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60909U - 一种双边抛土式免耕开畦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边抛土式免耕开畦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60909U
CN214960909U CN202120718360.0U CN202120718360U CN214960909U CN 214960909 U CN214960909 U CN 214960909U CN 202120718360 U CN202120718360 U CN 202120718360U CN 214960909 U CN214960909 U CN 2149609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il
throwing
wheel
shovel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1836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敏
毛朝明
李杰峰
蒋灵华
曹雯
徐美青
程亚平
宁晓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Biyuou Te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Biyuou Te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Biyuou Tea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Biyuou Te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1836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609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609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6090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边抛土式免耕开畦沟装置,涉及农耕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车架、破土轮、第一抛土铲和第二抛土铲,车架的顶部固定有发动机,发动机后侧的车架的顶部固定有变速箱,车架底部的四个拐角位置处通过轮座转动连接有行走轮,车架的底部通过传动座传动连接有轮轴,轮轴的两端均套设固定有破土轮,破土轮的后侧设置有第一抛土铲,第一抛土铲的后侧设置有第二抛土铲。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破土轮对土壤进行破碎,能够有效的避免大面积的土壤受到旋耕造成土壤肥力梯度破坏,并能够同时完成两道畦沟的开设,开畦沟效率较高,同时第一抛土铲和第二抛土铲能够将畦沟内破碎的土壤分两次抛出,能够有效的避免抛土过程中堵塞。

Description

一种双边抛土式免耕开畦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耕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边抛土式免耕开畦沟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农耕开畦沟时,通常是先利用旋地机将土壤旋松,再在松软的土地上开畦沟,这种方式会将土壤的肥力梯度打乱,改变土壤结构,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同时现有的开畦沟装置在开畦沟时,因土壤未得到有效的破碎,且抛土铲一次性需要抛出较多的土壤,过多的土壤堵塞在抛土铲周围,容易造成抛土铲阻塞,无法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因此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双边抛土式免耕开畦沟装置,包括车架、破土轮、第一抛土铲和第二抛土铲,所述车架的顶部固定有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后侧的车架的顶部固定有变速箱,所述车架底部的四个拐角位置处通过轮座转动连接有行走轮,所述车架的底部通过传动座传动连接有轮轴,所述轮轴的两端均套设固定有破土轮,所述破土轮的后侧设置有第一抛土铲,所述第一抛土铲的后侧设置有第二抛土铲。
优选的,所述车架的正面焊接固定有牵引座,所述变速箱后侧的车架的顶部焊接固定有扶手。
优选的,所述发动机通过传动轴与变速箱传动连接,且变速箱通过链条与传动座内部的链轮传动连接,所述传动座内部的链轮套设固定在轮轴上。
优选的,所述传动座两侧的轮轴上均套设有轴承座,且轴承座的顶部与车架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破土轮的周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且第一刀片与第二刀片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分别以破土轮的中心呈环形阵列设置有三个,且第一刀片与第二刀片之间交错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抛土铲和第二抛土铲通过支架与车架的侧壁固定,所述第二抛土铲的最低端低于第一抛土铲的最低端。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架的两侧设置破土轮,能够通过发动机提供动力带动破土轮转动,通过破土轮完成对土壤的破碎,使得两个破土轮之外的土壤得以完整,能够有效的避免开畦沟时对土地进行大面积的旋耕,有效的保障土壤原有的肥力梯度,进而能够避免土壤板结,同时两个破土轮同步转动,能够一次性完成两道畦沟的开设,提高畦沟的开设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破土轮的后方设置第一抛土铲和第二抛土铲,能够首先通过第一抛土铲将畦沟内二分之一的土壤从畦沟内抛出,接着通过第二抛土铲能够将畦沟内剩余的二分之一的土壤从畦沟内抛出,有效的避免过多的土壤阻塞在抛土铲周围造成抛土铲堵塞,使该开畦沟装置能够顺利的将破碎后的土壤从畦沟内抛出,完成畦沟的顺利开设。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破土轮的结构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车架;11、扶手;12、牵引座;13、轮座;2、发动机;3、变速箱;4、行走轮;5、破土轮;51、第一刀片;52、第二刀片;6、第一抛土铲;7、第二抛土铲;8、轮轴;9、传动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双边抛土式免耕开畦沟装置,包括车架1、破土轮5、第一抛土铲6和第二抛土铲7,车架1的顶部固定有发动机2,发动机2后侧的车架1的顶部固定有变速箱3,车架1底部的四个拐角位置处通过轮座13转动连接有行走轮4,行走轮4能够与相邻的两个畦沟之间的土壤接触,使该开畦沟装置在移动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的平稳,车架1的底部通过传动座9传动连接有轮轴8,轮轴8的两端均套设固定有破土轮5,破土轮5的后侧设置有第一抛土铲6,第一抛土铲6的后侧设置有第二抛土铲7,第一抛土铲6和第二抛土铲7能够将畦沟内的土壤抛出至畦沟的两侧。
进一步地,车架1的正面焊接固定有牵引座12,使用时,能够通过牵引座12将该开畦沟装置与外界的牵引设备连接,变速箱3后侧的车架1的顶部焊接固定有扶手11。
进一步地,发动机2通过传动轴与变速箱3传动连接,且变速箱3通过链条与传动座9内部的链轮传动连接,传动座9内部的链轮套设固定在轮轴8上。
进一步地,传动座9两侧的轮轴8上均套设有轴承座,且轴承座的顶部与车架1的底部固定连接,能够使的轮轴8的转动更加的平稳。
进一步地,破土轮5的周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刀片51和第二刀片52,且第一刀片51与第二刀片52的弯曲方向相反,第一刀片51和第二刀片52分别以破土轮5的中心呈环形阵列设置有三个,且第一刀片51与第二刀片52之间交错分布,通过第一刀片51与第二刀片52能够将土壤有效的破碎。
进一步地,第一抛土铲6和第二抛土铲7通过支架与车架1的侧壁固定,第二抛土铲7的最低端低于第一抛土铲6的最低端,通过第一抛土铲6能够将畦沟内二分之一的土壤从畦沟内抛出,接着通过第二抛土铲7能够将畦沟内剩余的二分之一的土壤从畦沟内抛出,能够有效的避免一次性抛出过多的土壤造成抛土铲堵塞。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在需要开畦沟的土壤上挖两个短畦沟,接着将该开畦沟装置从托运设备上转移至地面上,并使两个破土轮5分别放置在两个挖好的短畦沟内,使行走轮4与两个短畦沟之间土壤接触,接着通过牵引座12将该装置与外界的牵引设备连接,启动发动机2,并手握扶手11,发动机2转动带动变速箱3转动,变速箱3带动传动座9内的链轮转动,进而带动链轮内的轮轴8转动,轮轴8转动带动破土轮5转动,破土轮5转动带动其上的第一刀片51和第二刀片52同步转动,与此同时牵引设备带动该开畦沟装置移动,能够通过第一刀片51和第二刀片52进行破土,粉碎后的土壤能够依次通过第一抛土铲6和第二抛土铲7从畦沟内抛出,完成免耕开畦沟。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双边抛土式免耕开畦沟装置,包括车架(1)、破土轮(5)、第一抛土铲(6)和第二抛土铲(7),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的顶部固定有发动机(2),所述发动机(2)后侧的车架(1)的顶部固定有变速箱(3),所述车架(1)底部的四个拐角位置处通过轮座(13)转动连接有行走轮(4),所述车架(1)的底部通过传动座(9)传动连接有轮轴(8),所述轮轴(8)的两端均套设固定有破土轮(5),所述破土轮(5)的后侧设置有第一抛土铲(6),所述第一抛土铲(6)的后侧设置有第二抛土铲(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边抛土式免耕开畦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的正面焊接固定有牵引座(12),所述变速箱(3)后侧的车架(1)的顶部焊接固定有扶手(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边抛土式免耕开畦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2)通过传动轴与变速箱(3)传动连接,且变速箱(3)通过链条与传动座(9)内部的链轮传动连接,所述传动座(9)内部的链轮套设固定在轮轴(8)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边抛土式免耕开畦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座(9)两侧的轮轴(8)上均套设有轴承座,且轴承座的顶部与车架(1)的底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边抛土式免耕开畦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土轮(5)的周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刀片(51)和第二刀片(52),且第一刀片(51)与第二刀片(52)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刀片(51)和第二刀片(52)分别以破土轮(5)的中心呈环形阵列设置有三个,且第一刀片(51)与第二刀片(52)之间交错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边抛土式免耕开畦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抛土铲(6)和第二抛土铲(7)通过支架与车架(1)的侧壁固定,所述第二抛土铲(7)的最低端低于第一抛土铲(6)的最低端。
CN202120718360.0U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双边抛土式免耕开畦沟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9609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18360.0U CN214960909U (zh)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双边抛土式免耕开畦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18360.0U CN214960909U (zh)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双边抛土式免耕开畦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60909U true CN214960909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096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1836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960909U (zh)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双边抛土式免耕开畦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609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5325A1 (zh) * 2022-08-31 2024-03-07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速公路盐渍土路基处治的换填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5325A1 (zh) * 2022-08-31 2024-03-07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速公路盐渍土路基处治的换填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42716U (zh) 一种农用多功能挖掘机
CN105850252B (zh) 纵轴回转式垄作开沟机
CN105379456A (zh) 圆盘驱动的中耕培土拍打机
JPS6130522B2 (zh)
CN214960909U (zh) 一种双边抛土式免耕开畦沟装置
CN206212603U (zh) 一种双轴式旋耕灭茬施肥播种机
CN215073771U (zh) 烟草跨垄中耕培土机具
CN114097319A (zh) 一种果园旋耕机
CN203675546U (zh) 立式旋转耕耘机
CN206212641U (zh) 一种甘蔗开行种植机
CN209787770U (zh) 一种中间开沟旋耕施肥播种联合作业机
CN206118326U (zh) 一种适用于漫灌型次生盐碱地的旋耕机
CN216134797U (zh) 一种多功能犁旋一体机
CN106879281A (zh) 双边抛土式免耕开畦沟装置
CN210226125U (zh) 全自动移栽联合作业机旋耕开沟系统
CN209964599U (zh) 一种双开沟施肥覆土机
CN206585924U (zh) 双边抛土式免耕开畦沟装置
CN208624053U (zh) 一种双刀轴卧式分层粉耕深松机
CN202019522U (zh) 多用培土机
CN205670927U (zh) 一种具有除草组件的条播机
CN105637992B (zh) 一种冻土旋碎机
CN205284045U (zh) 一种冻土旋碎机
JPS596977B2 (ja) 農地用回転式除礫撰機
CN206963289U (zh) 一种新型联合整地机
CN217241318U (zh) 一种用于改良土壤的农业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Zhejiang feishe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Zhejiang biyuou Tea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2330000287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bilateral soil throwing no tillage furrow opening devic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3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207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