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61453U - 大棚地温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大棚地温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61453U
CN214961453U CN202120775401.XU CN202120775401U CN214961453U CN 214961453 U CN214961453 U CN 214961453U CN 202120775401 U CN202120775401 U CN 202120775401U CN 214961453 U CN214961453 U CN 2149614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tank
total air
greenhouse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7540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海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77540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614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614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614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Greenho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棚地温换热器,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包括封闭箱、风机组和水箱,封闭箱的侧壁相对设有总进风口和总出风口,风机组设置在封闭箱外部、用于产生热风,风机组的出风口与总进风口相连通,水箱设置在封闭箱内、用于盛装水,沿总进风口至总出风口的方向,水箱位于总进风口和总出风口之间,且水箱的材质为导热材料,水箱设有用于供水流出和流入的出流口和回流口,出流口和回流口之间通过预埋大棚地表的地热管路相连通,且地热管路设有用于循环水的泵体。如此设置,风机组产生热风,热风加热水箱内的水,加热后的水通过出流口流通至管路中,再通过回流口回流至水箱中,循环加热,最终使大棚地表温度升高,延长农作物生长周期。

Description

大棚地温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大棚地温换热器。
背景技术
大棚种植行业,由于阳光直射大棚顶部,通常大棚顶部的温度较高,而大棚内地表温度较低,达不到较高温度,这样一来,农作物根部得不到充分热量,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短,进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大棚地表温度较低导致农作物生长周期短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棚地温换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大棚地表温度较低导致农作物生长周期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棚地温换热器,包括:
封闭箱,其侧壁相对设有总进风口和总出风口;
风机组,设置在所述封闭箱外部、用于产生热风,所述风机组的出风口与所述总进风口相连通;
水箱,设置在所述封闭箱内、用于盛装水,沿所述总进风口至所述总出风口的方向,所述水箱位于所述总进风口和所述总出风口之间,且所述水箱的材质为导热材料,所述水箱设有用于供水流出和流入的出流口和回流口,所述出流口和所述回流口之间通过用于预埋大棚地表的地热管路相连通,且所述地热管路设有用于循环水的泵体。
优选地,所述风机组包括风机和热风机,所述风机和所述热风机的出风口均与所述总进风口相连通。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感应大棚地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温控仪,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温控仪均与所述热风机通信连接,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感应到温度低于第一预设值时,所述温控仪控制所述热风机工作。
优选地,所述第一预设值的范围为20℃-30℃。
优选地,所述水箱设置为两个且间隔分布于所述总进风口和所述总出风口之间,沿所述总进风口至所述总出风口的方向,所述回流口设置于位于上游的所述水箱,所述出流口设置于位于下游的所述水箱,且位于上游的所述水箱设有出水口,位于下游的所述水箱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回流口均设置在所述水箱的顶部,所述出水口和所述出流口均设置在所述水箱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水箱的顶端设有注水口,以使外部供水装置通过所述注水口向所述水箱内注水。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风机开启和关闭、所述泵体开启和关闭的操纵装置。
优选地,所述封闭箱设置为长方体结构,沿所述长方体的长度方向,所述总进风口和所述总出风口设置在所述长方体结构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大棚地温换热器包括封闭箱、风机组和水箱,封闭箱的侧壁相对设有总进风口和总出风口,风机组设置在封闭箱外部、用于产生热风,风机组的出风口与总进风口相连通,这样一来,风机组产生的热风由总进风口进入封闭箱内,最终由总出风口流出。水箱设置在封闭箱内、用于盛装水,沿总进风口至总出风口的方向,水箱位于总进风口和总出风口之间,且水箱的材质为导热材料,进入封闭箱的热风流通过程中会经过水箱,进而加热水箱内的水,水箱还设有用于供水流出和流入的出流口和回流口,出流口和回流口之间通过预埋大棚地表的地热管路相连通,且地热管路设有用于循环水的泵体。这样一来,水箱内加热后的水由出流口流至地热管路中,再通过回流口回流至水箱中,循环加热。
如此设置,通过风机组产生热风,热风将水箱加热,进而水箱内水加热,加热后的水通过出流口流通至地热管路中,热水的热量传递给大棚地表,使得大棚地表温度升高,最终使大棚地表温度升高,延长农作物生长周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大棚地温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封闭箱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温控系统的示意图。
图1-3中:
1、封闭箱;101、总进风口;102、总出风口;2、风机;3、热风机;4、水箱;401、出流口;402、回流口;403、进水口;404、出水口;5、注水口;6、地热管路;7、泵体;8、温度传感器;9、温控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棚地温换热器,解决现有技术中大棚地表温度较低导致农作物生长周期短的问题。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请参阅图1-3,在本实施例中,大棚地温换热器包括封闭箱1、风机组和水箱4,封闭箱1的侧壁相对设有总进风口101和总出风口102,风机组设置在封闭箱1外部、用于产生热风,风机组的出风口与总进风口101相连通,这样一来,风机组产生的热风由总进风口101进入封闭箱1内,最终由总出风口102流出。可选地,风机组包括风机2,风机2只能产生风,由于大棚地温换热器位于大棚内,大棚顶部温度高,地表温度低,风机2产生的风能够吸收大棚顶部的热量成为热风,从而使热风吹向封闭箱1内;风机组也可包括能够直接产生热风的热风机3。水箱4设置在封闭箱1内、用于盛装水,沿总进风口101至总出风口102的方向,水箱4位于总进风口101和总出风口102之间,且水箱4的材质为导热材料,进入封闭箱1的热风在流通过程中会经过水箱4,进而加热水箱4内的水,水箱4还设有用于供水流出和流入的出流口401和回流口402,出流口401和回流口402之间通过地热管路6相连通,地热管路6预埋大棚地表中,即地热管路6位于封闭箱1的外部,当然,封闭箱1表面还设有用于供地热管路6与出流口401、回流口402连通的开口,且地热管路6设有用于循环水的泵体7,通过泵体7,能够使水在水箱4和地热管路6中流通起来。这样一来,水箱4内加热后的水由出流口401流至地热管路6中,再通过回流口402回流至水箱4中,循环加热。
如此设置,通过风机组产生热风,热风将水箱4加热,进而水箱4内水加热,加热后的水通过出流口401流通至地热管路6中,热水的热量传递给大棚地表,使得大棚地表温度升高,最终使大棚地表温度升高,延长农作物生长周期。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风机组包括风机2和热风机3,风机2和热风机3的出风口均与总进风口101相连通。如图1所示,风机2设置在封闭箱1外部靠上端的位置,能够更好吸收大棚顶部的热量,热风机3设置在封闭箱1外部靠下端的位置,即热风机3设置在风机2的下方,图1中风机2和热风机3均呈矩形体结构,二者右侧均为进风口、左侧均为出风口,出风口与总进风口101连通,其余四个面均为铁皮不漏风。在本实施例中,风机2采用HAM-G5A-21型号,热风机3采用FY-C9型号。
如此设置,通过风机2能够直接利用大棚顶部的热量产生热风并将其吹入封闭箱1内来加热水箱4,当只依靠大棚自身的热量不足以使水箱4达到规定温度时,还可通过热风机3产生热风进而加热水箱4。
优选地,如图3所示,大棚地温换热器还包括温度传感器8以及温控仪9,温度传感器8用于感应大棚地表温度,温度传感器8可直接设置在大棚地表处,温度传感器8、温控仪9均与热风机3均通信连接,当温度传感器8感应到大棚地表温度低于第一预设值时,温控仪9控制热风机3工作,此时风机2和热风机3同时工作产生热风进一步来加热水箱4。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值的范围为20℃-30℃。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值为25℃。
可选地,温度传感器8可设置在地热管路6或水箱4上,用于检测加热的水温,或者温度传感器8设置在封闭箱1的总进风口101处,用于检测进风温度,设置对应的预设温度即可,当温度传感器8感应到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温控仪9控制热风机3工作。
如此设置,当风机2工作产生的热风不足以将水箱4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时,温控仪9自动控制热风机3的工作状态。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水箱4设置为两个且间隔分布于总进风口101和总出风口102之间,沿总进风口101至总出风口102的方向,回流口402设置于位于上游的水箱4,出流口401设置于位于下游的水箱4,且位于上游的水箱4设有出水口404,位于下游的水箱4设有进水口403,进水口403和出水口404相连通。当然,可选地,水箱4的设置个数不仅限于两个,可设置为多个,多个水箱4间隔位于总进风口101和总出风口102之间,且相邻两个水箱4之间相连通。
如此设置,通过设置两个或多个水箱4,使由总进风口101进入的热风能够依次加热各个水箱4,延长水的流通路径,同一股热风能够对水箱4进行多次加热,提高热交换效率。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进水口403和回流口402均设置在水箱4的顶部,出水口404和出流口401均设置在水箱4的底部。
如此设置,循环过程中,水从水箱4的顶部向水箱4的底部流通,从而使整个水箱4内的水都能够参与循环。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水箱4的顶端设有注水口5,从而使外部供水装置通过注水口5能够向水箱4内注水。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大棚地温换热器还包括用于控制风机2开启和关闭、泵体7开启和关闭的操纵装置。具体地,操纵装置上设有对应的按钮,分别用来控制风机2的开启和关闭以及泵体7的开启和关闭。
如此设置,手动通过操作装置对风机2和泵体7进行控制,使得大棚地温换热器开始工作。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封闭箱1设置为长方体结构,沿长方体的长度方向,总进风口101和总出风口102设置在长方体结构的两端。可选地,封闭箱1的长、宽、高分别为1500mm、1000mm、800mm。这样一来,将封闭箱1的长度方向设置为热风的流通方向,尽可能地延长热风的流通路径。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个方案包含本身的基本方案,相互独立,并不互相制约,但是其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达到多个效果共同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大棚地温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封闭箱(1),其侧壁相对设有总进风口(101)和总出风口(102);
风机组,设置在所述封闭箱(1)外部、用于产生热风,所述风机组的出风口与所述总进风口(101)相连通;
水箱(4),设置在所述封闭箱(1)内、用于盛装水,沿所述总进风口(101)至所述总出风口(102)的方向,所述水箱(4)位于所述总进风口(101)和所述总出风口(102)之间,且所述水箱(4)的材质为导热材料,所述水箱(4)设有用于供水流出和流入的出流口(401)和回流口(402),所述出流口(401)和所述回流口(402)之间通过用于预埋大棚地表的地热管路(6)相连通,且所述地热管路(6)设有用于循环水的泵体(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地温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包括风机(2)和热风机(3),所述风机(2)和所述热风机(3)的出风口均与所述总进风口(101)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棚地温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感应大棚地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8)以及温控仪(9),所述温度传感器(8)、所述温控仪(9)均与所述热风机(3)通信连接,当所述温度传感器(8)感应到温度低于第一预设值时,所述温控仪(9)控制所述热风机(3)工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棚地温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值的范围为20℃-3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地温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4)设置为两个且间隔分布于所述总进风口(101)和所述总出风口(102)之间,沿所述总进风口(101)至所述总出风口(102)的方向,所述回流口(402)设置于位于上游的所述水箱(4),所述出流口(401)设置于位于下游的所述水箱(4),且位于上游的所述水箱(4)设有出水口(404),位于下游的所述水箱(4)设有进水口(403),所述进水口(403)和所述出水口(404)相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棚地温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403)和所述回流口(402)均设置在所述水箱(4)的顶部,所述出水口(404)和所述出流口(401)均设置在所述水箱(4)的底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地温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4)的顶端设有注水口(5),以使外部供水装置通过所述注水口(5)向所述水箱(4)内注水。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棚地温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风机(2)开启和关闭、所述泵体(7)开启和关闭的操纵装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地温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箱(1)设置为长方体结构,沿所述长方体的长度方向,所述总进风口(101)和所述总出风口(102)设置在所述长方体结构的两端。
CN202120775401.XU 2021-04-15 2021-04-15 大棚地温换热器 Active CN2149614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75401.XU CN214961453U (zh) 2021-04-15 2021-04-15 大棚地温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75401.XU CN214961453U (zh) 2021-04-15 2021-04-15 大棚地温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61453U true CN214961453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136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75401.XU Active CN214961453U (zh) 2021-04-15 2021-04-15 大棚地温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614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75008A (zh) 日光温室太阳能高效二氧化碳补充系统
CN214961453U (zh) 大棚地温换热器
KR101841447B1 (ko) 폐열회수 및 신선공기유입형 내부온도 균일화 농산물 건조장치
CN207378922U (zh) 一种辅助加热型燃气采暖热水炉
CN206462062U (zh) 一种大棚种植架
CN106359246A (zh) 太阳能加热式鱼类增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系统
CN207975720U (zh) 一种电锅炉和太阳能联用供暖装置
CN207460958U (zh) 一种太阳能供电的苗木恒温培育装置
KR20200131411A (ko) 하이브리드 타입 열풍 난방장치
CN207831469U (zh) 供热系统
CN206150218U (zh) 太阳能加热式鱼类增殖放流站循环水处理系统
CN104964260B (zh) 一种利用高温蒸汽转移固体储能体内热量的装置
CN204756856U (zh) 利用高温蒸汽转移固体储能体内热量的装置
CN211345264U (zh) 一种新型直流蒸汽发生装置
CN211716530U (zh) 一种蒸汽热水开水三用机
CN206739646U (zh) 一种高效太阳能恒温供水装置
CN208832672U (zh) 一种空调余热利用机构
KR20130058092A (ko) 축열탱크를 이용한 난방시스템
CN206337274U (zh) 一种多渠道沼气罐加热系统
CN207455695U (zh) 基于地热尾水的供暖系统
CN206113308U (zh) 热水器水路装置
CN207379096U (zh) 一种燃气辅助太阳能热水装置
CN206695223U (zh) 节能效果显著的住宅小区供暖热交换站系统
CN209131173U (zh) 一种集成太阳能热水系统
CN218345195U (zh) 高效节能型高压开水速冷灌装系统及恒温车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