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49688U - 风量均流式新风分配器 - Google Patents

风量均流式新风分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49688U
CN214949688U CN202121490961.7U CN202121490961U CN214949688U CN 214949688 U CN214949688 U CN 214949688U CN 202121490961 U CN202121490961 U CN 202121490961U CN 214949688 U CN214949688 U CN 2149496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valve plate
flow
air outlet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9096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宝军
许晶晶
李玮豪
赵锡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Lvhu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Lvhu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Lvhu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Lvhu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9096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496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496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496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风量均流式新风分配器,包括一新风分配本体和至少一风量调节装置。新风分配本体设有一进风口和多个出风口,出风口被选择地组装有风量调节装置,风量调节装置包括风阻阀片及引流片。风阻阀片包括第一阀片和第二阀片,引流板和腔体内壁形成流道。气体从进风口朝向出风口流动的过程中,部分气流被第一阀片阻挡,另一部分气流从出风口流出,剩余气流流经流道,并被第二阀片阻挡。第一阀片和第二阀片受到两股气流的反向推力而发生转动,以改变从出风口排放气体的量。本专利巧妙地通过在全部或部分出风口位置处增设风量调节装置来调节流经出风口的风量,最终使得所有出风口排出的风量均相同,以实现风量的均匀分配排放。

Description

风量均流式新风分配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技术领域,尤指一种风量均流式新风分配器。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居住及办公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置换送风和地板送风基于其良好的节能性和其它性能,在各类形式的气流组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根据有关研究表明,当下人们在室内的工作及生活时间占比高达90%,尤其是随着疫情的爆发,人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洁净生活环境的重要性。
然而,不完善的新风系统,不仅无法匹配室内的布局,而且还会给建筑及装修施工带来较大的负担。具体地,地板送风技术是应用风量分配器对风量进行分配。风量分配器的均衡性因受到分配器内部的气流和外界阻力的共同影响,致使在实际应用中,外界阻力往往难以平衡,从而出现风量分配不均匀的问题,也即是从不同的出风口排放的气流量不尽相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用户的室内居住体验。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加插板阀或风量调节阀的方法来缓解上述缺陷,但是实际体验效果并不理想,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经过多年探索研究,现提供一种新风分配器,通过在其内部巧妙地增设风量调节件,使得风量能够均匀分配,从根本上解决分量分配不均匀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量均流式新风分配器,通过在新风分配本体内部,巧妙地在全部或部分出风口位置处增设风量调节装置来调节流经出风口的风量,最终使得所有出风口排出的风量均相同,以实现风量的均匀分配排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风量均流式新风分配器,包括一内部形成腔体的新风分配本体和至少一设于腔体内的风量调节装置;所述新风分配本体四周侧面设有连通于腔体的一进风口和多个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被选择地组装有风量调节装置,所述风量调节装置包括一通过转轴铰接于腔体内的风阻阀片及一固定于腔体内,以控制风阻阀片转动幅度的引流片;所述风阻阀片包括位于转轴两侧的第一阀片和第二阀片,所述引流片和腔体内壁形成连通于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流道;第一阀片朝向出风口设置,第二阀片朝向流道背对出风口的一端设置,且弹性连接于引流片;其中,气体从进风口朝向出风口流动的过程中,部分气流被第一阀片阻挡,另一部分气流从出风口流出,剩余气流流经流道,并被第二阀片阻挡;第一阀片和第二阀片受到两股气流的反向推力而发生转动,以改变从出风口排放气体的量,实现多个出风口流量的均匀分配。
本技术方案中,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巧妙地在全部或部分出风口位置处增设风量调节装置来调节流经出风口的风量,例如,当部分出风口外的风阻较大,及另一部分出风口外的风阻较小时,风阻较大的出风口排放气体的量会变少,相对应地,风阻较小的出风口排放气体的量会变多,如此会导致分量分配不均。通过在风阻较小的出风口位置处增设风量调节装置来减小气体的通过量,使得多余的气体从风阻较大的出风口排出,如此,可有效确保从所有的出风口排放气体的量均相等,以促进风量的均匀分配。具体地,气体从进风口朝向出风口流动的过程中,部分气流被风阻阀片的第一阀片阻挡,第一阀片受到该部分气流的推力作用而朝向出风口方向转动;另一部分气流从出风口流出,剩余气流流经流道,并被第二阀片阻挡,第二阀片因受到该剩余气流的推力作用而朝向进风口方向转动,如此,第一阀片和第二阀片受到两股气流的反向推力而形成压力差,以发生逆时针转动,此时,当该出风口的外接阻力相对较小时,通过该出风口的风量则变大,则第一阀片的推力则越大,相对应地,第二阀片的推力也就越大,如此,风阻阀片逆时针转动幅度也就越大,从而减少出风口排出的风量,同时,风阻阀片还用于改变气流的方向,以引导气流流入其余出风口,最终实现多个出风口流量的均匀分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新风分配本体的一侧面,多个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新风分配本体的其余侧面。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引流片呈弧状或弯折状的片状结构;及所述流道具有流道入口和流道出口;所述腔体内壁对应于所述引流片的位置和所述引流片的轮廓相适配,以改变所述流道的延伸方向,使所述流道出口正对于所述第二阀片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阀片和所述第二阀片位于同一直线上;及所述第二阀片的自由端通过一拉簧弹性连接于所述引流片。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风阻阀片为一体式结构,其中心位置开设一和所述转轴转动连接的通孔,所述风阻阀片位于所述通孔两侧的部分分别形成所述第一阀片和所述第二阀片;或所述风阻阀片由所述第一阀片、所述第二阀片及环形卡箍组成,所述第一阀片和所述第二阀片分别组装于所述环形卡箍的相对两侧,所述环形卡箍用于和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及所述环形卡箍和所述转轴之间为间隙配合。
进一步优选地,当所述第一阀片抵接于所述出风口时,所述第一阀片至少和所述出风口之间预留有间隙。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新风分配本体呈方型块状结构;及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新风分配本体一侧的中心位置,其余侧面中的每一侧面均设有两所述出风口。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进风口的口径大于所述出风口的口径。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进风口可拆卸地组装有一第一堵头,及每一所述出风口均可拆卸地组装有一第二堵头。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风量调节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组装于邻近所述出风口,且相对设置的两所述出风口;其中,所述风量调节装置组装于所述出风口朝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以使所述风阻挡片作用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1、本专利中,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巧妙地在全部或部分出风口位置处增设风量调节装置来调节流经出风口的风量,例如,当部分出风口外的风阻较大,及另一部分出风口外的风阻较小时,风阻较大的出风口排放气体的量会变少,相对应地,风阻较小的出风口排放气体的量会变多,如此会导致分量分配不均。通过在风阻较小的出风口位置处增设风量调节装置来减小气体的通过量,使得多余的气体从风阻较大的出风口排出,如此,可有效确保从所有的出风口排放气体的量均相等,以促进风量的均匀分配。
2、本专利中,气体从进风口朝向出风口流动的过程中,部分气流被风阻阀片的第一阀片阻挡,第一阀片受到该部分气流的推力作用而朝向出风口方向转动;另一部分气流从出风口流出,剩余气流流经流道,并被第二阀片阻挡,第二阀片因受到该剩余气流的推力作用而朝向进风口方向转动,如此,第一阀片和第二阀片受到两股气流的反向推力而形成压力差,以发生逆时针转动,此时,当该出风口的外接阻力相对较小时,通过该出风口的风量则变大,则第一阀片的推力则越大,相对应地,第二阀片的推力也就越大,如此,风阻阀片逆时针转动幅度也就越大,从而减少出风口排出的风量。
3、本专利中,风阻阀片还用于改变气流的方向,以引导气流流入其余出风口,最终实现多个出风口流量的均匀分配。
4、本专利中,通过将进风口和多个出风口异侧设置,如此,可使得进风口和多个出风口之间形成一定的距离和角度,利于风量的分配。
5、本专利中,通过增设风量调节装置还能够引导气流平稳流动,减少由于紊流而带来的噪声问题。
6、本专利中,通过充分利用腔体内本来存在的转轴来安装风阻阀片,使得在不影响新风分配本体构造的前提下加强风阻阀片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风量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新风分配器;100、新风分配本体;110、进风口;120、出风口;130、腔体;200、风量调节装置;210、风阻阀片;211、第一阀片;212、第二阀片;220、引流片;221、流道;2211、流道入口;2212、流道出口;230、转轴;240、拉簧;250、环形卡箍;300、气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风量均流式新风分配器10,包括一内部形成腔体130的新风分配本体100和至少一设于腔体130内的风量调节装置200。新风分配本体100四周侧面设有连通于腔体130的一进风口110和多个出风口120,出风口120被选择地组装有风量调节装置200。进一步地,风量调节装置200可包括一通过转轴230铰接于腔体130内的风阻阀片210及一固定于腔体130内,以控制风阻阀片210转动幅度的引流片220。风阻阀片210可包括位于转轴230两侧的第一阀片211和第二阀片212,引流片220和腔体130内壁形成连通于进风口110和出风口120的流道221。第一阀片211朝向出风口120设置,第二阀片212朝向流道221背对出风口120的一端设置,且弹性连接于引流片220。其中,气体从进风口110朝向出风口120流动的过程中,部分气流300被第一阀片211阻挡,另一部分气流300从出风口120流出,剩余气流300流经流道221,并被第二阀片212阻挡。第一阀片211和第二阀片212受到两股气流300的反向推力而发生转动,以改变从出风口120排放气体的量,实现多个出风口120流量的均匀分配。
本实施例中,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巧妙地在全部或部分出风口120位置处增设风量调节装置200来调节流经出风口120的风量。具体地,气体从进风口110朝向出风口120流动的过程中,部分气流300被风阻阀片210的第一阀片211阻挡,第一阀片211受到该部分气流300的推力作用而朝向出风口120方向转动;另一部分气流300从出风口120流出,剩余气流300流经流道221,并被第二阀片212阻挡,第二阀片212因受到该剩余气流300的推力作用而朝向进风口110方向转动,如此,第一阀片211和第二阀片212受到两股气流300的反向推力而形成压力差,以发生逆时针转动。也即是出风口120输出气流300的量越大,两个阀片形成的压力差越大,即逆时针转动的幅度也就越大,在两个阀片的阻挡作用下可有效减少从出风口120输出气流300的量,并且两个阀片还能够将气流300引导至其余出风口120,以最终实现多个出风口120流量的均匀分配。
值得一提的是,在理想状态下,也即是新风分配器10外接的管路内均不存在风阻时,流经所有出风口120的气体均能够顺畅地排放至外界,不会存在阻碍。因此,从进风口110输入的气流300会优先从邻近于其位置的出风口120排出,如此,腔体内剩余的气流300会朝向其余出风口120方向流动,由于在外界风阻相同的条件下,更大比例的风量会优先从就近的出风口120送出,从而会导致远距离的出风口120的风量减小,进而导致室内风量分布不均匀。基于该场景,可优先在每一出风口120的位置均组装有一风量调节装置200来促进气流300的合理分配。
然而,现实场景往往是新风分配器10外界的管路内均存在风阻,且不同位置处的出风口120所承受的风阻力大小均不同。该状况会导致气体在流动的过程中发生紊乱,且还会产生噪声,严重影响住户的室内体验。因此,基于该缺陷,也即是当部分出风口120外的风阻较大,及另一部分出风口120外的风阻较小时,风阻较大的出风口120排放气体的量会变少,相对应地,风阻较小的出风口120排放气体的量会变大,进而导致风量分配不均。可通过在风阻较小的出风口120位置处增设风量调节装置200来减小气流300的通过量,同时可在风阻较大的出风口120位置处不增设风量调节装置200,使得腔体130内多余的气体在风阻阀片210的引导作用下流向风阻较大的出风口120,并从该出风口120排出。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受到风阻阀片210的引导作用,气体在流动的过程中,能够相应地减少紊流的现象,使得气体能够平稳地流动,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噪声,且可有效确保从所有的出风口120排放气体的量均相等,以促进风量的均匀分配,进而提升住户的舒适感。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仅为便于对本技术方案进行具体阐述而列举的部分应用场景,本技术方案还可应用于其它多种场景,并不限于此。因此,基于上述的阐述可知,本技术方案可不对风量调节装置200的数量及具体安装的位置作任何限定,只要能够确保风量调节装置200能够将腔体130内的气体均匀地从各出风口120分配至外界即可,具体的实施方案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作灵活变换,且任何经过变换后的实施方案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为了确保进风口110能够将气体分配至各个出风口120,可将进风口110设于新风分配本体100的一侧面,将多个出风口120设于新风分配本体100的其余侧面。如此,可使得进风口110和多个出风口120之间形成一定的距离和角度,利于风量的分配。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方案,新风分配本体100可设置呈方型块状结构,且为了有效节省其所占用的地面空间,可优先将其设置呈扁平状结构,但并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可将进风口110设置于新风分配本体100一侧的中心位置,其余三个侧面中的每一侧面均设有两个出风口120,但并不限于此。如此,可有效确保多个出风口120能够朝向室内的各个方向均匀送风,使得气体在室内分布均匀,避免局部风量过大或过小的状况发生,提高舒适感。本实施例中,由于进风口110的数量仅为一个,因此,为了确保进风口110能够输送足够的气体进入腔体130内部,可优选将进风口110的口径设置为大于出风口120的口径。
当然,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风量调节装置200的数量可设置为两个,且分别组装于邻近出风口120,且相对设置的两出风口120的位置处。其中,风量调节装置200组装于出风口120朝向进风口110的一侧,以使风阻阀片210作用于进风口110和出风口120之间。通过在最邻近于进风口110的位置处增设两风量调节装置200,即可达到均流风量的效果,但并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进风口110可拆卸地组装有一第一堵头,及每一出风口120均可拆卸地组装有一第二堵头。一方面,新风分配器10在未使用前,第一堵头用于封堵进风口110,用于防水防尘,基于地面会经常性地发生潮湿现象和/或积累较多灰尘,为了有效防止外界水汽及杂质等进入新风分配本体100内部以造成新风污染,因此,增设第一堵头可用于确保其内部和外界处于完全隔绝的状态,提高新风的清洁度;另一方面,第二堵头可用于在现场实际走线的过程中,增加或减少输风管路的使用数量,例如,在地面不需要铺设输风管路的区域,可通过设置第二堵头将该位置的出风口120封堵,以满足实际的安装需求。其中,第一堵头和第二堵头可优先选用橡胶材质制作,但并不限于此。
本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1和图2,风量调节装置200的风阻阀片210通过一转轴230铰接于腔体130内。其中,该转轴230邻近于出风口120设置,且转轴230是在新风分配本体100制作的过程中直接成型于腔体130内部的,用于支撑出风口120,使得出风口120在连接于输风管路时,结构更加稳固。因此,可以理解为本实施例是借助于用于支撑出风口120位置的支撑柱体来安装风阻阀片210的,使得在不影响新风分配本体100基本构造的基础下即可加强风阻阀片210的可支撑强度。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第一阀片211和第二阀片212位于同一直线上。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较佳示例,风阻阀片210可为一体式的条形板状结构,其中心位置开设一和转轴230转动连接,且和转轴230间隙配合的通孔。风阻阀片210位于通孔两侧的部分分别形成第一阀片211和第二阀片212。如此,第一阀片211和第二阀片212在转动的过程中,其结构更加稳固,因此能够承受的风阻也就越大,进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当然,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个较佳示例,第一阀片211和第二阀片212之间可设有一环形卡箍250,用于和转轴230转动连接,且环形卡箍250和转轴230之间为间隙配合。也即是说,风阻阀片210可由第一阀片211、第二阀片212和环形卡箍250三部分组成。且第一阀片211和第二阀片212可通过焊接的方式组装于环形卡箍250的相对两侧。如此,第一阀片211和第二阀片212在环形卡箍250的带动下可围绕于转轴230转动,以达到均流风量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可根据实际场景需求选择在第一阀片211和第二阀片212的表层开设若干均流孔,以进一步促进风量的分配。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否在两个阀片的表层开设均流孔,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进一步地,第二阀片212的自由端可通过一拉簧240弹性连接于引流片220,在拉簧240的弹性作用下,可控制第一阀片211和第二阀片212的转动幅度,使得作用于第一阀片211和第二阀片212上气流300的推力撤销后,拉簧240能够带动第一阀片211和第二阀片212恢复至出初始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当第一阀片211朝向出风口120方向转动,且抵接于出风口120时,第一阀片211至少和出风口120之间预留有间隙,如此可确保出风口120不会完全被封堵,进而避免出现流量分配不均的问题。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为了适配于进风口110和出风口120的位置构造,可将引流片220设置呈弧状或弯折状的片状结构,且腔体130内壁对应于引流片220的位置和引流片220的轮廓相适配,如此,两者之间形成的流道221的延伸方向可发生改变,使得流道221的流道入口2211对应于出风口120设置,流道221的流道出口2212正对于第二阀片212设置,进而确保进入流道221内的气流300可直接作用于第二阀片212,促使整个风阻阀片210发生转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风量均流式新风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内部形成腔体的新风分配本体和至少一设于腔体内的风量调节装置;所述新风分配本体四周侧面设有连通于腔体的一进风口和多个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被选择地组装有风量调节装置,所述风量调节装置包括:
一通过转轴铰接于腔体内的风阻阀片;及
一固定于腔体内,以控制风阻阀片转动幅度的引流片;
所述风阻阀片包括位于转轴两侧的第一阀片和第二阀片,所述引流片和腔体内壁形成连通于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流道;第一阀片朝向出风口设置,第二阀片朝向流道背对出风口的一端设置,且弹性连接于引流片;
其中,气体从进风口朝向出风口流动的过程中,部分气流被第一阀片阻挡,另一部分气流从出风口流出,剩余气流流经流道,并被第二阀片阻挡;第一阀片和第二阀片受到两股气流的反向推力而发生转动,以改变从出风口排放气体的量,实现多个出风口流量的均匀分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量均流式新风分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新风分配本体的一侧面,多个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新风分配本体的其余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量均流式新风分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流片呈弧状或弯折状的片状结构;及
所述流道具有流道入口和流道出口;
所述腔体内壁对应于所述引流片的位置和所述引流片的轮廓相适配,以改变所述流道的延伸方向,使所述流道出口正对于所述第二阀片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量均流式新风分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阀片和所述第二阀片位于同一直线上;及
所述第二阀片的自由端通过一拉簧弹性连接于所述引流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量均流式新风分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阻阀片为一体式结构,其中心位置开设一和所述转轴转动连接的通孔,所述风阻阀片位于所述通孔两侧的部分分别形成所述第一阀片和所述第二阀片;或
所述风阻阀片由所述第一阀片、所述第二阀片及环形卡箍组成,所述第一阀片和所述第二阀片分别组装于所述环形卡箍的相对两侧,所述环形卡箍用于和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及所述环形卡箍和所述转轴之间为间隙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风量均流式新风分配器,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阀片抵接于所述出风口时,所述第一阀片至少和所述出风口之间预留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风量均流式新风分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新风分配本体呈方型块状结构;及
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新风分配本体一侧的中心位置,其余侧面中的每一侧面均设有两所述出风口。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风量均流式新风分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风口的口径大于所述出风口的口径。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风量均流式新风分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风口可拆卸地组装有一第一堵头,及每一所述出风口均可拆卸地组装有一第二堵头。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风量均流式新风分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量调节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组装于邻近所述出风口,且相对设置的两所述出风口;其中,所述风量调节装置组装于所述出风口朝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以使所述风阻挡片作用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
CN202121490961.7U 2021-07-01 2021-07-01 风量均流式新风分配器 Active CN2149496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90961.7U CN214949688U (zh) 2021-07-01 2021-07-01 风量均流式新风分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90961.7U CN214949688U (zh) 2021-07-01 2021-07-01 风量均流式新风分配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49688U true CN214949688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76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90961.7U Active CN214949688U (zh) 2021-07-01 2021-07-01 风量均流式新风分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496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12447B1 (ko) 환기장치
WO2017092474A1 (zh) 旁通结构、换气设备及换气方法
CN103968513B (zh) 一种基于床位的局部送风系统
CN101149177A (zh) 通风均流器
CN214949688U (zh) 风量均流式新风分配器
WO2014198119A1 (zh) 辐流洁净室空调送、回风系统的辐流送风通道装置
CN207365245U (zh) 一种室内新风换气系统
CN202403381U (zh) 一种空调系统的分风系统
CN201535372U (zh) 一种三通风道阀
CN205505323U (zh) 一种双新风处理机组合式新风系统
CN206145912U (zh) 一种一体化空调末端装置
CN215570967U (zh) 一种洁净车间加湿装置
CN105650799A (zh) 一种室内局部区域的新风系统
CN213300444U (zh) 一种新型地送风分风箱
CN205002314U (zh) 一种螺旋式空调送风结构
CN201110442Y (zh) 通风均流器
CN112747390B (zh) 半集中式五衡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9978175U (zh) 温湿与污染物净化控制相独立的吸入式风机盘管系统
CN206919286U (zh) 翻动式加湿器
CN207146536U (zh) 设置在窗台的四恒挂壁超薄空调
CN220339038U (zh) 一种用于组合式干燥机的管路装置
CN215216470U (zh) 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20355679U (zh) 一种均流消音型自调节风口
CN209782847U (zh) 一体式洁净室用空调机组
CN219674447U (zh) 一种方便拆装的风道引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