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61610U - 一种农田作物的自动化灌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农田作物的自动化灌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61610U
CN214961610U CN202121200117.6U CN202121200117U CN214961610U CN 214961610 U CN214961610 U CN 214961610U CN 202121200117 U CN202121200117 U CN 202121200117U CN 214961610 U CN214961610 U CN 2149616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s
farmland
water
frame body
water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0011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xia Chenxin Jianb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20011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616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616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6161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eenhou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农田作物的自动化灌溉装置,其包括两组轨道及与架子,两组轨道平行铺设在农田的两侧,架子包括四组立杆及框体,框体的四角与各组立杆固定连接,各组立杆的下端部转动连接有与轨道上端部的槽口插接滑动的轮子;农田一侧的地面上开挖有水渠,框体的上端部安装有水泵及与电池,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有伸入水渠内的进水管,框体垂直于轨道的两组边框上均安装有喷管,各组喷管上连通有若干组喷头,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与各组喷管连通的出水管;同一侧的两组立杆之间对拉连接有横板,横板的下端面安装有电机,电机与电池电性连接,电机驱动一组轮子转动。本申请省去了农田中进行管道的铺设,省去了农民的参与,提升了灌溉过程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农田作物的自动化灌溉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农业灌溉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农田作物的自动化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农业作为国家的经济命脉和用水大户,长期以来由于思想意识、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一直沿用传统落后的大水漫灌。但随着水资源短缺与需水量逐年增加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大水漫灌正逐渐被注重精确灌水的现代节水灌溉模式所取代。现代科学灌溉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缓解地下水开采过量、地壳下沉的严峻局面,同样重要的是能够通过与精确施肥的有机结合,改善农作物、果树等的生长条件,提高单产和果实品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传统地面灌溉包括畦灌、沟灌、淹灌和漫灌,但这类灌溉方式往往耗水量大、水的利用力较低,是一类很不合理的农业灌溉方式。另外,普通喷灌技术是目前中国农业生产中较普遍的灌溉方式,但普通喷灌技术的水的利用效率也不高。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如下的缺陷:现代农业微灌溉技术包括微喷灌、滴灌、渗灌等,对于大片的农田,现有的较为先进的灌溉方式多将管道铺设在农田中进行灌溉,管道占据了部分地面空间,在作物的日常田间管理中,各组管道使农田的管理作业较为不便,农民易被管道绊倒,故存在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便于对农田作物进行灌溉,避免农民在田间被管道绊倒,本申请提供一种农田作物的自动化灌溉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农田作物的自动化灌溉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农田作物的自动化灌溉装置,包括两组轨道及与两组轨道滑动连接的架子,两组所述轨道平行铺设在农田的两侧,所述架子包括两两对称分布的四组立杆及水平设置的框体,所述框体的四角与各组所述立杆的竖直上端部固定连接,各组所述立杆的下端部转动连接有与所述轨道上端部的槽口插接滑动的轮子;农田一侧的地面上开挖有与农田长度相同的水渠,所述框体的上端部安装有水泵及与所述水泵电性连接的电池,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有下端部伸入所述水渠内的进水管,所述框体垂直于所述轨道的两组边框上均安装有喷管,各组所述喷管上连通有若干组喷头,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与各组所述喷管连通的出水管;同一侧的两组所述立杆之间对拉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下端面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电机驱动一组所述轮子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组轨道平行铺设在农田的地面上,当进行灌溉作业时,此时架子中各组立杆下端部的轮子与轨道的槽口插接转动,进而实现该架子沿轨道的移动,电池及水泵均安装在框体上,当进行农田作物的灌溉作业时,此时进水管插接入地面上的水渠内部,水渠内部不断灌注水体,此时电池对水泵及电机进行供电,水泵经进水管不断对水渠内部的水体进行抽吸,水体进一步经出水管向喷管输送,水体将各组喷头不断对下方地面上的作物进行喷淋灌溉;此时电机驱动轮子转动,使架子能够沿着轨道移动,该种灌溉装置省去了农田中进行管道的铺设,灌溉装置在日常状态下停放在农田的一端,在进行灌溉时,该灌溉装置不断沿着轨道在农田中往复式移动,不断对作物进行喷淋,省去了农民的参与,提升了灌溉过程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立杆包括上下分布的主杆及副杆,所述副杆与所述主杆插接滑动;同一侧的两组所述副杆之间对拉连接有二板,所述横板的上端面及所述二板的下端面之间安装有气缸;靠近所述水渠的所述横板的竖直端面上固定有定位板,所述进水管贯穿所述定位板,高于所述定位板的所述进水管部分为波纹管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杆及副杆构成该种装置中的立杆,副杆与主杆保持插接滑动,横板及二板之间安装有气缸,气缸的设置实现了主杆及副杆之间的间接连接,同时定位板上方的部分进水管呈波纹管结构,故当气缸驱动时,此时副杆不断与主杆插接滑动,故上述配合实现了该框体在竖直方向上的升降,对于较高的农田作物,上述过程实现了该灌溉装置的灌溉高度调整,提升了该灌溉装置的实用性。
优选的,两组所述轨道的槽口内部竖直贯穿有若干组下端部插接入地下的钢钎,各组所述钢钎的上端部未高于所述轨道的内底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组钢钎竖直贯穿轨道的内底面,钢钎的下端部与地面插接固定,上述设置使各组轨道在地面上的稳定性提升,各组轨道不易在地面上移动,故架子在轨道上移动时,此时两组轨道不易发生震动,降低了该灌溉装置作业时的噪声。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及所述轮子的轴体上均同轴转动有共面分布的齿轮,两组所述齿轮之间共同套接转动有齿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进行该架子沿轨道的移动时,此时电机的输出轴及轮子的轴体之间的齿轮通过齿带进行连接,当该装置沿轨道滑动时,电机的动力通过齿轮齿带实现轮子的转动,使该装置的运动过程均为平稳。
优选的,所述水泵及所述电池分别位于所述框体上端面长度方向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泵及电池分别固定在框体上端面的两侧,水泵及电池各自的重量较大,上述设置使水泵及电池分别靠近两侧的各组立杆,框体对水泵及电池进行承压,上述设置提升了框体的抗压强度。
优选的,所述主杆的内部均匀涂覆有润滑脂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副杆与主杆插接滑动,随着作物高度的不断变化,在作物的生长周期内,需要多次调整对立杆的长度,此时润滑脂层的设置降低了主杆及副杆之间的摩擦阻力,故副杆在主杆内部滑动时更加平滑,也降低了主杆及副杆之间的磨损。
优选的,所述框体两组边框的上端面均固定有若干组卡座,所述喷管与各组所述卡座卡接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座固定在框体上端面的两侧,当进行各组喷管在框体上的安装时,喷管在框体上的不易滑落。
优选的,所述框体的两组边框上均竖直贯通开设有若干组等间距分布的插孔,所述插孔的孔径与所述喷头的外径相配合,各组所述喷头贯穿所述插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组喷头贯穿框体两侧边沿上的插孔,各组插孔形成对喷头的夹持,上述设置使框体形成对各组喷头的保护,避免了因该装置在后期使用中对各组喷头的磕碰,延长了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当进行农田作物的灌溉作业时,此时进水管插接入地面上的水渠内部,水渠内部不断灌注水体,此时电池对水泵及电机进行供电,水泵经进水管不断对水渠内部的水体进行抽吸,水体进一步经出水管向喷管输送,水体将各组喷头不断对下方地面上的作物进行喷淋灌溉;此时电机驱动轮子转动,使架子能够沿着轨道移动,该种灌溉装置省去了农田中进行管道的铺设,灌溉装置在日常状态下停放在农田的一端,在进行灌溉时,该灌溉装置不断沿着轨道在农田中往复式移动,不断对作物进行喷淋,省去了农民的参与,提升了灌溉过程的效率;
2.主杆及副杆构成该种装置中的立杆,副杆与主杆保持插接滑动,横板及二板之间安装有气缸,气缸的设置实现了主杆及副杆之间的间接连接,同时定位板上方的部分进水管呈波纹管结构,故当气缸驱动时,此时副杆不断与主杆插接滑动,故上述配合实现了该框体在竖直方向上的升降,对于较高的农田作物,上述过程实现了该灌溉装置的灌溉高度调整,提升了该灌溉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C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轨道;11、钢钎;2、架子;21、立杆;211、主杆;212、副杆;2121、二板;22、框体;221、卡座;222、插孔;23、轮子;3、农田;31、作物;32、水渠;4、水泵;41、进水管;411、定位板;42、喷管;421、喷头;43、出水管;5、电机;51、横板;52、齿轮;53、齿带;6、电池;7、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农田作物的自动化灌溉装置。参照图1,该种农田作物的自动化灌溉装置包括两组轨道1及与两组轨道1滑动连接的架子2,两组轨道1平行铺设在农田3的两侧,各组轨道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农田3的延伸方向,各组轨道1为长度固定的预制构件,轨道1为不锈钢材质,轨道1的下端面与地面贴合。各组轨道1的上端面凹设有内底面水平设置的槽口。农田3一侧的地面上开挖有与农田3长度相同的水渠32,水渠32内部灌注水体。农田3中栽种有若干组作物31,作物31位于两侧的轨道1之间。
参照图1及图2,架子2包括两两对称分布的四组立杆21及与水平设置的框体22,立杆21包括上下分布的主杆211及副杆212,主杆211呈方管结构,副杆212与主杆211插接滑动,主杆211的内部均匀涂覆有润滑脂层;框体22的四角与各组立杆21中的副杆212的竖直上端部固定连接,各组主杆211的下端部转动连接有与轨道1的上端部槽口插接滑动的轮子23;轮子23的宽度与轨道1的槽口宽度相配合。
同一侧的两组主杆211之间对拉连接有横板51,横板51水平设置;同一侧的两组副杆212之间对拉连接有二板2121,二板2121水平设置,横板51的上端面及二板2121的下端面之间安装有气缸7,气缸7的缸体与横板5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气缸7的推杆的上端部与二板212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
参照图1及图3,靠近水渠32的横板51的竖直端面上固定有定位板411,定位板411水平设置,定位板411上开孔设置。框体22的上端部安装有可充放电的电池6,横板51的下端面安装有电机5,电机5与电池6电性连接;电机5的输出轴及轮子23的轴体上均同轴转动有共面分布的齿轮52,两组齿轮52之间共同套接转动有齿带53,电机5驱动一组轮子23转动。
两组轨道1的槽口内部竖直贯穿有若干组下端部插接入地下的钢钎11,各组钢钎11的上端部未高于轨道1的内底面。各组钢钎11沿轨道1的延伸方向等间距分布。
参照图3及图4,框体22的上端部安装有水泵4,水泵4及电池6分别位于框体22上端面长度方向的两侧,电池6与水泵4电性连接。水泵4的进水口连接有下端部伸入水渠32的进水管41,进水管41贯穿定位板411,高于定位板411的进水管41部分为波纹管结构。
参照图1及图4,框体22垂直于轨道1的两组边框上均安装有喷管42,各组喷管42上连通有若干组朝下设置的喷头421,水泵4的出水口连接有与各组喷管42连通的出水管43;框体22两组边框的上端面均固定有若干组卡座221,喷管42与各组卡座221卡接固定。框体22的两组边框上均竖直贯通开设有若干组等间距分布的插孔222,插孔222的孔径与喷头421的外径相配合,各组喷头421贯穿插孔222。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农田作物的自动化灌溉装置的实施原理为:
该种农田作物的自动化灌溉装置在进行农业作物31的灌溉前,对该设备进行检修及保养,主杆211内部滴加润滑油;此时该装置位于农田3的一端,对电池6进行充电。此时向水渠32内部灌注水体。
电池6对水泵4进行供电,水泵4不断转动,此时经进水管41,使水渠32内部的水体不断向水泵4内部抽吸,水体进一步经出水管43向两侧的喷管42输送,经各组喷头421,水体不断被喷头421喷出并雾化,水体在重力作用下不断对下方的作物31进行灌溉。电池6与电机5连接,驱动电机5转动,在齿轮52齿带53的配合下,驱动轮子23不断转动,此时轮子23沿着轨道1运动,使该装置不断在农田3中移动。随着该装置的移动,喷洒的水雾对农田3的作物31完成灌溉。
对于不同生长高度的作物31,需要对立杆21的高度进行调整,此时驱动各组气缸7运动,使副杆212沿主杆211插接滑动,改变了各组立杆21的长度,进而使框体22的高度被升高,此时进水管41的波纹管部分被拉伸,使进水管41的长度与框体22的高度适配,保证了向水泵4内部的正常供水。该种灌溉装置省去了农田3中进行管道的铺设,灌溉装置在日常状态下停放在农田3的一端,在进行灌溉时,该灌溉装置不断沿着轨道1在农田3中往复式移动,不断对作物31进行喷淋,省去了农民的参与,提升了灌溉过程的效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农田作物的自动化灌溉装置,包括两组轨道(1)及与两组轨道(1)滑动连接的架子(2),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轨道(1)平行铺设在农田(3)的两侧,所述架子(2)包括两两对称分布的四组立杆(21)及水平设置的框体(22),所述框体(22)的四角与各组所述立杆(21)的竖直上端部固定连接,各组所述立杆(21)的下端部转动连接有与所述轨道(1)上端部的槽口插接滑动的轮子(23);农田(3)一侧的地面上开挖有与农田(3)长度相同的水渠(32),所述框体(22)的上端部安装有水泵(4)及与所述水泵(4)电性连接的电池(6),所述水泵(4)的进水口连接有下端部伸入所述水渠(32)内的进水管(41),所述框体(22)垂直于所述轨道(1)的两组边框上均安装有喷管(42),各组所述喷管(42)上连通有若干组喷头(421),所述水泵(4)的出水口连接有与各组所述喷管(42)连通的出水管(43);同一侧的两组所述立杆(21)之间对拉连接有横板(51),所述横板(51)的下端面安装有电机(5),所述电机(5)与所述电池(6)电性连接,所述电机(5)驱动一组所述轮子(23)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田作物的自动化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21)包括上下分布的主杆(211)及副杆(212),所述副杆(212)与所述主杆(211)插接滑动;同一侧的两组所述副杆(212)之间对拉连接有二板(2121),所述横板(51)的上端面及所述二板(2121)的下端面之间安装有气缸(7);靠近所述水渠(32)的所述横板(51)的竖直端面上固定有定位板(411),所述进水管(41)贯穿所述定位板(411),高于所述定位板(411)的所述进水管(41)部分为波纹管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田作物的自动化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轨道(1)的槽口内部竖直贯穿有若干组下端部插接入地下的钢钎(11),各组所述钢钎(11)的上端部未高于所述轨道(1)的内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农田作物的自动化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及所述轮子(23)的轴体上均同轴转动有共面分布的齿轮(52),两组所述齿轮(52)之间共同套接转动有齿带(5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农田作物的自动化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4)及所述电池(6)分别位于所述框体(22)上端面长度方向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农田作物的自动化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211)的内部均匀涂覆有润滑脂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农田作物的自动化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22)两组边框的上端面均固定有若干组卡座(221),所述喷管(42)与各组所述卡座(221)卡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农田作物的自动化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22)的两组边框上均竖直贯通开设有若干组等间距分布的插孔(222),所述插孔(222)的孔径与所述喷头(421)的外径相配合,各组所述喷头(421)贯穿所述插孔(222)。
CN202121200117.6U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农田作物的自动化灌溉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49616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00117.6U CN214961610U (zh)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农田作物的自动化灌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00117.6U CN214961610U (zh)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农田作物的自动化灌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61610U true CN214961610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088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00117.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4961610U (zh)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农田作物的自动化灌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616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23586U (zh) 一种可移动的节水型水利喷洒灌溉装置
CN114208640A (zh) 一种水果种植灌溉用农业机械设备及其灌溉方法
CN214961610U (zh) 一种农田作物的自动化灌溉装置
CN210746505U (zh) 一种蔬菜种植用移动式灌溉装置
CN115030099B (zh) 一种河道生态修复用护坡装置
CN210275333U (zh) 一种红心猕猴桃种植支架
CN207720878U (zh) 一种农业用节水灌溉装置
CN208047588U (zh) 一种园林管理用浇灌装置
CN216701066U (zh) 一种园林绿化垂直绿化装置
CN217826203U (zh) 一种可移动式大范围智能灌溉装置
CN218868925U (zh) 灌溉装置
CN218184485U (zh) 一种用于中药材种植的灌溉装置
CN219352629U (zh) 一种浇灌机
CN218868814U (zh) 一种组合式幼苗种植架
CN210746523U (zh) 一种园林用节水灌溉装置
CN218571003U (zh) 一种用于温室大棚的雨水灌溉系统
CN218977818U (zh) 一种苗木除虫装置
CN215957591U (zh) 一种用于农作物灌溉的节水装置
CN213819114U (zh) 一种大容量长寿命茶苗培育装置
CN219330296U (zh) 一种移动节水灌溉装置
CN114175993B (zh) 一种园林种植环保配水装置
CN115088579B (zh) 一种沙漠智能植树机
CN216339915U (zh) 一种园林用具有蓄水功能的给排水装置
CN212910912U (zh) 一种机械化规模有机农业种植设备
CN220630428U (zh) 一种用于农业水利工程的自清洁滴灌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04

Address after: Room 2201, warehouse A, No. 1788, Kaifa Avenu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760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Anshui Constru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000 room 402, unit 1, building 25, Taoyuan Juxi District, Chengyang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Wang Yu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26

Address after: Shop D7, Shanggu D District, Weimin Silk Road, Pengyang County, Guyuan City,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Ningxia Chenxin Jianb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2201, warehouse A, No. 1788, Kaifa Avenu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760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Anshui Constructio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515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