和支撑结构110形成稳定的一体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固定连接”可以解释为以彼此不能相对位移的方式连接。第一盖体123与第一瓶口121可拆卸连接,从而在吸痰使用后对第一容器120进行封闭,避免第一容器120内部被污染,从而降低院内感染的风险;还能够避免液体从第一容器120内溢出,便于在医院内进行短距离运输。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盖体123与第一瓶口121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以通过卡扣,螺纹等方式实现,在此不再具体限定。
参照图2和图3所示,第一瓶身122与第一瓶口121固定连接,第一瓶身122位于支撑结构110的下端,第一瓶身122被配置为能够沿轴向方向折叠。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瓶身122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第一瓶身122处于折叠状态时形成第一折叠结构124,折叠后的吸痰内胆100包装体积小,便于储存、携带,使用场景更加广泛。第一瓶身122处于展开状态时形成用于容纳液体的第一容腔125,从而盛装吸痰需要使用的液体,实现吸痰盘1000的吸痰物品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痰内胆100使用方便,提高了吸痰效率。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盖体123与第一瓶口121通过连接板126相连,从而使第一盖体123和第一瓶口121连接,避免第一盖体123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掉落或遗失,保证了第一盖体123的使用便利性。第一盖体123的内侧设有第一卡接件1231,第一卡接件1231与连接板126位于第一盖体123相对的两端,第一瓶口121向上延伸设有第一凸沿1211,第一凸沿1211的外侧设有与第一卡接件1231相配合的第二卡接件1212,第一卡接件1231与第二卡接件1212配合实现卡接固定,其结构更加稳定,使用更加方便。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卡接件1231和第二卡接件1212的卡接配合位置,与连接板126的位置分别在第一瓶口121沿径向方向的两端,从而使第一盖体123打开后,能够在连接板126的带动下翻转至第一瓶口121的外侧,避免对第一容器120的使用造成干涉,便于医护人员实现吸痰操作。
继续参照图1和图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卡接件1231为卡槽,第二卡接件1212为与卡槽卡接配合的卡柱,从而使第一盖体123和第一凸沿1211构成稳定的可拆卸连接结构,便于第一盖体123和第一瓶口121之间实现安装或拆卸,其结构简单耐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卡接件1231为卡柱,第二卡接件1212为与卡柱卡接配合的卡槽,同样能够使第一盖体123和第一凸沿1211构成稳定的可拆卸连接结构。
参照图1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盖体123的外侧设有提把1232,提把1232设于连接板126相对的一端,医护人员通过提把1232能够把第一盖体123掀开,从而与第一瓶口121脱离,实现快速便利地开盖。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吸痰内胆100,第一瓶身122为柱体状,例如圆柱状,采用柱体状结构制造简单、生产成本低,柱体状结构使第一瓶身122能够从第一折叠结构124方便地形成第一容腔125,便于医护人员使用,提高装配效率。参照图4和图5所示,作为另一种实施例,第一瓶身122为锥体状。第一瓶身122可以为自上而下横截面积逐渐变大的锥体结构,也可以为自上而下横截面积逐渐变小的锥体结构。可以理解的是,采用锥体状的结构,能够提高第一瓶身122在展开状态下的稳定性,而且使得第一瓶身122在折叠后厚度更小,从而使吸痰内胆100折叠后体积更小,更便于储存和携带。
参照图2和图3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痰内胆100,通过对第一瓶身122进行设计,例如将第一瓶身122减薄处理,或者局部减薄处理,又或者重新设计折叠方式,从而能够实现当医护人员将液体从第一瓶口121注入后,第一折叠结构124形成第一瓶身122的第一容腔125,即倒入液体后第一容器120能够在液体的重力作用下从折叠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避免了医护人员展开第一折叠结构124的过程中对第一容腔125造成污染,或对第一瓶身122造成损伤,使得吸痰内胆100的使用更加方便。
参照图1、图3、图4、图6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痰内胆10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容器130,第二容器130能够供连接管等插入定位,第二容器130的尺寸可以设计为小于第一容器120,从而使吸痰内胆100的整体尺寸更小。第二容器130与支撑结构110为一体件,支撑结构110、第一容器120和第二容器130可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成。第二容器130与第一容器120间隔设置,例如,第二容器130和第一容器120沿支撑结构1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从而便于医护人员使用第一容器120和第二容器130进行吸痰操作。
第二容器130包括第二瓶口131、第二瓶身132和第二盖体133,第二瓶口131与支撑结构110固定连接,第二瓶口131朝向支撑结构110的上端延伸设有第二凸沿1311,第二盖体133与第二凸沿1311可拆卸连接以用于封闭第二瓶口131。第二盖体133和第二凸沿1311可采用卡扣连接或螺接等方式实现连接,在此不再具体限定。
第二瓶身132与第二瓶口131连接且设有第二容腔134,连接管等可以插接于第二容腔134内,从而实现定位安装,避免防护不当导致发生感染。第二瓶身132被配置为能够沿轴向方向折叠形成位于支撑结构110的下端的第二折叠结构,从而使第二瓶身132能够折叠,使吸痰内胆100在折叠后整体厚度小,便于储存和携带。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第二容器130只包括第二瓶口131和第二瓶身132,而不设置第二盖体133,第二瓶口131与支撑结构110固定连接,其结构更加简单,生产成本更低,而且同样能够供连接管定位安装,避免防护不当导致发生感染。
参照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吸痰内胆100,第二瓶身132为柱体状,其制造简单、生产成本低。参照图5和图6所示,作为另一种实施例,第二瓶身132为锥体状。第二瓶身132可以为自上而下横截面积逐渐变大的锥体结构,也可以为自上而下横截面积逐渐变小的锥体结构。可以理解的是,采用锥体状的结构,能够提高第二瓶身132在展开状态下的稳定性,而且使得第二瓶身132在折叠后厚度更小,从而使吸痰内胆100折叠后体积更小,更便于储存和携带。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容器130的部分特征与第一容器120相似,理解时可适当参考第一容器120的实施例进行理解,为了避免赘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再重复介绍。
参照图1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吸痰内胆100采用透明医用材料制成,能够符合医院对医疗用品的使用要求。而且,吸痰内胆100采用透明材料能够便于医护人员观察第一容器120和第二容器130的情况,从而可视化倒入第一容腔125内的液体的量,并根据实际需要对液体进行添加或更换,或者对连接管的插管位置进行调整。
参照图7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吸痰盘1000,包括:吸痰底座200和以上实施例的吸痰内胆100。吸痰内胆100与吸痰底座200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痰盘1000,采用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吸痰内胆100,吸痰内胆100通过设置支撑结构110和至少两个间隔设于支撑结构110的第一容器120组成的一体件,吸痰内胆100采用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标准生产,吸痰内胆100支撑于吸痰底座200并且与吸痰底座200可拆卸连接,能够便于吸痰内胆100实现定时更换,避免吸痰物品重复消毒使用,降低了成本;支撑结构110将第一容器120支撑定位,至少两个第一容器120分别装入口鼻腔吸痰用液体和气道吸痰用液体,其结构稳定,吸痰时使用更加方便,操作效率更高;而且不使用时,第一盖体123可封闭第一容器120,避免第一容器120内部被污染,从而降低院内感染的风险。第一容器120能够沿轴向方向折叠,折叠后的吸痰内胆100包装体积小,便于储存、携带,使得吸痰盘1000的使用场景更加广泛。
继续参照图8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痰底座200为非一次性用品,吸痰内胆100为一次性用品,吸痰内胆100能够根据使用情况进行更换。吸痰底座200设有多个敞口向上的容置空间210,固定柱220设于其中一个容置空间210内。其他容置空间210可以用于放置其他吸痰物品,例如治疗巾、灌注器等等。吸痰物品集中放置在吸痰底座200上,整齐美观,便于医护人员观察和操作,从而实现快速吸痰,提高吸痰操作的效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痰盘1000功能更加全面,能够独立携带使用,例如可放置于台面,也可固定在床边功能架上使用,还可收纳在急救车内备用,从而适用于不同的使用场合。
参照图7和图9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吸痰盘1000,吸痰底座200设有多个中空的固定柱220,固定柱220的上端与支撑结构110抵接实现吸痰内胆100的安装固定,或者吸痰底座200与支撑结构110抵接实现吸痰内胆100的安装固定,或者通过固定柱220和吸痰内胆100同时安装固定。支撑结构110为板状结构,使得吸痰内胆100能够稳定地支撑在固定柱220的上端或吸痰底座200中的至少一个;并且支撑结构110与定位柱或吸痰底座200的连接处设有粘接件,从而使吸痰内胆100与吸痰底座200实现更稳定的连接。固定柱220与第一容器120一一对应设置,第一容器120定位于固定柱220内,从而提高了第一容器120的支撑稳定性,使得吸痰盘1000的使用更加方便,耐用性能更好。
参照图10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吸痰盘1000,吸痰底座200还设有盖板230,盖板230覆盖于设有固定柱220的容置空间210的上端面,支撑结构110与盖板230抵接实现吸痰内胆100的安装固定,使得支撑结构110与吸痰底座200的接触面积更大,安装更加稳定。盖板230设有与固定柱220一一对应的通孔231,第一容器120通过通孔231放入固定柱220内,从而实现稳定的支撑,进一步提高了吸痰内胆100的耐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支撑结构110与盖板230的连接处设有粘接件(图中未示出),粘接件分别连接支撑结构110与吸痰底座200,从而使吸痰内胆100与吸痰底座200实现更稳定的连接,防止吸痰内胆100与吸痰底座200发生相互错位。
参照图7至图10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吸痰底座200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例如PVC、亚克力或玻璃等透明材料。吸痰底座200采用透明材料能够便于医护人员观察第一容器120和第二容器130的情况,从而可视化倒入第一容腔125内的液体的量,并根据实际需要对液体进行添加或更换,或者对连接管的插管位置进行调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吸痰内胆,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结构,用于支撑所述吸痰内胆;
至少两个第一容器,间隔设于所述支撑结构且与所述支撑结构为一体件,所述第一容器包括第一瓶口、第一瓶身和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瓶口与所述支撑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一瓶口可拆卸连接以封闭所述第一容器;所述第一瓶身与所述第一瓶口连接且位于所述支撑结构的下端,所述第一瓶身被配置为能够沿轴向方向折叠;
其中,所述第一瓶身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所述第一瓶身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形成第一折叠结构;所述第一瓶身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形成用于容纳液体的第一容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痰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一瓶口通过连接板相连,所述第一盖体的内侧设有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与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盖体相对的两端,所述第一瓶口向上延伸设有第一凸沿,所述第一凸沿的外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件相配合的第二卡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痰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件为相互卡接配合的卡槽或卡柱中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卡接件为所述卡槽或所述卡柱中的另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痰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的外侧设有提把,所述提把设于所述连接板相对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痰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瓶身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为柱体状或锥体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痰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结构被配置为能够通过将液体从所述第一瓶口注入而形成所述第一瓶身的所述第一容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痰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内胆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容器,所述第二容器与所述支撑结构为一体件且与所述第一容器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容器包括第二瓶口和第二瓶身,所述第二瓶口与所述支撑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瓶身与所述第二瓶口连接且设有用于供连接管定位的第二容腔,所述第二瓶身被配置为能够沿轴向方向折叠形成位于所述支撑结构的下端的第二折叠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痰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内胆采用透明医用材料制成。
9.吸痰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痰底座和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吸痰内胆,所述吸痰内胆与所述吸痰底座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痰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底座设有多个中空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与所述第一容器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容器定位于所述固定柱内,所述支撑结构为板状结构且支撑于所述固定柱的上端或所述吸痰底座中的至少一个。
CN202120709437.8U 2021-04-07 2021-04-07 吸痰内胆及吸痰盘 Active CN2149698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09437.8U CN214969812U (zh) 2021-04-07 2021-04-07 吸痰内胆及吸痰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09437.8U CN214969812U (zh) 2021-04-07 2021-04-07 吸痰内胆及吸痰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69812U true CN214969812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097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09437.8U Active CN214969812U (zh) 2021-04-07 2021-04-07 吸痰内胆及吸痰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698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80422B1 (en) Feeding apparatus with replaceable feeding bottle
US20120315353A1 (en) Breast Milk Collection, Storage, and Feeding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CN214969812U (zh) 吸痰内胆及吸痰盘
CN113082315A (zh) 吸痰内胆及吸痰盘
JPS62253070A (ja) 腸内栄養送達装置
US5377852A (en) Calf sucker bottle holder
CN211535856U (zh) 一种有效防止错误连接的储液装置
CN110339008A (zh) 冠心病患者护理托盘
CN213609345U (zh) 耳鼻喉科喷药装置
CN208942998U (zh) 一种负压吸引瓶悬挂装置
CN207071141U (zh) 痰杯
CN203852633U (zh) 双口吸盘式一次性吸痰管冲洗瓶
CN219941097U (zh) 一种吸痰辅助器械盒及便携式医疗盒
JP4220163B2 (ja) 飲料パック用吸引具
CN201127725Y (zh) 内胆式负压瓶
CN217311472U (zh) 一种氧气管收纳装置
CN2577858Y (zh) 一次性使用输液袋
CN216455827U (zh) 一种吸痰用品收纳装置
CN215192301U (zh) 一种医用治疗盘
CN208464534U (zh) 一种外科护理用托盘
CN221045203U (zh) 一种塑料安瓿瓶
CN2206630Y (zh) 婴幼儿喂药器
CN201040126Y (zh) 一次性封闭式即用氧气湿化瓶
CN2493211Y (zh) 一种定量给药眼药水瓶
CN216908767U (zh) 具有紧凑结构的多功能一体式吸痰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1

Address after: 529000 Guangdong city in Jiangmen Province, Penglai Road No. 172.

Patentee after: People's Hospital, Jiangmen City

Address before: Department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Jiangmen people's Hospital, 172 gaodili, Pengjiang district, Jiangm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9000

Patentee before: Wu Lixi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