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62042U - 一种海水连片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水连片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62042U
CN214962042U CN202120828224.7U CN202120828224U CN214962042U CN 214962042 U CN214962042 U CN 214962042U CN 202120828224 U CN202120828224 U CN 202120828224U CN 214962042 U CN214962042 U CN 2149620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il water
tank
pond
ecological
shellfi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2822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惠东
林永青
罗冬莲
许贻斌
姜双城
郑盛华
陈小红
仇登高
王雪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Fujian (fujian Aquatic Disease Prevention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Fujian (fujian Aquatic Disease Prevention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Fujian (fujian Aquatic Disease Prevention Center) filed Critical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Fujian (fujian Aquatic Disease Prevention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12082822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620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620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620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海水连片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池塘、尾水收集系统和尾水处理区;所述尾水处理区占海水连片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总面积的6%‑15%。所述尾水处理区包括沉淀池、贝类净化池、曝气生化池、生态浮床池。本实用新型采用尾水收集系统—沉淀池—贝类净化池—曝气生化池—生态浮床池等工艺流程,构建复合人工生态系统,利用系统内鱼类、贝类、微生物、盐生植物等多营养级生物的共同作用来处理养殖废水,该模式具有容积量较高、尾水负荷大、运转维护费用低的特点,能有效利用、去除养殖尾水中的残饵等有机物,降低COD、营养盐含量。

Description

一种海水连片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水连片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海水池塘养殖是我国海水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水池塘养殖尾水中的残留饵料、养殖体排泄物、水生生物残骸等引发水体中有机碎屑、化学需氧量和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高,导致养殖水域环境恶化,制约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水池塘养殖快速发展,池塘养殖过程中养殖尾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进入海域,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得到广泛关注,制约了海水池塘产业化发展。
传统的尾水处理有物理、化学法,但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如物理法无法对养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化学会产生相应的副产物,且两种处理法处理成本均较高、难于在水产养殖中推广。复合人工生态系统通过添加不同营养级养殖生物、固定化微生物装置、贝类净化设施、生态浮床等措施,构建复合人工生态系统,利用系统内鱼类、贝类、微生物、盐生植物等多营养级生物的共同作用来处理养殖废水,其特点是投资省、处理效果好、运行维护简单和方便,属于一种生态治理污水的方法,可作为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的一种有效替代方案,这对于节省资金、处理成本要求低的池塘养殖尾水的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能够有效替代传统养殖污水处理的技术方案。
一种海水连片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池塘、尾水收集系统和尾水处理区。
所述尾水处理区占海水连片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总面积的6%-15%。所述尾水处理区包括沉淀池、贝类净化池、曝气生化池、生态浮床池。
所述尾水收集系统包括尾水提升泵和输送通道,所述尾水收集系统通过尾水提升泵抽取并收集所述池塘的尾水,所述尾水提升泵通过输送通道连接所述沉淀池,并往沉淀池输送尾水。
所述沉淀池、贝类净化池、曝气生化池和生态浮床池采用输送通道连接,所述生态浮床池设有排水通道,用于排水。
本实用新型采用尾水收集系统—沉淀池—贝类净化池—曝气生化池—生态浮床池等工艺流程,构建复合人工生态系统,利用系统内鱼类、贝类、微生物、盐生植物等多营养级生物的共同作用来处理养殖废水,该模式具有容积量较高、尾水负荷大、运转维护费用低的特点,能有效利用、去除养殖尾水中的残饵等有机物,降低COD、营养盐含量。
优选的,根据养殖场地形、规模、用水特点等因素适当调整处理单元的占用面积,所述沉淀池占尾水处理区的28%-32%,所述贝类净化池占尾水处理区的28%-32%,所述曝气生化池占尾水处理区的8%-12%,所述生态浮床池占尾水处理区的28%-32%。
优选的,所述沉淀池水深1.5-3m,池中投放杂食性鱼类,池底投放滤食性贝类,以吸收利用水体中的残饵和粪便等有机物。
优选的,所述沉淀池的杂食性鱼类包括黑鲷和/或篮子鱼,所述沉淀池的滤食性贝类包括缢蛏和/或美国帘蛤。
优选的,所述贝类净化池的池中设置浮筏或延绳养殖滤食性贝类,池底起垄投放滤食性贝类,以吸收利用水体中的残饵和粪便等有机物。
优选的,所述贝类净化池的池中的滤食性贝类包括牡蛎和/或贻贝,所述贝类净化池的池底的滤食性贝类包括缢蛏、美国帘蛤和/或菲律宾蛤仔。
优选的,所述曝气生化池设置依次连接的曝气盘、曝气管、爆气机,增加水体溶氧含量,且所述曝气生化池沿水流垂直布置生物填料,利用微生物或微藻等促进有机物氧化分解。曝气生化池主要用于去除悬浮有机物、营养盐等。
优选的,所述生态浮床池包括人工生态浮床,所述人工生态浮床占生态浮床池面积的 25%-50%。所述人工生态浮床分级设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生态浮床池的前、中、后部。
优选的,所述生态浮床池内投放鱼类和/或贝类,构建立体生态系统,将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转化为生物产品,达到净化水质目的。
优选的,为了增加水力停留时间,所述池塘、沉淀池、贝类净化池、曝气生化池和生态浮床池均采用长方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输送通道和排水通道为管道或水渠。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尾水收集系统—沉淀池—贝类净化池—曝气生化池—生态浮床池等工艺流程,构建复合人工生态系统,利用系统内鱼类、贝类、微生物、盐生植物等多营养级生物的共同作用来处理养殖废水,该模式具有容积量较高、尾水负荷大、运转维护费用低的特点,能有效利用、去除养殖尾水中的残饵等有机物,降低COD、营养盐含量;
2、根据养殖场地形、规模、用水特点等因素合理配置各个处理池的占用面积,形成容积量较高、尾水负荷大、运转维护费用低的尾水处理系统;
3、合理选用和布置各个处理池内的鱼类、贝类、微生物或微藻,能有效利用、去除养殖尾水中的残饵等有机物,降低COD、营养盐含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其中:
图1是一种海水连片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1中的标识分别是:池塘1、沉淀池2、贝类净化池3、曝气生化池4、生态浮床池5、尾水提升泵6、输送通道7、排水通道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一种海水连片池塘1复合人工生态池,包括依次连接的池塘1、尾水收集系统和尾水处理区。
所述尾水处理区占海水连片池塘1复合人工生态池总面积的6%-15%。所述尾水处理区包括沉淀池2、贝类净化池3、曝气生化池4、生态浮床池5。为了增加水力停留时间,所述池塘1、沉淀池2、贝类净化池3、曝气生化池4和生态浮床池5均采用长方形结构。
所述尾水收集系统包括尾水提升泵6和输送通道7,所述尾水收集系统通过尾水提升泵6 抽取并收集所述池塘1的尾水,所述尾水提升泵6通过输送通道7连接所述沉淀池2,并往沉淀池2输送尾水。所述输送通道7和排水通道8为管道或水渠。
所述沉淀池2、贝类净化池3、曝气生化池4和生态浮床池5采用输送通道7连接,所述生态浮床池5设有排水通道8,用于排水。
根据养殖场地形、规模、用水特点等因素适当调整处理单元的占用面积,所述沉淀池2 占尾水处理区的30%,所述贝类净化池3占尾水处理区的30%,所述曝气生化池4占尾水处理区的10%,所述生态浮床池5占尾水处理区的10%。
本实施例中,所述沉淀池2水深1.5-3m,池中投放黑鲷或篮子鱼等杂食性鱼类,池底投放缢蛏或美国帘蛤等滤食性贝类,以吸收利用水体中的残饵和粪便等有机物。
所述贝类净化池3的池中设置浮筏或延绳养殖牡蛎或贻贝等滤食性贝类,池底起垄投放缢蛏、美国帘蛤或菲律宾蛤仔等滤食性贝类,以吸收利用水体中的残饵和粪便等有机物。
所述曝气生化池4主要用于去除悬浮有机物、营养盐等,设置依次连接的曝气盘、曝气管、爆气机,增加水体溶氧含量,且所述曝气生化池4沿水流垂直布置生物毛刷等生物填料,利用微生物或微藻等促进有机物氧化分解。
所述生态浮床池5包括人工生态浮床,所述人工生态浮床占生态浮床池5面积的25%-50%。所述人工生态浮床分级设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生态浮床池5的前、后部或者前、中、后部。所述生态浮床池5内还投放鱼类或贝类,构建立体生态系统,将水中氮磷等。
本实用新型采用尾水收集系统—沉淀池2—贝类净化池3—曝气生化池4—生态浮床池5 等工艺流程,构建复合人工生态系统,利用系统内鱼类、贝类、微生物、盐生植物等多营养级生物的共同作用来处理养殖废水,该模式具有容积量较高、尾水负荷大、运转维护费用低的特点,能有效利用、去除养殖尾水中的残饵等有机物,降低COD、营养盐含量,尾水处理后可满足SC/T 9103-2007《海水养殖尾水排放要求》二级标准要求,适用于养殖密度较大、污染物负荷较大的石斑鱼、鲈鱼、虾蟹等连片池塘的养殖尾水处理。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海水连片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池塘、尾水收集系统和尾水处理区;所述尾水处理区占海水连片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总面积的6%-15%;所述尾水处理区包括沉淀池、贝类净化池、曝气生化池、生态浮床池;
所述尾水收集系统包括尾水提升泵和输送通道,所述尾水收集系统通过尾水提升泵抽取并收集所述池塘的尾水,所述尾水提升泵通过输送通道连接所述沉淀池;所述沉淀池、贝类净化池、曝气生化池和生态浮床池采用输送通道连接,所述生态浮床池设有排水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水连片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沉淀池占尾水处理区的28%-32%;
所述贝类净化池占尾水处理区的28%-32%;
所述曝气生化池占尾水处理区的8%-12%;
所述生态浮床池占尾水处理区的28%-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水连片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水深1.5-3m,池中投放杂食性鱼类,包括黑鲷和/或篮子鱼;池底投放滤食性贝类,包括缢蛏和/或美国帘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水连片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的杂食性鱼类包括黑鲷和/或篮子鱼,所述沉淀池的滤食性贝类包括缢蛏和/或美国帘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水连片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贝类净化池的池中设置浮筏或延绳养殖滤食性贝类,池底起垄投放滤食性贝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海水连片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贝类净化池的池中的滤食性贝类包括牡蛎和/或贻贝,所述贝类净化池的池底的滤食性贝类包括缢蛏、美国帘蛤和/或菲律宾蛤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水连片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生化池设置依次连接的曝气盘、曝气管、爆气机,且所述曝气生化池沿水流垂直布置生物填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水连片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浮床池包括人工生态浮床,所述人工生态浮床占生态浮床池面积的25%-50%;所述人工生态浮床分级设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生态浮床池的前、中、后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水连片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浮床池内投放鱼类和/或贝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水连片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塘、沉淀池、贝类净化池、曝气生化池和生态浮床池均采用长方形结构;所述输送通道和排水通道为管道或水渠。
CN202120828224.7U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海水连片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 Active CN2149620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28224.7U CN214962042U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海水连片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28224.7U CN214962042U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海水连片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62042U true CN214962042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094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28224.7U Active CN214962042U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海水连片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62042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3078A (zh) * 2021-12-06 2022-03-04 广东灵捷制造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养殖池塘水循环处理系统
CN114671564A (zh) * 2021-12-11 2022-06-28 安徽蓝田农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水产养殖过程中养殖尾水处理工艺
CN115191395A (zh) * 2022-01-06 2022-10-18 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江西省鄱阳湖渔业研究中心、江西省渔业资源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一种淡水池塘循环水养殖装置及系统
CN115594348A (zh) * 2022-10-19 2023-01-13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Cn) 一种海水养殖尾水净化处理系统
CN116768428A (zh) * 2023-05-22 2023-09-19 烟台和盛康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养殖尾水处理工艺
CN117247175A (zh) * 2023-10-01 2023-12-19 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海水虾蟹养殖池塘尾水生态治理工艺及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3078A (zh) * 2021-12-06 2022-03-04 广东灵捷制造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养殖池塘水循环处理系统
CN114671564A (zh) * 2021-12-11 2022-06-28 安徽蓝田农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水产养殖过程中养殖尾水处理工艺
CN115191395A (zh) * 2022-01-06 2022-10-18 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江西省鄱阳湖渔业研究中心、江西省渔业资源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一种淡水池塘循环水养殖装置及系统
CN115191395B (zh) * 2022-01-06 2023-09-26 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江西省鄱阳湖渔业研究中心、江西省渔业资源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一种淡水池塘循环水养殖装置及系统
CN115594348A (zh) * 2022-10-19 2023-01-13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Cn) 一种海水养殖尾水净化处理系统
CN116768428A (zh) * 2023-05-22 2023-09-19 烟台和盛康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养殖尾水处理工艺
CN116768428B (zh) * 2023-05-22 2023-10-27 烟台和盛康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养殖尾水处理工艺
CN117247175A (zh) * 2023-10-01 2023-12-19 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海水虾蟹养殖池塘尾水生态治理工艺及装置
CN117247175B (zh) * 2023-10-01 2024-05-14 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海水虾蟹养殖池塘尾水生态治理工艺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962042U (zh) 一种海水连片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
Milhazes-Cunha et al. Valorisation of aquaculture effluents with microalgae: the integrated multi-trophic aquaculture concept
Crab Bioflocs technology: an integrated system for the removal of nutrients and simultaneous production of feed in aquaculture
CN108432685B (zh) 高负荷水产养殖的水环境调控和循环水养殖系统
KR101837549B1 (ko) 바이오플락을 이용한 무환수 어류 양식 수조, 이를 이용한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0444724C (zh) 双壳贝类体内重金属的净化方法
CN204426348U (zh) 一种生态养殖混合网箱
CN110950436A (zh) 一种海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13213710A (zh) 海水工厂化大棚养殖南美白对虾尾水处理系统和方法
CN108147546A (zh) 一种双循环海水对虾综合养殖系统
CN105145436A (zh) 一种渔盐一体化方法及系统
CN111279967A (zh) 一种南美白对虾工程化海水循环养殖系统
CN204443674U (zh) 一种循环水系统
de Oliveira et al. Evidence of improved water quality and biofilm control by slow sand filters in aquaculture–a case study
CN110089483B (zh) 流水养鱼槽、虾、蟹串联式循环水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
CN210261456U (zh) 一种海水循环水养殖暨尾水处理一体化水处理系统
CN113767873A (zh) 一种海水稻鱼虾生态循环种养殖装置及方法
CN213463493U (zh) 一种海洋养殖用的养殖水净化装置
Evjemo et al. Feeding and assimilation kinetics of Artemia franciscana fed Isochrysis galbana (clone T. Iso)
CN1732768A (zh) 生物饵料鱼虾蟹苗循环生态培育装置
CN114044613A (zh) 一种渔农复合式工厂化养殖尾水处理系统以及处理方法
CN216058832U (zh) 一种海水稻鱼虾生态循环种养殖装置
CN211813993U (zh) 利用水体动力学治理养殖尾水的系统
CN213446522U (zh) 一种淡水渔业养殖用养殖尾水处理装置
CN102084842A (zh) 淡水池塘移养梭鱼控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