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60372U - 一种适用于机房芯片级热管液冷的全机房统一监测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机房芯片级热管液冷的全机房统一监测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60372U
CN214960372U CN202023266312.7U CN202023266312U CN214960372U CN 214960372 U CN214960372 U CN 214960372U CN 202023266312 U CN202023266312 U CN 202023266312U CN 214960372 U CN214960372 U CN 2149603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ing
data
control unit
liquid cooling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6631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志虎
谢铭慧
聂榕序
曲伟
刘晁
罗晓光
陈连忠
俞继军
艾邦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Aerospace Aerodynamics CAAA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Aerospace Aerodynamics CAA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Aerospace Aerodynamics CAAA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Aerospace Aerodynamics CAAA
Priority to CN20202326631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603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603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603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机房芯片级热管液冷的全机房统一监测平台,包括:监测对象包括IT机柜服务器设备、精密空调设备、供配电设备、机房内的温湿度、机房和机柜漏液状况、液冷动力设备、液冷管路供回水数据;监测单元包括包括IT服务器群通讯模块、空调通讯模块、配电柜电量采集模块、室内温湿度传感器、漏水采集模块、电机变频器采集控制模块;信号转换单元分别与多个监测子模块连接;控制单元根据多个子监测模块的数据,输出报警信息,且根据液冷管路供回水数据,控制液冷动力设备的工作;显示单元。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芯片级热管液冷架构下的机房的多个设备的统一监测,避免了多个监测系统的交互,提高了液冷机房的运行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机房芯片级热管液冷的全机房统一监测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房监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机房芯片级热管液冷的机房统一监测平台。
背景技术
为了拥抱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的到来,2020年中国提出了支撑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规划。新基建包含7项内容,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项便是大数据中心建设,因为它是支撑5G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智能驾驶等行业发展的基石。可以预测未来5-10 年,全球各行各业的数据中心(机房)的建设和运营将进入蓬勃发展期,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将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数据中心作为一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属于重资产投资领域,其运行安全可靠性一方面关乎数据的安全可靠,另一方面决定了资产设备的运行周期寿命和投资回报。此外,数据中心的运行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数据中心的耗电已达到全球总耗电量的2%以上,其能耗监测和降低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焦点之一。因此,机房的所有设备安全运行和电量消耗都需要通过一种有效的运维方法和平台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运行监测、显示和控制,以减少对运维工作人员的依赖,提高运维工作效率。
现有机房运维技术或系统平台一般都只能面向一种或一类对象进行监测,例如单面向机房环境监测(采用摄像、温湿度、安防传感器等)、单面向漏水监测、单面向暖通动力和供电设备监测、单面向IT设备的运行监视、单面向用能耗电量监测和展示等;个别已有发明的公开技术可能涉及到了上述某两类三类或四类对象的监测,但很少有涉及到对整个机房的全部对象实行统一监测,其难度体现在:一是对监测平台软件的二次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监测信号的传输协议和转换识别较为复杂。
此外,现有机房的制冷模式仍以风冷散热为主,但未来随着数据机房计算处理能力要求提升、机柜内服务器部署密度提升、芯片处理能力和功率不断提升三大背景下,采用液冷散热模式的机房将会快速增长和逐步成为发展主流。目前大多已有机房监测专利应用场景主要是面向风冷模式机房,而面向液冷模式机房的监测平台和方法较少。专利201610286818.3、 201611244824.9、201710248845.6、201811559178.4公开了机房采用芯片级热管液冷架构的散热装置和系统,它相比传统风冷模式机房,是一个全新散热架构设计的机房,采用目前现有监测技术都不能满足其运行安全监测和绿色降耗需求,因此,特别需要一种适用于液冷散热模式的机房,且对整个机房的全部对象实行统一监测的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适用于液冷散热模式的机房,且对整个机房的全部对象实行统一监测的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机房芯片级热管液冷的全机房统一监测平台,包括:监测对象、监测单元、信号转换单元、控制单元、显示单元;所述监测对象包括IT机柜服务器设备、精密空调设备、供配电设备、视频安防设备、机房内的温湿度、芯片级热管运行状况、机房和机柜漏液状况、液冷动力设备、液冷管路供回水数据、室外大气环境参数、电力消耗数据、实时能耗PUE数据;所述监测单元包括多个子监测模块,包括IT服务器群通讯模块、空调通讯模块、配电柜电量采集模块、视频采集模块、烟感采集模块、火焰采集模块、室内温度传感器、室内湿度传感器、室外大气环境检测模块,漏水采集模块、UPS通讯模块、电机变频器采集控制模块、液冷管道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和电源开关模块,每个监测子模块分别与对应的监测对象连接;所述信号转换单元分别与多个监测子模块连接,所述信号转换单元包括多类通讯转换接口、串口设备;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信号转换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IT 机柜服务器设备的运行数据、所述精密空调设备的运行数据、所述机房内的温度和湿度、供配电设备的运行数据、电力消耗数据、漏液状况,输出报警信息,且根据所述液冷管路供回水数据,控制所述液冷动力设备的工作;所述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显示单元包括多类显示器、投屏器、手机app展示、云端交互展示、声光电报警器、 SD/SIM卡短信发送器。
优选的,还包括冷却塔,所述冷却塔包括风机泵和喷淋泵,所述液冷管路包括循环泵,所述电机变频器采集控制模块安装在所述循环泵、风机泵和喷淋泵上;所述液冷管道温度传感器包括室内进回水温度传感器、室外进回水温度传感器和芯片级热管温度监测传感器。
优选的,数据传输方向包括采集数据方向和控制数据方向两种;所述采集数据方向是状态数据从监测对象向监测单元、信号转换单元和控制单元传输的方向,控制数据方向是控制数据从控制单元发出向转换单元、监测单元、监测对象和显示单元传输的方向。
优选的,每类监测对象的运行状态数据以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的形式从采集数据方向传输到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发出的控制命令传输至所述信号转换单元,以供所述信号转换单元传输至对应的监测子模块,以控制对应的设备。
优选的,IT机柜服务器设备、液冷动力设备、控制单元、监测单元均采用UPS输出电源进行供电,大功率的冷水机组或者精密空调采用独立配电箱进行供电。
优选的,当所述机房内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第一报警信息;当所述机房内的湿度大于湿度阈值时,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第二报警信息;当所述电力消耗数据大于电力消耗阈值时,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第三报警信息;当所述机房和机柜存在漏水情况时,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第四报警信息。
优选的,所述IT机柜服务器设备的运行数据、所述精密空调设备的运行数据、所述供配电设备的运行数据和所述液冷动力设备的运行数据均包括运行状态量,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运行状态量,输出对应的报警信息,其中,所述运行状态量包括开机与关机、管路高低压报警、管路高低压锁定、电压过载、电流过载、电机过载、通讯故障、供电输入输出状态。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电源开关模块,当所述烟感信息为有烟产生时,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烟感报警信息并控制所述电源开关模块断开电源。
优选的,所述液冷管路供回水数据包括:供水水温和回水水温,当所述回水水温高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循环泵以第一预设流量工作,控制所述风机以第一预设转速工作;当所述回水水温低于第三温度阈值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风机停止工作;当所述回水水温低于第四温度阈值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循环泵以第二预设流量工作,其中,所述第四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三温度阈值。
优选的,当所述室外环境的温度高于第五温度阈值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喷淋泵以第三预设流量工作;当所述室外环境的温度高于第六温度阈值且低于所述第五温度阈值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喷淋泵以第四预设流量工作;当所述室外环境的温度低于或等于所述第六温度阈值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喷淋泵停止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机房芯片级热管液冷的机房统一监测平台通过对芯片级热管液冷架构下的机房的多个设备的统一监测,实现了IT服务器系统、空调设备、供配电、机房环境、液冷系统、漏液系统、电力消耗等多功能的全覆盖和耦合集成,避免了多个监测系统的交互,提高了液冷机房的运行安全性和运维效率,为未来机房高度自动化和高度集成化控制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
2、本发明首次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芯片级液冷机房散热架构的监测平台,而现有监测平台一般针对风冷型机房,本发明填补了机房芯片级液冷架构的监测空白,尤其是采用热管芯片级液冷的监测方法和平台更是独一无二。
3、本发明公开的适用于芯片级液冷机房散热架构的监测平台,能够根据外界环境温度变化和IT服务器负载情况变化导致的液冷回水温度变化而对多路水泵和风机的运行参数和耗电实行精准控制,在芯片级热管液冷充分利用自然冷和全年完全停用压缩机大幅度节能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液冷动力系统的耗能。
4、本发明公开的监测平台实现了液冷动力系统、平台主机和所有采集模块等小功率低负荷启动设备挂载UPS的工程设计和实现,当出现市电断电或紧急断电时,IT设备芯片级液冷系统不会停止运行,监测平台全系统不会停止运行,IT设备产生热量的70%仍然可以通过液冷系统排放到外界环境,而传统精密空调制冷方式当出现紧急断电时,UPS只能短时间负载 IT系统而制冷系统完全停止,相比之下本发明公开的监测平台和方法进一步提高了灾备可靠性,保证了IT系统运行散热的可持续性,延长了IT设备保存数据和安全停机时间。
5、本发明首次公开了适用于芯片级热管液冷机房的两种能耗PUE值计算方法,而现有公开技术较少地详细描述了机房PUE值的计算方法,本发明能够更好地规范地展示一个机房的实时PUE值、日平均PUE值、月平均 PUE值、年平均PUE值。
6、本发明的一个重要技术进步是监测平台实现了IT系统和其他系统的联合监测、控制和耦合,这在整个行业内都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通过服务器IT系统的监测,能够在软件平台同步显示所有服务器CPU、内存、磁盘、风扇等的利用率、服务器关键电子器件的运行温度、电压、电流、功耗等运行参数,有利于调整其他动力环境系统的运行参数使之匹配服务器的安全可靠运行。
7、此外,本发明公开的统一监测方法还涉及到了整个机房的运营策略和全部系统的运维响应方法,提高了液冷机房的运行安全性和运维效率,这对于未来机房高度自动化和高度集成化控制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具有其它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例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例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共同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附图标记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适用于机房芯片级热管液冷的机房统一监测平台的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适用于机房芯片级热管液冷的机房统一监测平台的工作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监测对象;201、监测单元;3、信号转换单元;4、控制单元;5、显示模块;401、采集数据方向;402、控制数据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适用于机房芯片级热管液冷的全机房统一监测平台,包括:监测对象、监测单元、信号转换单元、控制单元、显示单元;监测对象包括IT机柜服务器设备、精密空调设备、供配电设备、视频安防设备、机房内的温湿度、芯片级热管运行状况、机房和机柜漏液状况、液冷动力设备、液冷管路供回水数据、室外大气环境参数、电力消耗数据、实时能耗PUE数据;监测单元包括多个子监测模块,包括IT服务器群通讯模块、空调通讯模块、配电柜电量采集模块、视频采集模块、烟感采集模块、火焰采集模块、室内温度传感器、室内湿度传感器、室外大气环境检测模块,漏水采集模块、UPS通讯模块、电机变频器采集控制模块、液冷管道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和电源开关模块,每个监测子模块分别与对应的监测对象连接;信号转换单元分别与多个监测子模块连接,信号转换单元包括多类通讯转换接口、串口设备;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与信号转换单元连接,用于根据IT机柜服务器设备的运行数据、精密空调设备的运行数据、机房内的温度和湿度、供配电设备的运行数据、电力消耗数据、漏液状况,输出报警信息,且根据液冷管路供回水数据,控制液冷动力设备的工作;显示单元,显示单元与控制单元连接,显示单元包括多类显示器、投屏器、手机app展示、云端交互展示、声光电报警器、SD/SIM卡短信发送器。
具体的,监测对象包括IT机柜服务器设备、精密空调设备、供配电设备、视频安防设备、房间温湿度数据、芯片级热管运行状况、房间和机柜漏液状况、液冷动力设备、液冷管路供回水数据、室外大气环境参数、电力消耗数据和实时能耗PUE数据。
对上述监测对象进行监测的监测单元包括多个子监测单元,例如监测IT机柜服务器设备的IT服务器群通讯模块,监测精密空调设备的空调通讯模块、监测供配电设备的配电柜电量采集模块、监测机房内温度和湿度的温湿度采集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监测机房安防的安防采集模块(包括视频采集模块、烟感采集模块和火焰采集模块)、监测机房和采集芯片级热管液冷循环管路的漏水情况的漏水采集模块、监测不间断(UPS)电源的UPS通讯模块、采集热管液冷动力设备的运行数据的电机变频器采集控制模块、采集芯片级热管液冷循环管路的供回水数据的液冷管道温度采集模块、液冷管道流量采集模块等。
信号转换单元包括各类通讯转换接口、串口设备等,信号传输和接收都满足各种标准化通讯协议,将上述各监测模块的数据传输给控制单元,并接收控制单元的信号,来自控制单元的信号传递至对应的监测模块。
控制单元即监测平台主机,可以为分布式处理服务器,也可以为集中式处理服务器,服务器上的监测软件接收采集数据后进行数据解析、数据计算、数据分析、数据存储、数据发布展示、发出告警命令、反馈控制命令等。
显示单元包括各类显示器、投屏器、手机app展示、云端交互展示、声光电报警器、SD/SIM卡短信发送器等。
监测平台主机发出指令实时采集多个监测单元的运行状态量和功能数据;平台主机将来自于信号转换单元的实时数据进行处理转换,发送至软件界面或显示模块显示;平台主机通过用户设定的设备参数正常工作范围或者设备自身报警状态信号有无来判断监测设备是否有报警信号;根据大气环境温湿度和液冷管路回水温度判断是否需要调节控制循环泵流量和喷淋泵开启,从而降低冷却系统能耗,获得机房低能耗PUE值。
根据示例性的实施方式,适用于机房芯片级热管液冷的机房统一监测平台通过对芯片级热管液冷架构下的机房的多个设备的统一监测,实现了 IT服务器系统、空调设备、供配电、机房环境、液冷系统、漏液系统、电力消耗等多功能的全覆盖和耦合集成,填补了芯片级热管液冷架构下的机房的监测空白,避免了多个监测系统的交互,提高了液冷机房的运行安全性和运维效率,为未来机房高度自动化和高度集成化控制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冷却塔,冷却塔包括风机泵和喷淋泵,液冷管路包括循环泵,电机变频器采集控制模块安装在循环泵、风机泵和喷淋泵上;液冷管道温度传感器包括室内进回水温度传感器、室外进回水温度传感器和芯片级热管温度监测传感器。
具体的,电机变频器采集控制模块,安装在包括位于液冷管路上的循环泵、冷却塔的风机泵和喷淋泵上;液冷管道温度传感器包括室内进回水温度传感器、室外进回水温度传感器和芯片级热管温度监测传感器等。
作为优选方案,数据传输方向包括采集数据方向和控制数据方向两种;采集数据方向是状态数据从监测对象向监测单元、信号转换单元和控制单元传输的方向,控制数据方向是控制数据从控制单元发出向转换单元、监测单元、监测对象和显示单元传输的方向。
整个系统的数据传输方向包括采集数据方向和控制数据方向两种;采集数据方向是监测单元将监测对象的状态数据发送至信号转换单元,信号单元再将这些状态数据发送至控制单元;控制数据方向是控制单元发出的控制数据经过信号转换单元发送至监测单元或监测对象,以及控制单元将实时数据发送至显示模块。每一类监测对象的运行状态数据都能以数字或模拟信号的形式从采集数据方向汇入到控制单元;受监测对象和监测单元类型的限制,控制单元发出的控制命令不能传达到每一类监测对象,控制命令是用来实现一些设备的自动控制,例如电机变频器采集控制模块和其连接的各类动力设备。
作为优选方案,每类监测对象的运行状态数据以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的形式从采集数据方向传输到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发出的控制命令传输至信号转换单元,以供信号转换单元传输至对应的监测子模块,以控制对应的设备。
具体的,每一类监测对象的运行状态数据都能以数字或模拟信号的形式从采集数据方向汇入到控制单元;受监测对象和监测单元类型的限制,控制单元发出的控制命令不能从控制数据方向传达到每一类监测对象,控制命令是用来实现一些设备的自动控制,例如电机变频器采集控制模块和其连接的各类动力设备。
作为优选方案,IT机柜服务器设备、液冷动力设备、控制单元、监测单元均采用UPS输出电源进行供电,大功率的冷水机组或者精密空调采用独立配电箱进行供电。
具体的,IT机柜服务器设备、液冷动力设备、控制单元、温湿度采集模块、配电柜电量采集模块、电机变频器采集控制模块、液冷管道温度采集模块、漏水采集模块、安防采集模块和信号转换单元都采用不间断(UPS) 电源输出电源进行供电,而芯片级热管液冷循环管路中的大功率的冷水机组或者空调设备则设置独立配电箱进行供电。
监测平台实现了液冷动力系统、平台主机和所有采集模块等小功率低负荷启动设备挂载UPS电源的工程设计和实现,当出现市电断电或紧急断电时,IT设备芯片级液冷系统不会停止运行,监测平台全系统不会停止运行,IT设备产生热量的70%仍然可以通过液冷系统排放到外界环境,而传统精密空调制冷方式当出现紧急断电时,UPS电源只能短时间负载IT系统而制冷系统完全停止,相比之下本发明公开的监测平台和方法进一步提高了灾备可靠性,保证了IT系统运行散热的可持续性,延长了IT设备保存数据和安全停机时间。
机房统一监测平台按如下步骤进行工作,步骤1:监测平台主机发出指令实时采集多个功能监测单元的运行状态量和功能数据后,步骤2:监测平台主机将实时数据转换和软件界面显示,步骤3:监测平台主机通过用户设定的设备参数正常工作范围或者设备自身报警状态信号有无来判断监测设备是否有报警信号;步骤4:平台主机根据大气环境温湿度和液冷管路回水温度判断是否需要调节控制循环泵流量和喷淋泵开启,从而降低冷却系统能耗,获得机房低能耗PUE值。
实时数据转换是通过统一监测平台中的信号转换单元设备来实现的,将不同的满足标准通讯协议的信号或数据传输到平台主机的主板上;软件界面显示内容包括:IT机柜服务器自身状态、运行数据和负载情况、精密空调运行数据、供配电运行数据、视频安防数据、房间温湿度数据、热管系统运行数据、漏液预警数据、液冷动力设备运行数据、液冷供回水数据、大气参数实时数据、电力消耗数据、实时PUE数据等。其中IT机柜服务器运行数据包括服务器自身状态量、负荷情况如CPU、内存、磁盘、风扇等的利用率、运行指标如关键电子器件的运行温度、电压、电流、功耗等;供配电运行数据包括UPS主机运行参数和状态、电池运行参数和状态、配电柜开关状态等;热管系统运行数据包括芯片级热管的蒸发温度、冷凝温度等;液冷动力设备运行数据包括循环泵运行参数和状态、冷却塔喷淋泵和风机运行参数和状态、变频器运行参数和状态等;液冷供回水数据包括供水水温、回水水温、流量等,大气参数实时数据包括大气干球温度、大气湿度、大气湿球温度等;电力消耗数据包括全部IT设备、供配电设备、冷却系统设备以及所有辅件设备的消耗电量。
步骤3还包括下述步骤:第一步,判断被监测对象例如设备是否有报警信号,当设备的运行数据超出设定阈值范围或者运行状态量出现报警值时,则表示设备出现故障有报警信号;第二步,报警信号从采集数据方向汇入到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用户在数据库中预先设定的报警信号进行分类,自动区分告警等级,例如紧急、严重、一般三类;同时控制单元向显示单元发出命令和数据流,将报警信息分类、分等级、故障位置等在软件界面显示出来;第三步,当出现紧急报警时,例如烟感起火报警时,控制单元一方面向显示单元以短信发送形式告知运维人员和以声光电报警形式提醒机房附近人员,另一方面发出控制命令从控制数据方向传送到电源开关模块,自动断开关键设备的电源,避免事故进一步恶化和扩大;第四步,运维人员收到报警短信或报警信号后,依据故障类型和位置等信息到达现场迅速定位故障和排除故障,控制单元自动识别故障消除,恢复电源供电和故障信号复位消除。
作为优选方案,当机房内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单元输出第一报警信息;当机房内的湿度大于湿度阈值时,控制单元输出第二报警信息;当电力消耗数据大于电力消耗阈值时,控制单元输出第三报警信息;当机房和机柜存在漏水情况时,控制单元输出第四报警信息。
具体的,控制单元获得各个监测模块的数据后,判断被监测对象例如设备是否有报警信号,当设备的运行数据超出设定阈值范围或者运行状态量出现报警值时,则表示设备出现故障有报警信号;运行状态量是指被监测对象的状态逻辑值,例如开机与关机,管路高低压报警、管路高低压锁定、电压电流过载、电机过载、通讯故障、供电输入输出状态、告警状态等,逻辑值一般为1或0,功能数据是指被监测对象的运行数据指标,例如温度、湿度、电压、电流、功率、频率、转速、扭矩、负载率等的瞬时数值。
控制单元根据用户在数据库中预先设定的报警信号进行分类,自动区分告警等级,例如紧急、严重、一般三类;同时控制单元向显示单元发出命令和数据流,将报警信息分类、分等级、故障位置等在软件界面或显示模块显示出来。
例如,当机房内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或当机房内的湿度大于湿度阈值时,或当电力消耗数据大于电力消耗阈值时,或当芯片级热管液冷循环管路存在漏水情况时,控制单元都会输出对应的报警信息。
作为优选方案,IT机柜服务器设备的运行数据、精密空调设备的运行数据、供配电设备的运行数据和液冷动力设备的运行数据均包括运行状态量,控制单元根据运行状态量,输出对应的报警信息,其中,运行状态量包括开机与关机、管路高低压报警、管路高低压锁定、电压过载、电流过载、电机过载、通讯故障、供电输入输出状态。
具体的,控制单元获得各个监测模块的数据后,根据运行状态量判断被监测对象例如设备是否有报警信号,并输出对应的报警信息。运行状态量包括开机与关机、管路高低压报警、管路高低压锁定、电压过载、电流过载、电机过载、通讯故障、供电输入输出状态。
作为优选方案,系统还包括电源开关模块,当烟感信息为有烟产生时,控制单元输出烟感报警信息并控制电源开关模块断开电源。
具体的,火焰信息为有火焰产生时,控制单元一方面向显示模块以短信发送形式告知运维人员和以声光电报警形式提醒机房附近人员,另一方面发出控制命令传送到电源开关模块,自动断开关键设备的电源,避免事故进一步恶化和扩大;运维人员收到报警短信或报警信号后,依据故障类型和位置等信息到达现场迅速定位故障和排除故障,控制单元自动识别故障消除,恢复电源供电和故障信号复位消除。
作为优选方案,液冷管路供回水数据包括:供水水温和回水水温,当回水水温高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单元控制循环泵以第一预设流量工作,控制风机以第一预设转速工作;当回水水温低于第三温度阈值时,控制单元控制风机停止工作;当回水水温低于第四温度阈值时,控制单元控制循环泵以第二预设流量工作,其中,第四温度阈值小于第三温度阈值。
具体的,控制单元识别获得液冷管路的供回水数据后,判断回水温度是否在设定区间内,例如40-45℃范围;若在设定区间内,则维持液冷动力设备运行参数不变;若不在设定区间内,则控制单元发出控制命令经过信号转换单元传送到多个电机变频器采集控制模块,实时改变液冷管路上的循环泵和冷却塔的风机泵的工作频率,从而改变泵的工作转速而调节芯片级液冷循环泵流量和冷却塔风机风量大小,例如当回水温度高于45℃时,循环泵流量和风机风量调节到最大,当回水温度低于40℃时,冷却塔风机停机,当回水温度低于35℃时,循环泵流量调节到最小。
液冷系统节能路线方法和控制策略,能够根据外界环境温度变化和IT 服务器负载情况变化导致的液冷回水温度变化而对多路水泵和风机的运行参数和耗电实行精准控制,在芯片级热管液冷充分利用自然冷和全年完全停用压缩机大幅度节能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液冷动力系统的耗能。
作为优选方案,当室外环境的温度高于第五温度阈值时,控制单元控制喷淋泵以第三预设流量工作;当室外环境的温度高于第六温度阈值且低于第五温度阈值时,控制单元控制喷淋泵以第四预设流量工作;当室外环境的温度低于或等于第六温度阈值时,控制单元控制喷淋泵停止工作。
具体的,控制单元根据大气参数实时数据,自动判断是否停止冷却塔的喷淋泵或者调节喷淋泵流量,例如当室外大气干球温度高于37℃时,喷淋泵流量调节到最大,当大气干球温度低于37℃时而高于32℃时,喷淋泵流量逐步调小,当大气干球温度低于32℃时,控制单元发出控制命令经过信号转换单元传送到电源开关模块,控制喷淋泵开关由开启状态变为关闭状态。
根据回水温度和根据室外温度控制可以分别独立控制,也可以耦合在一起形成自动控制闭环回路,形成更为复杂更为精准的控制策略和方法。
电机变频器采集控制模块自动调节电机的频率和转速,可以采取分档分阶梯调节方法,也可以采取无级线性或无级曲率调节方法。
控制步骤和策略是室外环境温度稍微有降低时,控制单元依据设定监测方法降低液冷系统循环水泵、冷却塔喷淋水泵和冷却塔风机的功率,从而降低三者的耗电量实现液冷回路节能最大化,降低整个冷却系统的用电量。
整个机房的运营策略和全部系统的运维响应方法,提高了液冷机房的运行安全性和运维效率,这对于未来机房高度自动化和高度集成化控制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
系统还能够获得数据中心总设备能耗(PUE)数据,实时PUE数据包括瞬态PUE值、日平均PUE值、月平均PUE值、年平均PUE值。其中瞬态 PUE值的计算方法如下:
瞬态PUE值=(IT全部设备瞬态功率+精密空调瞬态耗电功率+液冷动力设备瞬态功率+照明等其他设备瞬态耗电功率)÷(IT全部设备瞬态功率);
日平均/月平均/年平均PUE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读取软件数据库中保存的瞬态PUE值,按照日/月/年的时间跨度进行积分平均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246324250000151
第二种方法是以日/月/年为跨度读取软件数据库中保存的全部设备耗电的电度值,然后计算公式如下:
PUE日平均值=(IT全部设备日电度值+精密空调日电度值+液冷动力设备日电度值+照明等其他设备的日电度值)÷(IT全部设备日电度值)
PUE月平均值=(IT全部设备月电度值+精密空调月电度值+液冷动力设备月电度值+照明等其他设备的月电度值)÷(IT全部设备月电度值)
PUE年平均值=(IT全部设备年电度值+精密空调年电度值+液冷动力设备年电度值+照明等其他设备的年电度值)÷(IT全部设备年电度值)。
实时数据转换是通过统一监测平台中的信号转换单元设备来实现的,将不同的满足标准通讯协议的信号或数据传输到控制单元上;控制单元通过软件界面显示数据内容,以及发送至显示模块,显示数据内容。
数据内容包括:IT机柜服务器自身状态、运行数据和负载情况、密空调运行数据、供配电运行数据、视频安防数据、房间温湿度数据、热管系统运行数据、漏液情况的预警数据、液冷动力设备运行数据、液冷供回水数据、大气参数实时数据、电力消耗数据、实时PUE数据等。其中IT机柜服务器运行数据包括服务器自身状态量、负荷情况如CPU、内存、磁盘、风扇等的利用率、运行指标如关键电子器件的运行温度、电压、电流、功耗等;供配电运行数据包括UPS主机运行参数和状态、电池运行参数和状态、配电柜开关状态等;热管系统运行数据包括芯片级热管的蒸发温度、冷凝温度等;液冷动力设备运行数据包括循环泵运行参数和状态、冷却塔喷淋泵和风机运行参数和状态、变频器运行参数和状态等;液冷供回水数据包括供水水温、回水水温、流量等,大气参数实时数据包括大气干球温度、大气湿度、大气湿球温度等;电力消耗数据包括全部IT设备、供配电设备、冷却系统设备以及所有辅件设备的消耗电量。
监测平台实现了IT系统和其他系统的联合监测、控制和耦合,这在整个行业内都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通过服务器IT系统的监测,能够在软件平台同步显示所有服务器CPU、内存、磁盘、风扇等的利用率、服务器关键电子器件的运行温度、电压、电流、功耗等运行参数,有利于调整其他动力环境系统的运行参数使之匹配服务器的安全可靠运行。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适用于机房芯片级热管液冷的机房统一监测平台的框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适用于机房芯片级热管液冷的机房统一监测平台的工作流程图。
结合图1和图2所示,该适用于机房芯片级热管液冷的全机房统一监测平台,包括:监测对象101、监测单元201、信号转换单元3、控制单元 4、显示单元5;监测对象101包括IT机柜服务器设备、精密空调设备、供配电设备、视频安防设备、机房内的温湿度、芯片级热管运行状况、机房和机柜漏液状况、液冷动力设备、液冷管路供回水数据、室外大气环境参数、电力消耗数据、实时能耗PUE数据;监测单元201包括多个子监测模块,包括IT服务器群通讯模块、空调通讯模块、配电柜电量采集模块、视频采集模块、烟感采集模块、火焰采集模块、室内温度传感器、室内湿度传感器、室外大气环境检测模块,漏水采集模块、UPS通讯模块、电机变频器采集控制模块、液冷管道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和电源开关模块,每个监测子模块分别与对应的监测对象连接;信号转换单元3分别与多个监测子模块连接,信号转换单元3包括多类通讯转换接口、串口设备;控制单元4,控制单元4与信号转换单元3连接,用于根据IT机柜服务器设备的运行数据、精密空调设备的运行数据、机房内的温度和湿度、供配电设备的运行数据、电力消耗数据、漏液状况,输出报警信息,且根据液冷管路供回水数据,控制液冷动力设备的工作;显示单元5,显示单元5与控制单元4连接,显示单元5包括多类显示器、投屏器、手机app展示、云端交互展示、声光电报警器、SD/SIM卡短信发送器。
其中,还包括冷却塔,冷却塔包括风机泵和喷淋泵,液冷管路包括循环泵,电机变频器采集控制模块安装在循环泵、风机泵和喷淋泵上;液冷管道温度传感器包括室内进回水温度传感器、室外进回水温度传感器和芯片级热管温度监测传感器。
其中,数据传输方向包括采集数据方向401和控制数据方向402两种;采集数据方向401是状态数据从监测对象向监测单元、信号转换单元和控制单元传输的方向,控制数据方向402是控制数据从控制单元发出向转换单元、监测单元、监测对象和显示单元传输的方向。
其中,每类监测对象101的运行状态数据以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的形式从采集数据方向传输到控制单元4;控制单元4发出的控制命令传输至信号转换单元3,以供信号转换单元3传输至对应的监测子模块,以控制对应的设备。
其中,IT机柜服务器设备、液冷动力设备、控制单元、监测单元均采用UPS输出电源进行供电,大功率的冷水机组或者精密空调采用独立配电箱进行供电。
其中,当机房内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单元4输出第一报警信息;当机房内的湿度大于湿度阈值时,控制单元4输出第二报警信息;当电力消耗数据大于电力消耗阈值时,控制单元4输出第三报警信息;当机房和机柜存在漏水情况时,控制单元4输出第四报警信息。
其中,IT机柜服务器设备的运行数据、精密空调设备的运行数据、供配电设备的运行数据和液冷动力设备的运行数据均包括运行状态量,控制单元4根据运行状态量,输出对应的报警信息,其中,运行状态量包括开机与关机、管路高低压报警、管路高低压锁定、电压过载、电流过载、电机过载、通讯故障、供电输入输出状态。
其中,系统还包括电源开关模块,当烟感信息为有烟产生时,控制单元4输出烟感报警信息并控制电源开关模块断开电源。
其中,液冷管路供回水数据包括:供水水温和回水水温,当回水水温高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单元4控制循环泵以第一预设流量工作,控制风机以第一预设转速工作;当回水水温低于第三温度阈值时,控制单元4 控制风机停止工作;当回水水温低于第四温度阈值时,控制单元4控制循环泵以第二预设流量工作,其中,第四温度阈值小于第三温度阈值。
其中,当室外环境的温度高于第五温度阈值时,控制单元4控制喷淋泵以第三预设流量工作;当室外环境的温度高于第六温度阈值且低于第五温度阈值时,控制单元4控制喷淋泵以第四预设流量工作;当室外环境的温度低于或等于第六温度阈值时,控制单元4控制喷淋泵停止工作。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机房芯片级热管液冷的全机房统一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对象、监测单元、信号转换单元、控制单元、显示单元;
所述监测对象包括IT机柜服务器设备、精密空调设备、供配电设备、视频安防设备、机房内的温湿度、芯片级热管运行状况、机房和机柜漏液状况、液冷动力设备、液冷管路供回水数据、室外大气环境参数、电力消耗数据、实时能耗PUE数据;
所述监测单元包括多个子监测模块,包括IT服务器群通讯模块、空调通讯模块、配电柜电量采集模块、视频采集模块、烟感采集模块、火焰采集模块、室内温度传感器、室内湿度传感器、室外大气环境检测模块,漏水采集模块、UPS通讯模块、电机变频器采集控制模块、液冷管道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和电源开关模块,每个监测子模块分别与对应的监测对象连接;
所述信号转换单元分别与多个监测子模块连接,所述信号转换单元包括多类通讯转换接口、串口设备;
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信号转换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IT机柜服务器设备的运行数据、所述精密空调设备的运行数据、所述机房内的温度和湿度、供配电设备的运行数据、电力消耗数据、漏液状况,输出报警信息,且根据所述液冷管路供回水数据,控制所述液冷动力设备的工作;
所述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显示单元包括多类显示器、投屏器、手机app展示、云端交互展示、声光电报警器、SD/SIM卡短信发送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机房芯片级热管液冷的全机房统一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管路包括循环泵、风机泵和喷淋泵,所述电机变频器采集控制模块安装在所述循环泵、风机泵和喷淋泵上;所述液冷管道温度传感器包括室内进回水温度传感器、室外进回水温度传感器和芯片级热管温度监测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机房芯片级热管液冷的全机房统一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数据传输方向包括采集数据方向和控制数据方向两种;所述采集数据方向是状态数据从监测对象向监测单元、信号转换单元和控制单元传输的方向,控制数据方向是控制数据从控制单元发出向转换单元、监测单元、监测对象和显示单元传输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机房芯片级热管液冷的全机房统一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每类监测对象的运行状态数据以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的形式从采集数据方向传输到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发出的控制命令传输至所述信号转换单元,以供所述信号转换单元传输至对应的监测子模块,以控制对应的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机房芯片级热管液冷的全机房统一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IT机柜服务器设备、液冷动力设备、控制单元、监测单元均采用UPS输出电源进行供电,大功率的冷水机组或者精密空调采用独立配电箱进行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机房芯片级热管液冷的全机房统一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机房内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第一报警信息;
当所述机房内的湿度大于湿度阈值时,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第二报警信息;
当所述电力消耗数据大于电力消耗阈值时,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第三报警信息;
当所述机房和机柜存在漏水情况时,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第四报警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机房芯片级热管液冷的全机房统一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IT机柜服务器设备的运行数据、所述精密空调设备的运行数据、所述供配电设备的运行数据和所述液冷动力设备的运行数据均包括运行状态量,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运行状态量,输出对应的报警信息,其中,所述运行状态量包括开机与关机、管路高低压报警、管路高低压锁定、电压过载、电流过载、电机过载、通讯故障、供电输入输出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机房芯片级热管液冷的全机房统一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平台还包括电源开关模块,当烟感信息为有烟产生时,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烟感报警信息并控制所述电源开关模块断开电源。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机房芯片级热管液冷的全机房统一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管路供回水数据包括:供水水温和回水水温,当所述回水水温高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循环泵以第一预设流量工作,控制所述风机以第一预设转速工作;
当所述回水水温低于第三温度阈值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风机停止工作;
当所述回水水温低于第四温度阈值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循环泵以第二预设流量工作,其中,所述第四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三温度阈值。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机房芯片级热管液冷的全机房统一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当室外环境的温度高于第五温度阈值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喷淋泵以第三预设流量工作;
当所述室外环境的温度高于第六温度阈值且低于所述第五温度阈值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喷淋泵以第四预设流量工作;
当所述室外环境的温度低于或等于所述第六温度阈值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喷淋泵停止工作。
CN202023266312.7U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适用于机房芯片级热管液冷的全机房统一监测平台 Active CN2149603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66312.7U CN214960372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适用于机房芯片级热管液冷的全机房统一监测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66312.7U CN214960372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适用于机房芯片级热管液冷的全机房统一监测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60372U true CN214960372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116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66312.7U Active CN214960372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适用于机房芯片级热管液冷的全机房统一监测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6037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39081A (zh) * 2020-12-29 2021-04-30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适用于机房芯片级热管液冷的全机房统一监测平台及方法
CN114860008A (zh) * 2022-05-12 2022-08-05 北京艾瑞维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终端机柜、控制方法及边缘数据终端
CN116033725A (zh) * 2023-03-27 2023-04-28 四川弘智远大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机房液冷系统的控制装置、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39081A (zh) * 2020-12-29 2021-04-30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适用于机房芯片级热管液冷的全机房统一监测平台及方法
CN112739081B (zh) * 2020-12-29 2024-05-07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适用于机房芯片级热管液冷的全机房统一监测平台及方法
CN114860008A (zh) * 2022-05-12 2022-08-05 北京艾瑞维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终端机柜、控制方法及边缘数据终端
CN116033725A (zh) * 2023-03-27 2023-04-28 四川弘智远大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机房液冷系统的控制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16033725B (zh) * 2023-03-27 2023-07-07 四川弘智远大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机房液冷系统的控制装置、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960372U (zh) 一种适用于机房芯片级热管液冷的全机房统一监测平台
CN112739081B (zh) 适用于机房芯片级热管液冷的全机房统一监测平台及方法
CN104134100B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节能管理系统
CN100523635C (zh) 中央空调智能群控系统
CN102062459A (zh) 一种中央空调的节能控制系统
CN105135636A (zh) 中央空调变流量优化系统
WO2011106918A1 (zh)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能源管理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020036A (zh) 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及方法
CN212781180U (zh) 一种电网配电变压器运行状态在线监测装置
CN111694388A (zh) 一种地铁智能监控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2393716A (zh)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建筑节能监控系统
CN116540576A (zh)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和智慧楼宇的建筑节能管理系统
CN214536620U (zh) 地铁车站空调风水协调节能控制装置的网络架构
CN211656473U (zh) 一种智慧小区安防照明联动控制系统
CN216595971U (zh) 一种输电边缘智能终端设备及监控系统
CN110145904A (zh) 一种冷机组人工智能云控制系统
CN205692007U (zh) 智慧能源管理系统
CN209485711U (zh) 一种无冷负荷状态的空调制冷性能测试系统
CN106152402B (zh) 一种建筑综合节能管控系统
CN208143245U (zh)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CN205912126U (zh) 多业务接入控制器
CN111880455A (zh) 一种基站智能管控系统
CN111930035A (zh) 一种室内用电综合性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7537450B (zh) 中央空调制冷系统运行反馈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217154396U (zh) 一种蓄冰装置的自动采集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