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54565U - 壳体、电子设备及可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壳体、电子设备及可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54565U
CN214954565U CN202120544587.8U CN202120544587U CN214954565U CN 214954565 U CN214954565 U CN 214954565U CN 202120544587 U CN202120544587 U CN 202120544587U CN 214954565 U CN214954565 U CN 2149545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housing
shell
decoration
h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4458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4458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545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545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545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所述壳体显露于外的一侧开设有装饰孔,且所述装饰孔的内侧壁还开设有连通所述壳体外和所述装饰孔的侧孔;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或盖体可盖设于所述侧孔在所述壳体上形成的开口;其中,所述装饰孔为盲孔,所述侧孔为通孔。通过上述方式,可以提高壳体在制程工艺中的清洗效率和清洁度。

Description

壳体、电子设备及可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壳体、电子设备及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娱乐工具和社交工具,人们对电子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电子设备除了要具备丰富的功能来满足人们的日常使用外,还需要具备精致的外观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例如,电子设备的壳体一般会设置相应的装饰孔,以提高电子设备的外观美感。然而,由于装饰孔一般是盲孔,因此在壳体加工过程中,装饰孔内就容易堆积和残留加工污渍。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所述壳体显露于外的一侧开设有装饰孔,且所述装饰孔的内侧壁还开设有连通所述壳体外和所述装饰孔的侧孔;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或盖体可盖设于所述侧孔在所述壳体上形成的开口;其中,所述装饰孔为盲孔,所述侧孔为通孔。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盖体以及上述的壳体;所述显示屏盖设于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壳体的另一侧;其中,所述显示屏还盖设于所述侧孔在所述壳体上形成的开口。
本申请实施例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表带以及上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壳体相对设置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表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通过在壳体显露于外的一侧开设装饰孔,可以提高壳体的外观精致度。又通过在装饰孔的内侧壁上开设与壳体外相连通的侧孔,且电子设备的显示屏或盖体可以盖设于侧孔在壳体上形成开口,使得在对壳体的加工残留物进行清洗时,清洗液可以通过相连通的装饰孔和侧孔形成对流,从而提高壳体的清洁效率和清洁度。同时,电子设备还可以利用显示屏或盖体封堵侧孔,保证电子设备的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10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电子设备2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壳体210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壳体210沿Ⅴ-Ⅴ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2中壳体210与防水件220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壳体210和防水件220沿Ⅵ-Ⅵ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7中B处在另一实施例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7中B处在又一实施例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在此使用的“可穿戴设备”指的是具有信息处理能力,且具有指示时间、提醒、导航、校准、监测、交互等其中一种或者多种功能。同时,可穿戴设备还可以具备多种监测传感器,如监测环境光、地磁、温度、气压、高度、陀螺仪和加速计以及心率等数据的传感器。智能手表即为配置有上述功能的可穿戴设备。
经申请人长期研究发现,在一些智能手表的设计方案中,智能手表的中框上会开设有通孔来作为扬声器的出音通道,以保证扬声器的音质。但是,由于智能手表的内部空间有限,堆叠元器件往往无法达到完全对称的状态,因此中框上开设的通孔也无法相对称的进行开设。在此基础之上,一些设计方案会在中框上开设与通孔相对称的盲孔,来协调智能手表的外观,使得中框可以具有对称美感,以提升智能手表的外观精致度。然而,在中框的制程工艺流程中,由于中框上开设的盲孔一般较小且较深,使得清洗液在盲孔内的流动性低,因此盲孔内往往会留有抛光蜡、油污、酸碱残留液等难以清洗的物质,进而影响了中框外观的工艺着色以及产品的整洁度,降低了智能手表的外观精致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壳体、电子设备及可穿戴设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10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10可以佩戴于用户的手腕,除了为用户提供日历、时间等查看服务之外,还可以为用户提供语音通话、视频聊天等沟通服务,也可以监测用户的日常运动情况、身体健康状况等数据指标。同时,可穿戴设备10还可以提供其他诸如支付,身份验证等服务。如图1所示,可穿戴设备10可以是智能手表,且可穿戴设备10可以包括:表带100以及电子设备200。其中,电子设备200的两端均设置有表带100,以便于用户通过表带100将电子设备200佩戴在手腕上。电子设备200可以集成有各类功能器件,用于实现可穿戴设备10相应的功能应用。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0在其制程工艺中,可以具有便于清洁的优点,从而保证了电子设备200在加工完成后的清洁度,提高了电子设备200的外观精致度。
电子设备200相对设置的两侧均设置有表带100,即表带100的数量可以是两条。其中,一条表带100可以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定位孔,另一条表带100上可以嵌设有与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柱,使得两条表带100可以通过定位孔和定位柱相配合,环绕在用户的手腕处,实现可穿戴设备10的穿戴。表带100的材质可以是柔性亲肤材料,如硅胶、氟胶、皮革、织布及其复合材料等等,可以提高用户佩戴表带100的舒适度。同时,表带100的外表面也可以涂布一层用于耐磨耐蚀防刮的功能材料,以提升表带100的耐磨耐蚀性。在一些实施例中,两条表带100也可以通过表带环以及魔术贴的方式进行连接,以实现可穿戴设备10的穿戴,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2,图2是图1中电子设备2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电子设备200可以具有图像显示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电子设备200查看相应的数据信息,如时间、温度、天气、二维码以及行走步数等等。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200可以包括:壳体210、防水件220、显示屏230以及盖体240。其中,壳体210可以用于承载和固定电子设备200所需的功能器件,防水件220可以设置于壳体210上,用于提升电子设备200的防水性能。显示屏230可以盖设于壳体210的一侧,用于为电子设备200提供图像显示功能。盖体240可以盖设于壳体210的另一相对侧,用于保护电子设备200的功能器件。在本实施例中,壳体210在制程工艺中可以具有便于清洁的优点,从而保证了壳体210在加工完成后的清洁度,提高了电子设备200的外观精致度。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请参阅图3,图3是图2中壳体210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壳体210沿Ⅴ-Ⅴ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壳体210可以是电子设备200的中框,且壳体210的材质可以是玻璃、金属和硬质塑料等,使得壳体210可以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和保护作用。同时,由于壳体210一般会直接暴露于外界环境,因此壳体210可以优选地具有一定的耐磨耐蚀防刮等性能,或者在壳体210的外表面涂布一层用于耐磨耐蚀防刮的功能材料。如图3所示,壳体210可以具有容置空间2101,用于收容电子设备200所需的各类功能器件。例如,壳体210可以包括:第一侧壁211、第二侧壁212、第三侧壁213以及第四侧壁214。其中,第一侧壁211可以与第三侧壁213相对设置,第二侧壁212可以与第四侧壁214相对设置,且第一侧壁211、第二侧壁212、第三侧壁213以及第四侧壁214可以依次首尾相接,以围设形成容置空间2101。该容置空间2101可以用于收容如电池、扬声器以及麦克风等功能器件,以实现电子设备200的各类功能应用。在本实施例中,壳体210还可以开设有与功能器件相配合的功能孔2102,以及与功能孔2102相对称的装饰孔2103,使得壳体210可以具有对称美感,提升壳体210的外观精致度。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具体地,壳体210显露于外的一侧,也即是壳体210背离容置空间2101的一侧可以开设有上述功能孔2102,用于与容置空间2101内的功能器件相配合,以实现功能器件相应的功能。例如,功能孔2102可以开设于第一侧壁211背离容置空间2101的一侧,且该功能孔2102可以用于与容置空间2101内的扬声器相连通,即功能孔2102可以是扬声器孔,使得扬声器发出的声音可通过功能孔2102传导至壳体210外,实现扬声器的发声功能。在本实施例中,功能孔2102在外形上可以是跑道形孔,且功能孔210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以与扬声器发声区域相适配。在一些实施例中,功能孔2102也可以是圆柱形孔,或者是方形孔等等,仅需功能孔2102能够配合容置空间2101的扬声器实现其发声功能即可。同时,功能孔2102也可以是麦克风孔,使得容置空间2101内的麦克风可通过功能孔2102采集到壳体210外的声音。或者是,功能孔2102为耳机孔,用于与耳机相配合,为用户提供更多的视听选择。
进一步地,壳体210显露于外的一侧还可以开设有与功能孔2102对称设置的装饰孔2103,使得壳体210可以具有对称美感,提升壳体210的外观精致度。例如,装饰孔2103可以开设于第一侧壁211背离容置空间2101的一侧,且装饰孔2103和两个功能孔2102可以沿第一侧壁211的长度方向呈“一”字形排列,使得装饰孔2103和两个功能孔2102在第一侧壁211上可以对称设置,以保证壳体210的对称美感,提升壳体210的外观精致度。在本实施例中,装饰孔2103可以是盲孔,以提高电子设备200的密封性能和防水性能。同时,装饰孔2103在外形上也可以为跑道形孔,以提高装饰孔2103和功能孔2102的对称性。相应地,当功能孔2102的形状改变时,装饰孔2103也可以随功能孔2102的形状进行改变,以保证装饰孔2103和功能孔2102的对称性。在一些实施例中,装饰孔2103和功能孔2102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例如,装饰孔2103的数量可以是两个,而功能孔2102的数量也可以是两个,仅需装饰孔2103和功能孔2102可以在第一侧壁211上对称设置即可。
由于装饰孔2103为盲孔,因此在壳体210的加工过程中,装饰孔2103内往往会残留有抛光蜡、油污、酸碱残留液等难以清洗的脏渍。为了清洗装饰孔2103内的脏渍,壳体210还可以开设有与装饰孔2103相连通的侧孔2104,使得壳体210在制程工艺中的清洗过程中,清洗液可以在相连通的装饰孔2103和侧孔2104形成对流,从而提高壳体210的清洁效率和清洁度,避免装饰孔2103内残留加工脏渍,影响壳体210后续的外观着色。
如图4所示,侧孔2104可以开设于装饰孔2103的内侧壁,且侧孔2104还可以与壳体210外相连通。即,侧孔2104可以是通孔,且侧孔2104可以连通壳体210外和装饰孔2103。由此,当壳体210进行清洗时,清洗液可从装饰孔2103流入,然后从侧孔2104流出。或者是,从侧孔2104流入,装饰孔2103流出。相较于未开设有侧孔2104的方案,可以提高清洗液在装饰孔2103的流动性,进而保证了壳体210的清洁效率和清洁度。在本实施例中,侧孔2104在外形上也可以是跑道形孔,且装饰孔2103和侧孔2104相接的内壁形成的夹角角度可以为90°。也就是说,侧孔2104可以沿垂直于装饰孔2103内侧壁的方向进行开设,使得侧孔2104的一端可以连通装饰孔2103,另一相对端可以连通显示屏230。通过将装饰孔2103和侧孔2104垂直设置,可以避免容置空间2101内的功能器件直接通过侧孔2104和装饰孔2103显露在外,提升壳体210的外观精致度。同时,将侧孔2104沿垂直于装饰孔2103的内侧壁开设,还可以便于对侧孔2104进行防水处理。相较于在装饰孔2103底壁开设侧孔2104的方案,本实施例提供的壳体210在加工完成后,可以利用显示屏230与壳体210之间的防水粘胶封堵侧孔2104,以保证电子设备200的防水性能。在一些实施例中,侧孔2104也可以连通装饰孔2103和盖体240,利用盖体240与壳体210之间的防水粘胶也可以对侧孔2104进行封堵,以保证电子设备200的防水性能。此外,侧孔2104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孔洞,仅需侧孔2104能够连通壳体210外和装饰孔2103,以提高清洗液在装饰孔2103内的流动性即可。
为了进一步提升电子设备200的防水性能,以及避免显示屏230与壳体210之间的防水胶通过侧孔2104流动至装饰孔2103内,影响壳体210的外观精致度,防水件220可以设置于侧孔2104内,以封堵侧孔2104,从而提升电子设备200的防水性能和外观精致度。如图5所示,为了便于防水件220的装配,侧孔2104的内壁与第一侧壁211外表面相接的区域设置有斜面2111,使得侧孔2104的孔径在靠近装饰孔2103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当防水件220从第一侧孔211的外表面装配至侧孔2104内时,可利用斜面2111为防水件220提供导向,从而提高壳体210与防水件220装配的效率和便利性。在一些实施例中,侧孔2104的内壁与第一侧壁211外表面相接的区域也可以设置有弧面,即斜面2111也可以替换为弧面,仅需能够为防水件220的装配提供导向即可。
此外,为了便于与表带100进行连接,壳体210还可以开设有用于与表带100进行连接的安装槽2105。如图3所示,第二侧壁212和第四侧壁214背离容置空间2101的一侧可以开设有用于安装表带100的安装槽2105,且安装槽2105内还可以设置有与表带100相配合的可拆卸部件。当表带100的端部插入安装槽2105时,可拆卸部件可以与表带100相卡接,从而实现表带100与壳体210的连接。相应地,表带100或壳体210上还可以设置有用于解除卡接状态的按键,当需要拆卸表带100和壳体210时,可通过按压按键解除表带100和壳体210的卡接状态。其中,表带100和壳体210具体的可拆卸结构可参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在此不予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210,通过在壳体210的第一侧壁211上开设对称设置的功能孔2102和装饰孔2103可以提升壳体210的对称美感。同时,通过开设与装饰孔2103相连通的侧孔2104,且装饰孔2103与侧孔2104相接的内壁形成的夹角角度为90°,使得壳体210在清洁过程中,清洗液可以在相连通的装饰孔2103和侧孔2104内形成对流,从而提高了壳体210的清洁效率和清洁度,避免壳体210的加工脏渍残留在装饰孔2103内。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210除了可以适用于可穿戴设备10外,当电子设备200为手机、平板电脑以及笔记本电脑等设备时,壳体210依然可以适用于上述设备,以提高该设备的外观精致度和整洁度。换言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210可以适用于一切需要开设装饰孔2103的设备。
请参阅图6至图8,图6是图2中壳体210与防水件220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4中壳体210和防水件220沿Ⅵ-Ⅵ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在壳体210加工完成后,防水件220可以设置于侧孔2104内,用于封堵侧孔2104,以提升电子设备200的防水性能,以及避免显示屏230与壳体210之间的防水胶流动至装饰孔2103内,影响壳体210的外观精致度。如图6至图8所示,防水件220可以从侧孔2104在第一侧壁311上形成的开口装配至侧孔2104内,且防水件220可以具有弹性形变能力,与侧孔2104的内壁相抵接,以封堵侧孔2104。例如,防水件220的材质可以是硅胶、塑料以及橡胶等物质,使得防水件220在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具有优良的防水性能。
进一步地,防水件220的尺寸可以稍大于侧孔2104,使得防水件220装配至侧孔2104内时,可以利用其自身的压缩形变与侧孔2104的内壁过盈配合,实现防水件220与侧孔2104内壁的抵接。其中,防水件220相对两端的厚度向中间区域逐渐增加,使得防水件220的中间区域可以凸出设置。由此,在防水件220的装配过程中,可以先将防水件220厚度较薄的端部区域压入侧孔2104内,以提高装配便利性。然后在利用防水件220中间凸出部分的弹性形变与侧孔2104的内壁相抵接,以封堵侧孔2104。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侧孔2104连通壳体210与显示屏230相接的一侧,因此防水件220不仅能够降低外界水渍从侧孔2104进入容置空间2101的概率,还能够避免显示屏230与壳体210之间的防水胶流动至装饰孔2103内,影响壳体210的外观精致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210也可以仅通过显示屏230和壳体210之间的防水胶封堵侧孔2104,以保证电子设备200的防水性能,仅需将防水胶的涂覆控制在显示屏230与壳体210之间的接触面,以避免防水胶流入装饰孔2103即可。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用户通过装饰孔2103看到侧孔2104内的防水件220,降低壳体210的外观精致度。装饰孔2103的底壁还可以设置有凸块2112,用于限制防水件220的装配位置,避免防水件220显露于装饰孔2103内,影响壳体210的外观精致度。例如,凸块2112的形状可以与装饰孔2103相适配,且凸块2112可以遮挡一部分侧孔2104在装饰孔2103内侧壁上形成的开口,使得装饰孔2103在与侧孔2104相连通的同时,凸块2112也可以限制防水件220的位置,避免防水件220在装配过程中,用力过猛直接压入到装饰孔2103内,提升壳体210的外观精致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210,通过在壳体210的侧孔2104内设置防水件220,不仅可以进一步提升电子设备200的防水性能,还可以避免显示屏230与壳体210之间的防水胶流动至装饰孔2103内,影响壳体210的外观精致度。同时,又通过在装饰孔2103的底壁上设置凸块2112,使得防水件220在装配完成后可以夹持在凸块2112和显示屏230之间,提升了防水件220与壳体210的结合稳固性,避免防水件220在外力影响下发生位移,进而显露于装饰孔2103内,影响壳体210的外观精致度。
请参阅图9至图10,图9是图7中B处在另一实施例中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7中B处在又一实施例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饰孔2103和侧孔2104相接的内壁形成的夹角角度也可以不限于90°。如图9至图10所示,装饰孔2103和侧孔2104相接的内壁形成的夹角角度可以为60°或者是120°。相应地,防水件220的形状也可以随侧孔2104倾斜角度的变化而改变,以提升防水件220与侧孔2104的适配度。如此设置,在壳体210的加工过程中,依然可以利用与装饰孔2103相连通的侧孔2104提升清洗液的流动性,保证壳体210的清洗效率和清洁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装饰孔2103和侧孔2104相接的内壁形成的夹角角度也可以不限于上述的60°或120°,仅需装饰孔2103和侧孔2104相接的内壁形成的夹角角度在180°内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显示屏230可以盖设于壳体210的一侧,并盖设于侧孔2104在壳体210上形成开口。其可以是使用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屏幕进行图像显示,也可以是使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的屏幕进行图像显示。盖体240可以设置于壳体210背离显示屏230的一侧,用于保护容置空间2101内的功能器件。在本实施例中,盖体240的材质与壳体210的材质可以相同,且两者可以通过粘胶、焊接以及栓接等固定方式进行连接,以提升壳体210和盖体240的一致性。在一些实施例中,盖体240和壳体210也可以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本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210,通过在壳体210显露于外的一侧开设装饰孔2103,可以提高壳体210的外观精致度。又通过在装饰孔2103的内侧壁上开设与壳体210外相连通的侧孔2104,且电子设备200的显示屏230或盖体240可以盖设于侧孔2104在壳体210上形成开口,使得在对壳体210的加工残留物进行清洗时,清洗液可以通过相连通的装饰孔2103和侧孔2104形成对流,从而提高壳体210的清洁效率和清洁度。同时,电子设备200还可以利用显示屏或盖体封堵侧孔,保证电子设备200的防水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显露于外的一侧开设有装饰孔,且所述装饰孔的内侧壁还开设有连通所述壳体外和所述装饰孔的侧孔;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或盖体可盖设于所述侧孔在所述壳体上形成的开口;其中,所述装饰孔为盲孔,所述侧孔为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孔内设置有防水件,且所述防水件与所述侧孔的内壁相抵接,以封堵所述侧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孔的底壁还设置有凸块,所述防水件设置于所述凸块上,以避免所述防水件显露于所述装饰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件具有弹性形变能力,并与所述侧孔的内壁过盈配合;其中,所述防水件的材质为硅胶、塑料以及橡胶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孔的内壁与所述壳体外表面相接的区域具有斜面或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孔和所述侧孔相接的内壁形成的夹角角度为9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开设有功能孔;
所述功能孔和所述装饰孔位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其中,所述功能孔为扬声器孔、麦克风孔以及耳机孔中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孔、所述装饰孔以及所述侧孔均为跑道形孔。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盖体以及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壳体;
所述显示屏盖设于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壳体的另一侧;其中,所述显示屏还盖设于所述侧孔在所述壳体上形成的开口。
10.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表带以及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
所述壳体相对设置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表带。
CN202120544587.8U 2021-03-16 2021-03-16 壳体、电子设备及可穿戴设备 Active CN2149545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44587.8U CN214954565U (zh) 2021-03-16 2021-03-16 壳体、电子设备及可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44587.8U CN214954565U (zh) 2021-03-16 2021-03-16 壳体、电子设备及可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54565U true CN214954565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40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44587.8U Active CN214954565U (zh) 2021-03-16 2021-03-16 壳体、电子设备及可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545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18541B2 (en) Wearable device
AU2016102071A4 (en) Attachment system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US10182623B2 (en) Consumer product attachment systems having locking or expansion characteristics
US6895261B1 (en) Portab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integrated with garment
CN106233363A (zh) 弯曲主体及具有其的可穿戴设备
CN212814797U (zh) 表带及具有该表带的智能手表
US11678094B2 (en) Fixation assembly, electronic device, and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210137422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4954565U (zh) 壳体、电子设备及可穿戴设备
CN212846392U (zh) 壳组件、电子设备及可穿戴设备
WO2022116687A1 (zh) 血压检测模块、绑带组件及可穿戴设备
KR200383400Y1 (ko) 크리너가 구비된 핸드폰 장신구
WO2017140105A1 (zh) 手表
CN213042114U (zh) 一种带有tws蓝牙耳机和智能手表的智能手环
CN208874600U (zh) 电子装置
CN211704607U (zh) 慢病管理便携式设备
CN114786398A (zh) 密封结构和电子设备
CN210626892U (zh) 多功能可穿戴设备
CN214409602U (zh) 表头及可穿戴设备
CN114617343B (zh) 表头、表带、可拆卸机构及可穿戴设备
CN214846262U (zh) 可穿戴设备
KR20170047770A (ko) 웨어러블 단말기
CN219418052U (zh) 盖板、显示组件以及智能穿戴设备
CN216930008U (zh) 出音组件以及智能穿戴设备
CN213045700U (zh) 表带及具有该表带的手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